CN114866553A -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6553A
CN114866553A CN202210459439.5A CN202210459439A CN114866553A CN 114866553 A CN114866553 A CN 114866553A CN 202210459439 A CN202210459439 A CN 202210459439A CN 114866553 A CN114866553 A CN 114866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tegy
task
policy
distribution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94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于兵
陈晨
杨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94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6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数据分发过程中,为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构建主策略,并对主策略进行分级,使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还可为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个性化关注的控制维度构建子策略,不同子策略可适配各类数据传输任务个性化的传输需求及传输特点。这样,可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用合适级别的主策略及合适的子策略,通过主、子策略组合的方式可更加合理地为数据传输任务确定出可分配到网络资源,改善数据分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CDN是内容分发的基础设施平台,CDN源站将数据预存在边缘节点上,并可将用户的数据请求调配到合适的边缘节点上,由边缘节点来向用户终端提供数据。
目前,边缘节点上通常采用统一的拥塞控制方法来管理向用户终端的数据分发问题,但是,常用的拥塞控制方案基本都是以提升下载速度为管理目标,而过分追求下载速度可能导致对下载速度要求较低的传输任务反而抢占了过多的传输资源,这将影响其它对下载速度要求较高的传输任务的处理效率。
因此,这种传输任务的管理方式下的数据传输效率并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改善数据分发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发方法,适用于数据发送端,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承载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关联的目标子策略;其中,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按照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为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以执行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分发方法,包括:
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所述主策略对应的控制维度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
对所述主策略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分别生成适配的子策略,所述子策略的控制维度为其关联的任务类型所关注的控制维度;
将所述分级的主策略和所述子策略提供给数据发送端,以供所述数据发送端为其上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择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以进行网络资源的分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用于承载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组件耦合,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关联的目标子策略;其中,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按照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为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以执行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组件耦合,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
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所述主策略对应的控制维度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
对所述主策略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分别生成适配的子策略,所述子策略的控制维度为其关联的任务类型所关注的控制维度;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将所述分级的主策略和所述子策略提供给数据发送端,以供所述数据发送端为其上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择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以进行网络资源的分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前述的数据分发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数据分发过程中,为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构建主策略,并对主策略进行分级,使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还可为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个性化关注的控制维度构建子策略,不同子策略可适配各类数据传输任务个性化的传输需求及传输特点。这样,可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用合适级别的主策略及合适的子策略,通过主、子策略组合的方式可更加合理地为数据传输任务确定出可分配到网络资源,改善数据分发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发方案的逻辑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分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CDN的平台上并行存在着很多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用户体验维度不同、传输特征不同、对质量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行业和内核社区的传统优化思路是,基于单一的算法模型(超级算法模式)解决所有数据传输任务的分发效率问题,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做法。为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发策略组合思路的千人千面的协议栈优化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单算法模型,该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将公共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进行抽象,并且能力弹性化,形成分级别的主策略;其次基于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特征差异演化出子策略,主、子算法配合形成分发策略组合,最后基于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需求、传输特征等选择最合适级别的主策略和子策略,让分发策略和数据传输任务更加匹配,最终呈现出了千人千面的协议栈优化技术,也解决CDN平台百T规模多种类型数据传输任务的分发效率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发方案的逻辑架构图。如图1所示,数据分发方案的逻辑架构中包含数据发送端。在CDN场景中,数据发送端可以是指边缘服务器,当然,本实施例所适用的应用场景并不限于CDN,在其它应用场景中,可将用于负载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且服务多个用户端的通信端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发送端。用户端可向数据发送端发送数据获取请求,以产生数据传输任务,数据发送端和用户端之间可基于TCP协议进行数据分发及数据传输工作。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任务的类型可覆盖现存或将来可能出现的任意任务类型,且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任务的类型可动态增删。几种示例性的任务类型可以是短视频类、直播类、下载类、游戏信令类、点播类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对应的传输特征可能不同、传输需求可能不同,所关注的用户体验维度(可对应后文中的分发指标)可能不同。
