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5097A -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5097A
CN114845097A CN202210487014.5A CN202210487014A CN114845097A CN 114845097 A CN114845097 A CN 114845097A CN 202210487014 A CN202210487014 A CN 202210487014A CN 114845097 A CN114845097 A CN 114845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ata
monitoring
cloud platform
ip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70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峰
阎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l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enl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enl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enl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70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5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5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5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基于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确定监测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云平台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统筹以及数据分析,并获得数据处理结果;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数据识别管理,并当IPC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告警操作。通过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云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统筹与分析,实现对IPC设备的精准监测,通过报警操作可以及时了解IPC的事故状况,提高了对IPC安全监测的智能性、准确性以及监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C安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商铺、个人以及公司等都需要监控来维护自身安全,因此视频监控成为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频监控的应用领域逐渐广泛;
然而,在监控过程中,由于没有连接网络等,无法通过远程知道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性能监测,想要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需要亲自去现场勘察,这样也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现有的技术通常只是简单的报警等操作,并没有实现对IPC设备的监测以及管理;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IPC安全监测系统时一套针对IPC摄像头的故障监测运维系统。整套系统由若干IPC监测智能网关设备和中心数据处理平台云端平台构成。监测设备提供了针对IPC的网络性能监测、视频流加密、物联网通信、备用供电支持、掉电监测、GPS定位,设备防雷功能。云平台通过数据统筹与智能分析,能够对外提供设备配置、运维操作、告警提醒接口支持,同时搭载web端,能够在web端实现设备的快速管理与告警的审阅功能;通过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云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统筹与分析,实现对IPC设备的精准监测,通过报警操作可以及时了解IPC的事故状况,提高了对IPC安全监测的智能性、准确性以及监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用以通过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云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统筹与分析,实现对IPC设备的精准监测,通过报警操作可以及时了解IPC的事故状况,提高了对IPC安全监测的智能性、准确性以及监测效率。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基于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确定监测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云平台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统筹以及数据分析,并获得数据处理结果;
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数据识别管理,并当IPC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告警操作。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监测模块中,包括:
所述IPC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IPC设备本身的网络性能监测状态、视频流加密状态、物联网通信状态、备用供电支持状态、掉电监测状态、GPS定位状态、防雷功能启动状态。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云平台包括:
展示层、通讯层、服务层、数据层、网间通信层、设备端的接口层以及监控层;
其中,所述展示层用于前端页面展示,兼容主流浏览器,同时,支撑应用程度终端展示平台的接入;
所述通讯层,用于基于目标通信方式,实现云平台前端与云平台后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同时,开放对外接口调用;
所述服务层,用于提供接口服务,并当目标接口的接口数据传输至所述云平台时,接收所述接口数据,并读取所述接口数据的核心业务,同时,对所述核心业务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层,用于为所述服务层中的数据存储创建数据存储引擎;
所述网间通信层,用于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监控层,用于处理监控模块中的监控任务,并基于目标周期或触发机制采集与所述监控任务相对应的监控数据,同时,将所述监控数据传输至所述云平台。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网间通信层中,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包括:
任务传输单元,用于基于云端接收用户配置的目标任务,并基于预设方式将所述目标任务传输至所述设备终端的目标服务器;
任务执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任务发送至所述设备终端的接口处理模块中进行处理并执行,获得任务执行信息,其中,所述任务执行信息包括:任务执行结果、定时轮询结果以及告警信息;
