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7032A -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7032A
CN114727032A CN202110076641.5A CN202110076641A CN114727032A CN 114727032 A CN114727032 A CN 114727032A CN 202110076641 A CN202110076641 A CN 202110076641A CN 114727032 A CN114727032 A CN 114727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ource
interface
control
unidirectional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66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66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70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7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0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确定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确定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以及使信号源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本发明可确保信号源调取和控制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源的调取和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对信号源进行安全调取和安全控制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低密级权限的人员想操作高密级信号源,并将高密级信号源调取到屏幕上供多人查看时,需要先得到相应的授权,以使其能够访问到该高密级信号源以及能向该高密级信号源发送信号调取命令,然而,这种经人为授权的操作以及随后的操作过程存在以下风险:被调取的高密级信号源的数据在调取过程中被截留,或高密级信号源的其他数据在操作过程中被窃取。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第一单向传输装置、单向视频传输装置、画面叠加融合装置、第二单向传输装置、第三单向传输装置和第四单向传输装置;
第四单向传输装置用于将信号源产生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并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中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以及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控制信号源,使其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进行响应并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 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单向视频传输装置、第一单向传输装置、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单向控制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和第三单向传输装置;
第三单向传输装置用于将信号源产生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中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 ui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发送至单向控制设备,由单向控制设备控制信号源,使其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进行响应并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 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单向视频传输装置、第一单向传输装置、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单向控制设备、控制网交换机、视频网交换机、视频编码设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和第三单向传输装置;
第三单向传输装置用于将信号源产生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并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将其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将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发送至控制网交换机,由控制网交换机再发送至单向控制设备,由单向控制设备控制信号源根据所述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进行响应以及使其将响应结果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视频编码设备;
视频编码设备用于将信号源响应结果编码成网络流信号并将该网络流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网交换机,并由视频网交换机进而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 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将所述网络流信号解码为视频流数据,以此视频流数据作为信号源响应结果,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使用户在调取和控制信号源时具有类似于操作本地电脑的体验和效率的同时,还确保了交互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使得信号源自身可以通过一种安全的机制参与交互,而不是完全被动地被交互。另外,并且,通过将ui界面的绘制结果直接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一方面可以确保ui界面快速显示于屏幕,避免再重新解析绘制,造成画面迟滞,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确保了信息传输和交互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他人通过截取其中一个路径的信息就可获取有用信息。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d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安全界面隔离箱示意图;
图1e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指令单向隔离箱示意图;
图1f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d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过程中信号源显示窗口的变化;
图5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的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凡涉及通过网络实现的,其本质旨在涵盖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等必要的固件或软件实现的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也涵盖通过一些服务端或其他计算机等作为中介实现的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本申请为简化描述,突出发明点,在描述网络连接时有时略去了对路由器/交换机的说明。在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网络可以包括Wi-fi网络、蓝牙网络、私人区域网络(PAN)、局域网 (LAN)、广域网(WAN)、IEEE 802.1x、内联网、互联网、外联网及其各项组合。网络也可以包括数字蜂窝电话网络,其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cdmaOne、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的(EV-DO)、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 (DECT)、数字AMPS(IS-136/TDM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WiMAX、LTE、 LTE 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 802.20。网络可以是公共接入的、私人的、虚拟私人的例如VPN。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涉及光纤,串口等连线的使用,为搭配这些连线,可能需要配套使用的转换模块,例如在将信号从网络转换到光纤上时,需要网转光模块,但在计算机网络端口本身即为光端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额外的网转光模块,鉴于这种模块是否必要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为简化起见,没有一一加以说明,但不表明对必要转换模块的省略。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所述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第一单向传输路径104上的相关装置、单向视频传输装置1041、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第二单向传输路径1061上的相关装置、第三单向传输路径1063上的相关装置和第四单向传输路径1064上的相关装置。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单向传输路径上可以包括各种可以实现单向传输或单向控制目的装置,所述的用于实现单向传输或单向控制目的装置可以是一个单向控制设备或单向传输线缆等单向传输装置,或是由一个控制装置和传输线缆等组成的整体,在作为整体实现单向传输或单向控制目的时,本申请并不限制整体中的各个控制装置或连接线缆本身必须是单向工作的,例如,有些设备或设备间的连接线缆或许存在双向或多向通路,但作为整体的单向传输装置仍可以实现单向传输或单向控制;再例如,所述路径上可能涉及网络连接(件),但当该网络连接结合了其他设备后,其结合后的整体可以实现单向的目的,如下文还将描述的,此类情况也都在本发明的预料范围和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可以预先存储多个ui界面,以及各个ui界面和输入的对应关系。例如,存储各个ui界面和各个登陆信息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根据登陆信息来确定对应的ui界面:当用户以不同帐号登录时,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接收和分析所述用户的输入(账号),根据输入(帐号) 调取相应id的ui界面。