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8282A - 材料转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材料转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8282A
CN114728282A CN202080070481.7A CN202080070481A CN114728282A CN 114728282 A CN114728282 A CN 114728282A CN 202080070481 A CN202080070481 A CN 202080070481A CN 114728282 A CN114728282 A CN 114728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late
fluid
receiving
transfer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04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滕
D·J·布劳恩
李婕滢
F·萨法维
R·沙纳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UGARR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DRUGARR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UGARRAY Inc filed Critical DRUGARRA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728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82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89Apparatus for withdrawing or distributing predetermined quantities of fluid
    • B01L3/0293Apparatus for withdrawing or distributing predetermined quantities of fluid for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1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rfacing components, e.g. fluidic, electrical, optical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for parallel transport of multiple samples
    • B01L3/50255Multi-well 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for multiple samples, e.g. microtitration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6Fluid interfacing between devices or objects, e.g. connectors, inlet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6Fluid interfacing between devices or objects, e.g. connectors, inlet details
    • B01L2200/027Fluid interfacing between devices or objects, e.g. connectors, inlet details for microfluid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6Reagents, handling or stor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09Holders integrated in container to position an obj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9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rectangular shaped
    • B01L2300/0829Multi-well plates; Microtitration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09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centrifugal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495Centrifu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文所述转移系统、装置、套件和方法可用于便于材料(例如,流体)转移到供给容器或从供给容器转移,如转移到供给板的孔或从供给板的孔转移,同时保持靶剂附着于所述孔。所述系统可包括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它们可联接以形成转移组件。所述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平坦片材和多个开口,并且其可构造成调节从所述孔中流出的流体的流动。转移组件可放置在离心机中,并且由离心机产生的流体转移力可引起流体流出供给板的孔,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并进入接收板。

Description

材料转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请求享有于2019年10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911,811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材料转移的工具,如流体转移进入和/或离开多孔板,例如倾析和/或装载多孔板,或在多孔板之间或多孔板和另一个结构之间转移液体。
背景技术
多孔板用于广泛的实验室应用,如对多个样品并行进行化学、生物或药理学测试。多孔板可能具有小的敞开的洞或孔的网格,并且每个孔可容纳不同的样品进行评估。对于一些评估,样品可包括固定在每个孔的基部上的靶剂。这些靶剂可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核酸、细胞、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植物(例如,藻类)、病毒、小分子药物或其它化学化合物,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大体上,评估中的样品还包括部分填充每个孔并浸没靶剂的流体。在孔中发生反应、结合或其它过程之后,通常期望分别对每个样品的流体成分和/或靶剂进行测试,或用新的流体替换或补充每个样品的流体成分。因此,已经开发了将流体转移到多孔板的孔或从多孔板的孔转移同时保持至少一些靶剂附着于孔的技术。
尽管已经开发了若干技术和装置来便于流体转移到多孔板的孔或从多孔板的孔转移流体,但它们都具有显著的缺点。例如,真空抽吸通常用于在手动和自动/机器人这两种技术中去除流体。然而,抽吸设备(如移液器)产生的力和流动在孔中分布不均;吸力和流动在抽吸装置的尖端附近最大。因此,真空抽吸可不同地影响样品的不同部分,这可在一个样品内和不同样品之间引入不希望的可变性。例如,抽吸设备尖端附近的靶剂可能意外受损或从孔中分离和移除,而远离尖端的靶剂可能不受影响。
另外,手动技术通常缓慢且费力,即使使用多通道装置一次从一个以上的孔中载入或移除流体也是如此。如果流体转移到具有数百个孔的多孔板中或从其转移,则尤其如此。手动装置大体上没有足够的通道将流体同时转移到所有的孔中或从所有的孔中转移出来,并且孔中发生的一些过程可能是时间敏感的。因此,在不同时间将流体转移到不同的孔或从不同的孔转移可能是不同样品之间不希望的可变性的另一个来源。此外,使用用于流体转移的多通道装置可导致多孔板的孔之间的交叉污染。诸如液体处理器的自动化或机器人装置大体上缺点在于较昂贵。
因此,存在对便于流体转移到多孔板的孔或从多孔板的孔转移的改进的装置或系统的显著需求。这种装置或系统应当能够同时将流体转移到每个孔中或从每个孔中转移出来,同时保持靶剂固定在孔中并且基本上不受干扰。流体转移中涉及的力在每个孔内和不同孔之间应当是一致的,以减少流体样品或靶剂之间的可变性。此外,改进的流体转移装置或系统应当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最少的人工工作来实现期望的结果。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诸如流体的材料的装置,包括:平坦片材,平坦片材具有第一平坦表面、第二平坦表面和多个开口,其中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在第一平坦表面与第二平坦表面之间延伸;多个主延伸部,其中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从第一平坦表面突出并且包括主内腔;以及多个次延伸部,其中多个次延伸部中的每个次延伸部从第二平坦表面突出并且包括次内腔,并且其中每个次内腔与开口和主内腔对准以产生连续的转移内腔。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中的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具有内横截面积和外横截面积,并且内横截面积大于外横截面积。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每个主延伸部可具有至少两个区域,并且至少两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相对于平坦片材的不同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区域包括靠近平坦片材的第一区域和远离平坦片材的第二区域,并且第一区域相对于平坦片材的角度大于第二区域相对于平坦片材的角度。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可包括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主内腔的至少一个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结构包括孔口、孔洞、狭缝、间隙、凹口、凹槽或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延伸部包括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主内腔的四个狭缝。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流体的系统,包括:转移适配器,其中所述转移适配器包括第一侧、第二侧和多个开口,并且其中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延伸;以及接收板,其中接收板构造成可移除地连接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供给板,所述供给板包括一个孔或多个孔,并且所述供给板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可移除地联接时,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与多个孔中的不同孔对准。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多个主延伸部。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可构造成抵靠供给板的多个孔中的不同孔的内表面密封。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接收板可包括多个接收孔。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当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移除地联接时,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可与多个接收孔中的不同接收孔对准。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多个次延伸部,并且多个次延伸部中的每个次延伸部可构造成插入到多个接收孔中的不同接收孔中。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在第一侧和/或第二侧上的粘合剂。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转移适配器可包括邻近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多个瓣叶,并且至少一个瓣叶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仅当外力施加到流体时才允许流体流过多个开口。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诸如流体的材料的方法,包括:联接转移适配器、供给板和接收板以形成处于第一位置(例如,直立位置)的转移组件,其中在第一位置,转移适配器定位于接收板下方和供给板上方;以及围绕旋转轴线离心处理转移组件,其中当离心处理转移组件时,供给板定位成比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更接近旋转轴线,其中转移适配器包括多个开口,并且供给板包括多个孔,并且其中当转移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和当离心处理转移组件时,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与多个孔中的不同孔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供给板与转移适配器分开。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当供给板和转移适配器联接时,可在多个孔中的每个孔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允许流体从多个孔流过多个开口,但阻止流体在多个孔的孔之间流动。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可包括附着于孔的靶剂,以及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靶剂在离心处理之后保持附着于孔。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流体可在离心处理之后转移到接收板。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接收板可包括多个接收孔,并且当转移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和当离心处理转移组件时,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可与多个接收孔中的不同接收孔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板和转移适配器联接时,在多个接收孔中的每个接收孔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允许流体通过多个开口流到多个接收孔,但阻止流体在多个接收孔的接收孔之间流动。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诸如流体的材料从包括多个孔的供给板的孔转移和/或转移到包括多个孔的供给板的孔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孔包括附着于孔的多种靶剂,以及流体,包括:向供给板施加流体转移力,其中流体转移力对至少一个孔中的多种靶剂具有同时且基本一致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孔中的至少两个孔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附着于孔的多种靶剂,以及流体,并且其中流体转移力对至少两个孔中的每个孔中的多种靶剂具有同时且基本一致的影响。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诸如流体的材料的装置,包括:具有在第一侧上的第一平坦表面和在第二侧上的第二平坦表面的平坦片材、具有在第二侧上的开口的第一侧上的多个隔室(例如,孔)、从第二平坦表面突出并且包括连接到隔室的开口的内腔的在第二侧上的多个延伸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延伸部构造成插入到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延伸部构造成抵靠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密封。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延伸部的内表面可构造成与接收孔的内壁形成角度,并且所述角度可为约7度或更小。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在多个隔室中的试剂,如液体试剂,例如冻干试剂。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装置的每个隔室可包括构造成保持和/或分配试剂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结构包括突起。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试剂的方法,包括:将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的装置与接收板联接以形成处于第一位置(例如,直立位置)的转移组件;以及围绕旋转轴线离心处理转移组件,其中当离心处理转移组件时,装置定位成比接收板更接近旋转轴线,其中装置的每个开口与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对准,由此装置的至少一个隔室中的试剂转移到对应的接收孔。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装置、套件和方法可用于便于流体转移到多孔板的孔或从多孔板的孔转移,同时保持靶剂附着于孔。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诸如流体的材料的转移适配器。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可包括多孔板和转移适配器,它们彼此分离,或联接以形成转移组件。一方面,多孔板和转移适配器可逆地联接。一方面,多孔板和转移适配器密封地联接以防止多孔板与转移适配器之间的泄漏。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所述系统可进一步包括接收板。接收板可与转移适配器分离,或可联接到转移适配器和/或多孔板以形成转移组件。一方面,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逆地联接。一方面,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密封地联接以防止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之间的泄漏。
在特定实施例中,多孔板可为标准的现成多孔板,或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其可按一种或多种方式定制。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平坦片材和多个开口,并且其可构造成调节流体流出孔的流动。接收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孔,并且转移的流体可容纳在一个或多个接收孔中。转移组件可放置在离心机中,并且由离心机产生的流体转移力可引起流体流出多孔板的孔,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并进入接收板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孔。流体转移力可一致地施加在每个孔内和不同孔之间,并且流体可同时从每个孔转移。
附图说明
图1A和1C是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B和1D是本文所述的转移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本文所述的多孔板的孔的实施例的示范性描绘。
图3A和3B是本文所述的供给板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A示出了插入供给板的保持腔内的分离孔结构的实施例,并且图3B示出了移除分离孔结构的供给板。
图4A-4D是本文所述的分离孔结构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D是分离孔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写透视图。
图5A和5B是本文所述的引导孔结构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C是本文所述的引导孔结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6A和6B是本文所述的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C是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的特写透视图。图6D是插入多孔板的孔的实施例中的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的横截面视图。图6E是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的特写透视图。图6F和6G是插入接收板的接收孔的实施例中的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的横截面视图。