信息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任务执行信息进行封装并调取数据接收接口,基于所述数据接收接口并通过目标协议将所述任务执行信息传输至所述云平台。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还包括:
前端登录校验单元、后端登录校验单元以及接口授权校验单元;
所述前端登录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云平台前端登录状况进行监测校验,其中,当监测到所述云平台前端没有登录时,则退出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
所述前端登录校验单元,还用于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访问时间进行监测校验,其中,当监测到所述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访问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则判定登录无效并自动退出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状态,并重新对所述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进行访问;
所述后端登录校验单元,用于当对所述云平台登录成功后,在后端生成记录信息,同时,在登录有效的情况下,所述云平台允许进行目标接口的调用;
所述接口授权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云平台允许进行目标接口的调用时,基于管理员用户生成密钥,并将所述密钥传输至与所述目标接口相对应的目标终端,同时,在所述目标终端中将所述密钥携带在目标接口连接请求中,基于云平台的后端对所述目标接口连接请求进行授权校验。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接口授权校验单元,还包括:
密钥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终端中是否接收到所述密钥,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
云平台登录检测子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是否过期,并获得第二检结果;
接口请求检测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完成接口的请求;
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目标终端没有接收到密钥,或者,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云平台的登录过期,则判定所述目标终端没有完成接口的请求,所述目标终端调用接口失败,同时,向所述目标终端返回错误提示;
否则,则判定所述目标终端完成接口的请求。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管理模块中,当IPC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告警操作,包括:
设备告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生事故的目标IPC设备,同时,读取所述目标IPC设备的告警信息,其中,所述告警信息包括:设备编号、告警时间、事件编号以及告警类型;
事件描述单元,用于将所述告警信息中的告警时间作为目标时间节点,描述在所述目标时间节点下所述目标IPC设备的运行日志;
请求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告警信息以及所述运行日志作为请求参数在所述监控平台中生成告警请求;
请求上传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告警请求的请求方式,并基于所述请求方式将所述告警请求上传至所述云平台进行告警操作。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管理模块,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传输至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确定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文档标识集;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果类型与所述文档标识集进行映射,并根据映射结果选定与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相对应的文档标识;
文档日志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文档标识构建关于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文档日志;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构建所述文档日志的起始时间点,并将所述起始时间点作为第一索引标识,同时,获取所述文档日志的日志关键词,并将所述日志关键词作为第二索引标识;
所述标识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标识、第二索引标识以及所述文档日志的文档标识构建关于所述文档日志的综合索引标识;
文档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综合索引标识对所述文档日志进行检索,并确定所述文档日志的存储时长;
所述文档管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存储时长与预设存储时长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将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删除;
其中,当所述存储时长等于或大于所述预设存储时长时,则判定需要将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删除;
否则,则继续对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存储记录;
标识注销单元,用于当所述文档日志需要删除时,将所述综合索引标识进行注销。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当所述IPC设备的工作状态为物联网通信状态时,还包括:
节点分析单元,用于确定通信信号节点,并确定所述通信信号节点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的强度大小将所述通信信号节点进行划分分组,并基于分组结果生成多个目标簇;
网络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目标簇以及所述通信信号节点构建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
网络读取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进行读取,确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
所述网络读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网路结构特征确定在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的传输介质影响;
消耗能量确认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中有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取传输参数,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参数以及所述传输介质影响确定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的目标消耗能量;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消耗能量与基准消耗能量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是否合理;
