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5766A -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 Google Patents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5766A
CN114765766A CN202210024701.3A CN202210024701A CN114765766A CN 114765766 A CN114765766 A CN 114765766A CN 202210024701 A CN202210024701 A CN 202210024701A CN 114765766 A CN114765766 A CN 114765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key
circuit
master
memb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47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又瑄
林勇杰
邱柏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65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5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6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user or device identifiers, e.g. serial number, physical or biometrical information, DNA, hand-signature or measurabl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7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control plane, e.g. signalling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04W12/041Key generation or deri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04W12/047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without using a trusted network node as an anchor
    • H04W12/0471Ke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04W12/55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involving three or more devices, e.g. group pai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80Wireless
    • H04L2209/805Lightweight hardware, e.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该蓝牙通信系统包含:蓝牙主控装置;以及蓝牙设备群,其包含第一成员装置和第二成员装置。第一成员装置可产生及传送包含自动配对请求的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第二成员装置可依据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群组识别码。蓝牙主控装置可依据目标蓝牙封包中的自动配对请求,将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还可传送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第一成员装置,并可产生第一密钥。第一成员装置可在接收到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后,产生与第一密钥相应的第二密钥。

Description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技术,尤指一种可提升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进行数据传输所需密钥的产生效率的蓝牙通信系统,以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蓝牙传统(Classic Bluetooth/LegacyBluetooth)技术,另一类则是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BLE技术与蓝牙传统技术彼此不具相容性(或不能完全相容),但两种技术可共存(coexist)于同一蓝牙装置或同一蓝牙晶片。换言之,单一蓝牙装置或单一蓝牙晶片可设计成同时支持BLE技术与蓝牙传统技术,也可设计成只支持其中一种蓝牙通信标准。基于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所新推出的低功耗蓝牙音频(Bluetooth LE Audio,BLE Audio)技术(以下简称BLE音频技术),是蓝牙技术发展20多年来,对于音频传输技术规格的重大更新。BLE音频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传输更高质量的音频,并同时大幅降低功耗。可以预见的是,市场对于能够支持BLE音频技术的蓝牙设备群(Bluetooth device set,例如,蓝牙耳机或多声道蓝牙音箱等)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当采用蓝牙传统技术的蓝牙设备群要跟一蓝牙主控装置(例如,手机或电脑等)进行连线时,蓝牙主控装置会将蓝牙设备群中的多个成员装置视为单一蓝牙装置来对待,所以蓝牙主控装置只需要跟蓝牙设备群的其中一个成员装置建立连线即可。
然而,根据BLE音频技术的规范,当支持BLE音频技术的蓝牙设备群要跟一蓝牙主控装置进行连线时,蓝牙主控装置必须分别跟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逐一进行蓝牙配对,才能成功地将音频数据或其他数据传送给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根据现有技术的做法,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逐一进行蓝牙配对的过程会相当冗长,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蓝牙主控装置必须耗费许多时间与个别的成员装置逐一协商双方要各自产生的密钥(cypher key)的相关参数。蓝牙设备群中的成员装置的数量越多,蓝牙主控装置及蓝牙设备群耗费在产生所需密钥的时间就会越长。
因此,倘若不能提升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对于进行后续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效率,将对BLE音频技术在蓝牙设备群相关应用中的发展前景造成严重阻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大幅提升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对于进行后续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效率,实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蓝牙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其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其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一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主控端通信电路及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的操作;以及一蓝牙设备群,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和一第二成员装置;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可产生包含一自动配对请求及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该蓝牙主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还设置成可接收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依据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该自动配对请求,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且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该处理电路可通过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传送一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一成员装置,并可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可在该第一通信电路接收到该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后,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一蓝牙通信系统中的蓝牙设备群的实施例,其包含:一第一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通信系统中的一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可产生包含一自动配对请求及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该蓝牙主控装置;一第二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依据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该自动配对请求,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且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该蓝牙主控装置会传送一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一成员装置,并会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在该第一通信电路接收到该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后,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蓝牙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其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其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一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主控端通信电路及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的操作;以及一蓝牙设备群,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和一第二成员装置;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可产生包含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及该第一群组识别码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该蓝牙主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还设置成可接收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依据该第一群组识别码在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位置,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且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该处理电路可通过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传送一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一成员装置,并可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在该第一通信电路接收到该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后,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一蓝牙通信系统中的蓝牙设备群的实施例,其包含:一第一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通信系统中的一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可产生包含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及该第一群组识别码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该蓝牙主控装置;一第二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依据该第一群组识别码在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位置,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且将该第一成员装置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该蓝牙主控装置会传送一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一成员装置,并会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在该第一通信电路接收到该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后,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蓝牙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其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其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一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主控端通信电路及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的操作;以及一蓝牙设备群,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和一第二成员装置;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在接收到一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后,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第一成员装置建立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建立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以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一蓝牙通信系统中的蓝牙设备群的实施例,其包含:一第一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通信系统中的一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一第二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在接收到一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后,与该第一成员装置建立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建立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以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蓝牙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其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其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一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主控端通信电路及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的操作;以及一蓝牙设备群,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和一第二成员装置;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在接收到一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后,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第一成员装置建立连线,并依据该第一成员装置的指示及该第一成员装置的该装置信息来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建立连线,并依据该蓝牙主控装置的一装置信息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一蓝牙通信系统中的蓝牙设备群的实施例,其包含:一第一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通信系统中的一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一第二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在接收到一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后,与该第一成员装置建立连线,并依据该第一成员装置的指示及该第一成员装置的该装置信息来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建立连线,并依据该蓝牙主控装置的一装置信息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蓝牙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其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其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一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主控端通信电路及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的操作;以及一蓝牙设备群,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和一第二成员装置;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在接收到一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后,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传送一第一参数给该第一成员装置,并可依据该第一参数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接收该第一参数,并可依据该第一参数执行该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一蓝牙通信系统中的蓝牙设备群的实施例,其包含:一第一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通信系统中的一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设置成可依据该蓝牙设备群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并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一第二成员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蓝牙主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并设置成可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候选装置清单,且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该蓝牙设备群,但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及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两个装置选项;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会在接收到一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后,传送一第一参数给该第一成员装置,并会依据该第一参数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一第一密钥;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还设置成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接收该第一参数,并可依据该第一参数执行该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与该第一密钥相应的一第二密钥。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可大幅简化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中的成员装置对于进行后续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式,所以能够大幅提升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对于相关密钥的产生效率。
