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0863B -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0863B
CN114830863B CN202210436557.4A CN202210436557A CN114830863B CN 114830863 B CN114830863 B CN 114830863B CN 202210436557 A CN202210436557 A CN 202210436557A CN 114830863 B CN114830863 B CN 114830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replacement
saline
replacement par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65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0863A (zh
Inventor
王伟
叶建
李茂�
刘明阳
何纯韬
袁聪
王绥宽
黄晓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General Contract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65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0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0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0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7/00Machines for lifting and treating s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包括框架组件与置换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若干个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侧外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两者内壁上均对称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内顶部与内底部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卡槽内部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相对一侧的中部设有卡块。通过斜撑杆的设计,从而使得输水管在土壤内垂直分布向下蔓延,并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置换土装填入置换件内,最后向土壤内撒入修复液,修复液一方面对土壤进行修复改善土质,另一方面通过溶解盐碱后被输水管吸收输送至置换件内,然后通过置换土吸附金属阳离子例如钠离子。

Description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治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其中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成本较大,实施较为困难,而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修复周期过长,尤其是化学改良容易引入二次污染。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包括框架组件与置换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其上部一圈开有多个收纳槽,且收纳槽内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侧外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两者内壁上均对称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内顶部与内底部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卡槽内部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相对一侧的中部设有卡块,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设有贯穿至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槽内部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弹簧,若干个斜撑杆的顶部卡接有所述置换件。
进一步的,所述置换件包括光热半壳与保温半壳,所述光热半壳与所述保温半壳两者对称设置,所述光热半壳位于土壤层外侧,所述置换件内部设有若干个活动球,所述活动球由配重半球与膨胀半球组成,所述配重半球为实心结构,所述膨胀半球由弹性膜组成,所述配重半球的内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设有反应包与导水纤维,所述导水纤维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活动球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半球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设有撕裂膜,所述活动球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出气口连接贯通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置换件的内顶部与所述排气管连接贯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置换件的外侧,所述活动球底部设有若干个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设有换土块,所述换土块的顶部开设有换土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上设有与所述膨胀半球连接贯通的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导水纤维与所述容纳腔内壁相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容纳腔两者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耐热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置换件内部设有若干个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置换件的外侧,且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的端部卡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分成上端与下端两部分组成,所述上端采用吸水材料制成,所述下段采用水溶性材料制成,所述反应包由石灰粉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置换件沿其一圈下部等等距开有多个卡接口,且卡接口与斜撑杆上端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顶升机构包括开设于底板内下部的空腔,所述底板上部中间位置处插设有滑柱,且滑柱下端穿过空腔顶壁并固定有挤压套,所述收纳槽底壁远离滑柱一端均滑动插设有顶销,且顶销下端均穿过空腔顶壁所述空腔顶壁一圈位于多个收纳槽位置处均固定设有立杆,且立杆下端均转动设有转杆,多个转杆远离顶销一端均与挤压套外壁抵紧接触,且多个顶销下端分别搭设于多个转杆上部一端。