其中,当所述目标消耗能量小于或等于基准消耗能量时,则判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合理;
否则,则判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不合理;
优化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不合理时,确定所述目标消耗能量与所述基准消耗能量之间的目标偏差,并根据所述目标偏差确定优化因子,同时,根据所述优化因子对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进行结构优化。
优选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云平台接收所述监测数据,并确定所述监测数据的数据类型;
数据统筹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的数据类型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同一类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获取数据处理结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C安全监测系统云平台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基于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确定监测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云平台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统筹以及数据分析,并获得数据处理结果;
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数据识别管理,并当IPC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告警操作。
该实施例中,告警操作可以是将发生事故的IPC设备的设备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进行提醒告警。
该实施例中,IPC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IPC设备本身的网络性能监测状态、视频流加密状态、物联网通信状态、备用供电支持状态、掉电监测状态、GPS定位状态、防雷功能启动状态。
该实施例中,监测数据可以是与IPC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后所对应的数据。
该实施例中,IPC设备发生事故可以是IPC设备自身问题、前端摄像机问题、网络问题以及供电问题。
该实施例中,整套系统由若干IPC监测智能网关设备和中心数据处理平台云端平台构成。监测设备提供了针对IPC的网络性能监测、视频流加密、物联网通信、备用供电支持、掉电监测、GPS定位,设备防雷功能。云平台通过数据统筹与智能分析,能够对外提供设备配置、运维操作、告警提醒接口支持,同时搭载web端,能够在web端实现设备的快速管理与告警的审阅功能。
该实施例中,云平台技术可以是包括:开发模式:前后端分离;开发技术:前端采用Vue2.0+Element-ui框架、后端采用JAVA1.8+SpringMvc框架;数据库:mysql;接口协议:针对第三方提供接口支持HTTP与HTTPS的接口方式,与终端的通信采用了HTTP/HTTPS、frp等多种方式进行;运行环境:centos7.8云服务器、nginx进行web代理其他技术:采用了frp技术进行终端设备穿透访问。位置解析采用了百度API完成gps转省市区码,其中,IPC安全监测系统云平台架构图如图2所示。
该实施例中,监测平台技术可以是包括:基于openwrt平台进行功能开发,引入frp客户端以实现穿透访问的支持,安装nginx作为统一网关控制,以接收和处理来自云平台的各种任务,使用了ICMP协议来监控摄像头和网关的网络性能状态。此外,支持4G、GPS等各种外部模块,以实现各种硬件故障层面的监控和外部通信支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云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统筹与分析,实现对IPC设备的精准监测,通过报警操作可以及时了解IPC的事故状况,提高了对IPC安全监测的智能性、准确性以及监测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云平台包括:
展示层、通讯层、服务层、数据层、网间通信层、设备端的接口层以及监控层;
其中,所述展示层用于前端页面展示,兼容主流浏览器,同时,支撑应用程度终端展示平台的接入;
所述通讯层,用于基于目标通信方式,实现云平台前端与云平台后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同时,开放对外接口调用;
所述服务层,用于提供接口服务,并当目标接口的接口数据传输至所述云平台时,接收所述接口数据,并读取所述接口数据的核心业务,同时,对所述核心业务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层,用于为所述服务层中的数据存储创建数据存储引擎;
所述网间通信层,用于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监控层,用于处理监控模块中的监控任务,并基于目标周期或触发机制采集与所述监控任务相对应的监控数据,同时,将所述监控数据传输至所述云平台。
该实施例中,IPC安全监测系统采用了多层架构设计模式,从上往下可分为云平台的展示层、通讯层、服务层、数据层,中间的网间通信层,设备端的接口层、监控层。
该实施例中,展示层基于HTML/VUE/Element_UI/bootstrap/CSS3进行web前端页面开发,兼容主流浏览器。展示层和数据层完全分离,数据接口采用通用性更好的HTTP/HTTPS接口实现,也能方便支持APP等其他终端展示平台的接入。云平台使用nginx作为web服务器,提供网站服务支持。
该实施例中,通讯层基于HTTP/HTTPS通讯方式,实现前后端数据通信。另外,为提供对外数据服务功能,对特定业务,采用Restful标准接口,开放对外接口调用的支持。
该实施例中,服务层基于SpringMVC架构实现业务的处理和接口的提供。其中view层部分为空,页面控制已分离到前端单独实现,服务层主要是实现接口服务、核心业务处理、数据库操作的部分,作为联通终端与云平台web端的中间层,服务层参与了所有数据的接收、存储、转换的过程。
该实施例中,数据层有Mysql5.6提供数据的存储服务,从查询性能优先的角度考量,采用了MyISAM数据存储引擎。
该实施例中,网间通信层中目标协议可以是云端与监控终端约定的协议,目标通信方式可以是:HTTP、HTTPS、FRP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
该实施例中,网间通信层是基于云平台与终端监测仪之间的部分为网间通信层,主要为云端和终端按照约定的协议和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交换。提供了HTTP、HTTPS、FRP的方式,完成了任务下发、数据上报、内网穿透等功能。
该实施例中,监控层可以是基于终端设备通过不同模块,如系统自检模块、故障事件模块、IPC监控模块、设备发现模块,来处理不同的监控任务,并采用周期性或即时触发机制,采集对应数据,最终将数据上报到云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IPC安全监测系统的多层架构设计模式可以精准且合理的实现对IPC的安全监测,同时,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网间通信层中,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包括:
任务传输单元,用于基于云端接收用户配置的目标任务,并基于预设方式将所述目标任务传输至所述设备终端的目标服务器;
