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3206B -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3206B
CN114833206B CN202210579179.5A CN202210579179A CN114833206B CN 114833206 B CN114833206 B CN 114833206B CN 202210579179 A CN202210579179 A CN 202210579179A CN 114833206 B CN114833206 B CN 114833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haped steel
temperature
distance
d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91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3206A (zh
Inventor
任忠凯
程前
刘晓
郭雄伟
陈鹏
冯浩
王涛
王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5791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3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3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3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3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3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04Heating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4Temperature control, e.g. by cooling or heating the rolls or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006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承重支架、滑轨以及控制单元,承重支架内设置滑轨,滑轨上设置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滑块、支撑板、隔热板、线圈、丝杆、驱动单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滑块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隔热板,隔热板上设置线圈,支撑板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丝杆与滑块同轴连接,并且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丝杆,通过驱动单元带动丝杆转动,以使滑块在滑轨上运动;控制单元与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线圈以及驱动单元均电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H型钢轧制过程中温降问题,维持H型钢腰部和腿部的温度均匀,延伸率趋于一致,避免由于温度差造成的波浪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钢材断面的腰厚与腿厚(即腹板和翼缘的厚度)不一致,轧制过程中由于受自身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其温度分布很不均匀。一般轧制工艺中,对H型钢整体加热后,由于H型钢的腰部比腿部薄,因此,在冷却过程中腰部先冷却,尤其是腰部中心位置,而冀缘部分冷却较慢。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引起翼缘与腰部金属流动性不一致,导致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延伸差,严重时会造成H型钢的腰部或腿部波浪,研究表明降低H型钢的温度差可以有效提高H型钢的质量,有效减少波浪现象的出现。所以,利用补热装置适时的对H型钢温度低的部位进行加热,可以维持H型钢的温度。目前工业生产中尚未有适用于轧制过程超大H型钢的补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有效改善H型钢轧制过程中温降问题,维持H型钢腰部和腿部的温度,避免由于温度差造成的波浪现象。而且对H型钢的目标位置进行补热的过程中,补热装置根据需求可以自行调整补热功率以及线圈挠度,实现对H型钢特殊区域的针对性补热。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承重支架、滑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承重支架内设置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滑块、支撑板、隔热板、线圈、丝杆、驱动单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所述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所述线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H型钢的温度,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线圈与所述H型钢的距离,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同轴连接,并且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以使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运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线圈以及所述距离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预设的温差分布阈值、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值以及距离传感器采集到的线圈到H型钢的距离,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运动以调节所述线圈到H型钢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线圈的功率,以使所述H型钢温差分布处于预设的温差分布阈值范围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轨包括横向滑轨和竖向滑轨,在所述横向滑轨和所述竖向滑轨上均设置有所述调整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整机构设为四个,所述横向滑轨和所述竖向滑轨均设置为两个,四个调整机构按照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内,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有至少一对滑块,每对滑块对应一对丝杆,所述调整结构通过所述至少一对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是弹性隔热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液压缸支架,通过所述液压缸支架安装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弹性隔热板,以使所述弹性隔热板上升或下降,调整设置在所述弹性隔热板上的线圈挠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其另一端通过套筒连接所述隔热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是刚性隔热板或弹性隔热板。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有限元仿真,获取不同初始尺寸下H型钢的初始温度分布;
构建以最低点温度值为基准的温度差分布曲线;