此外,在屏幕100由多个屏幕拼接而成的情况下,所述ui 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可以存储ui界面和屏幕的对应关系,或者登陆信息和屏幕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在确定ui界面后,确定对应的屏幕,或者根据登陆信息确定对应的屏幕。此外,可以对不同的帐号设置不同的权限,使得当某些帐号登录时,只能使用特定的一个ui界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i界面的内容可以包括保存、标绘、删除、录屏、撤销、清空等交互标签、显示窗口分布、鼠标等。各个不同的ui界面可以有不同的标签、框线分布等。所述标绘意指划线,加入几何结构图,流程图,以及进行标注,加入文字,进行着色等动作;ui数据是描述一个ui界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处的位置等信息的数据,所述各个组成部分如保存、标绘、删除、录屏、撤销、清空等交互标签、显示窗口、鼠标等。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可以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所要调取的ui界面、用于控制ui界面1025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设所控信号源为信号源1)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1025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1041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只存在一个ui界面时,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将无需另行确定所要调取的ui界面,以及响应所述输入(例如一旦检测到有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相关的输入),通过单向视频传输装置1041将ui界面对应的画面输出到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上,由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108将ui界面输出至屏幕100。通过将所要操作的ui界面输出至所述屏幕100,用户可以在后续交互动作中参考屏幕上的显示内容进行输入操作,例如,移动本地鼠标,敲击本地键盘,输入快捷键等,以便改变ui界面或控制信号源,最终使信号源在屏幕上的显示界面相应改变或信号源输出内容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例如可以包括点击图中信号源1所在方格内的下拉菜单,移动、放大或缩小信号源1的显示窗口位置,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例如可以包括播放、暂停、关闭信号源的控制命令等。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还用于将初始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 数据,以及随后的响应控制命令后的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104向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输出。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可以通过ui界面及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实时确定ui界面的变化及相应的ui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仅仅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中的鼠标位置信息和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传输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鼠标位置信息包括指针位置数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还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1061控制信号源1进行响应,以及使信号源1将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1063输出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
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用于接收ui界面(即ui界面帧)、接收所述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屏幕,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如,将来自信号源1的内容显示到图1a中的ui界面上的标明了“信号源1”字样的位置处,并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作为其中一个融合方式,例如也可以包括:先输出ui界面,然后在ui界面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在ui界面上的鼠标位置处输出鼠标图样。鉴于在一个界面上融入其他信息所进行的融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此处不再具体展开说明,且这些融合方式也在本发明所要涵盖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输入产生装置101。参考图1a,输入产生装置101例如可以为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输入产生装置的输入,来触发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通过单向视频传输装置将所要操作的ui界面输出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108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通过输入产生装置输入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
所述输入产生装置例如还可以为红外边框触控输入设备,也可以是电容触控设备。此外,所述输入产生装置还可以是以电感应、磁感应、热感性、光感应等各种方式来捕获触控或其他控制动作的输入产生装置。此外,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产生控制指令。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输入产生装置可以在空间上叠加在屏幕100上,如下面还将描述的,屏幕100可以提供控制对象的画面,当输入产生装置为透明的触控装置时,通过将触控装置叠加在屏幕之上,通过参考透明的触控装置下方的屏幕的画面,可以在输入产生装置上实现可视化触控。屏幕100和输入产生装置在整个装置中的连接方式如图1a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还可以保存ui 界面响应结果,用于更新预先存储的ui界面,作为下一次所要调取的ui界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104向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输出ui界面的ui数据,包括将ui数据通过以下方式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
将ui数据通过以下a)-b)之一的第一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
a)单向光纤;
b)单向串口线;
此时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路径上包括单向光纤,或者包括单向视频线等单向连接件。所述单向光纤包括光纤和光纤隔离器。此外,在本申请中,为简化描述,单向光纤旨在涵盖可能需要与其配套使用的光端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转串设备或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转光设备)等配件,鉴于这种配套使用与否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在上下文显而易见的情况下,没有一一展开说明。另外,其他用于实现单向传输的装置也在本发明预料范围内。与此相应,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单向传输装置,以下情况与此类似,不再重复声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将ui数据通过以下方式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08:
将ui数据依次通过第一网络、网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传输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将ui数据通过以下方式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将ui数据依次通过第一网络、以下c)-d)之一的第一单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网络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c)单向光纤;
d)网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将ui数据通过以下方式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将ui数据依次通过以下e)-f)之一的第一单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网络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e)单向光纤;
f)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的组合。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仅为区别描述两个网络而用到的概念,无其他特指含义;在一些附图及描述中,控制网交换机或视频网交换机所在网络可以用来指代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通过以下a)-d)之一的第二单向传输装置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a)单向光纤;
b)单向串口线;
c)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d)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依次通过第一网络和以下e)-h)之一的第二单向传输装置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e)网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f)网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g)网转串设备、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h)网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依次通过第一网络、以下i)-m)之一的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和信号源所在的第三网络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i)单向光纤;
