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7188A -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7188A
CN114767188A CN202210296084.2A CN202210296084A CN114767188A CN 114767188 A CN114767188 A CN 114767188A CN 202210296084 A CN202210296084 A CN 202210296084A CN 114767188 A CN114767188 A CN 114767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growth
esophageal
screw rod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60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
赵展
潘伟华
邬文杰
王光岩
周宇
张旻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102960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7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7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7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818Treat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包括探条、造瘘口座、固定座、球铰机构、推送机构,所述造瘘口座连接至患者造瘘口,所述固定座内部为空腔结构,空腔前端的尺寸大于造瘘口座的尺寸,所述球铰机构设置在空腔结构内,空腔结构的后方设置所述推送机构,所述探条连接至推送机构,探条的前端穿过球铰机构从造瘘口座伸出,所述固定座上设置绑带,所述固定座的前方为贴肚片。本发明使患者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加速食管生长,尽早手术,挽救生命。

Description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可调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背景技术
食管闭锁(atresia of oesophagus)及食管气管瘘(tracheoesophagealfistula)在新生儿期并不罕见,根据国内统计,其发生率为2000~4500个新生儿中有1例,与国外发病率近似(2500~3000个新生儿中有1例),占消化道发育畸形的第3位,仅次于肛门直肠畸形和先天性巨结肠,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过去患本病小儿多在生后数天内死亡,近年来由于小儿外科的发展,手术治疗成功率日渐改善。
食管闭锁病例中存在食管上下两段不连接、各成盲端的情况。对这种情况的病例通常采用将上下两段拉长缝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在该种病例中,还存在上下两段相隔距离过长,无法直接拉拢进行手术的情形,如I型食管闭锁、II型食管闭锁、III(A)型食管闭锁。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小肠、结肠移植或将胃上提到胸腔吻合重建食管-胃的连接,但其手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另一种方法是等待食管盲端自行生长到合适长度,进行食管吻合,但食管盲端自行生长到可以吻合的长度一般需要4-8周,不仅过程漫长,且生长期间可能发生严重肺炎、内环境紊乱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加速食管生长,尽早手术,挽救生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探条、造瘘口座、固定座、球铰机构、推送机构,所述造瘘口座连接至患者造瘘口,所述固定座内部为空腔结构,空腔前端的尺寸大于造瘘口座的尺寸,所述球铰机构设置在空腔结构内,空腔结构的后方设置所述推送机构,所述探条连接至推送机构,探条的前端穿过球铰机构从造瘘口座伸出,所述固定座上设置绑带,所述固定座的前方为贴肚片。
进一步,所述球铰结构包括球头、左右调节钮和水平调节钮,所述球头中间有通孔,所述左右调节钮和水平调节钮包括调向螺杆方柄座,所述左右调节钮和水平调节钮呈90度布置,所述调向螺杆一端与球头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座上的球座与球座螺纹配合,端部与方柄座连接,所述方柄座与球座之间设置离合钮。
进一步,所述离合钮与方柄座间隙配合,两者之间设置离合簧,离合钮与球座配合面上设置止转部件。
进一步,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螺母和螺杆,所述驱动螺母的前端通过自锁环配合在固定座的上端空腔结构开口处,使所述驱动螺母具有旋转自由度而限制轴向移动,所述螺杆配合设置在驱动螺母内,螺杆的下端设置球槽,所述球槽内安装所述探条的上端万向球,所述螺杆通过设置在固定座内的卡转结构限制转动。