例如,从所关注的用户体验维度来看,下载类的数据传输任务更关注下载速度指标;游戏信令类的数据传输任务更关注延时指标;直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更关注卡顿率指标和起播时间指标;短视频类的数据传输任务则更关注起播时间指标、拖拽响应指标及卡顿率等。
又例如,从传输特征来看,直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具有数据流的传输特征;而点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则具有文件流的传输特征;而游戏信令类的数据传输任务则具有数据量小、实时交互等传输特征。
再例如,从传输需求来看,各类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需求与其关注的用户体验维度相呼应,下载类的数据传输任务需要更高的下载速度;游戏信令类的数据传输任务需要更低的延时;直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需要更低的卡顿率和更快的起播时间等。
通过上述的示例可以清楚地感知到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在传输特征、传输需求及所关注的用户体验维度层面上的差异性,为此,本实施例提出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提供差异化的分发策略。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尽管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之间存在上述的差异性,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包括但不限于拥塞控制和丢包恢复等。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2,在步骤200中,可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为上述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提供网络传输控制能力,并对这部分公共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进行抽象,以构建出主策略。本实施例中,主策略可包括但不限于拥塞控制策略和丢包恢复策略。拥塞控制策略是TCP协议的心脏,控制着TCP协议的启停、快慢。丢包恢复是TCP协议的免疫系统,对协议栈出错时的免疫修复(网络拥堵时感知、网络丢包时重传恢复)。
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拥塞控制策略所采用的策略机制。拥塞控制策略主要的功用是带宽估计,然后依据估计的带宽控制协议族启停、快慢。拥塞控制的关键技术是带宽探测的收敛性、带宽利用的合理性,最终的主要度量指标是下载速度。
例如,拥塞控制策略可采用以bic算法/cubic算法为代表的基于丢包的策略机制,这类策略机制是以丢包信号为拥塞信号。这类策略机制的优点是将带宽探测抽象为最大带宽搜索,使用类二分查找方式实现,带宽抢占、竞争能力很强。
又例如,拥塞控制策略可采用以vegas算法为代表的基于时延的策略机制,这类策略机制以延时信号为拥塞信号,比较符合客观的网络拥塞模型,可以通过测量链路的延时变化感知拥塞渐变过程和预测拥塞,很好的克服了基于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致命缺陷。
但是,上述两类示例性的策略机制也分别存在不足。针对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的策略机制来说,由于丢包并不能准确的表征链路拥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丢包存在多义性,尤其在WIFI高频短距离场景下,信号的衰退、遮挡和信道干扰都能造成丢包,而且衰退、遮挡和信道干扰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每时每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在这种场景下,以bic/cubic为代表的基于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拥塞误判的比较高。另外,丢包是拥塞结果,检测到丢包意味着已经拥塞,链路拥塞过程不可预测,无法感知拥塞渐变过程。而针对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的策略机制,由于其策略比较保守,导致了在和bic/cubic混跑的环境中带宽抢占能力不足,带宽竞争能力不足。
为此,本实施例为拥塞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优选的策略机制:在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进行拥塞窗口规格的调控过程中,若拥塞窗口的调控程度达到指定要求,则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进行调控所确定的拥塞窗口规格为起始,切换为以时延信号作为拥塞信号继续进行拥塞窗口规格的调控,并输出拥塞窗口的规格作为拥塞控制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其中,拥塞窗口的规格可表征下载速度。
在该优选的策略机制下,可以CUBIC类的策略机制为底座,保留了其强大的带宽竞争能力,同时引入了Vegas类的策略机制对链路延时的感知能力,利用延时的渐变趋势,感知拥塞渐变过程和预测拥塞。另外,我们还可增加基于延时波动的带宽补偿机制,打破了拥塞避免阶段的带宽上探惰性,使在充分利用带宽成果的同时,增加链路带宽变化的感知能力。
本实施例中,也不限定丢包恢复策略所采用的策略机制。丢包恢复策略,主要解决丢包发现和丢包重传的问题,如何快速的发现丢包,丢包以后如何快速的重传是丢包恢复算法的核心技术。
例如,丢包恢复策略可采用基于发送序的策略机制,比如SACK/FACK等。
又例如,丢包恢复策略可采用基于时间序的策略机制,比如RACK等。
但是上述两类策略机制都局限于单一维度判断报文丢失,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性能不佳,表现出的效果都有不足之处。
为此,本实施例为丢包恢复策略提出了一种优选的策略机制:将丢包恢复策略的策略机制设置为在基于发送序进行丢包判定的结果的基础上,从其判断截止的报文开始启用基于时间序进行丢包判定,并在发现丢包后确定重传时机;输出丢包恢复速率作为丢包恢复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
在该优选的策略机制下,还可提供TCP全状态的丢包询问机制:类似于TLP(TailLoss Probe,尾部丢失探测)机制,但与TLP机制不同的是,这里提供的TCP全状态的丢包询问机制可以工作在TCP连接的全状态机(OPEN,DISORDER,CWR,LOSS)。这样,再结合上述优选的丢包判定构思,可有效改善丢包恢复策略的表现效果。
上述仅是示例性了示出了几种主策略及其可采用的策略机制,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策略并不限于此。
在此基础上,参考图2,在步骤201中,还可对主策略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分级操作是以单个主策略为单位的,例如,可对上述示例的拥塞控制策略进行分级,还可对上述示例的丢包恢复策略进行分级。
本实施例中,可在主策略中部署两类函数用于分级操作,一类是成本预期函数,另一类是传输性能要求函数。其中,成本预期函数用于表征为可提供的网络成本的预期范围;传输性能要求函数用于表征对网络资源抢占的激进程度的预期范围。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可在主策略中配置不同等级的影响函数,以将主策略裁剪出不同的级别。承接上述示例性的两类影响函数,本实施例中,可在主策略中配置不同等级的成本预期函数和传输性能要求函数。这里配置不同等级的函数可以是指为函数限定不同等级的取值范围。例如,可在主策略中为成本预期函数配置不同等级的取值范围,为传输性能要求函数配置不同等级的取值范围,以将主策略裁剪出多个级别。
以拥塞控制策略为例,一种示例性的分级结果可以是:
Figure BDA0003619982240000061
以丢包恢复策略为例,一种示例性的分级结果可以是:
