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8375A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8375A
CN114808375A CN202110120118.8A CN202110120118A CN114808375A CN 114808375 A CN114808375 A CN 114808375A CN 202110120118 A CN202110120118 A CN 202110120118A CN 114808375 A CN114808375 A CN 114808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ring
fixing
assembly
tre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01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东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01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83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838 priority patent/WO20221613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8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8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2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in machines with a receptacle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04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主控板;外筒;内筒,内筒设在所述外筒内且相对所述外筒可转动;平衡器,平衡器设在所述内筒上;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导电件组件和导电圈组件,导电件组件包括导电件,导电圈组件包括导电圈,所述导电件组件和所述导电圈组件的其中一个相对所述外筒静止且通过外接线适于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导电件组件和所述导电圈组件的另一个与所述内筒同步转动且通过走线与平衡器电连接,在所述内筒转动时、所述导电圈和所述导电件始终保持接触以实现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可靠性更高,而且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设备例如洗衣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包括用于盛装衣物的内筒,内筒在旋转时如果内筒内的衣物在内筒内分布不均匀、堆积在一侧,则会导致内筒的偏心转动,进而产生噪音和振动。一般在内筒上安装平衡器,平衡器壳体内的平衡模块通过电机带动在壳体内旋转以补偿内筒因不平衡负载而导致的偏心旋转问题。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给平衡器内的平衡模块供电及通信,然而,无线传输存在成本高,结构可靠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主控板;外筒;内筒,所述内筒设在所述外筒内且相对所述外筒可转动;平衡器,所述平衡器设在所述内筒上;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导电件组件和导电圈组件,所述导电件组件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圈组件包括导电圈,所述导电件组件和所述导电圈组件的其中一个相对所述外筒静止且通过外接线适于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导电件组件和所述导电圈组件的另一个与所述内筒同步转动且通过走线与所述平衡器电连接,在所述内筒转动时、所述导电圈和所述导电件始终保持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设置供电系统,并且导电件组件和导电圈组件的其中一个相对外筒静止且通过外接线与主控板电连接,导电件组件和导电圈组件的另一个与内筒同步转动且通过走线与平衡器电连接,在内筒转动时、导电圈和导电件始终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关系,从而利用有线的方式实现对平衡器的供电,和/或实现平衡器与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可靠性更高,而且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组件相对所述外筒静止且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外筒,所述导电件的第二接线端子通过外接线适于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组件包括:导电件固定架,所述导电件安装在所述导电件固定架上,所述导电件固定架具有安装部,所述导电件组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筒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导电件固定架上形成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加强筋卡合,所述卡位槽限定出所述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包括交错相连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卡位槽包括交错相通的第一卡位槽和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卡合,所述第二卡位槽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筋形成为环形,所述外筒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供与所述内筒相连的连接轴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加强筋环绕所述连接孔的外周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加强筋在径向上依次排布且间隔开,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着径向且朝向远离连接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位槽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为偶数个且间隔开,与所述第一卡位槽卡合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分布有所述导电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筒的底部具有连接孔,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连接轴和驱动电机,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内筒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轴形成有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贯穿所述连接轴的走线通道,所述走线穿过所述走线通道后与所述平衡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圈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位于所述外筒外的部分上,或所述导电圈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上,所述导电圈通过走线与所述平衡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导电圈环绕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圈组件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面对所述外筒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导电圈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圈组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沿所述外筒的周向延伸成环形,所述导电圈设在所述固定环的朝向所述外筒的一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圈通过连接胶层粘贴在所述固定环上;和/或,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用于扣持所述导电圈的卡钩;和/或,所述固定环的朝向所述导电件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延伸成环形,所述导电圈限位在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环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盘具有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的第一过线孔,伸出所述走线通道的所述走线经由所述第一过线孔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导电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贯穿所述固定环的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导电圈在所述外筒的轴向上正对,所述走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导电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所述导电圈、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走线、所述外接线为一一对应的偶数个,偶数个所述导电圈在径向上依次排布,偶数个所述第一过线孔沿周向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具有轴孔,所述固定盘通过所述轴孔套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位于所述外筒外的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轴的位于所述外筒外的部分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设在所述第二轴段的远离所述外筒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周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周壁,所述第二轴段的横截面形成为非圆形,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设有非圆形的轴孔;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锁止螺母,所述锁止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段螺纹配合且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二轴段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为碳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外筒和导电件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A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图1所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5所示的B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电件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电件组件和导电圈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根据图8所示的导电件组件和导电圈组件的另一方向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图9所示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图10所示的D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固定环和导电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图12所示的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图13所示的F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平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图17所示的G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19是根据图18所示的H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平衡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盖体和平衡模块未示出;