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可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中的多个成员装置完成配对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搭配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蓝牙通信系统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
图2至图3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4至图5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第五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一第六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第七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第八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第九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第十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蓝牙通信系统100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蓝牙通信系统100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110以及一蓝牙设备群102,其中,蓝牙设备群102中可包含多个成员装置。
在实际应用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可利用各种符合蓝牙通信标准所规范的方式建立一蓝牙微网(Bluetooth piconet),并可通过该蓝牙微网进行各种指令或数据传输。或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可共同组成符合各种蓝牙通信标准所规范的一协同组(coordinate set)。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皆支持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较新的版本所规范的低功耗蓝牙音频(Bluetooth LE Audio,BLEAudio)技术(以下简称BLE音频技术)。因此,使用者可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进行连线,以利用蓝牙设备群102进行各种音频播放操作。
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两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对蓝牙耳机或是一对2.0声道音箱。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三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组2.1声道音箱。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六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组5.1声道音箱。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八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组7.1声道音箱。
在为了简化图面内容,图1中仅示出三个示例性的成员装置,分别是一第一成员装置120、一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一第三成员装置140。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耦接于一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一第一收音电路164,第二成员装置130耦接于一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及一第二收音电路174,而第三成员装置140则耦接于一第三音频播放电路182及一第三收音电路184。
使用者可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连线,以利用前述成员装置控制相关的音频播放电路,以播放蓝牙主控装置110采用BLE音频技术传来的音频数据。
在图1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一输入电路113、一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以及一处理电路117。第一成员装置120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121、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一第一控制电路125、以及一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第二成员装置130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131、一第二密钥产生电路133、一第二控制电路135、以及一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中,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设置成可接收及传送各种蓝牙封包。输入电路113设置成可接收使用者所下达的各种操作指令。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设置成可进行各种选定的或预定的密钥算法,以产生蓝牙主控装置110用来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处理电路117耦接于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输入电路113、以及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处理电路117设置成可产生要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输的各种蓝牙封包、可解析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到的各种蓝牙封包以获取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并可控制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的密钥产生操作。处理电路117还可依据使用者通过输入电路113下达的各种操作指令,控制蓝牙主控装置110的操作。
在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指称的「蓝牙封包」一词,也包含各种蓝牙通信标准所规范的各式协定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7还耦接于一显示装置150,并可控制显示装置150的操作,以显示相关的信息或影像给使用者观看。
在第一成员装置120中,第一通信电路121设置成可接收及传送各种蓝牙封包。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设置成可进行各种选定的或预定的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成员装置120用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第一控制电路125耦接于第一通信电路121及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第一控制电路125设置成可产生要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传输的各种蓝牙封包、可解析第一通信电路121接收到的各种蓝牙封包以获取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并可控制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的密钥产生操作。此外,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可调整第一成员装置120所使用的时钟信号,以同步第一成员装置120与其他蓝牙装置之间所使用的一微微网时钟(piconet clock)。
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耦接于第一控制电路125、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第一收音电路164。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设置成可依据第一控制电路125的指示,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音频数据(例如,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操作,和/或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可控制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播放音频数据的内容。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还设置成可对第一收音电路164接收到的声音进行编码,以产生相应的声音数据。
在第二成员装置130中,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可接收及传送各种蓝牙封包。第二密钥产生电路133设置成可进行各种选定的或预定的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成员装置130用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第二控制电路135耦接于第二通信电路131及第二密钥产生电路133。第二控制电路135设置成可产生要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传输的各种蓝牙封包、可解析第二通信电路131接收到的各种蓝牙封包以获取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并可控制第二密钥产生电路133的密钥产生操作。此外,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可调整第二成员装置130所使用的时钟信号,以同步第二成员装置130与其他蓝牙装置之间所使用的一微微网时钟。
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耦接于第二控制电路135、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及第二收音电路174。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设置成可依据第二控制电路135的指示,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音频数据(例如,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操作,和/或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可控制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播放音频数据的内容。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还设置成可对第二收音电路174接收到的声音进行编码,以产生相应的声音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可控制第一成员装置120扮演一蓝牙微网中的一蓝牙主装置(Bluetooth Central),并可调整第一成员装置120所使用的时钟信号(clock signal),以同步第一成员装置120与其他蓝牙装置之间所使用的微微网时钟。在此情况下,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可控制第二成员装置130扮演前述蓝牙微网中的一蓝牙从装置(Bluetooth Peripheral),并可调整第二成员装置130所使用的时钟信号,以同步第二成员装置13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之间所使用的微微网时钟。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皆可支持BLE音频技术。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还设置可产生符合BLE音频技术相关规范的音频数据(以下称之为BLE音频数据),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前述的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可利用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BLE音频数据,并可指示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控制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播放BLE音频数据的内容。同样地,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可利用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BLE音频数据,并可指示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控制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播放BLE音频数据的内容。
在某些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还设置成可利用各种有线网络传输技术或是无线存取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接收一远端装置(未示出于图中)通过各种网络(例如,网际网络、行动通信网络、或是各种私有网络)传来的语音数据。处理电路117可解析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到的语音数据,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将解析后的语音数据,以蓝牙封包的形式传送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成员装置120和/或第二成员装置130,并指示第一成员装置120和/或第二成员装置130利用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和/或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来播放语音数据的内容。
前述的无线存取技术,可以是各种第二代(2nd Generation,2G)行动通信技术、各种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行动通信技术、各种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行动通信技术、各种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行动通信技术、各种IEEE 802.11系列规范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各种物联网(Internet-of-Thing,IoT)通信技术、各种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NB-IoT)通信技术、各种车际(Vehicle-to-Vehicle)通信技术、各种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技术、各种卫星通信技术、或是由其他标准制定组织所发布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等。
另一方面,第一成员装置120和/或第二成员装置130可利用第一收音电路164和/或第二收音电路174来接收使用者的声音,并可利用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和/或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来产生相关的声音数据。第一成员装置120和/或第二成员装置130还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和/或第二通信电路131将前述的声音数据传送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还可利用前述的有线网络传输技术或是无线存取技术,通过各种合适的网络传送蓝牙设备群102所产生的声音数据给该远端装置。
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利用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的搭配操作,来实现与该远端装置之间的语音通话。
实际操作上,前述蓝牙主控装置110中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用能够支持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较新的版本的蓝牙通信协定的合适无线传收电路来实现。或者,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也可用同时支持前述的蓝牙通信协定、以及前述的有线网络传输技术或是无线存取技术(RAT)的各种混合通信电路来实现。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将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耦接于额外的天线装置(未示出)。
输入电路113可用各种能够接收使用者指令的合适电路来实现,例如,一键盘、一鼠标、一触控屏幕、一声控装置、一手势感应装置、或前述各种装置的组合等。
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可用具有密钥运算能力的各种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安全模块(security module)、或是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来实现。
处理电路117可用具有适当运算能力且能够解析及产生采用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是较新版本)所规范的BLE音频技术的蓝牙封包的各种封包解调变电路、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单一处理器模块、多个处理器模块的组合、单一电脑系统、多个电脑系统的组合、单一服务器、多个服务器的组合、或是云端运算系统来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前述蓝牙主控装置110中的不同功能方框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或一单一装置中。
例如,可将输入电路113和/或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整合到处理电路117中。又例如,可将输入电路113和显示装置150整合成一触控屏幕。
或者,也可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中的所有功能方框,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一行动通信装置(例如,手机)、一穿戴式装置、一平板电脑、一笔记型电脑、一桌上型电脑、一音频广播系统、一语音导览系统、一语音广播系统、一车载通信系统、一卫星通信装置、一智能电视(smart TV)、或一蓝牙智能音箱等等中。
实际操作上,前述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通信电路121及第二通信电路131,皆可用能够支持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较新的版本的蓝牙通信协定的合适蓝牙通信电路来实现。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将第一通信电路121和第二通信电路131分别耦接于额外的天线装置(未示出)。
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及第二密钥产生电路133,皆可用具有密钥运算能力的各种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安全模块(security module)、或是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
第一控制电路125及第二控制电路135,皆可用具有适当运算能力、能够解析及产生采用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是较新版本)所规范的BLE音频技术的蓝牙封包的各种封包处理电路、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单一处理器模块、多个处理器模块的组合、或是特殊应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通信电路121及第二通信电路131,也可以设计成同时支持更早以前的蓝牙版本(例如,蓝牙2.0、蓝牙3.0、蓝牙4.0、蓝牙4.2等版本)的蓝牙通信协定的合适蓝牙通信电路来实现。在此情况下,前述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及第二控制电路135也要设计成能够解析及产生更早以前的蓝牙版本的蓝牙通信协定所定义的蓝牙封包。
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及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皆可用能够对音频数据进行各种编解码处理和/或数据格式转换的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或是数字至模拟转换电路(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来实现。
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前述的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7及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7,分别整合到前述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及第二控制电路135中。
前述第一成员装置120中的不同功能方框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一单一穿戴式蓝牙装置、或一单一蓝牙喇叭中。
同样地,前述第二成员装置130中的不同功能方框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一单一穿戴式蓝牙装置、或一单一蓝牙喇叭中。
