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4577A -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4577A
CN114784577A CN202210327321.7A CN202210327321A CN114784577A CN 114784577 A CN114784577 A CN 114784577A CN 202210327321 A CN202210327321 A CN 202210327321A CN 114784577 A CN114784577 A CN 114784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modul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effect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73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4577B (zh
Inventor
项乐宏
史建业
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73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4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4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4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4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4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包括:电压输入模块,输入端连接分离式插座,用于接收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产生的瞬时电流;主回路模块,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于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断开,通过并联的旁路电阻传输瞬时电流并对瞬时电流进行限流;控制模块,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和主回路模块的输出端;负载模块,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瞬时电流进行充电以消除分离式插座产生的电弧并在充电至设定电压时输出导通电压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导通电压控制主回路模块导通进入工作状态。有益效果是本电路通过负载模块接收瞬时电流进行充电以进行灭弧操作,设计复杂度低,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弧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背景技术
在有触点电器中,触头接通和分断电流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电弧的产生及熄灭,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对电器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灭弧电路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但是目前的灭弧电路具有以下不足:
1.在供电接口处串入NTC电阻,上电时抑制瞬时电流,但是负载模块正常工作时在电阻上有很大的热损耗;
2.传统的灭弧电路设置在密闭的空间内,无法应用在分离式插座上;
3.一些现有的应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需要增加逻辑控制运算电路并外加辅助电源,设计上复杂可靠性不强;
4.简单延时导通电路没有反馈,可靠性不够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包括:
一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一分离式插座,用于接收外部的一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产生的一瞬时电流;
一主回路模块,所述主回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回路模块于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断开,通过并联的一旁路电阻传输所述瞬时电流并对所述瞬时电流进行限流;
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主回路模块的输出端;
一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接收所述瞬时电流进行充电以消除所述分离式插座产生的电弧并在充电至一设定电压时输出一导通电压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导通电压控制所述主回路模块导通进入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电压输入模块包括:
一负极接口,连接所述分离式插座的输入负极;
一正极接口,连接所述分离式插座的输入正极;
一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正极接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所述主回路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负极接口;
所述负极接口和所述正极接口作为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作为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通过所述正极接口接收所述瞬时电流。
优选的,所述主回路模块为一第一回路模块,所述第一回路模块包括:
一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一栅极点;
一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并联于所述第一电容两端;
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极点,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旁路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旁路电阻的另一端;
一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栅极点,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一电容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回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回路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于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由所述第一电阻下拉至低电平断开,通过所述旁路电阻传输所述瞬时电流,并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控制驱动所述栅极点进行导通以进入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主回路模块为第二回路模块,所述第二回路模块包括:
一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
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旁路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旁路电阻的另一端;
一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
一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一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一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回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回路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于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由所述第三电阻上拉至高电平断开,通过所述旁路电阻传输所述瞬时电流,并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控制驱动所述三极管导通,通过所述三极管下拉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的电平以导通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进入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旁路电阻为高阻值限流电阻。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一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回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
一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
一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
一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
一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
一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在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进行导通并根据所述导通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回路模块导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一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回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
一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
一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
一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
一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一引脚;
一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一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所述第三引脚;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在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进行导通并根据所述导通电压控制所述第二回路模块导通。
优选的,所述负载模块包括:
一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一接地引脚;
