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7880A -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7880A
CN114697880A CN202011634247.0A CN202011634247A CN114697880A CN 114697880 A CN114697880 A CN 114697880A CN 202011634247 A CN202011634247 A CN 202011634247A CN 114697880 A CN114697880 A CN 114697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electronic device
equipment
routing device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42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7880B (zh
Inventor
邹洪斌
匡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42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7880B/zh
Priority to EP21914076.1A priority patent/EP425066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40461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3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7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7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09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indicating that an appliance service is present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H04L2012/2841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7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ome appliance used
    • H04L2012/2849Audio/video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A向电子设备B发送包括URL和电子设备B标识的DLNA投放消息;电子设备B播放URL对应的内容;在电子设备A从区域A移动至区域B后,电子设备A断开与路由设备A的连接,接入路由设备B;电子设备A向路由设备B发送包括固定组播地址的第一请求消息;路由设备B将第一请求消息向路由设备A转发;路由设备A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电子设备B经路由设备A和路由设备B,向电子设备A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电子设备A发现电子设备B。可以实现跨网段自动发现,方便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家庭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DLNA)根据开放工业标准制定了媒体格式,传输和协议互操作性的指南和规范,旨在解决个人电脑、消费电器、移动设备在内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DLNA作为多设备互联互通的一个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如手机与大屏的无线投屏,无损投放第三方音乐资源至智能音箱等场景。DLNA以通用即插即用(universal plug and play,UPnP)协议族作为基础协议框架。UPnP的目标是,在该协议框架下,设备只要一接入网络,该网络中其他设备就能立即发现有新设备加入;网络中各个设备彼此之间能互相沟通,直接使用或控制,不需要预先设定任何参数,完全地即插即用。
在使用多个路由设备组网的应用场景中,考虑到路由设备的覆盖范围能力有限,一般将不同的路由设备放置在不同的区域。比如,区域A放置有路由设备A,区域B放置有路由设备B;路由设备A与路由设备B组网。在区域A的电子设备接入路由设备A,在区域B的电子设备接入路由设备B。以都已打开DLNA功能的移动设备A0和智能音箱A1为例,区域A的移动设备A0和智能音箱A1在区域A会被双方自动发现,智能音箱A1接受移动设备A0的控制。当移动设备A0从区域A移动至区域B后,虽然移动设备A0能够自动接入路由设备B,但却无法自动发现智能音箱A1;智能音箱A1也无法自动发现移动设备A0。其中,路由设备A和路由设备B可以为子母路由器;路由设备A也可以为路由器,而路由设备B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放大器。这给用户带来了不便,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总结得出:UpnP是使用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imple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SDP)实现网络中设备的发现功能,及使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实现网络中设备的控制功能。SSDP使用组播的方式实现设备发现。虽然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组播方式的数据包,但为了避免组播转发引起的网络风暴及网络阻塞,路由设备之间一般不转发组播方式的数据包。因此,同一个电子设备在从上述的区域A移动至区域B后,由于路由设备A和路由设备B两者所处的网段不同,且路由设备A与路由设备B之间不转发组播方式的数据包,所以在基于SSDP的网络环境中,处于同一网段内的设备可以互相发现,处于不同网段内的设备不能互相发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可以在跨网段下实现设备的自动发现,增加用户便利性,增强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分别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请求进行DLNA投放;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第二电子设备播放DLNA投放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第一路由设备的连接,接入第二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组播地址组播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路由设备将监听到的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一路由设备转发;第一路由设备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组播转发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第一操作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进行确认;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发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监听到第一请求消息,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路由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用于发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监听到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发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在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位于同一局域网网段(都接入第一路由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至少一次DLNA投放,并在DLNA投放时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路由设备开放进行过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这样,第一电子设备接入其他路由设备后,也可以发现和使用第二电子设备,避免在某些区域不能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发现和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第二路由设备将监听到的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一路由设备转发包括:第二路由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监听到的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一路由设备转发。
