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4874A -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4874A
CN114704874A CN202210304233.5A CN202210304233A CN114704874A CN 114704874 A CN114704874 A CN 114704874A CN 202210304233 A CN202210304233 A CN 202210304233A CN 114704874 A CN114704874 A CN 114704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ide
heating
heat
temperatur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42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4874B (zh
Inventor
周浩
赵成
武晓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iboruit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Siboruit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Siboruit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Siboruit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42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4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4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4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4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4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by regulating the speed of a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1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using a valve or valv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涉及集中供热技术领域,包括S1、采用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参数处理:通过采用上位机系统与下位机系统相结合操作的自动化控制结构进行热力站供热参数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结构,进行参数处理,减少上位机系统的工作量,整合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硬件资源,避免浪费,降低综合投资成本,从而实现精准调节,经济节约;通过采用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供热工艺流程增加运行参数柔性调节环节,不会出现电动调节阀在阀门前后压差较大时处于极小开度和完全关断的状态,可以大大延长了电动调节阀的使用寿命,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中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力站在集中供热系统发挥着的能量传递,高温侧和低温侧运行参数转换的作用,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对于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精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集中供热系统中热力站通常采用直供混水和换热器间接连接两种形式,热网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通常采用热网控制中心集中调节方式,热力站低温侧运行参数的控制,由上级控制中心统一计算后,集中下达指令,各换热站高温侧电动控制阀按照集中控制指令进行开关大小的调节。
由于传统的热力站的供热工艺存在缺陷,目前的集中供热控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采用热网控制中心集中调节方式,供热系统集中上级控制中心结构复杂,需要存储和运算的数据量巨大,对于上级控制中心的软件、硬件条件以及热力站的电动控制阀控制技术性能要求很高,同时,由于数据上传、运算、下发、执行路径较长,数据量大,热力站运行参数控制的及时性和稳定存在不足;第二,在热网集中控制模式中,所有数据运算都由供热系统集中上级控制中心处理,所有热力站的电动调节阀需要上位机实时进行控制,热力站自控系统仅仅作为执行机构,不涉及具体的控制逻辑运算,既增大了上位机的工作负担同时,更浪费了PLC逻辑运算功能;第三,传统的热力站的供热工艺流程存在低温侧的热量交换环节与热量输配环节相互耦合、相互依存的问题,低温侧循环泵不仅需要克服用户端供热系统的阻力损失,也要承担换热环节的换热功能,因此循环泵的运行受到工艺流程的局限,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运行,热力站低温侧得到的热量多少,只能通过高温侧的电动调节阀进行控制,集中供热系统的调节环节少,系统刚性强,灵活性差。热力站低温侧运行参数控制,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旦热源供热温度或流量出现波动,很容易造成热力站低温侧供热参数失控的现象,如热源温度突然升高或流量增加,造成热力站低温侧获得的热量突然增压,导致低温侧流体受热膨胀造成压力突然升高从而影响安全运行;第四,集中供热系统通常以火力发电厂作为主要供热热源,火力发电厂的供热能力由发电负荷大小决定,而电厂的发电负荷受到电网的集中调控,在发电负荷较高时,经常出现实际供给热量明显超热力站低温侧需求热量,系统内所有热力站高温侧电动控制阀同时减小开度,而造成高温侧管网系统压力骤然升高的情况;在发电负荷偏低时,则容易出现实际供给热量小于热力站低温侧需求,系统内所有热力站高温侧电动控制阀同时增加开度,造成高温侧管网系统压力骤然下降,高温侧管网压力的频繁波动会对供热站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由于上游发电厂的供热负荷变化,不可能根据当日室外气温变化而实时进行调整,因此与下游集中供热系统的用热需求难以协同一致,从而降低了热电联产的能源利用效率;第五,通常大型在集中供热热网系统中靠近热源的热力站由于高温热网资用压头很高,导致高温侧电动控制阀始终处于很小的开度状态,或是调节阀在开启和关闭状态频繁转换,不但控制精度差,而且热力站高温侧流量波动很大,十分容易出现噪声和执行器损坏、阀芯卡死故障,且阀门内部的流量调节机构磨损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调节方法,既能提高热力站低温运行参数的控制精度,又能消除电厂的发电负荷变化对供热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能够优化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资源,降低供热系统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参数处理:通过采用上位机系统与下位机系统相结合操作的自动化控制结构进行热力站供热参数处理;
S2、采用供热工艺流程增加低温侧运行参数多级柔性调节环节:
A、对于需要直接连接供热的热力站系统,采取两种方式编号为ZL-1和ZL-2,增加多级参数柔性调节环节,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和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B、对于需要采用简接连接供热的热力站系统,采取两种方式编号为JL-1和JL-2,增加参数柔性调节环节,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和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系统负责调度和控制热源及高温侧热网的循环流量、运行压力、供热量,并宏观调配各热力站高温侧的供给热量使之均匀分配同时向各热力站的下位机实时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运行约束条件,实时监视各热力站供热参数,热力站站内运行状况,并定时采集各热力站下位机规定时间间隔内的供热参数记录值,所述下位机系统负责接受上位机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指令,通过下位机PLC内置算法,结合热力站供热负荷性质和类型,计算出热力站在对应上位机指令的情况下的供热参数,并对热力站供热系统中安装的设备进行实时调控。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系统包括CPU运算系统、硬件存储系统、监视系统和通讯网络;
