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4500A -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4500A
CN114754500A CN202110034413.1A CN202110034413A CN114754500A CN 114754500 A CN114754500 A CN 114754500A CN 202110034413 A CN202110034413 A CN 202110034413A CN 114754500 A CN114754500 A CN 114754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olar
power generation
arc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44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万祥
董佳俊
黄宇
任丽杰
岳琦
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344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45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4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4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4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in absorbing elements surrounded by transparent enclosures, e.g.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9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using internal thermosiphonic circulation
    • F24S10/95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using internal thermosiphonic circulation having evaporator sections and condenser sections,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60/0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60/3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storing heat in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4Means to utilise heat energy, e.g. hybrid systems producing warm water and electricity at the same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包括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支架系统以及蓄热系统。所述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位于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上方,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集热系统支撑杆件、供回水模块、弧形系统外壳以及设有太阳跟踪装置的底座模块,所述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以及温差发电模块。本专利一方面实现太阳能的分光谱高效利用,另一方面采用热管装置实现了高效稳定的传热。此外,还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及蓄热装置,提高发电量,延长发电时间,总体提升太阳能利用效率10%~15%。

Description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地较为突出的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热门研究领域。而太阳能资源作为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如何实现高效经济利用,已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
由于太阳能光伏板的表面温度对光电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每超过太阳能光伏板的额定温度1℃,其输出功率的性能会降低0.4~0.5%,目前太阳能光伏板大多采用自然风降温,降温效果差;此外,太阳辐射仅约20%用于发电,其余80%转化为热量。因此,传统的光伏系统往往存在输出性能差、发电量小以及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太阳能的光伏-光热一体化是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高效利用太阳辐射提高光电效率和光热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系统发电量以及发电稳定性,仍是光伏光热综合利用领域迫切的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本专利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分光谱技术及热管高效导热技术,提高光电效率和光热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温差发电技术,补充系统发电量,提高发电总量及发电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包括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支架系统以及蓄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位于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上方;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集热系统支撑杆件、供回水模块、弧形系统外壳以及设有太阳跟踪装置的底座模块;所述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水箱及温差发电模块;其中,由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和支架系统组成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光伏-光热装置。
