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6536A -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 Google Patents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6536A
CN114866536A CN202210606791.7A CN202210606791A CN114866536A CN 114866536 A CN114866536 A CN 114866536A CN 202210606791 A CN202210606791 A CN 202210606791A CN 114866536 A CN114866536 A CN 114866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uploaded
fragment
uploading
relat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67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粉香
罗元
蔡蒙
张飞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67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6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涉及文件传输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方法包括:获取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

Description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文件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背景技术
文件上传功能是Web前端所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用户在使用WEB前端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文件。
目前,Web前端在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文件时,通常是将待上传文件作为整体进行上传。然而,当网络不稳定时,会导致待上传文件上传超时,以使得待上传文件上传失败的情况出现,从而使得Web前端需要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文件,进而导致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文件的上传效率较低。因此,Web前端如何有效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文件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主要目的在于提高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文件的上传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文件上传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WEB前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包含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
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可选的,所述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括:
接收文件上传指令,其中,所述文件上传指令中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
根据所述存储路径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
通过目标组件将所述待上传文件加载至所述WEB前端对应的临时存储空间中,并通过所述目标组件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包括:
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确定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
根据所述分片数量、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和第一预设方法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
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分别为每个所述文件分片设置顺序索引。
可选的,所述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戳;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戳和第二预设方法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包括:
按照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依次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
判断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是否上传成功;
若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成功,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合并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任意一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失败,则获取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并根据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与所述预设最大上传次数的比对结果,确定是否重新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和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或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删除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对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进行删除处理。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预设带宽阈值和当前可用带宽值;
根据所述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所述预设带宽阈值和所述当前可用带宽值,确定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
若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进入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WEB前端,所述WEB前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包含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
第一上传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上传指令,其中,所述文件上传指令中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储路径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
加载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组件将所述待上传文件加载至所述WEB前端对应的临时存储空间中;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组件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确定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片数量、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和第一预设方法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分别为每个所述文件分片设置顺序索引。
可选的,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间戳;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戳和第二预设方法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传单元,具体用于按照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依次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
判断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是否上传成功;
若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成功,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合并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任意一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失败,则获取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并根据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与所述预设最大上传次数的比对结果,确定是否重新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和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或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删除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对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进行删除处理。
可选的,所述WEB前端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之后,获取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预设带宽阈值和当前可用带宽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所述预设带宽阈值和所述当前可用带宽值,确定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
第二上传单元,用于当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时,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待上传文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时,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上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介质;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介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本申请能够在WEB前端获取得到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后,由WEB前端先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再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及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依次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在WEB前端将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至后端服务器后,后端服务器便可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从而获得待上传文件。由于,在本申请中,在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过程中,若上传某个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失败时,WEB前端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该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从而无需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完整的待上传文件,因此,能够有效提高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的上传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上传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EB前端的组成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EB前端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WEB前端,该方法包括:
101、获取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其中,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文件名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步骤中的执行主体为运行在目标终端设备中的WEB前端,其中,WEB前端具体为基于REACT框架和ANTD组件库开发设计的,WEB前端包含文件上传界面,目标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在WEB前端的文件上传界面中进行操作,选取待上传文件时,WEB前端便可获取得到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102、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其中,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用于表明待上传文件的文件大小;预设分片数据量可以但不限为:2mb、3mb、5mb、10mb等等;任意一个文件分片对应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分片数据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在获取得到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后,便可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从而将待上传文件分割为多个文件分片,再分别为每个文件分片设置顺序索引,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WEB前端在将待上传文件分割为多个文件分片后,将分割出的第一个文件分片的顺序索引设置为0、将分割出的第二个文件分片的顺序索引设置为1……,以此类推,但不限于此。
