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4734B -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4734B
CN114744734B CN202210575716.9A CN202210575716A CN114744734B CN 114744734 B CN114744734 B CN 114744734B CN 202210575716 A CN202210575716 A CN 202210575716A CN 114744734 B CN114744734 B CN 114744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alue
charging
state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57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4734A (zh
Inventor
李卫东
阎贵东
吴若渠
黄传仁
张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57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4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4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4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4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4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传统电池管理系统无法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设立准确的监控标准,导致监控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具体是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包括运行监控模块、充电监控模块、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所述运行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切换管理模块可以自动对电池进行充流赋值范围与运流赋值范围分析,进而可以保证电池在状态切换之后可以根据电流幅值标准进行状态监测分析,进而保证电池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存在下面的一些缺点,如存储能量少、寿命短、串并联使用问题、使用安全性、电池电量估算困难等,电池的性能是很复杂的,不同类型的电池特性亦相差很大,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随着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也会增添其它的功能。
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在电池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控分析,但是缺少根据电池充电状态对放电过程进行放电电流监测的功能,同时也无法根据电池放电状态对充电过程进行充电电流监测,进而无法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设立准确的监控标准,导致监控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用于解决传统电池管理系统无法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设立准确的监控标准,导致监控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在电池充放电切换时进行电流幅值电池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电池运行时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运行系数,通过运行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步骤二:在电池充电时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充电系数,通过充电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步骤三:在电池充电开始之前对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充流赋值范围,将充流赋值范围发送至充电监控模块进行充电电流监控;在电池运行开始之前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系数进行分析得到运流赋值范围,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进行运行电流监控;
步骤四:对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与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状态系数,通过状态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一中运行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在电池运行时获取电池的电压数据、放温数据以及冷液数据;电池的电压数据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电压值以及运行电压范围,将运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电压标准值,将电压值与电压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电压数据;电池的放温数据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温度值以及运行温度范围,将运行温度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温度标准值,将温度值与温度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放温数据;电池的冷液数据的获取过程包括:将冷却液的流入温度标记为进温值,将冷却液的流出温度标记为出温值,将出温值与进温值的差值标记为冷液数据;通过对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电压数据、放温数据以及冷液数据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电池的运行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一中对电池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过程包括:将电池的运行系数与运行阈值进行比较:
若运行系数小于运行阈值,则判定电池的运行状态满足要求,运行监控模块将电池的运行系数发送至切换管理模块;
若运行系数大于等于运行阈值,则判定电池的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运行监控模块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二中充电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在电池充电时获取电池的充温数据与充时数据,电池的充温数据为电池充电时的温度值,电池的充时数据为电池充电时长与标准时长的差值的绝对值,通过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充温数据以及充时数据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电池的充电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二中对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将电池的充电系数与充电阈值进行比较:
若充电系数小于充电阈值,则判定电池的充电状态满足要求,充电监控模块将电池的充电系数发送至切换管理模块;
若充电系数大于等于充电阈值,则判定电池的充电状态不满足要求,充电监控模块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三中充流赋值范围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电池运行时间段分割为若干个运分时段,将运分时段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运行系数的平均值标记为运分时段的运行值,对所有运分时段的运行值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运行表现值,将运行阈值与运行表现值的差值标记为运行差值,将运行差值与运行阈值的比值标记为运损比,获取充电电流值,将充电电流值与运损比的乘积标记为运损电流,将充电电流值与运损电流的和值与差值分别标记为最大充流值与最小冲流值;最大充流值与最小冲流值构成充流赋值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三中运流赋值范围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电池充电时段分隔为若干个充分时段,将充分时段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充电系数的平均值标记为充分时段的充电值,对所有充分时段的充电值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充电表现值,将充电阈值与充电表现值的差值标记为充电差值,将充电差值与充电阈值的比值标记为充损比,获取运行电流值,将运行电流值与充损比的乘积标记为充损电流,将运行电流值与充损电流的和值与差值分别标记为最大运流值与最小运流值;最大运流值与最小运流值构成运流赋值范围,切换管理模块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四中异常分析模块对电池的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将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总次数标记为YZ,将L1天内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并标记为YF,通过对YZ与YF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电池的状态系数ZT;将状态系数ZT与状态阈值ZTmax进行比较:若状态系数ZT小于状态阈值ZTmax,则表示电池的使用状态满足要求;若状态系数ZT大于等于状态阈值ZTmax,则表示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异常分析模块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运行监控模块、充电监控模块、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所述运行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运行监控模块用于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在电池的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所述充电监控模块用于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在电池的充电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所述切换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池在充放电过程切换时进行电流分配;