所述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高透光玻璃盖板、太阳能电池片、导热填充材料、热管模块、太阳能集热板以及透明盖板。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位于高透光玻璃盖板下方;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填充于太阳能电池片与太阳能集热板之间;所述热管模块包括热管以及换热装置,所述热管埋于导热填充材料之中,由于热管受到长度限制,故在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的两端各设置一组,每组由若干热管构成,其中,热管的蒸发段位于导热填充材料之中,其冷凝段位于换热装置之中;所述换热装置在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的两端各设一个,此外,在热管冷凝段设置若干肋片,达到增加传热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及减少热管冷凝段长度的目的;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位于导热填充材料的下方,同时位于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上表面红外截止滤光玻璃反射的红外光线的路径上,所述太阳能集热板表面覆盖太阳能吸收涂层且被设计成内凹形状;所述透明盖板位于太阳能集热板下方,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玻璃、弧形太阳能光伏板、上层热流道、温差发电组件以及下层冷流道。其中红外截止滤光玻璃拼接成弧形结构,可实现透过可见光并反射红外光的分光谱作用;所述弧形太阳能光伏板是位于红外截止滤光玻璃下层的柔性太阳能光伏板,两者之间存在3~5mm的缝隙,以减少光伏板向外界的辐射散热;所述上层热流道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弧形太阳能光伏板之下,上层热流道为蛇形路径,且流道壁面在导流的同时,也可增加传热的接触面积,以加强对流换热;所述温差发电组件,包括有4个子温差发电模块,例如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每个子温差发电模块内部布置成多行多列,同一行发电元件之间通过串联方式连接,一行中串联的发电元件与另一行串联的发电元件之间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各模块以并联方式汇总,该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为上层热流道,冷端为下层冷流道。所述下层冷流道与所述上层热流道结构相似,通过导热胶与温差发电组件下表面相连接,此外,所述上层热流道的进口与所述下层冷流道的出口通过U型通道相连接;所述上层热流道与所述下层冷流道中的流体呈逆向流动,使得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和冷端有最大的对数平均温差,从而提高温差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
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集热系统支撑杆件、供回水模块、弧形系统外壳以及设有太阳跟踪装置的底座模块。所述集热系统支撑杆件用于对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的支撑,其采用强度高的刚性杆件,一端固定于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另一端固定于弧形系统外壳;所述供回水模块负责将光伏-光热装置各部分产生的热量按照一定的路径传导,在弧形系统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号联箱、二号联箱、三号联箱以及四号联箱;所述一号联箱设置有光伏-光热装置的总热水出口与总冷却水进口,且当光伏-光热装置倾斜时,总热水出口与总冷却水进口在装置下侧,靠近接口处的一段水管被硬质套管保护,水管布置的长度足够配合光伏-光热装置转动。此外,一号联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热流体空间,设置三个入口,下层为冷流体空间,设置两个出口;其中热流体空间的一个入口与上层热流道连通,冷流体空间的一个出口与下层冷流道连通;所述二号联箱进口与一号联箱冷流体空间的一个出口连接,所述二号联箱的一个出口与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一端的换热装置进口连接,另一个出口与三号联箱的进口连接;所述三号联箱的出口与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另一端的换热装置进口连接,该处换热装置的出口与四号联箱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四号联箱出口与一号联箱热流体空间的一个入口连接;此外,与二号联箱连接的换热装置的出口也与一号联箱热流体空间的一个入口连接。
所述弧形系统外壳是指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外壳,其采用轻质的材料制作,且内表面贴附有保温材料,在弧形系统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三个感光元件,分别为一号感光元件、二号感光元件以及三号感光元件;所述底座模块位于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下层,其与弧形系统外壳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底座模块包括一号旋转件、二号旋转件、底座、一号电机、支撑杆以及二号电机,其中,一号电机由电机和锥齿轮构成,二号电机由电机和直齿轮构成;通过与感光元件的配合,一号电机控制一号旋转件,二号电机控制二号旋转件,可实现光伏-光热装置对太阳方位角及高度角的跟踪。
