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3345A -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3345A
CN114743345A CN202210288581.8A CN202210288581A CN114743345A CN 114743345 A CN114743345 A CN 114743345A CN 202210288581 A CN202210288581 A CN 202210288581A CN 114743345 A CN114743345 A CN 114743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nel
core place
electronic map
data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85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花
刘炜伦
吴振田
叶洪清
罗崇立
吕灵智
钱鑫
龙邹
韦荣桃
王秀竹
李森林
廖颖茜
尹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85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33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3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3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61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trespassing over a fixed physical boundary, e.g. the end of a gard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8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units via remote transmission means, e.g. satellit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包括结合核心场所区域的空间地形特征建立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的所述电子地图连接门禁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划分重点防护区域及警戒区域;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定位跟踪,实时记录人员位置与行进轨迹;结合智能视频监控实现轨迹视频联动,实时显示人员现场位置或画面。本发明通过对核心场所的门禁设置和区域监控,实时收集进入人员的信息,并对进入人员进行行为监控;通过在核心场所区域电子地图的定位标记,实时监测人员行动轨迹,并对重点防护区域设置警戒提示和报警,高效的确保核心区域的防控和人员行为安全;OMS系统实时采集并反馈核心场所的各项数据,确保核心场所安全有效的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地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背景技术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和数据的传播快速且广泛,一些依靠核心技术发展运营的的单位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自己核心技术的保护。但是,当下的智能监听和监控设备非常普及,很大几率的增加了保密单位或者企业发生核心技术、机密泄露的情况。这些依靠核心技术发展运营的的单位和企业一旦泄露了这些核心的技术,就会面临一系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为了保护一些核心场所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不会泄露,就需要对存在核心技术的机房、控制室和核心文件储藏室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对核心场所内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工作监控,防止非法人员的进入,避免工作人员工作过程借机泄密。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全方位实现监控探查的核心场所智能监控平台。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保护一些核心场所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不会泄露,就需要对存在核心技术的机房、控制室和核心文件储藏室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对核心场所内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工作监控,防止非法人员的进入,避免工作人员工作过程借机泄密。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全方位实现监控探查的核心场所智能监控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包括:结合核心场所区域的空间地形特征建立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的所述电子地图连接门禁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划分重点防护区域及警戒区域;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定位跟踪,实时记录人员位置与行进轨迹;结合智能视频监控实现轨迹视频联动,实时显示人员现场位置或画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通过搭建识别系统进出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通过搭建定位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数据进行定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以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平面分布图的CAD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数据源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代码归类、属性处理和数据拓扑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源转换为以点、线和面形式的制图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分级要素选取:对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物形状、建筑物功能属性、固定框架结构、固定内部摆设和移动内部摆设按顺序进行依次分级;分级要素符号化表达:按形状选取点符号、线符号和面符号三种符号类型对分级要素进行符号化表达,点符号表示地图认知的关键要素,线符号表示基础框架要素,面符号表示主体功能要素;地图缓存:将各项地图数据缓存至预先设置的瓦片库中,进行地图缓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通过门禁识别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验证,所述门禁识别系统设置有视频监控器和体温检测器,门禁识别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器进行同步视频监控,通过体温检测器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将核心场所区域人员在电子地图上通过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红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2小时且不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黄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人员进行绿色位置标记。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均佩戴有定位标签,所述定位标签设置有无线通讯器和报警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OMS系统通过webservice接口读取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OMS系统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OMS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员识别,并与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进行比对确认。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OMS工单作业联动:搭建OMS系统并与电子地图连接,OMS系统实时获取核心场所区域人员的工作计划数据、工单数据和人员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位置信息,实现OMS工单作业联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核心场所的门禁设置和区域监控,实时收集进入人员的信息,并对进入人员进行行为监控;通过在核心场所区域电子地图的定位标记,实时监测人员行动轨迹,并对重点防护区域设置警戒提示和报警,高效的确保核心区域的防控和人员行为安全;OMS系统实时采集并反馈核心场所的各项数据,确保核心场所安全有效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建立电子地图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建立电子地图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的定位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包括:
S1:结合核心场所区域的空间地形特征建立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的所述电子地图连接门禁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
以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平面分布图的CAD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数据源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代码归类、属性处理和数据拓扑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源转换为以点、线和面形式的制图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建立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监控和OMS工单作业联动。首先,搭建识别系统。在核心场所区域搭建门禁识别系统,门禁识别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的人员通过人脸、IC卡或指纹的方式进进行身份识别验证。门禁识别系统设置有视频监控器和体温检测器,门禁识别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器进行同步视频监控,通过体温检测器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结合核心场所区域的空间地形特征建立对应比例的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的电子地图连接门禁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并在电子地图上划分重点防护区域及警戒区域。首先,以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平面分布图的CAD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数据源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代码归类、属性处理和数据拓扑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源转换为以点、线和面形式的制图数据。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代码归类和属性处理、数据拓扑处理。数据格式转换是利用ArcGIS软件将CAD格式的源数据转换为通用矢量数据格式的点、线和面数据,其中CAD数据中的注记层也相应地转换为带属性值的点数据图层,包括类别和名称等属性信息。
S2:在电子地图上划分重点防护区域及警戒区域.