j)网转串设备、单向串口线和串转网设备的组合;
k)网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的组合;
l)网转串设备、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的组合;
m)网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单向串口线和串转网设备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依次通过以下n)-r)之一的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和信号源所在的第三网络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n)单向光纤;
o)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单向串口线和串转网设备的组合;
p)单向光纤和光转网设备的组合;
q)单向串口线和串转网设备的组合;
r)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光转网设备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通过单向控制设备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通过以下a)-d)之一的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将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传输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a)单向光纤;
b)单向串口线;
c)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d)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依次通过第一网络和以下e)-h)之一的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将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传输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e)网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f)网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g)网转串设备、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h)网转光设备、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通过第一网络将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传输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通过以下i)-l)之一的第二单向传输装置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
i)单向光纤;
j)单向串口线;
k)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l)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1)使信号源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以下a)-b)之一的第三单向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a)单向光纤;
b)单向视频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使信号源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以下c)-d)之一的第三单向传输装置传输至视频编码设备,由视频编码设备将信号源响应结果编码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网络流信号通过第二网络发送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由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将所述网络流信号解码为视频流数据,以此视频流数据作为信号源响应结果进行所述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对应的屏幕100:
c)单向光纤;
d)单向视频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网络隔离;所述第二网络和第三网络网络隔离;第一网络和第三网络网络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用户在信号源上进行操作,通过信号源向外输出控制命令,以控制屏幕100上的ui界面;为从表述上区分于前面提到的用户输入,将该信号源上产生的输入称为辅助输入。该辅助输入将通过第四单向传输路径传输给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作为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所有控制命令中的其中一个,辅助输入通过第四单向传输路径传输给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包括通过以下i)-l)之一的第四单向传输装置传输给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
i)单向光纤;
j)单向串口线;
k)单向串口线、串转光设备和单向光纤的组合;
l)单向光纤、光转串设备和单向串口线的组合。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对该辅助输入的处理和响应方式类似于前面对输入产生装置101产生的输入的处理和响应方式,但对信号源上产生的并非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输入可以拒绝响应。
在以上描述中,通过第一路经实现的各种传输和控制、通过第二路径实现的各种传输和控制、以及通过第三路径实现的各种传输和控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组合,以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关于单向控制设备,下文还有进一步描述。
图1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其中与图1a的不同之处在于图示虚线部分,虚线框外的部分与图1a类似,因此沿用图1a的附图标记。
图1b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安全指令服务箱365。控制指令经由控制网交换机33后发送至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参考图1c)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52,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53,以及连接在发射端和指令分发服务器之间的单向串口线,和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的单向串口线。在本申请中,为简化描述,有时也将光纤和光纤隔离器合称为单向光纤。串口光端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也可以称为串转光设备或光转串设备。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换成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沿对应的串口光端机发射端,单向光纤,串口光端机接收端输出,如沿图1c第1行的传输链路输出,或沿第2行的传输链路输出。图中示出两组传输链路,根据实际信号源的个数,可以配置相应组数的传输链路。在网络端连线为光纤的情况下,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可以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和多条单向光纤,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用于将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也即,此时不需要另行将网络信号转换为光学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网络端连线为电缆的情况下,指令分发服务器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化成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1b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指令输出盒(3611,3621)。该指令输出盒包括串口和USB口,用于接收安全指令服务箱输入的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如控制鼠标、键盘、多点触控指令),并对其进行解析,最终形成HID标准设备协议,从而实现对信号源的多点触控、鼠标和键盘控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该部分的功能也可以集成到安全指令服务箱中。如果安全指令服务箱传输的是其他非串口形式的信号,指令输出盒也可以对其进行解析,最终形成HID标准设备协议,从而实现对信号源的多点触控、鼠标和键盘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1b所示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安全界面隔离箱366,该安全界面隔离箱366包括视频光端机发射端3661,视频光端机接收端3662,连接在视频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 3663,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的输出端口的视频线。安全界面隔离箱366用于实现图示的x方向的单向传输。视频光端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根据其所转换的对象的不同,也可以称为电转光设备或光转电设备,或称为视转光设备或光转视设备。图中示出两组传输链路,根据实际信号源的个数,可以配置相应组数的传输链路。每条传输链路包含视频光端机发射端,视频光端机接收端,连接视频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以及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1b所示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指令单向隔离箱367,指令单向隔离箱367包括依次连接信号源的单向串口线、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71,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73,以及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的单向串口线。指令单向隔离箱用于接收信号源上产生的控制指令,并使其被单向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响应,包括将串口信号形式的控制命令转换成例如usb控制命令,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所要调取的ui界面或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如前面参考图1a所描述的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方式,此处不再重复;若确定所述控制命令为用于控制其他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则拒绝执行所述命令。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其中与图1a的不同之处在于图示虚线部分,虚线框外的部分与图1a类似,因此沿用图1a的附图标记。