所述CPU运算系统为上位机内置运算单元,用于采集室外气象参数,结合热用户供热负荷需求以及热源的供热能力、热网的循环流量、热网安全运行的压力要求,实时计算集中供热热网系统所需的供热温度和各热力站的高温侧合理的流量区间,并将相应的供热技术约束条件通过通讯系统传输到下位机系统,同时只对热力站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进行初级调节;
所述硬件存储系统为上位机内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集中供热热网运行过程中的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数据,各热力站下位机打包传输的运行数据;
所述监视系统,用于实时显示集中供热热网运行过程中的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参数,各热力站的相关运行数据,便于上位机系统及时掌握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
所述通讯网络,通过光纤或4G、5G、NB通讯网路与热力站下位机系统连接,用于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的数据和指令信息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下位机系统包括热力站PLC,根据上位机下达的技术约束条件,通过自身的逻辑运算系统计算出热力站供热系统中的二级执行设备需要达到的运行状态,并下达指令进行控制,并对热力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ZL-1方式采用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和高温侧出水管R2之间增加联通管路LT1和阀门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作用,所述高温侧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混水装置HR1,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接点位置为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下游,另一端连接供热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出水管R2,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此时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出水管R2,接点位置为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上游,另一端连接供热混水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所述ZL-2方式采用在混水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增加联通管LT2,同时在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在联通LT2管与低温侧用户系统之间安装热量输配循环泵,通过设置两级循环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供水管R3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混水装置HR1,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所述混水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 R4之间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所述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混水装置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JL-1方式采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供回水母管之间增加联通管路和阀门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高温侧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供水管R1,接点位置为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下游,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回水管R2,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此时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出水管R2,接点位置为换热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上游,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所述JL-2方式采用换热装置HR2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1,R2之间增加联通管LT2,同时在联通管与混水装置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在联通管与低温侧用户系统之间安装热量输配循环泵,通过设置两级循环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所述换热装置HR2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联通管LT2与换热装置HR2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所述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换热装置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 R4之间联通管LT2与换热装置HR2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热力站供热系统中的二级执行设备包括电动阀门和水泵。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系统中的采集室外气象参数包括室外气温、风速和日照强度,所述CPU运算系统中各热力站下位机运算需要的供热技术约束条件包括室外气温和热力站的高温侧合理的流量区间,高温侧回水温度和回水压力。
优选的,所述ZL-1方式中的混水装置HR1为均压管、混水管、水喷射装置的一种或多种,所述ZL-1方式和ZL-2方式中的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均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和供回水平均温度。
优选的,所述JL-1方式中的换热装置HR2为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或多种,所述JL-1方式和JL-2方式中的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均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和供回水平均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优化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结构,进行参数处理,上位机系统,只负责调度和控制热源及高温侧热网的循环流量、运行压力、供热量,各热力站高层侧的热量的均匀分配同时向各热力站的下位机实时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等运行约束条件,实时监视各热力站供热参数,热力站站内状况,并定时采集各热力站下位机规定时间间隔的供热参数记录值,而不直接控制各热力站调节设备。下位机系统,主要为热力站就地自动化控制系统,该控制环节负责接受上位机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指令,通过下位机PLC内置算法,结合热力站供热负荷性质和类型,计算出热力站在对应上位机指令的情况下的供热参数,并对热力站供热系统中安装的设备进行实时调控,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热力站自动控制系统PLC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减少上位的工作量,整合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硬件资源,避免浪费,降低综合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各热力站可以根据各自低温侧供热系统的特点,独立控制热力站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精准调节,经济节约;