一第二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三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四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三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五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四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六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五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三电容,并联于所述第六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四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三电容两端;
一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一输出引脚;
一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三引脚,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引脚;
一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一引脚;
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接地引脚;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所述第四电解电容、所述第五电解电容、所述第六电解电容接收所述瞬时电流进行充电时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所述第四电解电容、所述第五电解电容、所述第六电解电容的存储电压大于所述设定电压时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出端;
通过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所述第四电解电容、所述第五电解电容和所述第六电解电容接收所述瞬时电流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存储电压大于所述设定电压时输出所述导通电压至所述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主回路模块导通进入工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负载模块接收瞬时电流进行充电以进行灭弧操作,减少负载模块的热损耗;
2.本电路不需要设置在密闭的空间内,能够应用在分离式插座上;
3.本电路无需增加逻辑控制运算模块和辅助电源,能够有效减少设计复杂度,增加可靠性;
4.本电路中的负载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具有后级反馈,能够增加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灭弧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回路模块采用第一回路模块且控制模块采用第一控制模块时灭弧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回路模块采用第二回路模块且控制模块采用第二控制模块时灭弧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
一电压输入模块1,电压输入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一分离式插座,用于接收外部的一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产生的一瞬时电流;
一主回路模块2,主回路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主回路模块2于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断开,通过并联的一旁路电阻RT传输瞬时电流并对瞬时电流进行限流;
一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压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和主回路模块2的输出端;
一负载模块4,负载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用于在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接收瞬时电流进行充电以消除分离式插座产生的电弧并在充电至一设定电压时输出一导通电压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根据导通电压控制主回路模块2导通进入工作状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在日常使用的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会产生较大的电弧(火花),这个现象会带来安全隐患,并且会造成分离式插座上的接插件表面氧化致使接插件产生接触不良等故障,会减少分离式插座的使用寿命,由于电弧是由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产生的瞬时电流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设置负载模块4对引起电弧的瞬时电流进行吸收充电进而消除电弧。
优选的,通常负载模块4采用较大的容性负载,在插头和分离式插座接触的一瞬间因为电压差产生较大的瞬时电流通过插头和分离式插座的接触点而导致电弧产生,因此,本灭弧电路中通过主回路模块2并联的旁路电阻RT给负载模块4预充电,待负载模块4充电至设定电压后开启主回路模块2。
优选的,当插头刚插入分离式插座时,负载模块4两端的电压会由0V逐渐升至电压输入模块1输入的电压的大小。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压输入模块1包括:
一负极接口GND,连接分离式插座的输入负极;
一正极接口VIN,连接分离式插座的输入正极;
一第一接线端子DC_IN1,第一接线端子DC_IN1的第四引脚连接负极接口GND,第一接线端子DC_IN1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正极接口VIN和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第一接线端子DC_IN1的第二引脚连接正极接口VIN,第一接线端子DC_IN1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主回路模块2的输入端和负极接口GND;
负极接口GND和正极接口VIN作为电压输入模块1的输入端,第一接线端子DC_IN1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作为电压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
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通过正极接口VIN接收瞬时电流。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回路模块2为一第一回路模块21,第一回路模块21包括:
一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压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一栅极点GATE;
一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并联于第一电容C1两端;
一第一场效应管Q1,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栅极点GATE,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旁路电阻RT的一端,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旁路电阻RT的另一端;
一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栅极点GATE,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
第一电容C1的一端作为第一回路模块21的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回路模块21的输出端;
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于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由第一电阻R1下拉至低电平断开,通过旁路电阻RT传输瞬时电流,并在控制模块3接收到导通电压时控制驱动栅极点GATE进行导通以进入工作状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实际情况中,当插头刚插入分离式插座时,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由第一电阻R1下拉至低电平断开,这个阶段由于第一场效应管Q1不导通,瞬时电流会通过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源极并联的旁路电阻RT构成回路给负载模块4进行充电。
优选的,旁路电阻RT可以采用大规格电阻以将瞬时电流限制到一定数值进行限流,进而消除电弧。
优选的,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旁路电阻RT来改变想要达到的数值和限流效果。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回路模块2为第二回路模块22,如图3所示,第二回路模块22包括:
一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压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
一第二场效应管Q2,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旁路电阻RT的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旁路电阻RT的另一端;
一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
一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一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
一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
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作为第二回路模块22的输入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作为第二回路模块22的输出端;
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于插头插入分离式插座时由第三电阻R3上拉至高电平断开,通过旁路电阻RT传输瞬时电流,并在控制模块3接收到导通电压时控制驱动三极管Q3导通,通过三极管Q3下拉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的电平以导通第二场效应管Q2进入工作状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实际情况中,当插头刚插入分离式插座时,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压由第三电阻R3上拉至高电平断开,这个阶段由于第二场效应管Q2不导通,瞬时电流会通过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源极并联的旁路电阻RT构成回路给负载模块4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旁路电阻RT为高阻值限流电阻。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为第一控制模块31,第一控制模块31包括:
一第三场效应管Q4,第三场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第一回路模块21的输出端,第三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负载模块4的输入端;
一第七电阻R7,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4的栅极;