初始化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
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安全距离S;
建立基于线圈挠度w与安全距离S在补热工况下的仿真模型;
构建补热工况下温差分布曲线;
在温差分布值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t的情况下,调整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并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安全距离S,更新所述仿真模型以及补热工况下温差分布曲线;
在温差分布值小于预设的阈值t的情况下,建立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根据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以及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来调整线圈挠度w、功率P,以实现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区域补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H型钢包括腹板和翼缘,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如下公式(1)和公式(2)所示:
Txi=Φ(w,P,S,L) 公式(1)
Tyi=Φ(P,S,L) 公式(2)
其中,公式(1)表示腹板位置映射关系,公式(2)表示翼缘位置映射关系,Txi表示腹板位置的补热温度,Tyi表示翼缘位置的补热温度,下标i表示H型钢的不同位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根据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以及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来调整线圈挠度w、功率P,以实现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区域补热,包括:
获取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
判断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与安全距离S的大小;
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直到a等于S;
在a等于S的情况下,根据最低点温度值,调用对应的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以调整所述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直到a等于S,包括:
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若a小于S则令a=a+1,若a大于S则令a=a-1,直到a等于S。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对H型钢的补热。对于H型钢的轧制,可以控制H型钢的温度差,抑制波浪现象的发生;同时控制H型钢在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尺寸精度;实现对特殊位置针对性加热补偿温度,使温度降低严重的腹板中心位置获得更多温度补偿。H型钢轧制速度快,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能够实现短时间快速升温,是轧制过程补热的有效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的整体布局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的内部结构轴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的H型钢翼缘部位加热结构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的H型钢腹板部位加热结构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承重支架1、滑轨2以及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承重支架1内设置所述滑轨2,所述滑轨2上设置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滑块3、支撑板4、隔热板5、线圈6、丝杆7、驱动单元、温度传感器9和距离传感器10,所述滑块3设置在所述滑轨2上,所述滑块3连接所述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安装所述隔热板5,所述隔热板5上设置所述线圈6,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9和所述距离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H型钢的温度,所述距离传感器10用于检测所述线圈6与所述H型钢的距离,所述丝杆7与所述滑块3同轴连接,并且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7,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以使所述滑块3在所述滑轨2上运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9以及所述距离传感器10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实现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区域补热。
具体实施时,调整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补偿区域对应设置为若干个。仅作为示例,如图1至3所示,所述调整机构设为四个,所述滑轨2包括横向滑轨201和竖向滑轨202,在所述横向滑轨201和竖向滑轨202上均设置有所述调整机构,所述横向滑轨201和竖向滑轨202均设置为两个,四个调整机构按照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内,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有至少一对滑块3,每对滑块3对应一对丝杆7,所述调整结构通过所述至少一对滑块3设置在所述滑轨2上。将调整机构设置为四个时,H型钢设置在四个线圈6所形成的一个空间内,四个线圈6可以针对于H型钢不同区域位置根据预设的温差分布阈值来实时调整线圈功率和/或线圈距离H型钢的距离来进行温差补偿。如图9和图10所示,是H型钢翼缘部位加热结构和H型钢腹板部位加热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对H型钢翼缘部位和H型钢腹板部位进行温度补偿。
驱动单元的作用是提供动力以通过丝杆7传递,进而使得滑块3和支撑板4沿着滑轨2的方向来回移动,调节线圈6的位置,即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化地安全距离调节。例如,预设一个安全距离,当距离传感器10检测到线圈6到H型钢的距离要小于安全距离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停止工作或者反向工作以调整安全距离。又例如,通过设置滑块3的行程范围,即滑块3的移动范围,来保证安全距离。本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如上提到的两种方式。
示例性的,驱动单元可以是电机,例如是伺服电机,通过电机驱动丝杆7转动,以使得滑块3和支撑板4沿着滑轨2的方向来回移动,改变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