也就是说,路由设备仅转发进行过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的发现请求。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一路由设备向第二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路由设备分别保存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二路由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包括:第二路由设备确定保存了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组播地址组播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发现第二电子设备;第一路由设备将监听到的第一消息向第二路由设备转发;第二路由设备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组播转发第一消息;响应于监听到第一消息,第一电子设备发现第二电子设备。
在该方法中,路由设备在局域网内开放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互相发现。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路由设备将监听到的第一消息向第二路由设备转发包括:第一路由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将监听到的第一消息向第二路由设备转发。也就是说,路由设备确定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DLNA投放进行了确认,则在局域网内开放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一路由设备向第二路由设备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路由设备分别保存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一路由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包括:第一路由设备确定保存了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电子设备接收到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的请求;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在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电子设备播放DLNA投放内容;其中,第一操作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向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进行确认。
在该方法中,用户需要在电子设备上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电子设备才播放DLNA投放内容。这样,可以使得路由设备确定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并开放进行过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不同网段时,也可以互相发现。
根据第二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在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电子设备向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电子设备的标识。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的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在电子设备上进行第一操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接入第一路由设备;接收到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的请求;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在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播放DLNA投放内容;其中,第一操作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向该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进行确认。
根据第三方面,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在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向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电子设备的标识。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的请求之后,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在电子设备上进行第一操作。
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路由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的第二电子设备已经接收到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进行确认;第一路由设备从第二路由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组播地址组播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发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第一路由设备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组播转发第一请求消息。
在该方法中,路由设备开放进行过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不同网段时,也可以互相发现。
根据第四方面,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路由设备监听到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组播地址组播发送的第一消息,向第二路由设备转发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发现第二电子设备。在该方法中,路由设备开放进行过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
根据第四方面,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路由设备,该路由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路由设备执行: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路由设备的第二电子设备已经接收到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进行DLNA投放进行确认;从第二路由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组播地址组播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发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组播转发第一请求消息。
根据第五方面,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路由设备执行:监听到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组播地址组播发送的第一消息,向第二路由设备转发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发现第二电子设备。
根据第五方面,或者以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
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电子设备,和如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路由设备,该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第三方面和第五方面及第一方面、第三方面和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和第五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第三方面和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或者如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第四方面及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或者如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八方面及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第四方面及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路由设备、第二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第二路由设备位于第二区域;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可以理解的,局域网中可以包括多个路由设备,该第二路由设备可以是除第一路由设备之外的任意一个)。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字家庭网络联盟DLNA投放请求消息;DLNA投放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个URL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在接收到DLNA投放请求消息后,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或播放URL对应的内容;在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区域移动至第二区域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第一路由设备的连接,并接入第二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一个固定的组播地址;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后,第二路由设备将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一路由设备转发;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后,第一路由设备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后,第二电子设备依次经第一路由设备和第二路由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接收到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发现第二电子设备。