通过搭建识别系统进出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通过搭建定位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数据进行定位。
搭建识别系统,搭建定位系统,建立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监控和OMS工单作业联动。首先,搭建识别系统。在核心场所区域搭建门禁识别系统,门禁识别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的人员通过人脸、IC卡或指纹的方式进进行身份识别验证。门禁识别系统设置有视频监控器和体温检测器,门禁识别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器进行同步视频监控,通过体温检测器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包括分级要素选取:对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物形状、建筑物功能属性、固定框架结构、固定内部摆设和移动内部摆设按顺序进行依次分级;分级要素符号化表达:按形状选取点符号、线符号和面符号三种符号类型对分级要素进行符号化表达,点符号表示地图认知的关键要素,线符号表示基础框架要素,面符号表示主体功能要素;地图缓存:将各项地图数据缓存至预先设置的瓦片库中,进行地图缓存。
S3: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定位跟踪,实时记录人员位置与行进轨迹.
通过门禁识别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验证,所述门禁识别系统设置有视频监控器和体温检测器,门禁识别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器进行同步视频监控,通过体温检测器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定位系统还包括UWB电路、主控单元以及通信电路。UWB电路设计采用DWM1000模块来实现UWB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该模块符合IEEE802.15.4-2011的低功耗、低成本标准,其发射功率在-35~62d BmMHz区间。该模块集成了射频收发天线、电源管理和时钟等相关外围电路,使芯片体积小、集成度高且易于操作。在视距情况下,DWM1000测距可达290m,非视距情况下测距可达35m,其精度高达10cm。同时设有3种数据传输速率可供选择,分别为110kbitis、850koits和6.81M bitis,能够满足大部分场景的应用。
进一步的,通过SPI总线与主控芯片进行通信,操作简单且数据传输速率高。主控单元的主控芯片为STM32F103U8T6,该芯片采用arm架构,72MHz最大时钟频率,配有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ARM32位Cortex-M内核芯片。为了满足定位及无线通信功能的实际需求,结合STM32单片机自身特点,编写软件程序实现UWB测距信息的获取、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主控芯片内部集成的丰富硬件资源和灵活的库函数为的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精度定位系统采用LoRa无线模块作为通信设备,该模块是一款基于SX1268射频芯片的无线串口模块具有多种传输方式,且支持空中唤醒,非常适合超低功耗应用。
进一步的,该模块的载波中心频段为433MHz,发射功率为100mW,通信距离高达5km,采用先进LoRa扩频技术,使其具有强干扰能力和穿透能力,较传统的FSK性能提升了1倍。本发明搭建的定位系统主要采用LoRa模块实现UWB基站和标签与PC机的直接数据交互,在使用LoRa无线模块前先对其进行工作模式的参数配置,程序中对串口进行初始化设置,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位置信息的传递
将核心场所区域人员在电子地图上通过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红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2小时且不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黄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人员进行绿色位置标记。
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均佩戴有定位标签,所述定位标签设置有无线通讯器和报警器。
S4:结合智能视频监控实现轨迹视频联动,实时显示人员现场位置或画面。
OMS系统通过webservice接口读取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OMS系统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OMS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员识别,并与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进行比对确认。
电子地图与搭建的OMS系统连接。当人员进入核心场所区域作业时,OMS系统通过webservice接口读取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通过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技术再次进行人员身份识别,判断该人员是否在工单人员清单中,对比作业的时间段是否正常,进入作业区域的人数是否正确。同时作业人员的工作计划数据、工单数据和人员信息实时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位置信息,实现OMS工单作业联动。当人员进入机房后,偏离作业地点后系统在后台发出报警,电子地图上将显示人员此刻具体位置,并联动视频监控显示人员现场情况。
OMS工单作业联动:搭建OMS系统并与电子地图连接,OMS系统实时获取核心场所区域人员的工作计划数据、工单数据和人员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位置信息,实现OMS工单作业联动。
将智能监控平台接入OMS系统,能够精确判断是否为本人操作,避免其他人代为操作造成的责任认定问题;确认进入机房的人员是否有作业任务,避免非作业时段异常人员的入侵;确认进入机房作业的人员信息和人员数量,是否正常,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入。在没有和OMS作业联动前,作业人员进入核心场所前,需要进行远程人员比对工作,而且无法对进入核心场所的人员实现实时确认,更缺少对其作业行为的有效管控方式,只能依赖于人力手段进行管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社会工程学攻击风险较大。有了和OMS作业联动功能后,可以实现对核心场所内人员现场作业的管控,实时比对作业人员信息,有效保障了机房的安全。
实施例2
