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5009A -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5009A
CN114745009A CN202210349350.3A CN202210349350A CN114745009A CN 114745009 A CN114745009 A CN 114745009A CN 202210349350 A CN202210349350 A CN 202210349350A CN 114745009 A CN114745009 A CN 114745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s
signal
signal power
determin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93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帆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93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5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5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5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不平衡度用于指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响应于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按照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提高了终端下行数据吞吐量,从而提高了终端的下载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与无线通信的日益进步,当前手机通常可以最大支持下行4x4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进多出)天线对信号进行接收,也就是,手机可以通过4根接收天线接收信号。接收到的信号分别从4根接收天线进入4路接收电路,然后可以对4路信号分别按照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增益进行处理,将满足解调要求的处理后的信号传入手机的收发机,从而使得信号被手机的收发机进行解调。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可以提高终端的下载速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终端包括4路接收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述不平衡度用于指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响应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按照所述LNA增益对4路所述分路信号进行处理;
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4路接收天线,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平衡确定模块,用于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述不平衡度用于指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增益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LNA增益对4路所述分路信号进行处理;
解调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益确定模块,包括:
功率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
目标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是满足所述不平衡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
增益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确定子模块,包括:
基准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基准信号;所述基准信号是所述信号功率值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的分路信号;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基准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为所述基准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一阈值,确定其它3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益确定子模块,包括:
增益确定单元,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与4路所述分路信号自身的所述信号功率值的比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平衡确定模块,包括:
功率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
平衡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所述不平衡度。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所述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方面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终端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4路分路信号,并且当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调整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增益,并且按照各自的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后,以实现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避免了对分路信号进行解调时,由于无法控制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导致的无法按照终端所支持的高阶MIMO解调模式对信号进行解调的情况,提高了终端下行数据吞吐量,从而提高了终端的下载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12、终端设备14以及核心网16。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个接入网设备120。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称为eNodeB(Evolved Node B,基站)或者简称eNB;在5G NR-U(5G New Radio in UnlicensedSpectrum,工作于免许可频段的5G空中接口)系统中,称为gNodeB(5G基站)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14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14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接入网设备120与终端设备14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核心网16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最顶层,完成数据的路由和交换,最终实现了终端用户与互联网的通道建立,通道建立之后,终端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也就是服务商的服务器,从而使用服务商提供的业务和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段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6代移动通信技术(6-Generation,6G)系统、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以及车联网(Vehicleto Everything,V2X)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信号接收方法可以由终端执行,例如,该终端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14。该信号接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对应有4路接收天线,终端可以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信号,每一路接收天线可以接收到各自的分路信号。
步骤202,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不平衡度用于指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步骤203,响应于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步骤204,按照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
步骤205,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4路分路信号,并且当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调整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增益,并且按照各自的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后,以实现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避免了对分路信号进行解调时,由于无法控制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导致的无法按照终端所支持的高阶MIMO解调模式对信号进行解调的情况,提高了终端下行数据吞吐量,从而提高了终端的下载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信号接收方法可以由终端执行,例如,该终端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14。该信号接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4路接收天线可以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其中,终端中可以包括4接收天线,该4路接收天线可以用于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射,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最大支持下行4x4MIMO天线接收模式,以及按照4x4MIMO模式进行对应的高阶的MIMO解调方式(比如,4x4MIMO解调方式)对信号进行解调。
也就是说,通过在终端中设置4路接收天线,可以使得终端支持MIMO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道容量,并且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根天线,可以使得在收发端之间构成多个信道的天线系统,即MIMO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中包括的4路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4路分路信号可以包括PRX主集接收信号、DRX辅集接收信号、PRX MIMO主集多入多出信号以及DRX MIMO辅集多入多出信号。
比如,对于某一个频段,4路接收天线对应的4路接收电路的路径是固定不变的。若在Band1频段,4路接收电路的路径可以固定为PRX信号对应path1路径,DRX信号对应path2路径,PRXMIMO信号对应path3路径,DRXMIMO信号对应path4路径。
