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2692A -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 Google Patents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2692A
CN114712692A CN202210172258.4A CN202210172258A CN114712692A CN 114712692 A CN114712692 A CN 114712692A CN 202210172258 A CN202210172258 A CN 202210172258A CN 114712692 A CN114712692 A CN 114712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healing
skin
malposition
fa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22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太雄
龚坤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enzhi Medical Beauty Cli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enzhi Medical Beauty Cli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enzhi Medical Beauty Cli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enzhi Medical Beauty Cli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22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2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2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2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涉及容颜小针美容技术领域。该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包括以下过程:S1.在治疗前,将双美胶原蛋白溶液与干细胞悬液、透明质酸溶液、抗氧化分子和生理盐水等按比例充分混合制作出高浓度胶原蛋白复配液,以备治疗使用;S2.对患者需要进行祛皱的皮肤周围进行清洁,对于面部则还需要使用洗面奶进行清洁处理。本发明提供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在不同相邻组织同一层面粘连愈合或同一组织折叠加强后不同层面粘连愈合,达到快速增长区域内胶原蛋白细胞并逐渐折叠提升牵拉的“错位愈合”效果,能够在一定基础上代替小范围线雕和筋膜悬吊,修复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颜小针美容技术领域,具体为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背景技术
无论是皮肤科领域还是其他的医学领域,微创医学都已经成为一个医学发展的趋势,广义地说,它包括一切小切口及微小创伤的外科治疗手段,而微创美容就是以医学美容为目的所采用的微创技术,例如:化学剥脱术、激光及射频术、注射填充技术、内窥镜治疗以及微创美容外科手术等,其特点是创伤小、安全、快捷、痛苦轻、恢复快,所以,微创美容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青睐,注射美容在国内是继激光美容后兴起的又一个微创医学美容的重要的领域,它是通过注射手段美化面部轮廓、改善皮肤质地获得面部年轻化、美化的美容方法,对于患者而言,注射美容痛苦小、安全有效、起效快、停工期短或无,因此,注射美容是目前我国正在兴起并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类新兴美容技术,已成为皮肤科极具开发潜力的新领域。
目前,美容注射产品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吸收的物质,如:玻尿酸、胶原蛋白、肉毒素等,因可以吸收代谢而需要反复注射,另外是一些不可吸收的异物填充,时效性较长,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吸收效果好、使用安全、无副作用、效果自然持久、周期短、操作方便快捷等特点的美容注射产品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解决了患者皮肤松弛和凹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包括以下过程:
S1.胶原蛋白复配液制备
在治疗前,将双美胶原蛋白溶液与干细胞悬液、透明质酸溶液、抗氧化分子和生理盐水等按比例充分混合制作出高浓度胶原蛋白复配液,以备治疗使用;
S2.表面清洁
对患者需要进行祛皱的皮肤周围进行清洁,对于面部则还需要使用洗面奶进行清洁处理;
S3.治疗部位表麻
在患者需要进行治疗部位进行表皮涂抹敷麻,使患者的局部皮肤组织被麻醉,以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
S4.表面卸麻
经过一段时间,对患者需要进行治疗的局部皮肤组织进行卸麻;
S5.表面消毒
使用75%的医用酒精棉球,并涂抹“碘伏生理盐水”对患者需要进行祛皱的皮肤周围进行局部涂抹消毒;
S6.注射和超微渗透
用容颜小针注射器在患者面部紧致提升的关键部位,将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贴着骨膜注射到筋膜层,借助液体的水动力软性剥离作用,把筋膜层分开,然后根据局部皮肤皱纹形状,深浅,凹陷大小不同,在患者皮下不同层次,使用容颜小针注射器重复注射不同量级的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并且进行重复按压,从而软性剥离患者皮下组织的不同层面,在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得到均匀剥离后,再对真性皱纹处,顺其皱纹纹路,做皮肤浅层剥离,剥离深度在0.4mm~2.5mm之间,注射完成后拔出注射细针,并对患者伤口进行一定的止血处理,然后再对患者注射部位进行专利超微渗透处理,使原液中的自体胶原蛋白等成分更快速、均匀、有效的进入到皮肤各个层面;
S7.冰敷并涂抹医学保湿化妆品
