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0587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0587B
CN114830587B CN202080087924.3A CN202080087924A CN114830587B CN 114830587 B CN114830587 B CN 114830587B CN 202080087924 A CN202080087924 A CN 202080087924A CN 114830587 B CN114830587 B CN 114830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ogical channel
uplink grant
uplink resource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79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0587A (zh
Inventor
付喆
杨宁
石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30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0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说明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该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由于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非授权频谱是一种共享频谱,为了使得各个通信设备在非授权频谱上能够友好共存,一些国家或地区规定了使用非授权频谱需要满足的要求,如需要遵循LBT(ListenBefore Talk,先听后说)原则,即在非授权频谱上,终端需要先进行LBT后再传输数据。
目前,非授权频谱可以用于传输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数据。通常,为了保证URLLC业务的可靠性,要求URLLC数据的传输时延较短。
然而,在非授权频谱中,如果URLLC数据对应的上行资源LBT失败,则终端无法立即对URLLC数据进行传输,而是要等待对该URLLC数据对应的上行资源LBT成功后再进行传输,如此导致URLLC数据传输时延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用于解决实现数据传输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在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中传输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授权为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的;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中传输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授权为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的;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包括上述另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装置。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另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另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另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说明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该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由于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传输时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和实施环境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非授权频谱
非授权频谱是国家和地区划分的可用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频谱,该频谱通常被认为是共享频谱,即不同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只要满足国家或地区在该频谱上设置的法规要求,就可以使用该频谱,不需要向政府申请专有的频谱授权。
2、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无线接口可以分为三个协议层,即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其中,物理层主要用于为高层业务提供传输的无线物理通道。数据链路层包括MAC(Medium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子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SDAP(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子层。网络层包括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子层。
通常来讲,发射端信源信息经过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处理,通过网络到接收端,再经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整个处理过程,就是信道。按照不同的层之间的环节,信道又分为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其中,物理信道是物理层实际传输信息的信道,传输信道是物理层与MAC子层之间的信道,逻辑信道是MAC子层和RLC子层之间的信道。
其中,逻辑信道根据信道中传输信息的不同可以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控制信道可以用于传输控制面信息,主要包括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PCCH(Paging Control Channel,寻呼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业务信道可以用于传输用户面信息,主要包括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专用业务信道)。
其中,传输信道可以分为上行传输信道和下行传输信道。上行传输信道可以包括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下行传输信道可以包括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DL-SCH(Downlink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PCH(Paging Channel,寻呼信道):用于传输寻呼信息。
其中,物理信道是指信号实际传输的通道,物理信道可以分为上行物理信道和下行物理信道。上行物理信道包括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下行物理信道包括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3、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ARQ是一种结合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机制与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技术。
HARQ进程是指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后,接收方对该数据进行接收,无论接收方是否成功接收该数据,都需要向发送方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方该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其中,数据成功接收包括成功接收到该数据,并且成功对该数据进行解调解码。数据错误接收包括未成功接收到该数据,或者成功接收到该数据但是对该数据解调解码失败。
通常,若数据成功接收,接收方会向发送方反馈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消息,若数据错误接收,接收方会向发送方反馈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认应答)消息。
4、LBT
为了使得各个通信设备在非授权频谱上能够友好共存,一些国家或地区规定了使用非授权频谱需要满足的要求,如需要遵循LBT原则。
也就是,终端设备在非授权频谱上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先按照规定对上行资源进行侦听,如果侦听成功,即该上行资源可用时,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上行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如果侦听失败,即该上行资源不可用时,终端设备需要按照规定回退一段时间再继续侦听,直到侦听成功,才可以基于可用的上行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实施环境进行简单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GSM(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TDD(Time 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系统、LTE-A(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NR(New Radio,新无线)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LTE-U(LTE-based access tounlicensed spectrum,非授权频段上的LTE)系统、NR-U(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spectrum,非授权频段上的NR)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通信系统、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通信,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到机器)通信,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以及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辆间)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进行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eNB(Evolutional Node B,演进型基站),或者是CRAN(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络)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PSTN(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公共交换电话网络)、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个人通信系统)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可以指接入终端、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5G通信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NR系统或NR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譬如,在切换场景中,通常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为源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设备,即终端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和实施环境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2,该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201: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基于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授权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授权,该第一上行授权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上行授权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授权,该第二上行授权可以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包括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或第一上行频域资源。也就是,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也可以包括第一上行频域资源,还可以既包括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又包括第一上行频域资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类似的,第二上行资源包括第二上行时域资源和/或第二上行频域资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为同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也可以为不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进一步地,在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为同一小区的上行资源的情况下,该第一上行资源和该第二上行资源对应于不同的频率范围。
其中,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可以为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起始时间之间的偏差值,也可以为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结束时间之间的偏差值,还可以为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起始时间之间的偏差值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第一时域阈值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域阈值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向终端设备配置的。
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即可以说明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甚至重叠,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与基于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相近。