图21是根据图20所示的J-J方向的剖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平衡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平衡器的剖视图;
图24是根据图23所示的M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平衡器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平衡模块未示出;
图2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电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图26所示的N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8是根据图26所示的P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平衡器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衣物处理设备;
10、供电系统;101、导电件组件;1011、导电件;10111、接线部;10112、第二固定孔;10113、刷头;1012、导电件固定架;10121、卡位槽;101211、第一卡位槽;101212、第二卡位槽;10122、第二紧固孔;102、导电圈组件;1021、固定盘;10211、轴孔;10212、容置空间;10213、第三固定孔;10214、第一过线孔;1022、导电圈;1023、固定环;10231、凹槽;10232、第三紧固孔;10233、第二过线孔;10234、凸耳;103、走线;
20、平衡器;201、壳体;2011、容纳空间;20111、第一侧壁;20112、第二侧壁;2012、台阶部;20121、第一台阶面;201211、卡槽;20122、第二台阶面;20123、避让孔;2013、固定挡块;2014、底座;2015、盖体;202、导电环;2021、环体;20211、环体本体;202111、卡板;20212、第一连接部;20213、第二连接部;202131、第一连接段;202132、第二连接段;2022、加强板;203、平衡模块;齿条204;
30、外筒;301、加强筋;3011、第一加强筋;3012、第二加强筋;302、连接孔;
40、连接轴;401、走线通道;402、第一轴段;403、第二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其中,衣物处理设备1可以为洗衣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可以包括主控板(图未示出)、连接轴40、驱动部件(图未示出)、内筒(图未示出)、平衡器20、外筒30和供电系统10。
外筒30具有轴向一侧敞开的安装空间,内筒设在外筒30内,也就是说,内筒设在外筒30的安装空间内,并且内筒相对外筒30是可以转动的。具体而言,衣物处理设备1还可以包括机壳,外筒30设在机壳内。
内筒具有轴向一侧敞开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的敞开侧限定出衣物投放口,内筒的敞开侧和外筒的敞开侧位于轴向同侧,从而可以方便用户通过衣物投放口向内筒内放置衣物或通过衣物投放口将衣物从内筒内取走。
可选地,当衣物处理设备1为洗衣机时,内筒相对外筒30的转动,从而可以不断地翻动衣物,实现对内筒内衣物的洗涤、脱水等操作。
可选地,当衣物处理设备1为干衣机时,内筒相对外筒30的转动,从而可以不断地翻动衣物,可以利于提高对内筒内衣物的烘干效果,避免衣物堆积而无法翻转导致的烘干效果差的问题。
可选地,当衣物处理设备1为洗干一体机时,内筒相对外筒30的转动,从而可以不断地翻动衣物,可以实现对内筒内衣物的洗涤、脱水等操作以及可以利于提高对内筒内衣物的烘干效果,避免衣物堆积而无法翻转导致的烘干效果差的问题。
驱动部件与内筒相连以用于驱动内筒转动,具体而言,如图3-图4所示,外筒30的底部具有连接孔302,驱动部件的一端穿过连接孔302与内筒相连,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位于外筒30的外侧,从而驱动内筒转动。具体地,驱动部件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图未示出)和连接轴40,连接轴40的一端穿过连接孔302与内筒相连,连接轴40的另一端位于外筒30的外侧且与位于外筒30外侧的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驱动连接轴40转动,连接轴40的转动进而带动内筒的转动。
平衡器20设在内筒上,并且平衡器20在内筒的周向上延伸成环形。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筒的前部设有平衡器20,内筒的中部设有平衡器20、或者内筒的后部设有平衡器20。当然,本发明不止于此,在另一些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内筒的前部和内筒的后部均设有平衡器20。关于内筒上平衡器20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在内筒上设置平衡器20,从而便于对内筒的偏心进行补偿,提高内筒工作的可靠性。
供电系统10可以将主控板和平衡器20电连接,从而为平衡器20进行供电,或者实现平衡器20与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或者既可以为平衡器20进行供电,又可以实现平衡器20和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供电系统10可以通过线路(例如下述的外接线和走线103)将主控板和平衡器20电连接,从而通过有线的方式为平衡器20进行供电,以便于平衡器20的壳体201内的平衡模块203的电机驱动平衡模块203在壳体201内移动,以在内筒转动时移动到内筒的负载小的一侧,避免内筒的偏心问题,而平衡器20和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无线的方式,具体可为蓝牙、红外等,平衡器20和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便于主控板获知平衡模块203的位置,以及平衡模块203的移动方向,从而进一步地便于对平衡模块203的控制。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供电系统10可以通过线路(例如下述的外接线和走线103)将主控板和平衡器20电连接,从而通过有线的方式实现平衡器20与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平衡器20和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便于主控板获知平衡模块203的位置,以及平衡模块203的移动方向,从而进一步地便于对平衡模块203的控制。而为平衡器20的供电可以采用无线(例如线圈充电)的方式,以便于平衡器20的壳体201内的平衡模块203的电机驱动平衡模块203在壳体201内移动,以在内筒转动时移动到内筒的负载小的一侧,避免内筒的偏心问题。
在另一些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供电系统10可以通过线路(例如下述的外接线和走线103)将主控板和平衡器20电连接,从而通过有线的方式实现平衡器20与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以及实现对平衡器20的供电,平衡器20和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便于主控板获知平衡模块203的位置以及平衡模块203的移动方向,从而进一步地便于对平衡模块203的控制。而为平衡器20的供电则便于平衡器20的壳体201内的平衡模块203的电机驱动平衡模块203在壳体201内移动,以在内筒转动时移动到内筒的负载小的一侧,避免内筒的偏心问题。
具体而言,参照图2和图7所示,供电系统10包括导电件组件101和导电圈组件102。其中,导电件组件101包括导电件1011(例如,导电件1011为碳刷或铜丝),导电圈组件102包括导电圈1022,导电件1011与导电圈1022电连接,导电圈组件102和导电件组件101的其中一个相对所述外筒30静止,导电圈组件102和导电件组件101的其中一个通过外接线适于与主控板电连接,导电圈组件102和导电件组件101的另一个与内筒同步转动,并且导电圈组件102和导电件组件101的另一个通过走线103与平衡器20(例如,下文中的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在内筒转动时,导电件1011和导电圈1022始终保持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关系,从而可知,内筒相对导电圈组件102和导电件组件101的其中一个是可转动的,内筒相对导电圈组件102和导电件组件101的另一个是静止的,这样,导电件组件101和导电圈组件102具有相对转动关系,并且无论内筒如何转动,导电件1011和导电圈1022始终保持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平衡器20和主控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组件101相对外筒30静止,也就是说,内筒相对导电件组件101是可以转动的,如图7所示,导电件组件101的导电件1011具有接线部10111,接线部10111通过外接线与主控板电连接,由于外筒30和主控板等部件均是静止的,导电件组件101也是静止的,从而接线部10111与主控板之间相连的外接线,不会存在缠绕的问题。
导电圈组件102与内筒同步转动,也就是说,导电圈组件102相对外筒30和导电件组件101是转动的,导电圈组件102的导电圈1022通过走线103与平衡器20相连,由于导电圈组件102、内筒和平衡器20是同步转动的,从而导电圈组件102的导电圈1022与平衡器20之间相连的走线103,也不会存在缠绕的问题。
同时由于内筒转动的条件下,导电件组件101的导电件1011和导电圈组件102的导电圈1022始终配合且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主控板与平衡器20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以在内筒转动时,为平衡器20进行供电、和/或实现主控板与平衡器20之间的信号传输等。
其中,导电件组件101相对外筒30的静止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地,导电件组件101可以安装在外筒30上或导电件组件101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1的机壳上等均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导电件组件101还可以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1的其他的静止部件上,只要便于导电件组件101与导电圈组件102配合即可。
导电圈组件102与内筒同步转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地,导电圈组件102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上。可选择地,导电圈组件102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的连接轴40的位于外筒30外的部分上,并且导电圈1022环绕在连接轴40的外周;或者导电圈组件102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的驱动电机的转子上,并且导电圈1022环绕在连接轴40的外周;或者导电圈组件102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的其它与连接轴40同步转动的部件上,并且导电圈1022环绕在连接轴40的外周,只要能够保证导电圈组件102和内筒的同步转动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圈组件102相对外筒30静止,也就是说,内筒相对导电圈组件102是可以转动的,导电圈组件102的导电圈1022通过外接线与主控板电连接,由于外筒30和主控板等部件均是静止的,导电圈组件102也是静止的,从而导电圈1022与主控板之间相连的外接线,不会存在缠绕的问题。
并且,导电件组件101与内筒同步转动,也就是说,导电件组件101相对外筒30和导电圈组件102是转动的,导电件组件101具有接线部10111,接线部10111通过走线103与平衡器20相连,由于导电件组件101、内筒和平衡器20是同步转动的,从而导电件组件101的接线部10111与平衡器20之间相连的走线103,也不会存在缠绕的问题。
同时由于内筒转动的条件下,导电件1011和导电圈1022始终配合且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主控板与平衡器20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以在内筒转动时,为平衡器20进行供电、和/或实现主控板与平衡器20之间的信号传输等。
其中,导电圈组件102相对外筒30的静止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地,导电圈组件102可以安装在外筒30上,并且导电圈102沿连接轴40的外周延伸成环形或导电圈组件102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1的机壳上,并且导电圈102沿连接轴40的外周延伸成环形等均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导电圈组件102还可以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1的其他的静止部件上,只要便于导电件组件101与导电圈组件102配合即可。