另外,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皆可用能够接收播放音频数据的各种合适电路来实现,例如,各种类型的喇叭。第一收音电路164及第二收音电路174,皆可用能够接收声音并转换成相应音频信号的各种合适电路来实现,例如,各种类型的麦克风。
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第一收音电路164整合成一单一装置。同样地,也可将第二成员装置130、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及第二收音电路174整合成一单一装置(例如,一穿戴式蓝牙装置、或一蓝牙喇叭)。
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其他音频播放电路(例如,第三音频播放电路182)、以及其他收音电路(例如,第三收音电路184)的主要电路架构与实施方式,都可类似于前述的相应成员装置和/或相应电路。但在不同的成员装置、不同的音频播放电路、和/或不同的收音电路中可以设置额外的不同电路元件,而不局限于要跟前述的相应成员装置和/或相应电路完全相同。
当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支持BLE音频技术时,使用者可利用蓝牙通信系统100来进行各种采用BLE音频技术的音频播放操作,以降低蓝牙通信系统100的耗电量,并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如前所述,当支持BLE音频技术的传统蓝牙设备群要跟一传统的蓝牙主控装置进行连线时,传统的蓝牙主控装置必须分别跟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逐一协商用于产生密钥(cypher key)的相关参数,所以传统的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逐一进行蓝牙配对的过程会相当冗长。
为了解决传统蓝牙主控装置与传统蓝牙设备群中的不同成员装置逐一配对的效率过低的问题,前述蓝牙通信系统100中的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相关密钥的产生效率。
以下将搭配图2及图3来进一步说明蓝牙通信系统100的操作方式。图2至图3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在图2及图3的流程图中,位于一特定装置所属字段中的流程,即代表由该特定装置所进行的流程。例如,标记在「蓝牙主控装置」字段中的部分,是由蓝牙主控装置110所进行的流程;标记在「第一成员装置」字段中的部分,是由第一成员装置120所进行的流程;标记在「第二成员装置」字段中的部分,则是由第二成员装置130所进行的流程;其余依此类推。前述的逻辑也适用于后续的其他流程图中。
当使用者想用蓝牙通信系统100来播放各种采用BLE音频技术的音频数据时,要先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配对。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device information,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并等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响应。实际操作上,处理电路117也可根据功能设计上的需要,在前述的蓝牙询问请求中填入其他的数据或信息。
或者,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一预定接收模式。例如,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可以是能用来接收各种蓝牙广告封包的一低功耗拓展被动扫描(LE Extended Passive Scan)模式、一低功耗拓展主动扫描(LE Extended Active Scan)模式、一低功耗拓展发起者(LEExtended Initiator)模式、或一周期性扫描(Periodic Scanning)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预定传送模式。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指的是可用来传送各种蓝牙广告封包、和/或蓝牙协定数据单元的各种操作模式。例如,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可以是一广告模式(Advertising mode)、一可扫描模式(Scannable mode)、一可连线模式(Connectable mode)、一不可连线模式(Non-connectable mode)、一不可扫描模式(Non-scannable mode)、一周期性广告模式(Periodic Advertising mode)、一低功耗拓展广告模式(LE Extended Advertising mode)、或一低功耗周期性广告模式(LE PeriodicAdvertising mode)。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2中的流程202。
在流程2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其中,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包含有可供识别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一控制电路125的品牌(brand)、制造商(vendor)、电路型号(circuit model)、和/或固件版本(firmware version)的一自动配对请求(auto-pair request),以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预设的规则,自行定义自动配对请求的内容及格式。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将自动配对请求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字段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字段中。在操作时,第一控制电路125可选择指定的蓝牙广告封包(Bluetooth advertisingpacket)来作为前述的目标蓝牙封包。
例如,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iliary advertising indication,AUX_ADV_IND)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extended advertising indication,ADV_EXT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iliary chain indication,AUX_CHAIN_IND)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_CHAI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响应(auxiliaryscan response,AUX_SCAN_RSP)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响应(AUX_SCAN_RSP)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响应(AUX_SCAN_RSP)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_CHAI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响应(AUX_SCAN_RSP)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_CHAI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同步指示(auxiliary synchronous indication,AUX_SYNC_IND)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同步指示(AUX_SYNC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ertisingindication,ADV_IND)封包、一或多个不可连接广告指示(non-connectable advertisingindication,ADV_NONCONN_IND)封包、或是一或多个可查广告指示(discoverableadvertisement indication,ADV_DISCOVER_IND)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不可连接广告指示(ADV_NONCON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可查广告指示(ADV_DISCOVER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_IND)封包、一或多个不可连接广告指示(ADV_NONCONN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可查广告指示(ADV_DISCOVER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在流程204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流程206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
在流程208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解析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出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接着,处理电路117可检核自动配对请求的格式及内容,以判断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一控制电路125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是否符合一预定的条件(例如,是否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和/或处理电路117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相对应)。例如,处理电路117可检核自动配对请求的格式是否符合预定的特征、或是自动配对请求中是否包含预定的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倘若自动配对请求的格式符合预定的特征、和/或自动配对请求中包含预定的内容,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一控制电路125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符合预定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17可依据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将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first privileged device),并接着进行流程210。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成员装置120被处理电路117识别为一特权装置时,代表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双方在进行蓝牙配对时,可以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直接使用预先约定的简化方式来产生密钥。这部分的操作方式将在后续的流程210至流程216中做进一步说明。
反之,倘若自动配对请求的格式不符合预定的特征、且自动配对请求中并未包含预定的内容,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一控制电路125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不符合预定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17可将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一般的蓝牙装置,并接着采用各种已知的方式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配对并产生相关的密钥。
在流程210中,处理电路117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可决定一第一参数(first parameter)P1及产生一第一特权配对通知(firstprivileged pairing notice)。在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7可以产生一第一预定值(firstpredetermined value)、一第一随机值(first random value)、一第一预定地址(firstpredetermined address)、一第一随机地址(first random address)、一第一预定字符串(first predetermined string)、一第一随机字符串(first random string)、一第一预定令牌(first predetermined token)、一第一随机令牌(first random token)、或是与第一成员装置120相对应的一第一存取地址(first access address),来作为第一参数P1。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以第一成员装置120传送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的某一蓝牙封包中的某一预定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一参数P1,或者,可以指定以蓝牙主控装置110传送给第一成员装置120的某一蓝牙封包中的某一预定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一参数P1。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使用处理电路117所产生的一连线指示(Connect_IND)封包或一辅助连接请求(AUX_Connect_REQ)封包中的一循环冗余检查码初始值(CRC InitialValue,CRCInit)、一窗格大小值(Window Size,WinSize)、一窗格偏移值(Window Offset,WinOffset)、一连线事件间隔(Connection Interval)、一从机延迟量(Slave Latency)、一监控超时值(Timeout)、一通道图(Channel Map)、一跳频增加数(Hop)、或一睡眠时钟精准度(sleep clock accuracy,SCA),来作为第一参数P1。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使用前述的连线指示(Connect_IND)封包或辅助连接请求(AUX_Connect_REQ)封包中的一循环冗余检查码(CRC),来作为第一参数P1。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使用第一成员装置120所产生的一辅助连接响应(AUX_Connect_RSP)封包或某一特定蓝牙广告封包中的一循环冗余检查码(CRC),来作为第一参数P1。处理电路117还可在流程210中,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第一成员装置120。另外,处理电路117还可在流程210中,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第一参数P1、或是用来指示要以某个特定封包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一参数P1的一第一字段指示(first field indication)给第一成员装置120。
在此情况下,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通信电路121可进行流程212,以接收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另外,第一通信电路121还可在流程212中接收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第一参数P1、或是相关的第一字段指示,以便第一控制电路125得以获悉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一参数P1。
在流程21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一参数P1产生要跟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一密钥Key-1。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一参数P1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密钥Key-1。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一参数P1、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以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密钥Key-1。
在流程216中,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第一参数P1产生要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二密钥Key-2。换言之,第一控制电路125所产生的第二密钥Key-2会跟处理电路117产生的第一密钥Key-1互相对应。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第一参数P1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密钥Key-2。又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第一参数P1、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密钥Key-2。
换言之,在第一成员装置12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一参数P1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则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一参数P1来产生第二密钥Key-2。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所需的时间。
在流程218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一密钥Key-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在流程220中,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则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使用第二密钥Key-2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例如,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如图3所示,在第一控制电路125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第一控制电路125还可进行流程302,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蓝牙设备群102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device se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Set-ID。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蓝牙设备群102的一设备群身份解析密钥(Set Identity Resolving Key,SIRK)来作为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进行流程304,以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
在操作时,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还可在合适的时间点(例如,在流程202至流程220之间的任意时间点、或是在流程202之前的某一时间点),产生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一群组识别码(resolvable set identifier,RSI)。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进行一预定目标算法以产生一随机地址(random access),并利用该随机地址作为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一群组识别码RSI-1。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还可在流程202之后的任意时间点,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RSI-1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或者,第一控制电路125也可以在流程202中,将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RSI-1也插入要传送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如此一来,蓝牙主控装置110便可在流程206中接收到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RSI-1。
同样地,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在合适的时间点进行图3中的流程306,以产生第二成员装置130所对应的一群组识别码RSI-2。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进行前述的预定目标算法以产生一随机地址,并利用该随机地址作为第二成员装置130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RSI-2。实际操作上,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在流程202至流程220之间的任意时间点、或是在流程202之前的某一时间点,进行前述的流程306。
如前所述,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操作在一预定传送模式。第二成员装置130可在操作在预定传送模式的期间,进行图3中的流程308。