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清除待改良盐碱地地域表面杂物、杂草,对地表8-30cm厚土层进行翻松,整平,向待改良盐碱地表面撒施复合生物改良剂,撒施复合生物改良剂的同时拌撒砂土和电石渣,短期内大量繁殖土壤有益微生物,快速激活土壤活性,加速形成土壤团粒化;
在盐碱地土壤上均匀打孔,密度控制为每0.5平米一个孔,然后埋入框架组件,然后,下压滑柱,挤压多个转杆转动,顶起顶销,使得多个斜撑杆展开,进而在框架组件上放置置换件,置换件底部的输水管与框架组件连接固定,然后进行土坑回填;
土壤表面埋入至置换件的底部一半,置换件下端镶嵌有多根均匀分布的输水管,将输水管塞入斜撑杆内,且输水管延伸至置换件内部,且置换件内装填入改性后的置换土;
取预先制作好的修复液喷洒至土壤上,然后覆膜处理,待修复液渗透至土壤内后,开始置换动作,其后每隔4天直接喷洒一次修复液,并观察置换件置换进程并及时更换置换土,修复12-17天后回收框架组件与置换件,然后移栽可以耐盐碱的植物形成植物带。
进一步的,所述置换土为膨润土粉碎细化至70-90目后浸泡稀硫酸25-50min,然后与质量比1:1的亲水性白炭黑混合得到,且置换土装填至置换件10内呈松散状,所述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糠灰9-16份、腐熟猪粪10-17份、发酵秸秆15-30份、黄腐酸16-22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份和去离子水70-85份,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1:2:0.8:0.6:0.5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光合细菌菌剂、乳杆菌菌剂、放线菌菌剂、酵母菌菌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斜撑杆的设计,从而使得输水管在土壤内垂直分布向下蔓延,并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置换土装填入置换件内,最后向土壤内撒入修复液,修复液一方面对土壤进行修复改善土质,另一方面通过溶解盐碱后被输水管吸收输送至置换件内,然后通过置换土吸附金属阳离子例如钠离子;
通过导水纤维将水分输送到容纳腔内部进行反应,进而使得活动球在置换土内的上下移动进行加速高效的吸附,从而实现主动从土壤内置换出金属离子的方式进行转移,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修复,同时利用酸性的修复液来从根源上改善土壤,显著提高修复效果;
置换件由光热半壳与保温半壳组成,可以快速拆卸,更换置换土,光热半壳由黑色炭基材料制成,保温半壳由保温材料制成,光热半壳可以将外界的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对置换土内的水分进行加热干燥,使得置换件内始终较输水线干燥,促使水分持续向置换件内转移输送,从而间接提高金属离子的置换效率,而保温半壳可以有效保温防止热量向土壤中扩散,既造成热量的损失同时干扰修复液的渗透,修复液渗透至土壤内与输水管的下段接触迫使其溶解,然后通过上段充分自由展开吸水,从而可以持续的向置换件内输水;
反应包在导水纤维的吸水作用下会溶解并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热将液体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流动至膨胀半球内,使得膨胀半球膨胀变大,从而带动其上侧的置换土迁移,随着膨胀半球不断膨胀浮力作用会增大,其上侧置换土的压力减小,最终活动球会整体上浮,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出气口内的撕裂膜承受不住形变的压力破裂,气体则通过输气管与排气管排出置换件,然后活动球整体下落形成间断性的升降动作,迫使置换土在升降作用下来回迁移换位;
活动球在迁移换位时会通过若干个牵引绳带动若干个换土块移动,换土块在移动时会通过换土通道不断的向其内部输送土壤,其内部的土壤则通过中部的另一个开口流出,从而可以实现对置换土的翻滚替换,迫使置换土始终与水分保持动态的充分接触,不仅可以提高对水分中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通过设置的挤压顶升机构,使得人们将框架组件安装完毕后,只需下压滑柱,滑柱下端的挤压套挤压多个转杆转动,使得转杆另一端上抬顶起多个顶销,顶销顶动斜撑杆展开升起,进而继续下压置换件,使得多个斜撑杆上端插进卡接口即可完成,组装快速取出置换件后,只需上拉滑柱,使得挤压套与转杆分离,使得多个滑销下移,多个斜撑杆自动落进收纳槽内,便于携带打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底板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框架组件与置换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容纳槽内部;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置换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结构换土块内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活动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斜撑杆;3、容纳槽;4、卡槽;5、滑槽;6、弹簧;7、活动块;8、滑块;9、卡块;10、置换件;11、输水管;12、固定块;13、通孔;14、光热半壳;15、保温半壳;16、活动球;17、导水纤维;18、牵引绳;19、换土块;20、换土通道;21、配重半球;22、膨胀半球;23、容纳腔;24、反应包;25、出气口;26、撕裂膜;27、输气管;28、排气管;29、卡接口;30、收纳槽;31、滑柱;32、顶销;33、转杆;34、挤压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实施例一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包括框架组件与置换件10,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