进一步,所述自锁环上设置锁牙和锁齿,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卡槽,所述锁齿与卡槽配合实现固定,所述驱动螺母上设置解锁键,所述解锁键与锁牙配合。
进一步,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螺母和螺杆,所述驱动螺母的前端通过自锁环配合在固定座的后端空腔结构开口处,使所述驱动螺母具有旋转自由度而限制轴向移动,所述螺杆配合设置在驱动螺母内,螺杆为中空结构,下端设置限位缘,通过所述限位缘边连接活动销,所述活动销的下端为动球槽,所述动球槽内安装所述探条的上端万向球,所述螺杆的上端中空孔内设置压力弹簧和弹簧座,压力弹簧对活动销的上端产生压力。
进一步,所述压力弹簧为两个串联,中间设置动片,所述动片连接至弹簧座上方的弹力指示针。
进一步,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螺母、螺杆和柔性压力装置,所述驱动螺母的前端通过自锁环配合在固定座的后端空腔结构开口处,使所述驱动螺母具有旋转自由度而限制轴向移动,所述螺杆配合设置在驱动螺母内,螺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柔性压力装置设置在螺杆的中空结构内,所述柔性压力装置内设有气囊,连接输气管和气球,所述探条为空心弯管,所述输气管穿过所述空心弯管,气球位于空心弯管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包括凸座和外圆面,所述凸座上方设置长形开口,所述外圆面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长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位置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包括凸座,所述凸座与贴肚片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贴肚片和凸座上分别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凸座通过螺纹固定于贴肚片上时,通过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槽定位,所述凸座与贴肚片之间还设置胶圈。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上沿轴向设有刻度,在所述推送机构上设置标尺,所述标尺与刻度配合测量推送机构推送探条的移动量。
进一步,在固定座上还设置饲喂机构,所述饲喂机构包括饲管,所述饲管的上端穿过固定座的侧边伸出,下端伸出于固定座的贴肚片下方。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的贴肚片上设置弹性胶垫,弹性胶垫上还设有真空吸盘,所述饲管穿过所述真空吸盘。
进一步,所述探条的上段为空管,空管连通至探条中部的出口孔,空管的上端连通至推送机构,在推送机构的出口位置设置喂食口。
进一步,在所述空管内设置饲管,所饲管下端穿出所述探条中部的出口孔,上端穿过推送机构,从推送机构的出口位置伸出。
进一步,所述贴肚片的表面设置环形粘贴,所述环形粘贴位于空腔结构下端的外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推送机构控制探条,经胃部造瘘口深入到人体食管,对食管下盲端进行刺推顶,促进其生长;
(2)由固定座上的刻度显示每日的推进量,以促进食管均匀稳定生长,简化食管闭锁手术方式,达到预期延伸目标,减低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改善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地挽救生命;
(3)生长速度,生长方向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探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固定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环形粘贴的使用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球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离合扭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固定座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自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自锁环与推送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解锁键与驱动螺母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固定座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固定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弹性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柔性压力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柔性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饲喂机构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弹性胶垫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即饲喂机构又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半空条管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为探条,101为条墩,102为圆条,103为万向球;
