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7416A -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7416A
CN114767416A CN202210390065.6A CN202210390065A CN114767416A CN 114767416 A CN114767416 A CN 114767416A CN 202210390065 A CN202210390065 A CN 202210390065A CN 114767416 A CN114767416 A CN 114767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ed board
fixedly connected
patient
b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00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文
苏铭杰
谢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en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en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en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en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00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7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7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7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13Stretchers foldable or collap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2Stretchers with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护理床,包括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床架,所述第二床架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第二床架相邻于限位块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第二床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盘。该旋转护理床,通过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转动可以将患者抬起并实现坐立,并在第二床架的移动性和第一床架与第二床架之间的分离,便于患者无需下床,搬移即可实现移动,不仅便于将患者移动到户外进行散心,还能有效的患者搬动造成身体受到扭曲、挤压和撞击出现受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护理床一般都是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
为了提高护理床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中国专利“一种护理科用的护理床及使用方法”(专利号:2020104417705.2),通过将放置架卡接在卡块上,便于拿取,因此实现便于更换输液瓶的效果,通过T形盘上的梯形槽实现便于排泄的效果,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带动推板移动,推动患者,便于患者实现翻身,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护理床在针对一些腿部有伤的患者在上下床时需要医护人员搬上搬下,容易造成患者身体受到扭曲、挤压和撞击出现受伤的问题,而且也不便于患者自动起身坐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上述专利中的护理床在针对一些腿部有伤的患者在上下床时需要医护人员搬上搬下,容易造成患者身体受到扭曲、挤压和撞击出现受伤的问题,而且也不便于患者自动起身坐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护理床,包括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床架,所述第二床架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第二床架相邻于限位块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第二床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位于第二床板的一侧,所述固定盘的顶部靠近旋转气缸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床架的顶部靠近固定盘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床板,所述第二床架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床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第二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内腔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杆螺母座,所述螺杆螺母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侧外壁上靠近滑板的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四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床架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第一床架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床尾板,且第一床架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床头板,所述第二床架的一侧外壁上靠近连接块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电源开关。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限位块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槽和第二床架之间通过限位块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床架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紧固螺母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升降气缸对称设置在固定盘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床板的底部靠近滚珠丝杠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床板和第四床板均与滑板滑动连接。
一种旋转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二床架推入第一床架的卡槽内,通过连接块和卡槽的相互配合,将第二床架稳定的插入第一床架的内部,转动紧固螺母,紧固螺母穿过连接块后旋入第一床架,实现第一床架和第二床架的连接,患者平躺在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上的海绵垫;
步骤二:当患者需要坐立时,按下电源开关,升降气缸的的输出端向上移动,通过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均与固定台的转动连接,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一侧边转动,第一床板的一侧边向上转动15度,第二床板的一侧边向上转动75度,患者坐立在第一床板上,电机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带动滚珠丝杠转动,通过滚珠丝杠和螺杆螺母座的旋合连接,螺杆螺母座带动滑板移动,滑板移出第四床板的下方,第四床板受到的支撑力消失后向下转动;
步骤三:旋转气缸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带动固定台转动90度,进而实现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90度转动,从而使得患者侧向的坐立在护理床上;
步骤四:旋下紧固螺母,医护人员将第二床架从第一床架的卡槽内抽出,通过行走轮的移动性,将第二床架进行推动移动,从而将患者进行移动,便于患者无需下床,搬移即可实现移动,便于将患者移动到户外进行散心;