图7A是本文所述的转移适配器和多孔板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B是转移适配器的一部分的特写透视图。图7C示出了使用离心力将流体转移到接收孔中的实例。图7D示出了本文公开的多个细分区有助于减少不等弯月面结构的干扰。
图8A-8C是本文所述的转移组件的实施例的处于不同定向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用于本文所述的材料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图10A和10B示出了用于本文所述的材料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某些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制作和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其它情况下,没有详细示出或描述众所周知的结构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实施例的描述。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随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包括(comprise)"一词及其变体,如"包括(comprises)"和"包括(comprising)",应以开放、包容的意义解释,即"包括但不仅限于"。另外,用语"包括(comprising)"(以及相关用语,如"包括(comprise)"或"包括(comprises)"或"具有"或"包含")并不旨在排除在其它某些实施例中,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物质组合物、组合物、方法或过程等的实施例可以由所述特征"构成"或"基本构成"。本文提供的标题仅为方便起见,并不解释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范围或含义。
贯穿本说明书对"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引用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不一定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组合。
如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上下文清楚另外指出。因此,例如,对"孔"的引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孔。此外,除非特别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显而易见,否则本文使用的用语"或"理解为具有包容性,并涵盖"或"和"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防漏密封或流体封闭系统,特别是当组装转移系统以便进行转移时,例如使用离心机。"防漏密封"或"流体封闭"系统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容器(例如,孔)、室、阀和/或通路(可能相互连接并相互连通的)的系统内的液体不可与这种系统的外部连通,并且同样,这种系统外部的液体也不能与容纳在系统内部的液体连通。
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装置、套件和方法可用于便于流体转移到多孔板的孔或从多孔板的孔转移。所述系统可包括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它们可联接以形成转移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和/或接收板可为可用于各种实验室应用的任何标准的多孔板,其实施例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供给板和/或接收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与转移系统的其它构件的相互作用或允许孔的划分或组合。供给板和/或接收板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孔,包括但不限于标准的6孔、24孔、96孔和384孔布置。至少一些孔可填充有流体并具有附着于其内表面的一种或多种靶剂,例如但不限于蛋白质、核酸、细胞、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植物(例如,藻类)、病毒、小分子药物或任何化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为了以受控方式将流体转移到孔或从孔转移,供给板和/或接收板可以可释放地连接到转移适配器。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平坦片材和多个开口,多个开口例如布置成使得每个开口与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不同孔对准。转移适配器可以一种方式抵靠供给板和/或接收板密封,使得离开供给板孔的流体可通过开口流出,但不会流入供给板的另一个孔,和/或进入接收板孔的流体可通过开口流入,但不会流入接收板的另一个孔。转移适配器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便于开口与孔的对准和/或板的密封。例如,每个开口可具有从转移适配器表面突出并装配到供给板的孔中的相关联的延伸部。转移适配器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与接收板对准和/或抵靠接收板密封。
从供给板的孔转移的流体可流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并进入接收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允许混合从每个孔转移的流体,例如通过将所有流体容纳在一个流体地连接区域(例如,单个大孔)中。在其它实施例中,接收板可构造成防止从供给板转移的流体混合,并且从每个孔转移的流体可容纳在接收板的单独区域中。例如,接收板可包括多个接收孔,并且接收孔可与转移适配器的开口对准并抵靠转移适配器的开口密封。如果要对转移的流体进行研究,则这可能特别有用。
本文所述的方法可包括形成转移组件和离心处理转移组件。转移组件可通过以转移适配器位于供给板上方和接收板下方的定向联接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来形成。这种联接可涉及将转移适配器的开口与供给板的孔对准并将供给板和转移适配器密封在一起。类似地,在包括多个接收孔的接收板的实施例中,联接接收板和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对准开口和接收孔并将接收板和转移适配器密封在一起。然后,转移组件可重新定位并围绕旋转轴线离心处理。当离心处理转移组件时,其可定向成使得供给板比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更接近旋转轴线。转移组件可在期望的速度下并以期望的持续时间离心处理,以将基本上所有的流体从供给板的孔转移到接收板,同时保持靶剂附着于孔。然后,可分离转移组件的板,并且可取用隔离的靶剂和/或转移的流体。
在整个本公开中,为了示范的目的,引用了流体转移或液体转移。应当理解,本转移系统和方法可用于转移以任何合适形式的一种或多种试剂,例如但不限于液体、溶液、凝胶(例如聚合凝胶)、粉末(例如,干粉如冻干粉)、糊剂、晶体或固体。靶剂可在任何合适的组合物内递送,例如但不限于液体或溶液(例如,当靶剂是细胞类型时,细胞可在细胞悬浮液内递送)、凝胶(例如,水凝胶或溶胶-凝胶)、粉末、固体等。因此,本文公开了有用的材料转移装置和使用方法。
材料转移系统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材料(例如,流体)转移系统,所述系统便于例如通过使用重力和/或离心力(例如,由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来将材料(例如,流体)同时转移到多孔容器(例如,板)的孔和/或从孔转移。一方面,转移系统的构造至少部分地确定了流体转移到容器的孔和/或从容器的孔中转移的流径。另一方面,转移系统的构造至少部分地确定了在至少两个容器之间产生大量流体流动所需的力的大小。为了调节流体的转移,多孔容器(例如,板)可以可逆地联接到作为接收容器的至少一个其它容器,如另一个多孔容器(例如,板)。例如,图1A示出了转移系统100,其包括供给板104、转移适配器106和接收板108,它们可以可逆地联接以形成转移组件102,如图1B所示。
一方面,供给容器(例如,板)包括多个孔,其中至少一些包括一种或多种靶剂。例如,如图1A所示,供给板104是包括多个孔110的多孔板,其中至少一些可包括一种或多种靶剂和/或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流体。一方面,含有至少一种靶剂的孔110可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流体,并且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方法构造成帮助流体的转移以隔离至少一种靶剂和/或流体。一方面,转移适配器106包括多个转移内腔112,其可从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114延伸到第二侧116。一方面,如图1A所示,接收板108包括多个接收孔118。一方面,接收板可具有与供给板相同的结构,但是当最初形成转移组件时,接收孔可为空的(例如,它们可能不包含靶剂或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的三个构件(例如,104,106和108)构造成使得当转移组件(例如,102)形成时,供给容器(例如,板)的每个孔可与转移适配器的不同转移内腔(例如,112)和接收容器(例如,板)的不同接收孔(例如,118)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倒置到供给容器在转移适配器和接收容器上方的位置。例如,当供给板104在转移适配器106和接收容器108上方时,流体可从孔110流过转移内腔112并进入接收孔118。
备选地,接收容器(例如,板)可包括多个孔,其中至少一些包括一种或多种靶剂。例如,接收板108可为包括多个孔118的多孔板,其中至少一些孔可包括至少一种靶剂。一方面,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方法构造成帮助将流体转移到接收孔。一方面,转移适配器106包括多个转移内腔112,其可从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114延伸到第二侧116。一方面,供给板104包括多个供给孔110。如图1A所示,接收板可具有与供给板104相同的结构,但是当转移组件102最初形成时接收孔不包含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的三个构件(例如,104,106和108)构造成使得当转移组件(例如,102)形成时,供给容器(例如,板)的每个孔可与转移适配器的不同转移内腔(例如,112)和接收容器(例如,板)的不同接收孔(例如,118)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倒置到供给容器在转移适配器和接收容器上方的位置。例如,当供给板104在转移适配器106和接收容器108上方时,流体可从孔110流过转移内腔112并进入接收孔118(例如,以便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孔中的一种或多种靶剂接触和/或反应)。
一方面,供给容器构造成与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可移除地和/或密封地联接,并且接收板构造成与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可移除地和/或密封地联接。例如,如图1A所示,供给板104构造成与转移适配器106的第一侧114可移除地联接,并且接收板108构造成与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116可移除地联接。一方面,除了对准孔110、转移内腔112和接收孔118之外,三个构件(例如,104,106和108)的联接将供给孔抵靠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密封,并且将接收孔抵靠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构造成防止、最小化或减少供给孔之间或接收孔之间的内容物的混合(例如,流体的混合)。例如,供给孔抵靠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的密封可防止、最小化或减少供给孔之间的混合,如两个相邻供给孔之间的混合。类似地,接收孔抵靠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的密封可防止、最小化或减少接收孔之间的混合,如两个相邻接收孔之间的混合。当供给容器、转移适配器和接收容器对准时,密封允许内容物在供给孔与其对应的接收孔(并且没有其它接收孔)之间转移,同时防止、最小化或减少供给孔与其它接收孔之间的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或接收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该特征构造成便于板的结构(例如,供给孔、转移内腔和接收孔)的对准、构件的联接和/或构件的密封。例如,图1A中所示的转移适配器106可包括构造成插入到供给板104的供给孔110中的主延伸部120,以及构造成插入到接收板108的接收孔118中的次延伸部122。将主延伸部和次延伸部分别插入到供给孔和接收孔可便于对准和/或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和供给板可具有不同的结构。一方面,供给板包括边界壁、引导孔结构和可选的分离孔结构。例如,在图1C所示的转移系统150中,供给板154包括边界壁160、引导孔结构162和分离孔结构164,而接收板158是多孔板。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与转移适配器(例如,图1C中的156)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包括与其联接的分离孔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供给板,并且组装转移组件进一步包括将分离孔结构联接到供给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与供给板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
参看图1D所示的转移组件152,转移组件可以第一位置组装,其中转移适配器156定位于供给板154下方和接收板158上方。一方面,供给板154处于直立位置,其中孔的顶部开口朝上,而孔的底部开口(未示出)朝下并朝向转移适配器156。另一方面,接收板158处于直立位置,其中接收孔的入口向上朝向转移适配器156。在该位置,流体可由于转移适配器和/或流体的特性而保持在供给板的孔中,并且可由于重力和/或离心力(例如,由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而转移到接收孔中。如图1D所示,分离孔结构164可与边界壁和引导孔结构结合使用以形成单独的供给孔。
供给板
多种供给板可适用于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和组件。然而,不管供给板的具体类型如何,其功能之一可为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孔中包含一种或多种流体和可选的一种或多种靶剂。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可为多孔板,也称为微量滴定板或微孔板。在特定实施例中,供给板可为标准的现成多孔板,如通常用于广泛的实验室应用的那些。在其它实施例中,供给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定制特征,如便于流体转移和/或供给板和转移适配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那些特征。尽管供给板的特性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孔的数量、孔的大小和孔的内容物等),但可放置在离心机中的任何多孔板都适用于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
一方面,本文所述的供给容器和/或接收容器可为多孔板。多孔板可包括可包含相关试剂或物质的小的开放的洞或孔的网格。图2示出了多孔板的代表性孔(200)。在一些实施例中,孔(例如,200)可包括穿过多孔孔板的顶表面(例如,204)的开口(例如,202),并且材料可通过开口进入和/或离开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可包括基部(例如,206)和一个或多个侧部或壁(例如,208)并由它们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所示,孔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应当认识到,孔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形状,例如三角形、矩形、任何其它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椭圆形、卵形、任何其它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孔(例如,200)的一个或多个壁(例如,208)垂直于多孔板的顶表面(例如,204),和/或平行于孔的纵向轴线,例如如图2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壁可相对于孔的纵向轴线成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例如,202)的横截面形状和/或面积可不同于基部(例如,206)的横截面形状和/或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包括平表面,或包括凹面、凸面或任何其它合适形状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给容器和/或接收容器可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孔,例如,至少一个孔,或在多孔板的情况下至少两个孔。例如,现成的多孔板可包括至少约6个孔、至少约12个孔、至少约24个孔、至少约48个孔、至少约96个孔、至少约384个孔、至少约480个孔、至少约1536个孔、至少约3456个孔,或多于3456个孔。孔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布置,如成行和列,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对相邻孔之间的距离可大致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板可包括可允许孔分离和/或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孔的壁可为可移除的和/或可重新定位的,以改变孔的数量、形状和/或大小,例如,如在序列号PCT/US15/16435,名称为"Multi-well Separation Equipment and Reagent Delivery Device"并且于2015年2月18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包括形成保持腔的横向部分的边界壁。例如,如图3A所示,供给板300包括边界壁302,其形成包围保持腔350的侧面部分。在图3A和3B所示的实例中,边界壁302包括四个正交部分:第一部分302a、第二部分302b、第三部分302c和第四部分302d。这四个部分可限定矩形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四个正交部分可为一个一体构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四个正交部分可包括一个以上的构件(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它们可以任何适合的方式附接或组装,例如使用粘合剂(如胶水、粘合聚合物等)、焊接、机械紧固件、化学结合等。