参照图1~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为对本方法中采用的技术效果加以验证说明,本实施例采用传统技术方案与本发明方法进行对比测试,以科学论证的手段对比试验结果,以验证本方法所具有的真实效果。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包括搭建识别系统,搭建定位系统,建立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监控和OMS工单作业联动。首先,搭建识别系统。在核心场所区域搭建门禁识别系统,门禁识别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的人员通过人脸、IC卡或指纹的方式进进行身份识别验证。门禁识别系统设置有视频监控器和体温检测器,门禁识别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器进行同步视频监控,通过体温检测器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如图4所示,搭建定位系统,采用基于UWB超宽带无线电定位技术搭建由定位标签、参考基站、通信装置和上位机构成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其中定位标签和参考基站实现对配有定位标签的核心场所区域人员进行定位,通信装置主要将核心场所区域人员的测量信息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的显示平台主要包括基站、标签列表以及相关的配置信息,为了应对定位场景的不固定问题,该上位机设有导入地图功能,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定位。
上位机能够通过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技术读取定位标签与参考基站之间的相对距离,并将位置信息直观地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上及核心场所区域建立的电子地图上。定位系统还包括UWB电路、主控单元以及通信电路。UWB电路设计采用DWM1000模块来实现UWB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该模块符合IEEE802.15.4-2011的低功耗、低成本标准,其发射功率在-35~62d BmMHz区间。该模块集成了射频收发天线、电源管理和时钟等相关外围电路,使芯片体积小、集成度高且易于操作。在视距情况下,DWM1000测距可达290m,非视距情况下测距可达35m,其精度高达10cm。同时设有3种数据传输速率可供选择,分别为110kbitis、850koits和6.81M bitis,能够满足大部分场景的应用。
该模块通过SPI总线与主控芯片进行通信,操作简单且数据传输速率高。主控单元的主控芯片为STM32F103U8T6,该芯片采用arm架构,72MHz最大时钟频率,配有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ARM32位Cortex-M内核芯片。为了满足定位及无线通信功能的实际需求,结合STM32单片机自身特点,编写软件程序实现UWB测距信息的获取、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主控芯片内部集成的丰富硬件资源和灵活的库函数为的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精度定位系统采用LoRa无线模块作为通信设备,该模块是一款基于SX1268射频芯片的无线串口模块具有多种传输方式,且支持空中唤醒,非常适合超低功耗应用。该模块的载波中心频段为433MHz,发射功率为100mW,通信距离高达5km,采用先进LoRa扩频技术,使其具有强干扰能力和穿透能力,较传统的FSK性能提升了1倍。本发明搭建的定位系统主要采用LoRa模块实现UWB基站和标签与PC机的直接数据交互,在使用LoRa无线模块前先对其进行工作模式的参数配置,程序中对串口进行初始化设置,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位置信息的传递。
如图2和图3所示,建立电子地图。结合核心场所区域的空间地形特征建立对应比例的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的电子地图连接门禁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并在电子地图上划分重点防护区域及警戒区域。
首先,以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平面分布图的CAD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数据源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代码归类、属性处理和数据拓扑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源转换为以点、线和面形式的制图数据。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代码归类和属性处理、数据拓扑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是利用ArcGIS软件将CAD格式的源数据转换为通用矢量数据格式的点、线和面数据,其中CAD数据中的注记层也相应地转换为带属性值的点数据图层,包括类别和名称等属性信息。
数据代码归类主要是根据制图需求,将点、线和面图层数据按照要素类别进行代码归类。以机房为依据,将点图层按要素分为机柜、电力设备;将线图层按要素分为墙体、窗户、门、柜子、桌椅;将面图层按要素分为房间、墙体和窗户。属性信息处理包括将数据的类别和名称字段属性信息进行标准化,保证数据符号化和注记表达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据拓扑处理是按照制图的需求对点、线和面图层进行拓扑关系的处理,保证数据拓扑关系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然后,进行要素分级选取与符号化表达。要素分级选取是指室内地图从用户应用角度来说其图面内容由粗到细,分级顺序为建筑物形状、建筑物功能属性、固定框架结构、固定内部摆设和移动内部摆设5个地图内容显示分级。地图实际制图比例尺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显示内容分级的基础上根据常用电子地图分级标准进行细化。每一级别对应的要素要呈现出逐级递增的层次感。分级要素符号化表达表示合理的地图符号能有效地传达地图信息。地图的符号按形状可分为点符号、线符号和面符号三种类型。
其中点符号表示的要素内容是地图认知的关键要素,线状符号表示的要素内容是基础框架要素,面状符号表示的要素内容是主体功能要素。最后,进行地图图面整饰工作,其主要采用ArcGIS软件进行地图编辑,主要包括对各级别地图按照制图需要进行图面美观度和合理性的调整,如标注位置和符号大小等进行微小调整,以达到图面整体美观协调。
为了提高地图服务的响应速度,按照预先制作好的系列显示比例尺地图瓦片参数文件,利用ArcGIS server将配置好的各级别电子地图进行裁切和格式转换处理,地图瓦片成果按树状结构进行组织和命名,将各项地图数据缓存至预先设置的瓦片地图库中,进行地图缓存。