2为造瘘口座;
3为固定座,301为贴肚片,3011为带孔,3012为外螺纹,3013为定位槽,302为凸座,3021为外圆面,30211为滑板,30212为压钉,3022为环形槽,3023为卡槽,3024为刻度,3025为止转孔,3026为球座,3027为止钉,3028为长圆孔,3029为防漏圈,303为空腔,304为环形粘贴,305为定位块,306为止口,307为胶圈,308为旋紧盖;
4为球铰机构,401为球头,4011为连接座,402为左右、前后调节钮,4021为方柄座,4022为离合簧,4023为离合扭,40231为止转钉,40232为止孔,4024为调向螺杆,4025为锁转簧;
5为自锁环,501为锁齿,502为锁牙;
6为推送机构,601为球槽,602为螺杆,6021为标尺,603为解锁键,6031为锁头,604为驱动螺母,6041为小凸台,6042为内螺纹;
7为绑带;
8为弹性压力装置,801为活动销,8011为凸缘,8012为动球槽一,802为新螺杆,8021为上限位缘,8022为下限位缘8022,803为弹簧,804为簧座,805为透明盖,806为弹力指示针,807为动片;
9为空心弯管;
10为柔性压力装置,1001为气球,1002为输气管,1003为气囊,1004为充气座,1005为充气口;
11为饲喂机构,1101为饲管,1102为压圈,1103为弹性胶垫,11031为真空吸盘;
12为半空条管,1201为空管,1202为啮合球,1203为进口,1204为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图4、图5、图6,配合参见图2、图7、图8,一种多维可调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包括探条1、造瘘口座2、固定座3、球铰机构4、自锁环5、推送机构6和绑带7。
如图3所示,探条1的下端顶部设有条墩101,上端设有万向球103,两者通过圆条102连接;条墩101穿过造瘘口座2从而插入胃部后压向到患儿食管下盲端,以延长食管下盲端;条墩101头部圆滑,其尺寸接近与患儿的食管下盲端内径,探条1的圆条102自身具有一定的柔度,既能传递位移和一定的力,又方便塑形。
如图4所示,固定座3包括贴肚片301、凸座302,贴肚片301固定连接在凸座302下方,固定座3内部设有空腔303,空腔303下端口尺寸大于造瘘口座2的外径,贴肚片301的两端设有带孔3011,凸座302外表面设有外圆面3021,外圆面3021沿轴向设有刻度3024。贴肚片301的表面还设有环形粘贴304(图5),粘贴形状为封闭环,封闭环内设有内孔,封闭环位于空腔下端口的四周,且内孔尺寸大于空腔下端口。外圆面3021的上端设有环形槽3022,顶部设有卡槽3023,在凸座302左右、前后位置分别装有球座3026,球座3026与凸座302球面配合故存在原地的活动度,球座旁边设有止转孔3025。
绑带7设置在固定座3的带孔3011内,与环形粘贴304一起,用于把本发明固定到患儿的腹部体表。绑带7为刺毛结构,绑带7的一端与固定座3的一个带孔30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刺毛结构(未画出):有一段设有刺块,另有一段设有较长的毛块,另一端应用刺毛结构粘贴与固定座3的另一个带孔3011可拆卸连接,从而可调节绑带7的长度,配合固定座3上的环形粘贴304一起使用,使得本发明固定在患儿腹部的同时方式有相对滑动。
如图6所示,球铰结构4包括球头401和设置于球头侧面的左右、前后调节钮402,左右、前后调节钮402用于调节球头401在固定座3内部空腔303中的位置,从而最终用来控制探条1的朝向;球头401上设有连接座4011,通过连接座4011与左右、前后调节钮402活动相连,左右、前后调节钮402包括锁转簧4025、调向螺杆4024、止转钉40231、离合扭4023、离合簧4022及方柄座4021,左右、前后调节钮402呈90°分布,均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座3的球座3026上,且止转钉40231与止转孔3025尺寸配合。当需要调节球头401的左右、前后位置时,可向外拉离合扭4023使止转钉4031脱离止转孔3025后,旋转左右、前后调节钮402到合适位置,释放离合扭4023使放止转钉4031重新插入止转孔3025中,即可完成调节。为了更精细调节球头401在空腔303中的位置,也可在离合扭4023上加工一圈止孔40232代替止转钉40231(图7),而在止转孔3025位置设成与之配合的止钉3027(图8)。探条1的方向控制如下:上端万向球103作为支点,中部穿过球铰结构4的球头401作为动点,从而通过调节左右、前后调节钮402改变动点球头401的位置,实现探条1顶端的条墩101的左右前后位置改变(相对患儿胃部来说),再加上推送机构6的控制,又可实现条墩101的上下位置改变(相对患儿胃部来说)。
如图9所示,自锁环5设有锁齿501和锁牙502。