然而,应当认识到,边界壁不一定限定矩形区域,且此外其不一定包括四个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边界壁可限定任何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例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应当认识到,边界壁不一定基本上是平坦的,并且可弯曲以限定具有弯曲形状的区域,例如圆形、椭圆形、卵形、环带、圆形段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界壁包括少于四个部分(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部分)或多于四个部分(例如,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更多部分)。在其它实施例中,边界壁限定了一个以上的区域。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界壁可包括第五部分,该第五部分可附接到边界壁的相对部分,例如在第一端附接到第一部分302a,并且在第二端附接到第三部分302c。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边界壁可限定两个矩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进一步包括边界密封件。例如,如图3A所示,供给板300包括边界密封件304。一方面,边界密封件构造成在边界壁和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防漏密封。例如,当边界壁302和转移适配器700如图3A和3B所示联接时,边界密封件可在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防漏密封。边界密封件可包括用于形成密封的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橡胶、塑料、聚合物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界密封件包括具有与边界壁的远侧相对应的形状的合适材料。例如,如图3B所示,边界密封件304可包括合适材料的薄条,其具有对应于边界壁302的远侧306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边界壁和转移适配器联接时,边界密封件构造成位于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界密封件固定到边界壁的远侧。在这些实施例中,边界密封件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到远侧(例如,如图3B中所示的306),例如但不限于,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使用粘合剂(如胶水、粘合聚合物等)、焊接、机械紧固件、化学结合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界密封件与边界壁的远侧的固定在边界密封件与边界壁之间形成防漏密封,而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之间的压缩力可将边界密封件和转移适配器压在一起,从而在边界密封件与转移适配器之间也形成防漏密封。
在其它实施例中,边界密封件同样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例如通过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使用粘合剂(例如胶水、粘合聚合物等)、焊接、机械紧固件、化学结合等。一方面,边界密封件与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例如,图7A中所示的704)的固定在边界密封件与转移适配器之间产生防漏密封,同时在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之间的压缩力将边界壁和边界密封件压在一起,从而在边界壁与边界密封件之间也形成防漏密封。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当边界壁和转移适配器联接时,边界密封件没有固定到边界壁或转移适配器,而是改为通过压缩力夹在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在边界壁固定地附接到转移适配器的还有一些其它实施例中,边界密封件固定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和边界壁的远侧两者。
然而,应当认识到,本文所述的供给板不需要包括边界密封件。例如,如果边界壁和基底构造成形成在没有边界密封件的情况下可在其内适当地保持组合物(例如,细胞悬浮液)而不泄漏的保持腔,则边界密封件可能是不必要的。例如,在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的实施例中,供给板可不包括边界密封件。作为另一个实例,在边界壁和转移适配器未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的而是构造成形成防漏密封的实施例中,供给板可不包括边界密封件。例如,如果边界壁包括诸如橡胶、塑料或聚合物(例如,弹性聚合物)的材料,该材料构造成密封或配合地接合转移适配器的结构或材料(例如,橡胶、塑料或聚合物),则这可能是此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将边界壁和转移适配器压在一起的压缩力可在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之间直接形成防漏密封(例如,没有边界密封结构)。
回到图3A和3B的供给板300的实施例,转移适配器和边界壁302在联接时可形成保持腔350。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腔提供构造成保持流体(如水性组合物等)的区域。应当认识到,在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的实施例中,类似的保持腔可由边界壁和转移适配器形成。
尽管图3A和3B将联接的边界壁302和转移适配器700示为形成单个一体的保持腔350,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联接的边界壁和转移适配器可形成具有一个以上的区域的保持腔。例如,在边界壁包括可附接到边界壁的相对部分(例如,在第一端附接到第一部分302a,并且在第二端附接到第三部分302c)的第五部分的上述实施例中,保持腔可包括两个矩形区域。这两个区域可由边界壁分开,使得位于一个区域中的组合物将不能移动到另一区域。
保持腔以及反过来形成其的构件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例如,如图3A和3B中所示的300)构造成接近标准的96孔板。因此,转移适配器700和边界壁302的长度和宽度在其最大尺寸上可小于约13cm,或约130mm×8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腔350的深度(以及因此边界壁302的近似高度)可为约1mm、约3mm、约5mm、约7mm、约9mm、约11mm、约13mm、约15mm、约17mm、约19mm、约25mm、约30mm、约35mm、约40mm或大于约40mm。
一方面,本文提供了一种分离孔结构,其构造成放置在供给板的保持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包括可移除地放置或不可逆地设置在保持腔内的分离孔结构。图4A示出了构造成位于保持腔内的分离孔结构400。图3B中的供给板300可包括可放置在其保持腔350内的分离孔结构400。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在保持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与边界壁(例如,302)和/或转移适配器(例如,700)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当分离孔结构放置在供给板的保持腔内时,其可将保持腔中的流体(例如,水性组合物)分到分离的容积/区域。这种将组合物分到分离的容积/区域的方式可能比传统方式(如单独将一定体积的液体移液到单独的孔中)更简单和/或更有效,传统方式可能需要重复转移组合物,而不是将组合物一次性转移入保持腔中。一旦将材料分到分离的容积/区域,这可允许分离的容积/区域经受不同的处理过程(例如,通过将不同的试剂引入每个容积/区域)。此外,分离孔结构也可从保持腔中移除,以允许对分离的容积/区域的内容物进行批量修改。当期望对每个分离的容积/区域执行相同的过程(例如,洗涤步骤)时,这可能比对每个分离的容积/区域单独执行该过程更简单和更有效。
如图4A所示,分离孔结构400可包括多个分离壁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402可包括两组正交的平行壁并且可形成网格状或格子状结构,使得它们形成由分离壁402分离的开口404的阵列或矩阵。当分离孔结构联接在保持腔内时,其可将保持腔分成多个分离孔,如图4A中所示的分离孔40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如图4C中所示的分离孔结构400放置到保持腔中时,边界壁302形成最外面的分离孔408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如图4A中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的分离孔结构400可具有其自身的外壁,使得当将分离孔结构放置到保持腔中时,边界壁不需要形成最外面的分离孔的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密封件,如图4B中所示的406。在图4C所示的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4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孔唇缘412,该唇缘构造成联接到边界壁302的顶部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分离壁的供给板构造成接近标准的96孔板。例如,在图4C(以及图1C和1D)中,分离壁在放置在保持腔中时产生96个开口(即,8行×12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其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分离孔中的至少两个(如全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D所示,分离壁4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440,使得一些或所有的分离孔408可流体地连接。一方面,分离壁402可包括在每对相邻分离孔408之间的分离壁槽(例如,440)。另一方面,分离壁的至少一部分可不接触转移适配器,在转移适配器和分离壁的底表面之间留下一个或多个间隙,因此流体地连接一些或所有分离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和分离壁的底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可小于保持腔中流体的高度,使得当分离孔结构联接在保持腔内时,分离壁至少部分地浸没在流体中。一方面,分离壁402和可选的边界壁302可形成分离孔408的侧壁,而转移适配器可形成分离孔的基部。另一方面,保持腔350的内容物可分离并分入分离孔408中。分离孔结构可包括任何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橡胶、塑料、硅、陶瓷、金属、聚合物、玻璃等,或它们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分离壁联接在保持腔内时,分离壁具有与边界壁大致相同的高度。例如,分离壁和边界壁的高度都可为约1mm、约3mm、约5mm、约7mm、约9mm、约11mm、约13mm、约15mm、约17mm、约19mm、约25mm、约30mm、约35mm、约40mm或更高。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具有比边界壁低的高度,只要在分离壁联接在腔内时分离壁的高度(且因此分离孔的深度)大于保持腔内的流体的深度即可,以便防止内容物在分离壁上方在分离孔之间流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分离壁具有比边界壁高的高度,只要当分离壁联接在腔内时分离壁的高度(以及可选的边界壁的高度)大于保持腔内的流体的深度即可。应当注意,并非分离壁的所有开口都需要用于材料转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基本上填满保持腔。例如,分离孔结构400的横截面尺寸可与保持腔350的横截面尺寸基本相同。一方面,保持腔350构造成合适地容纳分离孔结构400。在其它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不一定填满保持腔。例如,分离孔结构400可具有比保持腔350更小的横截面积,并且可因此仅将保持腔350的一部分细分为分离孔408。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分离壁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一方面,分离壁槽包括分离壁中的开口。另一方面,分离壁槽定位于分离壁的底部处。又方面,分离壁槽包括在分离壁的底部边缘中的间隙。例如,如图4D所示,一个或多个分离壁402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440,如分离壁中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槽440定位在分离壁的底部处,并且可包括分离壁402的底部边缘中的间隙。应当认识到,分离壁槽440可定位在沿分离壁402的任何位置,如在分离壁402的内部并且在所有侧部上都由分离壁限定,或在分离壁的顶部处,并且是分离壁的顶部边缘中的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槽440可延伸超过相交的分离壁402。在其它实施例中,分离壁槽440可不延伸超过相交的分离壁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槽440可延伸超过一个或多个相交的分离壁402。在其它实施例中,分离壁槽440可不延伸超过一个或多个相交的分离壁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槽440可沿分离壁402的整个长度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分离壁槽440可不沿分离壁402的整个长度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分离壁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其构造成将保持腔分为分离孔的子集,这些子集构造成与该子集中的其它分离孔流体地连接,但不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其它子集中的分离孔。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分保持腔的第一分离壁402不包括任何分离壁槽440,并且其余的分离壁402包括在每个相邻的分离孔408之间的分离壁槽440,导致了构造成彼此流体地连接的第一分离壁的一侧上的分离孔408的第一子集,以及构造成彼此流体地连接的第一分离壁的另一侧上的分离孔的第二子集408,而分离孔的第一子集不构造成与分离孔的第二子集流体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可细分为任何数量和/或构造的分离孔子集,这些子集构造成仅流体地连接到同一子集中的其它分离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槽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或尺寸的横截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槽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可为约1μm至约20μm、约20μm至约40μm、约40μm至约60μm、约60μm至约80μm、约80μm至约100μm、约100μm至约200μm、约200μm至约400μm、约400μm至约600μm、约600μm至约800μm、约800μm至约1mm、约1mm至约2mm、约2mm至约4mm、约4mm至约6mm、约6mm至约8mm、约8mm至约1cm、大于约1cm、约1μm至约1cm、约100μm至约1mm,或约1mm至约1cm。然而,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期望分离壁槽的横截面积为特定值,以便允许保持腔内的流体自由地流过分离壁槽(例如,440)和分离孔(例如,408)之间。
一方面,分离壁槽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具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任何其它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五边形、六边形等的形状、任何圆形状(圆形、椭圆形或卵形等)或不规则形状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例如如图4D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或所有分离壁槽具有相等的横截面大小和/或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槽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大小和/或形状。
一方面,开口(例如,404)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可为约1μm至约20μm、约20μm至约40μm、约40μm至约60μm、约60μm至约80μm、约80μm至约100μm、约100μm至约200μm、约200μm至约400μm、约400μm至约600μm、约600μm至约800μm、约800μm至约1mm、约1mm至约2mm、约2mm至约4mm、约4mm至约6mm、约6mm至约8mm、约8mm至约1cm、大于约1cm、约1μm至约1cm、约100μm至约1mm,或约1mm至约1cm。然而,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期望开口(例如,404)的高度与横截面积之间的比率具有特定值以便抵消毛细效应。所得分离孔(例如,408)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容积,例如但不限于小于约100μL、约100μL至约200μL、约200μL至约400μL、约400μL至约600μL、约600μL至约800μL、约800μL至约1mL、约1mL至约10mL、约10mL至约20mL、约20mL至约40mL、约40mL至约60mL、约60mL至约80mL、约80mL至约100mL、大于约100mL、约100μL至约100mL,或约1mL至约10mL。
尽管开口(例如,404)在图4A-4C中示为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形状,但是开口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具有三角形、矩形、任何其它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五边形、六边形等的形状、任何圆形状(圆形、椭圆形或卵形等)或不规则形状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或所有开口具有相等的横截面大小和/或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大小和/或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口的横截面沿开口的尺寸不一定相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开口在其近端(例如,靠近转移适配器)的横截面积可大于在其远端(例如,远离转移适配器)处的横截面积。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开口在其远端处的横截面积可大于在其近端处的横截面积。应当认识到,在这些情况下,分离壁(例如,402)的厚度可对应地变化以产生不同的横截面积。例如,分离孔在远端(例如,远离转移适配器)处的厚度可大于近端(例如,靠近转移适配器),或备选地,厚度可在近端处比在远端处更大。
在图4A-4B所示的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400限定了64个开口404,且因此当联接在保持腔(例如,350)内时,分离孔结构可将保持腔分成64个分离孔408。然而,应当认识到,分离孔结构可限定任何数量的开口,且因此当与保持腔(例如,350)联接时,分离孔结构可将保持腔分成任何数量的分离孔。例如,分离孔结构可限定至少约6个、至少约12个、至少约24个、至少约48个、至少约96个、至少约384个、至少约480个、至少约1536个、至少约3456个或更多个开口,且因此当与保持腔(例如,350)联接时,可将保持腔分成至少约6个、至少约12个、至少约24个、至少约48个、至少约96个、至少约384个、至少约480个、至少约1536个、至少约3456个或更多个分离孔。应当理解,开口(例如,404)和分离孔(例如,408)的数量不一定由这里列出的数量限制。尽管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可限定在标准微量滴定实验室板中存在的开口数量,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可限定非标准数量的开口,其可以是也可不是矩形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期望最大化给定横截面积(例如保持腔350的横截面积)内的分离孔(例如408)的数量。为了这样做,可能期望最小化分离壁(例如,402)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壁的厚度可为约50μm至约2000μm。在特定实施例中,分离壁的厚度为约200μm至约1800μm、约400μm至约1600μm、约600μm至约1400μm、约800μm至约1400μm或约1000μm至约1200μm。
