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6463A -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6463A
CN114826463A CN202110121200.2A CN202110121200A CN114826463A CN 114826463 A CN114826463 A CN 114826463A CN 202110121200 A CN202110121200 A CN 202110121200A CN 114826463 A CN114826463 A CN 114826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vehicle
sources
source
mounte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12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新忠
张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12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64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6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64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7Bidirectional timestamps, e.g. NTP or PTP for compensation of clock drift and for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该方法包括:车载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启动车载设备所在的车辆;所述车载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向至少两个时间源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所述车载设备接收时间同步响应消息,所述时间同步响应消息包括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时间最准确的时间源;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时间最准确的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通过本申请的方法,车载设备的时间可以从多个时间源获取时间,即不依赖于单一时间源,并且可以在多个时间源中选择出可信度最高的时间源,使得在当前时间不够准确时切换到可信度最高的时间源上,以保证车载设备功能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以及汽车产业的发展,车载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车辆上,而车载设备的时间可信度对于车载设备的影响非常大。
车载设备通常是按照如下方式来同步时间:车载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服务器在接收到时间同步请求消息之后,可向车载设备反馈时间同步应答响应消息,该同步应答响应消息中可包括服务器的时间。然后,车载设备根据服务器的时间更新车载设备的本地时间。
也就是说,车载设备的时间时依赖于单一时间源,当单一时间源(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就会导致车载设备无法获取到正确的时间,进而使得车载设备的功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用以提高车载设备时间的准确度,避免因为单一时间源出现故障或异常时无法获取到正确的时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车载设备。该方法包括:车载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启动车载设备所在的车辆;所述车载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向至少两个时间源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所述车载设备接收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同步响应消息,所述时间同步响应消息包括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所述目标时间源为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时间最准确的时间源;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设备可以在触发车辆启动时,向多个时间源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然后根据多个时间源反馈的时间在多个时间源中选择可信度最高(或者说时间最准确)的时间源,即目标时间源,最后按照目标时间源的时间对车载设备的时间进行同步。这样可使得车载设备的时间来源于多个时间源中的可信时间源,避免在单一时间源出现故障或异常时获取不到正确的时间的问题,能够提高车载设备时间的获取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包括:所述车载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所述车载设备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中时间可信因子最高的时间源作为目标时间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设备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多个时间源的可信程度进行计算,即确定每一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然后基于时间可信因子得到可信度最高的时间源,从而能够获取到更准确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时间源计算时间可信因子的方法可能不同。例如,在服务器作为时间源时,车载设备可以判断服务器是否能够反馈回时间,然后基于反馈的时间确定车载设备是否能够与后台正常通信,从而确定服务器的时间是否可信。又例如,当车辆上包括多个ECU时,车载设备可以从ECU上获取时间,比如车辆上的ECU1是专门用于记录时间的ECU,那么车载设备可以认为从该ECU1上获取的时间比较可信,则可以将ECU1作为时间源时的时间可信因子设为0.9,或者1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包括:所述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初始时间可信度、所述时间可信因子以及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的归一化方差,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可信值;所述车载设备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值中可信值最大的时间源确定为目标时间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如下公式来计算可信值: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021
其中,Δi为归一化方差,Xi为初始时间可信度,λi为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μ为方差因子,μ∈[0,1],μ为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满足设定条件的时间源个数与总时间源个数的比值。
应理解,当μ=1时,可以认为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差异较小,即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比较接近。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μ时,可以先对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排序,然后依次计算相邻两个时间的时间差,若相邻两个时间的时间差小于设定阈值,则说明这两个时间对应的时间源满足设定条件。比如,总共有4个时间源,对4个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排序后的时间依次为:T1、T2、T3、T4,若T2-T1小于设定阈值,则说明T1、T2对应的时间源满足设定条件。假设T2-T1小于设定阈值、T2-T3小于设定阈值,T3-T4大于设定阈值,则说明满足设定条件的时间源个数为3个,因此μ=3/4=0.7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设备可以基于每一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以及实际的时间可信因子,计算出每一个时间源的可信值。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在得到每一个时间源反馈的时间之后,可通过上述公式在多个时间中剔除掉异常时间,从而选择出可信度最高的时间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包括:所述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初始优先级;所述车载设备基于所述初始优先级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设备可以对多个时间源设置初始优先级,并基于初始优先级对多个时间源设置初始时间可信度。