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2374A -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2374A
CN114862374A CN202210789112.4A CN202210789112A CN114862374A CN 114862374 A CN114862374 A CN 114862374A CN 202210789112 A CN202210789112 A CN 202210789112A CN 114862374 A CN114862374 A CN 114862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artment
time
intervention
departments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91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健禧
刘先纺
刘俊迪
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yi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y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yi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y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91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2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2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层叠度判断模块、应急优先级分析模块、异常事件分析模块和优化调整模块;层叠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内不同流程部门之间的联系程度;应急优先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历史工作情况在不同工作阶段不同部门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异常事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工作的阶段,并记录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为干预部门,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优化调整模块用于优化调整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或做出时间预警响应;本发明最大程度的节约解决异常事件的所用的额外时间,同时具体时段具体分析,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细致和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是描述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在项目生命周期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里,每个流程部门具备各自的工作职责,虽然不同流程部门会存在一定的往来,但对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内容的关联度却了解甚少;以及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能快速的根据流程部门之间关联度和差异作出准确、快捷的应对处理,增加了处理异常事件的复杂度,也给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是否能按时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S1:获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流程部门以及各流程部门内包含的工作内容数据信息;判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根据步骤S1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将层叠度对应的流程部门分类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和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分析层叠度是为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判断意外情况对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联影响;
步骤S2:在分类后集合的基础上分别对两个集合中流程部门间的工作内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集合中流程部门的应急优先级;
步骤S3:获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所述异常事件表示工作内容数据信息不属于原定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规划的工作内容时对应的事件;记录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为干预部门,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
步骤S4:根据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进行优化调整,所述优化调整包括调整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和作出时间预警响应。
当发生异常事件时原有的工作流程被打乱时,这时候分析怎样调整合适的工作流程顺序是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异常事件对原本工作进程的干扰,如果异常事件造成的影响只是在单独的一个部门,那么该部门造成的时间损失可能造成整个项目完成时间的变化,那么合理的调度其他部门的工作时间可以避免项目完成时间与原本计划的时间误差过大。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历史数据中各流程部门工作人员对应邮箱的地址和不同流程部门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所述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同一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数据和参与会议的时间数据;
记录历史数据中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会议次数m,第k次会议中参会的流程部门集合Sk,以及第k次会议开始时间到第k+1次会议开始时间的间隔时间段Tk和间隔时间段内邮箱地址产生交互的流程部门集合Wk,其中k≤m;利用公式:
Figure 553343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在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参与会议的比例系数,其中n[{S(k+1)}∩{Wk}]i表示第i个流程部门存在于集合S(k+1)与集合Wk交集中的个数,N[{S(k+1)}∩{Wk}]表示集合S(k+1)与集合Wk的第k次交集中包含流程部门的个数;
