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8205B -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8205B
CN114808205B CN202210499293.7A CN202210499293A CN114808205B CN 114808205 B CN114808205 B CN 114808205B CN 202210499293 A CN202210499293 A CN 202210499293A CN 114808205 B CN114808205 B CN 114808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ing
yarn
wind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92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8205A (zh
Inventor
李萍
罗秋兰
沈丽尧
杨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Nan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Nan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Nan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xing Nan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4992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8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8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8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8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8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36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e.g. building motions, e.g. control for the traversing stroke of ring rails; Stopping ring rails in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包括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第三绕线结构和缠线传导结构,缠线传导结构的下端三角位置处套接有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和第三绕线结构,第一绕线结构包括导线部件和驱动传导部件,导线部件设在第一绕线结构的内端顶部位置,导线部件的中心位置啮合连接有驱动传导部件,缠线传导结构包括顶板圆架、中心插杆、稳固连架、连接齿盘、轴架杆和传输轴,顶板圆架的下端插接有中心插杆,中心插杆的中心限位连接有稳固连架。本发明通过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第三绕线结构和缠线传导结构的设置,实现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舒弹丝源于植物性天然可再生资源的SORONA聚合物,可以与多种纤维混纺成纱,克服了竹浆织物尺寸稳定性差的缺陷并提高了其弹性、舒适性,提高针织品抗起毛起球等级的效果,赋予抗菌止痒、远红外等性能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与弹性短纤维应用相结合,纱身使用精梳棉纤维,段彩处饰纱材质以弹性短纤维为主,可以在段彩纱的外观基础上,形成纱身局部弹力特性,因此段彩段弹手感柔和,可形成清新的自然散布式段彩纹路,段彩段弹效果显著,这一创新产品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应用于家纺领域,是家纺材料的一次重大革新。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111243761.6,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细腻抗起球的面料,各纱线在各自区域的X方向上形成若干线圈,若干线圈在各自区域的Y方向或Z方向上相互串套形成第一表面层、第一连接层、中间层、第二连接层以及第二表面层。本发明的面料采用五明治的结构,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均采用细旦且高纱支的优可丝或其他短纤纤维,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均采用较细的涤纶纤维,中间层采用F数较低的涤纶纤维,使得面料自然亲肤,抗起毛起球,整体中空保暖且手感挺阔,适合做卫衣或外套,但是该专利存在不便于进行组合式缠绕生产工作,需要进行改进。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023221647.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含T8和纤维素短纤的皮芯结构纱线及包含其的面料,所述皮芯结构纱线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皮层为纤维层,所述芯层为T8纱线层;所述皮芯结构纱线通过选择T8纱线层作为芯层,搭配纤维层作为皮层,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保型能力以及吸湿快干性能的皮芯结构纱线,可以应对天气变化,具有保型和抗褶皱的能力,但是该专利存在不利于一体化成型缠绕工作,需要进行改进。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110080096.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麻舒弹丝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大麻混纺的基础上加入舒弹丝纤维,利用大麻、再生涤、天丝和舒弹丝混纺,可以实现多种原料优势互补,既能发挥大麻纤维吸湿排汗、天然抗菌、防霉保健和吸臭排污的功效,又能充分利用舒弹丝纤维柔软蓬松、可保持长期受压环境下不变形的特性,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舒适性,改善麻纤维的硬挺性,所得大麻舒弹丝面料风格独特,服用性能好,同时提高了面料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和保型性,能够适应人们居家时对健康、卫生和保健的要求;本发明的大麻舒弹丝纺织面料扩展了大麻纤维的应用领域,有利于提升其附加值,但是该专利存在不便于进行高效协同生产调控现象,需要进行改进。