导电件组件101与内筒同步转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地,导电件组件101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上,具体地,导电件组件101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的连接轴40的位于外筒30外的部分上,或者导电件组件101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的驱动电机的转子上,或者导电件组件101可以安装在驱动部件的其它与连接轴40同步转动的部件上,只要能够保证导电件组件101和内筒的同步转动即可。
不管是导电件组件101相对外筒30静止,还是导电圈组件102相对外筒30静止,当内筒转动时,导电圈1022的周向的不同的部位与导电件1011均会周期性的接触,而由于导电圈1022形成为环形,从而在内筒转动时,整个导电圈1022则与导电件1011始终保持接触且电连接。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给平衡器20内的平衡模块203供电及通信,然而,无线传输存在成本高,结构可靠性差等问题。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通过设置供电系统10,并且导电件组件101和导电圈组件102的其中一个相对外筒30静止且通过外接线与主控板电连接,导电件组件101和导电圈组件102的另一个与内筒同步转动且通过走线103与平衡器20电连接,在内筒转动时、导电圈1022和导电件1011始终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关系,从而利用有线的方式实现对平衡器20的供电,和/或实现平衡器20与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可靠性更高,而且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将导电件1011作为供电系统10的电连接件,有利于确保导电圈1022与导电件1011始终保持良好的电连接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连接轴40形成有沿连接轴40的轴向贯穿连接轴40的走线通道401,走线103穿过所述走线通道401后与平衡器20电连接。具体而言,例如,导电件组件101相对外筒30静止,导电圈组件102与内筒同步转动,走线103的一端与平衡器20相连(例如,与平衡器20的下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相连),走线103的另一端穿过走线通道401后伸出走线通道401并且与导电圈组件102的导电圈1022相连。又如,导电圈组件102相对外筒30静止,导电件组件101件与内筒同步转动,走线103的一端与平衡器20相连(例如,与平衡器20的下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相连),走线103的另一端穿过走线通道401后伸出走线通道401并且与导电件组件101的导电件1011的刷头10113相连。由此,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缩短走线103的长度,避免走线103在内筒转动时缠绕的问题,同时走线103通道还可以起到对走线103进行防护的作用,避免了短路的问题发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圈1022环绕在连接轴40的外周,导电圈1022的中心轴线与内筒的转动中心线同轴设置,这样,有利于确保导电圈1022与导电件1011始终保持电连接关系。
可选地,导电圈1022可以形成为圆环形,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导电圈还可以形成为椭圆环形,只要在内筒转动时,能够保证导电件1011始终与导电圈1022接触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筒30的底部设有加强筋301,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外筒3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外筒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加强筋301包括第一加强筋3011和第二加强筋3012,第二加强筋3012和第一加强筋3011交错相连,第一加强筋3011形成为环形,外筒30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连接孔302,该连接孔302可供上述的连接轴40穿过以与内筒相连,第一加强筋3011环绕连接孔302的外周设置,第二加强筋3012沿着径向且朝向远离连接孔302的中心的方向延伸。这样设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强度高。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电件组件10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组件101可拆卸地安装在承载件上。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对导电件组件101的维修和更换,有利于降低成本。其中,当导电件组件101相对外筒30静止时,承载件可以为外筒30,或机壳等;当导电件组件101与内筒同步转动时,承载件可以为连接轴40或驱动电机的转子。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导电件组件101与承载件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具体而言,导电件组件101(具体地,下述的导电件固定架1012和/或导电件1011)设有第一固定孔(图未示出),承载件例如外筒30上设有第一紧固孔,第一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设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紧固孔,从而实现导电件组件101和承载件的连接。
具体地,导电件组件101设有多个间隔开的第一固定孔,承载件例如外筒30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第一紧固孔,多个第一紧固孔、多个第一固定孔和多个第一紧固件一一对应相连,第一紧固件对应穿设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紧固孔,从而实现导电件组件101和外筒30的连接。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导电件组件101通过粘胶层粘贴在承载件例如外筒30上,具体地,下文中的导电件固定架1012和/或导电件1011通过粘胶层粘贴在承载件例如外筒30上。这样设置,装配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可选地,粘胶层绝缘,从而有利于提高导电件组件101工作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导电件组件101具有安装部,导电件组件101通过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承载件例如外筒30上。
具体地,如图4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电件组件101,可以包括导电件1011和导电件固定架1012。其中,导电件1011安装在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导电件固定架1012具有安装部,导电件组件101通过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承载件例如外筒30上。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选地,导电件1011可以为碳刷。
相关技术中,通过利用供电系统10采用有线的方式为平衡模块203进行供电,然而供电系统10的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和更换。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的导电件组件101,通过在导电件固定架1012设置安装部,并且导电件组件101通过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至承载件(具体可为外筒30)上,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导电件组件101从承载件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对导电件组件101的维修和更换,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形成有卡位槽10121,卡位槽10121适于与承载件的加强筋301卡合,卡位槽10121限定出安装部。具体而言,例如,承载件为外筒30,外筒30的底部设有加强筋301,卡位槽10121与外筒30的底部的加强筋301卡合,由此,通过使得卡位槽10121与原本位于外筒30底部的加强筋301卡合,可以无需在外筒30上另外设置卡合部件,可降低外筒30的加工成本,而且卡位槽10121加工方便,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并且卡位槽10121与加强筋301装配方便,可提高导电件组件101和承载件的装配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形成有卡筋,承载件例如外筒30的底部设有与卡筋卡合的卡合槽。具体地,卡筋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可为一体成型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卡筋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卡筋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装配效率,保证卡筋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可选地,安装部可以构造成为上述的第一固定孔,导电件组件101与承载件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卡位槽10121包括交错相通的第一卡位槽101211和第二卡位槽101212,加强筋301包括交错相连的第一加强筋3011和第二加强筋3012,第一卡位槽101211与第一加强筋3011卡合,第二卡位槽101212与第二加强筋3012卡合。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卡位槽10121与加强筋301配合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为衣物处理设备1的外筒30,导电件组件101安装在外筒30的底部,加强筋301设在外筒30的底部,卡位槽10121与位于外筒30底部的加强筋301卡合,其中,第一卡位槽101211沿外筒30的周向延伸且沿外筒30的周向贯穿导电件固定架1012。具体而言,在外筒30中,多条第一加强筋3011均形成为环形,外筒30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供与内筒相连的连接轴40穿过的连接孔302,第一加强筋3011环绕连接孔302的外周设置,多条第一加强筋3011在外筒30的径向上依次排布,而且多条第一加强筋3011是间隔开的,通过使得第一卡位槽101211沿外筒30的周向延伸且沿外筒30的周向贯穿导电件固定架1012,从而便于整个第一卡位槽101211可以卡设在其中一个第一加强筋3011上,有利于导电件组件101的一部分伸入到加强筋301与外筒30的底部限定出的空间内以便于减小导电件组件101凸出外筒30的底部的高度,从而缩小下述的导电圈组件102与外筒30底部之间的距离,保证导电圈1022和导电件1011工作的可靠性。
电路中一般有正极和负极,使用在供电系统10中的导电件1011需要成对出现,从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1011为多个,并且为偶数个(具体地,导电件1011为两个或四个),成对的导电件1011中的其中一个为正极且另一个为负极,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具体地,如图4所示,多个导电件1011间隔开设置在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第一卡位槽101211的径向内侧和第一卡位槽101211的径向外侧分别分布有导电件1011,也就是说,与第一卡位槽101211卡合的第一加强筋3011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分布有导电件1011。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导电件1011伸入到加强筋301与外筒30的底部限定出的空间,从而减小导电件组件101凸出外筒30的底部的高度,从而缩小下述的导电圈组件102与外筒30底部之间的距离,保证导电圈1022和导电件1011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3012沿着径向且朝向远离连接孔302的中心的方向延伸,第二卡位槽101212沿着朝向远离外筒3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朝向远离外筒3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贯穿导电件固定架1012。这样设置,可以便于整个第二卡位槽101212可以卡设在第二加强筋3012上,从而提高卡合效果,并且有利于导电件组件101伸入到加强筋301与外筒30的底部限定出的空间内以便于减小导电件组件101凸出外筒30的底部的高度,从而缩小下述的导电圈组件102与外筒30底部之间的距离,保证导电圈1022和导电件1011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1011可拆卸地安装在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由此,通过使得导电件1011和导电件固定架1012可拆卸相连,在导电件1011损坏时,无需更换整个导电件组件101,只需更换损坏的导电件1011即可,不但便于对导电件1011的维修和更换,而且还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导电件1011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通过第二紧固件(图未示出)可拆卸地相连,具体地,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钉。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导电件1011设有第二固定孔10112,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设有第二紧固孔10122,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0112和第二紧固孔10122,从而实现导电件1011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可拆卸相连。