当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时,可以说明该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已被占用,即当前可能存在其他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当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时,可以说明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未被占用,即当前不存在其他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当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时,若终端设备等待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会导致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传输时延较高。在该种情况下,当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时,如果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由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与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所以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与终端设备基于传输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相近,从而可以保证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较低。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若第一时域阈值为0.5ms,当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第一上行资源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上行资源的起始时间之间的偏差值为0.3ms时,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可以被理解为第一小区LBT失败,其中,第一小区中包括第一上行资源。当第一小区LBT失败时,说明当前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小区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或者,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可以被理解为第一载波组成部分(Carrier Component,CC)LBT失败,其中,第一载波组成部分为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载波组成部分。当第一载波组成部分LBT失败时,说明当前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载波组成部分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可以被理解为第二小区LBT成功,其中,第二小区中包括第二上行资源。当第二小区LBT成功时,说明当前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小区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或者,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可以被理解为第二载波组成部分LBT成功,其中第二载波组成部分为第二上行资源对应的载波组成部分。当第二载波组成部分LBT失败时,说明当前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载波组成部分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说明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该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由于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传输时延。
请参考图4,该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401: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基于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2实施例中的步骤2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第一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SDU(Service Data Unit,业务数据单元),第一MAC SDU封装于第一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中。
其中,第一MAC PDU包括第一MAC SDU、第一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等,第一MACSDU中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一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示例性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可以为第一逻辑信道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
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也即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MAC PDU。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第二MAC SDU,第二MAC SDU封装于第二MAC PDU中。
其中,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MAC SDU、第二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等,第二MACSDU中包括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示例性的,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可以为第二逻辑信道的ID。
在该种情况下,若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也即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为业务类型不同的业务数据,或者,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为业务类型相同但业务需求不同的业务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和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的。
示例性的,若该第一业务数据为需要具有较低的数据传输时延的业务数据,则可以设置该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较高。或者,若该第一业务数据为需要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业务数据,则可以设置该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较高。或者,若该第一业务数据为需要具有较高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业务数据,则可以设置该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较高。
也就是,在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一业务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也即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一MAC PDU。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业务数据为URLLC数据。第二业务数据为eMBB(enhance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数据。
其中,URLLC数据可以为工业控制数据、远程医疗数据、自动驾驶数据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通常URLLC数据需要具有较低的数据传输时延。
其中,eMBB数据可以为超高清视频数据、网页浏览数据、文件下载数据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通常eMBB数据需要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也就是,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业务数据为URLLC数据,第二业务数据为eMBB数据。由于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因此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URLLC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也即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一MAC PDU。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其中,第一小区允许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小区允许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也就是,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上行授权具有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根据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可以确定上行授权对应的上行资源所位于的小区允许传输哪些逻辑信道的数据。
譬如,第一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一小区进行传输。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在该种情况下,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一MAC PDU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二MAC PDU可以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
作为一种示例,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更改后的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示例性的,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是指对第二上行授权指示的第二上行资源能够传输的逻辑信道的限制,即限制哪些逻辑信道的数据允许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限制哪些逻辑信道的数据允许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譬如,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不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不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如此,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是指更改对第二上行授权指示的第二上行资源能够传输的逻辑信道的限制,即在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的基础上,还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在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的基础上,还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在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等待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可能会导致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较高。因此,在该种情况下,可以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即可以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也即可以允许第一MAC PDU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小区中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
也就是,如图6所示,当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时,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可以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即可以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小区中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
作为一种示例,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在第一时间段内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其中,第一时间段为预定义的,或者,第一时间段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为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的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为退避时长的一倍,或者,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为退避时长的多倍。退避时长指的是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后,终端设备停止对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进行LBT所需要的时长。
也就是,在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第一时间段外,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对应第一频率范围,第二上行资源可以对应第二频率范围,其中,第一频率范围与第二频率范围位于同一小区中,第一频率范围允许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频率范围允许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也就是,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第一频率范围,第二上行资源对应第二频率范围。