但是现有的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传统的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生产装置不便于进行组合式缠绕生产工作,不利于一体化成型缠绕工作,同时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生产装置还存在不便于进行高效协同生产调控现象,所以需要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包括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第三绕线结构和缠线传导结构,所述缠线传导结构的下端三角位置处套接有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和第三绕线结构;
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包括导线部件和驱动传导部件,所述导线部件设在第一绕线结构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导线部件的中心位置啮合连接有驱动传导部件;
所述缠线传导结构包括顶板圆架、中心插杆、稳固连架、连接齿盘、轴架杆和传输轴,所述顶板圆架的下端插接有中心插杆,所述中心插杆的中心限位连接有稳固连架,所述中心插杆的底部与连接齿盘相套接设置,所述顶板圆架的下端侧部固定连接有轴架杆,所述轴架杆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传输轴。
优选的,所述导线部件包括锥形轮、转动轴、限位转盘、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上端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限位连接有限位转盘,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轮,所述转动轴的上端面与第一连接环相贯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传导部件包括齿轮、齿环、带动盘和穿线部分,所述带动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的中心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与穿线部分相啮合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穿线部分包括啮合盘、贯通架、轮柱架、驱动盘和驱动齿架,所述啮合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通架,所述贯通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轮柱架,所述轮柱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架。
优选的,所述啮合盘通过齿轮与齿环相啮合连接设置,所述齿环通过带动盘带动限位转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齿盘与驱动齿架相啮合连接设置,所述缠线传导结构通过连接齿盘带动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第三绕线结构内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缠线传导结构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导口,所述传导口的顶部连通有连通口,所述传导口的侧部下端连通有风机。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第三绕线结构和缠线传导结构进行组合连接,实现整体化的安装组合工作,方便进行整体化的连接工作,实现对接固定的目的;
S2、之后将线体通过啮合盘、贯通架、轮柱架、驱动盘、驱动齿架的中心进行连通传递工作,将锥形轮上绕线连接,通过穿线部分的顶部进行连接;
S3、通过连接齿盘的转动,带动驱动齿架进行转动连接,之后通过啮合盘带动齿轮、齿环进行转动,作用在带动盘上,带动盘带动限位转盘进行转动,使得锥形轮进行转动,通过顶部的组合,实现绕线生产工作;
S4、通过传输轴的转动,实现与外界的连接,从而实现混合绕丝工作,更好的进行组合生产工作,完成纺线生产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安装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和第三绕线结构,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第三绕线结构设在缠线传导结构的三角位置处,实现相互的限位连接工作,方便进行纺线生产工作,第一绕线结构通过导线部件、驱动传导部件组合连接,可进行相互的架设驱动目的,导线部件、驱动传导部件的组合,实现双材料纺线的混合工作,实现相互缠绕并传输生产工作。
二、本发明通过安装缠线传导结构,缠线传导结构方便进行传输连接功能,通过与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第三绕线结构的组合连接,便于进行组合式缠绕生产工作,利于一体化成型缠绕工作,同时便于进行高效协同生产调控现象,更好的进行整体化的组合生产目的。
三、本发明通过安装传导口、风机和连通口,实现相互连通的目的,通过外界的吸附,将连通口与外界管体进行连通,实现抽排工作,更好的减少生产污染的现象,通过风机、传导口的连通,之后传输至连通口位置处,通过连通口传输至外界,实现无尘生产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传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穿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缠线传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缠线传导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主体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绕线结构、2-第二绕线结构、3-第三绕线结构、4-缠线传导结构、5-导线部件、6-驱动传导部件、7-锥形轮、8-转动轴、9-限位转盘、10-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齿轮、13-齿环、14-带动盘、15-穿线部分、16-啮合盘、17-贯通架、18-轮柱架、19-驱动盘、20-驱动齿架、21-顶板圆架、22-中心插杆、23-稳固连架、24-连接齿盘、25-轴架杆、26-传输轴、27-传导口、28-风机、29-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全自动三代轮毂轴承振动测量仪,包括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和缠线传导结构4,缠线传导结构4的下端三角位置处套接有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和第三绕线结构3,通过组合连接,方便进行整体的安装架设任务;