使用冰袋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冰敷,以缓解患者皮肤注射的不适感,并且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涂抹医学保湿化妆品,从而进行保湿和养护,有利于患者皮肤的修复,七天左右可以修复。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双美胶原蛋白溶液的含量为30%。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高浓度胶原蛋白复配液是由双美胶原蛋白与干细胞悬液、透明质酸溶液、抗氧化分子和生理盐水等按比例充分混合复配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透明质酸溶液采用浓度为0.5%的透明质酸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抗氧化分子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原儿茶酸、抗坏血酸和褐藻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的容颜小针注射器是由针头和针柄一体化组合设计,所述针头是由医用生物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皮下组织在遇到创伤之后,会进行愈合,在不同相邻组织同一层面粘连愈合或同一组织折叠加强后不同层面粘连愈合,达到快速增长区域内胶原蛋白细胞并逐渐折叠提升牵拉的“错位愈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的专利超微渗透采用生物纳米波渗透技术,将纳米波集中照射到皮肤组织部位,被人体软组织吸收,由于纳米波是特高频电磁场,渗透力强,可以穿透入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不仅局限在人体表皮产生,而在被照射到的全部组织上从表皮到深部,同时产生上述纳米波生物效应,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局部营养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该技术利用患者的自体胶原蛋白与干细胞悬液、透明质酸溶液、表皮生长因子溶液、抗氧化分子和生理盐水等按比例充分混合制作出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然后通过液体的软性剥离作用刺激自身的皮下组织创伤部位进行愈合,在不同相邻组织同一层面粘连愈合或同一组织折叠加强后不同层面粘连愈合,达到快速增长区域内胶原蛋白细胞并逐渐折叠提升牵拉的“错位愈合”效果,能够在一定基础上代替小范围线雕和筋膜悬吊,修复效果更好。
2、本发明提供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该技术用微创伤或非创伤方式取代创伤性整形手术,治疗时间短,不开刀、不手术、微创伤,只需一次治疗完成,解决了可吸收性注射物效果不长久,需要反复注射的问题,并且也解决了不可吸收的注射物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3、本发明提供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该技术完全采用自体修复生长的肌肤,不排异,不过敏,时效性长,效果自然,可有效去除颈纹、眼部细纹、口周细纹和脸部细纹,并且能够治疗暗疮、疤痕,使皮肤整体年轻化。
4、本发明提供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该技术操作便捷安全,达到了超越拉皮手术的提升和紧致的效果,并且避免了手术的风险和创伤,将恢复期缩短到一周之内,治疗更加快速,自体胶原蛋白制备的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起到营养肌肤的作用,也在操作中,起到水动力的软性剥离作用,能有效激活肌肤的自体修复能力,更安全,有效,无风险,适用的部位从面到身体,范围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包括以下过程:
S1.胶原蛋白复配液制备
在治疗前,将双美胶原蛋白溶液与干细胞悬液、透明质酸溶液、抗氧化分子和生理盐水等按比例充分混合制作出高浓度胶原蛋白复配液,以备治疗使用;
S2.表面清洁
对患者需要进行祛皱的皮肤周围进行清洁,对于面部则还需要使用洗面奶进行清洁处理;
S3.治疗部位表麻
在患者需要进行治疗部位进行表皮涂抹敷麻,使患者的局部皮肤组织被麻醉,以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
S4.表面卸麻
经过一段时间,对患者需要进行治疗的局部皮肤组织进行卸麻;
S5.表面消毒
使用75%的医用酒精棉球,并涂抹“碘伏生理盐水”对患者需要进行祛皱的皮肤周围进行局部涂抹消毒;
S6.注射和超微渗透
用容颜小针注射器在患者面部紧致提升的关键部位,将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贴着骨膜注射到筋膜层,借助液体的水动力软性剥离作用,把筋膜层分开,然后根据局部皮肤皱纹形状,深浅,凹陷大小不同,在患者皮下不同层次,使用容颜小针注射器重复注射不同量级的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并且进行重复按压,从而软性剥离患者皮下组织的不同层面,在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得到均匀剥离后,再对真性皱纹处,顺其皱纹纹路,做皮肤浅层剥离,剥离深度在0.4mm~2.5mm之间,注射完成后拔出注射细针,并对患者伤口进行一定的止血处理,然后再对患者注射部位进行专利超微渗透处理,使原液中的自体胶原蛋白等成分更快速、均匀、有效的进入到皮肤各个层面;
S7.冰敷并涂抹医学保湿化妆品
使用冰袋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冰敷,以缓解患者皮肤注射的不适感,并且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涂抹医学保湿化妆品,从而进行保湿和养护,有利于患者皮肤的修复,七天左右可以修复。
皮下组织在遇到创伤之后,会进行愈合,在不同相邻组织同一层面粘连愈合或同一组织折叠加强后不同层面粘连愈合,达到快速增长区域内胶原蛋白细胞并逐渐折叠提升牵拉的“错位愈合”效果。
专利超微渗透采用生物纳米波渗透技术,将纳米波集中照射到皮肤组织部位,被人体软组织吸收,由于纳米波是特高频电磁场,渗透力强,可以穿透入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不仅局限在人体表皮产生,而在被照射到的全部组织上从表皮到深部,同时产生上述纳米波生物效应,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局部营养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适用于追求安全、自然变美的人群,追求短期之内即可恢复、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人群,追求保持自己特色、精致化求美等人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S1.胶原蛋白复配液制备
在治疗前,将双美胶原蛋白溶液与干细胞悬液、透明质酸溶液、抗氧化分子和生理盐水等按比例充分混合制作出高浓度胶原蛋白复配液,以备治疗使用;
S2.表面清洁
对患者需要进行祛皱的皮肤周围进行清洁,对于面部则还需要使用洗面奶进行清洁处理;
S3.治疗部位表麻
在患者需要进行治疗部位进行表皮涂抹敷麻,使患者的局部皮肤组织被麻醉,以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
S4.表面卸麻
经过一段时间,对患者需要进行治疗的局部皮肤组织进行卸麻;
S5.表面消毒
使用75%的医用酒精棉球,并涂抹“碘伏生理盐水”对患者需要进行祛皱的皮肤周围进行局部涂抹消毒;
S6.注射和超微渗透
用容颜小针注射器在患者面部紧致提升的关键部位,将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贴着骨膜注射到筋膜层,借助液体的水动力软性剥离作用,把筋膜层分开,然后根据局部皮肤皱纹形状,深浅,凹陷大小不同,在患者皮下不同层次,使用容颜小针注射器重复注射不同量级的高浓度人体同源胶原蛋白复配液,并且进行重复按压,从而软性剥离患者皮下组织的不同层面,在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得到均匀剥离后,再对真性皱纹处,顺其皱纹纹路,做皮肤浅层剥离,剥离深度在0.4mm~2.5mm之间,注射完成后拔出注射细针,并对患者伤口进行一定的止血处理,然后再对患者注射部位进行专利超微渗透处理,使原液中的自体胶原蛋白等成分更快速、均匀、有效的进入到皮肤各个层面;