示例性的,上行授权具有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根据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可以确定上行授权对应的上行资源所对应的频率范围允许传输哪些逻辑信道的数据。
譬如,第一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一频率范围进行传输。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频率范围进行传输。
在该种情况下,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一MAC PDU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二MAC PDU可以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
或者,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对应于第一载波组成部分,第二上行资源可以对应于第二载波组成部分。其中,第一载波组成部分允许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载波组成部分允许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第一载波组成部分和第二载波组成部分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载波组成部分。
也就是,第一上行资源对应于第一载波组成部分,第二上行资源对应于第二载波组成部分。
示例性的,上行授权具有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根据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可以确定上行授权对应的上行资源所对应的载波组成部分允许传输哪些逻辑信道的数据。
譬如,第一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一载波组成部分进行传输。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载波组成部分进行传输。
在该种情况下,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一MAC PDU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二MAC PDU可以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上行授权的MCS(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对第一MAC PDU进行调制编码。或者,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调制编码。
其中,第一上行授权的MCS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在传输第一MAC PDU时可以使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类似的,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在传输第二MAC PDU时可以使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
示例性的,调制方式可以包括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256QAM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当调制方式为QPSK时,编码速率可以为1/2、3/4等等。当调制方式为16QAM时,编码速率可以为1/2、3/4等等。当调制方式为64QAM时,编码速率可以为2/3、3/4、5/6等等。当调制方式为256QAM时,编码速率可以为3/4、5/6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也就是,在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PDU进行编码,进而可以基于第一上行授权的MCS对编码后的第一MAC PDU进行调制,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对调制编码后的第一MACPDU进行传输。
或者,在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PDU进行编码,进而可以基于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对编码后的第一MAC PDU进行调制,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对调制编码后的第一MACPDU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经第一上行授权的MCS调制编码后的第一MAC PDU在传输时更符合第一业务数据的业务需求,经第二上行授权的MCS调制编码后的第二MAC PDU在传输时更符合第二业务数据的业务需求。
示例性的,若第一业务数据为URLLC数据,对应于URLLC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一上行授权的MCS的调制阶数较低,如此,经第一上行授权的MCS调制编码后的第一MAC PDU在传输时更符合URLLC数据的数据传输可靠性需求。若第二业务数据为eMBB数据,对应于eMBB数据的业务需求,第二上行授权的MCS的调制阶数较高,如此,经第二上行授权的MCS调制编码后的第二MAC PDU在传输时更符合eMBB数据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上行授权的MCS为预定义的,或者,第一上行授权的MCS为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上行授权的MCS为预定义的,或者,第二上行授权的MCS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向终端设备配置MCS。
譬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DCI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授权的MCS,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DCI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上行授权的MCS。
作为一种示例,终端设备包括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将第一MAC PDU存储至HARQ实体中。其中,第一MAC PDU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SDU,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可以用于存储第二MAC PDU,常规情况下,若第二MAC PDU成功接收,可以删除该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中存储的第二MAC PDU,若该第二MAC PDU错误接收,可以再次传输该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中存储的该第二MAC PDU。
在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PDU存储至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若该第一MACPDU成功接收,则可以删除该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中的第一MAC PDU,若该第一MACPDU错误接收,则可以再次传输该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中的第一MAC PDU。
当然,在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中存储有第二MAC PDU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还可以删除该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中的第二MAC PDU。在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MAC PDU再次存储至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其中,第一MAC PDU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SDU,NACK消息用于指示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ACK消息用于指示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第一MAC PDU是否成功接收,即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也就是,在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之后,终端设备可以等待接收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若接收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确定第一MAC PDU是否成功接收。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NACK消息时,可以确定该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即确定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错误接收,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再次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即再次传输第一MAC PDU。当终端设备接收到ACK消息时,可以确定该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即确定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成功接收,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传输其他逻辑信道的数据,即传输其他MAC PDU。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NACK消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三上行授权,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第一MAC PDU。
也就是,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时,终端设备可以等待接收第三上行授权,若接收到第三上行授权,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三上行授权确定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三上行资源再次传输第一MAC PDU,即再次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对该第三上行授权进行LBT,若该第三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三上行资源再次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即再次传输第一MAC PDU。若该第三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终端设备可以发送SR(Scheduling Request,上行调度请求),以请求网络设备再次为第一逻辑信道调度上行资源。
当然,若第三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终端设备还可以对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进行LBT,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对应的上行资源再次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即再次传输第一MACPDU。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NACK消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接收第四上行授权,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其中,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SDU。
由于终端设备已经基于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因此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再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终端设备可以等待网络设备再次调度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上行资源。
也就是,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时,终端设备除了可以等待接收第三上行授权之外,还可以等待接收第四上行授权,若接收到第四上行授权,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四上行授权确定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即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
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对该第四上行授权进行LBT,若该第四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即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若该第四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则终端设备可以发送SR,以请求网络设备重新为第二逻辑信道调度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ACK消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接收第四上行授权,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其中,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SDU。
由于终端设备已经基于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因此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再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终端设备可以等待网络设备再次调度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上行资源。
也就是,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时,终端设备可以等待接收第四上行授权,若接收到第四上行授权,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四上行授权确定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即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