所述异常分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异常信号之后对电池的整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
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通过对电池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得到电池的运行系数,对电池放电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得到电池运行过程的运行表现值,通过运行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充流赋值范围进行分析,然后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充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监控,保证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2、通过对电池充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得到电池的充电系数,对电池充电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得到电池充电过程的充电表现值,通过充电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运流赋值范围进行分析,然后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运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监控,保证电池能够安全合理的进行放电;
3、通过切换管理模块可以自动对电池进行充流赋值范围与运流赋值范围分析,进而可以保证电池在状态切换之后可以根据电流幅值标准进行状态监测分析,进而保证电池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4、通过异常分析模块可以对电池整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并得到电池的状态系数,通过电池的状态系数来反应电池的整体使用状态的好坏,在电池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进行预警,且此时说明电池累计异常次数或近期异常频率较高,管理人员可根据阈值调整来对电池进行监控调节,以此来适应电池运行状态,进一步达到延缓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运行监控模块、充电监控模块、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运行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充电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
运行监控模块用于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在电池运行时获取电池的电压数据DY、放温数据FW以及冷液数据LY;电池的电压数据DY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电压值以及运行电压范围,电压值由万用表直接获取,万用表又称为复用表、多用表、三用表、繁用表等,是电力电子等部门不可缺少的测量仪表,一般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为主要目的。万用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将运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电压标准值,将电压值与电压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电压数据DY;电池的放温数据FW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温度值温度值由温度传感器直接获取,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以及运行温度范围,将运行温度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温度标准值,将温度值与温度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放温数据FW;电池的冷液数据LY的获取过程包括:将冷却液的流入温度标记为进温值,将冷却液的流出温度标记为出温值,将出温值与进温值的差值标记为冷液数据LY;通过公式YX=α1×DY+α2×FW+α3×LY得到电池的运行系数YX,运行系数是一个反应电池放电过程状态好坏的数值,运行系数的数值越小则表示电池放电过程状态越好;其中α1、α2以及α3均为比例系数,且α1>α2>α3>1;将电池的运行系数YX与运行阈值YXmax进行比较:若运行系数YX小于运行阈值YXmax,则判定电池的运行状态满足要求,运行监控模块将电池的运行系数YX发送至切换管理模块,切换管理模块对电池放电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得到电池运行过程的运行表现值,通过运行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充流赋值范围进行分析,然后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充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监控,保证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若运行系数YX大于等于运行阈值YXmax,则判定电池的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运行监控模块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异常信号表示电池出现运行异常现象。
充电监控模块用于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在电池充电时获取电池的充温数据CW与充时数据CS,电池的充温数据CW为电池充电时的温度值,电池的充时数据CS为电池充电时长与标准时长的差值的绝对值,通过公式CD=β1×CW+β2×CS得到电池的充电系数CD,充电系数是一个反应电池充电过程状态好坏的数值,充电系数的数值越小则表示电池充电过程状态越好,其中β1与β2均为比例系数,且β1>β2>1;将电池的充电系数CD与充电阈值CDmax进行比较:若充电系数CD小于充电阈值CDmax,则判定电池的充电状态满足要求,充电监控模块将电池的充电系数CD发送至切换管理模块,切换管理模块对电池充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得到电池的充电系数,对电池充电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得到电池充电过程的充电表现值,通过充电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运流赋值范围进行分析,然后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运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监控,保证电池能够安全合理的进行放电;若充电系数CD大于等于充电阈值CDmax,则判定电池的充电状态不满足要求,充电监控模块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充电监控模块接收到异常信号表示电池出现运行异常现象。
切换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池在充放电过程切换时进行电流分配:在电池充电开始之前进行充流赋值:将电池运行时间段分割为若干个运分时段,将运分时段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运行系数的平均值标记为运分时段的运行值,对所有运分时段的运行值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运行表现值,将运行阈值与运行表现值的差值标记为运行差值,将运行差值与运行阈值的比值标记为运损比,获取充电电流值,将充电电流值与运损比的乘积标记为运损电流,将充电电流值与运损电流的和值与差值分别标记为最大充流值与最小冲流值;最大充流值与最小冲流值构成充流赋值范围,切换管理模块将充流赋值范围发送至充电监控模块;在电池运行开始之前进行运流赋值:将电池充电时段分隔为若干个充分时段,将充分时段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充电系数的平均值标记为充分时段的充电值,对所有充分时段的充电值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充电表现值,将充电阈值与充电表现值的差值标记为充电差值,将充电差值与充电阈值的比值标记为充损比,获取运行电流值,将运行电流值与充损比的乘积标记为充损电流,将运行电流值与充损电流的和值与差值分别标记为最大运流值与最小运流值;最大运流值与最小运流值构成运流赋值范围,切换管理模块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换管理模块可以自动对电池进行充流赋值范围与运流赋值范围分析,进而可以保证电池在状态切换之后可以根据电流幅值标准进行状态监测分析,进而保证电池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异常分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异常信号之后对电池的整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将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总次数标记为YZ,将L1天内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并标记为YF,通过公式ZT=γ1×YZ+γ2×YF得到电池的状态系数ZT,其中γ1与γ2均为比例系数,且γ2>γ1>1;将状态系数ZT与状态阈值ZTmax进行比较:若状态系数ZT小于状态阈值ZTmax,则表示电池的使用状态满足要求;若状态系数ZT大于等于状态阈值ZTmax,则表示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异常分析模块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异常分析模块可以对电池整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并得到电池的状态系数,通过电池的状态系数来反应电池的整体使用状态的好坏,在电池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进行预警,且此时说明电池累计异常次数或近期异常频率较高,管理人员可根据阈值调整来对电池进行监控调节,以此来适应电池运行状态,进一步达到延缓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电池运行时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运行系数,通过运行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充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监控;