还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边界壁(例如,302)可在没有诸如402的分离孔结构的情况下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还包括分离密封件。一方面,当分离孔结构和转移适配器联接时,分离密封件可在一个或多个分离孔的远端处产生防漏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这可允许每个分离孔成为隔离区域,使得其可经历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分离孔不同的处理过程或处理。如图4A-4B所示,当分离孔结构和转移适配器联接时,分离密封件406可位于分离孔结构400的分离壁402的远侧表面和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例如,704)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密封件可覆盖至少一个或每个分离孔的底部边缘,并且因此可在压到转移适配器上时为至少一个或每个分离孔提供密封。分离密封件可包括用于形成密封的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橡胶、塑料或聚合物,或它们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在图4A-4B所示的实施例中,分离密封件406联接到分离孔结构400的分离壁402的远侧表面。分离密封件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到分离孔结构,例如但不限于,通过使用粘合剂(例如,胶水、粘合聚合物等)、化学结合等,或其任何组合。然而,应当认识到,在其它实施例中,分离密封件可附接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例如,704)。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密封件可附接到边界壁(例如,30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密封件可与边界密封件(例如,304)成一体,或其可附接到边界密封件。
还应当认识到,分离孔结构(例如,400)不必需包括分离密封件(例如,406)。如果分离孔结构和转移适配器构造成形成在没有分离密封件的情况下可适当地将流体(例如,水性组合物)保持在其内而不泄漏的分离孔,则分离密封件可能是不必要的。例如,如果分离密封件包括能够与转移适配器的材料形成密封的材料,如橡胶、塑料或聚合物,则这可能是此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将分离孔结构和转移适配器压在一起的压缩力可在分离孔结构与转移适配器之间直接形成防漏密封,而不需要中间分离密封件。作为另一个实例,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供给板在其包括引导孔结构的一些(但不是全部)实施例中可不包括分离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例如,400)可构造成在保持腔(例如,305)内联接,使得当联接时,在分离孔结构与转移适配器(例如,700)之间存在足够的压缩压力,使得形成防漏分离孔(例如,408)。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可构造成经由边界壁(例如,302)和/或转移适配器(例如,700)联接在保持腔内。在图4A-4B所示的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400包括构造成联接到边界壁302的分离孔夹410。在图4C所示的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400包括构造成联接到边界壁302的顶部边缘的分离孔唇缘412。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例如,300)包括分离孔结构(例如,400),其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在保持腔(例如,350)内。一方面,分离孔结构与保持腔之间的联接机构的设计可使得分离孔结构可在两个元件已经联接之后从保持腔中移除。分开并从保持腔移除的能力可允许插入分离孔结构以首先将保持腔内的流体分到分离孔中,并然后可允许分离孔结构移除以在分离孔中重新组合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例如,300)包括固定地联接在保持腔(例如,350)内的分离孔结构(例如,400)。一方面,分离孔结构与保持腔之间的联接机构的设计可使得分离孔结构不可在两个元件已经联接之后从保持腔中移除。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例如,300)包括与边界壁(例如,302)和/或转移适配器(例如,700)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的分离孔结构(例如,400)。
应当认识到,所描述的任何分离孔结构特征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例如,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可包括来自参照图4A-4B论述的实施例的一些构件和来自参照图4C-4D论述的实施例的其它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例如,300)包括引导孔结构(例如,502)。引导孔结构可构造成减小分离孔(例如,408)的远侧部分的横截面积。这可能是有利的,例如,因为其可将每个分离孔内的流体引导到与转移适配器(例如,700)中的开口对准的分离孔基部处的较小横截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孔结构可包括薄材料层,例如但不限于柔软和/或弹性材料(例如,硅树脂、橡胶等),其可构造成位于分离孔结构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大体上,引导孔结构可包括多个开口,这些开口在近端可对应于分离孔结构的开口的远端,并且开口可在从近侧到远侧的方向上变窄。引导孔结构中的开口的远端可允许分离孔内的流体引导至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的中心可不与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对准,并且引导孔结构中的开口的远端可定位成将分离孔中的流体流引导到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
图5A-5B分别示出了引导孔结构502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和俯视图。从其中可见,引导孔结构502可包括薄结构,该薄结构包括多个开口504。近侧处的开口504的横截面形状可构造成对应于分离孔408的横截面形状。开口504可具有倒置截头四角锥形状,使得开口504的横截面积从近向远减小。在开口504的远端处,可暴露转移适配器700的一部分。
图5A-5B分别示出了引导孔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和俯视图。在这些实例中,引导孔结构502包括薄结构,该薄结构包括多个开口504。近侧处的开口504的横截面形状可构造为对应于分离孔408的横截面形状。开口504可具有倒置截头四角锥形状,使得开口的横截面积从近端向远端减小。在开口504的远端处,可暴露转移适配器700的一部分。图5C示出了从具有开口504的引导孔结构502的一侧的特写视图,该开口具有倒置截头四角锥形状。一方面,近端506处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端508处开口的横截面积。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口可具有其它形状,例如但不限于截头圆锥体或截头角锥体。
一方面,引导孔结构可位于分离孔结构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在供给板包括引导孔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可不包括分离密封件。例如,供给板可包括没有分离密封件的引导孔结构,并且引导孔结构包括可能能够在转移适配器与分离孔结构之间形成密封的材料,如橡胶、塑料或聚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孔结构可附接到转移适配器(例如,如图1C中所示的700)的第一平坦表面(例如,704);引导孔结构可附接到边界壁;引导孔结构可附接到边界密封件(例如,通过将引导孔结构的外边缘附接到边界密封件的内边缘);和/或引导孔结构可附接到分离孔结构。引导孔结构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到这些元件(例如,第一平坦表面、边界壁、边界密封件和/或分离孔结构),例如但不限于粘合剂(胶水、粘合聚合物等)、化学结合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孔结构可固定地附接到任何这些元件(例如,第一平坦表面、边界壁、边界密封件和/或分离孔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孔结构、转移适配器、边界壁和/或分离孔结构是一体地形成的。
在供给板包括引导孔结构的其它实施例中,供给板还可包括分离密封件。例如,供给板可包括实施例中的引导孔结构和分离密封件两者,在实施例中,引导孔结构包括大体上不能在转移适配器、引导孔结构和分离孔之间形成充分密封的材料,如玻璃或硬塑料。在这些实施例中,分离密封件可位于转移适配器与引导孔结构之间和/或引导孔结构与分离孔结构之间。当分离密封件位于转移适配器与引导孔结构之间时,分离密封件可附接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引导孔结构的远侧表面,或边界壁。当分离密封件位于引导孔结构与分离孔结构之间时,分离密封件可附接到引导孔结构的近侧表面、分离孔结构的远侧表面,或边界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供给板还可包括覆盖物。覆盖物可构造成装配在供给板上方以覆盖保持腔。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物可构造成当分离孔结构联接在保持腔内时单独地密封每个分离孔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孔中的至少一个或每个孔可具有约100μL至约100mL的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或每个孔可具有小于约100μL、约100μL至约200μL、约200μL至约400μL、约400μL至约600μL、约600μL至约800μL、约800μL至约1mL、约1mL至约10mL、约10mL至约20mL、约20mL至约40mL、约40mL至约60mL、约60mL至约80mL、约80mL至约100mL,或大于约100mL的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可具有约1mm至约40mm的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可具有约5mm至约15mm、约10mm至约20mm、约15mm至约25mm、约20mm至约30mm、约25mm至约35mm、约30mm至约40mm,或大于约40mm的深度。
多孔容器(例如板)可包括任何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塑料和金属。在一些实施例中,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包括涂层,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只有基部可包括涂层。涂层可执行一种或多种有用的功能,如固定靶剂。例如,涂层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化合物、蛋白质、凝胶(例如水凝胶)、聚合物、共聚物、固定细胞、微生物等。
供给板的孔可至少部分地填充有任何合适的内容物。大体上,本文描述的转移系统中使用的供给板的供给孔的内容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流体和可选的一种或多种靶剂。一种或多种流体可至少部分地填充供给孔。靶剂可至少暂时定在或固定在供给孔的内表面或基部上并浸入流体中。通过转移过程,流体可基本上从供给孔转移,而靶剂可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固定在孔的内表面上。可使用任何合适的靶剂,例如蛋白质、核酸、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植物(例如,藻类)、病毒、小分子药物或任何化合物、聚合物、抗原、抗体、细胞片段、细胞匀浆、DNA、肽等。流体可包括任何合适的流体,如水性流体。
适合与本文所述的材料转移系统一起使用的供给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与转移适配器联接、密封和/或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覆盖有粘合剂,该粘合剂可构造成接触转移适配器的表面。粘合剂可帮助将供给板和转移适配器联接在一起和/或形成可防止流体在供给板的不同孔之间流动的密封。附加地或备选地,供给板的顶表面可包括接合转移适配器的表面上的对应结构的结构。例如,供给板可具有围绕顶表面的周边、围绕供给孔或在任何可装配到转移适配器上的对应凹槽中的其它合适位置处的唇缘。这可有助于将供给板的供给孔与转移适配器的开口联接、密封和对准。作为其它实例,供给板可包括构造成与转移适配器对接的夹、夹具、闩锁等。供给板还可构造成与转移适配器上的夹、夹具、闩锁等对接。夹、夹具、闩锁等可附接到转移适配器和/或接收板,以便于两个或多个板的联接、密封和/或对准。
尽管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描述为与转移适配器分离且不同的元件,但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可与转移适配器一体地形成。在这些实施例中,组合的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可与接收板联接以便于材料(例如,流体)从供给板的孔转移到接收板的孔。组合的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允许或防止来自供给板的不同孔的流体混合。
转移适配器
一方面,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可包括转移适配器,该转移适配器构造成调节流体到多孔板的孔或从多孔板的孔的转移。当转移系统的板组合以形成转移组件时,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可(可逆或不可逆地)联接到供给板,并且转移适配器的第二相对侧可(如可逆地)联接到接收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一体地形成并且转移适配器的暴露表面可联接(如可逆地)到接收板。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平坦片材,并且转移组件的分层布置可允许流体从供给板的孔中流动,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并进入接收板。为了便于这种流体流动,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大体上可至少与供给板中的孔一样多,并且开口可布置成使得转移适配器的每个开口与供给板的不同孔对准。例如,相邻开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开口成行和成列的布置、以及每行和每列中的开口数量可与供给板中的孔的布置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使一个以上的开口与供给板的每个孔对准。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孔的接收板的转移组件的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的每个开口可与不同的接收孔对准,或一个以上的开口可与每个接收孔对准。
转移适配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开口与供给板的孔对准,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接收板的接收孔对准。例如,转移适配器可包括靠近至少一个开口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其可充当插入引导件以在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联接时帮助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结构可包括邻近或围绕每个开口从平坦片材的表面突出的延伸部。每个延伸部可接合(例如,接触、进入、至少部分地装配入)不同的供给孔以使开口与供给孔对准。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在第一侧上以接合供给板的孔和/或在第二侧上以接合接收板的接收孔的延伸部。
附加地或备选地,转移适配器可包括与供给板的预定部分对准的对准引导件。例如,对准引导件可为可匹配供给板的对应尺寸的转移适配器的一个或多个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对准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的对应尺寸也可将开口与孔对准。作为另一个实例,对准引导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销和/或凹口,其构造成与供给板上的对应特征对接。应当认识到,转移适配器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对准引导件,该对准引导件可与接收板的预定部分对准,以便将开口与接收孔对准。
一方面,将转移适配器联接到供给板和接收板可形成液密密封或防漏密封。例如,可在供给板的每个孔与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密封,以阻止供给孔之间的流体流动。换言之,可允许流体流出供给孔并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但密封可防止流体流出一个供给孔并流入不同的供给孔。例如,当不同的实验方案已在不同的供给孔中执行时,可能期望防止供给孔之间的流体混合,并因此期望保持孔内容物的隔离。当接收板包括多个接收孔时,可能期望在每个接收孔和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密封,以便将转移的流体与供给板的每个孔隔离。密封的另一个功能可为通过摩擦将转移组件的板保持在一起,以使它们不会意外分离。
一方面,转移适配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密封。例如,在包括延伸部的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中,每个延伸部可装配到孔(例如,供给板的供给孔或接收板的接收孔)中并且抵靠孔的内表面密封。延伸部的一部分的大小和形状可与孔的一部分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并且这些部分可相互作用以形成密封。延伸部和/或孔的材料特性可改善密封(例如,减少流体通过密封泄漏的机会,和/或增加破坏密封所需的力)。例如,延伸件可包括一种或多种柔顺材料(例如,橡胶、塑料或聚合物)。这可允许延伸部符合孔的形状。还可选择延伸部和孔的材料以增加或减小将延伸部和孔保持在一起的摩擦力。
转移适配器的一些实施例可不包括进入供给板或接收板的孔的延伸部或其它结构。在这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的平坦表面可围绕孔开口抵靠供给板的顶表面密封。转移适配器和/或供给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这些表面的密封。例如,粘合剂可在转移适配器和/或供给板的表面上。附加地或备选地,夹或夹具可将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的表面压缩在一起。应当认识到,本文所述的可将供给板的孔抵靠转移适配器密封的任何密封机构也可用于将接收板的接收孔抵靠转移适配器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的平坦表面可固定地联接到供给板的底表面。
转移适配器可以多种方式调节流体的流动。例如,对准和密封机构可引导流体流过开口。在其它实例中,转移适配器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确定引起流体流过开口所需的力的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的大小和/或形状可使得作用在定位于转移适配器上方的供给孔中的流体上的重力可导致流体流过开口。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口的大小和/或形状可使得单单重力可能不会导致流体流过开口。例如,如果开口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孔洞或狭缝,则流体的内聚力(例如,表面张力)和流体与转移适配器之间的粘附力可能会阻止流体流动。因此,引起流体大量流过开口所需的力的量级可能取决于开口的大小和/或形状、开口周围材料的特性(例如,疏水性、亲水性)、以及流体的特性(例如,粘度)。如果转移适配器构造成使得内聚力和粘附力防止流体单单由于重力就流过开口,则施加外力(如由离心机产生的力)可产生流体流动。
附加地或备选地,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使得外力(例如,来自转移适配器的离心处理)可改变每个开口的面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瓣叶可围绕和/或限定每个开口的面积。在没有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瓣叶可处于闭合的第一位置,以阻止流体流过开口。在该第一位置,开口可完全关闭,或面积可足够小以防止流体由于重力而流动。当向转移适配器施加外力时(例如,通过离心处理转移适配器),瓣叶可能偏转、变形或以其它方式移动到第二打开位置。当瓣叶处于第二打开位置时,开口的面积可能会增加,并且流体可能能够流过开口。仅当施加外力时才允许流体大量流动的转移适配器可能具有若干优点。例如,这可防止流体在流体转移之后意外从接收板流回供给板。这种构造还可允许转移适配器用作供给板的液密覆盖物或盖。