Figure BDA0003619982240000062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分级结果均是示例性的,本实施例对主策略分级后的级别数量,每种级别可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差别情况等均不做限定。
当然,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实例的两类函数外,还可在主策略中部署其它可能影响主策略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的影响函数,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另外,对于主策略中部署的这些影响函数而言,其对主策略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期望主策略在不同级别下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来合理配置这些影响参数。
参考图2,在步骤202中,还可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分别生成适配的子策略,子策略的控制维度为其关联的任务类型所关注的控制维度。本实施例中,可为不同任务类型所关注的控制维度提供网络传输控制能力,并对这部分个性化关注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进行抽象,以构建出子策略。本实施例中,子策略是在主策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任务类型的的个性化特点所定制的。其中,不同子策略的策略机制不同,不同子策略所优化的维度也不同。本实施例中,子策略可包括但不限于首帧优化策略、结合码率的优化策略、SSL握手优化策略、起播优化策略、重试属性策略或初始窗口策略等。可选地,不同任务类型之间可能会关联同类的子策略,而在不同任务类型所关联的同类子策略的策略机制之间可存在差异。例如,直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和点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都可关联“结合码率的优化策略”,但直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所关联的结合码率的优化策略和点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所关联的结合码率的优化策略之间可存在差异,以更好地适配不同类的数据传输任务对同一控制维度的不同要求。
示例性地,为不同任务类型所关联的子策略可以是:
Figure BDA0003619982240000071
本实施例中,子策略需基于主策略进行使用,关于此部分技术细节将在后文中进行涉及。
上述的主策略的构建及分级操作以及子策略的构建操作可由数据发送端之外的其它计算终端来执行,且可将构建出的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提供给数据发送端,以供数据发送端使用这些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来进行数据分发工作。在CDN场景中,数据发送端的数量为多个,则本实施例中,可将构建出的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提供给CDN中的每个边缘服务器上,这样,边缘服务器可将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缓存在本地,以备用。另外,本实施例中,可支持随时增加更多的主策略和子策略,以应对可能增加的任务类型,并及时向数据发送端提供新增的主策略和子策略。
当然,在另一些可能设计中,也可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来向数据发送端提供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例如,可将构建出的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存储在一共享的存储区域,各个数据发送端可在需要时,从该存储区域中访问到所需的分级的主策略和/或子策略。本实施例对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的提供方式不做限定。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分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数据发送端,也即是,从数据发送端的角度来阐述数据分发方案。参考图3,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300、接收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步骤301、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关联的目标子策略;其中,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步骤302、按照分发策略组合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以执行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发方案可针对单项数据传输任务确定出可为其分配的网络资源,这样,数据发送端可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发方案为其上负载的所有数据传输任务分别分配网络资源,从而实现数据分发管理。相应的,步骤300中的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可以是数据发送端上负载的任意一项数据传输任务。
参考图3,在步骤301中,可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关联的目标子策略。其中,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的主策略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并分别为各主策略指定级别;同样,分发策略组合中的目标子策略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部分位置可能不再区分数量。
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多种实现方式来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解析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对应的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查询为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以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
参考图1,在该实现方式中,可通过一前端系统来预先为不同的任务标识信息配置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也即是,可在前端系统中预先为不同的任务标识信息配置所选用的主策略、在选定的各主策略下所使用的级别以及所选用的目标子策略。从主策略的角度来看,主策略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越高,则提供的相应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则越强,例如,对于拥塞控制策略而言,输出的下载速度越高则代表拥塞控制能力越强。但是并非所有的数据传输任务都需要最强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相反,滥用最强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反而会带来成本的上升,降低数据发送端中整体的服务能力。例如,激进的拥塞控制策略意味这下载速度更好,但也更容易造成链路拥堵,造成丢包,丢包恢复的效率延伸到了重传带宽成本的问题,不管丢包恢复的效率如何,造成带宽成本上升是既定的事实;另外在激进的拥塞控制策略下(下载速度更好),考虑带宽能力固定、多流并发时,反而降低数据发送端的并发服务能力。
而正如前文提及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需求是不同的,导致其对质量的敏感程度是不同,也即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传输任务都需要最强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比如对于直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而言,码率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下,配备激进的拥塞控制策略是无用的;对于点播类的数据传输任务而言,其关注的用户体验维度主要在于卡顿与否,下载速度快不等于产品体验不卡;对于游戏信令类的数据传输任务而言,传输特征为带宽小,因此也没有必要配备最快的下载速度。
为此,本实施例中,可基于任务标识信息,为其所代表的数据传输任务配置合适的主策略级别即可,而无需要求所有的数据传输任务都使用最强的网络传输控制能力。