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初始优先级的设置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设置初始优先级,也可以不设置初始优先级。当然,也可以对多个时间源设置相同或不同的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所述初始时间可信度获取初始时间;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包括:所述车载设备若确定所述初始时间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初始时间切换为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设备可以在初始时间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切换到可信程度高的时间源,即目标时间源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依赖于单一时间源的方案,本申请的方法能够避免车载设备在单一时间源出现故障或异常时,无法及时更新时间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服务器、基站、电子控制单元ECU。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以从GNSS接收器、服务器、基站、ECU上获取时间,然后在这四个时间源中选择出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以便车载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间源的个数还可以为5个或者更多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车载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包括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的模块/单元;这些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车载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车载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车载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车载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技术方案。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针对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车辆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车辆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时间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GNSS接收器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以下,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车载设备,放置或安装在车辆上的设备都可以认为是车载设备。车载设备可以包括车辆制造商在该车辆出厂前装(factory-installed)在车辆上的设备以及车辆在出售之后用户在车辆内安装或放置的设备。例如:车载盒子(T-BOX)、车机(例如,华为HiCar)、智能后视镜、车载麦克风、车载扬声器、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等都可以认为是车载设备。
其中,远程信息处理器(telematics box,T-BOX),主要用于和后台系统/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通信,实现手机APP的车辆信息显示与控制。当用户通过手机端APP发送控制命令后,后台会发出监控请求指令到车载T-BOX,车辆在获取到控制命令后,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发送控制报文并实现对车辆的控制,最后反馈操作结果到用户的手机APP上,仅这个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远程启动车辆、打开空调、调整座椅至合适位置等。应理解,后台也可以称为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等,可用于进行远程激活和启动车辆,并进行相应的认证。所述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
车机,指的是安装在汽车里面的车载信息娱乐产品的简称,车机能够实现人与车,车与外界(车与车)的信息通讯。
电子控制单元ECU,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应理解,同一辆车上可以包括多个ECU。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放置或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设备还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2)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一种多主控(Multi-Master)的总线系统,起初由德国的博世(BOSCH)公司开发,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ISO11519),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根据车企的CAN通信矩阵,在车辆上通过CAN总线可以获取车辆的里程、油温、胎压、车门、车窗、空调等参数信息。并且汽车电子系统中多个ECU之间的数据传输可通过CAN总线传输。
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通常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LONAS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Galileo)等。GNSS系统可以提供精确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另外GNSS作为一个高精度时钟源,精度可以达到微秒级。
4)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可以使设备通过连接NTP服务器获取服务器提供的时间。
5)网络标识和时区(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 zone,NITZ):移动用户SIM卡接入的过程中,运营商通过SIM卡和基站交互消息(携带的运营商标识和用户所在的时间、时区、夏令时等信息),将时间等信息下发给用户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时间校准。
6)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the 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NMEA):NMEA协议是为了在不同的GNSS导航设备中建立统一的BTCM(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标准,由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制定的一套通讯协议。GNSS接收机根据NMEA-0183协议的标准规范,将位置、速度等信息通过串口传送到PC机、PDA等设备。
目前,车载设备通常是从服务器获取时间,然后基于服务器反馈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这种时间同步方法依赖于服务器,如果服务器出现异常或故障,可能会导致车载设备无法获取到准确的时间,进而使得车载设备的功能受到影响。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同步方法,通过从多个时间源获取时间,然后在多个时间源中确定出一个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车载设备再根据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从而在车载设备的时间出现异常时切换到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上,以保证车载设备上时间的准确性。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图。在图1A所示的示意图中,该系统架构可包括车辆、终端设备。其中,车辆上可包括车载设备,车载设备中可包括ECU。虽然图1A中示出了ECU与除ECU以外的车载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但ECU与除ECU以外的车载设备之间还可以通过CAN总线/车载以太网/UART等有线通信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以外接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以实现手机与车载设备的互联,从而可以将手机上的数据传输到车载设备上。