2、本发明通过采用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供热工艺流程增加运行参数柔性调节环节,与热力站传统工艺相比,第一,热力站供热工艺流程增加运行参数柔性调节环节,热力站运行参数的控制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控制环节,热力站供热工艺流程增加运行参数柔性调节环节,在集中供热高温侧热网出现超过供热系统计划的温度和超过热力站需要的循环流量供热的情况时,在各个调节控制环节的同时调节作用下,大大减少了集中供热高温热网系统对于低温系统的影响和耦合,确保低温侧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第二,在热力站在控制的过程中实现柔性缓冲控制的效果,避免由于在高温侧热网出现超量供热或热量不足的情况下,所有热力站全部关闭或开启高温侧调节阀,而造成的高温侧热网的压力的波动,大大提高了热网的安全性。第三,热力站供热工艺流程增加运行参数柔性调节环节,低温侧供热参数在控制过程中,动作频次大幅减少,在柔性调节系统中热力站高温侧供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不再成为低温侧供热参数的唯一调节设备,只需要完成初级调节对于工作压差的要求条件比较宽松,不会出现电动调节阀在阀门前后压差较大时处于极小开度和完全关断的状态,可以大大延长了电动调节阀的使用寿命,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自控结构和工艺系统结构总图
图2ZL-1方式直接连接热力站高温侧柔性调控系统图
图3ZL-2方式直接连接热力站低温侧柔性调控系统图
图4JL-1方式间接连接热力站高温侧柔性调控系统图
图5JL-2方式间接连接热力站低温侧柔性调控系统图
图6ZL-1和JL-1方式柔性调控应用实例控制逻辑图
图7ZL-2和JL-2方式柔性调控应用实例控制逻辑图
附图标记:
DT1-高温侧换热器入口管道电动调节阀;
DT2-高温侧换热器供水管与回水管联通管电动调节阀;
B1-热力站低温侧二次网热量输配循环泵;
B2-热力站低温侧热量交换循环泵;
LT1-高温侧供回水联通管;
LT2-低温侧供回水联通管;
F-低温侧供回水联通管LT2上安装的阀门。
R1-高温侧供水管或换热装置、混水装置高温侧进水管;
R2-高温差回水管或换热装置、混水装置高温侧出水管;
R3-低温侧供水管或换热装置、混水装置低温侧出水管;
R4-低温侧回水管或换热装置、混水装置低温侧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参数处理:通过采用上位机系统与下位机系统相结合操作的自动化控制结构进行热力站供热参数处理;
S2、采用供热工艺流程增加低温侧运行参数多级柔性调节环节:
A、对于需要直接连接供热的热力站系统,采取两种方式编号为ZL-1和ZL-2,增加多级参数柔性调节环节,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和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B、对于需要采用间接连接供热的热力站系统,采取两种方式编号为JL-1和JL-2,增加参数柔性调节环节,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和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上位机系统负责调度和控制热源及高温侧热网的循环流量、运行压力、供热量,并宏观调配各热力站高温侧的供给热量使之均匀分配同时向各热力站的下位机实时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运行约束条件,实时监视各热力站供热参数,热力站站内运行状况,并定时采集各热力站下位机规定时间间隔内的供热参数记录值,所述下位机系统负责接受上位机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指令,通过下位机PLC内置算法,结合热力站供热负荷性质和类型,计算出热力站在对应上位机指令的情况下的供热参数,并对热力站供热系统中安装的设备进行实时调控。
其中,所述上位机系统包括CPU运算系统、硬件存储系统、监视系统和通讯网络;
所述CPU运算系统为上位机内置运算单元,用于采集室外气象参数,结合热用户供热负荷需求以及热源的供热能力、热网的循环流量、热网安全运行的压力要求,实时计算集中供热热网系统所需的供热温度和各热力站的高温侧合理的流量区间,并将相应的供热技术约束条件通过通讯系统传输到下位机系统,同时只对热力站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进行初级调节;
所述硬件存储系统为上位机内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集中供热热网运行过程中的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数据,各热力站下位机打包传输的运行数据;
所述监视系统,用于实时显示集中供热热网运行过程中的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参数,各热力站的相关运行数据,便于上位机系统及时掌握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
所述通讯网络,通过光纤或4G、5G、NB通讯网路与热力站下位机系统连接,用于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的数据和指令信息的传递。
其中,所述下位机系统包括热力站PLC,根据上位机下达的技术约束条件,通过自身的逻辑运算系统计算出热力站供热系统中的二级执行设备需要达到的运行状态,并下达指令进行控制,并对热力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ZL-1方式采用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和高温侧出水管R2之间增加联通管路LT1和阀门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作用,所述高温侧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混水装置HR1,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接点位置为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下游,另一端连接供热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出水管R2,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此时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出水管R2,接点位置为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上游,另一端连接供热混水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所述ZL-2方式采用在混水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增加联通管LT2,同时在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在联通管LT2与低温侧用户系统之间安装热量输配循环泵,通过设置两级循环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混水装置HR1,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所述混水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 R4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所述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混水装置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 