103、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
其中,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待上传文件;任意一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含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文件分片名称、顺序索引等等;任意一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该文件分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在获取得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后,便可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对于任意一个文件分片而言,对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进行拼接处理,以生成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例如,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为ABCD,某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为5,则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为ABCD-5,某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为9,则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为ABCD-9;当步骤101获取得到的、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名时,对于任意一个文件分片而言,对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名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进行拼接处理,以生成该文件分片对应的文件分片名称,例如,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名为XYZ,某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为12,则该文件分片对应的文件分片名称为XYZ-12,某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为17,则该文件分片对应的文件分片名称为XYZ-17,但不限于此。
104、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
其中,预设最大上传次数用于限定每个文件分片允许上传的最大次数,例如,预设最大上传次数为5,在某个文件分片连续上传失败4次之后,WEB前端需要进行第5次向后端服务器上传该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操作,在某个文件分片连续上传失败5次之后,WEB前端需要放弃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在生成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后,便可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依次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即先向后端服务器上传第一个文件分片和第一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再向后端服务器上传第二个文件分片和第二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最后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最后一个文件分片和最后一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在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过程中,若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某个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失败时,WEB前端需要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该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直至上传成功,或该文件分片对应的上传次数大于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在WEB前端将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至后端服务器后,后端服务器便可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从而获得待上传文件。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某个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次数大于预设最大上传次数时,意味着当前时刻目标终端设备的网络情况较差,不适合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此时,WEB前端需要放弃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并输出显示提示信息,以便用户获知WEB前端无法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上传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WEB前端获取得到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后,由WEB前端先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再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及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依次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在WEB前端将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至后端服务器后,后端服务器便可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从而获得待上传文件。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过程中,若上传某个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失败时,WEB前端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该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从而无需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完整的待上传文件,因此,能够有效提高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的上传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获取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的具体过程为:当用户在WEB前端的文件上传界面中进行操作,选取待上传文件时,WEB前端便会接收得到携带有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的文件上传指令,其中,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为待上传文件在目标终端设备中的存储路径;此时,WEB前端便可先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在目标终端设备中获取待上传文件,再通过目标组件将待上传文件加载至WEB前端的临时存储空间中,并通过目标组件获取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目标组件具体为ANTD组件库中的ANTD Upload组件。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用户在WEB前端的文件上传界面中进行操作,选取待上传文件的同时,还在输入框中输入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类型、文件版本、文件描述等信息时,WEB前端接收得到文件上传指令中便会包含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类型、文件版本、文件描述等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在获取得到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后,还可以先获取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预设带宽阈值和当前可用带宽值,再根据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预设带宽阈值和当前可用带宽值,确定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即先将当前可用带宽值除以预设带宽阈值,以获得第一计算结果,再将第一计算结果乘以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以获得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其中,当前可用带宽值为当前时刻目标终端设备可用的带宽值;若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意味着当前时刻标终端设备的网络状况允许将待上传文件作为整体进行上传,此时,WEB前端无需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可以直接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若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大于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意味着当前时刻标终端设备的网络状况不允许将待上传文件作为整体进行上传,此时,WEB前端需要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从而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的具体过程为:
首先,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确定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即将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除以预设分片数据量,以获得第二计算结果,再对第二计算结果进行向上取整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
然后,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预设分片数据量和第一预设方法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从而将待上传文件分割为待上传文件对应分片数量的多个文件分片,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其中,第一预设方法具体为JavaScript中File对象的slice()方法,任意一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为:在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的过程中,分割出该文件分片的顺序,例如,分割出的第一个文件分片的分片顺序为1,分割出的第二个文件分片的分片顺序为2……;
最后,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分别为每个文件分片设置顺序索引。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具体过程为:先获取当前时间戳,再根据当前时间戳和第二预设方法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即将当前时间戳输入至第二预设方法中,由第二预设方法输出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其中,当前时间戳为当前时刻对应的时间戳,当前时刻具体为WEB前端开始执行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标识码操作的时刻;第二预设方法具体为JavaScript中Math对象的random()方法。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EB前端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具体过程为:
按照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依次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判断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是否上传成功;若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成功,则向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合并请求,以便后端服务器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若任意一个文件分片和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失败,则获取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并根据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与预设最大上传次数的比对结果,确定是否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和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或向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删除请求,以便后端服务器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对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进行删除处理。
即(1)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当前文件分片和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当前文件分片为本次上传操作需要向后端服务器发送的文件分片;