根据比例系数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的层叠度:
Figure 326127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t{Tk}i表示第i个流程部门满足存在相邻两集合Sk与集合Wk交集中的间隔时间段;设置层叠度阈值R0,当Ri≥R0时,输出流程部门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当Ri<R0时,输出流程部门为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分析会议参与的部门和参与会议后邮件来往的部门可以从侧面反应出部门之间工作内容是否存在联系。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集合中流程部门的应急优先级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接收指令开始工作的时刻hi0和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hi1,判断相邻两流程部门工作时刻是否存在交集,即[hi0,hi1]∩(h(i+1)0,h(i+1)1]是否等于零,记录[hi0,hi1]∩(h(i+1)0,h(i+1)1]≠0时对应的时间段为(h(i+1)0,hi1],且时间段(h(i+1)0,hi1]重叠于第i个流程部门和第i+1个流程部门;
记录同一流程部门的工作时段[hi0,hi1]为常规时段,记录同属于两个流程部门的时段[h(i+1)0,hi1]为拥挤时段;将时段进行区分是为了区分在流程部门不同的工作阶段可能重心是不同的,也进一步说明存在一些时间段是许多工作部门协同工作的;这样分析可以使得整体进程更加详细;
获取常规时段内第i个流程部门的计划工作量bi,以及计划工作量预定开始的时刻g0i和计划工作量完成对应的计划时刻g1i,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的实际工作量qi,利用公式:
Figure 866830DEST_PATH_IMAGE003
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ei,其中,s1表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对应的影响系数,s2表示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对应的影响系数,且s1>s2;
将第i个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ei与流程部门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hi1进行绑定,得到数据组(hi1,ei),并根据数据组绘制工作能力指数a与时刻hi1的拟合曲线,同时将流程部门的实际开始工作时刻和产生交集的时刻同样标注在hi1对应的坐标轴上;通过拟合曲线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在不同时间阶段各部门的工作能力的体现;
根据拟合曲线,在各数据组处做垂直于时刻坐标轴的直线,记录第i个数据组直线的距离为Li,获取Li对应时刻所属的流程部门,将Li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所述应急优先级包括第一应急优先级和第二应急优先级;所述第一应急优先级为常规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所述第二应急优先级为拥挤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应急优先级顺序为Li对应流程部门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所述第二应急优先级为拥挤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包括以下分析过程:
获取拥挤时段内第i个流程部门的计划工作量ci,以及计划工作量预定开始的时刻f0i和计划工作量完成对应的计划时刻f1i,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在拥挤时间段内的实际工作量ci,利用公式求出对应同一拥挤时段内属于两个流程部门的拥挤工作能力指数集合{ei’},所述拥挤工作能力指数ei’的计算过程与工作能力指数ei相同;
将所述拥挤工作能力指数集合{ei’}中的工作能力指数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所述排序即为在同一拥挤时段内不同流程部门的第二应急优先级顺序。在拥挤时段分析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是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在此时间段内,且此时间段内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与原本整体的优先级存在差异,造成异常事件未能及时处理的风险;故将此时间段加以区分提高流程部门应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包括以下过程:
将干预部门开始处理异常工作的时刻标定在拟合曲线上,记为h’,判断h’所属hi1坐标轴上的时间区间;
当h’∈常规时段[hi0,hi1]且∉拥挤时段(h(i+1)0,hi1]时,记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为0,当h’∈拥挤时段(h(i+1)0,hi1],记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为1;
且记录干预部门对应第一干扰特征值为0时的第一优先级顺序位置为v0,以及计划中干预部门后续流程部门的第一优先级顺序位置为v1,计算v0-v1的正负,当v0-v1为正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1;当v0-v1为负值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0;记录干预部门对应第一干扰特征值为1时的第二优先级顺序位置为u0,以及同一拥挤时段内另一流程部门的第二优先级顺序位置为u1,当u0大于u1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0,当u0小于u1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1;
以及判断干预部门属于的层叠度部门集合,若干预部门属于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则记录第三干扰特征值为1,若干预部门属于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则记录第三干扰特征值为0;
将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第二干扰特征值和第三干扰特征值构成干扰特征集G={第一干扰特征值,第二干扰特征值,第三干扰特征值}。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优化调整包括以下过程:
当干扰特征集为G={0,0,0}、{0,0,1}、{0,1,1}和{0,1,0}时,对干预部门进行第一时间预警,所述第一时间预警为在计划拥挤时段开始的时刻前进行预警;
当干扰特征集为G={1,0,0}和{1,0,1}时,对干预部门进行第二时间预警,所述第二时间预警为在常规时段内的计划完成时刻前进行预警;
当干扰特征集为G={1,1,0}和{1,1,1}时,比较干预部门以及后续流程部门的拥挤工作能力指数ei’,并对工作顺序进行调整,调整顺序为干预部门后续的流程部门在拥挤时段间顺序提前。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包括层叠度判断模块、应急优先级分析模块、异常事件分析模块和优化调整模块;