任务执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任务发送至所述设备终端的接口处理模块中进行处理并执行,获得任务执行信息,其中,所述任务执行信息包括:任务执行结果、定时轮询结果以及告警信息;
信息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任务执行信息进行封装并调取数据接收接口,基于所述数据接收接口并通过目标协议将所述任务执行信息传输至所述云平台。
该实施例中,预设方式可以是https方式。
该实施例中,设备终端的目标服务器可以是设备终端的nginx层。
该实施例中,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还包括:云平台远程登录,其中,云平台远程登录时将使用frp穿透功能,将请求下达到终端设备的nginx层,nginx将请求转发到frp客户端上,通过frp完成远程登录时请求和响应的收发。
该实施例中,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还包括:心跳维持模块。设备在注册成功后,会维持一个心跳通讯模块,通过https协议,调用云平台心跳接口,周期性的发送心跳给云平台,向云平台报告自身的在线状态。
该实施例中,目标协议可以是https协议。
该实施例中,任务下发过程流程为云端收到用户配置的任务后,通过https方式下达到设备端的nginx层,nginx将消息转发给底层的接口处理模块,进行任务的处理和执行;终端设备将任务执行结果、定时轮询结果、告警信息上报等发送给云平台时,通过统一的消息发送模块,调用cloud的数据接收接口,通过https协议将数据上传给云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预设方式以及目标协议可以准确实现云端与设备终端的任务下发、数据上报以及内网穿透等功能,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响应与读取的效果,提高了IPC安全监控的便利性以及数据传输智能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还包括:
前端登录校验单元、后端登录校验单元以及接口授权校验单元;
所述前端登录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云平台前端登录状况进行监测校验,其中,当监测到所述云平台前端没有登录时,则退出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
所述前端登录校验单元,还用于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访问时间进行监测校验,其中,当监测到所述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访问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则判定登录无效并自动退出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状态,并重新对所述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进行访问;
所述后端登录校验单元,用于当对所述云平台登录成功后,在后端生成记录信息,同时,在登录有效的情况下,所述云平台允许进行目标接口的调用;
所述接口授权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云平台允许进行目标接口的调用时,基于管理员用户生成密钥,并将所述密钥传输至与所述目标接口相对应的目标终端,同时,在所述目标终端中将所述密钥携带在目标接口连接请求中,基于云平台的后端对所述目标接口连接请求进行授权校验。
该实施例中,云平台前端登录状况包括:云平台前端已登录、云平台前端未登录。
该实施例中,设定时间阈值可以是提前设定好的,例如30分钟。
该实施例中,密钥可以是API Key。
该实施例中,1、Web端登录校验Web端设置了总的接口校验方式,当检测到没有登录时,会退出到登录页面,无法进行内部页面的功能,登录页之外的功能将禁止使用。此外,页面访问控制设置了超时机制,超过30分钟未操作会自动退出登录状态,此时需重新进行登录操作。2、后端登录校验后台提供了登录验证接口,登录验证成功后会在后端生成记录session信息,其他接口通过拦截器进行验证,登录状态有效的情况下,允许进行接口的调用。3、接口授权key校验管理员用户下可以生成API Key,用来提供给第三方(目标终端),第三方(目标终端)在调用云平台共享的接口时,将API Key携带在请求中,即可通过授权校验,完成接口的请求。当Api Key不存在或已经过期的情况下,第三方(目标终端)调用接口将失败,并返回授权错误的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系统在云平台进行了多处的安全校验机制,以在保证使用便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平台服务和平台数据的安全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所述接口授权校验单元,还包括:
密钥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终端中是否接收到所述密钥,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
云平台登录检测子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是否过期,并获得第二检结果;
接口请求检测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完成接口的请求;
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目标终端没有接收到密钥,或者,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云平台的登录过期,则判定所述目标终端没有完成接口的请求,所述目标终端调用接口失败,同时,向所述目标终端返回错误提示;
否则,则判定所述目标终端完成接口的请求。
该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结果可以是用来检测目标终端是否接收到密钥,且第一检测结果包括:第一、目标终端接收到密钥,第二、目标终端没有接收到密钥。
该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结果可以是用来检测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是否过期,且第二检测结果包括:第一、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没有过期,第二、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过期。
该实施例中,管理员用户下可以生成API Key,用来提供给第三方(目标终端),第三方(目标终端)在调用云平台共享的接口时,将API Key携带在请求中,即可通过授权校验,完成接口的请求。当Api Key不存在或已经过期的情况下,第三方(目标终端)调用接口将失败,并返回授权错误的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检测结果与第二检测结果,从而准确判断目标终端是否完成接口的请求,提高了接口接入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接口接入的安全性。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控系统,所述管理模块中,当IPC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告警操作,包括:
设备告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生事故的目标IPC设备,同时,读取所述目标IPC设备的告警信息,其中,所述告警信息包括:设备编号、告警时间、事件编号以及告警类型;
事件描述单元,用于将所述告警信息中的告警时间作为目标时间节点,描述在所述目标时间节点下所述目标IPC设备的运行日志;
请求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告警信息以及所述运行日志作为请求参数在所述监控平台中生成告警请求;