在图2a中,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02将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控制网交换机13发送至单向控制设备161,单向控制设备161接收来自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12的控制命令,并根据该控制命令控制信号源1,信号源1 响应所述单向控制设备161的控制,执行相应的键盘、鼠标、触控等操作,并将与该操作结果或响应结果对应的信号源1内容(如视频流数据形式的视频内容) 通过单向视频线或单向光纤等单向传输装置单向发送至视频编码设备163,由视频编码设备将视频流数据编码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该网络流信号形式的视频内容经由视频网交换机15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8。
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信号源的不同,单向控制设备161的组成及其对信号源的作用方式可以相应变化。例如,在信号源为计算机的情形下,可以通过单向控制设备161向信号源发送协议形式的控制数据,以对信号源进行单向控制,信号源的内容不会反向传输至单向控制设备。在信号源为摄像头等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单向控制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单向传输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摄像头,所述单向传输装置可以阻断摄像头内容反向朝单向控制设备流出。例如,单向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单向传输装置和usb控制器,usb控制器是标准usb-hid设备,通过usb与信号源相连,能够对信号源进行键盘和鼠标的控制。
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8接收来自视频网交换机的信号源1的网络流信号形式的视频内容,将其解码为视频流数据,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用于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来自视频网交换机的信号源1的网络流信号形式的视频内容,将其解码为视频流数据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对应的屏幕,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进行加密,以便进一步提高交互安全性;所述的进行加密可以是在发送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之前对其进行加密,或者在所述第二单向传输路径上对其进行加密,例如,在第二单向传输路径上(如在网转串设备之后)引入加密设备,以对其进行加密,或者可以在第二单向传输路径上的某个硬件内(如网转串设备等)引入加密软件,以对其进行加密。相应地,收到控制命令的信号源对控制命令进行解密,以及进行响应,或者可以在邻近信号源处引入解密设备,以对其进行解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将信号源响应结果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之前,对所述信号源响应结果进行加密,或者包括在第三单向传输路径上对其进行加密;相应地,收到信号源响应结果的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对加密内容进行解密,或者可以在在邻近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处引入解密设备,以对其进行解密。以下实施例亦同。
图2b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其中与图2a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第一单向传输路径104位于所述控制网交换机和视频网交换机之间,ui数据通过控制网交换机、第一单向传输路径(或单向传输装置)和视频网交换机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其余部分和图2a类似,因此,为简化起见不再赘述。
根据工作环境中对网络环境的需求与否,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上述系统的组成部件有所变化,例如使其中与网络接入有关的部件存在或省略。例如,1)若不需要视频网交换机,只需要控制网交换机,ui数据可以通过控制网交换机和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2)若不需要控制网交换机,只需要视频网交换机,ui数据可以通过单向传输装置和视频网交换机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若不需要视频网和控制网环境,ui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与以上1)对应的是,控制数据可以通过控制网交换机传输至单向控制设备。与以上2和3)对应的是,控制数据可以直接传输至单向控制设备。与以上1)和3)对应的是,信号源的响应结果通过单向光纤或单向视频线被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与以上2)对应的是,信号源的响应结果由视频编码设备编码,编码结果通过单向光纤或其他单向传输线(如电缆)传输至述视频网交换机,并由视频网交换机进而传输至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18。
此外,前面围绕图1a描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过程的各个细节可以被应用于此处,或经适当调整后可以被应用于此处。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图2c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其中与图2a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虚线框部分。鉴于虚线框内的部件和图1b所涉部分类似,故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相对于图2a,图2c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安全指令服务箱365。控制指令经由控制网交换机33后发送至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参考图 1c)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52,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53,以及连接在发射端和指令分发服务器之间的单向串口线,和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 的单向串口线。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换成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沿对应的串口光端机发射端,单向光纤,串口光端机接收端输出,如沿图1c第1行的传输链路输出,或沿第2行的传输链路输出。图中示出两组传输链路,根据实际信号源的个数,可以配置相应组数的传输链路。在网络端连线为光纤的情况下,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可以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和多条单向光纤,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用于将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也即,此时不需要另行将网络信号转换为光学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网络端连线为电缆的情况下,指令分发服务器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化成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2c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指令输出盒(3611,3621)。该指令输出盒包括串口和USB口,用于接收安全指令服务箱输入的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如控制鼠标、键盘、多点触控指令),并对其进行解析,最终形成HID标准设备协议,从而实现对信号源的多点触控、鼠标和键盘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2c所示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安全界面隔离箱366,该安全界面隔离箱366包括视频光端机发射端3661,视频光端机接收端3662,连接在视频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63,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的输出端口的视频线。安全界面隔离箱366用于实现图示的x方向的单向传输。