核心场所区域监控。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定位跟踪,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均佩戴有定位标签,定位标签设置有无线通讯器和报警器,实时记录人员位置与行进轨迹,结合智能视频监控实现轨迹视频联动,实时显示人员现场位置或画面。当人员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电子地图会根据进入人员佩戴的定位标签,实时在电子地图上进行位置显示,并在监控范围内显示其视频画面。当视频监控无法对人员进行覆盖式的监控时,监控人员还能够通过无线通讯器和报警器实时提醒和纠正人员的不合理行动路径和滞留时间。
具体来说,定位系统可对人员、定位标签信息进行管理,通过信息管理功能将定位标签和人员绑定。通过读取身份证形式快速发卡,该功能适合对流动性较大的外协人员进行快速发卡管理。定位系统实时显示人员在电子地图上的具体位置,管理监控人员可通过姓名、卡号查找前人员具体位置。定位系统还支持接入已有视频监控系统,可实时显示各摄像头的视频画面,后台软件可随时查看各摄像头视频画面;定位系统可联动部署在定位基站附近的摄像机视频,当人员靠近定位基站附近时,定位系统后台自动弹出现场视频画面,便于管理监控人员核实现场人员实际位置情况;若监控摄像机支持云台旋转,联动时摄像机可跟踪监控对象(携带定位标签卡)位置实时转动,使监控视频画面中心始终对准监控对象。
电子地图与搭建的OMS系统连接。当人员进入核心场所区域作业时,OMS系统通过webservice接口读取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通过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技术再次进行人员身份识别,判断该人员是否在工单人员清单中,对比作业的时间段是否正常,进入作业区域的人数是否正确。
同时作业人员的工作计划数据、工单数据和人员信息实时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位置信息,实现OMS工单作业联动。当人员进入机房后,偏离作业地点后系统在后台发出报警,电子地图上将显示人员此刻具体位置,并联动视频监控显示人员现场情况。同时现场作业人员佩戴的定位标签卡上将显示由管理系统发来的提示信息,并伴有震动提醒。核心场所区域人员在电子地图上通过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红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2小时且不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黄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人员进行绿色位置标记。本发明的智能监控平台接入OMS系统,能够精确判断是否为本人操作,避免其他人代为操作造成的责任认定问题;确认进入机房的人员是否有作业任务,避免非作业时段异常人员的入侵;确认进入机房作业的人员信息和人员数量,是否正常,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入。
在没有和OMS作业联动前,作业人员进入核心场所前,需要进行远程人员比对工作,而且无法对进入核心场所的人员实现实时确认,更缺少对其作业行为的有效管控方式,只能依赖于人力手段进行管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社会工程学攻击风险较大。有了和OMS作业联动功能后,可以实现对核心场所内人员现场作业的管控,实时比对作业人员信息,有效保障了机房的安全。
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计算机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或者通过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来实现或实施。所述方法可以使用标准编程技术-包括配置有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程序中实现,其中如此配置的存储介质使得计算机以特定和预定义的方式操作——根据在具体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和附图。每个程序可以以高级过程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若需要,该程序可以以汇编或机器语言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或解释的语言。此外,为此目的该程序能够在编程的专用集成电路上运行。
此外,可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来执行本文描述的过程的操作,除非本文另外指示或以其他方式明显地与上下文矛盾。本文描述的过程(或变型和/或其组合)可在配置有可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执行,并且可作为共同地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代码(例如,可执行指令、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一个或多个应用)、由硬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多个指令。
进一步,所述方法可以在可操作地连接至合适的任何类型的计算平台中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迷你计算机、主框架、工作站、网络或分布式计算环境、单独的或集成的计算机平台、或者与带电粒子工具或其它成像装置通信等等。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以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或设备上的机器可读代码来实现,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集成至计算平台,如硬盘、光学读取和/或写入存储介质、RAM、ROM等,使得其可由可编程计算机读取,当存储介质或设备由计算机读取时可用于配置和操作计算机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过程。此外,机器可读代码,或其部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当此类媒体包括结合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器实现上文所述步骤的指令或程序时,本文所述的发明包括这些和其他不同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技术编程时,本发明还包括计算机本身。计算机程序能够应用于输入数据以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从而转换输入数据以生成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输出数据。输出信息还可以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转换的数据表示物理和有形的对象,包括显示器上产生的物理和有形对象的特定视觉描绘。
