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241A -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241A
CN114786241A CN202210044802.7A CN202210044802A CN114786241A CN 114786241 A CN114786241 A CN 114786241A CN 202210044802 A CN202210044802 A CN 202210044802A CN 114786241 A CN114786241 A CN 114786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interface
message data
type
lo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48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6241B (zh
Inventor
孟金
江晟
张朝阳
王玮
邓志吉
刘明
姜哲华
袁文君
王亚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48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6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6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6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选网方法包括: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其中,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其中,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选择作为主设备。上述方案,能够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

Description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网络覆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也发展出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以满足人们对于网络的各种需求。在此其中,由Wi-Fi联盟推出的EasyMesh是一种由多个无线接入点组成的多AP(即Multi-AP)组网方法,以扩大Wi-Fi覆盖范围。
目前,现有选网技术在选网过程中,必须由用户触发按键,实际部署过程中,都需要按照厂商设定好的规则,一步一步操作配网,或者直接套装固定好的主从关系(子母路由关系),使用不便。有鉴于此,如何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选网方法,包括: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其中,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其中,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选择作为主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选网装置,包括:连接情况获取模块、报文数据发送模块、接收情况获取模块和选网结果确定模块,连接情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报文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接收情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其中,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选网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其中,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是否可作为主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通信电路和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耦接至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选网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的选网方法。
上述方案,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口情况,且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再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且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被选择作为主设备,故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另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WAN接口接收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从而本端设备结合其自身WAN接口的连接情况以及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即可确定是否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而无需手动操作配置,有利于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选网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网络设备组网一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
图3是网络设备组网另一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
图4是接收各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选网方法一实施例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选网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网络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选网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诸如网线等介质连接,以进行组网,且各个网络设备均可作为本端设备,分别执行本申请选网方法公开实施例中的步骤,以决策是否可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此外,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等。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请结合参阅图2,图2是网络设备组网一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区分各个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对各个网络设备编以不同数字。其中,网络设备2的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接口连接至光猫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接口,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5和网络设备3三者的LAN接口分别连接至网络设备2的LAN接口,网络设备4的LAN接口连接至网络设备3的LAN接口。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组网拓扑图中,网络设备1至网络设备5均可以执行本申请选网方法公开实施例中的步骤,以决策是否可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请集合参阅图3,图3是网络设备组网另一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和网络设备3三者的WAN接口均连接至光猫LAN接口,此外,网络设备4的LAN接口连接至网络设备3的LAN接口,网络设备5的LAN接口连接至网络设备2的LAN接口。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组网拓扑图中,网络设备1至网络设备5均可以执行本申请选网方法公开实施例中的步骤,以决策是否可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
此外,图2和图3仅仅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几种可能的组网拓扑结构,并不因此而限定网络设备实际所采用的组网拓扑结构。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在WAN接口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具体可以包括WAN接口的连接时间。此外,在WAN接口取消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可以不包含任何连接时间。示例性地,本端设备的WAN接口通过诸如网线等传输介质与其他设备连接时,即可视为本端设备的WAN接口建立通信连接,此时即可记录连接时间,若拔下上述传输介质,则可以视为取消通信连接,此时可以删除已经记录的连接时间,也就是说,连接情况包括本端设备的WAN接口最新的连接时间,即连接时间为WAN接口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上述方式,将连接时间设置为WAN接口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能够确保连接时间的准确性,排除WAN接口的历史连接对于本次选网的干扰,有利于提升组网效率和精度。