在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位于同一局域网网段(都接入第一路由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至少一次DLNA投放。路由设备开放进行过DLNA投放的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这样,第一电子设备接入其他路由设备后,也可以发现和使用第二电子设备,避免在某些区域不能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发现和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第九方面,在接收到DLNA投放请求消息后,且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用户操作后,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或播放所述URL对应的内容。也就是说,路由设备仅转发进行过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的发现请求。这样可以避免非法用户使用第二电子设备。
根据第九方面,或者以上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DLNA投放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用户操作后,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记录消息;第一记录消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
根据第九方面,或者以上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接收到第一记录消息后,第一路由设备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存储在第一路由设备上。这样,路由设备可以只进行组播转发保存了标识的电子设备的消息,避免大量组播转发引起的网络风暴。
根据第九方面,或者以上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路由设备还向第二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记录消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路由设备向网络中多个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记录消息。
根据第九方面,或者以上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接收到第一记录消息后,第二路由设备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存储在第二路由设备上。
根据第九方面,或者以上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后,且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第二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第二路由设备将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一路由设备转发。
根据第九方面,或者以上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后,且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第一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第一路由设备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路由设备;第一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该方法包括:第一路由设备断开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在接收到来自第二路由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后,且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第一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第一路由设备在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一个固定的组播地址和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在该方法中,第一路由设备对白名单中的电子设备发送的组播请求消息进行组播发送。这样,第一电子设备接入其他路由设备后,也可以发现和使用连接了第一路由设备的第二电子设备,避免在某些区域不能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发现和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路由设备;第二路由设备位于第二区域;第二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第一路由设备位于第一区域;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第一路由设备被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接入;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后,且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第二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第二路由设备将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一路由设备转发;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一个固定的组播地址和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在该方法中,第二路由设备对白名单中的电子设备发送的组播请求消息进行组播转发。这样,第一电子设备接入其他路由设备后,也可以发现和使用连接了第一路由设备的第二电子设备,避免在某些区域不能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发现和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路由设备,该路由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路由设备执行上述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路由设备、第二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第二路由设备位于第二区域;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路由设备;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该系统执行上述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所适用的系统架构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B为一种DLNA投放场景的图形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2C为一种DLNA投放场景的图形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中隐藏功能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LNA投放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LNA投放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LNA投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术语“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除非另外说明。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DLNA网络可以包括数字媒体控制器(digital media controller,DMC)、数字媒体渲染器(digital media renderer,DMR)、数字媒体服务器(digital media server,DMS)等能力类型。其中,DMC作为DLNA的控制点,负责DLNA网络中DMR设备的发现和控制;比如,DMC发现网络中DMR设备后,可以发送媒体播放列表至DMR设备。DMR作为DLNA的媒体资源渲染器,提供媒体资源播放能力;比如,按照媒体播放列表播放媒体资源。DMS用于提供媒体资源。