所述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以及温差发电模块。所述蓄热水箱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冷水水箱、隔板以及热水水箱。所述冷水水箱的侧壁较高处设置冷水水箱进水口,相对侧较低处设置冷水水箱出水口,冷水水箱内部设置有浮球液位开关;所述隔板充当所述冷水水箱的箱底以及所述热水水箱的箱顶,同时隔板采取保温措施,有效隔绝冷热水箱热量的传递;此外,隔板设置有连接冷水水箱与热水水箱的通道。所述热水水箱的侧壁较高处设置系统热水进水口和外热源热水进水口,所述系统热水进水口接收光伏-光热装置所产生的热水,所述外热源热水进水口接收外界热源产生的补充热水,相对侧较低处设置热水水箱出水口,该出水口同侧设置溢水口,而且侧壁设置有测温报警装置,当水温太高时,发出警报,隔板中通道开启,使一部分冷水直接由冷水水箱进入到热水水箱对热水降温。
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肋片板、温差发电组件以及冷水通道。所述肋片板表面设置有若干肋片,同时,肋片板作为热水水箱的箱底,其肋片直接与热水接触作为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所述温差发电组件,例如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位于肋片板的下方;所述冷水通道是由若干薄壁组成的蛇形通道,冷流体由温差发电模块进水口进入冷水通道,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进水口与冷水水箱出水口相连接,冷流体流过冷水通道,从另一端的温差发电模块出水口流出,出口位置设计较高,以便使冷水充满通道,同时该冷水通道作为温差发电组件的冷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通过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红外截止滤光玻璃将太阳光线分为可见光与红外光,分别用于光电转换与光热转换,可降低弧形太阳能光伏板表面的温度,提高5%~10%的光电效率。
(2)本专利的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结合热管装置并在热管冷凝段设计肋片,使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片以及太阳能集热板的热量通过热管高效传输,提高5%~10%的集热效率。
(3)本专利的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内部设置有上层热流道,可以降低弧形太阳能光伏板表面的温度,以提高发电效率。
(4)本专利的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内部,在冷热流道中间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通过使水流在流道中呈逆向流动,可获得最大的对数平均温差,以提高温差发电组件发电量。
(5)本专利的蓄热系统内部设置温差发电组件,可提高系统发电量,同时配合蓄热水箱,可延长发电时间。
(6)本专利蓄热系统的热水水箱可引入外界热源热水,通过改变蓄热系统中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温度,可调控温差发电量,减少系统总发电量的波动,提高系统发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在图2中沿A-A的剖面图;
图5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图;
图6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分层结构图;
图7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供回水模块联箱布置图;
图8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底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底座模块在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底座模块在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蓄热系统的结构图;
图12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蓄热系统在图11中沿B-B的剖面图;
图13是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蓄热系统温差发电模块结构图。
图中:
1.红外截止滤光玻璃 2.弧形太阳能光伏板 3.上层热流道
4.温差发电组件 5.下层冷流道 6.高透光玻璃盖板
7.太阳能电池片 8.导热填充材料 9.热管
10.换热装置 11.太阳能集热板 12.透明盖板
13.集热系统支撑杆件 14.一号联箱 15.二号联箱
16.三号联箱 17.四号联箱 18.总冷却水进口
19.总热水出口 20-29.一号至十号水管接口
30.弧形系统外壳 31.感光元件 311.一号感光元件
312.二号感光元件 313.三号感光元件 32.底座模块
321.一号旋转件 322.二号旋转件 323.底座
324.一号电机 325.支撑杆 326.二号电机
33.冷水水箱 34.冷水水箱进水口 35.冷水水箱出水口
36.浮球液位开关 37.隔板 38.通道
39.热水水箱 40.系统热水进水口 41.外热源热水进水口
42.热水水箱出水口 43.温差发电模块进水口 44.温差发电模块出水口
45.测温报警装置 46.肋片板 47.冷水通道
48.蓄电池 481.市电接口 49.水管
50.直流水泵 51.阀门 52.U型通道