在流程308中,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群组识别码RSI-2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在操作时,第二控制电路135可比照前述流程202的方式,产生包含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及群组识别码RSI-2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将群组识别码RSI-2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字段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字段中。接着,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流程308中所指称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与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进行流程310,以接收第二成员装置13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处理电路117则可解析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及群组识别码RSI-2。
接着,在流程312中,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来检核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群组识别码RSI-2,以判断第二成员装置130是否属于蓝牙设备群102。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7可检核群组识别码RSI-2是否为根据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计算出来的随机地址。
倘若处理电路117判定群组识别码RSI-2是根据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计算出来的随机地址,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二成员装置130属于蓝牙设备群102。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17可于流程312中依据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及群组识别码RSI-2,将第二成员装置130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并接着进行流程314。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成员装置130被处理电路117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时,代表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双方在进行蓝牙配对时,可以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直接使用预先约定的简化方式来产生密钥。这部分的操作方式将在后续的流程314至流程320中做进一步说明。
反之,倘若处理电路117判定群组识别码RSI-2并不是根据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计算出来的随机地址,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二成员装置130并不属于蓝牙设备群102。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17可将第二成员装置130识别为一般的蓝牙装置,并接着采用各种已知的方式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配对并产生相关的密钥。
在流程314中,处理电路117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可决定一第二参数(second parameter)P2及产生一第二特权配对通知(secondprivileged pairing notice)。在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7可以产生一第二预定值(second predetermined value)、一第二随机值(second random value)、一第二预定地址(second predetermined address)、一第二随机地址(second random address)、一第二预定字符串(second predetermined string)、一第二随机字符串(second random string)、一第二预定令牌(second predetermined token)、一第二随机令牌(second randomtoken)、或是与第二成员装置130相对应的一第二存取地址(second access address),来作为第二参数P2。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以第二成员装置130传送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的某一蓝牙封包中的某一预定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二参数P2,或者,可以指定以蓝牙主控装置110传送给第二成员装置130的某一蓝牙封包中的某一预定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二参数P2。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使用处理电路117所产生的一连线指示(Connect_IND)封包或一辅助连接请求(AUX_Connect_REQ)封包中的一循环冗余检查码初始值(CRC Initial Value,CRCInit)、一窗格大小值(Window Size,WinSize)、一窗格偏移值(Window Offset,WinOffset)、一连线事件间隔(Connection Interval)、一从机延迟量(Slave Latency)、一监控超时值(Timeout)、一通道图(Channel Map)、一跳频增加数(Hop)、或一睡眠时钟精准度(sleep clock accuracy,SCA),来作为第二参数P2。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使用前述的连线指示(Connect_IND)封包或辅助连接请求(AUX_Connect_REQ)封包中的一循环冗余检查码(CRC),来作为第二参数P2。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以指定使用第二成员装置130所产生的一辅助连接响应(AUX_Connect_RSP)封包或某一特定蓝牙广告封包中的一循环冗余检查码(CRC),来作为第二参数P2。处理电路117还可在流程314中,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第二特权配对通知给第二成员装置130。另外,处理电路117还可在流程314中,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第二参数P2、或是用来指示要以某个特定封包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二参数P2的一第二字段指示(second fieldindication)给第二成员装置130。实际操作上,第二参数P2可以跟前述的第一参数P1相同,也可以与第一参数P1相异。
在此情况下,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通信电路131可进行流程316,以接收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第二特权配对通知。另外,第二通信电路131还可在流程316中接收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第二参数P2、或是相关的第二字段指示,以便第二控制电路135得以获悉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二参数P2。
在流程318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二参数P2产生要跟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三密钥Key-3。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二参数P2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二参数P2、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
在流程320中,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第二参数P2产生要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四密钥Key-4。换言之,第二控制电路135所产生的第四密钥Key-4会跟处理电路117产生的第三密钥Key-3互相对应。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第二参数P2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又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第二参数P2、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
换言之,在第二成员装置13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二参数P2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二参数P2来产生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在流程322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三密钥Key-3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在流程324中,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使用第四密钥Key-4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实际操作上,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可比照前述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之间互动方式进行连线,并分别产生双方后续进行蓝牙数据传输时所需的密钥。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另一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可以比照前述第一成员装置120在流程202中的方式,产生并传送包含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个别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以及个别成员装置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换言之,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以在流程2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可将最先传来自动配对请求的成员装置,识别为第一特权装置,并先跟第一特权装置进行简化的配对程序。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可依据第一特权装置传来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以及其他成员装置传来的群组识别码,将其他成员装置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并接着跟其他成员装置进行简化的配对程序。
由前述图2至图3的说明可知,蓝牙主控装置110可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来判断第一成员装置120是否为一特权装置。在第一成员装置12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一特权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210与流程214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212与流程216来产生第二密钥Key-2。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所需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第二成员装置13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314与流程318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316与流程320来产生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很明显地,前述图2至图3的方法可有效简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之间的蓝牙配对程序,进而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完成配对所需的时间。
在前述图2至图3的方法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都无需使用到任何显示装置,所以可将显示装置150省略,并能大幅简化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的硬件架构、重量、与体积。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请参考图4至图5,其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如前所述,当使用者想用蓝牙设备群102来播放蓝牙主控装置110采用BLE音频技术传送的音频数据时,要先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配对。在此情况下,如前所述,处理电路117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并等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响应。
或者,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4中的流程402。
在流程4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其中,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包含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一群组识别码RSI-1、以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在操作时,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在流程402中或流程402之前的某一时间点,产生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一群组识别码RSI-1。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进行一预定目标算法以产生一随机地址(random access),并利用该随机地址作为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一群组识别码RSI-1。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将群组识别码RSI-1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字段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字段中。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还可将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和/或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装置信息,也一并填入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
流程4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可以比照前述第一成员装置120在流程402中的方式,产生并传送包含个别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以及个别成员装置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同样地,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也可将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和/或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也一并填入要传送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
换言之,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以在流程4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
在流程404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流程406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
在流程408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解析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出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群组识别码RSI-1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接着,处理电路117可检核群组识别码RSI-1在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位置,以判断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一控制电路125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是否符合一预定的条件(例如,是否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和/或处理电路117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相对应)。例如,处理电路117可检核群组识别码RSI-1在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位置是否符合一预定规则。
在一实施例中,倘若群组识别码RSI-1在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位置符合预定规则,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一控制电路125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符合预定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17可依据前述的群组识别码的位置将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first privileged device),并接着进行图4中的流程410。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成员装置120被处理电路117识别为一特权装置时,代表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双方在进行蓝牙配对时,可以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直接使用预先约定的简化方式来产生密钥。这部分的操作方式与前述的流程210至流程216实质相同。
反之,倘若群组识别码RSI-1在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位置不符合预定规则,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一控制电路125的品牌、制造商、电路型号、和/或固件版本不符合预定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17可将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一般的蓝牙装置,并接着采用各种已知的方式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配对并产生相关的密钥。
在流程410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例如,对蓝牙主控装置110发出的蓝牙询问请求作出的响应),产生一相应的候选装置清单,并控制显示装置150来显示该候选装置清单。处理电路117在流程410中还会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并控制显示装置150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整个蓝牙设备群102,而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以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
如前所述,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在流程4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亦即,传送包含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自己的装置信息、自己的群组识别码RSI-1、以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处理电路117在前述的流程410中可根据不同的成员装置传来的目标蓝牙封包的内容,来判断第一成员装置120跟哪些成员装置是同属于蓝牙设备群102。
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来检核第二成员装置130提供的群组识别码RSI-2,以判断第二成员装置130是否属于蓝牙设备群102。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7可检核群组识别码RSI-2是否为根据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计算出来的随机地址。倘若处理电路117检核出群组识别码RSI-2是根据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计算出来的随机地址,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同属于蓝牙设备群102。