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对该第四上行授权进行LBT,若该第四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即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若该第四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则终端设备可以发送SR,以请求网络设备重新为第二逻辑信道调度上行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说明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该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由于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传输时延。
作为一种示例,当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时,终端设备可以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即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小区中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
请参考图7,该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701:接收在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中传输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上行授权为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的。其中,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授权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授权,该第一上行授权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第二上行授权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授权,该第二上行授权可以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或第一上行频域资源,第二上行资源可以包括第二上行时域资源和/或第二上行频域资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为同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也可以为不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进一步地,在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为同一小区的上行资源的情况下,该第一上行资源和该第二上行资源可以对应于不同的频率范围。
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即可以说明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与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相近。
也就是,当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时,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发送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上行资源中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第一MAC SDU,第一MAC SDU封装于第一MAC PDU中。
其中,第一MAC PDU包括第一MAC SDU、第一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等,第一MACSDU中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一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示例性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可以为第一逻辑信道的ID。
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也即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MAC PDU。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第二MAC SDU,第二MAC SDU封装于第二MAC PDU中。
其中,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MAC SDU、第二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等,第二MACSDU中包括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MAC SDU对应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示例性的,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可以为第二逻辑信道的ID。
在该种情况下,若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也即终端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第一时域阈值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域阈值为网络设备通过RRC消息向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4实施例中的步骤4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业务数据为URLLC数据。第二业务数据为eMBB数据。
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4实施例中的步骤4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其中,第一小区允许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小区允许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也就是,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
示例性的,上行授权具有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根据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可以确定上行授权对应的上行资源所位于的小区允许传输哪些逻辑信道的数据。
譬如,第一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一小区进行传输。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在该种情况下,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一MAC PDU可以基于该第一上行资源进行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也即是第二MAC PDU可以基于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对应第一频率范围,第二上行资源可以对应第二频率范围,其中,第一频率范围与第二频率范围位于同一小区中,第一频率范围允许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频率范围允许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4实施例中的步骤4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或者,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对应于第一载波组成部分,第二上行资源可以对应于第二载波组成部分。其中,第一载波组成部分允许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第二载波组成部分允许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4实施例中的步骤4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基于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解调解码。和/或,基于第一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解调解码。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解调解码。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解调解码。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解调解码,在基于第二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解调解码失败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上行授权的MCS对第一MAC PDU进行解调解码。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上行授权的MCS为预定义的,或者,第一上行授权的MCS为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上行授权的MCS为预定义的,或者,第二上行授权的MCS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向终端设备配置MCS。
譬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DCI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授权的MCS,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DCI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上行授权的MCS。
作为一种示例,在网络设备对第一MAC PDU解调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实体递交第一MAC SDU,即可以将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递交至该RLC实体。
其中,该RLC实体可以用于对数据进行转发,示例性的,RLC实体可以接收MAC层递交的数据,并将该MAC层递交的数据递交至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或者,RLC实体可以接收PDCP层递交的数据,并将该PDCP层递交的数据递交至MAC层。
作为一种示例,网络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发送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其中,第一MAC PDU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SDU,NACK消息用于指示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ACK消息用于指示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第一MAC PDU是否成功接收,即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也就是,网络设备可以发送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从而可以通过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指示终端设备第一MAC PDU是否成功接收,即通过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指示终端设备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示例性的,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错误接收时,网络设备可以发送NACK消息,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成功接收时,网络设备可以发送ACK消息。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NACK消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发送第三上行授权,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第一MAC PDU。
当网络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当网络设备错误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时,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第一逻辑信道调度第三上行资源,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三上行资源再次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三上行资源传输第一MACPDU。
也就是,当网络设备错误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时,网络设备可以发送第三上行授权,即可以为第一逻辑信道在第一小区中调度第三上行资源,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三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三上行资源传输第一MAC PDU。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NACK消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发送第四上行授权,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其中,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SDU。
当网络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占用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在该种情况下,由于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可能需要传输,所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第二逻辑信道调度第四上行资源,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
也就是,当网络设备错误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时,网络设备除了可以发送第三上行授权之外,还可以发送第四上行授权,即可以为第二逻辑信道在第二小区中调度第四上行资源,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ACK消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发送第四上行授权,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其中,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SDU。