所述层叠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内不同流程部门之间的联系程度;
所述应急优先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历史工作情况在不同工作阶段不同部门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所述异常事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工作的阶段,并记录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为干预部门,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
所述优化调整模块用于优化调整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或做出时间预警响应。
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度判断模块包括流程部门数据获取单元、层叠度计算单元和层叠度分类单元;所述应急优先级分析模块包括时段划分单元、工作能力指数计算单元、拟合曲线绘制单元和曲线分析单元;
所述流程部门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流程部门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流程部门工作人员对应邮箱的地址和不同流程部门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所述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同一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数据和参与会议的时间数据,所述层叠度计算单元根据会议时间、会议次数和参会的部门计算分析比例系数,再根据比例系数计算各个流程部门的层叠度;所述层叠度分类单元根据层叠度将流程部门分为高层叠度流程部门集合和低层叠度流程部门集合;所述时段划分单元用于判断各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时段是否存在交集,并分为常规时段和拥挤时段;所述工作能力指数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常规时段和拥挤时段的工作能力指数;所述拟合曲线绘制单元用于绘制常规时段内工作能力指数与各流程部门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之间的曲线图像;所述曲线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曲线中的数据组与坐标轴的距离对应流程部门的优先级。
进一步的,所述异常事件分析模块包括干预部门时刻标定单元和干预特征集分析单元;
所述干预部门时刻标定单元用于标定干预部门开始处理异常工作的时刻,且将时刻对应于拟合曲线上;
所述干预特征集分析单元用于结合干预部门时刻对应的时段、时段中不同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和层叠度集合进行综合分析,构成干预特征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分析不同流程部门之间的层叠度来初步确定关联系较强的工作部门和关联性不强的工作部门,再通过分析不同流程部门在不同时段的工作能力指数以判断在遇到异常事件时,进行优先解决的流程部门,使得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解决异常事件的所用的额外时间,同时具体时段具体分析,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细致和准确,避免造成因为整体分析对局部时段造成的误差,且不同的时间干预和顺序调整降低了处理异常事件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的拟合曲线分析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的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S1:获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流程部门以及各流程部门内包含的工作内容数据信息;判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根据步骤S1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将层叠度对应的流程部门分类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和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分析层叠度是为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判断意外情况对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联影响;
步骤S2:在分类后集合的基础上分别对两个集合中流程部门间的工作内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集合中流程部门的应急优先级;
步骤S3:获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所述异常事件表示工作内容数据信息不属于原定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规划的工作内容时对应的事件;记录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为干预部门,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
步骤S4:根据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进行优化调整,所述优化调整包括调整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和作出时间预警响应。
当发生异常事件时原有的工作流程被打乱时,这时候分析怎样调整合适的工作流程顺序是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异常事件对原本工作进程的干扰,如果异常事件造成的影响只是在单独的一个部门,那么该部门造成的时间损失可能造成整个项目完成时间的变化,那么合理的调度其他部门的工作时间可以避免项目完成时间与原本计划的时间误差过大。
所述判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历史数据中各流程部门工作人员对应邮箱的地址和不同流程部门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所述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同一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数据和参与会议的时间数据;
记录历史数据中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会议次数m,第k次会议中参会的流程部门集合Sk,以及第k次会议开始时间到第k+1次会议开始时间的间隔时间段Tk和间隔时间段内邮箱地址产生交互的流程部门集合Wk,其中k≤m;利用公式:
Figure 542924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在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参与会议的比例系数,其中n[{S(k+1)}∩{Wk}]i表示第i个流程部门存在于集合S(k+1)与集合Wk交集中的个数,N[{S(k+1)}∩{Wk}]表示集合S(k+1)与集合Wk的第k次交集中包含流程部门的个数;