步骤S12: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中,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以图2为例,网络设备2的工作接口为WAN接口和三个分别与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5和网络设备3连接的LAN接口,网络设备1的工作接口为与网络设备2连接的LAN接口,网络设备5的工作接口为与网络设备2连接的LAN接口,其他网络设备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或者,以图3为例,网络设备1的工作接口为与光猫连接的WAN接口,网络设备2的工作接口为与光猫连接的WAN接口,网络设备3的工作接口为与光猫连接的WAN接口,其他网络设备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一报文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拓扑发现(即TopologyDiscovery)报文。关于第一报文数据的具体内容,可以参阅拓扑发现报文的技术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一报文数据可以包含发送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接口的接口类型和发送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接口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AN、WAN等,在此不做限定。此外,设备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MAC(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在WAN接口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上述接收情况可以包括WAN接口关于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与前述连接时间类似地,该接收时间为WAN接口最新接收到的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时间,且接收时间需确保晚于前述连接时间。示例性地,可以将早于上述连接时间的接收时间剔除。需要说明的是,本端设备的WAN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并稳定保持通信连接之后,后续从WAN接口接收到的各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对于选网才具有参考意义,即在WAN接口本次建立通信连接之前所接收到的各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而言,对于本次选网不具有参考价值,故对于早于连接时间的接收时间而言,可以做丢弃处理。上述方式,接收时间为WAN接口最新接收得到的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时间,且接收时间晚于连接时间,故能够排除接收时间早于连接时间的第一报文数据对于本次WAN接口建立通信连接之后选网的干扰,有利于提升选网效率和精度。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一报文数据还可以包含发送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且设备角色包括主设备角色(即control)、从设备角色(即agent)、默认角色(即auto),在确定出主设备之前,各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可以均为默认角色。在此情况下,以第一报文数据为拓扑发现报文为例,第一报文数据可以定义有网络接口字段、设备标识字段以及设备角色字段,基于此,若本端设备的WAN接口建立有通信连接,则可以发送Discovery(即拓扑发现报文)-WAN(即WAN口标记)-Auto(即设备角色为默认角色)-MAC,类似地,若本端设备的LAN接口建立有通信连接,则可以发送Discovery(即拓扑发现报文)-LAN(即LAN口标记)-Auto(即设备角色为默认角色)-MAC。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为默认角色的情况下,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即在确定出主设备之前的选网期间,不会改变各网络设备的工作模式,用户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微型计算机等)仍然可以连接到各网络设备,以对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示例性地,可以配置包括但不限于: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密码、频点号等,在此不做限定。上述方式,在确定出主设备之前,各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均为默认角色,在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为默认角色的情况下,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故在确定出主设备之前的选网期间,不会改变各网络设备的工作模式,能够尽可能地降低选网期间对于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设备的影响,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若干种目标类型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第一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接口类型为LAN,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接口类型均为WAN,即第一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是由网络设备的LAN接口发送出去的,而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是由网络设备的WAN接口发送出去的。此外,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标识小于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标识大于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以设备标识采用MAC地址标记为例,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MAC地址小于本端设备的MAC地址,即本端设备的MAC地址大于其所接收到第一报文数据的其他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而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MAC地址大于本端设备的MAC地址,即本端设备的MAC地址小于其所接收到第一报文数据的其他网络设备的MAC地址。
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本端设备的WAN接口接收到第一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记为T1,可以将本端设备的WAN接口接收到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记为T2,可以将本端设备的WAN接口接收到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记为T3,可以将前述连接情况所包含的连接时间记为T4,以及将当前时间记为T5。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请结合参阅图4,图4是接收各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端设备启动接收处理线程,并不断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报文数据,若未接收到则由原Easy Mesh流程处理(如,封装第一报文数据、解析第一报文数据等),若接收到则继续检测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是否为默认角色,若并非默认角色,则可以认为已决策出主设备,反之若为默认角色,则可以继续检测第一报文数据中设备角色是否为默认角色,若并非默认角色,则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可以切换为从设备角色,并转至前述原Easy Mesh流程处理,反之,若为默认角色,则可以继续检测接收到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接口为LAN接口还是WAN接口,若为LAN接口,则可以转至前述原Easy Mesh流程处理,反之若为WAN接口,则可以继续检测第一报文数据中接口类型为LAN接口或为WAN接口,若为LAN接口,则可以记录或更新接收时间T1(即在之前未记录过接收时间T1时,本次可以记录该接收时间T1,而若之前已经记录过接收时间T1时,本次可以更新接收时间T1),反之若为WAN接口,则可以比较第一报文数据中设备标识与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若第一报文数据中设备标识比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小,则可以记录或更新接收时间T2,若第一报文数据中设备标识比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大,则可以记录或更新接收时间T3,此外,在前述记录或更新接收时间之后,可以转至前述原Easy Mesh流程处理,由此可以不断更新上述接收时间T1、T2和T3。
步骤S13: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选择作为主设备。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若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则选网结果可以进一步包括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网络模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Bridge模式(即桥接模式)、Route模式(即路由模式)等,在此不做限定,关于桥接模式和路由模式的具体含义,可以参阅EasyMesh的技术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如前所述,连接情况有可能包含连接时间,连接情况也有可能不包含任何连接时间,在连接情况不包含连接时间的情况下(即不存在有效的连接时间T4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本端设备的WAN接口未建立有效的通信连接,则本端设备在本次选网过程中不可能作为主设备。在此基础上,可以直接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包括不选择本端设备作为主设备。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如前所述,连接情况有可能包含连接时间,连接情况也有可能不包含任何连接时间,在连接情况包含连接时间的情况下(即存在有效的连接时间T4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本端设备的WAN接口保持有效的通信连接,则本端设备在本次选网过程中有可能作为主设备。