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5364A -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5364A
CN114815364A CN202110063971.0A CN202110063971A CN114815364A CN 114815364 A CN114815364 A CN 114815364A CN 202110063971 A CN202110063971 A CN 202110063971A CN 114815364 A CN114815364 A CN 114815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strate
color filter
sensing unit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39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5364B (zh
Inventor
王月
郑智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39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5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5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5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5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5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中,该显示屏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传感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彩色滤光阵列,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基板的表面,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光路调整单元,层叠位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彩色滤光阵列和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在具有两层基板的显示屏中,嵌入用于感应光线的传感单元,同时利用光路调整单元进行光线的汇聚,实现显示屏的嵌入式光线检测。

Description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产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全面屏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智能终端更多交互功能,屏下或者屏内传感器被广泛应用。这类传感器包括光线传感器、图像采集装置等,可用于实现环境光亮度感应、图像采集以及指纹识别等功能。
然而,这类传感器往往精确度有限并且容易受到显示像素本身发光的影响,同时,检测得到的数据色彩比较单一,难以实现高精度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
第一基板;
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
传感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
彩色滤光阵列,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
光路调整单元,层叠位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彩色滤光阵列和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路调整单元包括:
层叠覆盖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表面的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
所述第一透光层上具有凹孔;
所述第二透光层上个具有嵌入于所述凹孔中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透光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单元的表面覆盖有第一遮光层;
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传感单元的感应窗口位置具有第一开口;其中,所述传感单元的感应窗口用于接收光线;
所述传感单元的感应窗口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显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彩色光线传感单元和/或白光传感单元;所述显示屏还包括:
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中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
所述传感单元,位于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相对位置处;其中,所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与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白光传感单元与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的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及所述第二距离为平行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与单一的彩色滤光单元对应,且用于接收透过对应的所述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
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与所述白光传感单元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白光传感单元至少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第二开口的光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传感单元;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阵列;其中,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至少包括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
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光路调整单元,其中,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其中,所传感单元、所述彩色滤光阵列和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光路调整单元,包括:
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第一透光层;
利用灰色调掩膜板在所述第一透光层上形成凹孔;
在具有所述凹孔的第一透光层表面形成第二透光层,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凹孔中嵌入有所述第二透光层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透光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遮光层,其中,所述遮光层所覆盖的范围位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中的各彩色滤光单元间隔的空隙中。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显示屏内部传感单元与彩色滤光阵列之间设置有将透光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传感单元的光路调整单元,从而一方面使得传感单元集中接收透过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提升光线采集的采集量,另一方面减少其他方向光线的干扰,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图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图二;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图三;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图四;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俯视图一;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俯视图二;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图五;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制作方法中形成凹孔的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结构图六;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局部俯视图三;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屏100,包括:
第一基板110;