(2)判断当前文件分片和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是否上传成功;
(3a)若上传成功,则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判断是否存在下一文件分片,其中,下一文件分片为顺序索引在当前文件分片之后的文件分片;若存在,则进入向后端服务器发送下一文件分片和下一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步骤,即将下一文件分片作为下一次上传操作中的当前文件分片,并返回步骤(1);若不存在(即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均已上传至后端服务器),则向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合并请求,以便后端服务器在接收到WEB前端发送的合并请求后,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即先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查找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再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确定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最后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从而获得待上传文件;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若WEB前端接收到的文件上传指令中包含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类型、文件版本、文件描述等信息,则WEB前端需要将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类型、文件版本、文件描述等信息添加至合并请求中,以便后端服务器在合并获得待上传文件后,对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类型、文件版本、文件描述等信息进行存储;
(3b)若上传失败,则获取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并判断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是否小于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其中,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为本次上传操作前,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当前文件分片和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次数;若是,则更新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即将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加1),并进入向后端服务器发送当前文件分片和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步骤,即返回步骤(1),重新向后端服务器发送当前文件分片和当前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若否,则向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删除请求,以便后端服务器在接收到WEB前端发送的删除请求后,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对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进行删除处理,其中,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为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中已上传至后端服务器中的文件分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件上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介质;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介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图1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WEB前端。该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WEB前端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该WEB前端应用于提高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的上传效率,具体如图2所示,该WEB前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
处理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第一生成单元23,用于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第二生成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包含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
第一上传单元25,用于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获取单元21包括:
接收模块211,用于接收文件上传指令,其中,所述文件上传指令中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
第一获取模块212,用于根据所述存储路径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
加载模块213,用于通过目标组件将所述待上传文件加载至所述WEB前端对应的临时存储空间中;
第二获取模块214,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组件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处理单元22包括:
确定模块221,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确定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
处理模块222,用于根据所述分片数量、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和第一预设方法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
设置模块223,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分别为每个所述文件分片设置顺序索引。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生成单元23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231,用于获取当前时间戳;
生成模块23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戳和第二预设方法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上传单元25,具体用于按照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依次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
判断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是否上传成功;
若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成功,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合并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任意一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失败,则获取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并根据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与所述预设最大上传次数的比对结果,确定是否重新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和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或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删除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对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进行删除处理。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该WEB前端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26,用于在第一获取单元21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之后,获取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预设带宽阈值和当前可用带宽值;
确定单元27,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所述预设带宽阈值和所述当前可用带宽值,确定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
第二上传单元28,用于当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时,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待上传文件;
处理单元22,具体用于当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时,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WEB前端获取得到待上传文件和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后,由WEB前端先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再生成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及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依次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在WEB前端将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至后端服务器后,后端服务器便可根据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从而获得待上传文件。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的过程中,若上传某个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失败时,WEB前端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该文件分片和该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从而无需重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完整的待上传文件,因此,能够有效提高Web前端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待上传文件的上传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存储介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件上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介质;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介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包含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
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括:
接收文件上传指令,其中,所述文件上传指令中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
根据所述存储路径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
通过目标组件将所述待上传文件加载至所述WEB前端对应的临时存储空间中,并通过所述目标组件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包括:
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确定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
根据所述分片数量、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和第一预设方法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
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分别为每个所述文件分片设置顺序索引。
进一步的,所述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戳;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戳和第二预设方法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包括:
按照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依次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
判断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是否上传成功;
若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成功,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合并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任意一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失败,则获取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并根据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与所述预设最大上传次数的比对结果,确定是否重新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和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或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删除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对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进行删除处理。