其中,任务标识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域名、运营商、地区或时段等。在该实现方式中,可按需对前述的多种信息进行组合,以产生任务标识信息,这样,可通过调整信息组合方式来配置出不同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而不同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可导致不同细粒度的数据分发控制范围。
第一种示例性细粒度,任务标识信息中可仅指定域名,则此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可导致指定域名范围内的数据分发控制。
第二种示例性细粒度,任务标识信息中可指定域名、区域和运营商,则此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可导致指定域名在指定区域中指定运营商范围内的数据分发控制;
第三种示例性细粒度,任务标识信息中可指定域名和时段,则此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可导致指定域名在指定时段范围内的数据分发控制。
当然,这些进行示例性的,在该实现方式中还可配置更多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而并不限于此。
不同的任务标识信息所适配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可能不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可在前端系统中提供分发策略配置界面,用户可在分发策略配置界面中为不同的任务标识信息配置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
承接上述几种示例性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为不同细粒度的任务标识信息配置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的方案可以是:
针对第一种示例性细粒度,例如,可为一直播类的指定域名配置1(对应上文表格中标号为1的子策略)-2(对应上文表格中的中级拥塞控制策略)-3(对应上文表格中的高级丢包恢复策略)。
针对第二种示例性细粒度,例如,可针对指定域名在深圳电信范围内配置3(对应上文表格中标号为3的子策略)-3(对应上文表格中的高级拥塞控制策略)-1(对应上文表格中的低级丢包恢复策略)
针对第三中示例性细粒度,例如,可为一下载类的指定域名在8:00-10:00范围内配置3(对应上文表格中标号为3的子策略)-2(对应上文表格中的中级拥塞控制策略)-1(对应上文表格中的低级丢包恢复策略),在20:00-23:00范围内配置为3(对应上文表格中标号为3的子策略)-1(对应上文表格中的低级拥塞控制策略)-1(对应上文表格中的低级丢包恢复策略),其他时段配置为3(对应上文表格中标号为3的子策略)-3(对应上文表格中的高级拥塞控制策略)-1(对应上文表格中的低级丢包恢复策略)。
在该实现方式中,为不同的任务标识信息配置好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可上传至图1中的管控中心,这样,管控中心可全面地收集不同的任务标识信息配置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管控中心可将收集到的不同的任务标识信息配置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同步给数据发送端,双方之间可保持该部分内容的同步更新。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中解析出的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来查询到为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和目标子策略,从而确定出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其中,目标数据传输任务中可携带任务标识信息,以支持分发策略组合的确定逻辑。
在一种示例性的技术方案中,可使用组合标识信息来指代为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和目标子策略。例如,可使用组合标识信息“组合ID”来指代为任务标识信息A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和目标子策略。这样,可基于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例如组合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若干组合标识信息中查找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标识信息关联的目标组合任务标识信息;将目标组合任务标识信息所指代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确定为目标任务标识信息对应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
在该示例性方案中,可由管控中心为收集到的不同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构建组合标识信息并维护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这样,数据发送端定时从管控中心拉取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保持该内容的新鲜度。
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技术方案中,也可直接记录不同任务标识信息与为其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数据发送端可基于该映关系直接定位出为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
当然,在该实现方式中,还可采用其它方式来记录为不同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而并不限于此。在此基础上,数据发送端可根据定位出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调取相关的策略实体(例如算子等),以获得分发策略组合。
上述提供的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的实现方式是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它实现方式来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例如,可在数据发送端中预置分发策略的配置规则,通过采集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多种维度的描述信息实时地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计算出合适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以获得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等等。
参考图3,在步骤302中,可按照分发策略组合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一致性目标数据传输任务。正如前文提及的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目标子策略,则在步骤302中,可调用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的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目标子策略进行计算,以确定出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的网络资源。
前文中曾提到过,本实施例中的子策略需基于主策略进行使用,子策略与主策略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即体现在按照分发策略组合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的过程中。
对此,本实施例中:可按照指定级别的主策略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计算基础分发指标;以基础分发指标作为目标子策略的输入参数,执行目标子策略,以输出目标子策略所对应的指定分发指标;根据指定分发指标确定目标数据传输任务所分配到的网络资源。也即是,本实施例中,将以指定级别的主策略输出的分发指标作为目标子策略的输入参数,目标子策略的输入参数还可包含能够反应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所对应的个性化特点的其它参数。这样,可以为子策略所选定的指定级别主策略的控制结果为基础,在结合数据传输任务自身的个性化特点,来执行子策略的策略机制,从而输出子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在此过程中,将为子策略所选定的指定级别主策略所输出的分发指标转换为了子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从而,最终输出的分发指标将是数据传输任务所个性化关注的,因此,可更加合理地为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