底板1,底板1沿其上部一圈开有多个收纳槽30,且收纳槽30内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一侧外表面设有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两者内壁上均对称设有若干个卡槽4,所述卡槽4内顶部与内底部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5,所述卡槽4内部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滑槽5相配合的活动块7,两个所述活动块7相对一侧的中部设有卡块9,所述活动块7的外表面设有贯穿至所述滑槽5内的滑块8,所述滑槽5内部设有与所述滑块8相配合的弹簧6,若干个斜撑杆2的顶部卡接有所述置换件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换件10包括光热半壳14与保温半壳15,所述光热半壳14与所述保温半壳15两者对称设置,所述光热半壳14位于土壤层外侧,所述置换件10内部设有若干个活动球16,所述活动球16由配重半球21与膨胀半球22组成,所述配重半球21为实心结构,所述膨胀半球22由弹性膜组成,所述配重半球21的内中部设有容纳腔23,所述容纳腔23内部设有反应包24与导水纤维17,所述导水纤维17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活动球16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半球2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25,所述出气口25内设有撕裂膜26,所述活动球16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出气口25连接贯通的输气管27,所述输气管2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置换件10的内顶部与所述排气管28连接贯通,所述排气管28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置换件10的外侧,所述活动球16底部设有若干个牵引绳18,所述牵引绳18的另一端设有换土块19,所述换土块19的顶部开设有换土通道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3上设有与所述膨胀半球22连接贯通的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导水纤维17与所述容纳腔23内壁相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容纳腔23两者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耐热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换件10内部设有若干个输水管11,所述输水管11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置换件10的外侧,且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设有通孔13,所述固定块12卡入所述卡槽4内,所述卡块9的端部卡在所述通孔13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水管11分成上端与下端两部分组成,所述上端采用吸水材料制成,所述下段采用水溶性材料制成,所述反应包24由石灰粉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置换件10沿其一圈下部等等距开有多个卡接口29,且卡接口29与斜撑杆2上端相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挤压顶升机构包括开设于底板1内下部的空腔,底板1上部中间位置处插设有滑柱31,且滑柱31下端穿过空腔顶壁并固定有挤压套34,收纳槽30底壁远离滑柱31一端均滑动插设有顶销32,且顶销32下端均穿过空腔顶壁空腔顶壁一圈位于多个收纳槽30位置处均固定设有立杆,且立杆下端均转动设有转杆33,多个转杆33远离顶销32一端均与挤压套34外壁抵紧接触,且多个顶销32下端分别搭设于多个转杆33上部一端。
实施例二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清除待改良盐碱地地域表面杂物、杂草,对地表8-30cm厚土层进行翻松,整平,向待改良盐碱地表面撒施复合生物改良剂,撒施复合生物改良剂的同时拌撒砂土和电石渣,短期内大量繁殖土壤有益微生物,快速激活土壤活性,加速形成土壤团粒化;
在盐碱地土壤上均匀打孔,密度控制为每0.5平米一个孔,然后埋入框架组件,然后,下压滑柱31,挤压多个转杆33转动,顶起顶销32,使得多个斜撑杆2展开,进而在框架组件上放置置换件10,置换件10底部的输水管11与框架组件连接固定,然后进行土坑回填;
土壤表面埋入至置换件10的底部一半,置换件10下端镶嵌有多根均匀分布的输水管11,将输水管11塞入斜撑杆2内,且输水管11延伸至置换件10内部,且置换件10内装填入改性后的置换土;
取预先制作好的修复液喷洒至土壤上,然后覆膜处理,待修复液渗透至土壤内后,开始置换动作,其后每隔4天直接喷洒一次修复液,并观察置换件10置换进程并及时更换置换土,修复12-17天后回收框架组件与置换件10,然后移栽可以耐盐碱的植物形成植物带。
进一步的,所述置换土为膨润土粉碎细化至70-90目后浸泡稀硫酸25-50min,然后与质量比1:1的亲水性白炭黑混合得到,且置换土装填至置换件10内呈松散状,所述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糠灰9-16份、腐熟猪粪10-17份、发酵秸秆15-30份、黄腐酸16-22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份和去离子水70-85份,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1:2:0.8:0.6:0.5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光合细菌菌剂、乳杆菌菌剂、放线菌菌剂、酵母菌菌剂。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如图1-6所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清除待改良盐碱地地域表面杂物、杂草,对地表8-30cm厚土层进行翻松,整平,向待改良盐碱地表面撒施复合生物改良剂,撒施复合生物改良剂的同时拌撒砂土和电石渣,短期内大量繁殖土壤有益微生物,快速激活土壤活性,加速形成土壤团粒化;
步骤S103,在盐碱地土壤上均匀打孔,密度控制为每0.5平米一个孔,然后埋入框架组件,然后,下压滑柱31,挤压多个转杆33转动,顶起顶销32,使得多个斜撑杆2展开,进而在框架组件上放置置换件10,置换件10底部的输水管11与框架组件连接固定,然后进行土坑回填;
步骤S105,土壤表面埋入至置换件10的底部一半,置换件10下端镶嵌有多根均匀分布的输水管11,将输水管11塞入斜撑杆2内,且输水管11延伸至置换件10内部,且置换件10内装填入改性后的置换土;