可选地,导电件1011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0112,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设有多个第二紧固孔10122,多个第二固定孔10112、多个第二紧固孔10122和多个第二紧固件一一对应,每个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0112和相对应的第二紧固孔10122,从而实现导电件1011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可拆卸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电件1011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通过胶层粘接相连。由此,装配工艺简单,装配效率高。具体而言,该胶层绝缘,由此,可以提高导电件1011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设有限位槽,导电件1011可整体卡入到限位槽上。也就是说,导电件1011与导电件固定架1012卡合相连。由此,便于拆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导电件固定架1012为绝缘件,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导电件1011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件1011短路的风险。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导电件固定架1012还可以为非绝缘件,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表面设置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导电件1011和导电件固定架1012之间,这样设置,不但有利于提高导电件1011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件1011短路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将导电件固定架1012设置成结构强度较高的金属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导电件固定架1012为塑料件。由此,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电件固定架1012为一体成型件。具体而言,导电件固定架1012可以为一体注塑成型件。这样,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装配效率,保证导电件固定架1012的结构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的供电系统10,通过在导电件固定架1012设置安装部,并且导电件组件101通过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至承载件(具体可为外筒30)上,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导电件组件101从承载件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对导电件组件101的维修和更换,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通过设置上述的供电系统10,通过在导电件固定架1012设置安装部,并且导电件组件101通过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至承载件(具体可为外筒30)上,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导电件组件101从承载件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对导电件组件101的维修和更换,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电圈组件102。
如图8-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电圈组件102包括:固定盘1021和上述的导电圈1022,导电圈1022可以安装在固定盘1021上,具体而言,当导电圈1022安装在固定盘1021上时,导电圈1022位于固定盘1021和导电件组件101之间。
具体地,固定盘1021的轴向一侧敞开以形成容置空间10212,导电圈1022位于容置空间10212内,导电圈1022环绕在连接轴40的外周设置。具体而言,例如,固定盘1021安装在连接轴40的位于外筒30外的部分上或固定盘1021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子上,固定盘1021的面对外筒30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容置空间10212,导电圈1022设在容置空间10212内,并且沿外筒30的周向延伸成环形。
又如,固定盘1021安装在外筒30上,固定盘1021的背离外筒30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容置空间10212,导电圈1022设在容置空间10212内,并且沿外筒30的周向延伸成环形,导电圈1022环绕在连接轴40的外周设置。
由此,通过设置固定盘1021,从而可以利用固定盘1021对导电圈1022进行防护以及实现对导电圈1022的安装,提高了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固定盘1021的容置空间10212的敞开侧便于导电件1011的刷头10113伸入到容置空间10212内以与导电圈1022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8-图9所示,导电圈组件102包括固定环1023。固定环1023可以设在固定盘1021上,而导电圈1022可以设在固定环1023上,其中,固定环1023位于导电圈1022的远离导电件组件101的一侧。
具体地,固定环1023设在上述的容置空间10212内,固定环1023在固定盘1021的周向上延伸成环形,即固定环1023在外筒30的周向上延伸成环形,导电圈1022安装在固定环1023的朝向容置空间10212的敞开口的一侧表面上。具体而言,例如,导电圈组件102安装在驱动部件上,导电圈1022安装在固定环1023的朝向外筒30的一侧表面;又如,导电圈组件102安装在外筒30上,导电圈1022安装在固定环1023的背离外筒30的一侧表面。由此,通过设置固定环1023,不但有利于提高导电圈组件102的结构强度,而且便于导电圈1022的安装。
具体而言,在导电圈组件102的组装过程中,可以首先将导电圈1022安装在固定环1023上,接着将安装有导电圈1022的固定环1023与固定盘1021相连。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首先将固定固定盘1021和固定环1023,接着再将导电圈1022安装在固定环1023上。
相关技术中,通过利用供电系统10采用有线的方式为平衡器20模块进行供电,然而供电系统10的结构强度低,长期使用后容易损坏。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的导电圈组件102,通过设置固定盘1021,并且在固定盘1021内设置固定环1023,同时将导电圈1022设在固定环1023上,由此,不但便于利用固定盘1021对导电圈1022进行防护,提高了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固定盘1021的容置空间10212的敞开侧便于导电件1011的刷头10113伸入到容置空间10212内以与导电圈1022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固定环1023,还有利于提高导电圈组件10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导电圈组件102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导电圈组件102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导电圈1022与连接轴40同轴设置。
可选地,固定盘1021与连接轴40同轴设置。
可选地,固定环1023与连接轴40同轴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固定环1023的朝向容置空间10212的敞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环形的凹槽10231,导电圈1022限位在凹槽10231内。具体而言,例如,导电圈组件102安装在驱动部件上,固定环1023的朝向外筒30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凹槽10231,导电圈1022限位在该凹槽10231内;又如导电圈组件102安装在外筒30上,固定环1023的背离外筒30的一侧表面设有凹槽10231,导电圈1022限位在该凹槽10231内。由此,安装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1023上设有用于扣持导电圈1022的卡钩,卡钩的钩部可以钩设在导电圈1022的远离固定盘1021的底壁的一侧表面上。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卡钩与固定环1023为一体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卡钩与固定环1023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卡钩与固定环1023的装配效率,保证卡钩与固定环1023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示例,导电圈1022通过连接胶层粘贴在固定环1023上。由此,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可选地,连接胶层绝缘,由此,有利于提高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1023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置空间10212内。由于导电圈1022安装在固定环1023上,固定环1023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置空间10212内,可以便于对导电圈1022的维修和更换。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盘1021与固定环1023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固定环1023上设有第三紧固孔10232,固定盘1021上设有第三固定孔10213,第三紧固件穿设于第三紧固孔10232和第三固定孔10213,从而实现固定盘1021与固定环1023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12-图13所示,固定环1023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第三紧固孔10232,固定盘1021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第三固定孔10213,多个第三紧固孔10232、多个第三固定孔10213和多个第三紧固件一一对应,每个第三紧固件穿设于对应的第三紧固孔10232和第三固定孔10213中。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固定环1023的内周壁和固定环1023的外周壁分别设有凸耳10234,位于固定环1023的内周壁的多个凸耳10234在固定环1023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设置,位于固定环1023的外周壁的多个凸耳10234在固定环1023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设置,每个凸耳10234上均设有第三紧固孔10232。由此,可以实现固定环1023与固定盘1021的可靠连接。