示例性的,对于需要采集车辆CAN总线上ECU(例如车载T-BOX)、车辆内部嵌入式ECU,可以使用CAN总线与车载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对于车辆内部的娱乐系统例如车辆中控屏或者后排座椅娱乐显示屏可以采用USB或者以太网物理连接与车载设备之间通信,或者也可以采用共享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热点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设备(mobile terminal,MT)、无线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应理解,图1A中仅是以1个ECU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车中可以包括更多个ECU,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1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在图1B所示示意图中,该通信系统可包括时间源(具体可包括ECU、GNSS接收器、服务器、基站)、车辆。应理解,图1B中仅是以四个时间源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时间源的数量不作限定。其中,车辆中可包括车载设备、GNSS接收器(或者称为:无线接收器,无线通信模块),车载设备中可包括ECU。
在该通信系统中,时间源与车载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建立连接,进而利用通信网络来传输数据。例如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CAN总线、车载以太网等传输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卫星可以周期性广播车辆的位置信息以及车辆的行驶时间信息,车载设备上的GNSS接收器可以接收卫星广播的车辆的位置信息以及车辆的行驶时间信息。
相应的,车载设备可以从GNSS接收器/服务器/基站/ECU获取时间,然后车载设备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源的可信度,并选择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最后将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的时间同步为车载设备的本地时间。关于时间源可信度的具体计算过程将在下文详细介绍,此处先不做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可以为单服务器,也可以指服务器集群,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车载设备。图2示出了一种可能的车载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所示,所述车载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总线140,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显示屏180,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0等。
其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车载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0用于对采集到的时间信息进行判定和处理。示例性的,处理器110可以判断采集到的时间信息是否可信。并且可以在确定时间信息的可信度较低时,将可信度较低的时间信息剔除。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车载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图片,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车载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例如爱奇艺应用,微信应用等)的软件代码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车载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例如图像、视频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车载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车载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总线140可以包括CAN总线、车载以太网、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UART)总线。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总线140传输数据。
车载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车载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车载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以及未来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车载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4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车载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等,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
车载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显示屏18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80,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80可用于显示时间信息。
SIM卡接口190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0,或从SIM卡接口190拔出,实现和车载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设备100中也可以嵌入eSIM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以通过SIM卡接口或者eSIM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从基站获取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部件并不构成对车载设备100的具体限定,车载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例如,车载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模块,耳机接口,扬声器等,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并不限于适用于车载设备,在其它多时间源的设备上也可以适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如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车载设备的结构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车载设备100的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参阅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车载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对车上的启动开关按钮的点击操作,或者也可以为用户在手机APP上对车辆触发的启动操作。
示例性的,参阅图4所示,用户坐在车上,假设车上的启动开关按钮为401,用户可点击该启动开关按钮401,以对车辆打火,启动车辆。
另一示例,参阅图5所示,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的车厂App的登录界面输入账号信息登录车厂App。该用户的账号信息可以是车辆的服务器进行认证后的账号信息。手机响应于用户的账号信息的输入操作,手机可以向该车厂App对应的服务器(例如,车辆的服务器)发起验证请求,在对用户的账户和密码进行验证成功后,手机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成功响应,并在该车厂App上显示登陆成功的界面。例如,手机显示界面500,例如图5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500中可以包括“蓝牙钥匙”页面501;如图5的a所示,“蓝牙钥匙”页面501包括“蓝牙”图标,“无感操作设置”按钮502等。其中,“蓝牙”图标用于设置连接或断开蓝牙连接,“无感操作设置”按钮502用于控制车辆自动执行的特定功能。