请参阅图2,第一绕线结构1包括导线部件5和驱动传导部件6,导线部件5设在第一绕线结构1的内端顶部位置,导线部件5的中心位置啮合连接有驱动传导部件6,通过导线部件5和驱动传导部件6的组合设置,方便进行绕线生产工作;
请参阅图6、图7,缠线传导结构4包括顶板圆架21、中心插杆22、稳固连架23、连接齿盘24、轴架杆25和传输轴26,顶板圆架21的下端插接有中心插杆22,中心插杆22的中心限位连接有稳固连架23,中心插杆22的底部与连接齿盘24相套接设置,顶板圆架21的下端侧部固定连接有轴架杆25,轴架杆25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传输轴26,通过顶板圆架21、中心插杆22、稳固连架23、连接齿盘24、轴架杆25和传输轴26的组合连接,方便进行支撑传输任务。
请参阅图3,导线部件5包括锥形轮7、转动轴8、限位转盘9、第一连接环10和第二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1的上端插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底部限位连接有限位转盘9,转动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轮7,转动轴8的上端面与第一连接环10相贯通设置,通过锥形轮7、转动轴8、限位转盘9、第一连接环10和第二连接环11的组合设置,方便进行导线连通工作。
请参阅图4,驱动传导部件6包括齿轮12、齿环13、带动盘14和穿线部分15,带动盘14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齿环13,齿环13的中心啮合连接有齿轮12,齿轮12的中心与穿线部分15相啮合连接设置。
请参阅图5,穿线部分15包括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和驱动齿架20,啮合盘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通架17,贯通架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轮柱架18,轮柱架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19,驱动盘1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架20,通过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和驱动齿架20的设置,方便进行穿线缠绕生产工作。
啮合盘16通过齿轮12与齿环13相啮合连接设置,齿环13通过带动盘14带动限位转盘9转动连接,连接齿盘24与驱动齿架20相啮合连接设置,缠线传导结构4通过连接齿盘24带动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内部转动连接,通过结构之间的组合,方便进行整体的协同生产工作。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可将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缠线传导结构4进行组合连接,实现相互的安装架设任务,通过缠线传导结构4的设置,实现中部的支撑传输任务,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的设置,方便进行纺纱连接工作,第一绕线结构1通过导线部件5和驱动传导部件6组合设置,实现高效组合的目的,导线部件5通过锥形轮7、转动轴8、限位转盘9、第一连接环10和第二连接环11组合连接,锥形轮7、转动轴8、限位转盘9可在第一连接环10、第二连接环11上进行转动,实现线体的传输连通工作,更好的进行组合缠绕生产工作,方便进行线体的相互缠绕连接工作,驱动传导部件6通过齿轮12、齿环13、带动盘14和穿线部分15组合设置,通过驱动穿线部分15的转动,作用在齿轮12、齿环13上,带动带动盘14进行运行工作,从而带动导线部件5内部进行转动,实现同步生产工作,穿线部分15通过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和驱动齿架20连接设置,通过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和驱动齿架20的设置,实现连通生产目的,且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和驱动齿架20的中心设有孔体,方便进行线体贯通连接,实现主线支线的连接组合,从而方便优可丝-舒弹丝混合连接,缠线传导结构4通过顶板圆架21、中心插杆22、稳固连架23、连接齿盘24、轴架杆25和传输轴26连接,缠线传导结构4的设置,方便进行连接组合任务,通过轴架杆25、传输轴26的设置,方便进行线体的传输,且连接齿盘24的转动,方便进行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和第三绕线结构3的驱动调控工作,稳固连架23的设置,方便进行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和第三绕线结构3的支撑工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缠线传导结构4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导口27,传导口27的顶部连通有连通口29,传导口27的侧部下端连通有风机28。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使用者通过安装传导口27、风机28和连通口29,实现相互连通的目的,通过外界的吸附,将连通口29与外界管体进行连通,实现抽排工作,更好的减少生产污染的现象,通过风机28、传导口27的连通,之后传输至连通口29位置处,通过连通口29传输至外界,实现无尘生产工作。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和缠线传导结构4进行组合连接,实现整体化的安装组合工作,方便进行整体化的连接工作,实现对接固定的目的;
S2、之后将线体通过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驱动齿架20的中心进行连通传递工作,将锥形轮7上绕线连接,通过穿线部分15的顶部进行连接;
S3、通过连接齿盘24的转动,带动驱动齿架20进行转动连接,之后通过啮合盘16带动齿轮12、齿环13进行转动,作用在带动盘14上,带动盘14带动限位转盘9进行转动,使得锥形轮7进行转动,通过顶部的组合,实现绕线生产工作;
S4、通过传输轴26的转动,实现与外界的连接,从而实现混合绕丝工作,更好的进行组合生产工作,完成纺线生产工作。