图6A和6B中描绘了构造成与多孔容器(例如,96孔板)一起使用的转移适配器的实例。在图6A中,转移适配器600包括基底(例如,平坦片材602)、基底上的多个开口,以及与每个开口相关联的主延伸部606和次延伸部608。在该实例中,开口和相关联的主延伸部和次延伸部布置为对应于96孔板的孔,例如,成6行×12列。然而,应当理解,开口和相关联的主延伸部和次延伸部可以任何合适的图案布置,以便对应于任何多孔容器的一些或所有孔。
为了更好地示出开口,图6B描绘了没有主延伸部和次延伸部的一列开口604。一方面,每个开口包括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通孔。例如,如图6B所示,开口604是在平坦片材602的第一平坦表面610与第二平坦表面612之间延伸的通孔。在该实例中,有96个开口604布置成使得当转移组件形成时每个开口与96孔板的不同孔对准。
一方面,转移适配器包括围绕转移适配器基底上的开口从第一表面突出的主延伸部。例如,如图6A和6B所示,转移适配器600包括围绕每个开口604从第一平坦表面610突出的主延伸部606。另一方面,转移适配器进一步包括围绕转移适配器基底上的开口从第二表面突出的次延伸部。例如,如图6B所示,除了主延伸部606之外,转移适配器600进一步包括次延伸部608,该次延伸部可围绕每个开口604从第二平坦表面612突出。
一方面,主延伸部包括主内腔和/或次延伸部包括次内腔。例如,如图6B所示,每个主延伸部606包括主内腔618,并且每个次延伸部608包括次内腔6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内腔和次内腔构造成形成在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延伸的连续转移内腔。例如,主内腔和次内腔两者都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转移适配器基底上的相同开口,从而形成穿过基底的连续转移内腔。如图6B所示,每个主内腔618与其对应的开口604和次内腔620对准和/或构造成与之流体地连接,从而形成在转移适配器600的第一侧614与第二侧616之间延伸的连续转移内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联接到供给板时,每个转移内腔可与供给板的不同孔对准,以便于流体流出多个孔,通过多个转移内腔,并进入接收板。
另一方面,主延伸部便于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的对准和/或密封,从而便于流体从供给板孔流过转移适配器的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延伸部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装配到供给板的孔中并抵靠孔密封。在特定实施例中,主延伸部构造成与供给板孔的内表面形成密封(例如,液密密封)。例如,如图6C和6D所示,每个主延伸部606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装配到供给板的不同孔中并抵靠孔密封(例如,与其内表面形成密封)。在图6C中的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614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中可看到主延伸部的细节。图6D中提供了插入到多孔板的孔622中的主延伸部606的横截面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延伸部包括邻近转移适配器基底的内端和远离基底的外端。例如,如图6D所示,每个主延伸部606可包括邻近平坦片材602的内端624和远离平坦片材的外端626。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延伸部从内端到外端逐渐变细,使得内横截面的面积大于主延伸部的外横截面。例如,如图6D所示,每个主延伸部606从内端624到外端626逐渐变细,使得内横截面积大于外横截面积。一方面,主延伸部的外横截面积小于孔的内部横截面积,使得主延伸部的外端可容易地插入孔中并前移到孔中。例如,如图6D所示,当主延伸部606的外端626插入孔622中时,主延伸部的外端的外横截面积小于孔的对应内部横截面积,例如,当外端的横截面积和孔开口的横截面积取自同一横截平面时。此外,将主延伸部606的外端626插入孔622中可将每个主内腔618和转移适配器的每个开口与供给板的不同孔对准。
又一方面,在主延伸部的外表面上,提供了密封区域,该密封区域构造成接触并抵靠孔的内表面密封。例如,如图6D所示,主延伸部606的外端626可前移到孔622中,直到主延伸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密封区域628)接触并抵靠孔622的内表面密封。一方面,当形成密封时,主延伸部(在其外表面上)的横截面形状和面积与密封区域所接触的孔的部分的内部横截面形状和面积基本相同。一方面,这使得能够在主延伸部的外周边与孔的内周边之间形成连续密封。在图6A-6C所示的实例中,主延伸部606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的,以允许其与也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孔形成连续的周向密封。然而,主延伸部的密封区域可具有与孔的内部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任何形状(例如,正方形、矩形、卵形或椭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延伸部完全插入孔中,以便在密封区域处抵靠孔形成液密密封。在其它实施例中,将主延伸部部分插入孔中足以形成抵靠孔的液密密封。例如,尽管图6D描绘了完全插入孔622中的主延伸部606,但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主延伸部完全在孔内之前形成液密密封。
一方面,主延伸部包括一个或多个部分,该部分相对于转移适配器基底具有不同的斜率或角度。在一些情况下,与具有一个斜率的主延伸部相比,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斜率的主延伸部是有利的。例如,如图6C和6D所示,主延伸部606包括相对于平坦片材602具有不同斜率或角度的至少两个部分。确切地说,密封区域628的外表面具有相对于平坦片材602具有角度α的第一斜率,并且远离平坦片材602的主延伸部的端部的外表面(例如,主延伸部606的区域632)具有相对于平坦片材具有角度β的第二斜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斜率可与孔622的内表面的斜率基本相同,这可使密封区域628与孔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孔622的壁是竖直的(例如,垂直于多孔板的顶表面630),且因此第一斜率可为竖直的(例如,垂直于转移适配器的平坦片材602)。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域632的第二斜率可小于密封区域628的斜率(即,角度β可小于角度α),且因此区域632可不接触和抵靠孔622的内表面密封。一方面,较小的第二斜率可导致外端626处的横截面积较小,从而便于将主延伸部插入孔622中。另一方面,较小的斜率可减小主延伸部606的长度,例如,导致内端624与外端626之间的纵向距离更短。这种构造可减少主延伸部与孔中的靶剂(例如,孔622的底部基部处的靶剂634)之间的接触机会。
一方面,如果主延伸部的远侧区域的斜率小于孔的内表面的斜率,则可在主延伸部与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凹穴。例如,图6D示出了在主延伸部606与孔622之间形成的凹穴636,因为当主延伸部插入孔中时,区域632的斜率小于孔的内表面的斜率。在该实例中,当转移组件倒置时,或在离心处理期间,流体可进入该凹穴636,而不是直接流入主内腔618并随后流出孔622。
一方面,主延伸部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减少流体截留在转移适配器与孔之间(例如,在主延伸部与孔的内表面之间,如在凹穴636中)的机会。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特征包括主延伸部的结构、大小和/或形状中的特征(例如,狭缝、间隙、凹口、孔口、凹槽、通道等),和/或主延伸部的材料特性(例如,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特征。例如,如图6C所示,每个主延伸部6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狭缝638(例如,四个狭缝638),其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主内腔618。一方面,狭缝可为主延伸部周边中(例如区域632中)的间隙。一方面,进入凹穴的流体可通过狭缝或间隙流入主内腔并离开孔,而不是保持截留在凹穴中。另一方面,如图6C所示,每个狭缝638可包括指向主内腔618的中心的倾斜或成角度的基部640,从而将流体引导出凹穴636,进入主内腔,并最终引导出孔622。尽管在图6C中示出了狭缝,但应当认识到,构造成将凹穴流体地连接到主内腔的任何结构都可降低流体保持在凹穴中的机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结构包括孔口、孔洞、狭缝、间隙、凹口、凹槽或通道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延伸部包括具有与孔的内表面的斜率相同的外斜率和小于孔的内表面的斜率的内斜率的区域,其中没有凹穴,因为主延伸部分的材料会填充凹穴。例如,参看图6D,主延伸部606可包括区域632,该区域具有与孔的内表面的斜率相同的外斜率和小于孔的内表面的斜率的内斜率,其中没有凹穴636。在这样的主延伸部中,主延伸部606的外端626可包括以一种方式弯曲或成角度(例如,凹形或圆锥形)以将流体从孔引导到主内腔618中的表面。
转向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存在与第一侧的一些结构相似性,而第二侧构造成与接收板联接。例如,在接收板包括多个接收孔的转移系统中,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可包括构造成接合(例如,插入到)接收孔的多个次延伸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转移适配器包括从转移适配器基底的第二表面突出的次延伸部。例如,图6E示出了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616)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其包括从平坦片材602的第二平坦表面612突出的次延伸部608。图6F是插入并抵靠着接收孔642的内表面密封的次延伸部608的横截面视图。在该实例中,每个次延伸部可对准并围绕转移适配器基底的不同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次延伸部包括次内腔,该次内腔构造成与转移适配器基底的开口流体地连接,且进而与主延伸部的主内腔流体地连接。例如,次内腔620可与开口604和主内腔618流体地连接,从而形成在转移适配器600的第一侧614与第二侧616之间延伸的连续转移内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次延伸部可从邻近基底(例如,平坦片材)的内端向相对的远离基底的外端逐渐变细。例如,如图6F所示,次延伸部608可从邻近平坦片材602的内端644到远离平坦片材的外端646逐渐变细。换言之,内端处的次延伸部的横截面积可大于外端处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端构造成使得从外端离开进入接收孔的流体引导到接收孔的壁,而不是引导到接收孔的中心。一方面,这种构造减少或消除了流出的流体对接收孔的一种或多种内容物的影响。例如,如图6G中所示,外端646构造成指向接收孔的壁而不是接收孔的中心,使得从外端流出的流体引导到壁而不是引导至可包含一种或多种试剂634的接收孔的中心。这样的实施例可减少由流体转移引起的接收孔642基部上的内容物的扰动量。应当认识到,外端646的开口的尺寸及其与接收孔642的基部的距离也可改变以消除、减少或实现接收孔底部基部上的靶剂634的最小干扰。在细胞或组织培养物在接收孔的底部生长的实例中,如图6G所示的构造可用于避免在液体转移期间细胞或组织培养物的干扰。
在其它实施例中,一种或多种试剂可设在接收孔的内壁上,而不是在接收孔的底部基部上。取决于流体转移的目的,可选择合适的次延伸部构造。例如,如果转移的流体旨在接触内壁上的一种或多种试剂(例如,重构壁上的冻干试剂),则可使用如图6G所示的构造来便于接触。然而,如果应避免接触和/或影响试剂(例如,因为细胞在壁上生长),则可将次延伸部构造为将流体朝底板而不是接收孔的内壁引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次延伸部的锥形形状使得外端能够插入接收孔的入口,从而使每个次内腔和转移适配器的开口与不同的接收孔对准。例如,如图6F所示,次延伸部608可前移到接收孔642中,直到次延伸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抵靠接收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密封。次延伸部608和接收孔642形成密封(例如,液密密封)的部分可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和形状,以便形成围绕次延伸部和接收孔的周边的连续密封。该密封可阻止接收孔642之间的流体流动。尽管图6E和6F中所示的次延伸部608仅包括一个斜率并且没有狭缝,但是应当认识到,次延伸部可包括本文参照主延伸部描述的任何特征,包括具有不同斜率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以及一个或多个狭缝。
另一方面,本文公开的转移适配器包括具有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的平坦片材,以及在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之间延伸的多个开口。例如,如图7A所示,转移适配器700定位于多孔板上方,并且该转移适配器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在图7B中示出。在这些实例中,转移适配器700包括具有第一平坦表面704和第二平坦表面706的平坦片材702,以及在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之间延伸的多个开口708。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没有参照图6A-6F中所示的转移适配器实施例描述的主延伸部和/或次延伸部。例如,转移适配器700可包括开口708,开口708布置成使得每个开口与供给板710(例如,96孔板)的不同孔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的至少一个或所有孔可抵靠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密封,这可减少孔之间流体混合的机会。因此,一方面,转移适配器700的每个开口708可与供给板的不同供给孔对准,并且每个供给孔可抵靠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704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固定地联接到供给板(例如,300)的底表面和/或分离孔结构(例如,400)的底表面。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可一体地形成,可选地包括分离孔结构。类似地,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孔的接收板的转移系统的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的每个开口(例如,708)可与不同的接收孔对准,并且每个接收孔可抵靠转移适配器的第二平坦表面(例如,706)密封。
一方面,转移适配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开口与供给板的供给孔和/或接收板的接收孔对准。例如,转移适配器700的一侧或多侧可具有与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对应侧相同的尺寸(例如,长度和/或宽度)。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和/或接收板可构造成使得对准对应侧也可将开口(例如,708)与供给板的供给孔和/或接收板的接收孔对准。
另一方面,转移适配器(例如,700)构造成使得供给板(例如,710)的供给孔能够抵靠第一平坦表面(例如,704)密封,和/或使得接收板的接收孔能够抵靠第二平坦表面(例如,706)密封。例如,第一平坦表面可至少部分地覆盖有粘合剂。当转移组件形成时,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可接合供给板的顶表面(例如,712),并且粘合剂可以可逆或不可逆地附接两个表面并在它们之间形成液密密封。因此,可允许流体通过开口(例如,708)流出供给板的孔,但是密封可阻止流体在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与供给板的顶表面之间流动而到达不同的孔。类似地,粘合剂可至少部分地覆盖转移适配器的第二平坦表面,以便与接收板的表面形成密封并阻止流体在接收孔之间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剂可覆盖整个第一平坦表面和/或第二平坦表面(例如,分别为704和706),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能期望粘合剂仅覆盖第一平坦表面和/或第二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例如,为了降低粘合剂污染供给板(例如,710)的孔和/或接收板的接收孔的内容物的风险,转移适配器的第一平坦表面和/或第二平坦表面在可能接触流体的区域(例如,开口708周围)中可没有粘合剂。应当认识到,尽管粘合剂可覆盖转移适配器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但相同或不同的粘合剂可附加地或备选地覆盖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表面。
转移适配器(例如,700)可构造成控制可引起流体流过开口(例如,708)的力的量。例如,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使得如果转移组件定位成使得供给板(例如,710)在转移适配器上方,则重力可不足以产生流体通过开口的大量流动。为了使流体流过开口并从供给板的孔中转移,诸如来自离心机的外力可施加到转移组件。至少每个开口(708)的大小和/或形状(例如,横截面积和/或宽度)、转移适配器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和/或流体的特性(例如,粘度)可确定引起流体流过开口所需的力。例如,减小开口的大小、增加与开口界接的材料的疏水性和/或增加流体的内聚力(例如,表面张力)可增加引起流体大量流过开口所需的力的量级。尽管图7A-7B中所示的开口708是十字形的,但开口可具有任何形状(例如,正方形、矩形、圆形或椭圆形),并且转移适配器仍可构造成防止流体由于重力而流过开口。图7C示出了使用离心力将流体转移到孔中的实例。一方面,转移适配器(例如,由橡胶制成)中的预切孔或狭缝将在正常重力条件下密封(例如,图7C,左),而在离心期间当增加的离心力迫使流体通过孔或狭缝时,橡胶中的预切孔或狭缝打开(例如,图7C,右)。
尽管图7C示出了一个开口用于图示,但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转移适配器包括多个开口,例如如图7A-7B中所示。一方面,液体的多个细分区有助于减少细分区中不等弯月面结构(液体与容器壁相遇的地方)的干扰。例如,如图7D所示,在没有细分区的情况下,在最接近壁的位置可看到较大弯月面结构(因此较大体积),而在中心的位置具有较小体积。通过提供多个细分区,可实现每个细分区中的体积相等,并减少或消除不等弯月面结构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具有与供给板的每个孔对准的一个开口,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具有与供给板的每个孔对准的一个以上的开口。例如,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使得多个小开口与每个孔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来自离心机的外力可改变每个开口(例如,708)的大小和/或形状,这可增加通过开口的流体的流动。例如,一个或多个瓣叶(例如,四个瓣叶714)可围绕和/或限定每个开口的面积,并且瓣叶可移动以改变开口的面积。在没有向转移适配器(例如,700)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瓣叶可处于如图7A-7B中所示的第一闭合位置。当瓣叶处于闭合位置时,可最小化每个开口的面积。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使得当每个开口的面积最小化并且仅重力施加到流体时,流体可能不会流过开口。在这些实施例中,每个开口在最小化时的面积可近似为零(例如,开口可完全关闭),或开口可构造成使得流体内的内聚力和/或流体与转移适配器之间的粘附力可能会防止流体流过开口。当外力施加到转移适配器时,每个瓣叶的至少一部分可偏转或以其它方式移出平坦片材(例如,702)的水平面,并且瓣叶可处于第二打开位置。当瓣叶处于打开位置时,每个开口的面积可大于瓣叶处于闭合位置时的面积,从而使流体能够流过开口。转移适配器可构造成使得需要期望的力来将瓣叶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并允许流体流过开口。例如,瓣叶的大小、形状和材料可至少部分地确定它们移动的容易程度。