用户可以点击“无感操作设置”按钮502,手机可响应于用户对“无感操作设置”按钮502的点击操作,在显示屏上显示“无感操作设置”界面510,例如图5中的b所示。其中,界面510可包括“解锁车门”、“闭锁车门”、“开后备箱”、“点火”、“升窗”、“降窗”等按钮。用户可点击其中任意一个按钮,将该按钮对应的功能设置为自动执行的功能。比如,用户点击“点火”按钮511,手机可接收到用户对“点火”按钮511的点击操作,服务器根据手机的指令将启动车辆设置为自动执行的功能。在车辆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特定功能的执行命令后,自动执行启动车辆。
应理解,手机与车钥匙可通过蓝牙完成车辆的注册配对,并且通常车辆在销售之后,销售人员会让车主在手机上安装一个车厂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并让车主在该车厂APP上注册用户账号。
S302:车载设备响应第一操作,向至少两个时间源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
S303:车载设备接收至少两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同步响应消息。
其中,时间同步响应消息可包括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
S304:车载设备根据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通过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计算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度,然后将可信度最高的时间源作为目标时间源。
以下对步骤S304进行详细介绍。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时间源的方法流程图,参阅图6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601:车载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以针对至少两个时间源设置初始时间可信度。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图1B所示示意图中的四个时间源为例进行介绍。示例性的,可以针对四个时间源设置初始时间可信度,例如可设置为:GNSS接收器时间源(以下简称:GNSS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为X1(比如,100%),服务器时间源的初始可信度为X2(比如,80%),基站时间源的初始可信度为X3(比如,90%),ECU时间源的初始可信度为X4(比如,8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车载设备可以对至少两个时间源设置优先级。示例性的,假设时间源包括时间源1、时间源2、时间源3和时间源4,时间源的优先级为:时间源1的优先级高于时间源2的优先级,时间源2的优先级高于时间源3的优先级,时间源3的优先级高于时间源4的优先级。
应理解,时间源的优先级排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例如也可以将时间源的优先级设置为相同的优先级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以基于时间源的优先级为时间源设置初始时间可信度。示例性的,假设时间源的优先级为:GNSS时间源的优先级>服务器时间源的优先级>基站时间源的优先级>ECU时间源的优先级。那么,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可以设置如下:GNSS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为X1(比如,100%),服务器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为X2(比如,90),基站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为X3(比如,85%),ECU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为X4(比如,80%)。
应理解,上述针对时间源设置的初始时间可信度仅是一种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S602:车载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
以下分别对四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的确定过程进行介绍。
(1)GNSS时间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卫星可周期性的广播自身所在的位置信息,车载设备上的GNSS接收器接收到GNSS广播的位置信息之后,可通过卫星广播的位置信息计算出GNSS接收器的位置信息,然后车载设备的GNSS接收器可根据GNSS接收器的位置信息以及车辆的行驶时间信息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比如V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卫星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
以下对车辆的行驶速度V0的计算过程进行介绍。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GNSS接收器位置的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示意图中可包括四颗卫星,比如卫星1、卫星2、卫星3和卫星4,GNSS接收器的位置为待计算的位置,四颗卫星到GNSS接收器的距离分别为d1、d2、d3、d4。
具体来说,四颗卫星可周期性地广播自身的位置坐标信息,比如每隔0.1s广播一次位置坐标信息,这样GNSS接收器可得到四颗卫星的位置坐标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卫星的位置坐标信息可以为空间坐标系(或者说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来表示;比如(X,Y,Z)。其中,X可表示卫星所在的经度信息,Y可表示卫星所在的纬度信息,Z可表示卫星所在的高度信息。高度信息可以为某点(比如,卫星可看作一个点;或者卫星的质心等)与地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三维坐标系的原点可以为地球的球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四颗卫星在广播自身的位置坐标信息的同时可以携带发出位置坐标信息的时间戳,当GNSS接收器接收到位置坐标信息的时间戳之后,可根据当前时间减去时间戳的时间,即为该位置坐标信息从卫星发出到GNSS接收器接收过程中的传输时间。应理解,卫星在广播位置坐标信息时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理想情况下速度为光速C。那么,四颗卫星到GNSS接收器的距离即为光速与传输时间的乘积。以一颗卫星为例来说,比如卫星1广播自身的位置坐标信息的时间为T1,GNSS接收器接收到位置坐标信息的时间为T2,那么卫星1到GNSS接收器的距离d1=(T2-T1)*C。
这样可计算出四颗卫星分别到GNSS接收器的距离,进而通过四颗卫星到GNSS接收器的距离以及四颗卫星的位置坐标信息计算出GNSS接收器的位置。该过程具体可参阅现有技术的实现,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车辆在不断行驶过程中,可通过GNSS接收器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车辆的行驶时间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比如,GNSS接收器在T1时刻的位置为S1,在T2时刻的位置S2,即从T1到T2时间内,车辆的位移为:ΔS=S2-S1,车辆的行驶时间为:ΔT=T2-T1那么车辆的行驶速度V0即为:V0=ΔS/ΔT。
应理解,GNSS接收器可接收到的卫星发送的位置坐标信息等按照固定的数据格式,即NMEA语句格式发送给GNSS接收器上的处理模块,以便GNSS接收器上的处理模块计算速度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GNSS接收器计算出的车辆的行驶速度V0与车辆本身的行驶速度(比如V1)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两个行驶速度之间的差值确定GNSS时间源是否可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仅是以速度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车辆本身的里程信息、不同时间点位置偏移信息、平均油耗等都可以作为计算时间源是否可信的参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当|V1-V0|<Δ时,确定GNSS时间源的可信程度较高。并且,可以根据V1与V0之间的差值和Δ的误差大小给定不同的可信因子。应理解,Δ为预先设定的,为了描述方便,可将GNSS时间源的可信因子记为λ1。需要说明的是,车辆本身的行驶速度V1可以为车载设备从车辆CAN总线上获取到的。
示例性的,假设Δ=10,在V1和V0的取值不同时,与Δ的误差大小不同。比如第一组数据:V0=35,V1=40,则|V1-V0|=|40-35|=5<Δ;第二组数据:比如V0=35,V1=42,则|V1-V0|=|42-35|=7<Δ。
由于|40-35|<|42-35|,即|40-35|与Δ的误差范围更小,则可以设置第一组数据的可信因子(也可以称为可信程度或者可信度)高于第二组数据的可信因子。示例性的,可信因子与误差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参照如下表格,例如表1所示。