工作原理:使用者将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和缠线传导结构4进行组合连接,实现相互的安装组合任务,使用者将线体通过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驱动齿架20的内端进行贯穿,锥形轮7上缠绕支线,之后统一与传输轴26进行连接接触,通过外界的牵拉,实现活动传输任务,通过安装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和第三绕线结构3,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设在缠线传导结构4的三角位置处,实现相互的限位连接工作,方便进行纺线生产工作,第一绕线结构1通过导线部件5、驱动传导部件6组合连接,可进行相互的架设驱动目的,导线部件5、驱动传导部件6的组合,实现双材料纺线的混合工作,实现相互缠绕并传输生产工作,通过安装缠线传导结构4,缠线传导结构4方便进行传输连接功能,通过与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的组合连接,便于进行组合式缠绕生产工作,利于一体化成型缠绕工作,同时便于进行高效协同生产调控现象,更好的进行整体化的组合生产目的,之后使用者通过外界驱动连接齿盘24进行转动,作用在稳固连架23上限位设置的第一绕线结构1、第二绕线结构2、第三绕线结构3上,使得驱动齿架20进行转动,带动驱动盘19、轮柱架18、贯通架17、啮合盘16进行转动,啮合盘16的转动会带动齿轮12进行转动,作用在齿环13上,从而带动带动盘14进行转动,带动盘14的转动会带动连接的限位转盘9进行转动,实现锥形轮7上线体的缠绕,实现整体组合连接的目的,方便进行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生产工作,完成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包括三组结构相同的绕线结构和缠线传导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结构相同的绕线结构位于缠线传导结构(4)的下端三角位置处;
所述绕线结构包括导线部件(5)和驱动传导部件(6),所述导线部件(5)设在绕线结构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导线部件(5)的中心位置啮合连接有驱动传导部件(6);
所述缠线传导结构(4)包括顶板圆架(21)、中心插杆(22)、稳固连架(23)、连接齿盘(24)、轴架杆(25)和传输轴(26),所述顶板圆架(21)的下端插接有中心插杆(22),所述中心插杆(22)的中心限位连接有稳固连架(23),所述中心插杆(22)的底部与连接齿盘(24)相套接设置,所述顶板圆架(21)的下端侧部固定连接有轴架杆(25),所述轴架杆(25)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传输轴(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部件(5)包括锥形轮(7)、转动轴(8)、限位转盘(9)、第一连接环(10)和第二连接环(11),所述第二连接环(11)的上端插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底部限位连接有限位转盘(9),所述转动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轮(7),所述转动轴(8)的上端面与第一连接环(10)相贯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导部件(6)包括齿轮(12)、齿环(13)、带动盘(14)和穿线部分(15),所述带动盘(14)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齿环(13),所述齿环(13)的中心啮合连接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的中心与穿线部分(15)相啮合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部分(15)包括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和驱动齿架(20),所述啮合盘(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通架(17),所述贯通架(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轮柱架(18),所述轮柱架(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19),所述驱动盘(1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架(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盘(16)通过齿轮(12)与齿环(13)相啮合连接设置,所述齿环(13)通过带动盘(14)带动限位转盘(9)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齿盘(24)与驱动齿架(20)相啮合连接设置,所述缠线传导结构(4)通过连接齿盘(24)带动三组绕线结构内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传导结构(4)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导口(27),所述传导口(27)的顶部连通有连通口(29),所述传导口(27)的侧部下端连通有风机(28)。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装置制备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组绕线结构和缠线传导结构(4)进行组合连接,实现整体化的安装组合工作,方便进行整体化的连接工作,实现对接固定的目的;
S2、之后将线体通过啮合盘(16)、贯通架(17)、轮柱架(18)、驱动盘(19)、驱动齿架(20)的中心进行连通传递工作,将锥形轮(7)上绕线连接,通过穿线部分(15)的顶部进行连接;
S3、通过连接齿盘(24)的转动,带动驱动齿架(20)进行转动连接,之后通过啮合盘(16)带动齿轮(12)、齿环(13)进行转动,作用在带动盘(14)上,带动盘(14)带动限位转盘(9)进行转动,使得锥形轮(7)进行转动,通过顶部的组合,实现绕线生产工作;
S4、通过传输轴(26)的转动,实现与外界的连接,从而实现混合绕丝工作,更好的进行组合生产工作,完成纺线生产工作。
CN202210499293.7A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Active CN114808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9293.7A CN11480820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9293.7A CN11480820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8205A CN114808205A (zh) 2022-07-29
CN114808205B true CN114808205B (zh) 2023-03-14

Family

ID=8251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9293.7A Active CN11480820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820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601654D1 (de) * 1995-11-29 1999-05-20 Keck Helmut Spulvorrichtung für Spulmaschinen, Fachmaschinen und Texturiermaschinen