当网络设备基于第二上行资源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占用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在该种情况下,由于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可能需要传输,所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第二逻辑信道调度第四上行资源,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也就是,当网络设备成功接收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时,网络设备可以发送第四上行授权,即可以为第二逻辑信道在第二小区中调度第四上行资源,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四上行资源传输第二MAC PD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说明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则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可以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上行资源上及时接收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
请参考图8,该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终端设备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传输模块810,用于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基于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其中,该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该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该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该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该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其中,该第一小区允许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该第二小区允许传输该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更改模块820,用于更改该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该更改后的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该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更改模块820还用于:
在第一时间段内更改该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其中,该第一时间段为预定义的,或者,该第一时间段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830,用于接收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该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其中,该第一MAC PDU包括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业务数据单元SDU,该NACK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该ACK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该NACK消息的情况下,该接收模块830还用于:
接收第三上行授权,该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该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该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该第一MAC PDU。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该NACK消息或该ACK消息的情况下,该接收模块830还用于:
接收第四上行授权,该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该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该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其中,该第二MAC PDU包括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840,用于将第一MAC PDU存储至该HARQ实体中;其中,该第一MAC PDU包括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SDU,该第二MAC PDU包括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该第一时域阈值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业务数据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该第二业务数据为增强移动宽带eMBB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说明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该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由于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传输时延。
作为一种示例,当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时,终端设备可以更改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即允许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第二小区进行传输。在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小区中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如此,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
请参考图9,该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网络设备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在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中传输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该第二上行授权为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的;其中,该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该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该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该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该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其中,该第一小区允许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该第二小区允许传输该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920,用于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该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其中,该第一MAC PDU包括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业务数据单元SDU,该NACK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该ACK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该NACK消息的情况下,该发送模块920还用于:
发送第三上行授权,该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该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该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该第一MAC PDU。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该NACK消息或该ACK消息的情况下,该发送模块920还用于:
发送第四上行授权,该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该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该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其中,该第二MAC PDU包括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该第一时域阈值为该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业务数据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该第二业务数据为增强移动宽带eMBB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说明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基于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传输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且该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与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相近,则终端设备不需要等待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的LBT成功后再传输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而是可以利用时域相近的第二上行资源进行传输。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上行资源上及时接收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时延。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1001、接收器1002、发射器1003、存储器1004和总线1005。
处理器10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002和发射器10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004通过总线1005与处理器1001相连。
存储器10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IAB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先听后说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改所述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所述更改后的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所述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更改所述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内更改所述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为退避时长的多倍并且所述第一时间段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退避时长为所述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后,所述终端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一上行授权进行LBT所需要的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MAC PDU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业务数据单元SDU,所述N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所述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上行授权,所述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所述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所述第一MAC PDU。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或所述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上行授权,所述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所述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
其中,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MAC PDU存储至所述HARQ实体中;
其中,所述第一MAC PDU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SDU,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所述第二业务数据为增强移动宽带eMBB数据。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在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中传输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授权为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先听后说LBT失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的;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在第一时间段内被所述终端设备更改,所述更改后的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所述第二小区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为退避时长的多倍并且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退避时长为所述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后,所述终端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一上行授权进行LBT所需要的时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MAC PDU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业务数据单元SDU,所述N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所述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三上行授权,所述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所述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所述第一MAC PDU。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或所述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四上行授权,所述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所述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