DLNA网络中的一个设备可能具备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能力。比如,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等可以作为控制设备,提供DMC能力;也可以作为本地媒体资源服务设备,提供DMS能力。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慧屏(也称智能电视、大屏)、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头盔等)、车载电脑等可以作为播放设备,提供DMR能力。可选的,媒体资源提供商的云服务器也可以为DLNA网络提供DMS能力。
请参考图1,DMC设备100是DLNA网络10中提供DMC能力的设备,是DLNA的控制点;本申请中也称为控制设备100。DMR设备200是DLNA网络10中提供DMR能力的设备,是媒体资源播放设备;本申请中也称为播放设备200。路由设备300用于提供一定范围区域内的无线网络连接能力。DMC设备100和DMR设备200可以接入路由设备300提供的无线网络,基于DLNA协议进行无线通信。DMC设备100和DMR设备200接入无线网络后,可以基于DLNA的SSDP协议互相发现。DMC设备100还可以基于SOAP协议控制DMR设备200。比如,DMC设备100从DMS设备400读取媒体资源,并将媒体资源播放列表发送给DMR设备200;DMR设备200根据媒体资源播放列表,从DMS设备400获取媒体资源,并播放获取到的媒体资源。
网段,指一个计算机网络中使用同一物理层设备(传输介质,中继器,集线器等)能够直接通讯的那一部分。如果不同电子设备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与后,得到相同的网络地址,则不同电子设备在同一网段下。
单播:网络中主机直接一对一的通讯模式。
广播: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
组播(也可称为多播):网络中主机之间一对一组的通讯模式。组播使用的IP地址称为组播地址。在DLNA中,组播地址为固定的239.255.255.250:1900。IP地址划分为A,B,C,D和E五类。D类地址为组播地址(也可称为多播地址),其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下面,以手机作为DMC设备100,智能音箱作为DMR设备200,路由器作为路由设备300,手机基于DLNA投放音乐至智能音箱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示例性的,请参考图2A,用户的房屋包括区域1和区域2。区域1和区域2分别配置了一个路由器300,路由器300支持DLNA协议。两个路由器300智能组网,提供各自区域内的无线网络。两个路由器300的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名称相同。区域1内的路由器300为路由器一,提供区域1内的无线网络,Wi-Fi网段为网段1;区域2内的路由器300为路由器二,提供区域2内的无线网络,Wi-Fi网段为网段2。当用户携带手机100在区域1和区域2之间移动时,无需手动切换手机100连接的路由器;手机100自动连接同名(比如,SSID相同)Wi-Fi下信号最强的路由器提供的无线网络。
比如,用户携带手机100位于区域1内,手机100连接路由器一提供的无线网络。区域1内的智能音箱200也连接路由器一提供的无线网络。此时,手机100和智能音箱200位于同一网段。该网段内的设备都可以向一个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消息,并监听该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消息,以发现同一网段内的其他设备。这样,手机100上带有DLNA投放功能的音乐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比如,华为音乐)与已打开DLNA发现功能的智能音箱200互相发现。
示例性的,如图2B所示,用户打开手机100上的音乐APP,手机100显示音乐APP的播放界面110,播放界面110包括“投放”图标111。手机100接收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响应于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手机100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请求消息。智能音箱200监听到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上的请求消息,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这样,手机100和智能音箱200互相发现。手机100显示“投放”页面120。“投放”页面120包括提示信息121,用于提示用户选择投放的目标设备。“投放”页面120包括“客厅的音箱”选项122。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点击“客厅的音箱”选项122的操作,则确定投放的目标设备为智能音箱。
手机100的音乐APP向智能音箱200提供在线音乐的统一资源定位(uniformresource locator,URL)链接,智能音箱200根据获取的在线音乐的URL链接从云服务器获取在线音乐资源,并播放在线音乐;即手机100的音乐APP将在线音乐投放至智能音箱200。进一步的,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100上的音乐APP控制智能音箱200的音量、切换播放音乐等。
在一些场景中,用户携带手机100移动至区域2,手机100连接至路由器二提供的无线网络。手机100和智能音箱200位于不同的网段。由于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之间不转发组播包,手机100向网段2内指定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的消息不能被网段1内的智能音箱200监听到,智能音箱200向网段1内指定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的消息不能被网段2内的手机100监听到;手机100上的音乐APP不能与智能音箱200互相发现,继而不能将在线音乐投放至智能音箱200以及进行其他控制。
示例性的,如图2C所示,手机100显示音乐APP的播放界面110,播放界面110包括“投放”图标111。手机100接收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响应于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手机100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请求消息。由于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之间不转发组播包,智能音箱200不能监听到该请求消息。手机100上的音乐APP不能与智能音箱200互相发现。手机100显示“投放”页面130。“投放”页面130包括提示信息131,用于提示用户未找到可用的播放设备。
这样,用户携带手机在房屋内移动时,可能出现手机在某些区域无法对智能音箱进行DLNA投放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网段内的控制设备和播放设备的互相发现,进而实现通过控制设备对播放设备进行控制。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播放设备200可以包括图3所示的结构。播放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无线通信模块250,音频模块260,扬声器260A,麦克风260B,显示屏270和传感器模块280等。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播放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播放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设备200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其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2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2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2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USB接口2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2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播放设备200充电,也可以用于播放设备2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播放设备2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播放设备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USB接口2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播放设备2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41为播放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显示屏270,和无线通信模块25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1和充电管理模块2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播放设备2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