根据比例系数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的层叠度:
Figure 409249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t{Tk}i表示第i个流程部门满足存在相邻两集合Sk与集合Wk交集中的间隔时间段;设置层叠度阈值R0,当Ri≥R0时,输出流程部门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当Ri<R0时,输出流程部门为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分析会议参与的部门和参与会议后邮件来往的部门可以从侧面反应出部门之间工作内容是否存在联系。
例如: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存在4次会议,有5个流程部门abcde,且五个流程部门整体预定工作顺序同为abcde;
第1次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集合为S1={a,b,d},
第2次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集合为S2={c,d},
第3次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集合为S3={b,d,e},
第4次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集合为S4={c,b,e};
且第1次会议开始时间到第2次会议开始时间的间隔时间段48h和间隔时间段内邮箱地址产生交互的流程部门集合W1={b,d},
第2次会议开始时间到第3次会议开始时间的间隔时间段24h和间隔时间段内邮箱地址产生交互的流程部门集合W2={b,c,d},
第3次会议开始时间到第4次会议开始时间的间隔时间段60h和间隔时间段内邮箱地址产生交互的流程部门集合W3={b,e};
则S2∩W1={d},S3∩W2={b,d},S4∩W3={b,e},
ra=0,rb=2/(1+2+2)=0.4,rc=0,rd=1/5=0.2,re=1/5=0.2;
Ra=0,Rb=0.4*{(24+60)/[4*1/3(48+24+60)]}=0.19;Rc=0,Rd=0.081,Re=0.068,设置层叠度阈值为0.06,则流程部门b、d和e为高层叠度部门,a和c为低层叠度部门。
所述确定集合中流程部门的应急优先级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接收指令开始工作的时刻hi0和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hi1,判断相邻两流程部门工作时刻是否存在交集,即[hi0,hi1]∩(h(i+1)0,h(i+1)1]是否等于零,记录[hi0,hi1]∩(h(i+1)0,h(i+1)1]≠0时对应的时间段为(h(i+1)0,hi1],且时间段(h(i+1)0,hi1]重叠于第i个流程部门和第i+1个流程部门;
记录同一流程部门的工作时段[hi0,hi1]为常规时段,记录同属于两个流程部门的时段[h(i+1)0,hi1]为拥挤时段;将时段进行区分是为了区分在流程部门不同的工作阶段可能重心是不同的,也进一步说明存在一些时间段是许多工作部门协同工作的;这样分析可以使得整体进程更加详细;
获取常规时段内第i个流程部门的计划工作量bi,以及计划工作量预定开始的时刻g0i和计划工作量完成对应的计划时刻g1i,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的实际工作量qi,利用公式:
Figure 403750DEST_PATH_IMAGE003
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ei,其中,s1表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对应的影响系数,s2表示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对应的影响系数,且s1>s2;
将第i个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ei与流程部门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hi1进行绑定,得到数据组(hi1,ei),并根据数据组绘制工作能力指数a与时刻hi1的拟合曲线,同时将流程部门的实际开始工作时刻和产生交集的时刻同样标注在hi1对应的坐标轴上;通过拟合曲线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在不同时间阶段各部门的工作能力的体现;
根据拟合曲线,在各数据组处做垂直于时刻坐标轴的直线,记录第i个数据组直线的距离为Li,获取Li对应时刻所属的流程部门,将Li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所述应急优先级包括第一应急优先级和第二应急优先级;所述第一应急优先级为常规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所述第二应急优先级为拥挤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应急优先级顺序为Li对应流程部门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如实施例:第1个流程部门的计划工作量为3,实际工作量为2,计划开始工作时刻为20号19:00,计划结束工作时刻为22号18:00,实际开始工作时刻为20号19:00,实际结束工作时刻为23号8:00;
第1流程部门在上述分析中就是a部门,即属于低层叠度部门集合,令s1=1,则e1=1×(47/61)÷(3/2)=0.51,利用同样方式计算出e2=1.21,e3=0.67,e4=1.14,e5=0.96,且绘制拟合曲线如图2,则对应L2>L4>L5>L3>L1,则第一应急优先级顺序为第2流程部门>第4流程部门>第五流程部门>第三流程部门>第一流程部门。
所述第二应急优先级为拥挤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包括以下分析过程:
获取拥挤时段内第i个流程部门的计划工作量ci,以及计划工作量预定开始的时刻f0i和计划工作量完成对应的计划时刻f1i,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在拥挤时间段内的实际工作量ci,利用公式求出对应同一拥挤时段内属于两个流程部门的拥挤工作能力指数集合{ei’},所述拥挤工作能力指数ei’的计算过程与工作能力指数ei相同;
将所述拥挤工作能力指数集合{ei’}中的工作能力指数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所述排序即为在同一拥挤时段内不同流程部门的第二应急优先级顺序。在拥挤时段分析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是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在此时间段内,且此时间段内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与原本整体的优先级存在差异,造成异常事件未能及时处理的风险;故将此时间段加以区分提高流程部门应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所述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包括以下过程:
将干预部门开始处理异常工作的时刻标定在拟合曲线上,记为h’,判断h’所属hi1坐标轴上的时间区间;
当h’∈常规时段[hi0,hi1]且∉拥挤时段(h(i+1)0,hi1]时,记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为0,当h’∈拥挤时段(h(i+1)0,hi1],记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为1;