53水处理器 54.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结构加以说明并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专利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和系统示意图,该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包括: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支架系统以及蓄热系统。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高透光玻璃盖板6、太阳能电池片7、导热填充材料8、热管模块、太阳能集热板11以及透明盖板12。所述太阳能电池片7位于高透光玻璃盖板6下方,所述高透光玻璃盖板6与太阳能电池片7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形成温室效应,减少了因太阳能电池片7温度升高通过对流与辐射向周围环境的散热,以提高太阳能的光热效率;所述导热填充材料8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填充于太阳能电池片7与太阳能集热板11之间;所述热管模块包括热管9以及换热装置10,所述热管9埋于导热填充材料8之中,由于热管9受到长度限制,故在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的两端各设置一组,每组由若干热管9构成,热管9的蒸发段位于导热填充材料8之中,其冷凝段位于小型换热装置10之中,所述换热装置10在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的两端各设一个,此外,在热管9冷凝段设置若干肋片以增加传热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减少热管9冷凝段的长度,从而节约成本,节省空间;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1表面覆盖太阳能吸收涂层,且固定于导热填充材料8的下方,同时位于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上表面红外截止滤光玻璃1反射的红外光线的路径上,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1被设计成内凹形状,使得由红外截止滤光玻璃1反射的红外光线在内凹处经过多次反射被充分吸收;所述透明盖板12设置于太阳能集热板11下方,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玻璃1、弧形太阳能光伏板2、上层热流道3、温差发电组件4以及下层冷流道5。其中红外截止滤光玻璃1拼接成弧形结构,可实现透过可见光并反射红外光的分光谱作用;所述弧形太阳能光伏板2是位于红外截止滤光玻璃1下层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两者之间存在3~5mm的缝隙,以减少光伏板向外界的辐射散热;所述上层热流道3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弧形太阳能光伏板2之下,上层热流道3呈蛇形路径,且流道壁面在导流同时,也可增加传热的接触面积,以加强对流换热。
所述温差发电组件4,包括有4个子温差发电模块,例如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每个子温差发电模块内部布置成多行多列,同一行发电元件之间通过串联方式连接,一行中串联的发电元件与另一行串联的发电元件之间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各模块之间以并联方式汇总,该温差发电组件4的热端为上层热流道3,冷端为下层冷流道5。所述下层冷流道5与所述上层热流道3结构相似,通过导热胶与温差发电组件4下表面连接在一起,此外,所述上层热流道3的进口与所述下层冷流道5的出口通过U型通道52相连接;所述上层热流道3与所述下层冷流道5中的流体呈逆向流动,使得温差发电组件4的热端和冷端有最大的对数平均温差,从而提高温差发电效率。
如图1和图7~10所示,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集热系统支撑杆件13、供回水模块、弧形系统外壳30以及设有太阳跟踪装置的底座模块32。所述集热系统支撑杆件13用于对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的支撑,其采用强度高的刚性杆件,一端固定于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另一端固定于弧形系统外壳30;所述供回水模块负责将光伏-光热装置各部分产生的热量按照一定的路径传导,在弧形系统外壳3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号联箱14、二号联箱15、三号联箱16以及四号联箱17;所述一号联箱14设置有光伏-光热装置的总热水出口19与总冷却水进口18,且当光伏-光热装置倾斜时,总热水出口19与总冷却水进口18在装置下侧,靠近接口处的一段水管49被硬质套管保护,水管49布置的长度足够配合光伏-光热装置转动。此外,一号联箱14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热流体空间,设置三个入口,下层为冷流体空间,设置两个出口;其中热流体空间通过十号水管接口29与上层热流道3连通,冷流体空间通过一号水管接口20与下层冷流道5连通;所述二号联箱15进口与一号联箱14冷流体空间的一个出口连接,所述二号联箱15的一个出口与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一端的换热装置10进口连接,另一个出口与三号联箱16的进口连接;所述三号联箱16的出口与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另一端的换热装置10进口连接,该处换热装置10的出口与四号联箱17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四号联箱17出口与一号联箱14热流体空间的一个入口连接;此外,与二号联箱15连接的换热装置10的出口也与一号联箱14热流体空间的一个入口连接。
所述弧形系统外壳30是指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外壳,其采用轻质的材料制作,且内表面贴附有保温材料,在弧形系统外壳30的上表面设置有三个感光元件31,分别为一号感光元件311、二号感光元件312以及三号感光元件313;所述底座模块32位于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下层,其与弧形系统外壳3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底座模块32包括一号旋转件321、二号旋转件322、底座323、一号电机324、支撑杆325以及二号电机326,其中,一号电机324由电机和锥齿轮构成,二号电机326由电机和直齿轮构成;通过与感光元件31的配合,一号电机324控制一号旋转件321,二号电机326控制二号旋转件322,可实现光伏-光热装置对太阳方位角及高度角的跟踪。