表1
误差大小 0 5 10 20
可信因子λ1 1 0.9 0.7 0
应理解,上述表格仅是一种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于上述举例,例如当误差大小为5时,可信因子也可以为1,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2)服务器时间源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可以为NTP服务器,或者称为时间服务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车载设备是否能够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时间以及在获取到时间之后,判断获取到的时间是否在服务器的证书有效时间内。
具体而言,车载设备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以获取服务器上的时间。相应的,服务器在接收到时间同步请求消息之后,可向车载设备反馈时间同步响应消息,该时间同步响应消息可包括服务器的时间。
如果车载设备能够接收到时间同步响应消息,并且时间同步响应消息携带有服务器的时间,则说明车载设备能够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时间。然后,车载设备可判断从服务器上获取到的时间是否在服务器的证书有效时间内。
应理解,服务器上都会有一个证书,该证书有一个有效期,即证书有效时间。如果服务器反馈的时间在该证书有效时间内,则说明车辆可以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正常通信;如果服务器反馈的时间不在该证书有效时间内,则说明车辆不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正常通信。
为了描述方便,可将服务器时间源的可信因子记为λ2。对于服务器时间源的可信因子,如果车载设备能够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时间,并且获取到的时间在服务器的证书有效时间内,则说明该服务器的可信程度比较高,例如可以将λ2设置为0.9。当然,λ2也可以为其它数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3)基站时间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车载设备上的SIM卡来获取车辆在跨越不同小区范围时的时间。假设车辆在进入小区1时的时间为T1,车辆在离开小区2时的时间为T2,则可以通过比较T1与T2之间的差值来确定基站时间源是否可信。示例性的,当T2-T1<θ时,可以认为基站时间源的可信程度比较高。比如,T2-T1<1min时,可认为基站时间源的可信程度比较高。
为了描述方便,可将基站时间源的可信因子记为λ3。对于基站时间源的可信因子,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T2-T1与θ的误差大小来确定可信因子。比如当T2-T1与θ的误差较大时,可以设置较小的可信因子,当T2-T1与θ的误差较小时,可以设置较大的可信因子。例如,误差大小与可信因子λ3的关系可参阅下述表2所示。
表2
误差大小 0 0.5 1 3
可信因子λ3 1 1 0.8 0
应理解,上述表格仅是一种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于上述举例,例如当误差大小为0.5时,可信因子也可以为0.9,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4)ECU时间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以从车辆上的ECU上获取时间,然后根据从ECU上获取到的时间确定ECU时间源的可信程度。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ECU时间源的可信因子记为λ4。示例性的,比如车辆上有多个ECU,比如ECU1、ECU2和ECU3,其中ECU1为车辆上专门用于记录时间的ECU,那么可认为ECU1的可信程度较高,例如可以将ECU1的可信因子设置为1,对于ECU2、ECU3可以设置小于1的可信因子。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可信因子的具体数值并不做限定,并且λ1、λ2、λ3以及λ4的大小关系在S303中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λ1、λ2、λ3以及λ4并不是固定的数值,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随着车辆的行驶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加,λ1、λ2、λ3以及λ4可以进行动态调整。
应理解,步骤S601和步骤S602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先执行S602,后执行S601,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603:车载设备根据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因子和/或初始时间可信度确定目标时间源。
在S603中得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之后,可在至少两个时间源中选择出对车载设备进行时间同步的时间源,例如记为目标时间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来确定目标时间源,具体如下:
方式1:车载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因子,确定目标时间源。示例性的,车载设备可以将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因子进行比较,然后将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因子中可信因子最高的时间源作为目标时间源。示例性的,比如λ1、λ2、λ3以及λ4中λ2的值最大,则可以将服务器时间源作为目标时间源。
方式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概率论的方法将时间可信度较低的时间源剔除,然后在可信度较高的时间源中选择目标时间源。以下具体介绍如何剔除时间可信度较低的时间源。
首先,在S303中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源的时间,那么为了识别不同时间源之间的差异,可以计算时间源的方差,具体可利用如下方式计算: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131
其中,Xi表示车载设备从至少两个时间源获取到的时间,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132
表示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的平均值。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从每一个时间源获取到的时间与从至少两个时间源获取到的时间平均值之间的差异。为了方便计算,可对方差进行归一化计算,比如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133
一般的,不同时间源的时间差通常在秒级范围内,即时间差比较小,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每个时间源的可信值: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134
也就是说,在不同时间源的时间差差异不大时,可以参阅该公式计算不同时间源的可信值。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会出现时间差异比较大的情况,比如某个时间源的时间有误,可能会使得时间差范围为天或者年。针对这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剔除异常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设备首先可以对从不同时间源获取到的时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然后依次计算相邻两个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在第一设定阈值范围内,最后计算在第一设定阈值范围内的时间所占的比例μ。示例性的,假设从不同时间源获取到的时间为T1、T2、T3、T4,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的时间为:T1、T2、T3、T4,那么可计算|T1-T2|、|T2-T3|、|T3-T4|是否小于第一设定阈值(例如为5min)。若|T1-T2|、|T2-T3|的差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则μ=满足第一设定阈值的时间源个数/时间源总数=3/4=0.75。应理解,比例μ也可以称为方差因子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上述计算可信值的公式进行优化,例如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可信值。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135
进一步的,方差因子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从不同时间源获取到的时间的离散程度。示例性的,假设当方差因子μ小于一定阈值(例如记为第二阈值,比如为30%)时,可以认为从不同时间源获取到的时间比较离散,则可以将方差因子μ设置为0。在一些实施例中,比例μ的取值可以参照如下表格。