步骤五:当患者需要回到病房平躺时,将第二床架再次推动插入第一床架的卡槽内,并通过紧固螺母实现锁紧,再次按下电源开关,旋转气缸和升降气缸复位,电机反转,从而使得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患者可以直接平躺,便于保证患者平躺的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旋转护理床,通过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转动可以将患者抬起并实现坐立,并通过第四床板卸力后向下转动,便于患者的小腿部可以弯曲,从而保证患者处于坐立的姿势,通过旋转气缸和第二床架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坐立姿势的患者转动到护理床的一侧边缘,并在第二床架的移动性和第一床架与第二床架之间的分离,便于患者无需下床,搬移即可实现移动,不仅便于将患者移动到户外进行散心,还能有效的患者搬动造成身体受到扭曲、挤压和撞击出现受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床架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床板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床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床板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床架;2、卡槽;3、第二床架;4、限位块;5、连接块;6、紧固螺母;7、固定盘;8、旋转气缸;9、固定台;10、第一床板;11、第二床板;12、升降气缸;13、支撑板;14、第三床板;15、第一内腔;16、第二内腔;17、电机;18、滚珠丝杠;19、螺杆螺母座;20、滑板;21、第四床板;22、海绵垫;23、行走轮;24、支撑腿;25、床尾板;26、床头板;27、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护理床,包括第一床架1,第一床架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卡槽2,卡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床架3,第二床架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卡槽2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限位块4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滑槽,卡槽2和第二床架3之间通过限位块4和滑槽滑动连接,保证第二床架3拉出第一床架1上的稳定性,也保证患者平躺休息的稳定性,第二床架3相邻于限位块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6,第一床架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紧固螺母6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便于紧固螺母6旋入第一床架1实现第一床架1和第二床架3的固定,第二床架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固定盘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8,旋转气缸8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9,固定台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第一床板10位于第二床板11的一侧,固定盘7的顶部靠近旋转气缸8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12,升降气缸12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升降气缸12对称设置在固定盘7的顶部,保证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转动后支撑的稳定性,第一床架1的顶部靠近固定盘7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床板14,第二床架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行走轮23,第一床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15和第二内腔16,第一内腔15位于第二内腔16的一侧,第二内腔16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7,电机17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18,滚珠丝杠18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杆螺母座19,螺杆螺母座19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板20,第一床板10的一侧外壁上靠近滑板20的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四床板21,第一床板10的底部靠近滚珠丝杠18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通槽,第一床板10和第四床板21均与滑板20滑动连接,保证滑板20在第一床板10和第四床板21的上移动的稳定性,第一床板10、第二床板11、第三床板14和第四床板21的顶部均设置有海绵垫22,第一床架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4,且第一床架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床尾板25,且第一床架1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床头板26,第二床架3的一侧外壁上靠近连接块5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电源开关27。
一种旋转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二床架3推入第一床架1的卡槽2内,通过连接块5和卡槽2的相互配合,将第二床架3稳定的插入第一床架1的内部,转动紧固螺母6,紧固螺母6穿过连接块5后旋入第一床架1,实现第一床架1和第二床架3的连接,患者平躺在第一床板10、第二床板11、第三床板14和第四床板21上的海绵垫22;
步骤二:当患者需要坐立时,按下电源开关27,升降气缸12的的输出端向上移动,通过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均与固定台9的转动连接,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的一侧边转动,第一床板10的一侧边向上转动15度,第二床板11的一侧边向上转动75度,患者坐立在第一床板10上,电机17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带动滚珠丝杠18转动,通过滚珠丝杠18和螺杆螺母座19的旋合连接,螺杆螺母座19带动滑板20移动,滑板20移出第四床板21的下方,第四床板21受到的支撑力消失后向下转动;
步骤三:旋转气缸8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带动固定台9转动90度,进而实现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的90度转动,从而使得患者侧向的坐立在护理床上;
步骤四:旋下紧固螺母6,医护人员将第二床架3从第一床架1的卡槽2内抽出,通过行走轮23的移动性,将第二床架3进行推动移动,从而将患者进行移动,便于患者无需下床,搬移即可实现移动,便于将患者移动到户外进行散心;
步骤五:当患者需要回到病房平躺时,将第二床架3再次推动插入第一床架1的卡槽2内,并通过紧固螺母6实现锁紧,再次按下电源开关27,旋转气缸8和升降气缸12复位,电机17反转,从而使得第一床板10、第二床板11、第三床板14和第四床板2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患者可以直接平躺,便于保证患者平躺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该旋转护理床,通过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的转动可以将患者抬起并实现坐立,并通过第四床板21卸力后向下转动,便于患者的小腿部可以弯曲,从而保证患者处于坐立的姿势,通过旋转气缸8和第二床架3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坐立姿势的患者转动到护理床的一侧边缘,并在第二床架3的移动性和第一床架1与第二床架3之间的分离,便于患者无需下床,搬移即可实现移动,不仅便于将患者移动到户外进行散心,还能有效的患者搬动造成身体受到扭曲、挤压和撞击出现受伤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旋转护理床,包括第一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架(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床架(3),所述第二床架(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且第二床架(3)相邻于限位块(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母(6),所述第二床架(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8),所述旋转气缸(8)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9),所述固定台(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所述第一床板(10)位于第二床板(11)的一侧,所述固定盘(7)的顶部靠近旋转气缸(8)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12),所述第一床架(1)的顶部靠近固定盘(7)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床板(14),