且记录干预部门对应第一干扰特征值为0时的第一优先级顺序位置为v0,以及计划中干预部门后续流程部门的第一优先级顺序位置为v1,计算v0-v1的正负,当v0-v1为正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1;当v0-v1为负值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0;记录干预部门对应第一干扰特征值为1时的第二优先级顺序位置为u0,以及同一拥挤时段内另一流程部门的第二优先级顺序位置为u1,当u0大于u1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0,当u0小于u1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1;
以及判断干预部门属于的层叠度部门集合,若干预部门属于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则记录第三干扰特征值为1,若干预部门属于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则记录第三干扰特征值为0;
将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第二干扰特征值和第三干扰特征值构成干扰特征集G={第一干扰特征值,第二干扰特征值,第三干扰特征值}。
所述进行优化调整包括以下过程:
当干扰特征集为G={0,0,0}、{0,0,1}、{0,1,1}和{0,1,0}时,对干预部门进行第一时间预警,所述第一时间预警为在计划拥挤时段开始的时刻前进行预警;
当干扰特征集为G={1,0,0}和{1,0,1}时,对干预部门进行第二时间预警,所述第二时间预警为在常规时段内的计划完成时刻前进行预警;
当干扰特征集为G={1,1,0}和{1,1,1}时,比较干预部门以及后续流程部门的拥挤工作能力指数ei’,并对工作顺序进行调整,调整顺序为干预部门后续的流程部门在拥挤时段顺序提前。
如图3:存在三个拥挤时段:[h20,h11],[h30,h21],[h40,h31]
在第二个拥挤时段[h30,h21]内,如果第二个流程部门在拥挤时段的e2’=0.76,第四个流程部门在拥挤时段的e3’=1.12;
虽然在常规时段内的优先级是:e2=1.21,e3=0.67,第二流程部门大于第三流程部门;但是在拥挤时段,第三流程部门的优先级大于第二流程部门;即工作顺序调整为:第一流程部门>第三流程部门>第二流程部门>第四流程部门>第五流程部门。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包括层叠度判断模块、应急优先级分析模块、异常事件分析模块和优化调整模块;
所述层叠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内不同流程部门之间的联系程度;
所述应急优先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历史工作情况在不同工作阶段不同部门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所述异常事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工作的阶段,并记录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为干预部门,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
所述优化调整模块用于优化调整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或做出时间预警响应。
所述层叠度判断模块包括流程部门数据获取单元、层叠度计算单元和层叠度分类单元;所述应急优先级分析模块包括时段划分单元、工作能力指数计算单元、拟合曲线绘制单元和曲线分析单元;
所述流程部门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流程部门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流程部门工作人员对应邮箱的地址和不同流程部门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所述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同一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数据和参与会议的时间数据,所述层叠度计算单元根据会议时间、会议次数和参会的部门计算分析比例系数,再根据比例系数计算各个流程部门的层叠度;所述层叠度分类单元根据层叠度将流程部门分为高层叠度流程部门集合和低层叠度流程部门集合;所述时段划分单元用于判断各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时段是否存在交集,并分为常规时段和拥挤时段;所述工作能力指数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常规时段和拥挤时段的工作能力指数;所述拟合曲线绘制单元用于绘制常规时段内工作能力指数与各流程部门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之间的曲线图像;所述曲线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曲线中的数据组与坐标轴的距离对应流程部门的优先级。
所述异常事件分析模块包括干预部门时刻标定单元和干预特征集分析单元;
所述干预部门时刻标定单元用于标定干预部门开始处理异常工作的时刻,且将时刻对应于拟合曲线上;
所述干预特征集分析单元用于结合干预部门时刻对应的时段、时段中不同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和层叠度集合进行综合分析,构成干预特征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S1:获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流程部门以及各流程部门内包含的工作内容数据信息;判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根据步骤S1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将层叠度对应的流程部门分类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和低层叠度部门集合;
所述判断不同流程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的层叠度,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历史数据中各流程部门工作人员对应邮箱的地址和不同流程部门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所述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同一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数据和参与会议的时间数据;
记录历史数据中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会议次数m,第k次会议中参会的流程部门集合Sk,以及第k次会议开始时间到第k+1次会议开始时间的间隔时间段Tk和间隔时间段内邮箱地址产生交互的流程部门集合Wk,其中k≤m;利用公式:
Figure 347935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在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参与会议的比例系数,其中n[{S(k+1)}∩{Wk}]i表示第i个流程部门存在于集合S(k+1)与集合Wk交集中的个数,N[{S(k+1)}∩{Wk}]表示集合S(k+1)与集合Wk的第k次交集中包含流程部门的个数;