请求上传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告警请求的请求方式,并基于所述请求方式将所述告警请求上传至所述云平台进行告警操作。
该实施例中,告警时间为秒级时间戳。
该实施例中,时间编号与告警类型一一对应。
该实施例中,告警类型可以是:1、设备自身问题,2、前端摄像机问题,3、网络问题,4、供电问题。
该实施例中,告警时间描述是基于目标时间节点关键的几条运行日志作为详细分析依据。
该实施例中,告警请求可以是https://IP(Domain):58098/gw/ipclarm。
该实施例中,请求方式为POST。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锁定发生事故的目标IPC设备,从而生成目标IPC设备的告警信息,进而通过生成告警请求的请求方式将告警请求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告警,有利于及时掌握目标IPC设备的状况。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检测系统,所述管理模块,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传输至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确定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文档标识集;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果类型与所述文档标识集进行映射,并根据映射结果选定与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相对应的文档标识;
文档日志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文档标识构建关于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文档日志;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构建所述文档日志的起始时间点,并将所述起始时间点作为第一索引标识,同时,获取所述文档日志的日志关键词,并将所述日志关键词作为第二索引标识;
所述标识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标识、第二索引标识以及所述文档日志的文档标识构建关于所述文档日志的综合索引标识;
文档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综合索引标识对所述文档日志进行检索,并确定所述文档日志的存储时长;
所述文档管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存储时长与预设存储时长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将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删除;
其中,当所述存储时长等于或大于所述预设存储时长时,则判定需要将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删除;
否则,则继续对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存储记录;
标识注销单元,用于当所述文档日志需要删除时,将所述综合索引标识进行注销。
该实施例中,结果类型可以是与工作状态中的监测数据一一对应,例如,当监测数据为对设备防雷功能监测的监测数据,则结果类型为第一类型。
该实施例中,预设数据库中是根据IPC安全监测系统建立的,用来匹配与结果类型相对应的文档标识集。
该实施例中,文档日志可以是包括:IPC的网络性能监测文档日志、视频流加密文档日志、物联网通信文档日志、备用供电支持文档日志、掉电监测文档日志、GPS定位文档日志,设备防雷功能文档日志。
该实施例中,第一索引标识可以是基于文档日志的起始时间点确定索引标识。
该实施例中,第二索引标识可以是基于文档日志的日志关键词构建的索引标识。
该实施例中,日志关键词可以是工作状态有关,如:视频流加密、GPS定位等。
该实施例中,综合索引标识可以是基于第一索引标识、第二索引标识以及文档日志的文档标识确定的,用来对文档日志进行检索的标识,当对文档日志进行检索时,不仅可以获取文档日志的内容,也可以获取文档日志的储存时长。
该实施例中,预设存储时长可以是提前设定好的,用来衡量是否需要将文档日志进行删除,例如可以是3个月、6个月、一年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建立文档日志,从而有利于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综合管理,通过确定综合索引标识,可以准确锁定文档日志,提高了日志管理的便利性,通过当文档日志的存储时长达到预设存储时长时,将文档日志进行删除,有利于对云平台的存储空间进行管理,提高了云平台的运行效率。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当所述IPC设备的工作状态为物联网通信状态时,还包括:
节点分析单元,用于确定通信信号节点,并确定所述通信信号节点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的强度大小将所述通信信号节点进行划分分组,并基于分组结果生成多个目标簇;
网络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目标簇以及所述通信信号节点构建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
网络读取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进行读取,确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G=(Y,F);
Y={ni|为整个通信信号节点,且i=1,2,...,m};
F={(ni,nj)|ni∈Y,nj∈Y,i,j=1,2,...,m};
其中,Y表示所述通信信号节点,F表示任意两个通信信号节点之间的链路集合,且满足F=Y×Y;m表示所述通信信号节点的节点总数;ni表示第i个通信信号节点;nj表示第j个通信信号节点;i、j均表示当前个通信信号节点;
所述网络读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网路结构特征确定在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的传输介质影响值;
消耗能量确认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中有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取传输参数,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参数以及所述传输介质影响值确定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的目标消耗能量;
η(q,d)=Esingle*q+Esingle*q*dk
其中,η(q,d)表示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的目标消耗能量;Esingle表示传输单位信息数据所消耗的能量;q表示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包大小;d表示在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距离;k表示所述传输介质影响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消耗能量与基准消耗能量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是否合理;
其中,当所述目标消耗能量小于或等于基准消耗能量时,则判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合理;
否则,则判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不合理;