综上,本实施例中,可在数据分发过程中,为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构建主策略,并对主策略进行分级,使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还可为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个性化关注的控制维度构建子策略,不同子策略可适配各类数据传输任务个性化的传输需求及传输特点。这样,可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用合适级别的主策略及合适的子策略,通过策略组合的方式可更加合理地为数据传输任务确定出可分配到网络资源,改善数据分发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801、8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
图4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计算设备可包括:存储器40、处理器41以及通信组件42。
处理器41,与存储器40和通信组件42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40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接收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关联的目标子策略;其中,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按照分发策略组合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以执行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其中,该计算设备可用于承载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1在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的过程中,可用于:
解析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对应的目标任务标识信息;
查询为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以确定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任务标识信息中包含域名、运营商、地区和时段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1在查询为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的过程中,可用于:
基于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若干组合标识信息中查找与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表示信息关联的目标组合任务标识信息;
将目标组合任务标识信息所指代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确定为目标任务标识信息对应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1还可用于:
定时从管控中心拉取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管控中心用于为收集到的不同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构建组合标识信息并维护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1在按照分发策略组合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可用于:
按照指定级别的主策略为目标数据传输任务计算基础分发指标;
以基础分发指标作为目标子策略的输入参数,执行目标子策略,以输出目标子策略所对应的指定分发指标;
根据指定分发指标确定目标数据传输任务所分配到的网络资源。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主策略包括拥塞控制策略和丢包控制策略中的一种或多种;子策略包括首帧优化策略、结合码率的优化策略、SSL握手优化策略、起播优化策略、重试属性策略和初始窗口策略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如图4所示,该计算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43等其它组件。图4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计算设备只包括图4所示组件。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关于计算设备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细节,可参考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数据发送端的相关描述,为节省篇幅,在此不再赘述,但这不应造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损失。
基于图4所提供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提供另一种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主要用于承担主策略的构建及分级以及子策略的构建工作。
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器41,可用于执行存储器40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主策略对应的控制维度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
对主策略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分别生成适配的子策略,子策略的控制维度为其关联的任务类型所关注的控制维度;
将分级的主策略和子策略提供给数据发送端,以供数据发送端为其上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择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以进行网络资源的分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主策略包括拥塞控制策略,处理器41在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的过程中,可用于:
将拥塞控制策略的策略机制设置为在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进行拥塞窗口规格的调控过程中,若拥塞窗口的调控程度达到指定要求,则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进行调控所确定的拥塞窗口规格为起始,切换为以时延信号作为拥塞信号继续进行拥塞窗口规格的调控,并输出拥塞窗口的规格作为拥塞控制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主策略包括丢包恢复策略,处理器41在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的过程中,可用于:
将丢包恢复策略的策略机制设置为在基于发送序进行丢包判定的结果的基础上,从其判断截止的报文开始启用基于时间序进行丢包判定,并在发现丢包后确定重传时机;输出丢包恢复速率作为丢包恢复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1在对主策略进行分级的过程中,可用于:
在主策略中配置不同等级的成本预期函数和传输性能要求函数,以将主策略裁剪出不同的级别;
成本预期函数用于表征为可提供的网络成本的预期范围;
传输性能要求函数用于表征对网络资源抢占的激进程度的预期范围。