步骤二:在电池充电时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充电系数,通过充电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运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监控;
步骤三:在电池充电开始之前对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充流赋值范围,将充流赋值范围发送至充电监控模块进行充电电流监控;在电池运行开始之前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系数进行分析得到运流赋值范围,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进行运行电流监控,保证电池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步骤四:对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与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状态系数,通过状态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说明电池累计异常次数或近期异常频率较高,管理人员可根据阈值调整来对电池进行监控调节。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工作时,在电池充电开始之前对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充流赋值范围,将充流赋值范围发送至充电监控模块进行充电电流监控;在电池运行开始之前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系数进行分析得到运流赋值范围,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进行运行电流监控;对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与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状态系数,通过状态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公式YX=α1×DY+α2×WD+α3×LY;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采集多组样本数据并对每一组样本数据设定对应的运行系数;将设定的运行系数和采集的样本数据代入公式,任意三个公式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将计算得到的系数进行筛选并取均值,得到α1、α2以及α3的取值分别为3.54、2.37和2.15;
系数的大小是为了将各个参数进行量化得到的一个具体的数值,便于后续比较,关于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样本数据的多少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每一组样本数据初步设定对应的运行系数;只要不影响参数与量化后数值的比例关系即可,如运行系数与放温数据的数值成正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

1.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电池运行时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运行系数,通过运行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运行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在电池运行时获取电池的电压数据DY、放温数据FW以及冷液数据LY;电池的电压数据DY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电压值以及运行电压范围,将运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电压标准值,将电压值与电压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电压数据DY;电池的放温数据FW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温度值以及运行温度范围,将运行温度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温度标准值,将温度值与温度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放温数据FW;电池的冷液数据LY的获取过程包括:将冷却液的流入温度标记为进温值,将冷却液的流出温度标记为出温值,将出温值与进温值的差值标记为冷液数据LY;通过公式YX=α1×DY+α2×FW+α3×LY得到电池的运行系数YX,运行系数是一个反应电池放电过程状态好坏的数值,运行系数的数值越小则表示电池放电过程状态越好;其中α1、α2以及α3均为比例系数,且α1>α2>α3>1;
对电池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过程包括:将电池的运行系数YX与运行阈值YXmax进行比较:若运行系数YX小于运行阈值YXmax,则判定电池的运行状态满足要求,运行监控模块将电池的运行系数YX发送至切换管理模块,切换管理模块对电池放电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得到电池运行过程的运行表现值,通过运行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充流赋值范围进行分析,然后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充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监控,保证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若运行系数YX大于等于运行阈值YXmax,则判定电池的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运行监控模块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步骤二:在电池充电时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充电系数,通过充电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充电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在电池充电时获取电池的充温数据CW与充时数据CS,电池的充温数据CW为电池充电时的温度值,电池的充时数据CS为电池充电时长与标准时长的差值的绝对值,通过公式CD=β1×CW+β2×CS得到电池的充电系数CD,充电系数是一个反应电池充电过程状态好坏的数值,充电系数的数值越小则表示电池充电过程状态越好,其中β1与β2均为比例系数,且β1>β2>1;
对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将电池的充电系数CD与充电阈值CDmax进行比较:若充电系数CD小于充电阈值CDmax,则判定电池的充电状态满足要求,充电监控模块将电池的充电系数CD发送至切换管理模块,切换管理模块对电池充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得到电池的充电系数,对电池充电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得到电池充电过程的充电表现值,通过充电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运流赋值范围进行分析,然后在电池状态切换时,以运流赋值范围对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监控,保证电池能够安全合理的进行放电;若充电系数CD大于等于充电阈值CDmax,则判定电池的充电状态不满足要求,充电监控模块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步骤三:在电池充电开始之前对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充流赋值范围,将充流赋值范围发送至充电监控模块进行充电电流监控;在电池运行开始之前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系数进行分析得到运流赋值范围,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进行运行电流监控;
充流赋值范围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电池运行时间段分割为若干个运分时段,将运分时段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运行系数的平均值标记为运分时段的运行值,对所有运分时段的运行值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运行表现值,将运行阈值与运行表现值的差值标记为运行差值,将运行差值与运行阈值的比值标记为运损比,获取充电电流值,将充电电流值与运损比的乘积标记为运损电流,将充电电流值与运损电流的和值与差值分别标记为最大充流值与最小冲流值;最大充流值与最小冲流值构成充流赋值范围;