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将第一成员装置120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自己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进行比对,来判断第二成员装置130是否属于蓝牙设备群102。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成员装置120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自己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相同,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同属于蓝牙设备群102。
使用者可从显示装置150所显示的候选装置清单中,得知有哪些蓝牙装置可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如果处理电路117没有在流程410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候选装置清单中就可能会出现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这样的蓝牙配对操作方式很可能会过于复杂(因为使用者得逐一选择要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多个成员装置),甚至导致使用者不容易找到正确的配对对象。
从另一角度而言,处理电路117在前述流程410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使用者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使用者可对输入电路113进行操作,以选择蓝牙设备群102作为要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对象。
在此情况下,输入电路113会进行流程412,以接收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并将该选择指令传送给处理电路117。
接下来,蓝牙主控装置110在图4中的后续流程210及流程214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2中的对应流程相同,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在图4中的后续流程212及流程216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2中的对应流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予赘述。
换言之,在第一成员装置12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210与流程214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212与流程216来产生第二密钥Key-2。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所需的时间。
如图5所示,蓝牙主控装置110在产生第一密钥Key-1之后,可进行图5中的流程218及后续流程,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在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可进行图5中的流程220及后续流程。
同样地,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在合适的时间点进行图5中的流程306,以产生第二成员装置130所对应的一群组识别码RSI-2。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蓝牙设备群102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进行前述的预定目标算法以产生一随机地址,并利用该随机地址作为第二成员装置130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RSI-2。实际操作上,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在图4的流程402至图5的流程220之间的任意时间点、或是在图4的流程402之前的某一时间点,进行图5中的流程306。
图5中的个别流程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2及图3中的对应流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予赘述。
换言之,在图5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成员装置13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314与流程318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316与流程320来产生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实际操作上,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可比照前述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之间互动方式进行连线,并分别产生双方后续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需的密钥。
同样地,在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另一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可以比照前述第一成员装置120在图4的流程402中的方式,产生并传送包含个别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以及个别成员装置所对应的群组识别码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换言之,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以在流程4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可将最先传来群组识别码的成员装置,识别为第一特权装置,并先跟第一特权装置进行简化的配对程序。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可依据第一特权装置传来的设备群识别信息Set-ID、以及其他成员装置传来的群组识别码,将其他成员装置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并接着跟其他成员装置进行简化的配对程序。
由前述图4至图5的说明可知,蓝牙主控装置110可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群组识别码RSI-1在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中的位置,来判断第一成员装置120是否为一特权装置。在第一成员装置12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一特权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210与流程214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212与流程216来产生第二密钥Key-2。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所需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第二成员装置130被蓝牙主控装置110识别为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314与流程318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316与流程320来产生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很明显地,前述图4至图5的方法同样可有效简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之间的蓝牙配对程序,进而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完成配对所需的时间。
再者,处理电路117在前述流程410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使用者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请参考图6,其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如前所述,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配对时,处理电路117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
或者,处理电路117可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可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6中的流程602。
在流程6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流程6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流程60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
实际操作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可以比照前述第一成员装置120在流程602中的方式,将自己的装置信息、以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传送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换言之,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以在流程6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在此情况下,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在流程604中接收不同成员装置传来的多个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
在流程606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例如,对蓝牙主控装置110发出的蓝牙询问请求作出的响应),产生一相应的候选装置清单,并控制显示装置150来显示该候选装置清单。处理电路117在流程606中还会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并控制显示装置150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来代表整个蓝牙设备群102,而不会在该候选装置清单中同时显示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以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
如前所述,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在流程6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亦即,传送自己的装置信息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处理电路117在流程606中可根据不同的成员装置传来的多个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来判断第一成员装置120跟哪些成员装置是同属于蓝牙设备群102。
例如,处理电路117可将第一成员装置120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自己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进行比对,来判断第二成员装置130是否属于蓝牙设备群102。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成员装置120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自己提供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相同,则处理电路117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同属于蓝牙设备群102。
使用者可从显示装置150所显示的候选装置清单中,得知有哪些蓝牙装置可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如果处理电路117没有在流程606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候选装置清单中就可能会出现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这样的蓝牙配对操作方式很可能会过于复杂(因为使用者得逐一选择要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多个成员装置),甚至导致使用者不容易找到正确的配对对象。
从另一角度而言,处理电路117在前述流程606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使用者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使用者可对输入电路113进行操作,以选择蓝牙设备群102作为要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对象。
在此情况下,输入电路113可进行流程608,以接收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并将该选择指令传送给处理电路117。
在流程610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该选择指令,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进行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一密钥Key-1。
在此情况下,第一控制电路125可进行流程612,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进行配对程序,以产生对应于第一密钥Key-1的一第二密钥Key-2。
请注意,在前述的流程610及流程612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蓝牙配对程序,而不限于前述图2及图4实施例中的配对方式。另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也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以分别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而不受限于前述图2及图4实施例中的密钥产生机制。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电路117在产生第一密钥Key-1之后,还会进行流程614,以建立第二成员装置130与第一密钥Key-1之间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第一控制电路125在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还可进行流程616,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第二密钥Key-2给第二成员装置130。
在此情况下,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通信电路131可进行流程618,以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二密钥Key-2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
接着,处理电路117可进行流程620,以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直接使用第一密钥Key-1来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进行流程622,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直接使用第二密钥Key-2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数据传输。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可比照前述方式,将前述的第二密钥Key-2传送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让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直接使用第一成员装置120所产生的第二密钥Key-2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数据传输。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前述图6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是在流程602中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这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实际操作上,第一成员装置120亦可改在其他时间点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例如,图7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图7的方法与前述图6的方法类似,但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会进行流程702而非流程602。
在流程7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会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不会传送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但不包含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流程7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流程70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
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是在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才进行流程708,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此情况下,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进行流程710,以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
接着,处理电路117可进行图7中的流程614,以建立第二成员装置130与第一密钥Key-1之间的关联性。
图7中的其他流程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6实施例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6中的其他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7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由前述图6及图7的说明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只有蓝牙主控装置110跟第一成员装置120需要分别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其他的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会直接使用第一成员装置120所产生的第二密钥Key-2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而不需要自行产生相关的密钥。因此,采用图6或图7的方法,将可大幅减少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的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耗费在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协商密钥参数及产生密钥的时间及运算量。
此外,在图6及图7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只需要跟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单一成员装置(亦即,第一成员装置120)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而不需要跟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的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相关密钥产生参数的协商。换言之,采用图6或图7的方法,也可大幅减少蓝牙主控装置110耗费在与其他成员装置协商密钥参数及产生密钥的时间及运算量。
很明显地,前述图6及图7的方法可有效简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之间的蓝牙配对程序,进而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完成配对所需的时间。
再者,处理电路117在前述流程606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使用者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请参考图8,其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五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如前所述,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配对,处理电路117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
同样地,处理电路117也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8中的流程602。图8中的流程602至流程612的操作方式,都分别与前述图6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6中的相关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8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在流程612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还可进行流程802。