指令单向隔离箱367包括依次连接信号源的单向串口线、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71,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73,以及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的单向串口线。指令单向隔离箱用于接收信号源上产生的控制指令,并使其被单向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响应,包括将串口信号形式的控制命令转换成例如usb控制命令,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所要调取的ui界面或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如前面参考图1a所描述的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方式,此处不再重复;若确定所述控制命令为用于控制其他信号源而非控制ui 界面的控制命令,则拒绝执行所述命令。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对图 2a的一些其他描术根据上下文情况也可以适用于此处,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图2d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其中与图2b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虚线框部分。鉴于虚线框内的部件和图1b所涉部分类似,故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相对于图2b,图2d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安全指令服务箱365。控制指令经由控制网交换机33后发送至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参考图 1c)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52,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53,以及连接在发射端和指令分发服务器之间的单向串口线,和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 的单向串口线。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换成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沿对应的串口光端机发射端,单向光纤,串口光端机接收端输出,如沿图1c第1行的传输链路输出,或沿第2行的传输链路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2d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指令输出盒(3611,3621)。该指令输出盒包括串口和USB口,用于接收安全指令服务箱输入的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如控制鼠标、键盘、多点触控指令),并对其进行解析,最终形成HID标准设备协议,从而实现对信号源的多点触控、鼠标和键盘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2d所示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安全界面隔离箱366,该安全界面隔离箱366包括视频光端机发射端3661,视频光端机接收端3662,连接在视频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 3663,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的输出端口的视频线。安全界面隔离箱366用于实现图示的x方向的单向传输。
指令单向隔离箱367包括依次连接信号源的单向串口线、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71,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73,以及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的单向串口线。指令单向隔离箱用于接收信号源上产生的控制指令,并使其被单向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响应,包括将串口信号形式的控制命令转换成例如usb控制命令,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所要调取的ui界面或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如前面参考图1a所描述的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方式,此处不再重复;若确定所述控制命令为用于控制其他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则拒绝执行所述命令。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对图2a及其他附图的一些其他描术可以被应用于此处,或经适当调整后可以被应用于此处。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所述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多网安全使用装置300、控制网交换机33、视频网交换机35、单向控制设备(361,362;371,372)、视频编码设备(363, 364;373,374),以及连接信号源(信号源1,信号源2;信号源n,信号源m) 和视频编码设备(363,364;373,374)之间的单向传输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还可以包括一个输入产生装置31。
多网安全使用装置300包括: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单向传输装置34、单向视频传输装置341(如单向hdmi视频线或vga视频线)、和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接收并分析用户输入(如登陆帐号),确定该操作对应的ui界面325,以及操作对象(信号源1),根据ui界面325相关的ui 数据绘制ui界面,以及通过单向视频传输装置341将所述ui界面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并由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输出至屏幕301,使用户可在屏幕上看到所要操作的ui界面325。随后,用户可以参考屏幕301上的界面305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可以接收和分析用户的进一步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输入对应的用于控制ui界面325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1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以及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界面,并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所述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还通过最初ui数据及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确定实时ui数据,并通过单向传输装置34向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输出ui数据。所述ui 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还将用于控制信号源1的控制命令通过控制网交换机 33发送至对应的单向控制设备361,由单向控制设备361控制信号源1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1的控制命令进行响应,以及使响应结果通过一个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视频编码设备363;视频编码设备363用于将信号源响应结果编码成网络流信号并将该网络流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网交换机,并由视频网交换机进而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用于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对应的屏幕301,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前所述,所述屏幕也可以由多个屏幕拼接而成,若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接收并分析输入的登陆帐号后确定该操作对应于ui界面325,以及对应于其中一个屏幕和信号源1,则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将所述屏幕id连同所述鼠标位置信息和信号源显示位置信息一起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使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将最终的画面输出至目标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也可以将控制网交换机33、视频网交换机35、单向控制设备(361,362;371,372)、视频编码设备(363,364;373,374),以及连接信号源(信号源1,信号源2;信号源n,信号源m)和视频编码设备(363, 364;373,374)之间的单向传输装置全部集成到多网安全使用装置300中,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信号源接入集成后形成的多网安全使用装置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可以包括事件采集单元321,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布局数据分发单元323,ui界面视频输出单元320,和控制数据处理和分发单元324。
事件采集单元321接收输入产生装置的输入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
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接收和分析事件采集单元321发送的用户输入,确定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以及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并根据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以及绘制ui界面,以及将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发送至控制数据处理和分发单元32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还可以分析确定与所述输入对应的初始 ui界面,例如当存在多个ui界面可供调用时。
所述绘制ui界面包括绘制初始ui界面,也包括对根据所述控制命令进行实时响应后的ui界面进行绘制。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还将绘制的ui界面发送至ui界面视频输出单元320,并由其通过单向视频传输装置341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由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将所述ui界面输出至屏幕。如图4所示, 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绘制初始的ui界面,并分析用户的鼠标拖拽动作 (如,使ui界面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相应地从实线框a变化为图示虚线框b所在位置),并进行相应地绘制,以及将绘制结果发送至ui解码视频输出单元320, 由后者将绘制结果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由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将实时的 ui界面呈现于屏幕上。
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分析确定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控制命令例如可以包括用于播放、暂停、关闭信号源的控制命令,或在信号源对应的窗口内输入文字的控制命令等。控制数据处理和分发单元324接收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发送至控制网交换机33,由控制网交换机 33再将所述数据发送至单向控制设备,由单向控制设备控制信号源1执行相应的动作,如前面所述的。控制数据处理和分发单元除了接收和分发控制命令外,还可以对控制命令进行分发前的数据格式的编码和加密处理,以适于进一步传输和使信息保密。