一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4的源极;
一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三引脚接地;
一第九电阻R9,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一引脚;
一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场效应管Q4的漏极作为第一控制模块31的输入端,第三场效应管Q4的源极作为第一控制模块31的输出端;
第三场效应管Q4的栅极在接收到导通电压时进行导通并根据导通电压控制第一回路模块21导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芯片U1、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设定一个第一恒定电压点,负载模块4两端的电压通过接收旁路电阻RT传输的经过限流后的瞬时电流充电至第一恒定电压点,随后继续充电,当负载模块4两端的电压超过第一恒定电压点并且达到设定电压时,负载模块4输出导通电压至第三场效应管Q4以导通第三场效应管Q4,第三场效应管Q4导通后导通电压经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阻R1分压后驱动栅极点GATE导通第一场效应管Q1,第一回路模块21开始进行正常工作,此时便代表抑制电弧过程完成。
优选的,第一恒定电压点为90%的电压输入模块1输入的电压的大小,或者可以由操作人员设定其它的安全值。
优选的,导通电压的大小等于达到设定电压时负载模块4两端的电压。
优选的,若是达到设定电压后负载模块4两端的电压继续上升,那么导通电压的大小也会随之上升。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为第二控制模块32,第二控制模块32包括:
一第四场效应管Q5,第四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第二回路模块22的输出端,第四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连接负载模块4的输入端;
一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5的栅极;
一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5的源极;
一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的第二引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二芯片U2的第三引脚接地;
一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一引脚;
一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一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三引脚;
第四场效应管Q5的漏极作为第二控制模块32的输入端,第四场效应管Q5的源极作为第二控制模块32的输出端;
第四场效应管Q5的栅极在接收到导通电压时进行导通并根据导通电压控制第二回路模块22导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芯片U2、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设定一个第二恒定电压点,负载模块4两端的电压通过接收旁路电阻RT传输的经过限流后的瞬时电流充电至第二恒定电压点,随后继续充电,当负载模块4两端的电压超过第二恒定电压点并且达到设定电压时,负载模块4输出导通电压至第四场效应管Q5以导通第四场效应管Q5,第四场效应管Q5导通后导通电压经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分压后驱动三极管Q3导通,通过三极管Q3下拉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压的电平至第二场效应管Q2导通,第二回路模块22开始进行正常工作,此时便代表抑制电弧过程完成。
优选的,第二恒定电压点为90%的电压输入模块1输入的电压的大小,或者可以由操作人员设定其它的安全值。
优选的,第二恒定电压点的电压值可以等于第一恒定电压点的电压值,也可以不等于第一恒定电压点的电压值。
优选的,第一芯片U1和第二芯片U2均采用TL431型号的芯片。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负载模块4包括:
一第一电解电容EC1,第一电解电容EC1的正极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第一电解电容EC1的负极连接一接地引脚PGND;
一第二电解电容EC2,并联于第一电解电容EC1两端;
一第三电解电容EC3,并联于第二电解电容EC2两端;
一第四电解电容EC4,并联于第三电解电容EC3两端;
一第五电解电容EC5,并联于第四电解电容EC4两端;
一第六电解电容EC6,并联于第五电解电容EC5两端;
一第三电容C3,并联于第六电解电容EC6两端;
一第四电容C4,并联于第三电容C3两端;
一第二接线端口KEY,第二接线端口KEY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一输出引脚VOUT;
一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二接线端口KEY的第三引脚,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接地引脚PGND;
一第十六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二接线端口KEY的第一引脚;
一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接地引脚PGND;
第一电解电容EC1、第二电解电容EC2、第三电解电容EC3、第四电解电容EC4、第五电解电容EC5、第六电解电容EC6接收瞬时电流进行充电时第一电解电容EC1的正极作为负载模块4的输入端,第一电解电容EC1、第二电解电容EC2、第三电解电容EC3、第四电解电容EC4、第五电解电容EC5、第六电解电容EC6的存储电压大于设定电压时第一电解电容EC1的正极作为负载模块4的输出端;
通过第一电解电容EC1、第二电解电容EC2、第三电解电容EC3、第四电解电容EC4、第五电解电容EC5和第六电解电容EC6接收瞬时电流进行充电并在存储电压大于设定电压时输出导通电压至控制模块3以控制主回路模块2导通进入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一分离式插座,用于接收外部的一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产生的一瞬时电流;
一主回路模块,所述主回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回路模块于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断开,通过并联的一旁路电阻传输所述瞬时电流并对所述瞬时电流进行限流;
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主回路模块的输出端;
一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接收所述瞬时电流进行充电以消除所述分离式插座产生的电弧并在充电至一设定电压时输出一导通电压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导通电压控制所述主回路模块导通进入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包括:
一负极接口,连接所述分离式插座的输入负极;
一正极接口,连接所述分离式插座的输入正极;
一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正极接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所述主回路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负极接口;
所述负极接口和所述正极接口作为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作为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通过所述正极接口接收所述瞬时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模块为一第一回路模块,所述第一回路模块包括:
一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一栅极点;
一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并联与所述第一电容两端;
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极点,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旁路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旁路电阻的另一端;
一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栅极点,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一电容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回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回路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于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由所述第一电阻下拉至低电平断开,通过所述旁路电阻传输所述瞬时电流,并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控制驱动所述栅极点进行导通以进入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模块为第二回路模块,所述第二回路模块包括:
一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的输出端;
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旁路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旁路电阻的另一端;
一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
一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一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一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回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回路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于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分离式插座时由所述第三电阻上拉至高电平断开,通过所述旁路电阻传输所述瞬时电流,并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控制驱动所述三极管导通,通过所述三极管下拉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的电平以导通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进入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电阻为高阻值限流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一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回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
一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
一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
一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