S7.冰敷并涂抹医学保湿化妆品
使用冰袋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冰敷,以缓解患者皮肤注射的不适感,并且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涂抹医学保湿化妆品,从而进行保湿和养护,有利于患者皮肤的修复,七天左右可以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双美胶原蛋白溶液的含量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高浓度胶原蛋白复配液是由双美胶原蛋白与干细胞悬液、透明质酸溶液、抗氧化分子和生理盐水等按比例充分混合复配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透明质酸溶液采用浓度为0.5%的透明质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抗氧化分子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原儿茶酸、抗坏血酸和褐藻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容颜小针注射器是由针头和针柄一体化组合设计,所述针头是由医用生物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皮下组织在遇到创伤之后,会进行愈合,在不同相邻组织同一层面粘连愈合或同一组织折叠加强后不同层面粘连愈合,达到快速增长区域内胶原蛋白细胞并逐渐折叠提升牵拉的“错位愈合”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专利超微渗透采用生物纳米波渗透技术,将纳米波集中照射到皮肤组织部位,被人体软组织吸收,由于纳米波是特高频电磁场,渗透力强,可以穿透入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不仅局限在人体表皮产生,而在被照射到的全部组织上从表皮到深部,同时产生上述纳米波生物效应,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局部营养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
CN202210172258.4A 2022-02-24 2022-02-24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Pending CN114712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2258.4A CN114712692A (zh) 2022-02-24 2022-02-24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2258.4A CN114712692A (zh) 2022-02-24 2022-02-24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2692A true CN114712692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5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2258.4A Pending CN114712692A (zh) 2022-02-24 2022-02-24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26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72229A2 (en) Methods for dermal filling using microneedles
CN111110623A (zh) 自体修复小小针营养液配方
CN107184422A (zh) 一种复合果酸萃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0530B (zh) 皮肤再生因子在电磁波作用下修复妊娠纹的系统
CN112618787B (zh) 一种皮下组织填充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U2135122C1 (ru) Способ омолаживания кожи
CN105106033A (zh) 一种藻蓝蛋白面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12692A (zh)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CN108785237A (zh) 一种自体胶原蛋白光子嫩肤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79940A (zh) 基于小针自体修复技术抵抗皮肤衰老的美容方法
CN115363645A (zh) 容颜小针错位愈合嫁接技术
CN112472647A (zh) 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4027A (zh) 一种用于全方位解决面部塌陷的营养液
CN115364033A (zh) 容颜小针内源再生修复技术
CN115120780A (zh) 容颜小针内源再生修复技术
CN107982190A (zh) 一种菁华素及其制备方法
RU2186529C2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возрастных изменений кожи лица и шеи
Pourang et al. Microneedl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Cosmetic applications
Ahmad Nasrollahi et al. Comparativ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two nasolabial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N115364358A (zh) 容颜小针正向愈合技术
Singh et al.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become younger
Smit Bio-skin-gineering: a novel method to focus cutaneous aging treatment on each individual layer of the skin specifically and precisely
Sen et al. ARTICLE ON WOUND HEALING FOR FASTER WOUND RECOVERY BY USING PLACENTAL EXTRACT THERAPY
Pratama et al. The Current Art Combination of Platelet-Rich Plasma and Poly-D, L-Lactic Acid for Improvement of Deep Nasolabial Folds: A Case Report
RU2578804C1 (ru) Способ омоложе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 пациент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