EP0950627A1 (de) * 1998-04-17 1999-10-20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s mit konstanter Geschwindigkeit gelieferten Fadens auf eine Spule
CN1676694A (zh) * 2004-04-02 2005-10-05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多个牵伸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纺纱机
CN200976307Y (zh) * 2006-11-24 2007-11-14 王伟修 绕线模偏心防转绕线装置
CN101192470A (zh) * 2006-11-24 2008-06-04 王伟修 绕线模偏心防转绕线装置
CN201439898U (zh) * 2009-03-03 2010-04-21 中山市三乡镇崟谷彩灯厂 圣诞灯串绞线机
CN107601143A (zh) * 2017-10-24 2018-01-19 湖州电力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便携式多股电缆同步绞盘
CN109264496A (zh) * 2018-09-12 2019-01-25 佛山市南海新兴利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级变速的打包带排线装置
CN111908274A (zh) * 2020-07-11 2020-11-10 宿州市宝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储纱装置
CN113122981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
CN214166922U (zh) * 2020-12-04 2021-09-10 贵安新区东江飞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芯电缆绕线机
CN113969440A (zh) * 2021-11-19 2022-01-2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纱线加捻合股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601654D1 (de) * 1995-11-29 1999-05-20 Keck Helmut Spulvorrichtung für Spulmaschinen, Fachmaschinen und Texturiermaschinen
EP0950627A1 (de) * 1998-04-17 1999-10-20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s mit konstanter Geschwindigkeit gelieferten Fadens auf eine Spule
CN1676694A (zh) * 2004-04-02 2005-10-05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多个牵伸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纺纱机
CN200976307Y (zh) * 2006-11-24 2007-11-14 王伟修 绕线模偏心防转绕线装置
CN101192470A (zh) * 2006-11-24 2008-06-04 王伟修 绕线模偏心防转绕线装置
CN201439898U (zh) * 2009-03-03 2010-04-21 中山市三乡镇崟谷彩灯厂 圣诞灯串绞线机
CN107601143A (zh) * 2017-10-24 2018-01-19 湖州电力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便携式多股电缆同步绞盘
CN109264496A (zh) * 2018-09-12 2019-01-25 佛山市南海新兴利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级变速的打包带排线装置
CN113122981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
CN111908274A (zh) * 2020-07-11 2020-11-10 宿州市宝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储纱装置
CN214166922U (zh) * 2020-12-04 2021-09-10 贵安新区东江飞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芯电缆绕线机
CN113969440A (zh) * 2021-11-19 2022-01-2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纱线加捻合股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8205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5193U (zh) 功能性纱线
CN101956272B (zh) 功能性复合丝柔纱的生产方法
CN111206333A (zh) 一种环保纤维絮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4808205B (zh) 一种环保抗菌型优可丝-舒弹丝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CN209260295U (zh) 一种超柔导湿纱线
CN203403201U (zh) 一种具有双牵伸结构的包覆丝机
CN211005784U (zh) 一种亲水改性涤纶涡流纺纱线
CN105019085B (zh) 一种氨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211005785U (zh) 一种Modal纤维混纺纱线
CN213447468U (zh) 一种柔软性的涡流纺纱线
CN202830314U (zh) 多功能复合纱线
CN210596420U (zh) 一种混纺纱线
CN205382249U (zh) 涡流纺涤粘纱
CN213538222U (zh) 一种多层无捻复合纱线及纺织面料
CN201176484Y (zh) 雪尼尔纺纱机
CN209923538U (zh) 一种新型抗菌蓄热纤维复合纱线
CN2711196Y (zh) 分形涤纶与天然纤维多维立体纱
CN210945943U (zh) 一种超柔蓬松保湿护肤针织织物
CN208472281U (zh) 一种氨纶复合弹性面料
CN216738705U (zh) 一种可降解色纺包芯纱
CN205934213U (zh) 一种环保纤维
CN221071787U (zh) 细旦异形涤纶冰凉长丝纤维
CN110306282A (zh) 一种服装面料
CN216514377U (zh) 抗菌性涤纶包覆丝
CN215050976U (zh) 一种青蒿素纤维复合功能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