步骤S107,取预先制作好的修复液喷洒至土壤上,然后覆膜处理,待修复液渗透至土壤内后,开始置换动作,其后每隔4天直接喷洒一次修复液,并观察置换件10置换进程并及时更换置换土,修复12-17天后回收框架组件与置换件10,然后移栽可以耐盐碱的植物形成植物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换土为膨润土粉碎细化至70-90目后浸泡稀硫酸25-50min,然后与质量比1:1的亲水性白炭黑混合得到,且置换土装填至置换件10内呈松散状,所述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糠灰9-16份、腐熟猪粪10-17份、发酵秸秆15-30份、黄腐酸16-22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份和去离子水70-85份,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1:2:0.8:0.6:0.5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光合细菌菌剂、乳杆菌菌剂、放线菌菌剂、酵母菌菌剂。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斜撑杆2的设计,从而使得输水管11在土壤内垂直分布向下蔓延,并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置换土装填入置换件10内,最后向土壤内撒入修复液,修复液一方面对土壤进行修复改善土质,另一方面通过溶解盐碱后被输水管11吸收输送至置换件10内,然后通过置换土吸附金属阳离子例如钠离子;
通过导水纤维17将水分输送到容纳腔23内部进行反应,进而使得活动球16在置换土内的上下移动进行加速高效的吸附,从而实现主动从土壤内置换出金属离子的方式进行转移,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修复,同时利用酸性的修复液来从根源上改善土壤,显著提高修复效果;
置换件10由光热半壳14与保温半壳15组成,可以快速拆卸,更换置换土,光热半壳14由黑色炭基材料制成,保温半壳15由保温材料制成,光热半壳14可以将外界的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对置换土内的水分进行加热干燥,使得置换件10内始终较输水线干燥,促使水分持续向置换件10内转移输送,从而间接提高金属离子的置换效率,而保温半壳15可以有效保温防止热量向土壤中扩散,既造成热量的损失同时干扰修复液的渗透;
修复液渗透至土壤内与输水管11的下段接触迫使其溶解,然后通过上段充分自由展开吸水,从而可以持续的向置换件10内输水;
反应包24在导水纤维17的吸水作用下会溶解并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热将液体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流动至膨胀半球22内,使得膨胀半球22膨胀变大,从而带动其上侧的置换土迁移,随着膨胀半球22不断膨胀浮力作用会增大,其上侧置换土的压力减小,最终活动球16会整体上浮,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出气口内的撕裂膜承受不住形变的压力破裂,气体则通过输气管17与排气管28排出置换件,然后活动球16整体下落形成间断性的升降动作,迫使置换土在升降作用下来回迁移换位;
活动球16在迁移换位时会通过若干个牵引绳18带动若干个换土块19移动,换土块19在移动时会通过换土通道20不断的向其内部输送土壤,其内部的土壤则通过中部的另一个开口流出,从而可以实现对置换土的翻滚替换,迫使置换土始终与水分保持动态的充分接触,不仅可以提高对水分中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与置 换件(10)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沿其上部一 圈 开有多个收纳槽(30),且收纳槽(30)内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斜撑杆(2), 所述斜撑杆(2)一侧外表面设有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两者内壁 上均对称设有若干个卡槽(4),所述卡槽(4) 内顶部与内底部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5),所述卡槽(4)内部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滑槽(5)相配 合的活动块(7),两个所述活动块(7)相对一侧的中部设有卡块(9), 所述活动块(7)的外表面设有贯穿至所述滑槽(5)内的滑块(8),所述 滑槽(5)内部设有与所述滑块(8)相配合的弹簧(6),若干个斜撑杆(2)的顶部卡接有所述置换件(10),所述底板(1) 内设有挤压顶升机构;
所述置换件(10)包括光热半壳(14)与保温半壳(15),所述光热 半壳(14)与所述保温半壳(15)两者对称设置,所述光热半壳(14)位 于土壤层外侧,所述置换件(10) 内部设有若干个活动球(16),所述活 动球(16)由配重半球(21)与膨胀半球(22)组成,所述配重半球(21)为实心结构,所述膨胀半球(22) 由弹性膜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配重半球(21)的内中部设有容纳腔(23),所述容纳腔(23) 内部设有反应包(24)与导水纤维(17),所述导水纤维(17)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活动球(16)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膨胀半球(2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 口(25) ,所述出气 口(25) 内设有撕裂膜(26),所述活动球(16)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与 所述出气 口(25)连接贯通的输气管(27) ,所述输气管(27)的另一端 延伸至所述置换件(10)的内顶部与排气管(28)连接贯通,所述排气管(28)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置换件(10)的外侧,所述活动球(16)底部 设有若干个牵引绳(18),所述牵引绳(18)的另一端设有换土块(19),所述换土块(19)的顶部开设有换土通道(20)。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3)上设有与所述膨胀半球(22)连接贯通的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导水纤维(17)与所述容纳腔(23) 内 壁相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容纳腔(23)两者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耐热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置换件(10) 内部设有若干个输水管(11),所述输水管(11) 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置换件(10)的外侧,且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固定块(12), 所述固定块(12)上设有通孔(13),所述固定块(12)卡入所述卡槽(4)内,所述卡块(9)的端部卡在所述通孔(13) 内。