优化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不合理时,确定所述目标消耗能量与所述基准消耗能量之间的目标偏差,并根据所述目标偏差确定优化因子,同时,根据所述优化因子对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进行结构优化。
该实施例中,传输介质影响值可以是基于目标簇以及通信信号节点之间连接的链路复杂程度对数据进行传输时的影响值,其中,链路复杂程度越大,传输介质影响值越大。
该实施例中,通信信号节点可以是用来当数据进行传输时数据经过的节点。
该实施例中,信号强度可以是基于通信信号节点之间的距离等确定的。
该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信号强度的强度大小将所述通信信号节点进行划分分组,例如可以是将信号强度为a到b之间的通信信号节点为一组,生成目标簇,其中a<b。
该实施例中,网络结构特征可以是基于通信信号节点与任意通信信号节点之间的链路结合。
该实施例中,基准消耗能量可以是提前设定好的,数据在进行传输时的消耗能量在正常范围内时的临界值,用来衡量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是否合理。
该实施例中,目标偏差可以是用来基于目标消耗能量与基准消耗能量之间的差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并确定网络结构特征,从而可以知道数据传输时的传输介质影响值,进而计算得出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的目标消耗量,并当目标消耗量不达标时对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时的速度,进而间接提高了监测的效率。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云平台接收所述监测数据,并确定所述监测数据的数据类型;
数据统筹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的数据类型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同一类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获取数据处理结果。
该实施例中,数据类型可以是基于IPC设备的工作状态确定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有利于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准性以及分析效率,从而提高了对IPC安全监测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基于监测平台对IPC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确定监测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云平台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统筹以及数据分析,并获得数据处理结果;
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数据识别管理,并当IPC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告警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IPC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IPC设备本身的网络性能监测状态、视频流加密状态、物联网通信状态、备用供电支持状态、掉电监测状态、GPS定位状态、防雷功能启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云平台包括:
展示层、通讯层、服务层、数据层、网间通信层、设备端的接口层以及监控层;
其中,所述展示层用于前端页面展示,兼容主流浏览器,同时,支撑应用程度终端展示平台的接入;
所述通讯层,用于基于目标通信方式,实现云平台前端与云平台后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同时,开放对外接口调用;
所述服务层,用于提供接口服务,并当目标接口的接口数据传输至所述云平台时,接收所述接口数据,并读取所述接口数据的核心业务,同时,对所述核心业务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层,用于为所述服务层中的数据存储创建数据存储引擎;
所述网间通信层,用于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监控层,用于处理监控模块中的监控任务,并基于目标周期或触发机制采集与所述监控任务相对应的监控数据,同时,将所述监控数据传输至所述云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间通信层中,基于云平台的云端与监控平台的设备终端根据目标协议和目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包括:
任务传输单元,用于基于云端接收用户配置的目标任务,并基于预设方式将所述目标任务传输至所述设备终端的目标服务器;
任务执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将所述目标任务发送至所述设备终端的接口处理模块中进行处理并执行,获得任务执行信息,其中,所述任务执行信息包括:任务执行结果、定时轮询结果以及告警信息;
信息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任务执行信息进行封装并调取数据接收接口,基于所述数据接收接口并通过目标协议将所述任务执行信息传输至所述云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还包括:
前端登录校验单元、后端登录校验单元以及接口授权校验单元;
所述前端登录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云平台前端登录状况进行监测校验,其中,当监测到所述云平台前端没有登录时,则退出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
所述前端登录校验单元,还用于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访问时间进行监测校验,其中,当监测到所述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访问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则判定登录无效并自动退出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状态,并重新对所述云平台前端的页面进行访问;
所述后端登录校验单元,用于当对所述云平台登录成功后,在后端生成记录信息,同时,在登录有效的情况下,所述云平台允许进行目标接口的调用;
所述接口授权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云平台允许进行目标接口的调用时,基于管理员用户生成密钥,并将所述密钥传输至与所述目标接口相对应的目标终端,同时,在所述目标终端中将所述密钥携带在目标接口连接请求中,基于云平台的后端对所述目标接口连接请求进行授权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授权校验单元,还包括:
密钥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终端中是否接收到所述密钥,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
云平台登录检测子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云平台前端的登录页面是否过期,并获得第二检结果;
接口请求检测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完成接口的请求;
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目标终端没有接收到密钥,或者,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云平台的登录过期,则判定所述目标终端没有完成接口的请求,所述目标终端调用接口失败,同时,向所述目标终端返回错误提示;