值得说明的是,关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细节,可参考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关于计算终端的相关描述,为节省篇幅,在此不再赘述,但这不应造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损失。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计算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上述图4中的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计算平台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计算平台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上述图4中的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上述图4中的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式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分发方法,适用于数据发送端,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承载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关联的目标子策略;其中,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按照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为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以执行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包括:
解析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对应的目标任务标识信息;
查询为所述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以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任务标识信息中包含域名、运营商、地区和时段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查询为所述目标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包括:
基于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若干组合标识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标识信息关联的目标组合任务标识信息;
将所述目标组合任务标识信息所指代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任务标识信息对应的的主策略级别及目标子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定时从管控中心拉取所述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管控中心用于为收集到的不同任务标识信息所配置的主策略级别及子策略构建组合标识信息并维护所述任务标识信息与组合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按照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为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包括:
按照所述指定级别的主策略为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计算基础分发指标;
以所述基础分发指标作为所述目标子策略的输入参数,执行所述目标子策略,以输出所述目标子策略所对应的指定分发指标;
根据所述指定分发指标确定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所分配到的网络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主策略包括拥塞控制策略和丢包控制策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子策略包括首帧优化策略、结合码率的优化策略、SSL握手优化策略、起播优化策略、重试属性策略和初始窗口策略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数据分发方法,包括:
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所述主策略对应的控制维度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
对所述主策略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分别生成适配的子策略,所述子策略的控制维度为其关联的任务类型所关注的控制维度;
将所述分级的主策略和所述子策略提供给数据发送端,以供所述数据发送端为其上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择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以进行网络资源的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主策略包括拥塞控制策略,所述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包括:
将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策略机制设置为在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进行拥塞窗口规格的调控过程中,若所述拥塞窗口的调控程度达到指定要求,则以丢包信号作为拥塞信号进行调控所确定的拥塞窗口规格为起始,切换为以时延信号作为拥塞信号继续进行拥塞窗口规格的调控,并输出拥塞窗口的规格作为拥塞控制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主策略包括丢包恢复策略,所述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包括:
将所述丢包恢复策略的策略机制设置为在基于发送序进行丢包判定的结果的基础上,从其判断截止的报文开始启用基于时间序进行丢包判定,并在发现丢包后确定重传时机;输出丢包恢复速率作为所述丢包恢复策略对应的分发指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主策略进行分级,包括:
在所述主策略中配置不同等级的成本预期函数和传输性能要求函数,以将所述主策略裁剪出不同的级别;
所述成本预期函数用于表征为可提供的网络成本的预期范围;
所述传输性能要求函数用于表征对网络资源抢占的激进程度的预期范围。
12.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用于承载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组件耦合,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相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中包含指定级别的主策略和与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的任务类型关联的目标子策略;其中,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按照所述分发策略组合为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分配网络资源,以执行所述目标数据传输任务。
13.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组件耦合,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
构建用于数据分发控制的主策略,所述主策略对应的控制维度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公共所需的控制维度;
对所述主策略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主策略之间的策略机制相同而输出的分发指标的质量不同;
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分别生成适配的子策略,所述子策略的控制维度为其关联的任务类型所关注的控制维度;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将所述分级的主策略和所述子策略提供给数据发送端,以供所述数据发送端为其上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任务选择适配的分发策略组合以进行网络资源的分配。
14.一种存储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发方法。
CN202210459439.5A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866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9439.5A CN114866553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9439.5A CN114866553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553A true CN114866553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3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9439.5A Pending CN114866553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65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5814A (zh) * 2023-04-20 2023-05-23 四川汉科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战场信息控制系统及传输方法、补偿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86749A2 (en) * 2000-12-11 2006-08-02 Acme Packe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in controlling real-time transport flow through multiple networks via media flow routing