应当认识到,所描述的任何转移适配器特征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例如,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可包括来自参照图6A-6F论述的实施例的一些构件和来自参照图7A-7B论述的实施例的其它构件。确切地说,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可包括主延伸部和次延伸部,以便于转移适配器分别与供给板和接收板的对准和密封。该实施例还可具有开口,如图7A-7B中所示的十字形开口708,其构造成阻止流体流动,除非外力施加到转移适配器。另外,转移适配器在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可具有或不具有粘合剂以便于转移适配器与多孔板和/或接收板的密封和/或联接。
转移适配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或备选特征以便于与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相互作用。例如,转移适配器可包括永久的或可移除的夹或夹具,以帮助转移适配器与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联接、对准和/或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可构造为与一种大小或类型的供给板和/或接收板一起使用。例如,转移适配器可具有固定数量的开口,并且该开口数量可与一种类型的供给板中的开口数量相同。在其它实施例中,一个转移适配器可与多种大小或类型的供给板和/或接收板一起使用。例如,转移适配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可永久地或可逆地分离和/或连接以减小或增加转移适配器的大小,从而减少或增加开口的数量。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转移适配器可包括合适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橡胶、塑料、聚合物等。
接收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可包括接收板,该接收板可与转移适配器联接并且包含从供给板的孔转移的流体。当转移组件形成时,接收板可以可逆地附接到转移适配器的与供给板附接的一侧相对的一侧。然后,流体可流出供给板的孔,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并进入接收板。将转移的流体包含在接收板中可防止流体散逸到离心机中,并且可允许在流体与靶剂分离后对其进行研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构造成防止从供给板的不同孔转移的流体混合。例如,接收板可包括多个接收孔,并且从供给板的每个孔转移的流体可流入不同的接收孔。在其它实施例中,从供给板的不同孔转移的流体可在接收板中混合。例如,接收板可仅包括一个接收孔,来自供给板的每个孔的流体可流入该接收孔。
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中使用的接收板的接收孔的内容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靶剂。靶剂可至少暂时定在或固定在接收孔的内表面或基部上。通过转移过程,流体可基本上从供给孔转移到接收孔,而靶剂可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固定在接收孔的内表面上。可使用任何合适的靶剂,例如蛋白质、核酸、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植物(例如,藻类)、病毒、小分子药物或任何化合物、聚合物、抗原、抗体、细胞片段、细胞匀浆、DNA、肽等。
在构造成防止从供给板的不同孔转移的流体混合的接收板的实施例中,接收孔的数量和布置可与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和供给板中的孔的数量和布置相同。因此,接收板与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的对准可将每个接收孔与转移适配器的不同开口和供给板的不同孔对准。每个接收孔可具有参照供给板的孔论述的任何大小和形状,只要每个接收孔的容积可大到足以容纳从一个孔转移的流体即可。
为了阻止不同接收孔之间的流体流动,接收板可构造成抵靠转移适配器密封。例如,在包括具有次延伸部的转移适配器的转移系统的实施例中,如图6A、6B、6E和6F所示,每个次延伸部可装配到不同的接收孔中并抵靠不同的接收孔密封。如参照图6F更详细地描述的,接收孔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与次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同的横截面大小和形状。这可便于在次延伸部的外表面与接收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连续的周向密封。
在包括多个接收孔的接收板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为标准的现成多孔板。例如,在转移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与供给板相同。在其它实施例中,接收板可为与供给板不同类型的标准多孔板。例如,供给板可涂有材料以固定靶剂,而接收板可不包括这样的涂层,反之亦然。
图1A和1B中的转移系统中所示的接收板的实施例可为标准的多孔板。如那里所见,接收板(108)可包括接触表面(126)和多个接收孔(118)。当转移组件(102)形成时,接触表面可构造成面对或接触转移适配器(106)。流体可通过开口或入口(124)流入每个接收孔(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允许混合从供给板的不同孔转移的流体。例如,接收板可包括比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和供给板中的孔更少的接收孔,和/或多个接收孔可流体地连接。构造成允许转移的流体混合的接收板可允许仅从供给板的一些孔中转移的流体之间混合(例如,一半的孔可流入第一接收孔,而另一半的孔可流入第二接收孔,每排或每列孔可流入不同的接收孔,等)。在其它实施例中,接收板可构造为允许混合从供给板的每个孔转移的流体。例如,接收板可包括单个接收孔,并且从供给板的每个孔转移的流体可流入单个接收孔中。在其它实施例中,接收板可为可调整的以改变接收孔的数量,这可改变允许的流体混合程度。例如,接收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除、可组合和/或可分离的壁,其可调整以改变接收孔的数量。
另一方面,接收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于与转移适配器的对准、密封和/或联接。例如,即使在可允许从供给板的不同孔转移的流体混合的接收板的实施例中,接收板抵靠转移适配器密封以便防止流体从转移系统泄漏(例如,泄漏到离心机中)可能是有利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的接触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覆盖有粘合剂以便于密封。粘合剂可保持接收板的接触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转移适配器的表面之间的接触,并且防止流体在两个表面之间移动。附加地或备选地,夹或夹具可将接收板的接触表面和供给板的表面保持在一起,以防止流体在接收孔之间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具有任何公或母结构,其分别与转移适配器上的对应母或公结构相互作用以便于板的对准、密封和/或联接。例如,接收板可包括围绕接触表面的周边、围绕一个或多个接收孔或在任何其它合适位置处的唇缘,并且该唇缘可装配到转移适配器的对应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与转移适配器联接之外,接收板可构造成与供给板可移除地联接。例如,接收板还可用作供给板的盖可能是有利的。换言之,接收板可构造成可逆地附接到供给板,使得供给板的顶表面受到覆盖。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构造成放置在离心机中。例如,接收板的形状和尺寸可设定成装配到离心机中(例如,装配到离心机的桶中)和/或包括特征(例如,夹或夹具)以可逆地附接到离心机的一部分(例如,离心机的桶)。接收板可包括任何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塑料和金属。
尽管接收板大体上描述为与转移适配器分离且不同的元件,但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与转移适配器一体地形成。在这些实施例中,组合的转移适配器-接收板可与供给板联接以便于流体从供给板的孔转移并容纳转移的流体。组合的转移适配器-接收板可构造为允许或防止从供给板的不同孔转移的流体混合。
转移系统和套件
本文所述的转移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包括在转移套件中,该转移套件可便于流体从供给板的孔到接收板的孔的同时且一致的转移。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套件可包括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在其它实施例中,转移套件可包括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并且转移套件可构造为与标准的现成多孔板一起使用。在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一体地形成的实施例中,转移套件可包括组合的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在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一体地形成的实施例中,转移套件可包括组合的转移适配器-接收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套件可进一步包括构造成与供给板联接的分离孔结构。分离孔结构可构造成与供给板可移除地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与供给板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套件可包括转移适配器,并且转移套件可构造成与用于供给板和接收板两者的标准多孔板一起使用。应当认识到,转移套件可构造成与特定的靶剂、流体、离心机和/或标准多孔板类型一起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试剂转移系统包括供给容器,以用于孔到孔转移到接收容器中。一方面,供给容器是供给板,其包括用作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中所公开的转移适配器的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的转移适配器结构类似于如图6B所示的次延伸部(608);然而,在这些实施例中,如图6A-6B所示的主延伸部(606)现在具有封闭端——因此转移适配器构造成容纳一种或多种试剂并用作供给板。如图9所示,一种或多种试剂(未示出)可预沉积(例如,由制造商)到供给板(900)中。一方面,当一种或多种预沉积试剂定位于一个或多个封闭端(例如,孔)的底部时,供给板面朝上。另一方面,供给板构造成与接收板(902)联接以形成转移组件(904)。这些实例出于图示的目的使用96孔板格式,但是可使用任何孔格式(例如,384孔板格式)。一方面,供给板可倒置,而接收板朝上以形成转移组件,如图9所示。另一方面,接收板可倒置,而供给板朝上以形成转移组件。换言之,供给板可安装在接收板的顶部,反之亦然,例如,通过将供给板的转移适配器结构插入接收容器(例如,96孔板)的一个或多个孔中。该步骤也可由制造商执行。
一方面,转移组件可受到外力,如离心力,以便将一种或多种试剂从供给容器转移到接收容器。图10A中示出了一个实例,其中试剂1004预沉积在供给板1000中,供给板组装到接收板1002上。一旦组件放置在离心机中,则试剂1004可转移到接收板1002的孔中。
一方面,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移流体的装置,包括:具有在第一侧上的第一平坦表面和在第二侧上的第二平坦表面的平坦片材、具有在第二侧上的开口的第一侧上的多个隔室(例如,孔)、从第二平坦表面突出并且包括连接到隔室的开口的内腔的在第二侧上的多个延伸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延伸部构造成插入到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延伸部的外表面构造成抵靠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密封。在任一个前述实施例中,延伸部的内表面可构造成与接收孔的内壁形成角度,并且该角度可小于约10度,例如约1度、约2度、约3度、约4度、约5度、约6度、约7度、约8度、约9度或约10度。
另一方面,供给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或图案以更好地保持和/或分配试剂。例如,突起可设在供给板的孔中(例如,在孔的底部处)以便容纳试剂,如干燥试剂,例如冻干试剂。图10B中示出了一个实例,其中试剂1004预沉积在供给板1000中的突起1006上,供给板组装到接收板1002上。一旦组件放置在离心机中,则试剂1004可转移到接收板1002的孔中。在该实例中,在(例如,通过离心处理)转移之前,突起1006可便于将试剂1004保持在供给板中。在转移期间,突起1006可帮助将试剂1004分配到接收板中。可使用任何合适图案的突起等。例如,供给板可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孔中的多个突起,每个具有预沉积在其上的不同试剂。接收板可在接收孔中包含一种或多种溶液。一旦形成转移组件,就可执行到接收孔和/或从接收孔的材料转移。例如,当供给孔与接收孔之间形成防漏密封时,接收孔中的溶液可与供给孔的多个突起上的一种或多种试剂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件包括用于递送材料或试剂以实施本文公开的方法的系统。在使用目前公开的材料转移系统的反应实验的背景下,套件可包括允许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存储、运输或递送反应试剂(例如,在适当容器中的试样、酶等)和/或支持材料(例如,缓冲液、执行测定的书面说明,等)的系统。例如,套件包括包含相关反应试剂和/或支持材料的一个或多个隔室(例如,盒子)。这些内容物可一起或单独地递送给预期的接收者。例如,第一容器可包含用于测定的酶,而第二容器包含试样。在一些实施例中,套件的每个构件(例如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单独包装。在其它实施例中,套件的两个或更多个构件可包装在一起。例如,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或接收板可包装在一起。备选地,供给板和转移适配器可包装在一起,而接收板单独包装或由套件的用户提供。
方法
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利用例如由重力或离心机产生的流体转移力来便于材料(例如,一种或多种流体,和/或一种或多种干试剂)转移到多孔板的孔和/或从多孔板的孔转移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期望从供给板的多个孔中去除流体,并且该方法包括将流体从供给板的孔转移到接收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期望将流体添加到接收板中的多个孔中,并且该方法包括首先将流体添加到供给板,然后将流体从供给板转移到接收板的孔中。
在前述实施例的任一个中,供给板可具有允许将流体同时加载到供给板中的多个孔中的特征。流体可从供给板的每个孔同时转移,并且流体转移力的影响可在每个孔内和不同孔之间基本上是一致的。另外,流体转移可能主要是自动的,并且可能需要最少的手动工作。该方法大体上可包括由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形成转移组件,以及离心处理转移组件。形成转移组件可包括将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与供给板可移除地连接,以及将转移适配器的相对的第二侧与接收板可移除地联接。将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联接可涉及将转移适配器的每个开口与供给板的不同孔对准并且在转移适配器与供给板之间形成液密密封。类似地,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孔的接收板的转移系统的实施例中,联接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涉及将转移适配器的每个开口与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对准并且在转移适配器与接收板之间形成液密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和转移适配器一体地形成,并且形成转移组件可包括将组合的供给板-转移适配器的转移适配器的暴露侧与接收板可移除地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一体地形成,并且形成转移组件可包括将组合的转移适配器-接收板的转移适配器的暴露侧与供给板可移除地连接。
转移组件在其形成时可处于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转移适配器可定位在接收板下方和供给板上方。在此位置,流体可能保持在供给板的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包括图3的供给板300的转移组件,在第一位置,转移适配器可定位在供给板下方和接收板上方,并且在该位置,流体可保持在供给板的孔中。在转移组件形成之后,可围绕旋转轴线对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机可产生流体转移力,这可引起流体远离旋转轴线移动。因此,转移组件可在离心机中定向成使得当离心机自旋时,流体的向外移动可导致流体从供给板流向接收板。这可通过将转移组件定向成使得供给板比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更接近旋转轴线来实现。当离心机处于静止时以及当其自旋时,转移组件的特定定向(例如,转移组件相对于旋转轴线的角度)可至少取决于所使用的离心机转子的类型。转移组件在可期望的持续时间内并且在期望的速度下离心处理以控制流体转移的量和/或速率。在离心处理转移组件之后,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分离,这样可以,例如,允许取用转移的流体和/或隔离的靶剂。
形成转移组件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不包含流体,并且该方法包括将流体递送到供给板。参考供给板300的实施例,可将流体(例如,水性组合物)递送到供给板的保持腔(例如,上述保持腔350)。保持腔可通过将边界壁(例如,上述边界壁302)联接到转移适配器(例如,上述转移适配器700)来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界壁与转移适配器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分离孔结构(例如,上述的分离孔结构400)可联接在保持腔内,其可将保持腔的内容物分到多个分离孔(例如,上述的分离孔408)。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在保持腔内,并且在将分离孔结构联接在保持腔内之前将流体递送到保持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分离孔结构联接在保持腔内之后将流体递送到保持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与边界壁和/或转移适配器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在流体递送到其中具有分离孔结构的保持腔的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例如,如上所述的分离壁槽440),使得两个或更多个分离孔流体地连接,并且将流体递送到保持腔包括将流体递送到一个或多个分离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允许一段时间以使等体积的流体分配到流体地连接的每个分离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可通过将至少一个接收板与包括多个填充有流体的多个孔的供给板联接来形成,可选地其中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孔包含一种或多种靶剂。例如,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可与供给板(例如,可移除地、固定地或一体地)联接,并且转移适配器的相对的第二侧可与接收板联接。一方面,供给板可与转移适配器直接联接并且与接收板间接联接。将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联接以形成转移组件可允许来自供给板的孔的流体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转移并且进入接收板中。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以任何顺序联接。换言之,供给板可在接收板附接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之前、之后或同时附接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转移适配器与供给板和/或接收板之间的联接或附接可为不可逆的或可逆的。转移适配器与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可逆联接可允许板分开和分离,这样可以,例如,允许在转移之后取用转移的流体和/或分离的靶剂。