表3
阈值范围内比例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方差因子μ 1 1 0.8 0.6 0.4 0.2 0.1 0 0 0 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可信值的计算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在计算可信值时,也可以通过初始可信值与可信因子的乘积可确定可信值,即可信值=初始可信值Xi*可信因子λi,或者还可以通过归一化方差来确定可信值,即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141
当然,还可以在上述公式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权重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要能够比较出多个时间源的可信程度,对于公式的各种变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S305:车载设备按照目标时间源的时间对车载设备的时间进行同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在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出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即目标时间源之后,可将车载设备的时间按照该目标时间源的时间进行同步。示例性的,假设在GNSS时间源、服务器时间源、基站时间源、ECU时间源中确定出的可信程度最高的时间源为服务器时间源,则车载设备可按照服务器时间源的时间来同步车载设备的时间。
进一步的,在S305之后,车辆在后续行驶过程中,车载设备可以周期性的从至少两个时间源获取时间,然后计算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度,判断时间可信度最高的时间源是否依然是S305中的目标时间源,以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目标时间源出现异常而导致车载设备的时间出现错误的情况发生。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车载设备作为执行主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车载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如图8所示,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参阅图8所示,所述车载设备800包括:收发器8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一个或多个存储器803;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804(图中未示出),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805连接。
其中,收发器801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存储器803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802调用存储器803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使得车载设备800执行如下步骤:
收发器801接收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启动车载设备所在的车辆;
处理器802响应所述第一操作,通过收发器801向至少两个时间源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
收发器801接收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同步响应消息,所述时间同步响应消息包括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
处理器802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所述目标时间源为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时间最准确的时间源;
处理器802按照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设备800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中时间可信因子最高的时间源作为目标时间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设备800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根据所述初始时间可信度、所述时间可信因子以及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的归一化方差,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可信值;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值中可信值最大的时间源确定为目标时间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可信值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922345820000151
其中,Δi为归一化方差,Xi为初始时间可信度,λi为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μ为方差因子,μ∈[0,1],μ为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满足设定条件的时间源个数与总时间源个数的比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设备800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初始优先级;基于所述初始优先级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车载设备800还执行以下步骤: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所述初始时间可信度获取初始时间。
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车载设备800具体执行以下步骤:若确定所述初始时间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初始时间切换为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服务器、基站、电子控制单元EC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8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器803中,处理器802读取存储器803中的程序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8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RAM。存储器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10)

1.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启动车载设备所在的车辆;
所述车载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向至少两个时间源发送时间同步请求消息;
所述车载设备接收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同步响应消息,所述时间同步响应消息包括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所述目标时间源为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时间最准确的时间源;
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
所述车载设备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中时间可信因子最高的时间源作为目标时间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在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确定目标时间源,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初始时间可信度、所述时间可信因子以及每一个时间源发送的时间的归一化方差,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可信值;
所述车载设备将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可信值中可信值最大的时间源作为确定为目标时间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可信值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2922345810000011