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还确定ui界面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发送至布局数据分发单元323,后者将所述数据通过单向传输装置34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38,使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将相关信号源的视频内容输出至信号源显示窗口,并在相应位置进行鼠标指示。当信号源显示窗口经过用户拖拽放大后,信号源显示窗口的位置和鼠标位置都发生变化,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将所述变化后的ui数据发送至布局数据分发单元323,后者将所述数据通过单向传输装置34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根据ui数据确定其中的鼠标位置信息和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并使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将相关信号源的视频内容输出至变化后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并在相应的新位置进行鼠标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的各个单元也可以互相合并,或以不同方式重新划分,以同样实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32的整个功能。例如,所述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中的一些功能可以分散到ui界面视频输出单元320,布局数据分发单元323和控制数据处理和分发单元324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可以包括:ui界面视频接收单元381,用于接收ui界面视频输出单元320输出的ui界面;布局数据接收单元382,用于接收布局数据分发单元323发送的所述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视频解码单元382,用于接收信号源响应结果,包括接收来自视频网交换机35的信号源响应结果对应的网络流信号,将其解码为视频流数据;融合单元380,用于输出所述绘制的ui界面,根据所述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在对应的信号源显示窗口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所述鼠标位置信息在最终的输出画面中进行鼠标指示。输出结果将显示于所述屏幕301 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的各个单元也可以互相合并,或以不同方式重新划分,以同样实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38的整个功能。
此外,前面围绕图1a-2d描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过程的各个细节可以被应用于此处,或经适当调整后可以被应用于此处。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示意图。
为简化起见,与图3a相同的部件此处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3b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安全指令服务箱365。控制指令经由控制网交换机33后发送至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参考图1c)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52,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53,以及连接在发射端和指令分发服务器之间的单向串口线,和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54的单向串口线。在本申请中,为简化描述,有时也将光纤和光纤隔离器合称为单向光纤。串口光端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也可以称为串转光设备或光转串设备。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换成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沿对应的串口光端机发射端,单向光纤,串口光端机接收端输出,如沿图1c第1行的传输链路输出,或沿第2行的传输链路输出。图中示出两组传输链路,根据实际信号源的个数,可以配置相应组数的传输链路。在网络端连线为光纤的情况下,安全指令服务箱365可以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和多条单向光纤,指令分发服务器3651用于将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也即,此时不需要另行将网络信号转换为光学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网络端连线为电缆的情况下,指令分发服务器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化成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3b所示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指令输出盒(3611,3621)。该指令输出盒包括串口和USB口,用于接收安全指令服务箱输入的串口形式的控制指令(如控制鼠标、键盘、多点触控指令),并对其进行解析,最终形成HID标准设备协议,从而实现对信号源的多点触控、鼠标和键盘控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该部分的功能也可以集成到安全指令服务箱中。如果安全指令服务箱传输的是其他形式的信号,指令输出盒也可以对其进行解析,最终形成HID标准设备协议,从而实现对信号源的多点触控、鼠标和键盘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3b所示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安全界面隔离箱366,该安全界面隔离箱366包括视频光端机发射端3661,视频光端机接收端3662,连接在视频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 3663,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的输出端口的视频线,安全界面隔离箱366用于实现图示的x方向的单向传输。视频光端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根据其所转换的对象的不同,也可以称为电转光设备或光转电设备,或称为视转光设备或光转视设备。图中示出两组传输链路,根据实际信号源的个数,可以配置相应组数的传输链路。每条传输链路包含视频光端机发射端,视频光端机接收端,连接视频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以及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
指令单向隔离箱367包括依次连接信号源的单向串口线、串口光端机发射端3671,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光纤,光纤中的光纤隔离器3673,以及连接串口光端机接收端3672的单向串口线。指令单向隔离箱用于接收信号源上产生的控制指令,并使其被单向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如被其中的采集和转换模块3211接收。采集和转换模块3211将串口信号形式的控制命令转换成例如usb控制命令后,发送至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ui界面绘制和事件响应单元322分析所述控制命令,若确定该命令为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则根据该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以及绘制ui界面,具体如前面参考图3所描述的;若确定所述控制命令为用于控制其他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则拒绝执行所述命令。
图3b中其余部件的功能和原理与图3a类似,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重复。
在本申请中,交换机也可以为网管型交换机,提供基于终端控制口(Console)、基于Web页面以及支持Telnet远程登录网络等多种网络管理方式。可以对该交换机的工作状态、网络运行状况进行本地或远程的实时监控,纵观全局地管理所有交换端口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中,还可以引入额外的服务器(可称为级联服务器),该服务器网络连接多个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以对各个画面叠加融合装置的融合结果进行统一调度。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1.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从信号源单向输入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辅助输入中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 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S2.确定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S3.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以及使信号源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对应的屏幕;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11..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从信号源单向输入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辅助输入中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 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S12.确定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S13.将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控制网交换机发送至单向控制设备,单向控制设备根据该控制命令控制信号源,使信号源响应所述单向控制设备的控制,并将响应结果通过单向传输装置单向发送至视频编码设备,由视频编码设备将视频流数据编码为网络流信号以及将该网络流信号形式的视频内容经由视频网交换机发送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来自视频网交换机的信号源的网络流信号形式的视频内容,将其解码为视频流数据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对应的显示装置,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此外,前面参考各图描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中涉及的信号源调取过程或方法也适用于此处,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与所述输入对应的初始ui界面。例如,当存在多个ui界面可供调用时,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ui界面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要操作的ui界面;所述绘制ui 界面包括绘制初始ui界面,也包括对根据所述控制命令进行实时响应后的ui界面进行绘制。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用于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从信号源单向输入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向画面叠加融合装置)输出ui数据;