R4之间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JL-1方式采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出水母管R1,R2之间增加联通管路和阀门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高温侧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进水管R1,接点位置为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下游,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出水管R2,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此时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出水管R2,接点位置为换热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上游,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所述JL-2方式采用换热装置HR2的低温侧进出水母管R1,R2之间增加联通管LT2,同时在联通管与混水装置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在联通管与低温侧用户系统之间安装热量输配循环泵,通过设置两级循环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所述换热装置HR2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联通管LT2与换热装置HR2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所述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换热装置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之间联通管LT2与换热装置HR2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热力站供热系统中的二级执行设备包括电动阀门和水泵。
其中,所述上位机系统中的采集室外气象参数均包括室外气温、风速和日照强度,所述CPU运算系统中各热力站下位机运算需要的供热技术约束条件包括室外气温和热力站的高温侧合理的流量区间,高温侧回水温度和回水压力。
其中,所述ZL-1方式中的混水装置HR1为均压管、混水管、水喷射装置的一种或多种,所述ZL-1方式和ZL-2方式中的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均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和供回水平均温度。
其中,所述JL-1方式中的换热装置HR2为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或多种,所述JL-1方式和JL-2方式中的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均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和供回水平均温度。
实施例1
ZL-1方式直接连接热力站高温侧柔性调控调节,集中供热上位机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参数,向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PLC,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如供热室外计算温度、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热力站下位机根据上位机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结合各自热力站的具体情况,在PLC系统中内置运算公式和供热温度曲线,
所述第一级控制元件为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入口管道电动调节阀DT1,该阀门开度增加进入热力站高温侧的高温水流量增多,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多,相反,该阀门开度减小进入热力站高温侧的高温水流量减少,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电动调节阀DT1的开度由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将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约束条件范围参数作为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高温侧实际运行参数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电动调节阀DT2开度,并向电动调节阀DT1下达指令,电动调节阀DT2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开大或减小,从而保证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参数始终满足约束条件范围,
所述第二级控制元件为混水装置HR1高温侧供水管与回水管联通管LT1上安装的电动调节阀DT2,该阀门开度增加,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循环介质通过旁通管LT1直接回到集中供热管网的流量增多,进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循环水流量减小,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低温侧介质温度降低,相反,电动调节阀DT2开度降低,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循环介质通过旁通管LT1直接回到集中供热管网的流量减小,进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循环水流量增多,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加,低温侧介质温度升高,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根据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供热室外计算温度,通过运算确定出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电动调节阀DT2开度,并向电动调节阀DT2下达指令,电动调节阀DT2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开大或减小,从而保证热力站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实时进行精准控制。下位机定时储存运行数据,打包定期发送给上位机进行储存。
实施例2
ZL-2方式直接连接热力站低温侧柔性调控调节,集中供热上位机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参数,向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PLC,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如供热室外计算温度、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热力站下位机根据上位机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结合各自热力站的具体情况,在PLC系统中内置运算公式和供热温度曲线,
所述第一级控制元件为混水装置HR1高温侧电动调节阀DT1,该阀门开度增加进入热力站高温侧的高温水流量增多,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多,相反,该阀门开度减小进入热力站高温侧的高温水流量减少,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将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约束条件范围参数作为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高温侧实际运行参数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电动调节阀DT1开度,并向电动调节阀DT1下达指令,电动调节阀DT1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开大或减小,从而保证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参数始终满足约束条件范围。