与所述第一基板11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20;
传感单元13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表面;
彩色滤光阵列140,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20的表面,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141;
光路调整单元150,层叠位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140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20的一侧;所述光路调整单元150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阵列140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130;
其中,所述传感单元130、彩色滤光阵列140和所述光路调整单元15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0与所述第二基板120之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屏由两层基板组合而成,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传感单元、彩色滤光单元和光路调整单元均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分别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在第一基板上,还可包括阵列驱动电路等用于驱动显示屏显示的电路结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还填充或者涂布有液晶。
第二基板表面的彩色滤光阵列用于在显示屏显示的过程中,将透过显示像素位置的白光,滤光形成彩色光线,通过彩色滤光阵列不同像素位置的亮度调整,形成彩色画面。
这里,传感单元可通过采集由显示屏外侧透过第二基板的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获取到感应光线的亮度数据。由于光线在显示屏内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漫反射,因此,传感单元可能会采集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从而影响光线采集的效果。
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彩色滤光阵列到传感单元之间的光路上设置了光路调整单元,来调整光线的传播方向,使得光线汇聚至传感单元,从而提升光线采集的效率。
示例性地,光路调整单元可包括折射率不同的至少两层光介质,或者,光路调整单元可包括具有弯曲形状的表面,使得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折射使得透过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准确传输至达传感单元。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方案,在显示屏内部传感单元与彩色滤光阵列之间设置将透光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传感单元的光路调整单元,一方面使得传感单元集中接收透过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提升光线采集的采集量,另一方面减少其他方向光线的干扰,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光路调整单元150包括:
层叠覆盖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140表面的第一透光层151和第二透光层152;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不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层叠覆盖在彩色滤光阵列表面,使得光线透光彩色滤光单元后经由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依次折射,从而到达传感单元所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透光层151上具有凹孔153;
所述第二透光层152上个具有嵌入于所述凹孔153中的凸起154;其中,所述凸起154用于将所述透光彩色滤光阵列140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130。
这里,第二透光层上的凸起与折射率较低的第一透光层处的凹孔形成了类似于凸透镜的结构,使得光线通过该凸起处时产生汇聚的效果,从而将更多的光线汇聚到传感单元的位置,进而提升传感单元的检测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传感单元130的表面覆盖有第一遮光层131;
所述第一遮光层131位于所述传感单元130的感应窗口132位置具有第一开口133;其中,所述传感单元130的感应窗口132用于接收光线;
所述传感单元130的感应窗口132在所述第一开口133处显露。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显示屏内部光线漫反射对传感单元的影响,在传感单元的表面设置了第一遮光层,仅在感应窗口处通过第一开口进行光线采集,从而可以尽可能接收透过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单元、上述光路调整单元以及传感单元的感应窗口位于光线传输的光路上,如此,可以减少其他方向的光线传输至感应单元,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传感单元130包括:彩色光线传感单元134和/或白光传感单元135;所述显示屏100还包括:
第二遮光层160,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10的表面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140中各彩色滤光单元141之间;
所述传感单元130,位于与所述第二遮光层160的相对位置处;其中,所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134与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141之间的第一距离d1小于或等于所述白光传感单元135与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141之间的第二距离d2;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及所述第二距离为平行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传感单元与彩色滤光单元在垂直于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不重叠。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彩色滤光阵列中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存在间隔的空间,传感单元可位于这些间隔空间的对应位置。这样,传感单元不会对显示像素的光线产生干扰,从而减少传感单元对显示画面的画质影响。
而透光彩色滤光单元的外界光线,则可通过光路调整单元斜向传输至传感单元,使得传感单元准确检测到外界光线。
彩色滤光阵列的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通过第二遮光层来达到隔绝不同像素之间的光线的作用,在第一基板对应第二遮光层的位置,可布局走线或者其他元器件,从而使得走线或者元器件对显示像素不会产生遮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将传感单元设置在第二遮光层的相对位置处,从而减少传感单元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透过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不会垂直射向传感单元,因此,光路调整单元可将透过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调整为斜向照射至传感单元。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单元可对应有彩色光线传感单元,并且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位于彩色滤光单元相邻的位置。通过光路调整单元,透过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会到达对应的彩色光线传感单元,这样,彩色光线传感单元可以尽可能仅接收透过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而不受周围其他光线的影响。示例性地,对应红色子像素的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为感应红色光的传感器,对应绿色子像素的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为感应绿色光的传感器,对应蓝色子像素的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为感应蓝色光的传感器。