如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等旨在指代计算机相关实体,该计算机相关实体可以是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软件或者运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中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示例,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存在于执行中的过程和/或线程中,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以及/或者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够从在其上具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可以通过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和/或以信号的方式通过诸如互联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的信号,以本地和/或远程过程的方式进行通信。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合核心场所区域的空间地形特征建立电子地图,核心场所区域的所述电子地图连接门禁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
在电子地图上划分重点防护区域及警戒区域;
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定位跟踪,实时记录人员位置与行进轨迹;
结合智能视频监控实现轨迹视频联动,实时显示人员现场位置或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通过搭建识别系统进出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通过搭建定位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数据进行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以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平面分布图的CAD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数据源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代码归类、属性处理和数据拓扑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源转换为以点、线和面形式的制图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级要素选取:对核心场所区域的建筑物形状、建筑物功能属性、固定框架结构、固定内部摆设和移动内部摆设按顺序进行依次分级;
分级要素符号化表达:按形状选取点符号、线符号和面符号三种符号类型对分级要素进行符号化表达,点符号表示地图认知的关键要素,线符号表示基础框架要素,面符号表示主体功能要素;
地图缓存:将各项地图数据缓存至预先设置的瓦片库中,进行地图缓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通过门禁识别系统对进出核心场所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验证,所述门禁识别系统设置有视频监控器和体温检测器,门禁识别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器进行同步视频监控,通过体温检测器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将核心场所区域人员在电子地图上通过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红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超过2小时且不超过5小时的人员进行黄色位置标记,对于在核心场所区域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人员进行绿色位置标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对进入核心场所区域的人员均佩戴有定位标签,所述定位标签设置有无线通讯器和报警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OMS系统通过webservice接口读取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OMS系统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OMS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员识别,并与OMS系统中的工单人员信息进行比对确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OMS工单作业联动:搭建OMS系统并与电子地图连接,OMS系统实时获取核心场所区域人员的工作计划数据、工单数据和人员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位置信息,实现OMS工单作业联动。
CN202210288581.8A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Pending CN1147433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8581.8A CN114743345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8581.8A CN114743345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3345A true CN114743345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77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8581.8A Pending CN114743345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334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13255A (ja) * 2009-11-26 2011-06-09 Toyota Home Kk 地域警備システム
CN103617699A (zh) * 2013-12-02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作业现场安全智能监护系统