具体地,凸耳10234与固定环1023为一体成型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凸耳10234与固定环1023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凸耳10234与固定环1023的装配效率,保证凸耳10234与固定环1023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固定盘1021具有位于容置空间10212的底壁的第一过线孔10214。具体而言,例如,导电圈组件102与内筒同步转动,走线103的一端与平衡器20相连(例如,与平衡器20的下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相连),走线103的另一端穿过走线通道401后伸出走线通道401经由第一过线孔10214伸入容置空间10212内与导电圈1022相连。
又如,导电圈组件102相对外筒30静止,外接线的一端与主控板相连,外接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过线孔10214后伸入到容置空间10212内与导电圈1022相连。
因此,通过设置第一过线孔10214,从而便于走线103或外接线与导电圈1022的电连接,避免走线103或外接线从容置空间10212的敞开侧伸入到容置空间10212内与导电圈1022电连接而对导电圈1022与导电件1011的配合产生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固定环1023上设有第二过线孔10233,第二过线孔10233在固定环1023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固定环1023,第一过线孔10214、第二过线孔10233和导电圈1022在导电圈1022的轴向上正对,从而导电圈1022的一部分会从第一过线孔10214和第二过线孔10233露出,这样便于走线103或外接线伸入到容置空间10212内直接穿过第二过线孔10233,并且直接与导电圈1022相连,不但可以缩短走线103或外接线的长度,而且便于装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线孔10214为多个,多个第一过线孔10214间隔开设置。具体而言,电路中一般有正极和负极,使用在供电系统10中的走线103成对设置,导电件1011成对设置,导电圈1022成对设置,外接线也是成对设置,成对的导电件1011中的其中一个为正极且另一个为负极,成对的导电圈1022中的其中一个为正极且另一个为负极,成对的导电件1011、成对的导电圈1022、成对的外接线和成对的走线103一一对应相连,从而形成导通的回路。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开的第一过线孔10214,可以实现成对的走线103中的两个走线103或成对的外接线中的两个外接线分别从不同的第一过线孔10214中穿过与导电圈1022一一对应连接,有利于保证可靠性,避免出现短路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将第一过线孔10214集中设置而影响固定盘1021的结构强度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线孔10233为多个,多个第二过线孔10233间隔开设置,多个第二过线孔10233和多个第一过线孔10214一一对应。通过设置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过线孔10214和多个第二过线孔10233,可以实现成对的走线103中的两个走线103或成对的外接线中的两个外接线线分别从不同的第一过线孔10214和第二过线孔10233中穿过与导电圈1022一一对应连接,有利于保证可靠性,避免出现短路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将多个第二过线孔10233集中设置而影响固定环1023的结构强度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第一过线孔10214为偶数个,第二过线孔10233为偶数个,导电件1011为偶数个、导电圈1022为偶数个,外接线为偶数个,走线103为偶数个,偶数个第一过线孔10214、偶数个第二过线孔10233、偶数个导电件1011、偶数个走线103、偶数个导电圈1022和偶数个外接线一一对应,偶数个导电圈1022在外筒30的径向上依次排布且间隔开,由于第一过线孔10214、第二过线孔10233和导电圈1022在轴向上是正对的,这样以导电圈1022的中心轴线(即连接轴40的中线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为参考圆柱面,多个第一过线孔10214分别位于不同直径的参考圆柱面处,多个第二过线孔10233分别位于不同直径的参考圆柱面处。
具体而言,当导电圈组件102与上述的导电件组件101配合时,由于多个导电件1011间隔开设置在导电件固定架1012上,第一卡位槽101211的径向内侧和第一卡位槽101211的径向外侧分别分布有导电件1011,通过使得多个导电圈1022在径向上依次排布,多个第一过线孔10214分别位于不同直径的参考圆柱面,从而便于导电圈1022的设置位置与导电件1011在外筒30的轴向上能够正对,以便于导电圈1022与导电件1011的刷头10113接触,而导电件1011的一部分又伸入到位于加强筋301与外筒30的底部限定出的空间内,这样便于减小导电件组件101凸出外筒30的底部的高度,从而有利于缩小导电圈组件102与外筒30底部之间的距离,保证导电圈1022和导电件1011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走线103和外接线工作的可靠性,多个第一过线孔10214在固定盘102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固定盘1021的中心处设有轴孔10211,固定盘1021通过轴孔10211套接在连接轴40的位于外筒30外的部分上。
具体而言,参照图4和图8所示,连接轴40的位于外筒30外的部分包括第一轴段402和第二轴段403,其中,第一轴段402设于第二轴段403的远离外筒30的一端,第一轴段402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外螺纹,第二轴段403的外周壁凸出于第一轴段402的外周壁,固定盘1021通过轴孔10211调节在第二轴段403上,衣物处理设备1包括锁止螺母,锁止螺母与第一轴段402螺纹配合,从而将导电圈组件102固定在连接轴40上。由此,安装方式简单。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二轴段403的横截面形成为非圆形,轴孔10211的横截面形成为与第二轴段403的横截面适配的非圆形,例如,第二轴段403的横截面形成为半圆形或长圆形。由此,有利于提高第二轴段403与固定盘1021配合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1023为绝缘件,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圈1022短路的风险。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环1023还可以为非绝缘件,固定环1023的与导电圈1022接触的表面设有第三绝缘层,第三绝缘层位于固定环1023和导电圈1022之间,这样设置,不但有利于提高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圈1022短路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将固定环1023设置成结构强度较高的金属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盘1021为绝缘件,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圈1022短路的风险。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盘1021还可以为非绝缘件,固定盘1021的表面设有第四绝缘层,这样设置,不但有利于提高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圈1022短路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将固定盘1021设置成结构强度较高的金属件。
可选地,固定盘1021可以为皮带轮。由此,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圈1022为金属件,例如,导电圈1022为铝或铜件。由此,不但结构强度高,而且导电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电系统10,通过设置上述的导电圈组件102,通过设置固定盘1021,并且在固定盘1021内设置固定环1023,同时将导电圈1022设在固定环1023上,由此,不但便于利用固定盘1021对导电圈1022进行防护,提高了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固定盘1021的容置空间10212的敞开侧便于导电件1011的刷头10113伸入到容置空间10212内以与导电圈1022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固定环1023,还有利于提高导电圈组件10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导电圈组件102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导电圈组件102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通过设置上述的供电系统10,通过设置固定盘1021,并且在固定盘1021内设置固定环1023,同时将导电圈1022设在固定环1023上,由此,不但便于利用固定盘1021对导电圈1022进行防护,提高了导电圈1022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固定盘1021的容置空间10212的敞开侧便于导电件1011的刷头10113伸入到容置空间10212内以与导电圈1022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固定环1023,还有利于提高导电圈组件10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导电圈组件102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导电圈组件102的使用寿命。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衡器20。
如图17、图20-图2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衡器20,可以包括环形的壳体201、导电环202和平衡模块203。
具体而言,如图21所示,壳体201中空以限定出容纳空间2011,容纳空间2011在壳体201的整个周向方向延伸成环形,导电环202位于容纳空间2011内,并且导电环202设在容纳空间2011的远离壳体201的轴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
具体而言,参照图21所示,壳体201包括环形的第一侧壁20111和环形的第二侧壁20112,环形的第一侧壁20111环绕在环形的第二侧壁20112的外周,第一侧壁20111和第二侧壁20112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2011,导电环202设在第一侧壁20111的面对第二侧壁20112的表面上,并且沿着第一侧壁20111延伸成环形。
平衡模块203可以位于容纳空间2011内,平衡模块203的接线端可以与导电环电连接,从而实现主控板与平衡模块203之间的信号传递和/或为平衡模块203供电。
相关技术中,平衡器20内的平衡模块203与导电环202存在高速时接触不良及接线疲劳问题,进而导致平衡器20工作的可靠性变差。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的平衡器20,通过将导电环202设在容纳空间2011的远离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从而当平衡器20使用在衣物处理设备1中且内筒旋转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可以使得平衡模块203与导电环202更加可靠地接触,提高平衡器20工作的可靠性,避免了因将导电环202设在容纳空间2011的邻近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而在离心力作用下导致的平衡模块203与导电环202分离,避免了因平衡模块203与导电环202分离而产生的接触不良的问题。