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输水管(11)分成上端与下端两部分组成,所述上端采用吸水材料制成,所述下段采用水溶性材料制成,所述反应包(24) 由石灰粉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换件(10)沿其一圈下部等等距开有多个卡接口(29),且卡接口(29)与斜撑杆(2)上端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顶升机构包括开设于底板(1)内下部的空腔,所述底板(1)上部中 间位置处插设有滑柱(31),且滑柱(31)下端穿过空腔顶壁并固定有挤压套 (34),所述收纳槽(30)底壁远离滑柱(31)一端均滑动插设有顶销(32), 且顶销(32)下端均穿过空腔顶壁所述空腔顶壁一圈位于多个收纳槽(30)位 置处均固定设有立杆,且立杆下端均转动设有转杆(33),多个转杆(33)远 离顶销(32)一端均与挤压套(34)外壁抵紧接触,且多个顶销(32)下端分别搭设于多个转杆(33)上部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清除待改良盐碱地地域表面杂物、杂草,对地表 8-30cm 厚土层进行翻 松,整平,向待改良盐碱地表面撒施复合生物改良剂,撒施复合生物改良 剂的同时拌撒砂土和电石渣,短期内大量繁殖土壤有益微生物,快速激活土壤活性,加速形成土壤团粒化;
在盐碱地土壤上均匀打孔,密度控制为每 0.5 平米一个孔,然后埋入框架组件,然后,下压滑柱(31) ,挤压多个转杆(33)转动,顶起顶销 (32),使得多个斜撑杆(2)展开,在框架组件上放置置换件(10),置换件(10)底部的输水管(11)与框架组件连接固定,然后进行土坑回填;
土壤表面埋入至置换件(10)的底部一半,置换件(10)下端镶嵌有 多根均匀分布的输水管(11),将输水管(11)塞入斜撑杆(2)内,且输 水管(11)延伸至置换件(10) 内部,且置换件(10) 内装填入改性后的置换土;
取预先制作好的修复液喷洒至土壤上,然后覆膜处理,待修复液渗透 至土壤内后,开始置换动作,其后每隔 4 天直接喷洒一次修复液,并观察 置换件(10)置换进程并及时更换置换土,修复 12- 17 天后回收框架组件与置换件(10),然后移栽可以耐盐碱的植物形成植物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置换土为膨润土粉碎细化至 70-90目后浸泡稀硫酸 25-50min ,然 后与质量比 1:1 的亲水性白炭黑混合得到,且置换土装填至置换件(10) 内呈松散状,所述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糠灰 9- 16 份、腐熟 猪粪 10- 17 份、发酵秸秆 15-30 份、黄腐酸 16-22 份、复合微生物菌剂 1-5 份和去离子水 70-85 份,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 1:2:0.8:0.6:0.5 的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光合细菌菌剂、乳杆菌菌剂、放线菌菌剂、酵母菌菌剂。
CN202210436557.4A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Active CN114830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6557.4A CN114830863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6557.4A CN114830863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0863A CN114830863A (zh) 2022-08-02
CN114830863B true CN114830863B (zh) 2023-09-08

Family

ID=82564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6557.4A Active CN114830863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086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2402A (en) * 1990-02-05 1996-01-09 Hrubetz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subsurface soil for decontamination
EP3182569A1 (de) * 2015-12-18 2017-06-21 Aumann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bringen einer wellenwicklung aus einer vorgefertigten wellenwicklungsmatte in statorblechpaketnuten
CN107580821A (zh) * 2017-10-24 2018-01-16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轻度盐碱地植被快速规模化绿化方法
CN107649505A (zh) * 2017-10-24 2018-02-02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轻度盐碱地土壤生态快速修复方法
CN107860607A (zh) * 2017-12-11 2018-03-30 合肥挺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
CN108562454A (zh) * 2018-07-03 2018-09-21 吴敏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用取样装置
CN210328787U (zh) * 2019-07-05 2020-04-17 鲍建慧 一种盐碱地树木移植装置
CN111766098A (zh) * 2020-07-13 2020-10-13 广州南新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中的土壤取样检测设备
CN212442551U (zh) * 2020-05-28 2021-02-02 北京淖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理土壤砷污染的联合修复装置
CN112557086A (zh) * 2020-11-30 2021-03-26 安徽家思特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工程监理的路基压实度检测用取土装置
CN112742860A (zh) * 2021-02-03 2021-05-04 刘俊俊 一种磁吸式沙化土壤修复方法