所述供回水模块水流的工作路径如下:一号联箱14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热流体空间,下层为冷流体空间。首先冷却水通过总冷却水进口18进入一号联箱14下层,一部分冷却水通过一号水管接口20被分配进入到下层冷流道5,另一部分冷却水通过水管49被分配进入到二号联箱15。进入到二号联箱15中的一部分冷却水通过二号水管接口21和三号水管接口22输送进入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一端的换热装置10中,其余的冷却水通过水管49分配进入到三号联箱16,然后冷却水经过四号水管接口23和五号水管接口24运输至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另一端的换热装置10中。当光伏-光热装置各部分经过换热后,与三号联箱16连接的换热装置10的热水通过六号水管接口25和七号水管接口26输送至四号联箱17,四号联箱17进一步将热水通过水管49输送至一号联箱14的热流体空间。此外,一号联箱14上表面设置的九号水管接口28与换热装置10的八号水管接口27连接,使一号联箱14接收来自与二号联箱15连接的换热装置10所产生热水。同时一号联箱14还可以通过十号水管接口29接收上层热流道3的热水,即所有的热水都汇集于一号联箱14的上层,最后通过总热水出口19流出。
所述底座模块的工作模式如下:首先可以由二号电机326控制二号旋转件322,使光伏-光热装置在水平方向转动,直到弧形系统外壳30表面设置的一号感光元件311和二号感光元件312,感受到的太阳光线强弱程度相同;然后由一号电机324控制一号旋转件321,使光伏-光热装置在竖直方向转动,直到弧形系统外壳30表面设置的一号感光元件311和三号感光元件313,感受到的太阳光线强弱程度相同。底座模块的工作方式为间歇工作,每过半小时,使光伏-光热装置先在水平方向调节,之后在竖直方向调节,以达到跟踪太阳光线的目的。
如图11~13所示,所述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以及温差发电模块。所述蓄热水箱包括冷水水箱33、隔板37以及热水水箱39。所述冷水水箱33的侧壁较高处设置冷水水箱进水口34,相对侧较低处设置冷水水箱出水口35,冷水水箱内部设置有浮球液位开关36,当冷水水箱33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开关自动开启补充冷水水量;所述隔板37充当所述冷水水箱33的箱底以及所述热水水箱39的箱顶,同时隔板37采取保温措施,有效隔绝冷热水箱热量的传递。此外,隔板37设置有连接冷水水箱33与热水水箱39的通道38,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当热水水箱39温度太高时,通道38开启,一部分冷水可直接通过通道38进入到热水水箱39降温;所述热水水箱39的侧壁较高处设置系统热水进水口40和外热源热水进水口41,所述系统热水进水口40接收光伏-光热装置所产生的热水,所述外热源热水进水口41接收外界热源产生的补充热水,通过控制补充热水的温度,可以改善因室外光照不良导致的室内热水供应不足以及系统发电量降低幅度大的问题,相对侧较低处设置热水水箱出水口42,该出水口同侧设置溢水口54,当热水水箱39水位太高时,热水可通过溢水口54输送至室内其他蓄水装置;而且侧壁设置有测温报警装置45,当热水水箱39的水温太高时,发出警报并控制隔板37中通道38的开启。
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肋片板46、温差发电组件4以及冷水通道47。所述肋片板46表面设置有若干薄肋片,同时,肋片板46作为热水水箱39的箱底,其肋片直接与热水接触作为温差发电组件4的热端;所述温差发电组件4,例如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位于肋片板46的下方;所述冷水通道47是由若干薄壁组成的蛇形通道,冷流体由温差发电模块进水口43进入冷水通道47,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进水口43与冷水水箱出水口35相连接,冷流体流过冷水通道47,从另一端的温差发电模块出水口44流出,出口位置设计较高,以便使冷水充满通道,同时该冷水通道47作为温差发电组件4的冷端,即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决定温差发电组件4冷端与热端的温差,进而决定了温差发电量。
所述蓄热系统水流的工作路径如下:冷却水首先通过冷水水箱进水口34进入到冷水水箱33,之后依次通过冷水水箱出水口35及温差发电模块进水口43进入到温差发电组件4的冷端,即冷水通道47,最后由位置较高的温差发电模块出水口44供给总冷却水进口18。由总热水出口19来的热水则通过热水水箱39侧壁的系统热水进水口40进入到热水水箱39,同时,热水水箱39可以通过设置在侧壁的外热源热水进水口41接收部分补充热水,之后热水由热水水箱出水口42供应至室内。
本专利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如图3所示,冷水经过水处理器53处理后进入蓄热系统,水处理器53可对水流进行杀菌和软化,冷水依次流过冷水水箱33和温差发电模块的冷水通道47;冷水从蓄热系统出来后经过直流水泵50,然后通过总冷却水进口18进入光伏-光热装置;冷水在光伏-光热装置吸收热量后,通过总热水出口19并运输至蓄热系统的热水水箱39储存,此时,外界补充热水也可经水处理器53处理后,进入到热水水箱39储存;之后可由热水水箱出水口42为室内供应热水。光伏-光热装置以及蓄热系统中温差发电组件4产生的电量可由蓄电池48存储,所收集电量一方面供给直流水泵50,一方面供给室内使用;此外,各装置的水管接口处设置阀门51,便于检修,蓄电池48设置有市电接口481,保证用户的供电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任何的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支架系统以及蓄热系统;所述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位于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上方,所述支架系统包括集热系统支撑杆件(13)、供回水模块、弧形系统外壳(30)以及设有太阳跟踪装置的底座模块(32),所述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以及温差发电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高透光玻璃盖板(6)、太阳能电池片(7)、导热填充材料(8)、热管模块、太阳能集热板(11)以及透明盖板(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管模块包括热管(9)以及换热装置(10),所述热管(9)设置为对称的两组,所述换热装置(10)在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的两端各设一个,所述热管(9)的蒸发段埋于导热填充材料(8)之中,其冷凝段设置于换热装置(10)中,且热管(9)冷凝段的表面设有肋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太阳能发电