进一步的,在所述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预设带宽阈值和当前可用带宽值;
根据所述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所述预设带宽阈值和所述当前可用带宽值,确定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
若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进入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包含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WEB前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并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包含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
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括:
接收文件上传指令,其中,所述文件上传指令中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
根据所述存储路径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
通过目标组件将所述待上传文件加载至所述WEB前端对应的临时存储空间中,并通过所述目标组件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包括:
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确定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分片数量;
根据所述分片数量、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和第一预设方法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
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顺序分别为每个所述文件分片设置顺序索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戳;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戳和第二预设方法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包括:
按照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依次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
判断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是否上传成功;
若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成功,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合并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任意一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上传失败,则获取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并根据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历史上传次数与所述预设最大上传次数的比对结果,确定是否重新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和所述上传失败的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或向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的删除请求,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对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已上传文件分片进行删除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预设带宽阈值和当前可用带宽值;
根据所述预设文件数据量阈值、所述预设带宽阈值和所述当前可用带宽值,确定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
若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向所述后端服务器上传所述待上传文件;
若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当前文件数据量阈值,则进入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的步骤。
7.一种WEB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EB前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上传文件和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多个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标识码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顺序索引生成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包含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标识码;
第一上传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最大上传次数向后端服务器上传多个所述文件分片和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以便所述后端服务器根据每个所述文件分片对应的分片相关信息对多个所述文件分片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得所述待上传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EB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上传指令,其中,所述文件上传指令中包含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储路径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
加载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组件将所述待上传文件加载至所述WEB前端对应的临时存储空间中;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组件获取所述待上传文件对应的文件相关信息。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10.一种文件上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介质;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介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上传方法。
CN202210606791.7A 2022-05-31 2022-05-31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Pending CN1148665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6791.7A CN114866536A (zh) 2022-05-31 2022-05-31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6791.7A CN114866536A (zh) 2022-05-31 2022-05-31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536A true CN114866536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0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6791.7A Pending CN114866536A (zh) 2022-05-31 2022-05-31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653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843A (zh) * 2014-12-31 2015-03-25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8234539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下载、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31506A (zh) * 2019-01-31 2019-05-3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4334A (zh) * 2020-02-21 2020-07-1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云技术的文件分片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2892A (zh) * 2021-11-29 2022-03-11 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和装置
WO2022088807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文件存储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843A (zh) * 2014-12-31 2015-03-25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8234539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下载、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31506A (zh) * 2019-01-31 2019-05-3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4334A (zh) * 2020-02-21 2020-07-1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云技术的文件分片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88807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文件存储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14172892A (zh) * 2021-11-29 2022-03-11 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4706B (zh) 存储系统、数据管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561117B (zh)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0493342B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8557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62547B (zh) 日志文件的编码、解析、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11935227A (zh) 通过浏览器上传文件的方法、浏览器和电子设备
CN112632008A (zh) 一种数据分片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596945B (zh) 嵌入式系统动态多分区固件的差分升级方法
CN114461599A (zh) 分段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297267A (zh) 数据缓存和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866536A (zh) 文件上传方法及web前端
EP3598738A1 (en) Video synthesis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video play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1767417A (zh) 应用图片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7226A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13176B (zh) 报告单下载方法及装置
CN114817176A (zh) 一种基于Nginx+MinIO+Redis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4443595A (zh) 一种处理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29895B (zh) 一种文件分片断点续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1274410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数据查询方法、装置
CN1116009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5408A (zh) 基于对象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961148B (zh) 一种主机与存储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297161A (zh) 业务交互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8763425B (zh) 存储和读取音频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40835B (zh) 一种混合机器学习模型的运行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01, floor 1, building 3, yard 18, Kechuang 10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yisiwei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floor 1, building 3, yard 18, Kechuang 10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yisiwei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