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以及使信号源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此外,前面参考各图描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中涉及的信号源调取过程或方法也适用于此处,即,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图7示出示例性的用于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总线53。
在一些实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501、输入端口502、输出端口 503、以及输出设备504。其中,输入端口502、处理器51、存储器52、以及输出端口503通过总线53相互连接,输入设备501和输出设备504分别通过输入端口 502和输出端口503与总线53连接,进而与多信号源调度的设备的其他组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也可以用I/O接口表示。具体地,输入设备5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端口5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处理器51;处理器51基于存储器5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52中,然后通过输出端口503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504;输出设备503将输出信息输出到设备的外部。
上述存储器52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52可包括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2 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2可在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 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总线53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多信号源调度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53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 (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 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 (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处理器51基于存储器5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从信号源单向输入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辅助输入中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 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向画面叠加融合装置输出ui数据;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以及使信号源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此外,前面参考各图描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中涉及的信号源调取过程或方法也可以作为处理器的执行步骤之一被纳入此处,即,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以多种方式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设备中的执行过程。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根据前面参考图3a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的功能来分割成多个单元,或者包括前面参考图3a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复述。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设备的各个部分。所述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或其中的一部分。所述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和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仅仅是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
前面参考图1-4所作的相应细节描述通过引用的方式囊括在此处,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从信号源单向输入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辅助输入中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路径向画面叠加融合装置输出ui数据;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路径控制信号源进行响应,以及使信号源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路径输出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使用户在调取和控制信号源时具有类似于操作本地电脑的体验和效率的同时,还确保了交互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使得信号源自身可以通过一种安全的机制参与交互,而不是完全被动地被交互。另外,并且,通过将ui界面的绘制结果直接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一方面可以确保ui界面快速显示于屏幕,避免再重新解析绘制,造成画面迟滞,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确保了信息传输和交互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他人通过截取其中一个路径的信息就可获取有用信息。

Claims (16)

1.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第一单向传输装置、单向视频传输装置、画面叠加融合装置、第二单向传输装置、第三单向传输装置和第四单向传输装置;
第四单向传输装置用于将信号源产生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并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中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以及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控制信号源,使其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进行响应并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三单向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2.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单向视频传输装置、第一单向传输装置、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单向控制设备和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和第三单向传输装置;
第三单向传输装置用于将信号源产生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中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ui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将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发送至单向控制设备,由单向控制设备控制信号源,使其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进行响应并将信号源响应结果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以及接收信号源响应结果,并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3.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包括:
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单向视频传输装置、第一单向传输装置、画面叠加融合装置、单向控制设备、控制网交换机、视频网交换机、视频编码设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和第三单向传输装置;
第三单向传输装置用于将信号源产生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辅助输入传输至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分析用户输入和所述辅助输入,并根据预先存储的输入和控制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和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所述的用于控制ui界面的控制命令,控制ui界面进行响应,并根据ui界面响应结果绘制界面,以及将绘制的ui界面通过所述单向视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将其通过第一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ui界面及信号源控制装置还将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发送至控制网交换机,由控制网交换机再发送至单向控制设备,由单向控制设备控制信号源根据所述用于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命令进行响应以及使其将响应结果通过第二单向传输装置输出至视频编码设备;
