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5373A -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5373A
CN114845373A CN202110145800.2A CN202110145800A CN114845373A CN 114845373 A CN114845373 A CN 114845373A CN 202110145800 A CN202110145800 A CN 202110145800A CN 114845373 A CN114845373 A CN 114845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communication
frame
synchronization
frequency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58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5373B (zh
Inventor
张东东
黄妮
祝志威
张颖哲
罗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58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5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5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5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5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5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其中,同步帧是在第一通信节点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发送的;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通过该方法,提高了有效数据接收的完整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术是指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时隙,每个时隙就是一个通信信道,分配给一个用户,以此实现用户的数据传输。
目前,在TDMA系统中,终端和基站可能工作在一个频点列表中的任意频点,通过扫描锁定频点建立通信业务时,发送侧(终端或基站)发送的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前几帧数据,接收侧(终端或基站)可能会出现没有接收到或是接收不全的情况,导致数据丢失,甚至导致业务建立失败,影响了TDMA系统的通信性能。
因此,如何提高接收侧(终端或基站)接收数据的完整性,对于提高TDMA系统的通信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其中,同步帧是在第一通信节点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发送的;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在第二通信节点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其中:第一通信节点用于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第二通信节点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第一通信节点还用于在于第二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系统中,该装置为第二通信节点,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其中,同步帧是在第一通信节点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发送的;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系统中,该装置为第一通信节点,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通信节点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通信节点通过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使得第二通信节点能够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以此使得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在建立同步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避免有效帧在接收过程丢失,故提高了有效数据接收的完整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通信方法中同步帧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描述的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系统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为终端或基站。例如,第二通信节点是终端,第一通信节点是基站,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均为基站,或者第二通信节点是基站,第一通信节点是终端。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其中,同步帧是在第一通信节点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发送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会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同步帧中包含有同步信息。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同步帧,即接收到了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信息,此时第二通信节点可以认为第一通信节点需要与其(第二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也即,同步帧的作用在于通知接收同步帧的节点(即第二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帧是在第一通信节点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发送的。也即,当第二通信节判断自身需要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会先发送同步帧给第二通信节点。有效帧是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语音数据或信令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中的同步信息,具体可以是若干个同步符号。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在同步帧中的发送时隙(同步帧中的一个时隙)填充同步符号。在一个时隙中,可以填充有数个同步符号。每一个同步符号可以是一串字符,例如是6个16进制的字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24个2进制的字符。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帧由两个时隙组成时,若第一通信节点在时隙1填充同步符号,则对于第二通信节点而言,时隙1是接收时隙;若第一通信节点在时隙2填充同步符号,则时隙2是接收时隙。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符号可以根据时隙区分为时隙1同步符号和时隙2同步符号,在时隙1填充的同步符号,是16进制的字符,例如是0x75DD55;在时隙2填充的同步符号,也是16进制的字符,例如是0x DF77FF。
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通信方法中接收时隙的示意图。接收时隙20的时长是30毫秒,在接收时隙20中,填充有11个同步符号201,每个同步符号201的时长是2.5毫秒,所有同步符号201所占的时长是27.5毫秒。因此,在接收时隙20中,还剩余2.5毫秒,分布在接收时隙20的首尾两端。在接收时隙22的前1.25毫秒,是将发射功率从0到稳定的发射功率的升功率过程,在接收时隙20的最后1.25毫秒,是将发射功率从稳定发射功率逐渐降到0的降功率过程。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实际上是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符号。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完整的一个同步符号定义为接收到一个同步符号。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具体可以是第二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隙内接收到至少一个同步符号,也即,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至少一个同步符号,就可以认为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
步骤S12: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同步帧后,就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同步帧,判断第一通信节点需要发送数据,因此可以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以此来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后续发送的有效帧。
具体的,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可以是第二通信节点调整自身的接收策略,以持续接收后续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例如,第一通信节点在频点1上利用时隙1发送了同步帧,则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同步帧中后,可以调整自身的接收策略,继续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频点1上利用时隙1发送的同步帧。
可以理解的,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可以只是第二通信节点调整自身的接收策略,以此来接收后续第一通信节点的有效帧,而不需要第一通信节点做出调整。
步骤S13: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
在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后发送的有效帧,有效帧例如是信令信息和语音数据。
因此,第二通信节点通过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使得第二通信节点能够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以此使得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在建立同步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避免有效帧在接收过程丢失,故提高了有效数据接收的完整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至少两个工作频点。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工作频点,工作频点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二通信节点可以设置有4个工作频点、3个工作频点或是2个工作频点。频点的频率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对于第二通信节点而言,可以在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上述的至少两个工作频点。锁定任意一个工作频点,可以理解为通信节点调整自身接收数据的频率,使得通信节点后续能够稳定接收该工作频点上的数据。对于其他工作频点亦是如此。扫描某一工作频点,可以理解为通信节点持续接收其他节点(本实施例中为第一通信节点)利用该工作频点发送的数据。扫描其他工作频点亦是如此。