步骤302,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到4路分路信号之后,可以计算得到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其中,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可以用于指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到4路分路信号之后,终端可以获取到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基于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其中,终端可以通过获取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该信号功率值用于表示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的情况,通过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进行计算,确定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从而可以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获取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根据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也就是说,终端可以获取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并且根据获取到的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计算得到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其中,终端可以将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值与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小值的差值,确定为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也就是说,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可以是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差距最大的两路分路信号之间的差值,该差值可以表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示例性的,以Band1频段为例,当终端接收到的信号为Band1的MIMO4x4信号,接收到的4路接收信号可以包括PRX信号、DRX信号、PRX MIMO信号以及DRX MIMO信号,接收到的上述4路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分别为-60dBm、-70dBm、-80dBm以及-90dBm,由于不平衡度可以是4路分路信号中的信号强度差值最大的2路分路信号之间的差值,即可以是4路分路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大值与4路分路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所以上述4路分路信号的不平衡度可以是-90dBm与-60dBm之间的差值,即30dB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收发机解调门限,根据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
也就是说,当终端接收到4路分路信号,并且获取到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后,可以将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与收发机解调门限进行比较,若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等于收发机解调门限,则可以继续根据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若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中存在小于收发机解调门限的信号强度,则可以确定后续进行信号解调时,无法使用MIMO 4×4的解调模式,需要将解调模式进行降级,直接使用MIMO2×2的解调模式对分路信号进行解调,无需执行后续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获取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以及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路径标识。
其中,在终端接收到4路分路信号后,读取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并且可以对应信号功率值记录各自信号的路径标识。
示例性的,当终端接收到4路分路信号后,可以读取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并且将读取到的信号功率值按照映射关系与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路径标识进行暂时存储,以供后续按照路径标识确定各自的信号功率值,以及各自对应的LNA增益。
步骤303,响应于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了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后,需要将确定的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通过比较得到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终端可以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
其中,第一阈值可以是后续进行信号解调时支持使用MIMO 4x4的解调模式时所要求的分路信号之间的最大不平衡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了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后,当通过比较得到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终端可以根据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弱对LNA增益进行调整,然后将4路分路信号进行LNA增益处理后,输入终端的收发机中进行信号的解调。
示例性的,若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在步骤302中已经获取,并且预先进行存储,可以按照与路径标识的映射关系,获取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
步骤304,基于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获取到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后,可以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以便按照目标信号功率值计算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时,可以使得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满足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其中,目标信号功率值可以是满足不平衡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获取基准信号,将基准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为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根据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第一阈值,确定其它3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
其中,基准信号可以是信号功率值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的分路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基准信号是信号功率值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小值的分路信号时,终端获取该基准信号,将该基准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为该基准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功率值,然后根据该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第一阈值可以确定其它3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
其中,当基准信号是信号功率值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小值的分路信号时,根据该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第一阈值可以确定其它3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的方式可以是将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与第一阈值的和确定为4路分路信号中信号功率值最大值对应的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由此可以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可以在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到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与第一阈值的和所构成的阈值范围之间,其余2路分路信号可以按照原本的信号功率的强弱关系从上述的阈值范围中选取任一两个数值作为各自对应的目标信号功率值。
示例性的,以Band1频段为例,接收到的4路分路信号分别是PRX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60dBm,DRX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70dBm,MIMO1信号即PRX MIMO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80dBm,MIMO2信号即DRXMIMO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90dBm。其中,MIMO2信号的信号功率值最弱,可以以MIMO2信号为基准信号,计算得到满足第一阈值(比如,3dB)的不平衡度的PRX信号、DRX信号以及MIMO1信号的信号功率值需要在-87dBm到-90dBm之间,即PRX信号、DRX信号以及MIMO1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是在-87dBm到-90dBm之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基准信号是信号功率值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大值的分路信号时,终端获取该基准信号,将该基准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为该基准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号功率值,然后根据该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第一阈值可以确定其它3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