其中,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所述第二业务数据为增强移动宽带eMBB数据。
1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终端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先听后说LBT失败,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改模块,用于更改所述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所述更改后的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所述第二小区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更改模块具体用于:
在第一时间段内更改所述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为退避时长的多倍并且所述第一时间段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退避时长为所述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后,所述终端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一上行授权进行LBT所需要的时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MAC PDU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业务数据单元SDU,所述N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所述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三上行授权,所述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所述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所述第一MAC PDU。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或所述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四上行授权,所述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所述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
其中,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二MAC PDU对应的HARQ实体,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第一MAC PDU存储至所述HARQ实体中;
其中,所述第一MAC PDU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MAC SDU,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所述第二业务数据为增强移动宽带eMBB数据。
2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网络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第二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二上行资源中传输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授权为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授权,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上行授权的先听后说LBT失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上行授权的LBT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的;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授权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在时域上的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域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为第一小区中的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第二小区中的上行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第二小区允许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在第一时间段内被所述终端设备更改,所述更改后的第二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选择限制允许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所述第二小区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为退避时长的多倍并且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退避时长为所述第一上行授权的LBT失败后,所述终端设备停止对所述第一上行授权进行LBT所需要的时长。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优先级。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否定应答NACK消息或肯定应答ACK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MAC PDU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业务数据单元SDU,所述N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错误接收,所述ACK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 PDU成功接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发送第三上行授权,所述第三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三上行资源,所述第三上行资源用于再次传输所述第一MAC PDU。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AC PDU的HARQ反馈包括所述NACK消息或所述ACK消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发送第四上行授权,所述第四上行授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四上行资源,所述第四上行资源用于传输第二MAC PDU;
其中,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MAC SDU。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域阈值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所述第二业务数据为增强移动宽带eMBB数据。
3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或者,用于实现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或者,用于实现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CN202080087924.3A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30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8859 WO2021179221A1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0587A CN114830587A (zh) 2022-07-29
CN114830587B true CN114830587B (zh) 2023-12-05

Family

ID=77670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7924.3A Active CN114830587B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0587B (zh)
WO (1) WO2021179221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278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565381A (zh) * 2018-10-31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723B (zh) * 2016-02-02 2020-10-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0687313B2 (en) * 2017-05-30 2020-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Grant-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band
US10932259B2 (en) * 2018-06-05 2021-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window to provide early feedback for transmissions in a set of consecutiv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278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565381A (zh) * 2018-10-31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79221A1 (zh) 2021-09-16
CN114830587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6208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US20220353853A1 (en) Harq-ack codebook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412595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61867A1 (en) Channel dropping and processing timing requirements for uplink channel collision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WO2021161720A1 (en) Signaling and timeline requirements for multiplexing between harq-ack codebooks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US202302923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WO2021066015A1 (en) Urllc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repetitions
CN114830588B (zh) 生效时间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688761B (zh) 一种harq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3008014A1 (en) Signaling and configurations of sr multiplexing on pusch
WO202400729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bgti indication in dci scheduling multiple physical data channels
CN11483058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09702A1 (en) Multiplexing of harq-ack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on pucch
CN114641961B (zh) 一种确定重传资源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2262591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62874A1 (zh) 竞争窗口大小的确定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EP40577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rq-ack codebook,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RU2796198C1 (ru)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й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303985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3132205A1 (en) Channel resolution for pucch with high priority harq-ack, pucch with high priority sr and a lp pusch
WO2023132206A1 (en) Enhancements of high priority sr multiplexing on lp pusch
WO2023132204A1 (en) Enhancements of high priority sr multiplexing on lp pusch
US20240292408A1 (en) Simultaneous sr pucch and uci on pusch with partial dropping
WO2023276842A1 (en) Enhancements on channel dropping between sr and pusch
WO2023048015A1 (en) Methods of collision resolution between multiple high priority harq-acks and a high priority pus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