否则,则判定所述目标终端完成接口的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中,当IPC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告警操作,包括:
设备告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生事故的目标IPC设备,同时,读取所述目标IPC设备的告警信息,其中,所述告警信息包括:设备编号、告警时间、事件编号以及告警类型;
事件描述单元,用于将所述告警信息中的告警时间作为目标时间节点,描述在所述目标时间节点下所述目标IPC设备的运行日志;
请求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告警信息以及所述运行日志作为请求参数在所述监控平台中生成告警请求;
请求上传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告警请求的请求方式,并基于所述请求方式将所述告警请求上传至所述云平台进行告警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C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传输至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确定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文档标识集;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果类型与所述文档标识集进行映射,并根据映射结果选定与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结果类型相对应的文档标识;
文档日志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文档标识构建关于所述数据处理结果的文档日志;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构建所述文档日志的起始时间点,并将所述起始时间点作为第一索引标识,同时,获取所述文档日志的日志关键词,并将所述日志关键词作为第二索引标识;
所述标识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标识、第二索引标识以及所述文档日志的文档标识构建关于所述文档日志的综合索引标识;
文档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综合索引标识对所述文档日志进行检索,并确定所述文档日志的存储时长;
所述文档管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存储时长与预设存储时长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将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删除;
其中,当所述存储时长等于或大于所述预设存储时长时,则判定需要将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删除;
否则,则继续对所述文档日志进行存储记录;
标识注销单元,用于当所述文档日志需要删除时,将所述综合索引标识进行注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IPC设备的工作状态为物联网通信状态时,还包括:
节点分析单元,用于确定通信信号节点,并确定所述通信信号节点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的强度大小将所述通信信号节点进行划分分组,并基于分组结果生成多个目标簇;
网络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目标簇以及所述通信信号节点构建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
网络读取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进行读取,确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
所述网络读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网路结构特征确定在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的传输介质影响;
消耗能量确认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中有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取传输参数,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参数以及所述传输介质影响确定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的目标消耗能量;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消耗能量与基准消耗能量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是否合理;
其中,当所述目标消耗能量小于或等于基准消耗能量时,则判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合理;
否则,则判定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不合理;
优化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的构造不合理时,确定所述目标消耗能量与所述基准消耗能量之间的目标偏差,并根据所述目标偏差确定优化因子,同时,根据所述优化因子对所述目标物联网通信网络进行结构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云平台接收所述监测数据,并确定所述监测数据的数据类型;
数据统筹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的数据类型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同一类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获取数据处理结果。
CN202210487014.5A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Pending CN114845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7014.5A CN114845097A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7014.5A CN114845097A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5097A true CN114845097A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6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7014.5A Pending CN114845097A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509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6691A (zh) * 2023-09-08 2023-10-13 蓝思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976369A (zh) * 2023-06-19 2023-10-31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设备状态检测的rfid螺栓、螺母
