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1476A -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1476A
CN114711476A CN202011532757.7A CN202011532757A CN114711476A CN 114711476 A CN114711476 A CN 114711476A CN 202011532757 A CN202011532757 A CN 202011532757A CN 114711476 A CN114711476 A CN 114711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port
assembly
atomization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27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晋亮
赵启东
王卫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oll Micr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oll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oll Micr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oll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27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1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1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1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3Monitoring, e.g. fault detection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该雾化装置包括:控制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设有雾化器端口、校验端口和接地端口;雾化组件包括从控制单元以及发热电阻,从控制单元设有连接端口和响应端口,连接端口与发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连接端口、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接地端口电连接,响应端口与校验端口电连接,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雾化器端口电连接,主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校验端口向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并通过校验端口获取从控制单元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及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逐渐上升,而烟草作为一种普遍被认为有害健康和污染环境的工业制品,正在逐渐受到相关政策和社会自发的共同抵制。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品,电子烟的外观和使用体验与真实香烟接近,并且在减小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的情况下可以缓解吸烟者的焦虑,故逐渐受到社会的青睐。
电子烟的烟弹属于消耗品,需要定期更换,故烟弹是电子烟厂家主要的收入方式。目前,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伪劣烟弹,其不仅口味差,而且质量上无法得到保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伪劣雾化组件造成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包括:控制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为开拆卸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设有雾化器端口、校验端口和接地端口;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从控制单元以及发热电阻,所述从控制单元设有连接端口和响应端口,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当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时,所述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所述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校验端口向所述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并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所述从控制单元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及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所述响应码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以使得对所述雾化组件中的待雾化物质进行汽化;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截止。
采用上述所述的雾化装置,在控制组件向雾化组件发送识别码之后,雾化组件可以生成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便控制组件可以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这样,通过雾化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双向通信,实现了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避免使用伪劣雾化组件造成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从控制单元以及发热电阻,所述从控制单元设有连接端口和响应端口,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所述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组件中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所述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发送的识别码,并生成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所述响应状况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到所述响应状况时,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可选地,所述响应状况包括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或者,所述响应状况包括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设有雾化器端口、校验端口以及接地端口;当控制组件与雾化组件连接时,所述雾化组件中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所述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所述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校验端口向所述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并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所述从控制单元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及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所述响应码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以使得对所述雾化组件中的待雾化物质进行汽化;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截止。