在流程8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执行一预定的密钥算法,以产生互相对应的一第三密钥Key-3及一第四密钥Key-4。接着,第一控制电路125可进行流程802及流程804。
在流程804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三密钥Key-3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流程806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第四密钥Key-4给第二成员装置130。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可进行流程808及流程810,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进行流程812。
在流程808中,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三密钥Key-3。
在流程810中,处理电路117可建立第二成员装置130与第三密钥Key-3之间的关联性。
在流程812中,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通信电路13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四密钥Key-4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
接着,处理电路117可进行流程814,以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直接使用第一成员装置120产生的第三密钥Key-3来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进行流程816,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直接使用第一成员装置120产生的第四密钥Key-4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数据传输。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可比照前述方式,为蓝牙主控装置110及其他成员装置产生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对(key pair)。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前述图8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是在流程602中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这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实际操作上,第一成员装置120亦可改在其他时间点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例如,图9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六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图9的方法与前述图8的方法类似,但在图9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会进行流程702而非流程602。
如前所述,在流程7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会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不会传送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但不包含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流程7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流程70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
在图9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是在流程612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才进行流程904,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及第三密钥Key-3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此情况下,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进行流程908,以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及第三密钥Key-3。
接着,处理电路117可进行图9中的流程810,以建立第二成员装置130与第三密钥Key-3之间的关联性。
接着,处理电路117可进行图9中的流程814,以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直接使用第一成员装置120产生的第三密钥Key-3来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进行图9中的流程816,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直接使用第一成员装置120产生的第四密钥Key-4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数据传输。
图9中的其他流程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6、图7、或图8实施例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6、图7、及图8中的相关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9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由前述图8及图9的说明可知,本实施例中的蓝牙主控装置110跟第一成员装置120需要分别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然而,蓝牙主控装置110跟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的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则都是由第一成员装置120负责产生。因此,采用图8或图9的方法,将可大幅减少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的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耗费在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协商密钥参数及产生密钥的时间及运算量。
此外,在图8及图9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只需要跟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单一成员装置(亦即,第一成员装置120)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而不需要跟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的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相关密钥产生参数的协商。换言之,采用图8或图9的方法,也可大幅减少蓝牙主控装置110耗费在与其他成员装置协商密钥参数及产生密钥的时间及运算量。
很明显地,前述图8及图9的方法可有效简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之间的蓝牙配对程序,进而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完成配对所需的时间。
再者,处理电路117在前述流程606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使用者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请参考图10,其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七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如前所述,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配对,处理电路117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
同样地,处理电路117也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10中的流程602。图10中的流程602至流程608的操作方式,都分别与前述图6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6中的相关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10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蓝牙主控装置110在流程608接收到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之后,可进行流程1010。
在流程1010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该选择指令,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传送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第一成员装置120。
在此情况下,第一通信电路121可进行流程1012,以接收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并可在第一控制电路125的控制之下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此外,第一控制电路125还会在流程1012中产生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配对所需的一指示值(indication value)。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指示值是可供一预定密钥算法使用的一预定值(predetermined value)、一随机值(random value)、一预定地址(predeterminedaddress)、一随机地址(random address)、一预定字符串(predetermined string)、一随机字符串(random string)、一预定令牌(predetermined token)、或一随机令牌(randomtoken)等等。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指示值是对应于一预定密钥算法的一算法识别数据(algorithm identifier)。
在产生该指示值之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流程1014、流程1016、以及流程1018。
在流程1014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该指示值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来产生一第二密钥Key-2。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该指示值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密钥Key-2。又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该指示值、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密钥Key-2。又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该指示值从多个事先约定的可用密钥算法中挑选出一预定密钥算法,并执行选定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密钥Key-2。
在流程1016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指示值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流程1018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及该指示值给第二成员装置130。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可进行图10中的流程1020及流程1022,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进行图10中的流程1024。
在流程1020中,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该指示值。
在流程1022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该指示值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来产生一第一密钥Key-1。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该指示值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密钥Key-1。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该指示值、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密钥Key-1。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该指示值从多个事先约定的可用密钥算法中挑选出一预定密钥算法,并执行选定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密钥Key-1。
在流程1024中,第二通信电路13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及该指示值。
在流程1026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第一成员装置120在流程602中传来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依据该指示值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来产生一第三密钥Key-3。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该指示值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该指示值、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该指示值从多个事先约定的可用密钥算法中挑选出一预定密钥算法,并执行选定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
在此情况下,第二成员装置130可进行流程1028。
在流程1028中,第二控制电路135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可依据该指示值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来产生与第三密钥Key-3相对应的一第四密钥Key-4。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该指示值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又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该指示值、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又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该指示值从多个事先约定的可用密钥算法中挑选出一预定密钥算法,并执行选定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
换言之,在第一成员装置120产生该指示值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相应的第二密钥Key-2。同样地,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也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相应的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第二密钥Key-2、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在流程1030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7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三密钥Key-3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在流程1032中,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使用第四密钥Key-4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实际操作上,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可比照前述方式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所产生的该指示值,分别产生双方后续进行蓝牙数据传输时所需的密钥。
同样地,在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前述图10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是在流程602中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这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实际操作上,第一成员装置120亦可改在其他时间点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例如,图11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八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图11的方法与前述图10的方法类似,但在图11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会进行流程702而非流程602。
如前所述,在流程7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会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不会传送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但不包含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流程7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流程70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
在图11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是在流程1014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才进行流程1118,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此情况下,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进行流程1120,以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
图11中的其他流程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6、图7、或图10实施例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6、图7、及图10中的相关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11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由前述图10及图11的说明可知,在第一成员装置120产生前述的指示值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相应的第二密钥Key-2。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1020与流程1022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1014来产生第二密钥Key-2。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所需的时间。
同样地,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也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相应的第四密钥Key-4。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1026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直接进行前述的流程1024与流程1028来产生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很明显地,前述图10及图11方法可有效简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之间的蓝牙配对程序,进而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完成配对所需的时间。
再者,处理电路117在前述流程606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使用者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请参考图12,其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九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如前所述,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配对时,处理电路117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
