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6336A -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6336A
CN114766336A CN202210273098.2A CN202210273098A CN114766336A CN 114766336 A CN114766336 A CN 114766336A CN 202210273098 A CN202210273098 A CN 202210273098A CN 114766336 A CN114766336 A CN 114766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forest
shaped
semicircula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30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连任
龚安华
宋增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estry Bureau Of Mengyin County
Mengyin County State Owned Forest Farm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ureau Of Mengyin County
Original Assignee
Forestry Bureau Of Mengyin County
Mengyin County State Owned Forest Farm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ureau Of Mengyin Coun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estry Bureau Of Mengyin County, Mengyin County State Owned Forest Farm,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ureau Of Mengyin County filed Critical Forestry Bureau Of Mengyin County
Priority to CN2022102730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6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6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6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9/00Root feeders; Injecting fertilisers into the roo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包括半圆环一和半圆环二,所述半圆环一和半圆环二相对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半圆环一端部的定位块,所述半圆环二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半圆环二内开设有位于定位槽外围的L型空腔,所述L型空腔内滑动设有贯穿半圆环二上侧壁的L型杆。本发明可以避免在树苗栽种完成后直接浇灌大量的水,使水分快速流失,从而不仅使树苗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吸收的水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尤其是林业建设也得到长足的进步。林木种苗既需要满足数量方面的需求,也需要满足品种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种苗培育工作,在生态建设为导向的林业发展过程当中,优先发展种苗并不断改进种苗培育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种树时,当树苗栽种后,需要对树苗进行浇水,在天气温度高浇完水后,水分会快速流失,若对树苗浇灌过多的水,虽然能为树苗提供充足的水分,但是会出现水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包括半圆环一和半圆环二,所述半圆环一和半圆环二相对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半圆环一端部的定位块,所述半圆环二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半圆环二内开设有位于定位槽外围的L型空腔,所述L型空腔内滑动设有贯穿半圆环二上侧壁的L型杆,所述L型杆与L型空腔的内底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L型杆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贯穿L型空腔内顶壁和定位槽内底壁的卡块,所述定位块的下侧壁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半圆环一和半圆环二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弧形板,两个所述半圆弧形板的内壁下端均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半圆弧形板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板,所述半圆环一和半圆环二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弧形储水槽和进水腔,所述进水腔位于弧形储水槽的下方且与弧形储水槽之间共同连接有多个进水管,所述进水腔与同侧半圆弧形板之间均设有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半圆弧形板内的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与进水腔之间连接有漏水管,所述出水腔与半圆弧形板的内壁之间共同连接有多个橡胶罩,每个所述橡胶罩的外壁均连接有渗水管。
优选地,所述半圆环一和半圆环二内均设有补水腔,每个所述补水腔与同侧出水腔之间均设有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水腔内的浮球,所述浮球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漏水管和补水腔的连接绳,所述所述所述连接绳的外壁套设有固定连接在补水腔和出水腔之间的管道,所述补水腔和进水腔之间共同连接有位于进水管下方的L型管,所述补水腔和出水腔之间连接有L型补水管,所述连接绳位于补水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L型补水管端口处的阻水板。
优选地,每个所述半圆弧形板内均设有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半圆弧形板内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与进水腔之间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储水腔和出水腔之间设有多个补水孔,所述储水腔的内底壁通过多个伸缩弹簧连接有抬水板。
优选地,每个所述进水管内均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位于进水管内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小大于进水管的内径大小。
优选地,每个所述插板的下端均呈V型。
优选地,每个所述卡块靠近定位块的一端均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管道内底壁的两端均设有线轮。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环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拉钩。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的优点在于:
1、设置加水机构,往弧形储水槽内注水,然后通过多个进水管流入至进水腔内,一部分再流至出水腔内,随后通过橡胶罩和渗水管逐渐向外渗漏,从而为树苗提供水分,从而避免了在树苗栽种完成后直接浇灌大量的水,水分快速流失的现象;
2、设置补水机构,当储水腔内的水变少时,浮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通过连接绳拉动阻水板上移,补水腔内的水通过L型补水管流至出水腔内对出水腔进行补水,提高了对种苗的供水时间;