CN110380904A (zh) * 2019-07-23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8243A (zh) * 2020-06-09 2020-09-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00382824A1 (en) * 2017-12-20 2020-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daptive Bit Rate Content and Manifest for Adaptive Bit Rate Content
CN113301398A (zh) * 2020-07-27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CN114079971A (zh) * 2021-11-17 2022-0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管控方法、系统、dpi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4268613A (zh) * 2022-03-02 2022-04-0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363281A (zh) * 2021-12-31 2022-04-15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86749A2 (en) * 2000-12-11 2006-08-02 Acme Packe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in controlling real-time transport flow through multiple networks via media flow routing
US20200382824A1 (en) * 2017-12-20 2020-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daptive Bit Rate Content and Manifest for Adaptive Bit Rate Content
CN110380904A (zh) * 2019-07-23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8243A (zh) * 2020-06-09 2020-09-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01398A (zh) * 2020-07-27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CN114079971A (zh) * 2021-11-17 2022-0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管控方法、系统、dpi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4363281A (zh) * 2021-12-31 2022-04-15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268613A (zh) * 2022-03-02 2022-04-0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炀斌;蒋静坪;何衍;: "基于适应度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策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no. 02, 28 February 2007 (2007-02-28)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5814A (zh) * 2023-04-20 2023-05-23 四川汉科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战场信息控制系统及传输方法、补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6849B2 (ja) Sdtがnfv及びsdnと連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Bentaleb et al. SDNDASH: Improving QoE of HTTP adaptive streaming usi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US110955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lerated provision of network services
CN113726846B (zh) 边缘云系统、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43452B2 (en) Data processing
US9503365B2 (en) Reputation-based instruction processing over a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
Chen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QoS/QoE‐aware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in software‐driven 5G slices
US11924650B2 (en) System, method and service product for content delivery
CN112218100A (zh) 内容分发网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88619A1 (en) Networking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for computer datacenters
CN113760452B (zh) 一种容器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64507B (zh) 网络功能的管理方法、管理单元及系统
CN113296924B (zh) 一种内容分发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250219A (zh) 一种面向网内算力或资源服务的通信方法
US20230022113A1 (en) Management method for cdn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0035306A (zh) 文件的部署方法及装置、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866553A (zh)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57716B2 (en) Network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CN113965519B (zh) 流量控制、集群资源保障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7063B (zh) 数据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12314003A (zh) 包括多个网络切片的蜂窝电信网络
EP4340436A1 (e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serve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Ayaz et al.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smart orchestration of decentralized and heterogeneous vehicular edge networks
CN117321973A (zh) 应用与5g网络中的预定义的切片类型的自动匹配
CN113676510A (zh) 一种云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