CN117253195A (zh) * 2023-11-13 2023-12-19 广东申立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c安全监测方法、监测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21245A1 (en) * 2012-06-04 2013-12-05 Flu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facility systems
CN104794566A (zh) * 2015-04-08 2015-07-22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站在线监测及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统一平台
CN105282772A (zh) * 2015-09-10 2016-01-27 北京爱可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数通设备监控系统及设备监控方法
CN106803937A (zh) * 2017-02-28 2017-06-06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文本日志的双摄像头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9768889A (zh) * 2019-01-16 2019-05-17 高正民 一种可视化安全管理智慧运维平台
CN113794578A (zh) * 2021-07-08 2021-12-1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通信网监控架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21245A1 (en) * 2012-06-04 2013-12-05 Flu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facility systems
CN104794566A (zh) * 2015-04-08 2015-07-22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站在线监测及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统一平台
CN105282772A (zh) * 2015-09-10 2016-01-27 北京爱可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数通设备监控系统及设备监控方法
CN106803937A (zh) * 2017-02-28 2017-06-06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文本日志的双摄像头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9768889A (zh) * 2019-01-16 2019-05-17 高正民 一种可视化安全管理智慧运维平台
CN113794578A (zh) * 2021-07-08 2021-12-1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通信网监控架构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6369A (zh) * 2023-06-19 2023-10-31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设备状态检测的rfid螺栓、螺母
CN116976369B (zh) * 2023-06-19 2024-04-16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设备状态检测的rfid螺栓、螺母
CN116886691A (zh) * 2023-09-08 2023-10-13 蓝思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886691B (zh) * 2023-09-08 2024-02-09 蓝思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253195A (zh) * 2023-11-13 2023-12-19 广东申立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c安全监测方法、监测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53195B (zh) * 2023-11-13 2024-02-27 广东申立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c安全监测方法、监测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45097A (zh) 一种ipc安全监测系统
US9961096B1 (en) Distributed behavior based anomaly detection
US75765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battery condition
KR102165528B1 (ko) 철도설비 상태감시를 위한 센싱 및 융합데이터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ohen et al. Capturing, indexing, clustering, and retrieving system history
Maciá-Pérez et al.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embedded on a smart sensor
CN101431416B (zh) 一种应用于数据网格的协同学习入侵检测方法
CN109240126B (zh) 一种具有模拟操作功能的分布式应用服务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888194A (zh) 基于分布式调度的智能电网it资产安全监测系统
CN110674021A (zh) 一种移动应用登录日志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259202A (zh) 一种ca监测预警方法和ca监测预警系统
US7426502B2 (en) Assessing health of a subsystem or service within a networked system
CN115378711A (zh) 一种工控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5933458A (zh) 多级云监控平台
CN105530137B (zh) 流量数据分析方法及流量数据分析系统
CN115002148A (zh) 一种物联网云边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7040546A (zh) 一种域名劫持检测与联动处置方法及系统
CN110290107A (zh) 科学仪器通用运维监控平台及监控方法
CN109600395A (zh) 一种终端网络接入控制系统的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02932194A (zh)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监控系统及方法
KR20030035181A (ko) 멀티 에이전트간 통신에 의한 네트워크 장애 관리 장치 및방법
CN114202859A (zh) 一种智能柜的告警监控系统及方法
Ming et al. Index system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urvivability
CN112380101A (zh) 一种基于进程监控和数据网关的仪器设备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1259383A (zh) 一种安全管理中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