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获取当前时间T5与连接时间之间的时间差T5-T4,并基于时间差和各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即前述T1、T2、T3),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上述方式,在连接情况包括WAN接口的连接时间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时间与连接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并基于时间差和各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故能够排除连接情况不包含连接时间的情况,并进一步结合当前时间与连接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有利于提升选网效率和精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如前所述,若干种目标类型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具体含义参阅前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若上述时间差T5-T4不小于选网周期Tauto、第一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1不存在,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2、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3中至少一者不存在,可以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时间差T5-T4不小于选网周期Tauto,即本次选网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从而能够确保各网络设备已经充分发送并接收第一报文数据,而第一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1不存在,能够确保本端设备的WAN接口未与其他网络设备的LAN接口连接,而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2、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3中至少一者不存在,即要么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2不存在,要么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3不存在,要么T2和T3均不存在。上述方式,响应于时间差不小于选网周期、第一类型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以及第二类型、第三类型至少一者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能够准确地决策本端设备是否选择作为主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如前所述,选网结果还包括:在本端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基于此,在第二类型、第三类型两者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即T2和T3)均不存在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也就是说,在满足如下条件:T4&(T5>=(T4+Tauto))&(!T1)&(!T2)&(!T3)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本端设备作为主设备,并将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设为路由模式。请结合参阅图2,图2中的网络设备2作为本端设备的情况下,不存在有效的接收时间T1、T2和T3,且其WAN接口连接到光猫的LAN接口(即存在有效的连接时间T4),且当前时间T5与连接时间T4之间的时间差不小于选网周期Tauto,则可以选择本端设备作为主设备,并将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设置为路由模式。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如前所述,选网结果还包括:在本端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基于此,在第二类型、第三类型其中一者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即T2或T3)不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本端设备作为主设备,并将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设为桥接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统一各个网络设备的选网规则,可以预先设置将“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2存在,且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3不存在”纳入选网规则,还是将“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2不存在,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3存在”纳入选网规则。示例性地,在预先设置将“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2存在,且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T3不存在”纳入选网规则的情况下,若满足以下条件:T4&(T5>=(T4+Tauto))&(!T1)&(T2)&(!T3),则可以选择本端设备为主设备,并将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设为桥接模式。请结合参阅图3,示例性地,网络设备1和网络设备3的MAC地址均比网络设备2的MAC地址小,则在图3中的网络设备2作为本端设备的情况下,不存在有效的接收时间T1和T3,但存在有效的接收时间T2,且其WAN接口连接到光猫的LAN接口(即存在有效的连接时间T4),且当前时间T5与连接时间T4之间的时间差不小于选网周期Tauto,则可以选择本端设备作为主设备,并将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设置为桥接模式。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在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未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报文数据,可以确定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且第二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也就是说,在未选择本端设备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若接收到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中包含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则可以确定在本次选网过程中,已经确定其他网络设备作为主设备,故可以切换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切换为从设备角色之后,本端设备通过其各工作接口发送的第一报文数据中的设备角色也切换为从设备角色。示例性地,在本端设备接收到诸如Discovery-XX-Control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其自身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角色也可以是从设备角色。即对于设备角色仍为默认角色的本端设备而言,无论是接收到包含主设备角色的第二报文数据,还是接收到包含从设备角色的第二报文数据,都切换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上述方式,在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未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报文数据,确定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且第二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故一旦确定出主设备角色,即通知其他网络设备,有利于提升选网效率。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在选网结果包括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可以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三报文数据,且第三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也就是说,一旦决策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即通过自身的各个工作接口发送第三报文数据,以通知其他网络设备,从而使得其他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三报文数据之后,即切换自身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示例性地,本端设备可以通过其各个工作接口发送诸如Discovery-WAN-Control、Discovery-LAN-Control等。上述方式,在选网结果包括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三报文数据,且第三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故一旦确定出主设备角色,即通知其他网络设备,有利于提升选网效率。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在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的情况下,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式为桥接模式。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请结合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选网方法一实施例的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选网之初,可以启动默认配置,如设备角色在选网之初为默认角色,再启动选网定时器,并在决策出主设备之前循环如下操作:检测设备角色是否为默认角色,若为默认角色,则检测WAN接口是否通信连接,反之若不为默认角色,说明已经决策出主设备,则可以退出定时器。