3、设置储水机构,当天气温度较高时,随着储水腔内水分的蒸发,抬水板在多个伸缩弹簧的弹力下自动上移,推动水通过多个补水孔进入出水腔内对其进行补水,在此过程中可以对树苗进行二次补水,从而防止树苗干旱死亡,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供水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避免在树苗栽种完成后直接浇灌大量的水,使水分快速流失,从而不仅使树苗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吸收的水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中储水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中管道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中半圆环一、弧形半圆板和横板连接处的立体图。
图中:1半圆环一、2半圆环二、3定位块、4L型空腔、5L型杆、6连接弹簧、7卡块、8半圆弧形板、9横板、10弧形储水槽、11进水管、12进水腔、13漏水管、14出水腔、15橡胶罩、16渗水管、17浮球、18连接绳、19补水腔、20L型补水管、21管道、22阻水板、23L型型管、24储水腔、25抬水板、26伸缩弹簧、27补水孔、28加水管、29固定环、30过滤筒、31拉钩、32线轮、33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8,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包括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弧形储水槽10和进水腔12,进水腔12位于弧形储水槽10的下方且与弧形储水槽10之间共同连接有多个进水管11,对树苗进行浇水时,往弧形储水槽10内注水,然后通过多个进水管11流入至进水腔12内,同时弧形储水槽10可以在下雨天对雨水进行收集,实现资源的利用。
每个进水管11内均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位于进水管11内的过滤筒30,过滤筒3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9,固定环29的外径大小大于进水管11的内径大小,每个固定环29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拉钩31,过滤筒30的上方开放设置,能够对过滤掉通过进水管11的水中的杂质和漂浮物,避免造成进水腔12内的堵塞。
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内均设有补水腔19,每个补水腔19与同侧出水腔14之间均设有补水机构,补水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水腔12内的浮球17,浮球1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漏水管13和补水腔19的连接绳18,连接绳18的外壁套设有固定连接在补水腔19和进水腔12之间的管道21,管道21内底壁的两端均设有线轮32,线轮32大大提高了连接绳18拉伸时的灵活性。
补水腔19和进水腔12之间共同连接有位于进水管11下方的L型管23,补水腔19和出水腔14之间连接有L型补水管20,连接绳18位于补水腔19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L型补水管20端口处的阻水板22,L型管23上端的口径小于进水管11的口径,所以在进水管11内的水下流时能够流至L型管23内进入至补水腔19中,当出水腔14内的水变少时,浮球1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通过连接绳18拉动阻水板22上移,补水腔19内的水通过L型补水管20流至出水腔14内对出水腔14进行补水,当出水腔14内的水够多时,带动浮球17在浮力的作用下上移,不再拉伸连接绳18,从而阻水板22在重力作用下下移,重新对L型补水管20进行封堵,进而可以提高对种苗的供水时间。
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相对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半圆环一1端部的定位块3,半圆环二2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块3相匹配的定位槽,半圆环二2内开设有位于定位槽外围的L型空腔4,L型空腔4内滑动设有贯穿半圆环二2上侧壁的L型杆5,L型杆5与L型空腔4的内底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6,L型杆5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贯穿L型空腔4内顶壁和定位槽内底壁的卡块7,定位块3的下侧壁开设有与卡块7相匹配的卡槽,每个卡块7靠近定位块3的一端均呈弧形,当需要栽种树苗时,首先在沙土上挖坑,随后将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进行卡合,使两个定位块3分别插入至两个定位槽内,由于卡块7上端的弧形,在定位块3插入的过程中能够在卡块7弧形的外壁上滑动以自动推动卡块7下移并带动L型杆5和连接弹簧6下移,然后当定位块3上的卡槽与卡块7相对齐时,多个连接弹簧6的弹力将卡块7弹入至卡槽内,实现卡块7与卡槽的卡合,完成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之间的快速连接,再放置在挖好的坑外围,使形成的圆环包围挖好的坑,同时在放置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的过程中,多个V型的插板33也会顺利的插入坑内,提高装置的牢固性,随后将树苗栽种在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形成的圆环中心位置。
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弧形板8,每个半圆弧形板8内均设有储水机构,储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半圆弧形板8内的储水腔24,储水腔24与进水腔12之间连接有加水管28,储水腔24和出水腔14之间设有多个补水孔27,储水腔24的内底壁通过多个伸缩弹簧26连接有抬水板25,进水腔12内的水也可以通过就加水管28流入至储水腔24内以供使用,当天气温度较高时,随着储水腔24内水分的蒸发,抬水板25受到的压力开始减小,于是抬水板25在多个伸缩弹簧26的弹力下自动上移,便推动储水腔24内的水整体上移,使水通过多个补水孔27进入出水腔14内对其进行补水,在此过程中可以对树苗进行二次补水,从而防止树苗干旱死亡,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供水时间。
两个半圆弧形板8的内壁下端均连接有横板9,两个半圆弧形板8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板33,每个插板33的下端均呈V型,V型大大方便了插板33能够快速的插入至坑内。
进水腔12与同侧半圆弧形板8之间均设有出水机构,出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半圆弧形板8内的出水腔14,出水腔14与进水腔12之间连接有漏水管13,出水腔14与半圆弧形板8的内壁之间共同连接有多个橡胶罩15,每个橡胶罩15的外壁均连接有渗水管16,在对弧形储水槽10进行注水时,流入至进水腔12内的水,一部分通过漏水管13流至出水腔14内,随后通过橡胶罩15和渗水管16逐渐向外渗漏,从而为树苗提供水分,在此过程中可以避免在树苗栽种完成后直接浇灌大量的水,使水分快速流失,从而不仅使树苗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吸收的水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包括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相对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半圆环一(1)端部的定位块(3),所述半圆环二(2)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块(3)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半圆环二(2)内开设有位于定位槽(3)外围的L型空腔(4),所述L型空腔(4)内滑动设有贯穿半圆环二(2)上侧壁的L型杆(5),所述L型杆(5)与L型空腔(4)的内底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6),所述L型杆(5)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贯穿L型空腔(4)内顶壁和定位槽内底壁的卡块(7),所述定位块(3)的下侧壁开设有与卡块(7)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