联接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可包括对准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并将它们密封在一起。对准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可包括将转移适配器的开口与供给板的孔对准。这种对准可通过转移适配器和/或供给板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促进。例如,在包括与每个开口相关联的主延伸部的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中,每个主延伸部可插入供给板的不同孔中,从而将每个开口与不同孔对准。在包括对准引导件的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中,对准引导件可与供给板的预定部分对准,这也可将转移适配器的开口与供给板的孔对准。
联接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还可包括在两个板之间形成液密密封。一个或多个密封件可阻止流体在供给板的不同孔之间流动,但仍可允许流体流出孔并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密封可由转移适配器和/或供给板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促进。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与便于对准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相同。例如,在包括与每个开口相关联的主延伸部的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中,除了便于对准之外,每个主延伸部可与供给板的不同孔形成密封。每个主延伸部可插入孔中并前移直到主延伸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抵靠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便于密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不同于便于对准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例如,转移适配器的一些实施例可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有粘合剂的第一表面。在该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的覆盖有粘合剂的第一表面可压靠供给板的顶表面以形成可阻止流体在不同孔之间流动的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与供给板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应当认识到,在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一体地形成的实施例中,形成转移组件的方法可不包括联接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
形成转移组件还可包括联接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连接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包括对准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并将它们密封在一起。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孔的接收板的转移组件的实施例中,对准和/或密封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的方法可类似于用于对准和/或密封转移适配器和供给板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对准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包括将转移适配器的开口与接收板的接收孔对准。将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密封在一起可在接收孔和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液密密封,这可允许流体流过开口并进入接收孔,但可防止流体在接收孔之间流动。这些密封还可帮助确保来自供给板的每个孔的流体流入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中。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联接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包括将每个开口与不同的接收孔对准,但是可不形成液密密封。转移适配器和/或接收板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便于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的对准和/或密封,如在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上的次延伸部和/或粘合剂。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与接收板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
在包括具有比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更少的接收孔的接收板的转移组件的实施例中,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的联接仍然可包括对准和/或密封。例如,当包括多个开口的转移适配器与包括单个接收孔的接收板联接时,对准可将所有开口与单个接收孔对准,使得所有转移的流体可包含在接收孔中。另外,转移适配器与接收板之间的液密密封可围绕单个接收孔形成,以防止流体从转移组件中散逸。还应当认识到,在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一体地形成的实施例中,形成转移组件的方法可不包括联接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可以如图1B所示的第一直立位置组装,其中供给板处于直立位置,例如,其中孔的开口朝上。图1B示出了处于第一直立位置的转移组件(102)的实例。如图所示,转移适配器106定位于接收板108下方和供给板104上方。供给板的孔(未示出)的开口朝上并朝向转移适配器。接收板是倒置的,例如接收孔的入口向下朝向转移适配器。在此位置,由于重力,流体可保持在供给板的孔中。
参看图1D中所示的转移组件(152)的实施例,转移组件可以第一位置组装,其中转移适配器156定位于供给板154下方和接收板158上方。供给板处于直立位置,例如,其中孔的顶部开口朝上,而孔的底部开口(未示出)朝下并朝向转移适配器。接收板是直立的,例如接收孔的入口向上朝向转移适配器。在此位置,由于转移适配器和/或流体的特性,故流体可保持在供给板的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与转移适配器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板是供给板(例如,300),并且包括与其联接的分离孔结构(例如,400)。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供给板,并且组装转移组件进一步包括将分离孔结构联接到供给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孔结构与供给板固定地附接或成一体。
材料转移
在已经以第一位置形成转移组件之后,转移组件可重新定位以允许重力和/或外力将流体从供给板转移到接收板。例如,在本文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可放置在离心机中,并且离心机可产生流体转移力。流体转移力可对每个孔内和不同孔中的流体和任何靶剂具有基本同时和一致的影响。在其中流体不会在重力作用下从供给板流到接收板的转移组件的实施例中,离心处理转移组件可引起流体从供给板流到接收板。在其中流体在重力作用下从供给板流到接收板的转移组件的实施例中,离心处理转移组件可引起流体更快地流动和/或可允许流体从供给板更完全地转移。
离心机可包括围绕旋转轴线自旋的转子,并且转移组件可放置在转子中或转子上以也围绕旋转轴线自旋。转移组件的自旋运动可引起流体远离旋转轴线向外移动。转移组件可在离心机中以一种方式定向,使得流体的向外移动可导致流出供给板的孔,通过转移适配器的开口,并流入接收板。例如,当离心机自旋时,例如,当离心机转子和转移组件围绕旋转轴线自旋时,转移组件可定向成使得供给板定位成比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更接近旋转轴线。更确切地说,当离心机自旋时,供给板的每个孔可定位成比与其对准的转移适配器的开口和接收孔更接近旋转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当离心机自旋时,转移组件(800)可平行于旋转轴线(802)定向。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当离心机自旋时,转移组件可以平行和垂直于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定向。然而,如图8A和8B所示,当离心机自旋时,供给板(804)可能比转移适配器(806)和接收板(808)更接近旋转轴线。
转移组件在其处于离心机中时的具体定向可取决于所使用的离心机转子的类型。例如,当使用固定角度转子时,转移组件在其最初放置在离心机中并且离心机静止时可具有与离心机自旋时相同的定向(例如,竖直、成竖直与水平之间的角度)。相比之下,当使用摆桶式转子时,转移组件在其最初放置在离心机中时可具有与离心机自旋时不同的定向。例如,当转移组件最初放置在具有摆桶式转子的离心机中时,转移组件可水平定向(例如,垂直于旋转轴线)。当离心机自旋时,转子的桶和转移组件可向外倾斜以将转移组件定向成使得供给板比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更接近旋转轴线。应当认识到,当转移组件最初水平放置到离心机中时,转移组件与其以第一直立位置组装时的定向相比可倒置。例如,如图8C所示,当转移组件(800)处于第二倒置位置时,转移适配器(806)可位于供给板(804)下方和接收板(808)上方。
一方面,在转移组件放置到离心机中之后,离心机转子可自旋以产生流体转移力。流体转移力可引起流体从供给板向外流动至接收板,但靶剂可保持附着于供给板和/或接收板的孔。具体的离心方法可取决于转移组件的特性(例如,供给板的实施例,和/或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待转移的流体(例如,量和/或粘度),和任何靶剂(例如,靶剂与孔的附着,和/或靶剂的稳定性)。至少基于这些特性,转移组件可在期望的持续时间内并以期望的离心机设置来离心处理。例如,可指定速度(例如,每分钟转数)、加速度、温度、距旋转轴线的距离、转子的类型和/或任何其它可用设置,以便从某个转移组件中去除流体。可调整诸如此类的设置以增加基本上所有流体从供给板的孔转移的机会,减少任何靶剂从孔分离或受损的机会,和/或确定从孔中去除流体所需的时间。
如上所述,由离心机产生的流体转移力可能不同地影响转移组件的不同实施例。例如,当转移组件的一些实施例放置在离心机中时,流体转移力可使流体开始流出供给板的孔。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来自离心机的流体转移力施加到转移组件之前,由于重力,流体可能已经开始流出孔。将流体转移力施加到转移组件的这些实施例可导致流出供给板的孔的流体流量(例如,体积流速和/或流速)增加,直到基本上所有流体已经从供给板转移到接收板。当流体转移力施加到转移组件的某些实施例时,转移适配器的开口的大小和/或形状可改变。例如,当流体转移力施加到包括具有每个开口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瓣叶的转移适配器的转移组件时,一个或多个瓣叶的至少一部分可偏转出转移适配器平坦片材的平面,并且远离旋转轴线。转移适配器瓣叶的移动可增加开口的大小,从而允许增加的流体流过开口。因此,尽管流体转移力的具体影响可能取决于转移组件的实施例,但总体影响可能是增加从供给板的孔到接收板的流体转移的量或速率。
当离心处理转移组件时,转移组件中的基本上所有流体和任何靶剂可同时经受流体转移力的影响。这与其它流体转移技术形成对比,如单独孔或孔的子集的移液,其中流体转移力可能在其它孔之前先影响一些孔中的流体和任何靶剂。同时从供给板的所有孔转移流体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优点,如增加流体转移的速度和降低发生在不同孔中的反应、结合或其它过程之间的可变性。例如,当过程对时间敏感时,这可能是期望的。另外,流体转移力的影响在每个孔内和不同孔之间可为基本一致的。因此,每个孔内和不同孔中的流体和任何靶剂可能会经受大致相同的流体转移力,这可能会降低来自同一孔的不同部分的样本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孔的样本之间的可变性。相比之下,当使用移液器从孔中去除流体时,移液器尖端附近的力可能与远离尖端的力不同,并且可能难以将相同的力施加到不同的孔中。应当认识到,尽管由离心机产生的流体转移力的影响可能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距旋转轴线的距离的微小差异,故在孔内和孔之间可能存在可忽略的实施例。然而,这些差异可能对流体、靶剂和/或孔中发生的过程(例如,反应、结合等)具有可忽略的影响。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可不放置在离心机中。例如,如上面详细描述的,转移适配器的一些实施例可构造成允许流体在重力作用下从供给板流到接收板。一方面,将转移组件从第一直立位置翻转到第二倒置位置可导致流体转移。参看图8C,当转移组件(800)处于第二倒置位置时,转移适配器(806)在供给板(804)下方和接收板(802)上方。在该定向中,供给板可处于倒置位置,使得孔(未示出)的开口朝下并朝向转移适配器。接收板(808)可处于直立位置,使得接收孔入口(未示出)向上朝向转移适配器。转移组件可在期望持续时间内保持在第二倒置位置,这可能足以从供给板的孔中去除基本上所有的流体。期望的持续时间可至少由转移组件(例如,供给板的实施例,和/或转移适配器的实施例)、待转移的流体(例如,量和/或粘度)和任何靶剂(例如,靶剂与孔的附着,和/或靶剂的稳定性)的特征确定。此外,应当认识到,在本文所述的方法的其它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可从第一直立位置翻转到第二倒置位置,这可能导致流体转移,且然后转移组件可随后如上所述离心处理。
分离转移组件
在离心处理转移组件的实施例中,在离心处理之后,转移组件可从离心机中移除,并且可分离板中的一个或两个。在不包括离心处理的方法的实施例中,在转移组件已经在期望持续时间内处于第二倒置位置之后,可分离转移组件的板中的一个或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分离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可以任何顺序彼此分离,并且这种分离可允许取用供给板中的靶剂和/或接收板中的转移流体。然后可对隔离的靶剂和/或转移的流体进行研究,或可丢弃靶剂或转移的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例如确定一些流体保持在供给板的孔中,则转移组件可重新形成并倒置和/或再次离心处理。在其它实施例中,供给板可与转移适配器分离,而转移适配器和接收板保持联接。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板可与转移适配器分离,而供给板和转移适配器保持联接。
尽管为了清楚和理解的目的,已经通过图示和举例的方式对前述发明进行了一些详细的描述,但是显然某些改变和修改是可实施的,并且旨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另外,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装置的构件和特性可以任何组合使用,并且参照特定附图的某些元件或特性的描述并不旨在限制或暗示该元件不可与任何其它描述的元件结合使用。
实例
实例#1
作为一个实例,本文所述的方法可用于研究药物的途径。
1.细胞引入:可将细胞悬浮液移液到填充有细胞培养基的96孔多孔板的孔中。然后可允许细胞附着到孔的底表面一段时间。
2.条件培养基的收集:在细胞达到期望条件后,可通过以直立位置将转移适配器(如具有96个开口的转移适配器)的第一表面联接到96孔多孔板(此处为供给板)的顶部,并将具有一个孔的倒置接收板联接到转移适配器的第二表面使得转移适配器的开口与96孔多孔板的孔对准,形成了转移组件。转移组件可倒置,装载到摆桶式转子中,并使用允许大约一半的条件培养基从供给板转移到接收板而不会显著干扰附着细胞的条件进行离心处理。接收板可与转移组件分开,并保留条件培养基。其余的转移适配器-96孔多孔板组件可倒置,以使96孔多孔板直立,并可选地使用允许将任何其余培养基收集到孔底部而不会干扰附着细胞的参数进行离心处理,并且转移适配器可与96孔多孔板分开。
3.处理:可在细胞上施加测试条件。例如,在供给板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具有开口的组合供给板-转移适配器可通过以直立位置将供给板-转移适配器的暴露转移适配器表面联接到96孔多孔板的顶部来联接到包含待处理的细胞的96孔多孔板(这里是接收板),从而形成转移组件。一方面,供给板的保持腔在装载有流体之前不具有联接在其内的分离孔结构。可将测试剂(如期望浓度的药物)添加到保留的条件培养基中,该条件培养基载入供给板的保持腔中。然后,可将分离孔结构联接在保持腔内,使得保持腔中的流体分到96个分离孔,这些分离孔与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和96孔多孔板的孔对准。保持腔内的分离孔结构的联接可导致每个分离孔中的流体体积均匀分布。
例如,分离孔结构可在条件培养基中稀释的测试剂载入之前联接在保持腔内。作为另一个实例,分离孔结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或间隙,其流体地连接两个或更多个分离孔,并且在条件培养基中稀释的测试剂可载入到一个或多个分离孔中,允许培养基在流体地连接的分离孔中均等分布。
例如,分离孔结构可构造成使得每个分离孔彼此流体地连接,并且可将包括补充有测试剂的条件培养基的组合物递送到一个或多个分离孔中使得组合物在每个分离孔之间均等分布。
例如,分离孔结构可构造成使得分离孔的第一子集(如第一半)与彼此流体地连接,并且分离孔的第二子集(如第二半)与彼此流体地连接,但分离孔的第一子集不与分离孔的第二子集流体地连接。在这样的实例中,可将包括补充有一种浓度的测试剂的条件培养基的一部分的第一组合物递送到分离孔的第一子集的一个或多个孔中,使得第一组合物在分离孔的第一子集的每个之间均匀分布,并且可将包括补充有不同浓度的测试剂(或不同的测试剂)的条件培养基的另一部分的第二组合物递送到分离孔的第二子集的一个或多个孔中,使得第二组合物在分离孔的第二子集的每个之间均匀分布。
通过在允许流体从供给板的分离孔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并进入96孔多孔板的孔中而基本上不干扰附着于其上的细胞的条件下离心处理转移组件,供给板中的流体可转移到包含待处理的细胞的96孔多孔板。
4.培养基的收集:在测试条件成熟后,可将每个孔的培养基收集到接收板的单独孔中用于分析,如针对分泌因子的存在。转移组件可如上文在步骤2中描述的那样形成,但是其中接收板具有96个孔,这些孔与转移适配器的开口和包含附着细胞的96孔多孔板的孔对准。转移组件可在允许流体从96孔多孔板转移到接收板而基本上不干扰附着细胞的条件下离心处理。然后,可分析接收板中的回收培养基。
5.细胞制备:可筛选细胞的各种标志物。可首先制备细胞进行分析。可通过组装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转移组件来用磷酸盐缓冲盐水洗涤细胞,其中将磷酸盐缓冲盐水载入到供给板的保持腔中,并且在允许磷酸盐缓冲盐水转移到96孔多孔板的孔中而基本上不干扰附着细胞的条件下离心处理转移组件。然后,通过将96孔多孔板从转移组件上分开,形成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转移组件,并在允许磷酸盐缓冲盐水转移到接收板而基本上不干扰附着细胞的条件下离心处理转移组件,磷酸盐缓冲盐水可从96孔多孔板的孔移除。将流体载入96孔多孔板的孔中和从孔中去除流体的类似方法可用于通过载入、孵育和去除溶液来用福尔马林或多聚甲醛溶液固定96孔多孔板中的细胞。然后,细胞可用磷酸盐缓冲盐水洗涤,用血清或白蛋白溶液封闭,必要时用TritonX-100渗透化,并然后使用上述方法浸入磷酸盐缓冲盐水中。
6.分析剂引入:然后,可使用例如与上述步骤3中用于将流体递送到96孔多孔板的孔中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来递送一种或多种分析剂(例如一抗)。可允许足够的孵育时间,以便分析剂(如一抗)可附着到其靶上。
7.检测剂引入:在使用例如与上述步骤5中描述的方法类似的方法用磷酸盐缓冲盐水洗涤之后,可分析分析剂(如一抗)的活性。例如,如果使用非缀合一抗,则磷酸盐缓冲盐水可用二抗代替。
实例#2
作为另一个实例,本文所述的方法可用于评估药物对来自个体(例如,患者)的多种细胞类型的功效。
1.细胞引入:可将来自个体的细胞库移液到96孔多孔板的单独孔中。然后可允许细胞附着到孔的底表面一段时间。