所述第二级控制元件为混水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该循环泵转速增加,从混水装置HR1中抽取进入低温侧的高温介质流量增加,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多,低温侧介质温度升高,相反,该循环泵转速降低,从混水装置HR1中抽取进入低温侧的高温介质流量减少,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低温侧介质温度降低,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根据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供热室外计算温度,通过运算确定出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循环泵B2的转速,并向循环泵B2下达指令,循环泵B2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转速升高或降低,从而保证热力站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实时进行精准控制。下位机定时储存运行数据,打包定期发送给上位机进行储存。
实施例3
JL-1方式间接连接热力站高温侧柔性调控调节,集中供热上位机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参数,向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PLC,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如供热室外计算温度、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热力站下位机根据上位机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结合各自热力站的具体情况,在PLC系统中内置运算公式和供热温度曲线。
所述第一级控制元件为换热装置HR2高温侧电动调节阀DT1,该阀门开度增加高温侧进入热力站的高温侧介质流量增多,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多,该阀门开度减小高温侧进入混水装置HR1的高温水流量减少,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电动调节阀DT1的开度由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将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约束条件范围参数作为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高温侧实际运行参数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电动调节阀DT1开度,并向电动调节阀DT1下达指令,电动调节阀DT1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开大或减小,从而保证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参数始终满足约束条件范围,
所述第二级控制元件为换热装置HR2高温侧供水管与回水管联通管LT1上安装的电动调节阀DT2,该阀门开度增加,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循环介质通过旁通管LT1直接回到集中供热管网的流量增多,进入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循环水流量减小,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低温侧介质温度降低,相反,电动调节阀DT2开度降低,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循环介质通过旁通管LT1直接回到集中供热管网的流量减小,进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循环水流量增多,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加,低温侧介质温度升高,电动调节阀DT2的开度由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根据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供热室外计算温度,通过运算确定出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电动调节阀DT2开度,并向电动调节阀DT2下达指令,电动调节阀DT2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开大或减小,从而保证热力站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实时进行精准控制。下位机定时储存运行数据,打包定期发送给上位机进行储存。
实施例4
JL-2方式间接连接热力站低温侧柔性调控调节,集中供热上位机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参数,向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PLC,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如供热室外计算温度、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热力站下位机根据上位机下达运行参数控制的约束条件,结合各自热力站的具体情况,在PLC系统中内置运算公式和供热温度曲线。
所述第一级控制元件为换热装置HR1高温侧电动调节阀DT1,该阀门开度增加进入热力站高温侧的高温水流量增多,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多,相反,该阀门开度减小进入热力站高温侧的高温水流量减少,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将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约束条件范围参数作为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高温侧实际运行参数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电动调节阀DT1开度,并向电动调节阀DT1下达指令,电动调节阀DT1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开大或减小,从而保证热力站高温侧循环流量的范围、热力站高温侧回水温度,高温侧热网的运行压力参数始终满足约束条件范围。
所述第二级控制元件为换热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该循环泵转速增加,进入换热装置HR2低温侧系统的循环流量增加,流速增加,对换热器换热面的冲刷能力增强,换热装置的传热系数增大,换热装置的换热性能提高,高温侧介质通过换热装置向低温侧传递的热量增加,低温侧获得热量增多,低温侧介质温度升高,相反,该循环泵转速降低,进入换热装置HR2低温侧系统的循环流量减少,流速降低,对换热器换热面的冲刷能力减弱,换热装置的传热系数减小,换热装置的换热性能下降,高温侧介质通过换热装置向低温侧传递的热量减少,低温侧获得热量减少,低温侧介质温度下降。
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根据集中供热上位机下达的供热室外计算温度,通过运算确定出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目标值,通过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实时判断、比较热力站需要的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循环泵B2的转速,并向循环泵B2下达指令,循环泵B2根据热力站下位机PLC系统的指令转速升高或降低,从而保证热力站供热量或低温侧需要的介质温度运行参数,实时进行精准控制。下位机定时储存运行数据,打包定期发送给上位机进行储存。
具体的,使用本发明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参数处理:通过采用上位机系统与下位机系统相结合操作的自动化控制结构进行热力站供热参数处理;
S2、采用供热工艺流程增加低温侧运行参数多级柔性调节环节:
A、对于需要直接连接供热的热力站系统,采取两种方式编号为ZL-1和ZL-2,增加多级参数柔性调节环节,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和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B、对于需要采用间接连接供热的热力站系统,采取两种方式编号为JL-1和JL-2,增加参数柔性调节环节,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和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系统负责调度和控制热源及高温侧热网的循环流量、运行压力、供热量,并宏观调配各热力站高温侧的供给热量使之均匀分配同时向各热力站的下位机实时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运行约束条件,实时监视各热力站供热参数,热力站站内运行状况,并定时采集各热力站下位机规定时间间隔内的供热参数记录值,所述下位机系统负责接受上位机下达供热计算室外温度、高温侧的热网回水温度、回水压力指令,通过下位机PLC内置算法,结合热力站供热负荷性质和类型,计算出热力站在对应上位机指令的情况下的供热参数,并对热力站供热系统中安装的设备进行实时调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系统包括CPU运算系统、硬件存储系统、监视系统和通讯网络;