进一步地,在检测到WAN接口不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删除已经记录的连接时间T4,反之在检测到WAN接口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检测是否已记录该连接时间T4,若否则可以添加该连接时间T4,反之若已记录该连接时间T4,则可以继续获取当前时间T5,并比较当前时间T5与连接时间T4之间的时间差是否不小于选网周期Tauto,若否则可以认为当前时间下选网尚未充分交互报文数据,则返回前述循环操作,否则可以继续,并清除接收时间T1、T2、T3小于连接时间T4的记录。进一步地,可以检测是否存在接收时间T1的最新记录,若是,则可以返回前述循环操作,否则可以继续检测是否存在接收时间T2的最新记录,若存在接收时间T2的最新记录,则可以继续检测是否存在接收时间T3的最新记录,若存在接收时间T3的最新记录,则可以返回上述循环操作,若不存在接收时间T3的最新记录,则可以将设备角色切换为主设备角色,并切换网络模式为桥接模式,若前述检测是否存在接收时间T2的最新记录的检测结果为不存在,则可以继续检测是否存在接收时间T3的最新记录,若存在接收时间T3的最新记录,则可以返回前述循环操作,若不存在接收时间T3的最新记录,则可以切换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并切换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此外,在切换设备角色和网络模式之后,可以退出定时器。
上述方案,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口情况,且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再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且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被选择作为主设备,故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另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WAN接口接收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从而本端设备结合其自身WAN接口的连接情况以及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即可确定是否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而无需手动操作配置,有利于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选网装置6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连接情况获取模块61、报文数据发送模块62、接收情况获取模块63和选网结果确定模块64,连接情况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报文数据发送模块62,用于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接收情况获取模块63,用于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其中,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选网结果确定模块64,用于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其中,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是否可作为主设备。
上述方案,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口情况,且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再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且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被选择作为主设备,故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另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WAN接口接收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从而本端设备结合其自身WAN接口的连接情况以及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即可确定是否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而无需手动操作配置,有利于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在WAN接口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连接情况包括WAN接口的连接时间,接收情况包括WAN接口关于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接收时间为WAN接口最新接收到的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时间,且接收时间晚于连接时间;和/或,连接时间为WAN接口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选网结果确定模块64包括时间差获取子模块,用于响应于连接情况包括WAN接口的连接时间,获取当前时间与连接时间之间的时间差;选网结果确定模块64包括结果获取子模块,用于基于时间差和各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若干种目标类型包括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结果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时间差不小于选网周期、第一类型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以及第二类型、第三类型至少一者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其中,第一报文数据至少包含发送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接口的接口类型和发送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接口类型为LAN,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接口类型均为WAN,且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标识小于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标识大于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选网结果还包括:在本端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其中,在第二类型、第三类型两者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均不存在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在第二类型、第三类型其中一者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的情况下,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为桥接模式。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报文数据还包含发送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设备角色包括主设备角色、从设备角色、默认角色中任一者,且在确定出主设备之前,各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均为默认角色,在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为默认角色的情况下,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选网装置60还包括设备角色确定模块,用于在选网结果包括本端设备未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报文数据,确定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其中,第二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报文数据发送模块62还用于在选网结果包括设备选择作为主设备的情况下,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三报文数据;其中,第三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角色为主设备角色。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为从设备角色的情况下,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式为桥接模式。