需要注意,本文中所述的调整机构设置为多个时,驱动单元的选择可以采用如上例举或者已有的动力总成作为驱动单元,并且,各个调整机构可以选择相同或不同的驱动单元。本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液压缸支架11,通过所述液压缸支架11安装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弹性隔热板,以使所述弹性隔热板上升或下降,调整设置在所述弹性隔热板上的线圈挠度。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液压缸8电连接,通过预设的温差分布阈值,结合实际采集的温度信号值,控制液压缸8顶升所述弹性隔热板,通过压力改变所述线圈的挠度,以此来调整H型钢的温差分布。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线圈挠度、线圈与H型钢之间的距离、线圈功率这三个方面来调整H型钢轧制过程的各面温度值,以使得H型钢在轧制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温差分布阈值内,保证H型钢的轧制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栓组件12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其另一端通过套筒14连接所述隔热板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5是刚性隔热板。
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补热装置分两组,分别放置在轧机入口和出口,以便于可逆轧制过程补热。H型钢在滚筒上被运输至轧制入口时,补热装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H型钢的温度,若所测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则丝杆转动,使加热线圈靠近H型钢,同时距离传感器测量到H型钢的距离,避免线圈离H型钢的距离过近或过远,当线圈对H型钢加热达到目标温度后,丝杆反向转动,使线圈远离H型钢。加热过程若升温过高,经温度传感器反馈后自动调整功率参数直到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示例性的,在利用本实施例进行轧制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H型钢加热后经过滚筒轨道运输至轧机入口,此过程H型钢温度降低,腹板和翼缘温度相差大,尤其是腹板中心位置降温严重。
步骤2,入口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感应来料距离,通过丝杠控制感应线圈与H型钢的距离,同时感应线圈开始加热。
步骤3,加热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进行调整电磁感应加热参数,以及控制腹板位置线圈挠度,使H型钢整体温度分布稳定在一定区间内。
步骤4,轧制后坯料到达出口,尺寸厚度发生改变,出口处感应加热装置感应经过轧制后的温度与距离,调整感应线圈位置与挠度,开始加热并进行逆向轧制。
步骤5,轧制到目标尺寸后轧制过程结束。
实施例2: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该方法基于如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实现,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基于有限元仿真,获取不同初始尺寸下H型钢的初始温度分布;
步骤S102,构建以最低点温度值为基准的温度差分布曲线;
步骤S103,初始化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
步骤S104,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安全距离S;
步骤S105,建立基于线圈挠度w与安全距离S在补热工况下的仿真模型;
步骤S105,构建补热工况下温差分布曲线;
步骤S106,判断温差分布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t;
在温差分布值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t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7,调整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然后回到步骤S104;
在温差分布值小于预设的阈值t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8,建立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
最后在步骤S109,基于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根据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以及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来调整线圈挠度w、功率P,以实现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区域补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06-S108是对步骤S105建立的基于线圈挠度w与安全距离S在补热工况下的仿真模型进行优化调整,以获得一个真实有效地温度补偿控制模型,即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在优化调整过程中,可以基于步骤S102构建的以最低点温度值为基准的温度差分布曲线,来构建补热工况下温差分布曲线,通过对温差分布值与预设的阈值t的大小判断,来不断调整线圈挠度w、功率P,最终会获得一个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在该映射关系当中,温度T是在先确定要补偿的温度值,尺寸L表示的是针对不同尺寸的H型钢,这个值也是预先确定,在通过上述优化后,即可确定在不同尺寸的H型钢下,每个温度T会对应一个或多个的线圈挠度w、功率P和安全距离S。通过上述映射关系,可以控制H型钢的温度差,抑制波浪现象的发生;同时控制H型钢在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尺寸精度;实现对特殊位置针对性加热补偿温度,使温度降低严重的腹板中心位置获得更多温度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H型钢包括腹板和翼缘,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如下公式(1)和公式(2)所示:
Txi=Φ(w,P,S,L) 公式(1)
Tyi=Φ(P,S,L) 公式(2)
其中,公式(1)表示腹板位置映射关系,公式(2)表示翼缘位置映射关系,Txi表示腹板位置的补热温度,Tyi表示翼缘位置的补热温度,下标i表示H型钢的不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9所示,所述基于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根据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以及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来调整线圈挠度w、功率P,以实现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区域补热,包括:
步骤S201,获取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
步骤S202,判断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与安全距离S的大小;
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03,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并回到步骤S202;
在a等于S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04,根据最低点温度值,调用对应的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以调整所述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直到a等于S,包括: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若a小于S则令a=a+1,若a大于S则令a=a-1,直到a等于S。