根据比例系数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的层叠度:
Figure 616105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t{Tk}i表示第i个流程部门满足存在相邻两集合Sk与集合Wk交集中的间隔时间段;设置层叠度阈值R0,当Ri≥R0时,输出流程部门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当Ri<R0时,输出流程部门为低层叠度部门集合;
步骤S2:在分类后集合的基础上分别对两个集合中流程部门间的工作内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集合中流程部门的应急优先级;
步骤S3:获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所述异常事件表示工作内容数据信息不属于原定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规划的工作内容时对应的事件;记录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为干预部门,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
步骤S4:根据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进行优化调整,所述优化调整包括调整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和作出时间预警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集合中流程部门的应急优先级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接收指令开始工作的时刻hi0和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hi1,判断相邻两流程部门工作时刻是否存在交集,即[hi0,hi1]∩(h(i+1)0,h(i+1)1]是否等于零,记录[hi0,hi1]∩(h(i+1)0,h(i+1)1]≠0时对应的时间段为(h(i+1)0,hi1],且时间段(h(i+1)0,hi1]重叠于第i个流程部门和第i+1个流程部门;
记录同一流程部门的工作时段[hi0,hi1]为常规时段,记录同属于两个流程部门的时段[h(i+1)0,hi1]为拥挤时段;
获取常规时段内第i个流程部门的计划工作量bi,以及计划工作量预定开始的时刻g0i和计划工作量完成对应的计划时刻g1i,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的实际工作量qi,利用公式:
Figure 405069DEST_PATH_IMAGE003
计算第i个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ei,其中,s1表示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对应的影响系数,s2表示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对应的影响系数,且s1>s2;
将第i个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ei与流程部门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hi1进行绑定,得到数据组(hi1,ei),并根据数据组绘制工作能力指数a与时刻hi1的拟合曲线,同时将流程部门的实际开始工作时刻和产生交集的时刻同样标注在hi1对应的坐标轴上;
根据拟合曲线,在各数据组处做垂直于时刻坐标轴的直线,记录第i个数据组直线的距离为Li,获取Li对应时刻所属的流程部门,将Li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所述应急优先级包括第一应急优先级和第二应急优先级;所述第一应急优先级为常规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所述第二应急优先级为拥挤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应急优先级顺序为Li对应流程部门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急优先级为拥挤时段内各流程部门的优先级,包括以下分析过程:
获取拥挤时段内第i个流程部门的计划工作量ci,以及计划工作量预定开始的时刻f0i和计划工作量完成对应的计划时刻f1i,获取第i个流程部门在拥挤时间段内的实际工作量ci,利用公式求出对应同一拥挤时段内属于两个流程部门的拥挤工作能力指数集合{ei’},所述拥挤工作能力指数ei’的计算过程与工作能力指数ei相同;
将所述拥挤工作能力指数集合{ei’}中的工作能力指数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所述排序即为在同一拥挤时段内不同流程部门的第二应急优先级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包括以下过程:
将干预部门开始处理异常工作的时刻标定在拟合曲线上,记为h’,判断h’所属hi1坐标轴上的时间区间;
当h’∈常规时段[hi0,hi1]且∉拥挤时段(h(i+1)0,hi1]时,记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为0,当h’∈拥挤时段(h(i+1)0,hi1],记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为1;
且记录干预部门对应第一干扰特征值为0时的第一优先级顺序位置为v0,以及计划中干预部门后续流程部门的第一优先级顺序位置为v1,计算v0-v1的正负,当v0-v1为正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1;当v0-v1为负值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0;记录干预部门对应第一干扰特征值为1时的第二优先级顺序位置为u0,以及同一拥挤时段内另一流程部门的第二优先级顺序位置为u1,当u0大于u1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0,当u0小于u1时,输出干预部门的第二干扰特征值为1;
以及判断干预部门属于的层叠度部门集合,若干预部门属于高层叠度部门集合则记录第三干扰特征值为1,若干预部门属于低层叠度部门集合则记录第三干扰特征值为0;
将干预部门的第一干扰特征值、第二干扰特征值和第三干扰特征值构成干扰特征集G={第一干扰特征值,第二干扰特征值,第三干扰特征值}。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优化调整包括以下过程:
当干扰特征集为G={0,0,0}、{0,0,1}、{0,1,1}和{0,1,0}时,对干预部门进行第一时间预警,所述第一时间预警为在计划拥挤时段开始的时刻前进行预警;
当干扰特征集为G={1,0,0}和{1,0,1}时,对干预部门进行第二时间预警,所述第二时间预警为在常规时段内的计划完成时刻前进行预警;
当干扰特征集为G={1,1,0}和{1,1,1}时,比较干预部门以及后续流程部门的拥挤工作能力指数ei’,并对工作顺序进行调整,调整顺序为干预部门后续的流程部门在拥挤时段顺序提前。
6.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度判断模块、应急优先级分析模块、异常事件分析模块和优化调整模块;
所述层叠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内不同流程部门之间的联系程度;