同样地,处理电路117也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默认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12中的流程602。图12中的流程602至流程608的操作方式,都分别与前述图6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6中的相关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12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蓝牙主控装置110在流程608接收到使用者下达的一选择指令之后,可进行流程1210。
在流程1210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该选择指令,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可决定一第一参数(first parameter)P1。处理电路117可采用与前述流程210相同的方式来决定第一参数P1。因此,前述有关流程210中如何决定第一参数P1的说明,亦适用于流程1210中,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处理电路117还可在流程1210中,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第一参数P1、或是用来指示要以某个特定封包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一参数P1的一第一字段指示(first field indication)给第一成员装置120。
在此情况下,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通信电路121可进行流程1212,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接收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第一参数P1、或是相关的第一字段指示,以便第一控制电路125得以获悉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一参数P1。
如图12所示,处理电路117接着可进行流程214,以依据第一参数P1产生要跟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一密钥Key-1。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一参数P1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密钥Key-1。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一参数P1、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以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密钥Key-1。
另一方面,第一控制电路125可进行流程216,以依据第一参数P1产生要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二密钥Key-2。换言之,第一控制电路125所产生的第二密钥Key-2会跟处理电路117产生的第一密钥Key-1互相对应。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第一参数P1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密钥Key-2。又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依据第一参数P1、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密钥Key-2。
换言之,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决定了第一成员装置120所对应的第一参数P1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一参数P1来产生第一密钥Key-1,而第一成员装置120则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一参数P1来产生第二密钥Key-2。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所需的时间。
之后,处理电路117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一密钥Key-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而第一控制电路125则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使用第二密钥Key-2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如图12所示,第一控制电路125还可进行流程1216,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给第二成员装置130。
在此情况下,第二通信电路131可进行图12中的流程1218,以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蓝牙主控装置110还可进行流程1220。
在流程1220中,处理电路117可根据第一成员装置120在流程602中传来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可决定一第二参数(second parameter)P2。处理电路117可采用与前述流程314相同的方式来决定第二参数P2。因此,前述有关流程314中如何决定第二参数P2的说明,亦适用于流程1220中,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处理电路117还可在流程1220中,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第二参数P2、或是用来指示要以某个特定封包字段的内容来作为第二参数P2的一第二字段指示(second field indication)给第二成员装置130。如前所述,第二参数P2可以跟前述的第一参数P1相同,也可以与第一参数P1相异。在此情况下,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通信电路131可进行流程1222,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接收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第二参数P2、或是相关的第二字段指示,以便第二控制电路135得以获悉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二参数P2。
如图12所示,处理电路117接着可进行流程318,以依据第二参数P2产生要跟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三密钥Key-3。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二参数P2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又例如,处理电路117可依据第二参数P2、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
另一方面,第二控制电路135可进行流程320,以依据第二参数P2产生要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一第四密钥Key-4。换言之,第二控制电路135所产生的第四密钥Key-4会跟处理电路117产生的第三密钥Key-3互相对应。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第二参数P2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又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第二参数P2、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
换言之,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决定了第二参数P2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亦即,蓝牙主控装置110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二参数P2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而第二成员装置130则可直接依据蓝牙主控装置110所决定的第二参数P2来产生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之后,处理电路117可进行图12中的流程322,以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三密钥Key-3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另一方面,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进行图12中的流程324,以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使用第四密钥Key-4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同样地,在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前述图12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是在流程602中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这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实际操作上,第一成员装置120亦可改在其他时间点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例如,图13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十实施例的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的产生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图13的方法与前述图12的方法类似,但在图13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会进行流程702而非流程602。
如前所述,在流程7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会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不会传送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但不包含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流程7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流程202中所指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流程70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信息。
在图13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是在流程216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才进行流程1118,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此情况下,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进行流程1120,以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信息。
图13中的其他流程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2、图3、图6、图7、或图12实施例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2、图3、图6、图7、及图12中的相关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13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由前述图12及图13的说明可知,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决定了第一参数P1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所需的时间。
同样地,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决定了第二参数P2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也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相应的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很明显地,前述图12及图13方法可有效简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之间的蓝牙配对程序,进而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完成配对所需的时间。
再者,处理电路117在前述流程606中对要显示在候选清单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使用者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使用者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Figure BDA0003463125080000581
请注意,前述各流程图中的流程执行顺序只是一示范性的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
例如,在图2中,流程214可以跟流程210一起进行,也可以改成在传送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第一参数P1、和/或与第一参数P1相关的第一字段指示之前进行。
又例如,在图3及图5中,流程306与流程308,可以调整到流程302之前,也可以跟流程302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3及图5中,流程310和流程304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3及图5中,流程318可以跟流程314一起进行,也可以改成在传送第二特权配对通知、第二参数P2、和/或与第二参数P2相关的第二字段指示之前进行。
又例如,在图4中,流程408可以跟流程410或流程412一起进行,也可以调整到流程410与流程412之间,或者也可以调整到流程412与流程210之间。
又例如,在图7中,流程708和流程616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8中,流程806和流程804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9中,流程806和流程904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10及图11中,流程1018和流程1016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11中,流程1118可以跟流程1016或流程1018一起进行,也可以调整到流程1016与流程1018之间,或者也可以调整到流程1014与流程1016之间。
又例如,在图12及图13中,流程1216和流程216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12及图13中,流程214可以跟流程1210一起进行,或是在传送第一参数P1、或与第一参数P1相关的第一字段指示之前进行。
又例如,在图13中,流程1118和流程1216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12及图13中,流程318可以跟流程1220一起进行,或是在传送第二参数P2、或与第二参数P2相关的第二字段指示之前进行。
另外,前述蓝牙通信系统100中的功能方框的个数与连接方式,都可依实际电路设计的需要而调整,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所示出的态样。
又例如,在无需利用蓝牙设备群102接收使用者或环境声音的某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收音电路164、第二收音电路174、和/或第三收音电路184省略。
又例如,在无需利用蓝牙设备群102播放音频数据的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和/或第三音频播放电路182省略。
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成员装置的个数,可以依需拓展成更多数量,也可以简化至只有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
在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而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元件,或通过其它元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第二元件。
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多个的含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符号说明】
100...蓝牙通信系统
102...蓝牙设备群
110...蓝牙主控装置
111...主控端通信电路
113...输入电路
115...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
117...处理电路
120...第一成员装置
121...第一通信电路
123...第一密钥产生电路
125...第一控制电路
127...第一音频处理电路
130...第二成员装置
131...第二通信电路
133...第二密钥产生电路
135...第二控制电路
137...第二音频处理电路
140...第三成员装置
150...显示装置
162...第一音频播放电路
164...第一收音电路
172...第二音频播放电路
174...第二收音电路
182...第三音频播放电路
184...第三收音电路
202~220、302~324、402~412、602~622、702、704、708、710、802~816、904、908、1010~1032、1118、1120、1210、1212、1216~1222...操作流程。

Claims (10)

1.一种蓝牙通信系统(100),包含有:
一蓝牙主控装置(110),包含有:
一主控端通信电路(111);
一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以及
一处理电路(117),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设置成能控制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及该主控端密钥产生电路(115)的操作;以及
一蓝牙设备群(102),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120)和一第二成员装置(130);
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包含有:
一第一通信电路(121),设置成能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进行无线通信;
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以及
一第一控制电路(125),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121)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设置成能依据该蓝牙设备群(102)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120)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RSI-1),能产生包含一自动配对请求及该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广告封包,并能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广告封包给该蓝牙主控装置(110);
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包含有:
一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能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一第二控制电路(135),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能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131)的操作,并设置成能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RSI-2);
其中,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还设置成能接收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广告封包;
其中,该处理电路(117)还设置成能依据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广告封包中的该自动配对请求,将该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且将该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该处理电路(117)能通过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一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并能产生一第一密钥(Key-1);
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能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接收到该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后,产生与该第一密钥(Key-1)相应的一第二密钥(Key-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处理电路(117)还设置成能在将该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一第一参数(P1)或一第一字段指示给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并能依据该第一参数(P1)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该第一密钥(Key-1);