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电池以及上拉电阻;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电源端口电连接,所述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端口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器端口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上拉电阻的上拉时刻,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压与所述雾化器端口的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未连接;或者,在所述上拉电阻的上拉时刻,检测到所述雾化器端口的电压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指示灯电路;其中,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指示灯端口电连接,所述指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处于指示状态,所述指示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状态、使用状态或者异常连接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开关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咪头开关;所述咪头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开关端口电连接,所述咪头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咪头开关检测到的呼吸参数,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所述呼吸参数包括呼吸力度以及呼吸动作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稳压电路;其中,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电容;所述稳压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另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包括充电端口,用于与充电器电连接;所述充电端口用于通过电连接所述充电器,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所述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向所述雾化组件的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所述雾化组件通过所述从控制单元生成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获取所述响应状况;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接收所述控制组件中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发送的识别码;通过从控制单元生成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通过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向所述主控制单元发送所述响应状况;所述响应状况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控制组件,所述方法包括:当雾化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向雾化组件中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所述从控制单元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雾化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雾化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或者,当计算机指令在雾化组件上运行时,使得雾化组件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或者,当计算机指令在控制组件上运行时,使得控制组件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雾化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雾化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或者,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雾化组件上运行时,使得雾化组件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或者,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控制组件上运行时,使得控制组件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五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六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七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八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装置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雾化装置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雾化装置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首先,对本申请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雾化装置可以为电子烟,此时,雾化组件相当于电子烟中的烟弹部分,控制组件相当于电子烟中的烟杆部分,待雾化物质相当于电子烟中的烟油;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考虑到雾化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对过敏皮肤、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场景,这样雾化装置可以为雾化治疗仪,此时,雾化组件相当于喷雾器,控制组件相当于雾化主体,待雾化物质相当于需要使用的药物。本申请对具体应用场景不进行限制。
图1示出了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雾化装置主要包括控制组件11和雾化组件12,控制组件11包括电池Bat和控制单元U,雾化组件12包括发热电阻R,以及储液腔中的待雾化物质(图1中未画出),发热电阻R浸入在待雾化物质内。其中,电池Bat的一端与控制单元U的电源端口VDD电连接,电池Bat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U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当用户将雾化组件12插入至控制组件11时,控制组件11与雾化组件12连接,此时发热电阻R的一端与控制单元U的雾化端口AT电连接,发热电阻R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U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
在使用雾化装置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对着雾化装置进行的呼吸动作,或在雾化装置的外壳上进行的按键动作发出指令,然后控制单元U响应于该指令发出电阻控制信号,以控制发热电阻R上的电流通断。其中,存在电流流过发热电阻R时,发热电阻R的温度会迅速上升,从而汽化待雾化物质,达到雾化的效果;不存在电流流过发热电阻R时,发热电阻R无法汽化待雾化物质。
在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的通信是单向性的,即控制组件的控制单元通过电阻控制信号控制发热电阻上的电流通断,但不能获取雾化组件是否为正规产品。这样,控制单元无法知道发出的控制电阻信号是否为有效的。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组件与雾化组件之间的双向通信,实现了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这样,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伪劣雾化组件造成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雾化装置包括:控制组件21以及雾化组件22,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为开拆卸连接。
其中,控制组件21包括主控制单元U1,主控制单元U1设有雾化器端口AT、校验端口PWM和接地端口GND;雾化组件22包括从控制单元U2以及发热电阻R1,从控制单元U2设有连接端口RM和响应端口RU,连接端口RM与发热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示例性的,发热电阻R1可以为电阻丝。
如图2所示,当雾化组件22与控制组件21连接时,从控制单元U2的连接端口RM、发热电阻R1的一端以及主控制单元U1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从控制单元U2的响应端口RU与主控制单元U1的校验端口PWM电连接,发热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雾化器端口AT电连接。此时,主控制单元U1用于通过校验端口PWM向从控制单元U2发送识别码,并通过校验端口PWM获取从控制单元U2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及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22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的识别码可以由一串特定的高低电平信号组合而成。其中,低电平信号的电压不为0,这样,保证雾化器端口AT存在电压,以维持对从控制单元U2进行供电。示例性的,若雾化器端口AT的电压大于2.5V,则对应为高电平信号;若雾化器端口AT的电压小于等于2.5V且大于0V,则对应为低电平信号。上述示例只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还应理解,从控制单元22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可以通过从控制单元22的响应端口RU实现,即可以通过响应端口RU传输一串特定的高低电平信号。
还应理解,为了便于从控制单元U2可以接收到完整的识别码,主控制单元U1可以对识别码设置开始信号和终止信号。这样,从控制单元U2在检测到开始信号时,开始采集识别码,在检测到终止信号时,结束采集识别码。
还应理解,主控制单元U1在通过校验端口PWM发送完成识别码之后,需要继续输出一段时间的导通信号,以实现对从控制单元U2进行持续供电,使得从控制单元U2可以返回响应码。其中,导通信号可以为电压大于一定数值的信号。