白光传感单元则可接收透过多个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从而提升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提升检测检测效果。因此,白光传感单元与彩色滤光单元之间的第二距离可大于或等于上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与对应彩色滤光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这样,白光传感单元不仅可以接收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彩色滤光单元所透过的光线,还可以接收到其他方向传输的光线,例如,显示屏内部漫反射的光线以及透过不同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等等。此外,若显示屏中本身具有白色子像素(如,RGBW显示屏)则对应白色子像素的位置可具有白光传感单元,此时,该白光传感单元与白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也可与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与对应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相等。
如此,利用光通量更好的白光检测单元,可以提升传感单元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提升光线检测整体的光通量,从而提升传感单元的检测的灵敏度。
通过上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可以进行彩色光的检测,通过不同的彩色滤光单元,检测到不同像素位置对应颜色的光线,若应用于图像采集,则可检测到彩色图像;若应用于环境光检测,则除了环境光亮度外,还可能进行环境光的色温、色调等参数的检测;若应用于指纹检测,还可以提升真实指纹与假冒指纹的辨识度。例如,考虑到真实指纹为人手指的反射光,光线透过手指中的血红蛋白等反射得到的光谱与假冒手指(如塑料、橡胶等材质)反射光得到的光谱存在差异,因此,利用彩色光线传感单元检测透过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强度,可以区分真实手指与假冒手指,从而提升指纹解锁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与单一的彩色滤光单元对应,且用于接收透过对应的所述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遮光层160具有与所述白光传感单元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口161,所述白光传感单元135至少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第二开口161的光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白光传感单元位于第二遮光层所对应的位置,但与彩色滤光单元的距离较远,因此可能难以接收到彩色滤光单元透过的光线。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白光传感单元检测的光通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遮光层上可具有对准白光传感单元的第二开口,从而使得光线直接透过第二开口到达白光传感单元。
这样,可以提升传感单元整体的检测效果,减少由于光线太弱导致的检测失败等情况。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101、在第一基板上形成传感单元;
步骤S102、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阵列;其中,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至少包括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
步骤S103、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光路调整单元,其中,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步骤S104、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其中,所传感单元、所述彩色滤光阵列和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显示屏的制作方法,主要涉及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上分别形成对应的电路、器件以及彩色滤光薄膜等。通过利用成膜、光刻胶曝光、显影以及刻蚀等步骤形成图形化的电路结构及彩膜结构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阵列后,可再通过成膜、曝光、显影等过程形成光路调整单元。光路调整单元可采用透明材质,例如,氧化硅、氮化硅等。也可利用构成显示像素电容的导电材料在对应位置形成上述光路调整单元,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等透明导电材料。
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分别形成有相应的膜层后,可将第一基板翻转并与第二基板相对贴合,或者将第二基板翻转并与第一基板相对贴合。此外,对于液晶显示屏,可以在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的表面涂布液晶层后再将二者贴合,最终形成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光路调整单元,包括:
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第一透光层;
利用灰色调掩膜板在所述第一透光层上形成凹孔;
在具有所述凹孔的第一透光层表面形成第二透光层,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凹孔中嵌入有所述第二透光层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透光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光路调整单元为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形成的两层透光层,此外,还可在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上通过凹陷和凸起的方式形成类似凸透镜的结构,从而达到汇聚光线的作用。
利用灰色调掩膜板(Graytone Mask)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透光度的特点,对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进行光刻,形成厚薄不同的薄膜,从而在指定的位置形成凹孔和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的表面与凹孔可以紧密贴合在一起,并呈现为弧形表面,或者半球形表面,从而达到汇聚光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遮光层,其中,所述遮光层所覆盖的范围位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中的各彩色滤光单元间隔的空隙中。
为了减少各显示像素之间光线的干扰,可以在第二基板的彩色滤光阵列的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的间隔位置形成遮光层。可在形成彩色滤光阵列后形成该遮光层,也可在形成彩色滤光阵列之前形成该遮光层,然后再在形成有彩色滤光阵列及遮光层的第二基板表面形成上述光路调整单元的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如下示例:
在手指中,对光起吸收作用的主要生物成分为血红蛋白、脂肪和水,且化学结构非常复杂,不同波长下的吸收系数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人造假指纹头结构单一,吸收光谱变化不大。而彩色的指纹图像相比普通的黑白指纹图像,保留了不同波长吸收系数差异这一信息,可以区分真正的手指和人造假指纹,实现指纹防伪。
由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方案:
1)利用灰色调掩膜板在BM(Black Matrix,黑色矩阵)区(即位于彩色滤光阵列所在基板上的遮光层)下方制作出一个半球状的微透镜,微透镜聚光增加传感单元的收光量。
2)传感单元位于CF(Color Filter,彩色薄膜)层(即上述彩色滤光阵列)的BM区下方,BM区无需打孔,光线穿过子像素的彩色滤光单元斜向到达传感单元。
3)在下玻璃侧(即用于承载上述传感单元的基板)的传感单元上方制做遮光层并开一小孔,使上方特定角度的光线才能进到传感单元,而大角度则会被遮挡,能够遮挡收光角外的杂散光,形成类似准直的效果。
4)每个子像素对应的传感单元仅检测一种颜色的光。
如图6所示,一个子像素610对应一个传感单元620,传感单元620的位置在靠近子像素的BM区630内。
如图7所示,第一基板701的CF层有RG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不同颜色的滤光片703之间有BM区702(遮光层)防止混光,对其中的红色子像素做剖面图得到图8,在第一基板701的遮光层702下方做微透镜703,图中的第一透光层704的厚度n1大于第二透光层705的厚度n2,而在微透镜所在位置,则n2>n1,以达到聚光的效果,经过微透镜的收光后,光线到达第二基板706上的传感单元,第二基板706上有遮光层707,限制特定角度的光线才能达到传感单元708,避免混光。
微透镜的制作方法如图9所示,利用灰色调掩膜板901使得光刻胶902上形成半球状的微透镜903,灰色调掩膜板制作出曝光机分辨率以下的微缝,可以达成半曝光的效果。
实际中,由于经过了滤光片,到达传感单元的光通量可能不太够,为了增加传感单元接收到的光信号,可以将其中一个子像素对应的传感单元换成普通的白光传感单元。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基板的遮光层702打孔,微透镜703位于小孔的正下方,第一基板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直接经过微透镜聚光后到达传感单元,不需要再经过滤光片。
图11给出将绿色子像素G的传感单元换成白光W后,各传感单元相对子像素的排布位置,这里的具体RG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了避免白光传感单元被相邻的子像素来的光线干扰到,白光传感单元应该离子像素有一定的距离。图11中R、G处对应的第一基板的遮光层无孔,W对应的第一基板的遮光层有孔。