所述应急优先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历史工作情况在不同工作阶段不同部门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所述异常事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工作的阶段,并记录异常事件发生对应的流程部门为干预部门,分析干预部门的干扰特征集;
所述优化调整模块用于优化调整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或做出时间预警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度判断模块包括流程部门数据获取单元、层叠度计算单元和层叠度分类单元;所述应急优先级分析模块包括时段划分单元、工作能力指数计算单元、拟合曲线绘制单元和曲线分析单元;
所述流程部门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流程部门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流程部门工作人员对应邮箱的地址和不同流程部门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所述参加会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同一会议参与的流程部门数据和参与会议的时间数据,所述层叠度计算单元根据会议时间、会议次数和参会的部门计算分析比例系数,再根据比例系数计算各个流程部门的层叠度;所述层叠度分类单元根据层叠度将流程部门分为高层叠度流程部门集合和低层叠度流程部门集合;所述时段划分单元用于判断各流程部门之间的工作时段是否存在交集,并分为常规时段和拥挤时段;所述工作能力指数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常规时段和拥挤时段的工作能力指数;所述拟合曲线绘制单元用于绘制常规时段内工作能力指数与各流程部门完成工作并进行汇报的时刻之间的曲线图像;所述曲线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曲线中的数据组与坐标轴的距离对应流程部门的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事件分析模块包括干预部门时刻标定单元和干预特征集分析单元;
所述干预部门时刻标定单元用于标定干预部门开始处理异常工作的时刻,且将时刻对应于拟合曲线上;
所述干预特征集分析单元用于结合干预部门时刻对应的时段、时段中不同流程部门的工作能力指数和层叠度集合进行综合分析,构成干预特征集。
CN202210789112.4A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862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112.4A CN114862374A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112.4A CN114862374A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2374A true CN114862374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9112.4A Pending CN114862374A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23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4184A (zh) * 2022-12-05 2022-12-30 多链互联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采集的多源数据集成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4184A (zh) * 2022-12-05 2022-12-30 多链互联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采集的多源数据集成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62374A (zh) 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220188280A1 (en) Machine learning based process and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CN115115088A (zh) 商业楼宇碳排放量动态监测预警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Fang et al. Modelling extreme risks for carbon emission allowances—Evidence from European and Chinese carbon markets
CN108022168A (zh) 数据异动监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85954A (zh) 基于质量状态任务网络的制造系统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
CN111667151B (zh) 一种电力市场风险全景识别方法及系统
Bação et al.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Portugal
Yang Good jump, bad jump, and option valuation
CN110175113A (zh) 业务场景确定方法和装置
Kasperowicz et al. Reengineering of electricity market monitoring
ZUCCOLOTTO Finite and infinite mixtures for financial durations
CN115439265A (zh) 一种保险行业智能赔付异常交易风险控制系统
CN11609070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erp数据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3837879B (zh) 一种指数行情的异常检测方法
CN114116756A (zh) 一种工程造价数据修正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66286B (zh) 一种车路协同路网车辆运行风险路段判定方法和装置
CN113516850A (zh)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管道沿线交通流量数据采集方法
CN112884353A (zh) 一种任务可靠度评价系统
Wicaksana et al. Halloween Effect in Indonesia Stock Exchange
CN111814549A (zh) 一种基于监控视频采样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分析方法
CN116052260B (zh) 一种天气会商视频会议点名方法及系统
CN116205614B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的业务对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64918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产业金融平台
ZAKARIA et al. Convergenc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and its effect on stock return: evidence from Malays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