运流赋值范围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电池充电时段分隔为若干个充分时段,将充分时段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充电系数的平均值标记为充分时段的充电值,对所有充分时段的充电值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充电表现值,将充电阈值与充电表现值的差值标记为充电差值,将充电差值与充电阈值的比值标记为充损比,获取运行电流值,将运行电流值与充损比的乘积标记为充损电流,将运行电流值与充损电流的和值与差值分别标记为最大运流值与最小运流值;最大运流值与最小运流值构成运流赋值范围,切换管理模块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
步骤四:对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与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状态系数,通过状态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
对电池的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将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总次数标记为YZ,将L1天内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并标记为YF,通过公式ZT=γ1×YZ+γ2×YF得到电池的状态系数ZT,其中γ1与γ2均为比例系数,且γ2>γ1>1;将状态系数ZT与状态阈值ZTmax进行比较:若状态系数ZT小于状态阈值ZTmax,则表示电池的使用状态满足要求;若状态系数ZT大于等于状态阈值ZTmax,则表示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异常分析模块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理系统包括运行监控模块、充电监控模块、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所述运行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运行监控模块用于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在电池的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所述充电监控模块用于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在电池的充电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所述切换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池在充放电过程切换时进行电流分配;
所述异常分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异常信号之后对电池的整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
CN202210575716.9A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Active CN114744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716.9A CN114744734B (zh)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716.9A CN114744734B (zh)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4734A CN114744734A (zh) 2022-07-12
CN114744734B true CN114744734B (zh) 2023-01-10

Family

ID=8228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5716.9A Active CN114744734B (zh)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4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8569A (zh) * 2022-09-21 2022-10-28 苏州梦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设备监控系统
CN115663312B (zh) * 2022-12-27 2023-05-30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池保护的电池运行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6231121B (zh) * 2023-04-28 2023-07-07 深圳市明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CN117081262B (zh) * 2023-10-16 2024-04-05 深圳市伟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光伏储能蓄电池运行监测系统
CN117268471A (zh) * 2023-10-25 2023-12-22 杭州富阳宏扬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光缆交接箱运行安全监测系统
CN117517999A (zh) * 2024-01-08 2024-02-06 超耐斯(深圳)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锂电池电芯检测系统
CN117638274B (zh) * 2024-01-26 2024-03-29 深圳市明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3301A (zh) * 2017-08-02 2019-07-30 强力物联网投资组合2016有限公司 工业物联网中具有大数据集的数据收集环境下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0650B (zh) * 2017-11-17 2021-09-24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746350B (zh) * 2020-06-28 2023-05-02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池箱soc均衡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038716B (zh) * 2020-08-14 2022-06-0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热失控预警方法
KR20220062225A (ko) * 2020-11-06 2022-05-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498942B (zh) * 2022-04-15 2022-07-12 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变压器监控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3301A (zh) * 2017-08-02 2019-07-30 强力物联网投资组合2016有限公司 工业物联网中具有大数据集的数据收集环境下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4734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44734B (zh)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US10845421B2 (en) Storage battery evaluation device,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storage battery evaluation method
CN114389336A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动态管控系统
CN110850303A (zh) 一种电池单体自放电率评估方法
KR20230129953A (ko) 차량 배터리 셀 일관성 평가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매체
CN114977414B (zh)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CN110764014A (zh) 电池内短路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1315A (zh) 一种电池内部短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汽车
US20160187399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dynamics of a flow of energy and relevant device and system
CN112946483A (zh) 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0458461C (zh) 一种电池电量监测方法、用于该方法的电子装置和电路
CN114444370A (zh) 一种考虑运行工况的充电电池累计损耗寿命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17030A (zh) 集成无线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的无线设备
CN109696635B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应用的电池充电状态判断方法及管理系统
CN115166494B (zh) 一种智能it在线式电路检测监控装置
CN108076086B (zh) 一种远程监控方法及设备
CN112147409B (zh) 低压配电线路在线阻抗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572161A (zh) 一种抗灾保底电网的储能系统在线状态监测和评估方法
CN114944514A (zh) 铅酸蓄电池管理方法与装置
CN113960481A (zh) 储能运检装置、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805085B (zh) 电池包焊接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371670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可靠性分析系统
CN113740738B (zh) 一种电芯容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CN211627769U (zh) 一种电池组的检测与整定系统
CN116243205A (zh) 变频器状态监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