基于如上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H型钢轧件轧制过程初始温度值以及轧后温度分布曲线,以最低点温度值为基准获得温度差分布曲线。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线圈分布形式、轧件尺寸L、线圈距离H型钢距离S、线圈挠度w以及线圈输出功率P对H型钢不同部位补热温度分布规律。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H型钢补热温度与轧件尺寸、线圈挠度分布、线圈到H型钢距离、线圈输出功率的映射关系,其中腹板位置映射关系表示为Txi=Φ(w,P,S,L),翼缘位置映射关系表示为Tyi=Φ(P,S,L)(i=1,2,3……n,代表轧件不同位置,翼缘位置由于温降较小,因此该位置线圈不涉及挠曲变形),最终建立H型钢不同位置补热温度控制模型。然后,将上述控制模型嵌入到超大H型钢电磁感应补热装置控制系统中。根据实际测得的温度与期望值进行对比,基于上述控制模型自行调整线圈距离H型钢距离、线圈挠度值、线圈输出功率,最终使轧件获得期望温度值,并在安全距离下进行轧制。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承重支架、滑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承重支架内设置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滑块、支撑板、隔热板、线圈、丝杆、驱动单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所述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所述线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同轴连接,并且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运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线圈以及所述驱动单元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预设的温差分布阈值、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值以及距离传感器采集到的线圈到H型钢的距离,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运动以调节所述线圈到H型钢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线圈的功率,以使所述H型钢温差分布处于预设的温差分布阈值范围内;
所述隔热板是弹性隔热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液压缸支架,通过所述液压缸支架安装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弹性隔热板,以使所述弹性隔热板上升或下降,调整设置在所述弹性隔热板上的线圈挠度;
基于所述装置,进行电磁感应补热的方法包括:
基于有限元仿真,获取不同初始尺寸下H型钢的初始温度分布;
构建以最低点温度值为基准的温度差分布曲线;
初始化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
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安全距离S;
建立基于线圈挠度w与安全距离S在补热工况下的仿真模型;
构建补热工况下温差分布曲线;
在温差分布值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t的情况下,调整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并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安全距离S,更新所述仿真模型以及补热工况下温差分布曲线;
在温差分布值小于预设的阈值t的情况下,建立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根据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以及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来调整线圈挠度w、功率P,以实现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区域补热;
所述H型钢包括腹板和翼缘,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如下公式(1)和公式(2)所示:
Txi=Φ(w,P,S,L) 公式(1)
Tyi=Φ(P,S,L) 公式(2)
其中,公式(1)表示腹板位置映射关系,公式(2)表示翼缘位置映射关系,Txi表示腹板位置的补热温度,Tyi表示翼缘位置的补热温度,下标i表示H型钢的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设为四个,四个调整机构按照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内,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有至少一对滑块,每对滑块对应一对丝杆,所述调整机构通过所述至少一对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其另一端通过套筒连接所述隔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根据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以及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来调整线圈挠度w、功率P,以实现H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区域补热,包括:
获取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
判断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与安全距离S的大小;
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直到a等于S;
在a等于S的情况下,根据最低点温度值,调用对应的温度T与线圈挠度w、功率P、安全距离S和尺寸L的映射关系,以调整所述线圈挠度w以及功率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调整线圈最低点与H型钢的距离a,直到a等于S,包括:
在a不等于S的情况下,若a小于S则令a=a+1,若a大于S则令a=a-1,直到a等于S。
CN202210579179.5A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833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9179.5A CN114833206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9179.5A CN114833206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3206A CN114833206A (zh) 2022-08-02
CN114833206B true CN114833206B (zh) 2023-12-22

Family

ID=82572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9179.5A Active CN114833206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320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53027A (ja) * 1984-12-27 1986-07-11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ブレ−キシユ−ライニングの高周波誘導加熱装置
US5055647A (en) * 1989-01-31 1991-10-08 Cmb Packaging (Uk)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of strip material
JPH0569025A (ja) * 1991-09-05 1993-03-23 Sumitomo Metal Ind Ltd H形鋼の温度分布均一化加熱方法とその装置