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网络设备7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网络设备7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71、通信电路72和处理器73,存储器71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73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选网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具体而言,处理器73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71、通信电路72以实现上述任一选网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处理器73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7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73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73可以由多个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上述方案,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口情况,且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再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且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被选择作为主设备,故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另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WAN接口接收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从而本端设备结合其自身WAN接口的连接情况以及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即可确定是否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而无需手动操作配置,有利于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存储装置8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存储装置80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801,程序指令80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选网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方案,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经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口情况,且工作接口为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再基于连接情况和接收情况,确定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且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本端设备是否被选择作为主设备,故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另一方面本端设备在其WAN接口接收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从而本端设备结合其自身WAN接口的连接情况以及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即可确定是否选择自身作为主设备,而无需手动操作配置,有利于提升选网灵活性和网络部署效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2)

1.一种选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
经所述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并获取所述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其中,所述工作接口为所述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
基于所述连接情况和所述接收情况,确定所述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其中,所述选网结果至少包括所述本端设备是否选择作为主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WAN接口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情况包括所述WAN接口的连接时间,所述接收情况包括所述WAN接口关于所述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时间为所述WAN接口最新接收到的所述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时间,且所述接收时间晚于所述连接时间;和/或,
所述连接时间为所述WAN接口最新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连接情况和所述接收情况,确定所述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包括:
响应于所述连接情况包括所述WAN接口的连接时间,获取当前时间与所述连接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基于所述时间差和各种所述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种目标类型包括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所述基于所述时间差和各种所述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包括:
响应于所述时间差不小于选网周期、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以及所述第二类型、所述第三类型至少一者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确定所述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包括所述本端设备选择作为所述主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报文数据至少包含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接口的接口类型和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接口类型为LAN,所述第二类型和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接口类型均为WAN,且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标识小于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包含的设备标识大于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网结果还包括:在所述本端设备选择作为所述主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
其中,在所述第二类型、所述第三类型两者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均不存在的情况下,所述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在所述第二类型、所述第三类型其中一者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接收时间不存在的情况下,所述本端设备的网络模式为桥接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数据还包含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的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所述设备角色包括主设备角色、从设备角色、默认角色中任一者,且在确定出所述主设备之前,各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均为所述默认角色,在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为所述默认角色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式为路由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网结果包括所述本端设备未选择作为所述主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报文数据,确定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角色为所述从设备角色;其中,所述第二报文数据包含的所述设备角色为所述主设备角色;
或者,在所述选网结果包括所述设备选择作为所述主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经所述本端设备的各所述工作接口发送第三报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报文数据包含的所述设备角色为所述主设备角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角色为所述从设备角色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式为桥接模式。
10.一种选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情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端设备的WAN接口的连接情况;
报文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经所述本端设备的各工作接口发送第一报文数据;
接收情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WAN接口关于若干种目标类型的第一报文数据的接收情况;其中,所述工作接口为所述本端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
选网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情况和所述接收情况,确定所述本端设备的选网结果;其中,所述选网结果包括所述本端设备是否可作为主设备。
1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通信电路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电路耦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选网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选网方法。
CN202210044802.7A 2022-01-14 2022-01-14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86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4802.7A CN114786241B (zh) 2022-01-14 2022-01-14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4802.7A CN114786241B (zh) 2022-01-14 2022-01-14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241A true CN114786241A (zh) 2022-07-22