CN113056980A (zh) * 2021-01-05 2021-07-02 肖臣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2402A (en) * 1990-02-05 1996-01-09 Hrubetz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subsurface soil for decontamination
EP3182569A1 (de) * 2015-12-18 2017-06-21 Aumann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bringen einer wellenwicklung aus einer vorgefertigten wellenwicklungsmatte in statorblechpaketnuten
CN107580821A (zh) * 2017-10-24 2018-01-16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轻度盐碱地植被快速规模化绿化方法
CN107649505A (zh) * 2017-10-24 2018-02-02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轻度盐碱地土壤生态快速修复方法
CN107860607A (zh) * 2017-12-11 2018-03-30 合肥挺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
CN108562454A (zh) * 2018-07-03 2018-09-21 吴敏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用取样装置
CN210328787U (zh) * 2019-07-05 2020-04-17 鲍建慧 一种盐碱地树木移植装置
CN212442551U (zh) * 2020-05-28 2021-02-02 北京淖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理土壤砷污染的联合修复装置
CN111766098A (zh) * 2020-07-13 2020-10-13 广州南新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中的土壤取样检测设备
CN112557086A (zh) * 2020-11-30 2021-03-26 安徽家思特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工程监理的路基压实度检测用取土装置
CN113056980A (zh) * 2021-01-05 2021-07-02 肖臣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CN112742860A (zh) * 2021-02-03 2021-05-04 刘俊俊 一种磁吸式沙化土壤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0863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9343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6001090A (zh)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CN109332376A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土壤污染的修复方法
CN107971334A (zh) 一种多塘-藻水循环灌溉系统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4026984B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覆盖浸洗装置及盐碱地改良工程作业方法
WO2015176584A1 (zh) 旱作物农田首级退水水质强化净化装置
CN104140820A (zh) 一种用有机废弃物和活性焦制备的沙化退化土壤改良剂
CN107470339A (zh) 类芬顿和微生物联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70214A (zh)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CN108188162A (zh) 一种重度污染土地治理方法
CN113056980B (zh)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CN112897677A (zh)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生物滞留池
CN112088607A (zh) 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43504B (zh) 一种闭环式垃圾消纳修复盐碱地沙化地及垃圾场同位修复的方法
CN105645596B (zh) 一种活性污泥预处理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4830863B (zh) 一种盐碱地置换式快速修复方法
CN110063100A (zh) 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地埋式蒸汽管道系统及盐碱化土壤改良的方法
CN114345925A (zh) 一种微生物修复沙漠化土地并固化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方法
CN111715687A (zh) 一种用于治理土壤砷污染的联合修复方法及修复装置
CN114477355B (zh) 一种可提升河岸净污能力的增氧与吸附耦合的渗透反应墙及应用
CN113860481B (zh) 一种黑臭河道底泥原位修复剂及制备和修复方法
CN110317612A (zh) 一种适于多源污染的土壤的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13089691B (zh) 一种基于景观再造的高陡硬质边坡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N115193903A (zh) 水汽双向循环高效洗盐及盐碱土壤集约化培肥改良的方法
CN109258252A (zh) 一种用于植生混凝土的植生基材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430000, 17th Floor, China Construction Optics Valley Star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No. 799 Gaoxin Avenue, Jiufeng Street,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General Contracting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552, Guanshan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