所述CPU运算系统为上位机内置运算单元,用于采集室外气象参数,结合热用户供热负荷需求以及热源的供热能力、热网的循环流量、热网安全运行的压力要求,实时计算集中供热热网系统所需的供热温度和各热力站的高温侧合理的流量区间,并将相应的供热技术约束条件通过通讯系统传输到下位机系统,同时只对热力站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进行初级调节;
所述硬件存储系统为上位机内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集中供热热网运行过程中的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数据,各热力站下位机打包传输的运行数据;
所述监视系统,用于实时显示集中供热热网运行过程中的室外气象参数,热源运行数据、热网总的供热运行参数,各热力站的相关运行数据,便于上位机系统及时掌握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
所述通讯网络,通过光纤或4G、5G、NB通讯网路与热力站下位机系统连接,用于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的数据和指令信息的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系统包括热力站PLC,根据上位机下达的技术约束条件,通过自身的逻辑运算系统计算出热力站供热系统中的二级执行设备需要达到的运行状态,并下达指令进行控制,并对热力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ZL-1方式采用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和高温侧出水管R2之间增加联通管路LT1和阀门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作用,所述高温侧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混水装置HR1,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接点位置为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下游,另一端连接供热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出水管R2,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此时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混水装置HR1高温侧出水管R2,接点位置为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上游,另一端连接供热混水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所述ZL-2方式采用在混水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增加联通管LT2,同时在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在联通管LT2与低温侧用户系统之间安装热量输配循环泵,通过设置两级循环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混水装置HR1,在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混水装置HR1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 R4之间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所述混水装置HR1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压力等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混水装置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联通管LT2与混水装置HR1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JL-1方式采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出水母管R1,R2之间增加联通管路和阀门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高温侧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进水管R1,接点位置为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下游,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出水管R2,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电动调节阀DT1也可以安装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此时所述联通管路LT1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高温侧出水管R2,接点位置为换热装置HR1的高温侧出水管R2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的上游,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1高温侧进水管R1,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所述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所述联通管路LT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等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所述JL-2方式采用换热装置HR2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1,R2之间增加联通管LT2,同时在联通管与混水装置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在联通管与低温侧用户系统之间安装热量输配循环泵,通过设置两级循环的方法,消除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状态与热力站低温侧运行状态的耦合影响,所述高温侧供水管R1一端连接集中供热热网供水管,另一端连接换热装置HR2,在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所述换热装置HR2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R3,R4之间联通管LT2与换热装置HR2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所述换热装置HR2的高温侧进水管R1上安装电动调节阀DT1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一级控制元件,负责对高温侧的循环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约束条件进行控制,所述换热装置的低温侧供回水母管之间联通管LT2与换热装置HR2之间安装热量交换循环泵B2,作为热力站运行参数的第二级控制元件,负责对低温侧介质的温度、热力站实际的供热量运行参数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站供热系统中的二级执行设备包括电动阀门和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系统中的采集室外气象参数包括室外气温、风速和日照强度,所述CPU运算系统中各热力站下位机运算需要的供热技术约束条件包括室外气温和热力站的高温侧合理的流量区间,高温侧回水温度和回水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L-1方式中的混水装置HR1为均压管、混水管、水喷射装置的一种或多种,所述ZL-1方式和ZL-2方式中的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均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和供回水平均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JL-1方式中的换热装置HR2为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或多种,所述JL-1方式和JL-2方式中的低温侧介质的温度均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和供回水平均温度。