图6和图11中所示的传感单元的设置区别:
1)图6彩色滤光阵列这一层的BM区不需要额外打孔,图11的白光传感单元对应的位置可以打孔;
2)图6全单色传感单元对于指纹检测的防伪效果更好,图11增加白光传感单元有利于增大检测光信号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任意一种,也可以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案进行组合,例如,奇数列的像素(包含RGB三个子像素)采用如图6所示的分布,偶数列的像素采用如图11所示的分布等等。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1200的框图。例如,终端12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2,终端1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201,存储器1202,电源组件1203,多媒体组件1204,音频组件1205,输入/输出(I/O)接口1206,传感器组件1207,以及通信组件1208。
处理组件1201通常控制终端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2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4和处理组件12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210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203为终端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2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4包括在所述终端1200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2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2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2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10或经由通信组件12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2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206为处理组件12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2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07可以检测到终端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207还可以检测终端1200或终端1200的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2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2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2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208被配置为便于终端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2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2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或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02,上述指令可由终端1200的处理器121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
第一基板;
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
传感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
彩色滤光阵列,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
光路调整单元,层叠位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彩色滤光阵列和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整单元包括:
层叠覆盖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表面的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
所述第一透光层上具有凹孔;
所述第二透光层上个具有嵌入于所述凹孔中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透光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的表面覆盖有第一遮光层;
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传感单元的感应窗口位置具有第一开口;其中,所述传感单元的感应窗口用于接收光线;所述传感单元的感应窗口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显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彩色光线传感单元和/或白光传感单元;所述显示屏还包括:
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中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
所述传感单元,位于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相对位置处;其中,所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与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白光传感单元与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之间的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及所述第二距离为平行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光线传感单元与单一的彩色滤光单元对应,且用于接收透过对应的所述彩色滤光单元的光线;
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与所述白光传感单元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白光传感单元至少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第二开口的光线。
7.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传感单元;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阵列;其中,所述彩色滤光阵列至少包括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单元;
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光路调整单元,其中,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其中,所传感单元、所述彩色滤光阵列和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光路调整单元,包括:
在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上层叠形成第一透光层;
利用灰色调掩膜板在所述第一透光层上形成凹孔;
在具有所述凹孔的第一透光层表面形成第二透光层,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凹孔中嵌入有所述第二透光层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透光彩色滤光阵列的光线汇聚至所述传感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遮光层,其中,所述遮光层所覆盖的范围位于所述彩色滤光阵列中的各彩色滤光单元间隔的空隙中;所述传感单元的位置与所述遮光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相对应。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显示屏。
CN202110063971.0A 2021-01-18 2021-01-18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Active CN114815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3971.0A CN114815364B (zh) 2021-01-18 2021-01-18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3971.0A CN114815364B (zh) 2021-01-18 2021-01-18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5364A true CN114815364A (zh) 2022-07-29
CN114815364B CN114815364B (zh) 2023-11-21

Family