可选地,壳体201与内筒同轴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4-图25所示,容纳空间2011的邻近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即上述的第二侧壁20112上设有沿壳体201的周向延伸的齿条204,上述的平衡模块203上可以设有与齿条204啮合配合的齿轮。由此,通过设置齿条204和齿轮,从而一方面可以为平衡模块203的移动进行导向,另一方面还可以便于控制平衡模块203的移动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壳体201包括环形的底座2014和环形的盖体2015,其中,底座2014的轴向一侧敞开,盖体2015设在底座2014的敞开侧以与底座2014限定出容纳空间2011,导电环202设在底座2014的远离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由此,通过使得底座2014和盖体2015分体加工,从而便于壳体201内平衡模块203的安装。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盖体2015可拆卸地设在底座2014的敞开侧。由此,通过将盖板与底座2014设置可拆卸相连,从而便于对容纳空间2011内的平衡模块203以及导电环202的维修和更换。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容纳空间2011的内壁上设有容纳部,容纳部在壳体201的周向上延伸成环形,容纳部可以用于安装导电环202,也就是说,容纳空间2011的远离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容纳部,容纳部可以用来安装导电环202,也即上述的第一侧壁20111上设有容纳部,容纳部可以用于安装导电环202。由此,通过设置容纳部,从而便于对导电环202的限位安装,并且容纳部的设置还可以对导电环202的安装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在产线工人装配操作时,直接将导电环202安装到容纳部即可,避免了因不设置容纳部而需要确定导电环202的安装位置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空间2011的内壁上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可以限定出容纳部,也就是说,容纳空间2011的远离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朝向远离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容纳槽,容纳槽可限定出容纳部,导电环202可以限位在该容纳槽内。由此,通过设置容纳槽,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安装,同时容纳槽的设置不额外占用壳体201内的空间,有利于优化平衡器20的结构布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容纳空间2011的内壁上设有台阶部2012,台阶部2012可以限定出容纳部,也就是说,容纳空间2011的远离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台阶部2012,台阶部2012可以限定出容纳部,导电环202可以安装在台阶部2012上。由此,通过设置台阶部2012,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安装,同时有利于优化平衡器20的结构布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环202为多个,容纳部为多个,多个容纳部和多个导电环202一一对应,每个容纳部用于安装对应的导电环202。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每个导电环202安装至对应的容纳部,提高对导电环202安装的可靠性,而且还有利于将不同的导电环202间隔开,保证导电环202工作的可靠性。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导电环202可以为偶数个,容纳部可以为偶个数,偶数个导电环202和偶数个容纳部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平衡器20包括至少一组容纳部组和至少一组导电环组,每组导电环组包括两个导电环202,每组容纳部组包括两个容纳部。具体而言,如上文中所示的,电路中一般有正极和负极,导电环202一般需要成对出现即形成所述的导电环组,导电环组的其中一个导电环202为正极且另一个导电环202为负极,从而导电环组与上述的成对的导电件1011、成对的导电圈1022、成对的外接线和成对的走线103一一对应相连,从而形成导通的回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容纳部的构造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多个容纳部中,其中一个或几个容纳部可以构造成上述的容纳槽,其余的容纳部可以构造成上述的台阶部2012。
在一些进一步地具体实施例中,每组容纳部组中的两个容纳部的构造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择地,每组容纳部组的两个容纳部均构造成容纳槽,也就是说,每组容纳部组形成为容纳槽组,每组容纳槽组包括两个容纳槽,导电环组的两个导电环202一一对应地安装至两个容纳槽。
可选择地,每组容纳部组的两个容纳部的其中一个被构造成为台阶部2012,每组容纳部组的两个容纳部的另一个则构造成容纳槽,导电环组的两个导电环202中的其中一个安装至容纳槽,而导电环组的两个导电环202中的另一个则安装至台阶部2012。
可选择地,每组容纳部组的两个容纳部均构造成台阶部2012,也就是说,每组容纳部组形成为台阶部组,每组台阶部组包括两个台阶部2012,导电环组的两个导电环202一一对应地安装至台阶部组的两个台阶部2012。
进一步地,每组容纳部组的两个容纳部均构造成台阶部2012,也就是说,每组容纳部组形成为台阶部组,每组台阶部组包括两个台阶部2012,并且所述两个台阶部2012形成为连续的台阶状,如图21所示。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部组的两个台阶部2012还可以形成为是间隔开的,如图30所示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部组和导电环组分别为对应的多组,多组台阶部组的台阶部2012在壳体201的轴向上排列成台阶状。具体而言,台阶部组和导电环组分别对应为两组,两组导电环组与上述的两对导电件1011、两对导电圈1022、两对连接线和两对外接线分别一一对应相连,从而形成两条不同的导通回路,这样,其中一条导通回路可以实现对平衡模块203的供电,另一条导通回路可以实现平衡模块203与主控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从而便于主控板获知平衡模块203的位置以及平衡模块203的移动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1所示,多组台阶部组的台阶部2012在壳体201的轴向上排列成台阶状,也就是说,多组台阶部组的台阶部2012是在壳体201的轴向上连续的。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并且还可以便于多个导电环202的设置,与台阶部2012间隔开的方式相比,有利于缩小台阶部2012在容纳空间2011内所占用的空间,从而便于将平衡模块203设置地更小,更加利于平衡器20的小型化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1所示,在从壳体201的轴向一端到壳体201的轴向另一端的方向上,多组台阶部组的台阶部2012在壳体201的轴向上排列成台阶状,并且多组台阶部组的多个台阶部2012是逐渐地向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靠近的。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从壳体201的轴向一端到壳体201的轴向另一端的方向上,多组台阶部组的台阶部2012在壳体201的轴向上排列成台阶状,并且多组台阶部组的多个台阶部2012首先逐渐地向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靠近,而后又逐渐地向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远离。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0所示,多个台阶部2012在壳体201的轴向上间隔开设置。由此,有利于增大相邻的两个导电环202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了导电环202的短路问题,有利于提高导电环202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和图30所示,台阶部2012包括第二台阶面20122和第一台阶面20121,并且第二台阶面20122与第一台阶面20121相连,第一台阶面20121在壳体201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台阶面20122在壳体201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台阶面20122的远离第一台阶面20121的一端设有固定挡块2013,固定挡块2013朝向靠近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凸出,导电环202夹持在固定挡块2013和第一台阶面20121之间,从而可以在壳体201的轴向上对导电环202进行限位,使得导电环202可以可靠地位于台阶部2012,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导电环202的移位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台阶部2012的第二台阶面20122上均设置有固定挡块2013。从而便于对与每个台阶部2012配合的导电环202的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台阶面2012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固定挡块2013,第二台阶面20122上的多个固定挡块2013在壳体20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从而可以利用所述多个固定挡块2013和第一台阶面20121夹持对应的导电环202,提高对导电环202的限位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第二台阶面20122上的多个固定挡块2013在壳体20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设置,从而可以利用所述多个固定挡块2013和第一台阶面20121夹持对应的导电环202,有利于导电环202的受力均匀,提高对导电环202的限位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挡块2013、台阶部201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固定挡块2013、台阶部2012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固定挡块2013、台阶部2012的装配效率,保证固定挡块2013、台阶部2012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部2012设在上述的底座2014上,底座2014、台阶部2012和固定挡块2013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底座2014、台阶部2012和固定挡块2013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底座2014、台阶部2012和固定挡块2013的装配效率,保证底座2014、台阶部2012和固定挡块2013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部2012的台阶面形成有第一固定部,导电环202具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插接。具体而言,台阶部2012包括第二台阶面20122和第一台阶面20121,并且第二台阶面20122与第一台阶面20121相连,第一台阶面20121在壳体201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台阶面20122在壳体201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台阶面20122和第一台阶面2012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固定部,导电环202具有第二固定部。通过台阶部2012的第一固定部与导电环202的第二固定部插接配合,从而可以提高对导电环202的限位效果,避免导电环202的移位或跑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台阶面20121上设有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邻近第二台阶面20122设置,由此,可以利用第一固定部在壳体201的周向和径向上对导电环202进行限位,提高导电环202的定位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台阶部2012的台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部,导电环202具有多个第二固定部,多个第一固定部在壳体20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多个第一固定部和多个第二固定部一一对应插接。由此,有利于提高导电环202与台阶部2012固定的可靠性,提高对导电环202的限位效果,避免导电环202的移位或跑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固定部在壳体201的周向方向上均匀间隔开设置。由此,有利于提高导电环202与台阶部2012固定的可靠性,提高对导电环202的限位效果,避免导电环202的移位或跑偏。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2和图28所示,第一固定部为形成在台阶部2012的台阶面(例如,上述的第一台阶面20121)上的卡槽201211,第二固定部为卡板202111。这样可以利用卡板202111卡入卡槽201211内,从而实现将导电环202安装在台阶部2012上,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8-图19所示,台阶部2012处具有贯穿台阶部2012和壳体201的外周侧壁的避让孔20123,也就是说,台阶部2012处具有贯穿壳体201的第一侧壁20111和台阶部2012的避让孔20123,导电环202具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经由避让孔20123穿出容纳空间2011,从而便于第一接线端子与上述的走线103的一端相连,以实现电路的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台阶部2012为多个,每个台阶部2012处均设有避让孔20123,多个台阶部2012的避让孔20123在壳体201的径向上依次排布且位于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同一侧。