CN114786241B CN114786241B (zh) 2024-02-20

Family

ID=8242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4802.7A Active CN114786241B (zh) 2022-01-14 2022-01-14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62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6755A (zh) * 2023-06-12 2023-07-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440469A (zh) * 2023-12-07 2024-01-23 西安优光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asymesh组网中主机和从机的身份识别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36346A1 (en) * 2011-04-08 2012-10-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nfiguring mobile station according to type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deployment
WO2015106801A1 (en) * 2014-01-15 2015-07-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mproving network efficiency
CN107113641A (zh) * 2014-12-17 2017-08-29 汤姆逊许可公司 多接入点环境中wlan用户体验质量控制
CN112543466A (zh) * 2019-09-23 202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色自选举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15266A (zh) * 2020-10-09 2021-06-22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6路由器mesh选举的方法
CN113473493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660127A (zh) * 2021-08-19 2021-11-16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asyMesh组网中的组网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692028A (zh) * 2021-08-25 2021-11-23 成都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Mesh网络中AP设备主从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36346A1 (en) * 2011-04-08 2012-10-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nfiguring mobile station according to type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deployment
WO2015106801A1 (en) * 2014-01-15 2015-07-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mproving network efficiency
CN107113641A (zh) * 2014-12-17 2017-08-29 汤姆逊许可公司 多接入点环境中wlan用户体验质量控制
CN112543466A (zh) * 2019-09-23 202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色自选举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57413A1 (zh) * 2019-09-23 2021-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色自选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3493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015266A (zh) * 2020-10-09 2021-06-22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6路由器mesh选举的方法
CN113660127A (zh) * 2021-08-19 2021-11-16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asyMesh组网中的组网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692028A (zh) * 2021-08-25 2021-11-23 成都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Mesh网络中AP设备主从切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ONGLIANG DU; SHUJIE ZOU; HAIXIA CUI: "A Novel Medium Access Control Scheme with Multi-AP for WiFi Networks", 《2020 IEE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AVIATION SAFE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CASIT》 *
杨涛: "基于CAPWAP的轻量级AP的自动接入和批量配置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6755A (zh) * 2023-06-12 2023-07-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436755B (zh) * 2023-06-12 2023-08-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440469A (zh) * 2023-12-07 2024-01-23 西安优光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asymesh组网中主机和从机的身份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7440469B (zh) * 2023-12-07 2024-03-12 西安优光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asymesh组网中主机和从机的身份识别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241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8966B2 (en) Controlling multi-mode devices
US9648662B2 (en) Bluetooth networking
JP6271733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カバレッジホールの検出および最小化
CN114786241A (zh) 选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0501749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on a network
JP2007214713A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チャネル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KR20140049612A (ko) 하이브리드 네트워크들에서의 통신 경로 정보 제공
CN111182659B (zh) 一种Mesh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模式切换装置及Mesh设备
US8908614B2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330723B (zh) 网络邻居设备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US10149134B2 (en) Near field discovery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884875A (zh) 一种离线设备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86843B (zh) 低功耗蓝牙网络维护方法、电子设备、蓝牙网络和介质
EP1696685B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971984B (zh) 低功耗蓝牙通信方法、电子设备、网络和存储介质
US11575601B2 (en) Network device and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same
US11470656B2 (en) Wi-Fi management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priority receivers
JP385369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管理装置並びに収容装置選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93316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CN112738922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
CN111885613B (zh) 基于sig mesh的组网方法、节点设备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5551048A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7395709A (zh) 网络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379514A (zh) 无线终端设备及其投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8042138A (ja) 通信切替装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端末、通信切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