US20170011410A1 (en) * 2014-02-25 2017-01-12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808502A (zh) * 2017-10-27 2018-03-16 深圳极视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检测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9886196A (zh) * 2019-02-21 2019-06-14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加gis视频监控的人员轨迹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10266999A (zh) * 2019-06-05 2019-09-20 长沙年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园区场地安全监管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67597A (zh) * 2020-06-05 2020-09-15 李建华 基于大数据及任务预设的施工人员监测系统
CN211928658U (zh) * 2020-04-07 2020-11-13 上海上实龙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体温检测与身份信息的门禁系统
CN113963475A (zh) * 2021-09-27 2022-01-2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人员安全管理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13255A (ja) * 2009-11-26 2011-06-09 Toyota Home Kk 地域警備システム
CN103617699A (zh) * 2013-12-02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作业现场安全智能监护系统
US20170011410A1 (en) * 2014-02-25 2017-01-12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808502A (zh) * 2017-10-27 2018-03-16 深圳极视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检测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9886196A (zh) * 2019-02-21 2019-06-14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加gis视频监控的人员轨迹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10266999A (zh) * 2019-06-05 2019-09-20 长沙年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园区场地安全监管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11928658U (zh) * 2020-04-07 2020-11-13 上海上实龙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体温检测与身份信息的门禁系统
CN111667597A (zh) * 2020-06-05 2020-09-15 李建华 基于大数据及任务预设的施工人员监测系统
CN113963475A (zh) * 2021-09-27 2022-01-2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人员安全管理方法与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婷婷: ""室内电子地图制作技术方法研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383B (zh) 一种基于bim隧道安全监控信息预警系统
CN107483253A (zh) 一种基于三维vr的数据中心机房运营管理系统
JP2003532208A (ja) イベント駆動型情報システム
CN106068487A (zh) 无按钮的显示器激活
CN103558827A (zh) 矿山应急指挥通信和管理信息系统
CN102238024A (zh) 基于rfid的智慧网络系统
CN111970138B (zh) 一种网络资源管控系统及资源管理方法
CN109074689A (zh) 用于被动建筑信息发现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96833A (zh) 一种基于Wi‑Fi实时定位追踪综合多功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9522982A (zh) 一种基于mdc数据中心的智慧资产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4186011A (zh) 基于电子围栏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251240A (zh) 基于大数据的输电网络预警方法
CN114399265A (zh) 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
US20200374202A1 (en) Industrial field services automation platform
CN116569115A (zh) 设施中的虚拟查看装置
CN115278542A (zh) 基于超宽带技术的施工场地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及方法
Yang et al. Automatic detection of falling hazard from surveillance videos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CN115423645A (zh) 一种水电厂人机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922502B (zh) 一种智能视频运维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4125704A (zh) 一种基于uwb的船舶舱室人员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3470308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系统
CN114092279A (zh) 全业务泛在可视化智慧电力运维系统
CN114743345A (zh)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核心场所智能管控平台
CN107292987A (zh) 一种线路巡视系统
CN218679267U (zh) 一种基于bim的隧道施工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