其中,Δi为归一化方差,Xi为初始时间可信度,λi为时间源的时间可信因子,μ为方差因子,μ∈[0,1],μ为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中满足设定条件的时间源个数与总时间源个数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每一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初始优先级;
所述车载设备基于所述初始优先级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的初始时间可信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所述初始时间可信度获取初始时间;
所述车载设备按照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若确定所述初始时间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初始时间切换为所述目标时间源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时间源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服务器、基站、电子控制单元ECU。
8.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车载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21200.2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Pending CN1148264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1200.2A CN114826463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1200.2A CN114826463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6463A true CN114826463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1200.2A Pending CN114826463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64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7539A (zh) * 2022-10-10 2022-11-04 联友智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终端时间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348657A (zh) * 2022-08-15 2022-11-15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时间同步的系统架构、方法及车辆
CN116669170A (zh) * 2023-07-14 2023-08-29 深圳摩尔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消火栓网络时间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657A (zh) * 2022-08-15 2022-11-15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时间同步的系统架构、方法及车辆
CN115348657B (zh) * 2022-08-15 2024-02-13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时间同步的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15297539A (zh) * 2022-10-10 2022-11-04 联友智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终端时间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669170A (zh) * 2023-07-14 2023-08-29 深圳摩尔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消火栓网络时间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669170B (zh) * 2023-07-14 2024-03-15 深圳摩尔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消火栓网络时间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962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y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CN114826463A (zh)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US1139937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periodic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EP437645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118004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mode thereof
US20230125590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haring periodic channel occupancy
US20200245103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group message
US11252677B2 (en) Method, communication module, vehicle,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uthenticating a mobile radio device for a location-specific function of a vehicle
US1195031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07626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150345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plurality of frequency bands
US2021004507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230188980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electronic device positioning service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230188934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065045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31803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ging operation
EP4187935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2301998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US114256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40032123A1 (en)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d o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quality shar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202302399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lost state of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89357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positioning service and apparatus thereof
EP43764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ual search,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US2023018016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ynchronization in d2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2300171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medium synchronization of a link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