如图10所示,推送机构6包括螺杆602、及螺杆602下端头部设有球槽601、驱动螺母604、及驱动螺母604上设有解锁键603;驱动螺母604内壁设有内螺纹6042,与螺杆602上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从而把推送机构6设置在固定座3的凸座302上,驱动螺母604下端内壁设有小凸台6041,与固定座3的环形槽3022相配合用于驱动螺母604的轴向限位,使得驱动螺母604只能原地转动。且螺杆602设有止转楔与固定座3内的空腔303上所设的轴向导槽相配合(未画出),限制了螺杆602的绕轴运动,所以当旋动驱动螺母604时螺杆602只能轴向上下直线运动,可驱动。探条1的万向球103与球槽601配合,活动相连接,从而,转动驱动螺母604,使螺杆602可沿空腔轴向细微调节深入量,而标尺6021与螺杆602固定在一起而可随动,从而指示不同的刻度3024。
如图11所示,配合参见图12,自锁环5设置在推送机构6与固定座3的凸座之间,用于锁定推送机构6的运动,推送机构6侧面设有解锁键603,解锁键603与驱动螺母604弹性连接,解锁键603里面设有与锁牙502吻合的锁头6031,解锁键603被按下时,锁头6031与锁牙502脱离,从而可旋动驱动螺母604;否则,当释放自解锁键603时,锁头6031因弹性恢复与锁牙502吻合,因自锁环5上设有锁齿501,锁齿501因卡入固定座3上端的卡槽3023故自锁环5本身无法转动,从而限制了驱动螺母604的转动,最终螺杆602被锁定在轴向位置。
另外,为了便于对探条1的圆条102精确塑形,更精确的调整探条1的条墩101到食管下盲端所需延长位置和方向,固定座3的凸座302与贴肚片301还可以为可拆连接,且两者具有定位关系,如图13所示。贴肚片301上设有外螺纹3012及定位槽3013,凸座302上设有定位块305、止口306、胶圈307,及旋紧盖308,从而方便把凸座302拆下及原位置再装入,有效防止探条1塑形前后位置变动,及对探条1查看及塑形时反复撕扯开环形粘贴304所造成的患儿痛苦。
实施例二:
参见图14,为了更好的推进探条1的行进方向,外圆面3021还可以在切向向前移动,从而联合左右、前后调节钮402中的前后调节钮,使得条墩101获得切向的位移及力。凸座302上设有长圆孔3028及防漏圈3029,外圆面3021上设有滑板30211,压钉30212。调整好外圆面3021的切向位置后,压钉30212可锁定滑板30211位置,且给滑板30211提供压力,压向防漏圈3029。
实施例三:
参见图15,推送机构6还包括弹性压力装置8,弹性压力装置8含有活动销801、新螺杆802、弹簧803、簧座804、透明盖805、弹力指示针806及动片807。
活动销801下端端头设有动球槽一8012,与探条1的万向球103球副配合活动相连,代替推送机构6的球槽;活动销801的上端设有凸缘8011,与新螺杆802上的上限位缘8021及下限位缘8022相配合,使得活动销801只能在上限位缘8021及下限位缘8022之间活动。
弹簧803有两个,两者相同,动片807位于两者之间,弹力指示针806与动片807固定相连,弹力指示针806上设有指示刻度,可显示弹簧803的压缩情况,透明盖805既可看到弹簧803的压缩情况,又能防止弹力指示针806不被触碰到。
簧座804固定在驱动螺母604之上,为弹簧803提供支撑力,使得弹簧803上的弹力传送到活动销801,进而再传送给探条1,最终得以传递给食管下盲端。
新螺杆802代替原螺杆602工作,当转动推送机构6的驱动螺母604驱动新螺杆802向下一定量时时,弹簧803被压缩,弹力指示针806伸出并显示受压情况,从而可根据压力大小预设合适的延伸量;当食管下盲端延长之后,压力减少,弹簧803向原位置恢复,则弹力指示针806缩入,从而可间接得知食管下盲端是否延长,从而可考虑再次给予食管下盲端新的延长量。
而且,通过更换不同刚度的弹簧803可以获得不同的柔度刺推柔度。
实施例四:
参见图16,配合参见图17,本发明还包括柔性压力装置10,柔性压力装置10包括气球1001、输气管1002、气囊1003、充气座1004及充气口1005,上述装置依次连接,形成完整的气体通路;此时探条1更改为两端开口且中空型的空心弯管9,输气管1002穿在空心弯管9中,前端与气球1001相连接,气球1001代替条墩101对食管进行刺推,输气管1002后端与气囊1003相连接。
使用带有压力表的充气装置,通过充气口1005可对气囊1003充一定压力的气体,由空心弯管9控制方向,而气球1001代替原探条1的条墩101对食管下盲端进行刺推延长。因气球1001的充气压力大小不同,再加上食管下盲端对气球1001的压迫,从而可为食管下盲端延伸驱动提供不同内径大小和不同柔度强弱的刺推。
实施例五:
参见图18、图19,本发明还包括饲喂机构11,饲喂机构11包括饲管1101、压圈1102和弹性胶垫1103,弹性胶垫1103及压圈1102安装在固定座3的贴肚片301的底部、空腔303的正下端,即贴肚片301的底部设有短螺孔309,弹性胶垫1103嵌进短螺孔309中,压圈1102通过螺纹连接压着弹性胶垫1103,饲管一端穿过弹性胶垫深入患儿胃中,另一端端口穿过固定座3的凸座302露出体外,方便对胃部注入喂食。
弹性胶垫1103弹性较好,其上开有小孔可通过探条1,且具有阻止所喂食物与外界空气接触及从胃部外溢到贴肚片301;弹性胶垫1103上设有饲管1101所需的连接头。
更进一步,的弹性胶垫1103上还设有真空吸盘11031,真空吸盘11031与造瘘口座2的上表面相配合,防止食物外流出造瘘口座2。
实施例六:
参见图20、配合参见图21,本发明还可利用探条1进行喂食,即含有半空条管12,半空条管12上段含为空管1201,上段顶端设置有进口1203,中部有与空管1201相同的孔,饲管1101通过空管1201从此孔中伸出到胃里,另一端喂食端口从推送机构6的螺杆602中部伸出。