CN101306430A (zh) * 2008-06-19 2008-11-19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轻型薄壁h型钢补热轧制方法
KR20120032979A (ko) * 2010-09-29 2012-04-06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형강의 온도 편차 저감을 위한 가열 제어 장치
WO2014202303A1 (de) * 2013-06-17 2014-12-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duktor zum erwärmen von objekten
JP2016081880A (ja) * 2014-10-22 2016-05-16 アーキヤマデ株式会社 携帯用電磁誘導加熱装置
CN106929641A (zh) * 2017-02-21 2017-07-07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热处理设备
JP2017124445A (ja) * 2016-01-08 2017-07-20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形鋼の製造設備及び形鋼の製造方法
CN109234501A (zh) * 2018-11-20 2019-01-18 燕山大学 一种脉冲电流辅助钢轨在线感应加热的装置及工艺
CN113083912A (zh) * 2021-03-26 2021-07-09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h型钢温度均匀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6103A (en) * 1942-11-21 1948-08-06 British Thomson Houston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or direct current telemeter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53027A (ja) * 1984-12-27 1986-07-11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ブレ−キシユ−ライニングの高周波誘導加熱装置
US5055647A (en) * 1989-01-31 1991-10-08 Cmb Packaging (Uk)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of strip material
JPH0569025A (ja) * 1991-09-05 1993-03-23 Sumitomo Metal Ind Ltd H形鋼の温度分布均一化加熱方法とその装置
CN101306430A (zh) * 2008-06-19 2008-11-19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轻型薄壁h型钢补热轧制方法
KR20120032979A (ko) * 2010-09-29 2012-04-06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형강의 온도 편차 저감을 위한 가열 제어 장치
WO2014202303A1 (de) * 2013-06-17 2014-12-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duktor zum erwärmen von objekten
JP2016081880A (ja) * 2014-10-22 2016-05-16 アーキヤマデ株式会社 携帯用電磁誘導加熱装置
JP2017124445A (ja) * 2016-01-08 2017-07-20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形鋼の製造設備及び形鋼の製造方法
CN106929641A (zh) * 2017-02-21 2017-07-07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热处理设备
CN109234501A (zh) * 2018-11-20 2019-01-18 燕山大学 一种脉冲电流辅助钢轨在线感应加热的装置及工艺
CN113083912A (zh) * 2021-03-26 2021-07-09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h型钢温度均匀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w mechanism describing the limiting producible thickness in ultra-thin strip rolling;Xiao Hong,Ren Zhongkai,Liu Xia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第133卷;788-793 *
不同板件宽厚比H型钢梁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弓磊;陈鹏程;杨会伟;程欣;路国运;;科学技术与工程(第17期);277-283 *
大跨度厚板波形腹板梁的制作工艺;杜冰冰等;电焊机;第44卷(第5期);99-104 *
自主改良加热线圈形状尺寸;邹良甫;胡翔;蔡亮;;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第04期);44-4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3206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0248B2 (en) Direct resistance heating method
CN1267216C (zh) 用于精轧机列的控制方法以及实施该控制方法的精轧机列
CN103890216B (zh) 镁材辊轧机
CN104511484A (zh) 一种热轧带钢微中浪板形控制方法
CN105013920B (zh) 一种利用电磁力辅助船体外板线加热成形的加工方法
KR101759915B1 (ko) 금속 스트립 제조 방법
CN109794506B (zh) 一种热成形钢板辊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5032947B (zh) 一种轧机电动和液压组合压下快速定位的方法
CN105652913A (zh) 钢板感应加热过程边部温度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4833206B (zh)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CN113828654A (zh) 一种钢桥梁薄板构件焊接变形矫正方法及矫正装置
CN110405042B (zh) 一种移动式加热的蒙皮拉形设备及拉形方法
CN112453069B (zh) 分段柔性调控辊型的新型轧机外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2061890U (zh) 微型冷轧设备张紧力调节装置
CN114457232A (zh) 异构焊带热处理系统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11715703B (zh) 一种粗轧轧制过程中的带钢翘头平整装置及方法
CN105642679B (zh) 钢板板形预检和初始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011885B (zh) 一种吉帕级热轧高强钢轧制过程板形控制方法
KR101394447B1 (ko) 열간압연장치 및 열간압연재의 제조방법
CN104946872B (zh) 一种制备钢板厚度在8~20mm的低应力热轧高强钢的方法
KR100543629B1 (ko) 열연강판의 고속압연을 위한 냉각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7200859B2 (ja) 圧延形状制御装置
CN103706663B (zh) 一种高延展性镁合金板材快速加工方法及装置
KR20120075215A (ko) 판재 교정 장치 및 방법
CN207227473U (zh) 用于输送至少一个被加热的组件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