可选地,该主控制单元U1可以为图1中的控制单元U,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其中,本申请中涉及的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可以包括:可用雾化组件或者不可用雾化组件。
应理解,由于老式的雾化组件不具备发送响应码的功能,故老式的雾化组件对应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以及,一些伪劣的雾化组件中响应码并非为合法的预设码,故伪劣的雾化组件对应的校验结果也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选地,主控制单元U1进一步用于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校验端口PWM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响应码对雾化组件22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校验端口PWM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其中,主控制单元U1基于响应码对雾化组件22进行校验可以进一步包括:主控制单元U1在确定响应码为预设码时,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即属于正规厂家生产的正规烟弹);在确定响应码不为预设码时,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正规雾化组件,对应的从控制单元中预先存储响应码和识别码。这样,从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识别码的情况下发送响应码。为了避免正规雾化组件中的响应码以及识别码被窃取,故可以周期性地(例如每6个月)对正规雾化组件中的响应码以及识别码进行更新,同时也需要对控制组件中存储的识别码和预设码进行更新,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校验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校验过程是在雾化组件22插入控制组件21的极短时间内(例如毫秒级)完成的,故对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没有影响。并且通过对雾化组件22的校验,保证用户使用的雾化组件为厂家认证过的产品,从而确保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制单元U1进一步用于在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输出,以使得对雾化组件22中的待雾化物质进行汽化;在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截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校验端口PWM未检测到响应码时,主控制单元U1用于检测雾化组件22是否重新插入控制组件21,若检测到重新插入,则可以重新对雾化组件22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若未检测到重新插入,则主控制单元U1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并且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雾化组件22进行信号截止。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校验端口PWM检测到响应码,且响应码不为预设码时,主控制单元U1用于检测雾化组件22是否重新插入控制组件21,若检测到重新插入,则可以重新对雾化组件22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若未检测到重新插入,则主控制单元U1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并且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雾化组件22进行信号截止。
若雾化组件22为正规雾化组件,但是在本次连接过程中雾化组件22存在短时间的脱落,这样雾化器端口AT在脱落这段时间内检测到的电压值为第二数值,造成响应码错误。故,基于该种情况,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雾化组件22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且该校验结果为雾化组件22与控制组件21本次连接过程中首次校验为不可用雾化组件的结果时,主控制单元U1还用于重新发送识别码,并基于雾化组件22对重新发送的识别码的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22进行二次校验,根据二次校验结果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控制。由此可见,为了避免对不可用雾化组件的误判,本申请可以对首次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的雾化组件进行二次校验,这样,提高了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理地,在二次校验结果包括雾化组件22为可用雾化组件的情况下,主控制单元U1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输出;在二次校验结果包括雾化组件22为不可用雾化组件的情况下,主控制单元U1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截止。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制单元U1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输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发热电阻R1的通断时间,以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示例性的,可以连续控制发热电阻R1导通一段时间,然后控制发热电阻R1截止一段时间,依次循环。
综上所述,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可以接收到控制组件发送的通断指令,同时控制组件也可以获取到雾化组件的响应状况,这样通过雾化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避免使用伪劣雾化组件造成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并且可以降低对商家造成的经济、信誉等损害,也降低对用户的健康造成的损害。
另外,本申请中控制组件和雾化组件之间外部连接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并未变化,故无需对雾化装置的结构进行更改,可以通过现有的雾化装置外壳模具即可以加工生产本申请中雾化装置,节约了模具开发时间和成本。
图3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控制组件21还包括:电池Bat以及上拉电阻R2,电池Bat的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电源端口VDD电连接,电池Bat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上拉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端口VDD电连接,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雾化器端口AT电连接。电池Bat为雾化装置的整个电路进行供电。
其中,上拉电阻R2可以为主控制单元U1内部的器件,或者,可以为主控制单元U1外部设置的器件。另外,电池Bat可以为锂电子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制单元U1还用于在上拉电阻R2的上拉时刻,检测到电池Bat的电压与雾化器端口AT的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未连接;或者,在上拉电阻R2的上拉时刻,检测到雾化器端口AT的电压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确定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连接(即相当于雾化组件22正常插入控制组件21)。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未连接可以理解为:控制组件21未插入有雾化组件22或者雾化组件22未正常插入控制组件21。其中,用于连接的端口(例如雾化器端口AT、接地端口GND、校验端口PWM、连接端口RM、响应端口RU等)处有异物,或者对着雾化装置进行的呼吸动作,都可能发生雾化组件22未正常插入控制组件21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通过上拉电阻R2对雾化器端口AT进行周期性地上拉。由于上拉电阻R2的阻值(例如10kΩ)通常较大,而发热电阻R1的阻值(例如1Ω)通常较小。这样,在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未连接时,雾化器端口AT处的电压与电池BAT处的电压相等或者相近,故上述预设阈值可以为[0V,0.7V]之间的一个数值;在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连接时,雾化器端口AT处的电压约为0V,故上述预设数值范围可以为[0V,0.5V]等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制单元U1还可以通过雾化器端口AT以低频(例如100Hz)发送组件检测信号,避免了实时对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未连接时,主控制单元U1可以控制控制组件21处于待机状态。另外,控制组件21处于待机状态时,可以周期性地(例如在上拉电阻R2的上拉时刻)检测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是否连接,这样,降低了控制组件21的电量损耗。