由此,有利于将多个避让孔20123设置地更加地靠近,有利于不同的第一接线端子分别穿过避让孔20123与不同的走线103进行接线,从而缩短走线103的长度,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平衡器20包括绝缘密封胶层(图未示出),绝缘密封胶层覆盖避让孔20123、第一接线端子和走线103的一端。具体而言,由于平衡器20安装在内筒上,在衣物处理设备1工作时,内筒的内外一般都有较多的水,通过利用绝缘密封胶层覆盖避让孔20123、第一接线端子和走线103的一端,有利于提高防水效果,避免水进入到平衡器20的壳体201内,避免水等接触到第一接线端子和走线103的一端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平衡器2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1为绝缘件,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导电环202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环202短路的风险。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壳体201还可以为非绝缘件,壳体201的表面设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位于导电环202与壳体201的表面之间,这样设置,不但有利于提高导电环202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导电环202短路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将壳体201设置成结构强度较高的金属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通过将导电环202设在容纳空间2011的远离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从而当平衡器20使用在衣物处理设备1中且内筒旋转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可以使得平衡模块203与导电环202更加可靠地接触,提高平衡器20工作的可靠性,避免了因将导电环202设在容纳空间2011的邻近壳体2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侧壁上而在离心力作用下导致的平衡模块203与导电环202分离,避免了因平衡模块203与导电环202分离而产生的接触不良的问题。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衡器20的导电环202。
如图26-图2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衡器20的导电环202,包括:环体2021。
具体而言,如图27所示,环体202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0212、第二连接部20213和环体本体20211。
其中,环体本体20211形成为开环形,第一连接部20212和第二连接部20213分别与环体本体20211的周向两端一一对应相连,也就是说,环体本体20211的周壁具有开口,开口在环体本体20211的轴向方向上贯穿环体本体20211,第一连接部20212与开口的其中一个壁面相连,第二连接部20213与开口的另一个壁面相连,并且第一连接部20212与第二连接部20213相连,由此,可以限定出闭环形的环体2021,从而提高导电环202工作的可靠性,并且当导电环202安装在上述的容纳空间2011的第一侧壁20111上时,环体本体20211的外周壁与第一侧壁20111的内壁可以贴靠。
第一连接部20212和第二连接部20213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接线端子,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20212具有第一接线端子,或者第二连接部20213具有第一接线端子,或者第一连接部20212和第二连接部20213分别具有第一接线端子。当第一连接部20212和第二连接部20213均具有第一接线端子时,位于同一导电环202的两个第一接线端子与同一根走线103相连。
相关技术中,平衡器20的导电环202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衡器20的导电环202,环体202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环体202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环体2021由待加工件弯折而形成。也就是说,整个环体2021可以由待加工件弯折形成,待加工件可以中部弯折以形成开环形的环体本体20211,待加工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再分别弯折而形成第一连接部20212和第二连接部20213。或者,待加工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首先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20212和第二连接部20213,接着待加工件的中部再弯折而形成环体本体20211。由此,加工工艺简单,便于制造,生产效率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第一连接部20212的一端与环体本体20211的周向一端相连,且第一连接部20212的另一端沿着环体本体20211的径向并且朝向远离环体本体2021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由此,结构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第二连接部20213包括第一连接段202131以及第二连接段202132,第一连接段202131在环体本体20211的周向上与第一连接部20212正对且相连,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段202131的面对第一连接部2021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连接部20212的面对第一连接段202131的一侧表面相连,第二连接段20213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202131的远离环体本体20211的中心线的一端相连,而且第二连接段202132沿径向向外的方向突出于第一连接部20212,第二连接段202132的另一端沿着环体2021的径向向外的方向延伸后、沿着环体本体20211的轴向弯折以形成第一接线端子。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这样限定出的第一接线端子可以在轴向进行插接,从而提高第一接线端子与走线103配合的可靠性,避免因内筒的转动而产生松动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环体本体20211上设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适于与上述的第一固定部插接。由此,可以利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配合在壳体201的周向和径向上对导电环202进行限位,提高导电环202的定位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第二固定部为设在环体本体20211的轴向端面且沿环体本体20211的轴向延伸的卡板202111。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可选地,卡板202111与环体202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卡板202111与环体202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卡板202111与环体2021的装配效率,保证卡板202111与环体2021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卡板202111还可以与环体2021为非一体成型件。例如,卡板202111可以焊接在上述的环体本体20211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图28所示,导电环202包括多个加强板2022,加强板2022设在环体本体20211的内周壁上且沿环体本体20211的周向延伸,加强板2022与环体本体20211具有夹角(例如,加强板2022与环体本体20211垂直设置),多个加强板2022在环体202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加强板2022,一方面可以提高导电环202的结构强度,另一个方面,导电环202在加强板2022位置处可以限定出大体“L”形的截面,从而环体本体20211可以与第二台阶面20122配合,加强板2022可与第一台阶面20121配合,从而提高导电环202与上述的台阶部2012配合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和图28所示,第二固定部为沿环体本体20211的周向间隔开的多个,多个第二固定部与多个第一固定部一一对应配合,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部之间具有至少一个(例如一个)加强板2022。由此,有利于合理优化导电环202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第一连接部20212和第二连接部20213位于相邻的两个加强板2022之间。由此,有利于合理优化导电环202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环20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加强板2022和上述的环体202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环体202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仅是环体2021为一体成型件,加强板2022可以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环体本体20211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环202为金属件,例如,导电环202为铝或铜件。由此,不但结构强度高,而且导电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衡器20,通过设置上述的导电环202,环体202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环体202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通过设置该平衡器20,平衡器20中,导电环202的环体202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件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环体202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发明的所有的描述中,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一些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一些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一些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板;
外筒;
内筒,所述内筒设在所述外筒内且相对所述外筒可转动;
平衡器,所述平衡器设在所述内筒上;