一个TDMA帧由若干个时隙组成。第二通信节点为了能够快速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可以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全部工作频点。以此,不管第一通信节点在哪个频点上发送同步帧,第二通信节点都可以在一个时隙内接收到,以此,加快了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在以下的描述中,以第二通信节点设置有两个工作频点为例,介绍本申请的通信方法。第二通信节点设置有两个工作频点,分别是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第二通信节点可以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
具体而言,第二通信节点在每一个时隙内,可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并在第二预设时间段锁定并扫描第二工作频点,其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中,扫描频点的时长为至少两个同步符号的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相加等于一个时隙的时长。例如,一个时隙的时长是30毫秒,则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均为15毫秒。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符号的时长为1.5-2.5毫秒,例如是2.5毫秒。扫描工作频点(扫描第一工作频点或第二工作频点)的时长为5-10毫秒,例如是7毫秒。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TDMA帧由两个时隙组成,每个时隙30毫秒。在一个时隙中,第二通信节点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和锁定并扫描第二工作频点的时长,分别是15毫秒。在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中,第二通信节点可以利用8毫秒的时间来锁定第一工作频点,再利用7毫秒的时间来扫描第一工作频点。一个同步符号的时长是2.5毫秒。以此,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节点在扫描任意一个工作频点时,都能接收到至少1个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符号。
通过将第二通信节点设置为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在一个时隙内就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任意一个工作频点发送的同步帧,并在接收到同步帧就建立与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连接,加快了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步骤S22: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
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通过任意一个工作频点发送同步帧,发送的同步帧中的发送时隙内,填充有同步符号。因此,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实际上就是在一个时隙内,接收到至少一个同步符号,即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任意一个工作频点发送的至少一个同步符号,例如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第一工作频点发送的至少一个同步符号。
因为第二通信节点扫描任意一个工作频点的时长至少是两个同步符号的时长,也就可以保证第二通信节点至少可以接收一个同步符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第二通信节点扫描任意一个工作频点的时长与每个同步符号的时长的比例关系,确定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多少个同步符号,才认为是接收到了同步帧。例如,如果第二通信节点扫描第一工作频点的时长为8毫秒,每个同步符号的时长是2毫秒,则第二通信节点在扫描描第一工作频点时,至少可以接收到3个同步符号,则可以将第二通信节点设置至少接收到两个同步符号才认定为接收到了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节点处于锁定并扫描工作频点的状态,定义为休眠状态。因此,在休眠状态下的第二通信节点,会在一个TMDA帧中的每一个时隙,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或是第二工作频点,直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
步骤S23:基于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同步符号的工作频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同步符号)后,可以基于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同步符号的工作频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例如,第一通信节点是通过第二工作频点发送的同步帧,则第二通信节点就会在第二工作频点上,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24: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
具体请参阅步骤S1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5:向第三通信节点依序转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
在本申请描述的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第三通信节点。当第二通信节点需要向第三通信节点转发数据时,第二通信节点可以在其发送时隙上,依序转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也即第二通信节点会先转发同步帧,再转发有效帧。第三通信节点可以是终端或基站。
具体而言,第二通信节点在转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时,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工作频点来转发数据。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当第一通信节点是终端,第二通信节点是基站时,如果第一通信节点利用第一工作频点发送同步帧及有效帧,第一通信节点也可以利用第一工作频点来转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即同频中转。当第一、第二和第三通信节点都是基站时,第二通信节点可以利用与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和有效帧的工作频点不同的工作频点来转发,例如第一通信节点利用第一工作频点来发送同步帧和有效帧,则第二通信节点可以利用第二工作频点来转发。
第三通信节点同样可以和第二通信节点一样,以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二通信节点相同的方式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在依序转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时,可以是在接收到同步帧以后就开始转发。也即,步骤S24和步骤S25的执行顺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以此,通过将第二通信节点设置为依序转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可以使得第三通信节点也能够先接收到同步帧,并与第一通信节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后续第二通信节点转发的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以此可以使得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在多跳传递时,减少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提高了后续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
本实施例描述的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的通信系统中。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可以是终端或基站。
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先发送同步帧,以告知第二通信节点其将发送有效帧。例如,当第一通信节点是终端时,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可以是用户需要发送语音数据,例如是用户触发了终端的一键通(Push-to-talk,PTT)。当第一通信节点是基站时,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可以是该基站需要转发其接收到终端或是其他基站发送的同步帧或是有效帧。
本实施例描述的同步帧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同步帧相同,即同步帧中包括若干个同步符号。
步骤S32:在第二通信节点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
因为第二通信节点会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并做好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的准备,因此,可以将第一通信节点成功发送同步帧,视为第二通信节点已经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此时,第一通信节点可以继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