弧形板(8),两个所述半圆弧形板(8)的内壁下端均连接有横板(9),两个所述半圆弧形板(8)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板(33),所述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弧形储水槽(10)和进水腔(12),所述进水腔(12)位于弧形储水槽(10)的下方且与弧形储水槽(10)之间共同连接有多个进水管(11),所述进水腔(12)与同侧半圆弧形板(8)之间均设有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半圆弧形板(8)内的出水腔(14),所述出水腔(14)与进水腔(12)之间连接有漏水管(13),所述出水腔(14)与半圆弧形板(8)的内壁之间共同连接有多个橡胶罩(15),每个所述橡胶罩(15)的外壁均连接有渗水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一(1)和半圆环二(2)内均设有补水腔(19),每个所述补水腔(19)与同侧出水腔(14)之间均设有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水腔(14)内的浮球(17),所述浮球(1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漏水管(13)和补水腔(19)的连接绳(18),所述所述所述连接绳(18)的外壁套设有固定连接在补水腔(19)和进水腔(14)之间的管道(21),所述补水腔(19)和出水腔(12)之间共同连接有位于进水管(11)下方的L型管(23),所述补水腔(19)和出水腔(14)之间连接有L型补水管(20),所述连接绳(18)位于补水腔(19)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L型补水管(20)端口处的阻水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圆弧形板(8)内均设有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半圆弧形板(8)内的储水腔(24),所述储水腔(24)与进水腔(12)之间连接有加水管(28),所述储水腔(24)和出水腔(14)之间设有多个补水孔(27),所述储水腔(24)的内底壁通过多个伸缩弹簧(26)连接有抬水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水管(11)内均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位于进水管(11)内的过滤筒(30),所述过滤筒(3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9),所述固定环(29)的外径大小大于进水管(11)的内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板(33)的下端均呈V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块(7)靠近定位块(3)的一端均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1)内底壁的两端均设有线轮(3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环(29)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拉钩(31)。
CN202210273098.2A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Pending CN114766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3098.2A CN114766336A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3098.2A CN114766336A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6336A true CN114766336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25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3098.2A Pending CN114766336A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633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065A (zh) * 2020-06-11 2020-08-14 丁水生 一种园林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
CN212740010U (zh) * 2020-08-06 2021-03-19 安徽铭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利灌溉水带的装置
CN212813050U (zh) * 2020-08-28 2021-03-30 魏静 营林苗木培育装置
CN112913800A (zh) * 2021-01-22 2021-06-08 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一种林业用微环境虫害防护装置
CN214902844U (zh) * 2021-07-31 2021-11-30 石家庄市林果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种植板栗树保水用供水装置
CN113973640A (zh) * 2021-10-26 2022-01-28 杨林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065A (zh) * 2020-06-11 2020-08-14 丁水生 一种园林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
CN212740010U (zh) * 2020-08-06 2021-03-19 安徽铭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利灌溉水带的装置
CN212813050U (zh) * 2020-08-28 2021-03-30 魏静 营林苗木培育装置
CN112913800A (zh) * 2021-01-22 2021-06-08 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一种林业用微环境虫害防护装置
CN214902844U (zh) * 2021-07-31 2021-11-30 石家庄市林果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种植板栗树保水用供水装置
CN113973640A (zh) * 2021-10-26 2022-01-28 杨林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6336A (zh) 一种基于林草资源保护利用的林木培育装置
CN105746220A (zh) 一种pvc管道绿墙模块
CN206433514U (zh) 一种植树装置
CN210226313U (zh) 一种林业种植育苗装置
CN202127683U (zh) 串联式多株苗木栽植节水灌溉装置
CN109220376B (zh) 林业育苗装置
CN210328693U (zh) 一种园林用绿化栽培装置
CN208490326U (zh) 水面立体种植系统
CN111758472A (zh) 一种沙漠植树的方法
KR100986530B1 (ko) 산림조림용 물주머니
CN220776877U (zh) 一种苗木保湿装置
CN212971113U (zh) 一种绿化工程用绿植灌溉设备
CN221082169U (zh) 一种林业育苗嫁接设备
CN216753064U (zh)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节水灌溉装置
CN215602141U (zh) 一种具有导水组件的景观园林设计用绿化栽培装置
CN217336826U (zh) 一种林业种苗用灌溉装置
CN219844220U (zh) 一种绿化植物栽种设备
CN215223351U (zh) 一种用于黄土丘陵地区沟壑区的生态垫
CN219330157U (zh) 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观赏草种植箱
CN215992093U (zh) 一种市政园林绿化智能化育苗装置
CN214676942U (zh) 一种移栽苗木的给水养护装置
CN211268027U (zh) 李子种植园设施
CN220987017U (zh) 一种肉苁蓉节水灌溉装置
CN212753630U (zh) 盆栽用回流盆
CN213784638U (zh) 一种林业育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