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能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接收到该第一参数(P1)或该第一字段指示后,依据该第一参数(P1)执行该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该第二密钥(Key-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能在产生该第二密钥(Key-2)之后,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蓝牙设备群(102)所对应的该设备群识别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110);
其中,该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能利用该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该第二群组识别码(RSI-2)给该蓝牙主控装置(1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处理电路(117)还设置成能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及该第二群组识别码(RSI-2),将该第二成员装置(130)识别为一第二特权装置,且将该第二成员装置(130)识别为该第二特权装置之后,该处理电路(117)能通过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一第二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二成员装置(1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处理电路(117)还设置成能在将该第二成员装置(130)识别为该第二特权装置之后,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一第二参数(P2)或一第二字段指示给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并能依据该第二参数(P2)执行该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一第三密钥(Key-3);
其中,该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能在该第二通信电路(131)接收到该第二参数(P2)或该第二字段指示后,依据该第二参数(P2)执行该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与该第三密钥(Key-3)相应的一第四密钥(Key-4)。
6.一种用于一蓝牙通信系统(100)中的蓝牙设备群(102),包含有:
一第一成员装置(120),包含有:
一第一通信电路(121),设置成能与该蓝牙通信系统(100)中的一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无线通信;
一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以及
一第一控制电路(125),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121)与该第一密钥产生电路(123),设置成能依据该蓝牙设备群(102)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一成员装置(120)相应的一第一群组识别码(RSI-1),能产生包含一自动配对请求及该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广告封包,并能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广告封包给该蓝牙主控装置(110);
一第二成员装置(130),包含有:
一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能与该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一第二控制电路(135),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能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131)的操作,并设置成能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产生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相应的一第二群组识别码(RSI-2);
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110)会依据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广告封包中的该自动配对请求,将该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一第一特权装置,且将该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该蓝牙主控装置(110)会传送一第一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并会产生一第一密钥(Key-1);
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能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接收到该第一特权配对通知后,产生与该第一密钥(Key-1)相应的一第二密钥(Key-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设备群(102),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110)在将该第一成员装置(120)识别为该第一特权装置之后,还会传送一第一参数(P1)或一第一字段指示给该第一成员装置(120);
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能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接收到该第一参数或该第一字段指示后,依据该第一参数(P1)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该第二密钥(Key-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牙设备群(102),其中,该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能在产生该第二密钥(Key-2)之后,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蓝牙设备群(102)所对应的一设备群识别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110);
其中,该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能利用该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该第二群组识别码(RSI-2)给该蓝牙主控装置(1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设备群(102),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110)会依据该设备群识别信息及该第二群组识别码(RSI-2),将该第二成员装置(130)识别为一第二特权装置,且会传送一第二特权配对通知给该第二成员装置(13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蓝牙设备群(102),其中,该蓝牙主控装置(110)在将该第二成员装置(130)识别为该第二特权装置之后,还会传送一第二参数(P2)或一第二字段指示给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并产生一第三密钥(Key-3);
其中,该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能在该第二通信电路(131)接收到该第二参数(P2)或该第二字段指示后,依据该第二参数(P2)执行该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与该第三密钥(Key-3)相应的一第四密钥(Key-4)。
CN202210024701.3A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Pending CN1147657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35720P 2021-01-10 2021-01-10
US63/135,720 2021-0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5766A true CN114765766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2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4120.XA Pending CN114765764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35772.3A Pending CN114765767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24067.3A Pending CN114765762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24116.3A Pending CN114765763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24701.3A Pending CN114765766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24376.0A Pending CN114765765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4120.XA Pending CN114765764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35772.3A Pending CN114765767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24067.3A Pending CN114765762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N202210024116.3A Pending CN114765763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4376.0A Pending CN114765765A (zh) 2021-01-10 2022-01-10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6) US11991517B2 (zh)
CN (6) CN114765764A (zh)
TW (7) TW2023153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624A (zh) * 2022-07-21 2022-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音频共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315354A (zh) * 2021-01-10 2023-04-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提升藍牙主控裝置與藍牙設備群進行資料傳輸所需金鑰的產生效率的藍牙通信系統及相關的藍牙設備群
CN117319975A (zh) * 2022-06-23 2023-1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40406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66798A1 (en) * 2004-05-31 2005-12-01 Seamus Moloney Linking security association to entries in a contact directory of a wireless device
US7493487B2 (en) * 2004-10-15 2009-02-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ing environment
KR100745999B1 (ko) 2004-12-17 2007-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핀에 따라 결정된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블루투스장치 및 방법
KR100800733B1 (ko) * 2006-02-08 2008-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시스템 및 블루투스 본딩 프로세스 방법
US8103247B2 (en) * 2006-10-31 2012-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ed secure pairing for wireless devices
US7747223B2 (en) 2007-03-29 2010-06-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for prioritizing a discovered device list
EP2001188A1 (en) * 2007-06-08 2008-12-10 F.Hoffmann-La Roche Ag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medical device and a remote device
US8526616B2 (en) * 2008-03-18 2013-09-03 Christopher V. FEUDO Method for payload encryption of digital voice or data communications
US8879994B2 (en) * 2009-10-02 2014-11-0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Bluetooth pairing using a camera as a barcode scanner
TWI423691B (zh) * 2010-06-14 2014-01-11 Pixart Imaging Inc 藍芽僕裝置及其相關認證方法
US20140180777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ring of a point of sale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US9686637B2 (en) * 2013-12-13 2017-06-20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airing a Bluetooth master device with a Bluetooth slave device that is selected from a group of Bluetooth slave devices that are in Bluetooth-discoverable range with the Bluetooth master device
US9591684B2 (en) 2014-06-06 2017-03-07 BBPO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pairing with a group of bluetooth devices
KR20160111211A (ko) 2015-03-16 2016-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807570B1 (en) * 2016-06-01 2017-10-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roximity and location of a smartphone or other device to a vehicle
US10042595B2 (en) 2016-09-06 2018-08-07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wireless pair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and displaying status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peripheral devices
CN110178390B (zh) * 2017-01-17 2024-01-12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
TWI659638B (zh) * 2018-04-13 2019-05-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維持與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藍牙信號品質的多成員藍牙網路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US10637651B2 (en) * 2018-05-17 2020-04-28 Bose Corporation Secur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lving audio device identity using remote application
CN109688573A (zh) 2019-01-22 2019-04-26 北京深思数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蓝牙设备
WO2020186429A1 (zh) 2019-03-18 2020-09-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TW202137200A (zh) 2019-03-20 2021-10-01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控制方法及記憶體系統之控制方法
TWI699095B (zh) * 2019-04-29 2020-07-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藍牙配對方法及電子系統
US11032766B2 (en) * 2019-06-14 2021-06-08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Wire-free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ast pairing
KR20210031168A (ko) 2019-09-11 2021-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데이터 패킷을 수신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KR20210034200A (ko) * 2019-09-20 2021-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디오용 외부 전자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통신 링크 관리 방법
TW202315354A (zh) * 2021-01-10 2023-04-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提升藍牙主控裝置與藍牙設備群進行資料傳輸所需金鑰的產生效率的藍牙通信系統及相關的藍牙設備群
TWI813167B (zh) * 2021-02-09 2023-08-2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使用者將藍牙主控裝置與藍牙設備群進行配對時的複雜度的藍牙通信系統及相關的電腦程式產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624A (zh) * 2022-07-21 2022-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音频共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8418A (zh) 2022-07-16
TW202228427A (zh) 2022-07-16
US20220224525A1 (en) 2022-07-14
CN114765765A (zh) 2022-07-19
US11943608B2 (en) 2024-03-26
CN114765763A (zh) 2022-07-19
US11991517B2 (en) 2024-05-21
US11924631B2 (en) 2024-03-05
TWI792843B (zh) 2023-02-11
US20220225087A1 (en) 2022-07-14
US20220224526A1 (en) 2022-07-14
CN114765762A (zh) 2022-07-19
TW202228456A (zh) 2022-07-16
TW202228419A (zh) 2022-07-16
TW202228417A (zh) 2022-07-16
TWI783850B (zh) 2022-11-11
US20220225088A1 (en) 2022-07-14
US11943609B2 (en) 2024-03-26
US20220224527A1 (en) 2022-07-14
TW202228416A (zh) 2022-07-16
TWI789205B (zh) 2023-01-01
TWI769120B (zh) 2022-06-21
CN114765767A (zh) 2022-07-19
US20220225104A1 (en) 2022-07-14
TW202315354A (zh) 2023-04-01
TWI783851B (zh) 2022-11-11
US11997480B2 (en) 2024-05-28
CN114765764A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5766A (zh)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US113952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band service discovery
US11991767B2 (e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apable of reducing complexity of pairing bluetooth host device with bluetooth device set for user
US12004096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210153147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