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导电件组件和导电圈组件,所述导电件组件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圈组件包括导电圈,所述导电件组件和所述导电圈组件的其中一个相对所述外筒静止且通过外接线适于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导电件组件和所述导电圈组件的另一个与所述内筒同步转动且通过走线与所述平衡器电连接,在所述内筒转动时、所述导电圈和所述导电件始终保持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组件相对所述外筒静止且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外筒,所述导电件的第二接线端子通过外接线适于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组件包括:导电件固定架,所述导电件安装在所述导电件固定架上,所述导电件固定架具有安装部,所述导电件组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导电件固定架上形成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加强筋卡合,所述卡位槽限定出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交错相连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卡位槽包括交错相通的第一卡位槽和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卡合,所述第二卡位槽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形成为环形,所述外筒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供与所述内筒相连的连接轴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加强筋环绕所述连接孔的外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加强筋在径向上依次排布且间隔开,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着径向且朝向远离连接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位槽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偶数个且间隔开,与所述第一卡位槽卡合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分布有所述导电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部具有连接孔,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连接轴和驱动电机,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内筒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形成有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贯穿所述连接轴的走线通道,所述走线穿过所述走线通道后与所述平衡器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圈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位于所述外筒外的部分上,或所述导电圈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上,所述导电圈通过走线与所述平衡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圈环绕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圈组件包括:
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面对所述外筒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导电圈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圈组件包括: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沿所述外筒的周向延伸成环形,所述导电圈设在所述固定环的朝向所述外筒的一侧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圈通过连接胶层粘贴在所述固定环上;和/或,
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用于扣持所述导电圈的卡钩;和/或,
所述固定环的朝向所述导电件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延伸成环形,所述导电圈限位在所述凹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具有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的第一过线孔,伸出所述走线通道的所述走线经由所述第一过线孔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导电圈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贯穿所述固定环的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导电圈在所述外筒的轴向上正对,所述走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导电圈电连接。
18.根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所述导电圈、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走线、所述外接线为一一对应的偶数个,偶数个所述导电圈在径向上依次排布,偶数个所述第一过线孔沿周向间隔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具有轴孔,所述固定盘通过所述轴孔套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位于所述外筒外的部分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位于所述外筒外的部分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设在所述第二轴段的远离所述外筒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周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周壁,所述第二轴段的横截面形成为非圆形,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设有非圆形的轴孔;
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锁止螺母,所述锁止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段螺纹配合且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二轴段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碳刷。
CN202110120118.8A 2021-01-28 2021-01-28 衣物处理设备 Pending CN114808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0118.8A CN114808375A (zh) 2021-01-28 2021-01-28 衣物处理设备
PCT/CN2022/073838 WO2022161361A1 (zh) 2021-01-28 2022-01-25 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0118.8A CN114808375A (zh) 2021-01-28 2021-01-28 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8375A true CN114808375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6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0118.8A Pending CN114808375A (zh) 2021-01-28 2021-01-28 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8375A (zh)
WO (1) WO202216136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8816A1 (en) * 2008-09-09 2010-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CN105358754A (zh) * 2013-06-13 2016-02-24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5960486A (zh) * 2014-02-04 2016-09-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6232892A (zh) * 2014-06-23 2016-12-14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平衡器的供电器
CN206887502U (zh) * 2017-05-23 2018-01-1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壁挂式洗衣机的后外桶和具有其的壁挂式洗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2560B2 (ja) * 2008-09-05 2012-08-1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CN102268800A (zh) * 2011-05-31 2011-12-07 任文涛 分类洗单桶滚筒洗衣机
CN210657619U (zh) * 2019-04-20 2020-06-0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洗衣机平衡装置和洗衣机
CN110725102B (zh) * 2019-11-07 2020-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涤设备的配重平衡环
CN211395022U (zh) * 2019-12-31 2020-09-01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平衡组件及家用电器
CN211395024U (zh) * 2019-12-31 2020-09-01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平衡组件及家用电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8816A1 (en) * 2008-09-09 2010-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CN105358754A (zh) * 2013-06-13 2016-02-24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5960486A (zh) * 2014-02-04 2016-09-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6232892A (zh) * 2014-06-23 2016-12-14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平衡器的供电器
CN206887502U (zh) * 2017-05-23 2018-01-1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壁挂式洗衣机的后外桶和具有其的壁挂式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1361A1 (zh)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0295B2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washing machine
CN101764443B (zh) 具有一体型护罩结构的薄型定子与薄型电机,以及包括该结构件的滚筒洗衣机直接驱动装置
US8922082B2 (en) BLDC motor for a hairdryer
US7557486B2 (en) Dual rotor type motor
KR100651850B1 (ko) 세탁기
RU2555656C1 (ru)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в стиральной машине, и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содержащая его
KR100930011B1 (ko) Bldc 모터용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더블 로터/싱글스테이터 구조의 bldc 모터
US20080122300A1 (en) Motor
KR100640802B1 (ko) 이중 로터형 모터
MX2010014288A (es) Maquina electrica.
CN114808375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4808376A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导电圈组件、供电系统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4808377A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平衡器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4808378A (zh) 导电环、平衡器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4808374A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导电件组件、供电系统和衣物处理设备
KR100640803B1 (ko) 이중 로터형 모터
KR20130091019A (ko) 모터와 이를 가지는 세탁기
CN210350891U (zh) 电机
CN211665333U (zh) 一种缝纫机的驱动装置及其缝纫机
CN112195617B (zh) 电机罩、电机及洗衣机
WO2014098475A1 (ko) 세탁기의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세탁기
CN101427445B (zh) 防止向主轴漏电的马达
US20140035430A1 (en) Motor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AU2022301814A1 (en) Axial flux motor for a laundry machine
CN110890825A (zh) 电机及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