其中,当基准信号是信号功率值为4路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大值的分路信号时,根据该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第一阈值可以确定其它3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的方式可以是将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与第一阈值之差确定为4路分路信号中信号功率值最小值对应的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由此可以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可以在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到基准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与第一阈值之差所构成的阈值范围之间,其余2路分路信号可以按照原本的信号功率的强弱关系从上述的阈值范围中选取任一两个数值作为各自对应的目标信号功率值。
示例性的,以Band1频段为例,接收到的4路分路信号分别是PRX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60dBm,DRX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70dBm,MIMO1信号即PRX MIMO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80dBm,MIMO2信号即DRXMIMO信号的信号功率值为-90dBm。其中,PRX信号的信号功率值最强,可以以PRX信号为基准信号,计算得到满足第一阈值(比如,3dB)的不平衡度的DRX信号、MIMO1信号以及MIMO2信号的信号功率值需要在-63dBm到-60dBm之间,即DRX信号、MIMO1信号以及MIMO2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是在-63dBm到-60dBm之间。
步骤305,根据4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后,可以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其中,终端中的LNA可以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使得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可以在进行LNA增益处理后,通过收发机正常进行解调。由于终端中LNA对信号的LNA增益在相关技术中并未考虑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问题,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算法计算各个分路信号对应的LNA增益,以实现对各个分路信号进行LNA增益处理后,使得各个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满足第一阈值,以实现后续对信号的高阶解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4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与4路分路信号自身的信号功率值的比值,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其中,终端可以根据4路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与4路分路信号自身的信号功率值的比值,分别确定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增益。
示例性的,若确定满足第一阈值(比如,3dB)的不平衡度的PRX信号、DRX信号以及MIMO1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是在-87dBm到-90dBm之间,并且确定PRX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是-87dBm、DRX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可以是-88dBm、MIMO1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可以是-89dBm以及MIMO2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是-90dBm,可以分别计算各个分路信号的LNA增益,即PRX信号的LNA增益可以是目标信号功率值-87dBm与PRX信号的信号功率值-60dBm之间的比值,DRX信号的LNA增益可以是目标信号功率值-88dBm与DRX信号的信号功率值-70dBm之间的比值,MIMO1信号的LNA增益可以是目标信号功率值-89dBm与MIMO1信号的信号功率值-80dBm之间的比值,MIMO2信号的LNA增益可以是目标信号功率值-90dBm与MIMO2信号的信号功率值-90dBm之间的比值。
比如,若PRX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为-87dBm,与原本的信号功率-60dBm之间相差27dB,LNA可以按照这个增益进行降低,从而实现PRX信号通过LNA按照LNA增益进行处理后的信号功率值为-87dBm。
步骤306,按照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按照确定的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增益,分别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照与路径标识对应的LNA增益,对与路径标识对应的分路信号进行处理,获取4路处理后的分路信号。
其中,通过计算得到的各个分路信号的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各个分路信号各自对应的LNA增益均可以按照对应的路径标识写入映射关系中,以便后续进行数据的读取以及使用。
示例性的,当终端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到4路分路信号后,将4路分路信号通过对应的接收电路向终端中的收发机进行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计算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增益,在4路分路信号输入LNA时,按照各自对应的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
步骤307,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将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输入收发机中,通过终端的收发机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由于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可以满足不平衡度小于第一阈值,所以终端的收发机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模式可以是MIMO 4x4解调模式或者终端支持的高阶MIMO解调模式。
示例性的,若接收的分路信号为Band1频段的MIMO 4x4信号,其中PRX信号、DRX信号、PRX MIMO信号以及DRX MIMO信号的信号强度分别为-60dBm、-70dBm、-80dBm以及-90dBm,不满足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小于3dB的条件。这时可以通过如下算法使4路分路信号都自动调整到满足不平衡度的条件。算法如下所示,首先,终端读取到4路分路信号,并可以将4路分路信号按照从强到弱或从弱到强的信号强度顺序进行排序,并记录分路信号的路径标识;然后,软件可以以其中满足收发机解调门限的最弱信号为基准,该接收机解调门限可以用于指示支持进行信号解调的信号最大值,判断出强于基准信号的分路信号的路径标识;接着,软件将强于最弱信号的分路信号的路径标识的LNA增益进行降低,从而满足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在3dB以内的条件;4路分路信号需要根据最弱解调信号的能力实时进行调整,以使终端可以使用MIMO 4x4调节模式或高阶MIMO调节模式。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4路分路信号,并且当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调整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增益,并且按照各自的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后,以实现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避免了对分路信号进行解调时,由于无法控制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导致的无法按照终端所支持的高阶MIMO解调模式对信号进行解调的情况,提高了终端下行数据吞吐量,从而提高了终端的下载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终端中,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10,用于通过所述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平衡确定模块420,用于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述不平衡度用于指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增益确定模块430,用于响应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信号处理模块440,用于按照所述LNA增益对4路所述分路信号进行处理;
解调模块450,用于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益确定模块430,包括:
功率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
目标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是满足所述不平衡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
增益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确定子模块,包括:
基准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基准信号;所述基准信号是所述信号功率值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的分路信号;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基准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为所述基准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一阈值,确定其它3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益确定子模块,包括:
增益确定单元,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与4路所述分路信号自身的所述信号功率值的比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平衡确定模块420,包括:
功率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
平衡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所述不平衡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4路接收天线接收4路分路信号,并且当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根据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调整4路分路信号各自的LNA增益,并且按照各自的LNA增益对4路分路信号进行处理后,以实现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避免了对分路信号进行解调时,由于无法控制4路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导致的无法按照终端所支持的高阶MIMO解调模式对信号进行解调的情况,提高了终端下行数据吞吐量,从而提高了终端的下载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便携式个人计算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本申请中的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和屏幕530。