一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
一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在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进行导通并根据所述导通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回路模块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一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回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
一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
一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
一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
一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一引脚;
一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一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所述第三引脚;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在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时进行导通并根据所述导通电压控制所述第二回路模块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模块包括:
一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一接地引脚;
一第二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三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四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三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五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四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六电解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五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三电容,并联于所述第六电解电容两端;
一第四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三电容两端;
一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一输出引脚;
一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三引脚,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引脚;
一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一引脚;
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接地引脚;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所述第四电解电容、所述第五电解电容、所述第六电解电容接收所述瞬时电流进行充电时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所述第四电解电容、所述第五电解电容、所述第六电解电容的存储电压大于所述设定电压时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出端;
通过所述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三电解电容、所述第四电解电容、所述第五电解电容和所述第六电解电容接收所述瞬时电流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存储电压大于所述设定电压时输出所述导通电压至所述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主回路模块导通进入工作状态。
CN202210327321.7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Active CN114784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7321.7A CN114784577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7321.7A CN114784577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4577A true CN114784577A (zh) 2022-07-22
CN114784577B CN114784577B (zh) 2024-07-12

Family

ID=8242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7321.7A Active CN114784577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457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5820A (en) * 1976-03-11 1977-05-24 Power Management Corporation Contactor device including arc supression means
US4630163A (en) * 1982-09-02 1986-12-16 Ef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ransient-suppression network
US5703743A (en) * 1996-04-29 1997-12-30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Two terminal active arc suppressor
CN204088776U (zh) * 2014-06-24 2015-01-07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插头电弧的控制电路
CN106981786A (zh) * 2017-05-09 2017-07-25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CN208753581U (zh) * 2018-07-26 2019-04-16 蓝莓极客(武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开关控制功能的电子积木
CN209730347U (zh) * 2019-04-26 2019-12-03 深圳市塘鸿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花接插线
CN212392428U (zh) * 2019-06-21 2021-01-22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风冷散热的防电弧插座
CA3155122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Landis+Gyr Innovations, Inc. Electrical arc detection for electric meter socket conn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5820A (en) * 1976-03-11 1977-05-24 Power Management Corporation Contactor device including arc supression means
US4630163A (en) * 1982-09-02 1986-12-16 Ef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ransient-suppression network
US5703743A (en) * 1996-04-29 1997-12-30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Two terminal active arc suppressor
CN204088776U (zh) * 2014-06-24 2015-01-07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插头电弧的控制电路
CN106981786A (zh) * 2017-05-09 2017-07-25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CN208753581U (zh) * 2018-07-26 2019-04-16 蓝莓极客(武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开关控制功能的电子积木
CN209730347U (zh) * 2019-04-26 2019-12-03 深圳市塘鸿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花接插线
CN212392428U (zh) * 2019-06-21 2021-01-22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风冷散热的防电弧插座
CA3155122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Landis+Gyr Innovations, Inc. Electrical arc detection for electric meter socket conne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4577B (zh) 2024-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76577Y (zh) Mos管驱动电路及具有所述mos管驱动电路的电视机
CN110581541A (zh) 一种隔离控制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CN213367403U (zh) 一种电源输入端浪涌电流控制电路
CN215817567U (zh) 浪涌抑制及防反接保护电路和充电器
CN114024355A (zh) 电池管理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动载具及电池管理方法
CN107979281B (zh) 一种输入电压分压模块及过压保护开关
CN206313431U (zh) 电子设备及其过压保护电路
CN209375126U (zh) 一种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CN108767837B (zh) 电源连接方法及电源接头防打火电路及带该电路的电源
CN114784577A (zh) 一种适用于分离式插座的灭弧电路
CN106849926B (zh) 一种宽压nmos开关控制电路
CN217406186U (zh) 一种在负端抑制开机尖峰电流的延时导通电路
CN212304777U (zh) 一种单路电池放电电路
CN203788205U (zh) 无外加驱动电源的驱动电路
CN202495882U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电视机
CN102254746B (zh) 电磁继电器消弧电路
CN215990180U (zh) 一种开关保护电路和装置
CN218276132U (zh) Ovp高侧过压保护电路
CN210074769U (zh) 一种防止dc直流插头接触产生电火花的电路
CN221177263U (zh) 一种超高直流电压输入自动保护装置
CN110854970B (zh) 一种多级防护的充电器充电辅助电路
CN108880234B (zh) 一种电荷泵
CN220190682U (zh) 一种dc/dc芯片工作状态变换电路
CN217362550U (zh) 自适应式输出隔离控制电路
CN109347465B (zh) 开关管驱动电路、关断器和分布式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