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玻璃(1)、弧形太阳能光伏板(2)、上层热流道(3)、温差发电组件(4)以及下层冷流道(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其特征是:底座模块(32)设置有一号电机(324)控制一号旋转件(321)、二号电机(326)控制二号旋转件(322),配合弧形系统外壳(30)表面的三个感光元件(31),实现对太阳的跟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热系统的蓄热水箱位于温差发电模块的上方,所述蓄热水箱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冷水水箱(33)、隔板(37)以及热水水箱(39),所述温差发电模块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肋片板(46)、温差发电组件(4)以及冷水通道(47);其中,冷水水箱(33)内设置有浮球液位开关(36),热水水箱(39)设置有测温报警装置(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其特征是:本系统各处水管(49)的接口采用柔性连接,且水管(49)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CN202110034413.1A 2021-01-12 2021-01-12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Pending CN1147545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4413.1A CN114754500A (zh) 2021-01-12 2021-01-12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4413.1A CN114754500A (zh) 2021-01-12 2021-01-12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4500A true CN114754500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2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4413.1A Pending CN114754500A (zh) 2021-01-12 2021-01-12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45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6069A (zh) * 2023-09-04 2023-12-05 浙江格莱智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pvt加热泵全直流变频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6069A (zh) * 2023-09-04 2023-12-05 浙江格莱智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pvt加热泵全直流变频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u et al. A review of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CPVT) hybrid solar systems with waste heat recovery (WHR)
US8952238B1 (en)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and solar heating system
Tyagi et al. Advancement in 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PV/T) hybrid collector technology
US9169832B2 (en) Ground high-temperature high-efficiency solar steam electricity-generating device
KR101979659B1 (ko) 건물일체형 태양광·태양열 시스템
CN103022206B (zh) 一种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发电组件
CN101557178A (zh) 静态聚光光伏屋顶热电联产系统
KR101997761B1 (ko) 집광형 및 평판형 하이브리드 태양전지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및 태양열 복합발전시스템 및 발전방법
CN214620123U (zh)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CN111416549A (zh) 基于微热管的太阳能腔体式温差发电装置
CN104320074A (zh) 一种菲涅尔式聚光光伏光热组件
CN114754500A (zh) 基于太阳能分光谱综合利用的高效聚光型系统
CN102957345A (zh) 高倍聚光光伏发电供热系统
CN209042782U (zh) 一种聚光型热电共产设备及热电共产系统
US20140083483A1 (en) Solar tile
CN207320145U (zh) 一种布置有双面光伏电池片的聚光光伏光热组件及阵列
CN109217811A (zh) 一种光电光热一体化组件以及热水系统
CN211018760U (zh) 光伏光热一体化利用装置
CN204216845U (zh) 一种菲涅尔式聚光光伏光热组件
CN208567164U (zh) 聚焦式光伏光热一体化供暖装置
CN111464131B (zh) 抗风型防冻高聚光光伏-光热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CN202977491U (zh) 一种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发电组件
CN202524328U (zh) 太阳能光热混合利用系统
CN105024629A (zh) 一种单次反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聚光的热电联产装置及使用方法
KR101966213B1 (ko) 태양열 흡수효율증가용 표면코팅을 갖는 pv모듈 및 집열모듈 복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