ID=82525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3971.0A Active CN114815364B (zh) 2021-01-18 2021-01-18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5364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6951A1 (en) * 2006-08-14 2008-02-14 Hannstar Display Corp. Input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9028624A1 (ja) * 2007-08-31 2009-03-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447046A (zh) * 2018-12-27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45631A (zh) * 2019-06-20 2019-09-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441944A (zh) * 2019-07-31 2019-1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1839A (zh) * 2019-07-30 2019-11-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038815U (zh) * 2019-06-05 2020-02-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图像采集单元、光学图像采集系统、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0796055A (zh) * 2019-10-22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28017A (zh) * 2019-12-13 2020-03-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US20200265207A1 (en) * 2019-02-19 2020-08-20 Innolu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nabling electronic device to receive fingerprint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1650772A (zh) * 2020-06-24 2020-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和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1752028A (zh) * 2020-07-09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11766731A (zh) * 2020-07-17 2020-10-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348550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16372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模组、指纹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6951A1 (en) * 2006-08-14 2008-02-14 Hannstar Display Corp. Input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9028624A1 (ja) * 2007-08-31 2009-03-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447046A (zh) * 2018-12-27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265207A1 (en) * 2019-02-19 2020-08-20 Innolu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nabling electronic device to receive fingerprint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1582010A (zh) * 2019-02-19 2020-08-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使电子装置接收指纹数据的方法及相关的电子装置
US20200348550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16372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模组、指纹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0038815U (zh) * 2019-06-05 2020-02-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图像采集单元、光学图像采集系统、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0245631A (zh) * 2019-06-20 2019-09-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501839A (zh) * 2019-07-30 2019-11-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41944A (zh) * 2019-07-31 2019-1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96055A (zh) * 2019-10-22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28017A (zh) * 2019-12-13 2020-03-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1650772A (zh) * 2020-06-24 2020-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和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1752028A (zh) * 2020-07-09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11766731A (zh) * 2020-07-17 2020-10-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5364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8289B (zh) 可变光场的生物图像感测系统
CN211349385U (zh) 光学图像采集单元、光学图像采集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1033518B (zh) Lcd指纹识别系统、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1507229A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072753A1 (zh) 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299631A (zh) 一种屏幕及终端
US20190286869A1 (en) Display Module
WO2019178793A1 (zh)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928885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189478A1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00193120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WO2021097719A1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导光板组件和液晶显示屏幕
CN111523440A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KR102172944B1 (ko) 카메라 감광 컴포넌트, 카메라 및 촬영 단말기
TWI753571B (zh) 屏內光學生物特徵感測裝置
CN111781756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2860120A (zh) 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和环境光检测的方法
CN210295124U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60172A (zh) 指纹识别组件、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11526226B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211742126U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295120U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15364B (zh)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CN111164607A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783619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