处理器5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5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5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5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屏幕5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5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5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5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该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Android)系统(包括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开发的系统)、苹果公司开发的IOS系统(包括基于IOS系统深度开发的系统)或其它系统。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屏幕530可以为电容式触摸显示屏,该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用于接收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以及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触摸显示屏通常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触摸显示屏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曲面屏或异型屏。触摸显示屏还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与曲面屏的结合,异型屏与曲面屏的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中还包括射频电路、拍摄组件、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组件、电源、蓝牙组件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该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方面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用于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以及信号,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本申请中涉及到的4路分路信号都是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获取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终端包括4路接收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述不平衡度用于指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响应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按照所述LNA增益对4路所述分路信号进行处理;
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包括:
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
基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是满足所述不平衡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
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目标信号功率值,包括:
获取基准信号;所述基准信号是所述信号功率值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信号功率值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的分路信号;
将所述基准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为所述基准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
根据所述基准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一阈值,确定其它3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包括:
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所述目标信号功率值与4路所述分路信号自身的所述信号功率值的比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包括:
获取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
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功率值,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所述不平衡度。
6.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4路接收天线,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收天线接收各自的4路分路信号;
平衡确定模块,用于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所述不平衡度用于指示4路所述分路信号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程度;
增益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4路所述分路信号之间的不平衡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4路所述分路信号各自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LNA增益对4路所述分路信号进行处理;
解调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4路分路信号进行解调。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所述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1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CN202210349350.3A 2022-04-01 2022-04-01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4745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9350.3A CN114745009A (zh) 2022-04-01 2022-04-01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9350.3A CN114745009A (zh) 2022-04-01 2022-04-01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5009A true CN114745009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7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9350.3A Pending CN114745009A (zh) 2022-04-01 2022-04-01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5009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553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通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5302A (zh) * 2019-11-20 2020-04-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增益级调整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553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通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5302A (zh) * 2019-11-20 2020-04-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增益级调整方法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2561B1 (en) Access control with partial support for communications
CN107820728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KR101836199B1 (ko) 다중모드 무선 단말기
CN105703789B (zh) 通信装置及多个无线电活动的处理方法
CN109314955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KR101907326B1 (ko) 원격 무선 유닛(rru)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67291A1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16030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天线切换方法
CN114868455A (zh) 包括多个用户识别模块的用户终端
CN110299930B (zh)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53400A (zh)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230026710A1 (en) Base Sta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101482A (zh) 一种基站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16210326A (zh) 选择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904706A (zh) 终端设备、信号传输方法及基带芯片
CN114745009A (zh) 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3580711A (zh) 多模终端及其收发信号的方法
CN112399564A (zh)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198183B (zh)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465864A (zh) 相位噪声补偿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554603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6390254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002746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transmitting/receiving frequency signal in fdd communication
CN111988772A (zh) 终端发现方法及设备
CN112003637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