2.药物载入:在供给板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具有开口的供给板-转移适配器组合可通过以直立位置将供给板-转移适配器的暴露转移适配器表面联接到96孔多孔板的顶部来联接到包含待处理的细胞的96孔多孔板(这里是接收板),从而形成转移组件。在一些情况下,供给板的保持腔在装载有流体之前不具有联接在其内的分离孔结构。可将包括期望浓度药物的组合物载入到供给板的保持腔中。然后,可将分离孔结构联接在保持腔内,使得保持腔中的流体分到96个分离孔,这些分离孔与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和96孔多孔板的孔对准。保持腔内的分离孔结构的联接可导致每个分离孔中的流体体积均匀分布。
例如,分离孔结构可在药物组合物载入之前联接在保持腔内。分离孔结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壁槽或间隙,其流体地连接两个或更多个分离孔,并且药物组合物可载入到一个或多个分离孔中,允许组合物在流体地连接的分离孔之间均等分布。
例如,分离孔结构可构造成使得每个分离孔彼此流体地连接,并且可将包括药物的组合物递送到一个或多个分离孔中使得组合物在每个分离孔之间均匀分布。
例如,分离孔结构可构造成使得分离孔的第一子集(如第一半)与彼此流体地连接,并且分离孔的第二子集(如第二半)与彼此流体地连接,但分离孔的第一子集不与分离孔的第二子集流体地连接。在这样的实例中,可将包括一种浓度的药物的第一组合物递送到分离孔的第一子集的一个或多个孔中,使得第一组合物在分离孔的第一子集的每个之间均匀分布,并且可将包括不同浓度的药物(或不同的药物)的第二组合物递送到分离孔的第二子集的一个或多个孔中,使得第二组合物在分离孔的第二子集的每个之间均匀分布。
通过在允许流体从供给板的分离孔通过转移适配器中的开口并进入96孔多孔板的孔中而基本上不干扰附着于其上的细胞的条件下离心处理转移组件,供给板中的流体可转移到包含待处理的细胞的96孔多孔板。
3.分析:可通过活细胞分析来分析药物对每个孔中细胞的影响。可获取每个孔中细胞的明场图像或视频。如果细胞本质上是荧光的(例如,由于转染到细胞基因组中的GFP基因),则可获得细胞的荧光图像。附加地或备选地,每个分离孔中的培养基可保留以用于使用例如与上述实例1中描述的那些方法类似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测试。
为了观察细胞对药物的反应的特定活性,可去除每个孔中的培养基,并且可使用与上述实例1中描述的那些方法类似的方法对细胞进行各种测定。例如,在染色测定中,96孔多孔板中的所有细胞都可一次处理和染色,而无需机器人液体处理器或多通道移液器。在荧光测定中,可获取来自细胞的荧光信号。

Claims (36)

1.一种用于转移流体的装置,包括:
平坦片材,所述平坦片材具有第一平坦表面、第二平坦表面和多个开口,其中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在所述第一平坦表面与所述第二平坦表面之间延伸;
多个主延伸部,其中所述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平坦表面突出并且包括主内腔;以及
多个次延伸部,其中所述多个次延伸部中的每个次延伸部从所述第二平坦表面突出并且包括次内腔,并且其中每个次内腔与开口和主内腔对准以产生连续的转移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具有内横截面积和外横截面积,并且所述内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外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主延伸部具有至少两个区域,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相对于所述平坦片材的不同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包括靠近所述平坦片材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所述平坦片材的第二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区域相对于所述平坦片材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平坦片材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包括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主内腔的至少一个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包括孔口、孔洞、狭缝、间隙、凹口、凹槽或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延伸部包括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主内腔的四个狭缝。
8.一种用于转移流体的系统,包括:
转移适配器,其中所述转移适配器包括第一侧、第二侧和多个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延伸;以及
接收板,其中所述接收板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转移适配器的第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供给板,所述供给板包括一个孔或多个孔,其中所述供给板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转移适配器的第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移适配器和所述供给板可移除地联接时,所述多所述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与所述多个孔中的不同孔对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适配器包括多个主延伸部,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主延伸部中的每个主延伸部构造成抵靠所述供给板的多个孔中的不同孔的内表面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板包括多个接收孔,并且其中当所述转移适配器和所述接收板可移除地联接时,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与所述多个接收孔中的不同接收孔对准。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适配器包括多个次延伸部,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次延伸部中的每个次延伸部构造成插入到所述多个接收孔中的不同接收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适配器包括在所述第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上的粘合剂。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适配器包括邻近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多个瓣叶,其中至少一个瓣叶能够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8-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适配器构造成仅当外力施加到所述流体时才允许流体流过所述多个开口。
17.一种用于转移流体的方法,包括:
联接转移适配器、供给板和接收板以形成处于第一位置(例如,直立位置)的转移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转移适配器定位于所述接收板下方和所述供给板上方;以及
围绕旋转轴线离心处理所述转移组件,其中当离心处理所述转移组件时,所述供给板定位成比所述转移适配器和所述接收板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线,
其中所述转移适配器包括多个开口,并且所述供给板包括多个孔,并且其中当所述转移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和当离心处理所述转移组件时,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与所述多个孔中的不同孔对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供给板与所述转移适配器分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给板和所述转移适配器联接时,在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与所述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密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允许流体从所述多个孔流过所述多个开口,但阻止所述流体在所述多个孔的孔之间流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包括附着于所述孔的靶剂,以及流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剂在离心处理之后保持附着于所述孔。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在离心处理之后转移到所述接收板。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板包括多个接收孔,并且其中当所述转移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和当离心处理所述转移组件时,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与所述多个接收孔中的不同接收孔对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板和所述转移适配器联接时,在所述多个接收孔中的每个接收孔与所述转移适配器之间形成密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密封允许流体通过所述多个开口流到所述多个接收孔,但阻止所述流体在所述多个接收孔的接收孔之间流动。
27.一种用于将流体从包括多个孔的供给板的孔转移和/或转移到包括多个孔的供给板的孔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孔包括附着于所述孔的多种靶剂和流体,包括:向所述供给板施加流体转移力,其中所述流体转移力对所述至少一个孔中的所述多种靶剂具有同时且基本一致的影响。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中的至少两个孔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附着于所述孔的多种靶剂和流体,并且其中所述流体转移力对所述至少两个孔中的每个孔中的所述多种靶剂具有同时且基本一致的影响。
29.一种用于转移流体的装置,包括:
平坦片材,所述平坦片材具有在第一侧上的第一平坦表面,以及在第二侧上的第二平坦表面,
具有在所述第二侧上的开口的所述第一侧上的多个隔室(例如,孔),
从所述第二平坦表面突出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隔室的开口的内腔的在所述第二侧上的多个延伸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延伸部构造成插入到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中。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延伸部均构造成抵靠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密封。
32.根据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构造成与所述接收孔的内壁形成角度,并且所述角度为约7度或更小。
33.根据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多个隔室中的试剂,如液体试剂,例如冻干试剂。
34.根据权利要求29-3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隔室包括构造成保持和/或分配试剂的结构。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突起。
36.一种用于转移试剂的方法,包括:
将根据权利要求29-3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与接收板联接以形成处于第一位置(例如,直立位置)的转移组件;以及
围绕旋转轴线离心处理所述转移组件,其中当离心处理所述转移组件时,所述装置定位成比所述接收板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线,
其中所述装置的每个开口与所述接收板的不同接收孔对准,由此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隔室中的试剂转移到所述对应的接收孔中。
CN202080070481.7A 2019-10-07 2020-10-06 材料转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47282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11811P 2019-10-07 2019-10-07
US62/911,811 2019-10-07
PCT/US2020/054432 WO2021071855A1 (en) 2019-10-07 2020-10-06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8282A true CN114728282A (zh) 2022-07-08

Family

ID=75437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0481.7A Pending CN114728282A (zh) 2019-10-07 2020-10-06 材料转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1796A1 (zh)
EP (1) EP4041455A4 (zh)
JP (1) JP2022551200A (zh)
KR (1) KR20220078670A (zh)
CN (1) CN114728282A (zh)
AU (1) AU2020363389A1 (zh)
WO (1) WO20210718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56450A1 (en) * 2022-02-14 2023-08-17 Omega Bio-Tek, Inc. Reagent container for transport
WO2024020342A1 (en) * 2022-07-20 2024-01-25 Synthego Corporation Liquid patch pane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8974A (en) * 1981-10-02 1984-09-04 Culture Tek Corporation Pipette sampler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020125197A1 (en) * 2001-03-08 2002-09-12 Hager David C. Multi-well apparatus
US20030143124A1 (en) * 2002-01-31 2003-07-31 Roberts Roger Q. Unidirectional flow control sealing matt
US20050051471A1 (en) * 2003-09-04 2005-03-10 Lane Joseph P. Underdrain usefu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ltration device
US20050236318A1 (en) * 2004-04-23 2005-10-27 Millipore Corporation Low holdup volume multiwell plate
US20070292317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Antera Biotech Corp. Reagent reaction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5100A (en) * 1981-10-02 1986-01-21 Culture-Tek Pipette device
US20050226786A1 (en) * 2001-03-08 2005-10-13 Hager David C Multi-well apparatus
US8753588B2 (en) * 2003-10-15 2014-06-17 Emd Millipore Corporation Support and stand-off ribs for underdrain for multi-wel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8974A (en) * 1981-10-02 1984-09-04 Culture Tek Corporation Pipette sampler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020125197A1 (en) * 2001-03-08 2002-09-12 Hager David C. Multi-well apparatus
US20030143124A1 (en) * 2002-01-31 2003-07-31 Roberts Roger Q. Unidirectional flow control sealing matt
US20050051471A1 (en) * 2003-09-04 2005-03-10 Lane Joseph P. Underdrain usefu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ltration device
US20050236318A1 (en) * 2004-04-23 2005-10-27 Millipore Corporation Low holdup volume multiwell plate
US20070292317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Antera Biotech Corp. Reagent reaction contai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31796A1 (en) 2022-10-20
EP4041455A4 (en) 2023-12-06
KR20220078670A (ko) 2022-06-10
JP2022551200A (ja) 2022-12-07
EP4041455A1 (en) 2022-08-17
AU2020363389A1 (en) 2022-04-14
WO2021071855A1 (en)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2881A (en) Temporary liquid storage cavities in a centrifuge tube
JP4074058B2 (ja) 流体試料と粒子物質を混合および流体試料から粒子物質を分離を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4948564A (en) Multi-well filter strip and composite assemblies
US20210283598A1 (en) Multi-well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reagent delivery device
ES2820340T3 (es) Dispositivo, sistema de análisis y procedimiento para realizar ensayos de aglutinación
EP0339769A1 (en) Multi-well filter strip and composite assemblies
US20220331796A1 (en)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WO1994016098A1 (en) Multiple-site chemotactic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7523412A (ja) ピペット操作ガイドを備えたマイクロ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US20210331158A1 (en) Cellular cassettes for the collection, storage, and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EP0459093B1 (en) Capillary inoculator and assembly for inoculating multiple test sites and method of inoculating test sites therewith.
WO2016208713A1 (ja) プレート
US20240050939A1 (en) Device for efficient medium exchange in microtiter pl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