图4是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控制组件21还包括:指示灯电路route1。
其中,指示灯电路route1包括指示灯L1;指示灯L1的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指示灯端口LED电连接,指示灯L1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示例性的,指示灯L1可以为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灯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制单元U1还用于控制指示灯L1处于指示状态,指示状态用于表示雾化装置的充电状态、使用状态或者异常连接状态。这样,可以通过控制指示灯L1通知用户雾化装置的当前状态。
其中,异常连接状态为通过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的状态,或者,通过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且响应码不为预设码时的状态。
示例性的,若该雾化装置为电子烟,则使用状态可以为吸烟状态;若该雾化装置为雾化治疗仪,则使用状态可以为治疗状态。
示例性的,本申请可以通过指示灯L1的不同颜色表示各个状态。例如,指示灯L1的颜色为红色时,表示雾化装置为异常连接状态;指示灯L1的颜色为绿色时,表示雾化装置为充电状态;指示灯L1的颜色为黄色时,表示雾化装置为使用状态。
又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指示灯L1的不同闪烁频率表示各个状态。例如,指示灯L1的闪烁频率为f1时,表示雾化装置为异常连接状态;指示灯L1的闪烁频率为f2时,表示雾化装置为充电状态;指示灯L1的闪烁频率为f3时,表示雾化装置为使用状态,f1>f2>f3,等等,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当然,指示灯也可以表示雾化装置的待雾化物质耗尽状态或者电量不足状态等,其中电量不足状态表示为电池的当前电量小于等于预设电量的状态。本申请对指示灯指示的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图5是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控制组件21还包括:开关电路route2。
其中,开关电路route2包括咪头开关K1;咪头开关K1的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开关端口SW电连接,咪头开关K1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制单元U1用于基于咪头开关K1检测到的呼吸参数,控制雾化器端口AT对发热电阻R1进行信号输出;呼吸参数包括呼吸力度以及呼吸动作(即呼气或者吸气)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性的,若该雾化装置为电子烟,则呼吸参数可以为吸烟参数,呼吸力度对应为吸烟力度,呼吸动作对应为吸烟动作;若该雾化装置为雾化治疗仪,则呼吸参数可以为治疗参数,呼吸力度对应为治疗力度,呼吸动作对应为治疗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咪头开关K1可以为基于气流传感器生成的开关。这样,呼吸参数可以通过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得到,气流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差转换为对应的电平信号,并发送至主控制单元U1。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主控制单元U1可以根据呼吸力度控制向发热电阻R1输出不同电压信号;其中,呼吸力度越大,电压信号指示的电压越大;呼吸力度越小,电压信号指示的电压越小。由此可见,本申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发热电阻输出对应电压信号,使得雾化效果更符合用户需求。
还应理解,在主控制单元U1接收到气流传感器发送的电平信号之后,还可以控制图4中的指示灯L1处于目标指示状态,目标指示状态用于表示雾化装置处于使用状态。
图6是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控制组件21还包括:稳压电路route3。
其中,稳压电路route3包括稳压电容C1;稳压电容C1的一端与电池Bat的一端电连接,稳压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池Bat的另一端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在刚开始进行供电的时候,电池的电压通常不稳定。故本申请基于电容存在充放电特性,在电池Bat提供的电压高于稳压电容C1两端的电压时,电池Bat可以向稳压电容C1充电,在电池Bat提供的电压低稳压电容C1两端的电压时,稳压电容C1放电。这样,使得整个电路上的电压比较平滑,突变较少。
图7是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7所示,主控制单元U1还包括充电端口VCC,用于与充电器Charger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端口VCC用于通过电连接充电器Charger,对电池Bat进行充电。如图7所示,充电器Charger可以依次通过充电端口VCC、电源端口VDD,为电池Bat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在充电过程中,主控制单元U1还可以确定不同阶段的充电方式,并按照该充电方式对应进行充电。示例性的,若该不同阶段包括三个阶段,且第一个阶段可以为快速充电方式,第二个阶段为连续式充电方式,第三个阶段为涓流充电方式。通过控制充电方式,可以使得电池能够达到电量饱和的状态,并且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功率设置电路;功率设置电路包括功率设置电阻,功率设置电阻的一端与主控制单元的功率设置端口电连接,功率设置电阻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其中,功率设置电阻为可变电阻。这样,可以根据该功率设置电阻的阻值大小确定雾化装置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的参考值。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雾化装置包括:控制组件21以及雾化组件22,控制组件21与雾化组件22为开拆卸连接。
其中,控制组件21包括主控制单元U1,主控制单元U1设有雾化器端口AT、校验端口PWM、接地端口GND以及充电端口VCC;雾化组件22包括从控制单元U2以及发热电阻R1,从控制单元设有连接端口RM、以及响应端口RU,连接端口RM与发热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
控制组件21还包括:电池Bat、上拉电阻R2、指示灯电路route1、开关电路route2以及稳压电路route3。
进一步地,电池Bat的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电源端口VDD电连接,电池Bat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上拉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端口VDD电连接,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雾化器端口AT电连接;指示灯电路route1包括指示灯L1,指示灯L1的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指示灯端口LED电连接,指示灯L1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开关电路route2包括咪头开关K1,咪头开关K1的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开关端口SW电连接,咪头开关K1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U1的接地端口GND电连接;稳压电路route3包括稳压电容C1,稳压电容C1的一端与电池Bat的一端电连接,稳压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池Bat的另一端电连接。
图8所示电路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图2至图7相关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从控制单元以及发热电阻,从控制单元设有连接端口和响应端口,连接端口与发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控制组件中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从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发送的识别码,并生成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响应状况用于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获取到响应状况时,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校验结果用于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可选地,响应状况包括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或者,响应状况包括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图2至图8相关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2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设有雾化器端口、校验端口以及接地端口。