所述第二床架(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行走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15)和第二内腔(16),所述第一内腔(15)位于第二内腔(16)的一侧,所述第二内腔(16)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18),所述滚珠丝杠(18)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杆螺母座(19),所述螺杆螺母座(19)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板(20),所述第一床板(10)的一侧外壁上靠近滑板(20)的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四床板(21),所述第一床板(10)、第二床板(11)、第三床板(14)和第四床板(21)的顶部均设置有海绵垫(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架(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4),且第一床架(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床尾板(25),且第一床架(1)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床头板(26),所述第二床架(3)的一侧外壁上靠近连接块(5)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电源开关(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限位块(4)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槽(2)和第二床架(3)之间通过限位块(4)和滑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架(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紧固螺母(6)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12)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升降气缸(12)对称设置在固定盘(7)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10)的底部靠近滚珠丝杠(18)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床板(10)和第四床板(21)均与滑板(20)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旋转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二床架(3)推入第一床架(1)的卡槽(2)内,通过连接块(5)和卡槽(2)的相互配合,将第二床架(3)稳定的插入第一床架(1)的内部,转动紧固螺母(6),紧固螺母(6)穿过连接块(5)后旋入第一床架(1),实现第一床架(1)和第二床架(3)的连接,患者平躺在第一床板(10)、第二床板(11)、第三床板(14)和第四床板(21)上的海绵垫(22);
步骤二:当患者需要坐立时,按下电源开关(27),升降气缸(12)的的输出端向上移动,通过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均与固定台(9)的转动连接,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的一侧边转动,第一床板(10)的一侧边向上转动15度,第二床板(11)的一侧边向上转动75度,患者坐立在第一床板(10)上,电机(17)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带动滚珠丝杠(18)转动,通过滚珠丝杠(18)和螺杆螺母座(19)的旋合连接,螺杆螺母座(19)带动滑板(20)移动,滑板(20)移出第四床板(21)的下方,第四床板(21)受到的支撑力消失后向下转动;
步骤三:旋转气缸(8)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带动固定台(9)转动90度,进而实现第一床板(10)和第二床板(11)的90度转动,从而使得患者侧向的坐立在护理床上;
步骤四:旋下紧固螺母(6),医护人员将第二床架(3)从第一床架(1)的卡槽(2)内抽出,通过行走轮(23)的移动性,将第二床架(3)进行推动移动,从而将患者进行移动,便于患者无需下床,搬移即可实现移动,便于将患者移动到户外进行散心;
步骤五:当患者需要回到病房平躺时,将第二床架(3)再次推动插入第一床架(1)的卡槽(2)内,并通过紧固螺母(6)实现锁紧,再次按下电源开关(27),旋转气缸(8)和升降气缸(12)复位,电机(17)反转,从而使得第一床板(10)、第二床板(11)、第三床板(14)和第四床板(2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患者可以直接平躺,便于保证患者平躺的舒适性。
CN202210390065.6A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4767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0065.6A CN114767416A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0065.6A CN114767416A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7416A true CN114767416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0065.6A Pending CN114767416A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741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3687A1 (en) * 2010-06-08 2012-06-21 Yohei Kume Bed, and combining method and separating method of bed
CN204106208U (zh) * 2014-10-01 2015-01-21 朱圣敏 一种疾病诊断治疗床
CN209996640U (zh) * 2019-04-03 2020-01-31 韩凤云 一种护理专用床
CN213641689U (zh) * 2020-09-10 2021-07-09 扬州大学 一种助老起卧的自动床
CN215307595U (zh) * 2021-07-08 2021-12-28 河北亚光科贸有限公司 三功能电动病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3687A1 (en) * 2010-06-08 2012-06-21 Yohei Kume Bed, and combining method and separating method of bed
CN204106208U (zh) * 2014-10-01 2015-01-21 朱圣敏 一种疾病诊断治疗床
CN209996640U (zh) * 2019-04-03 2020-01-31 韩凤云 一种护理专用床
CN213641689U (zh) * 2020-09-10 2021-07-09 扬州大学 一种助老起卧的自动床
CN215307595U (zh) * 2021-07-08 2021-12-28 河北亚光科贸有限公司 三功能电动病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0889B (zh) 防褥疮护理床
US11045372B2 (en) Anti-bedsore bed
US9724257B1 (en) Anti-bedsore bed
CN204600957U (zh)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护理床
CN203436488U (zh) 坐姿防侧滑与防下滑及随时能上抬腿的护理床
CN114176933A (zh) 一种老年人护理用多功能康复床
CN210582917U (zh) 角度可调式翻身器
CN210355188U (zh) 一种防褥疮护理床
CN114767416A (zh) 一种旋转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CN214259733U (zh) 一种防腹部挤压的护理床背板装置
CN203436495U (zh) 坐起时背部防挤压两侧防侧滑和可上台腿式护理床垫
CN205598126U (zh) 一种便于躺靠内科护理床
CN211863164U (zh) 一种医疗病床
CN201044793Y (zh) 多功能病床
CN111358637A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医疗康复护理床
CN207477624U (zh) 一种护理床
CN203122832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112076046A (zh) 一种便捷式医护人员使用的协助患者翻身的设备
CN2340421Y (zh) 多功能病床
CN218420261U (zh) 一种医用护理床
CN221061081U (zh) 一种预防足部压疮装置
CN213047797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电动医用推床
CN219332259U (zh) 一种护理诊疗床
CN215385326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用床
CN216725021U (zh) 左右翻身起坐旋转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