CN202210304233.5A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704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233.5A CN114704874B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233.5A CN114704874B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4874A true CN114704874A (zh) 2022-07-05
CN114704874B CN114704874B (zh) 2023-12-19

Family

ID=82170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4233.5A Active CN114704874B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487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559A (zh) * 2010-09-21 2011-01-19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节能混水供热方法
CN103335359A (zh) * 2013-07-09 2013-10-02 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智能型换热站
US20130299126A1 (en) * 2011-10-27 2013-11-14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Thermal energy network system
KR20140023593A (ko) * 2012-08-16 2014-02-27 주식회사 한성시스코 개별난방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4048347A (zh) * 2014-07-01 2014-09-17 威海国能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96982A (zh) * 2020-02-26 2020-07-10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耦合水力的热网平衡调节方法及供热系统
CN213577745U (zh) * 2020-10-26 2021-06-2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
EP3936770A1 (de) * 2020-07-07 2022-01-12 blossom-Ic Intelligent Controls GmbH & Co. KG Heizungssystem mit automatischem adaptivem hydraulischem abgleich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559A (zh) * 2010-09-21 2011-01-19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节能混水供热方法
US20130299126A1 (en) * 2011-10-27 2013-11-14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Thermal energy network system
KR20140023593A (ko) * 2012-08-16 2014-02-27 주식회사 한성시스코 개별난방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335359A (zh) * 2013-07-09 2013-10-02 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智能型换热站
CN104048347A (zh) * 2014-07-01 2014-09-17 威海国能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96982A (zh) * 2020-02-26 2020-07-10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耦合水力的热网平衡调节方法及供热系统
EP3936770A1 (de) * 2020-07-07 2022-01-12 blossom-Ic Intelligent Controls GmbH & Co. KG Heizungssystem mit automatischem adaptivem hydraulischem abgleich
CN213577745U (zh) * 2020-10-26 2021-06-2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4874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0968B (zh) 一种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WO2018130231A1 (zh)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CN213577745U (zh) 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
CN111102645B (zh)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热量平衡控制方法
CN111191353B (zh) 考虑热惯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方法
CN111442322A (zh) 一种供热管网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13446661B (zh) 一种智能高效的热网运行调节方法
CN116819945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冷源环状供冷系统压差控制方法
CN115823706A (zh) 一次泵自适应变压差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7346202A (zh) 一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蓄热结构及方法
CN107152711B (zh) 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14704874B (zh) 一种基于柔性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供热参数的精准控制方法
CN212408807U (zh) 一种供热管网系统
CN113610305B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
Cen et al. Research on Optimal Oper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Virtual Energy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s
CN201448918U (zh) 高智能板式换热机组
CN115682090A (zh) 一种集中供暖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358604A (zh) 一种考虑建筑蓄热特性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分时分区调控方法
CN112432269A (zh) 一种制冷机房冷冻水泵压差设定值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N218001645U (zh) 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
CN201724334U (zh) 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装置
CN111102658A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
CN215295075U (zh) 一种新型降低能耗供热装置
CN215637692U (zh) 一种燃煤发电厂消防水池蓄冷系统
CN114992520B (zh) 一种转油站无人值守模式下的掺水伴热系统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