视频编码设备用于将信号源响应结果编码成网络流信号并将该网络流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网交换机,并由视频网交换机进而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接收ui界面,接收所述ui界面响应结果对应的ui数据并确定其中的信号源显示窗口信息和鼠标位置信息,接收所述网络流信号,并将所述网络流信号解码为视频流数据,以此视频流数据作为信号源响应结果,进行融合以及将融合结果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融合包括在ui界面上的信号源显示窗口内显示信号源响应结果,以及根据鼠标位置信息在相应位置给出鼠标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还包括输入产生装置,用于产生所述用户输入;
所述输入产生装置包括透明的触控装置,该透明的触控装置叠加在显示装置之上;或者,
所述输入产生装置包括基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红外光幕式触控屏幕。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包括:安全指令服务箱,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使所述控制指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使所述信号源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单向控制设备包括:安全指令服务箱,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使所述控制指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使所述信号源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安全指令服务箱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以及一组或多组第一传输链路;
所述第一传输链路由依次连接至所述指令分发服务器的第一串转光设备、第一单向光纤、第一光转串设备和第一单向串口线组成,所述第一传输链路的组数和信号源的个数相同;指令分发服务器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化成串口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串口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第一传输链路,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第一传输链路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包括安全界面隔离箱,其包括一组或多组第二传输链路,第二传输链路由第一视频线、视转光设备、第二单向光纤、光转视设备和视频线组成,每组第二传输链路用于使信号源响应结果被单向传输至所述画面叠加融合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单向传输装置包括安全界面隔离箱,其包括一组或多组第二传输链路,第二传输链路由第一视频线、视转光设备、第二单向光纤、光转视设备和视频线组成,每组第二传输链路用于使信号源响应结果被单向传输至所述视频编码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安全指令服务箱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和多条第三单向光纤,指令分发服务器用于将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第三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第三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安全界面隔离箱包括多条第四单向光纤,每条第四单向光纤用于接收对应的信号源响应结果,并使响应结果通过对应的第四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拼接控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安全指令服务箱包括指令分发服务器和多条第五单向光纤,指令分发服务器用于将网络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转化成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并将光学信号形式的控制指令分发至对应的第五单向光纤,使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第五单向光纤单向传输至所要控制的信号源。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输出盒;指令输出盒包括一个串口和USB口,指令输出盒用于将控制指令转化成HID标准设备协议,并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USB口输出至对应的信号源;所述指令输出盒的个数和信号源的个数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信号源分别位于网络隔离的不同子网内;每个子网之间网络隔离;所述信号源包括:网络摄像机、网络传感设备、网络智能显示和/或控制设备、网络计算设备、移动设备或其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信号源包括GIS地图装置,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调取地图上的热点摄像头以及将热点摄像头拍摄的内容显示于显示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信号源调取和控制系统,还包括级联服务器,其网络连接多个画面叠加融合装置,以对各个画面叠加融合装置的融合结果进行统一调度。
CN202110076641.5A 2021-01-20 2021-01-20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7270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6641.5A CN114727032A (zh) 2021-01-20 2021-01-20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6641.5A CN114727032A (zh) 2021-01-20 2021-01-20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032A true CN114727032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4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6641.5A Pending CN114727032A (zh) 2021-01-20 2021-01-20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70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7810A (zh) * 2022-08-03 2022-11-01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源并行交互系统
CN116996562A (zh) * 2023-02-20 2023-11-03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跨网安全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7810A (zh) * 2022-08-03 2022-11-01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源并行交互系统
CN115277810B (zh) * 2022-08-03 2024-02-09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源并行交互系统
CN116996562A (zh) * 2023-02-20 2023-11-03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跨网安全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62931B (zh)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EP295332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ecuring instant messaging sessions
CN111263127B (zh)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48622B (zh) 多信号源界面交互系统
CN104685851A (zh) 安全地加入安全无线通信网络
CN107786331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27032A (zh)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69099A (zh) 一种基于指纹账户的多网络帐号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12182635B (zh) 一种联合建模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14200163A1 (ko) 광학 문자 인식을 이용하는 정보 암호화 시스템 및 정보 암호화 방법
CN112954050B (zh) 分布式管理方法及装置、管理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1468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一种网卡
CN103401771A (zh) 网络隔离方法及系统
US201401153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data service, client device for network data service
CN114449182A (zh)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727033A (zh)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727034A (zh) 信号源调取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726838B (zh) 对多个信号源进行远程安全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14389764B (zh) 基于多个双链路设备的对多个信号源进行远程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14726904A (zh) 对信号源进行远程安全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22151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491723A (zh) 一种计算机的加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15695218A (zh) 基于零信任机制的运维管理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CN116996562A (zh) 跨网安全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12861178B (zh)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在线协作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