更近一步,参见图21、配合参见图20,还可省去饲管1101,而利用半空条管12,在与螺杆602接触处设置球副运动啮合盖,使半空条管12上端啮合球1202压向螺杆602下端的球槽601,并在螺杆602中间镂空,顶部加装喂食用管口,为防止漏液,可在啮合球1202的进口1203周围加工沟槽并加装O型圈1204。
本发明通过探条插入患儿食管中,对食管进行刺激性的拉扯,促进其生长,同时通过具有刻度指示的球铰结构、推送机构和自锁环精准控制每天所需的推进量和推进方向,以促进食管均匀稳定生长,通过弹簧、气管柔性机构,实现推力和柔度变化,从而实现推力大小、方向和生长度三可调,以期更好的达到预期目标,尽可能多的挽救生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条、造瘘口座、固定座、球铰机构、推送机构,所述造瘘口座连接至患者造瘘口,所述固定座内部为空腔结构,空腔前端的尺寸大于造瘘口座的尺寸,所述球铰机构设置在空腔结构内,空腔结构的后方设置所述推送机构,所述探条连接至推送机构,探条的前端穿过球铰机构从造瘘口座伸出,所述固定座上设置绑带,所述固定座的前方为贴肚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结构包括球头、左右调节钮和水平调节钮,所述球头中间有通孔,所述左右调节钮和水平调节钮包括调向螺杆方柄座,所述左右调节钮和水平调节钮呈90度布置,所述调向螺杆一端与球头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座上的球座与球座螺纹配合,端部与方柄座连接,所述方柄座与球座之间设置离合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钮与方柄座间隙配合,两者之间设置离合簧,离合钮与球座配合面上设置止转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螺母和螺杆,所述驱动螺母的前端通过自锁环配合在固定座的上端空腔结构开口处,使所述驱动螺母具有旋转自由度而限制轴向移动,所述螺杆配合设置在驱动螺母内,螺杆的下端设置球槽,所述球槽内安装所述探条的上端万向球,所述螺杆通过设置在固定座内的卡转结构限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环上设置锁牙和锁齿,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卡槽,所述锁齿与卡槽配合实现固定,所述驱动螺母上设置解锁键,所述解锁键与锁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螺母和螺杆,所述驱动螺母的前端通过自锁环配合在固定座的后端空腔结构开口处,使所述驱动螺母具有旋转自由度而限制轴向移动,所述螺杆配合设置在驱动螺母内,螺杆为中空结构,下端设置限位缘,通过所述限位缘边连接活动销,所述活动销的下端为动球槽,所述动球槽内安装所述探条的上端万向球,所述螺杆的上端中空孔内设置压力弹簧和弹簧座,压力弹簧对活动销的上端产生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弹簧为两个串联,中间设置动片,所述动片连接至弹簧座上方的弹力指示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螺母、螺杆和柔性压力装置,所述驱动螺母的前端通过自锁环配合在固定座的后端空腔结构开口处,使所述驱动螺母具有旋转自由度而限制轴向移动,所述螺杆配合设置在驱动螺母内,螺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柔性压力装置设置在螺杆的中空结构内,所述柔性压力装置内设有气囊,连接输气管和气球,所述探条为空心弯管,所述输气管穿过所述空心弯管,气球位于空心弯管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凸座和外圆面,所述凸座上方设置长形开口,所述外圆面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长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凸座,所述凸座与贴肚片通过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肚片和凸座上分别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凸座通过螺纹固定于贴肚片上时,通过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槽定位,所述凸座与贴肚片之间还设置胶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沿轴向设有刻度,在所述推送机构上设置标尺,所述标尺与刻度配合测量推送机构推送探条的移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座上还设置饲喂机构,所述饲喂机构包括饲管,所述饲管的上端穿过固定座的侧边伸出,下端伸出于固定座的贴肚片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贴肚片上设置弹性胶垫,弹性胶垫上还设有真空吸盘,所述饲管穿过所述真空吸盘。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条的上段为空管,空管连通至探条中部的出口孔,空管的上端连通至推送机构,在推送机构的出口位置设置喂食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管内设置饲管,所饲管下端穿出所述探条中部的出口孔,上端穿过推送机构,从推送机构的出口位置伸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肚片的表面设置环形粘贴,所述环形粘贴位于空腔结构下端的外缘。