当控制组件与雾化组件连接时,雾化组件中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主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校验端口向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并通过校验端口获取从控制单元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及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控制雾化器端口对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可选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响应码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选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以使得对雾化组件中的待雾化物质进行汽化;在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截止。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图2至图8相关实施例中控制组件21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图2至图8中任一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91、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向雾化组件的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
S92、雾化组件通过从控制单元生成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
S93、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获取响应状况。
S94、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以及根据校验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其中,在响应状况包括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响应码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响应状况包括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选地,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基于响应码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可以包括:当响应码为预设码时,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或者,当响应码不为预设码时,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选地,在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的情况下,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或者,在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的情况下,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截止。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在上拉电阻的上拉时刻,主控制单元检测到电池的电压与所述雾化器端口的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组件与雾化组件未连接;或者,在上拉电阻的上拉时刻,检测到雾化器端口的电压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时,确定控制组件与雾化组件连接。
上述校验方法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图2至图8中任一所述的雾化装置包括的雾化组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01、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接收控制组件中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发送的识别码。
S102、通过从控制单元生成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
S103、通过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向主控制单元发送响应状况;响应状况用于主控制单元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校验结果用于控制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其中,响应状况包括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或者,响应状况包括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图2至图8中任一所述的雾化装置包括的控制组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11、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向雾化组件中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
S112、通过校验端口获取从控制单元对识别码的响应状况。
S113、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控制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对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可选地,根据响应状况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包括: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雾化器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响应码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响应状况包括通过雾化器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进一步地,基于响应码对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可以包括:当响应码为预设码时,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或者,当响应码不为预设码时,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可选地,根据校验结果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包括:在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以使得对雾化组件中的待雾化物质进行汽化;在确定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截止。
图9至图11所述校验方法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2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为开拆卸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设有雾化器端口、校验端口和接地端口;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从控制单元以及发热电阻,所述从控制单元设有连接端口和响应端口,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当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时,所述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所述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校验端口向所述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并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所述从控制单元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及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所述响应码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以使得对所述雾化组件中的待雾化物质进行汽化;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截止。
4.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控制单元以及发热电阻,所述从控制单元设有连接端口和响应端口,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所述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所述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组件中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所述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发送的识别码,并生成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所述响应状况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到所述响应状况时,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状况包括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或者,所述响应状况包括所述主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