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在发送有效帧之前,发送同步帧,可以提前告知第二通信节点其需要发送有效帧,使得第二通信节点可以做好接收有效帧的准备,减少了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丢失的可能,提高了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完整性。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中,在系统中的通信节点,只要可以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有效帧和同步帧)的,都可以和第二通信节点一样,以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二通信节点相同的方式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以此来加快通信节点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以此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另外,在本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中,在系统中的通信节点,只要可以发送数据(包括有效帧和同步帧)的,都可以和第一通信节点一样,以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一通信节点相同的方式,发送同步帧和有效帧。以此来减少数据丢失的可能性,提高其他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完整性。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的,通信系统50包括第一通信节点51和第二通信节点52。第一通信节点51和第二通信节点52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第一通信节点51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52发送有效帧时,向第二通信节点52发送同步帧。第二通信节点52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51建立通信连接。第一通信节点51还用于在于第二通信节点52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第二通信节点52发送的有效帧。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50还包括第三通信节点53。在第二通信节点52接收第一通信节点51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之后,第二通信节点52还用于向第三通信节点53依序转发第一通信节点51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第三通信节点53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三通信节点。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通信系统60包括终端61、终端62、终端63和终端64,以及基站65、基站66、基站67和基站68。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终端或基站在接收数据(同步帧和有效帧)和转发数据时,即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二通信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即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一通信节点。
在没有终端发起呼叫的情况下,全部终端和基站都处于休眠状态。当终端61发起组呼时,例如终端61在频点1上利用时隙1发送了同步帧,此时基站65会接收到终端61发送的同步帧以及后续发送的有效帧。基站65可以在频点1上利用时隙2转发终端61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基站66在频点1上,在时隙2中接收到基站65转发的同步帧和有效帧。然后,基站66可以在频点2上利用时隙1转发接收到的同步帧和有效帧。终端62可以接收到基站66转发的同步帧和有效帧。以此实现了终端61对终端62发起的呼叫。基站67可以接收到基站66转发的同步帧和有效帧,并在频点2上利用时隙2转发接收到的同步帧和有效帧。终端63可以接收到基站67转发的同步帧和有效帧,实现了终端61对终端63发起的呼叫。基站68可以在频点2上利用时隙2接收到基站67转发的同步帧和有效帧,并在频点1上利用时隙1转发接收到的同步帧和有效帧。终端64可以接收到基站68转发的同步帧和有效帧,实现了终端61对终端64发起的呼叫。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0例如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二通信节点。装置7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71,通信模块72和第二接收模块73。第一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其中,同步帧是在第一通信节点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发送的。通信模块72用于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第二接收模块73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
其中,上述的同步帧包括若干个同步符号。上述的第一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具体包括在一个时隙内接收至少一个同步符号。
其中,上述的第二通信节点(即装置70)设置有至少两个工作频点。装置70还包括扫描锁定模块(图未示)。在第一接收模块71用于在一个时隙内接收至少一个同步符号之前,扫描锁定模块用于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至少两个工作频点。
其中,上述的第二通信节点设置有两个工作频点,包括: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上述的扫描锁定模块用于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至少两个工作频点,包括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所述第一工作频点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点。上述的第一接收模块71在一个时隙内接收至少一个同步符号,具体包括:在一个时隙内,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任意一个工作频点发送的至少一个同步符号。通信模块72用于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具体包括基于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同步符号的工作频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其中,上述的扫描锁定模块用于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具体包括在每一个时隙内,在第一预设时间段锁定并扫描第一工作频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锁定并扫描第二工作频点,其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中,扫描频点的时长为至少两个同步符号的时长。
其中,上述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相加等于一个时隙的时长;扫描频点的时长为5-10毫秒;和/或同步符号的时长为1.5-2.5毫秒。
其中,上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三通信节点。装置70还包括转发模块(图未示),在第二接收模块73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之后,转发模块用于向第三通信节点依序转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和有效帧。
其中,上述的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为终端或基站。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80例如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一通信节点。装置8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81和第二发送模块82。第一发送模块81用于在检测到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第二发送模块82用于在第二通信节点基于同步帧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电子设备9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91和处理器92,处理器92用于执行存储器9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通信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9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对讲机、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处理器92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91以实现上述任一通信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处理器9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9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9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92可以由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该存储装置10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101,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装置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计算机程序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上述方案,第二通信节点通过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使得第二通信节点能够与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以此使得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在建立同步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避免有效帧在接收过程丢失,故提高了有效数据接收的完整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其中,所述同步帧是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检测到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发送的;
基于所述同步帧,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所述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帧包括若干个相同的同步符号;
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帧,包括:在一个时隙内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同步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设置有至少两个工作频点;
在所述一个时隙内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同步符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频点中的每一个工作频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设置有两个工作频点,包括:第一工作频点和第二工作频点;
所述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频点中的每一个工作频点,包括: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所述第一工作频点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点;
所述在一个时隙内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同步符号,包括:在一个时隙内,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任意一个工作频点发送的至少一个同步符号;