CN202210296084.2A 2022-03-24 2022-03-24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Pending CN114767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084.2A CN114767188A (zh) 2022-03-24 2022-03-24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084.2A CN114767188A (zh) 2022-03-24 2022-03-24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7188A true CN114767188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2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6084.2A Pending CN114767188A (zh) 2022-03-24 2022-03-24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71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4215A1 (en) * 2022-02-28 2023-08-3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 for treating esophageal atresia
WO2023164220A1 (en) * 2022-02-28 2023-08-3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 for treating esophageal atresia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4215A1 (en) * 2022-02-28 2023-08-3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 for treating esophageal atresia
WO2023164220A1 (en) * 2022-02-28 2023-08-3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 for treating esophageal atresia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7188A (zh)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AU2007270997A1 (en) Medico-surgical tube assemblies
CN217244568U (zh) 食管下盲端促长装置
CN209107530U (zh) 助产用腹部按压装置
CN107137120A (zh) 一种带凸条的自动痔疮套扎器
CN216877497U (zh) 半自动插管系统
CN215780741U (zh) 带食道超声检查通道和吸引孔的气囊式气管导管固定器
CN212879451U (zh) 一种智控式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后压迫装置
CN115429949A (zh) 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
CN211157954U (zh) 一种新型带球囊的气管插管一键切割固定装置
CN2897199Y (zh) 一种充气腹带
CN209734248U (zh) 一种可精确调节头位的气管肿瘤术后恢复装置
CN110101582B (zh) 一种喂养管
CN213724227U (zh) 一次性医用喉罩
CN201185977Y (zh) 一种加压腹带装置
CN213156144U (zh) 一种可拉拢伤口方便缝合的一次性皮肤缝合器
CN219835740U (zh) 一种可自收紧固定带的护理造口袋
CN206198431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20344901U (zh) 一种气管插管与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21084342U (zh) 一种腹腔化疗输液港加压固定腰带
CN219940942U (zh) 一种改良颈托固定带
CN214596745U (zh) 气管套管堵管塞
CN219354055U (zh) 一种腹股沟压迫重力设备及其测试仪
CN213077155U (zh) 一种带有测压装置的三腔二囊管固定装置
CN217723607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式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