6.一种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设有雾化器端口、校验端口以及接地端口;
当控制组件与雾化组件连接时,所述雾化组件中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所述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接地端口电连接,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电连接,所述发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校验端口向所述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并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所述从控制单元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以及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检测到响应码时,基于所述响应码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或者,在所述响应状况包括通过所述校验端口未检测到响应码时,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输出,以使得对所述雾化组件中的待雾化物质进行汽化;在确定所述雾化组件的校验结果为不可用雾化组件时,控制所述雾化器端口对所述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截止。
9.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当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所述控制组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向所述雾化组件的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
所述雾化组件通过所述从控制单元生成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
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获取所述响应状况;
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10.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雾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时,接收所述控制组件中主控制单元通过校验端口发送的识别码;
通过从控制单元生成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
通过所述从控制单元的响应端口向所述主控制单元发送所述响应状况;所述响应状况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用于控制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对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11.一种雾化组件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当雾化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时,通过主控制单元的校验端口向所述雾化组件中从控制单元发送识别码;
通过所述校验端口获取所述从控制单元对所述识别码的响应状况;
根据所述响应状况对所述雾化组件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所述主控制单元的雾化器端口对所述雾化组件中发热电阻进行信号控制。
CN202011532757.7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Pending CN114711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2757.7A CN114711476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2757.7A CN114711476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1476A true CN114711476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2757.7A Pending CN114711476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14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9865B2 (en) Battery unit, flavor inhal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ttery unit, and program
US10278429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E-cigarette
US11559084B2 (en) Battery unit, flavor inhal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unit, and program
CA3009050C (en) Power supply assembly, non-combustion-type flavor inhaler, and non-combustion-type flavor inhalation system
US11589420B2 (en) Battery unit, flavor inhal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ttery unit, and program
US20200358300A1 (en) Power supply unit of inhalation component gen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selecting electrical resistance value of known resistor in power supply unit of inhalation component generation device
EP4205583A1 (en) Two-wire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US20200237009A1 (en) Battery unit, flavor inhal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unit, and program
JP7128709B2 (ja) 吸引成分生成装置
CN110623310A (zh) 可控制剂量的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101248A1 (zh) 一种电子烟控制方法及电子烟
CN111194944B (zh) 电源单元、气雾剂吸入器、电源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705744B2 (en) Battery unit, flavor inhal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unit, and program for detecting degradation of a chargeable and dischargeable power supply of a battery unit of a vaporizor
CN111109688A (zh) 气雾剂吸入器的电源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US11369149B2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inhaler, and aerosol inhaler
EP3935967A2 (en) Control unit of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CN214386104U (zh) 一种带有通信功能的电子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及控制组件
CN114711476A (zh)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CN214386103U (zh) 一种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及控制组件
CN211268674U (zh) 可控制剂量的电子烟
CN114711474A (zh) 一种雾化装置、雾化组件、控制组件及校验方法
CN214386102U (zh) 一种具备校验功能的电子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及控制组件
CN114711475A (zh) 一种带有校验功能的电子雾化装置、组件及校验方法
JP7307842B2 (ja) 吸引成分生成装置
US20210274840A1 (en) Battery module for electronic inhal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