所述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同步符号的工作频点,与所述第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个时隙内,锁定并扫描所述第一工作频点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点,包括:
在每一个时隙内,在第一预设时间段锁定并扫描所述第一工作频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锁定并扫描所述第二工作频点,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中,扫描频点的时长为至少两个所述同步符号的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相加等于一个时隙的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频点的时长为5-10毫秒;和/或,所述同步符号的时长为1.5-2.5毫秒。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三通信节点,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建立所述通信连接之后发送的有效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三通信节点依序转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同步帧和所述有效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各自为终端或基站。
10.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检测到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
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所述同步帧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帧包括若干个相同的同步符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和第一通信节点各自为终端或基站。
13.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用于在检测到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有效帧时,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帧;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同步帧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还用于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建立所述通信连接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有效帧。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终端的通信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终端的通信方法。
CN202110145800.2A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45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5800.2A CN114845373B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5800.2A CN114845373B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5373A true CN114845373A (zh) 2022-08-02
CN114845373B CN114845373B (zh) 2024-04-16

Family

ID=8256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5800.2A Active CN114845373B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537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156A (zh) * 2007-01-22 2007-08-08 协同智迅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控制信道跳频功能的数字集群通信方法
CN101977385A (zh) * 2010-10-27 2011-02-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支持QoS的规模可扩展单跳ad hoc网络动态时隙分配方法
US20110122860A1 (en) * 2008-07-24 2011-05-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ub-channelization and resource mapping of wireless resources
CN102271384A (zh) * 2010-09-30 2011-12-07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小区初搜方法
CN102883411A (zh) * 2012-10-18 2013-01-16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lte的频点扫描方法、处理器、装置和系统
CN104968029A (zh) * 2015-05-20 2015-10-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同步时分多址接入方法
CN108809356A (zh) * 2017-04-26 2018-11-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tdma技术跳频组网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156A (zh) * 2007-01-22 2007-08-08 协同智迅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控制信道跳频功能的数字集群通信方法
US20110122860A1 (en) * 2008-07-24 2011-05-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ub-channelization and resource mapping of wireless resources
CN102271384A (zh) * 2010-09-30 2011-12-07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小区初搜方法
CN101977385A (zh) * 2010-10-27 2011-02-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支持QoS的规模可扩展单跳ad hoc网络动态时隙分配方法
CN102883411A (zh) * 2012-10-18 2013-01-16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lte的频点扫描方法、处理器、装置和系统
CN104968029A (zh) * 2015-05-20 2015-10-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同步时分多址接入方法
CN108809356A (zh) * 2017-04-26 2018-11-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tdma技术跳频组网的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WTS/CATT, SIEMENS: "Inclusion of 1.28Mcps TDD in TS 25.201", 3GPP TSG-RAN WG1 #19 TDOC R1-01-0377 *
朱勇锋;周生奎;陈应兵;白云鹏;: "Link-16数据链信号分析与模拟发生", 电子质量, no. 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5373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8834B2 (en) Relay configured to perform ranging operation with a user equipment
US11632245B2 (en) Security key generation techniques
US11968677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of asynchronous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and device
US200900344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49387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A3137983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4765506B (zh) 辅链路的psfch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51871B (zh) 用于指示最小调度时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900072B (zh) 一种无线帧的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CN114845373B (zh) 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2019184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ttributes of symbols,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173430A (zh) 无线局域网中块确认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010461A1 (zh) 随机接入条件的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7694016A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20240057006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pdc and computer device
WO2022206267A1 (zh) 一种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5091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3130393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7395784A (zh) 星历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7561782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6800388A (zh)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指示方法及装置、ue、网络设备
CN116073966A (zh) 侧行链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16436577A (zh) 一种时域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6965094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6803159A (zh) Cg资源维护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