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播放设备2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50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5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播放设备200通过GPU,显示屏27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7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27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27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设备2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27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SDRAM)、双倍资料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例如第五代DDR SDRAM一般称为DDR5 SD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磁盘存储器件、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快闪存储器按照运作原理划分可以包括NOR FLASH、NAND FLASH、3D NAND FLASH等,按照存储单元电位阶数划分可以包括单阶存储单元(single-level cell,SLC)、多阶存储单元(multi-level cell,MLC)、三阶储存单元(triple-level cell,TLC)、四阶储存单元(quad-level cell,QLC)等,按照存储规范划分可以包括通用闪存存储(英文: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eMMC)等。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由处理器210直接进行读写,可以用于存储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可执行程序(例如机器指令),还可以用于存储用户及应用程序的数据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存储可执行程序和存储用户及应用程序的数据等,可以提前加载到内存中,用于处理器210直接进行读写。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实现扩展播放设备200的存储能力。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0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播放设备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60,扬声器260A,麦克风260B,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26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26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26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或将音频模块26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210中。
扬声器26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播放设备200可以通过扬声器260A播放音乐。
麦克风260B,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260B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260B。播放设备2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260B。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播放设备2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260B,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播放设备2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260B,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手机接入路由器一提供的无线网络。
示例性的,用户的房屋包括区域一(客厅)和区域二(卧室1)。客厅和卧室1内分别配置了一个路由器,两个路由器智能组网,提供房屋内的无线网络。客厅内的路由器为路由器一,提供客厅内的无线网络,Wi-Fi网段为网段1;卧室1内的路由器为路由器二,提供卧室1内的无线网络,Wi-Fi网段为网段2。
用户携带手机进入客厅,手机与路由器一建立Wi-Fi连接。
S402、智能音箱接入路由器一提供的无线网络。
智能音箱与路由器一建立Wi-Fi连接。这样,手机和智能音箱接入同一个路由器,处于同一Wi-Fi网段。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S401和S402的先后顺序。
S403、手机通过SSDP协议发现智能音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发现消息。示例性的,手机使用M-SEARCH方法发送“ssdp:discover”消息。智能音箱监听到指定的组播地址上由手机发送的“ssdp:discover”消息,则通过单播的方式向手机发送响应消息。手机接收到智能音箱的响应消息,则发现智能音箱。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音箱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心跳消息。示例性的,智能音箱使用NOTIFY方法发送“ssdp:alive”消息。手机监听到指定的组播地址上由智能音箱发送的“ssdp:alive”消息,则发现智能音箱。
在一种示例中,用户打开手机上支持DLNA投放的音乐APP(比如华为音乐),手机通过SSDP协议发现智能音箱。示例性的,如图2B所示,用户打开手机100上的音乐APP,手机100显示音乐APP的播放界面110,播放界面110包括“投放”图标111。手机100接收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响应于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手机100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请求消息(discover)。智能音箱200监听到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上的请求消息,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这样,手机100和智能音箱200互相发现。手机100显示“投放”页面120。“投放”页面120包括提示信息121,用于提示用户选择投放的目标设备。“投放”页面120包括“客厅的音箱”选项122。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点击“客厅的音箱”选项122的操作,则确定投放的目标设备为智能音箱。
S404、手机向智能音箱进行DLNA投放请求。
DLNA投放包括设备控制与事件订阅。设备控制包括手机通过SOAP协议发送请求消息给智能音箱,智能音箱收到请求消息,根据请求消息执行相应动作,并发送响应消息给手机;以实现通过手机控制智能音箱播放、暂停、调整音量、控制进度条等功能。事件订阅是指,如果手机订阅了智能音箱状态变化事件,当智能音箱状态发生变化(比如,在智能音箱侧按键静音、按键调整音量等)时,智能音箱向手机发送状态变化通知,手机根据状态变化通知执行相应的动作(比如智能音箱按键静音时,手机由播放状态切换至暂停状态)。
手机接收到用户选择在智能音箱上投放音乐的操作(比如,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点击“客厅的音箱”选项122的操作),通过SOAP协议向智能音箱发送DLNA投放请求。可选的,智能音箱向手机发送DLNA投放响应。
S405、智能音箱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保存手机的通信地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智能音箱接收到手机的DLNA投放请求,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这样可以避免非授权用户控制智能音箱。
可选的,智能音箱发出安全确认提示信息;安全确认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安全确认操作。智能音箱接收到用户的安全确认操作,则确定DLNA投放安全确认成功。
比如,智能音箱顶部设有功能键。智能音箱播放语音“请点击音箱顶部功能键确认投放”;或者智能音箱顶部功能键闪烁灯光;再或者智能音箱的显示屏显示信息“请点击音箱顶部功能键确认投放”。智能音箱接收到用户点击智能音箱顶部功能键的操作,则确定接收到用户的安全确认操作。
再比如,智能音箱显示屏显示“安全确认”按钮。智能音箱播放语音“请选择显示屏上安全确认按钮确认投放”;或者智能音箱的显示屏显示信息“请选择显示屏上安全确认按钮确认投放”。智能音箱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屏上点击“安全确认”按钮的操作,或者接收到用户使用遥控选择“安全确认”按钮的操作,则确定接收到用户的安全确认操作。
再比如,智能音箱播放语音“请确认是否投放,如果确认投放,请说是”。智能音箱接收到用户的语音“是”,则确定接收到用户的安全确认操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智能音箱首次接收到一个手机的DLNA投放请求后,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后续再接收到同一个手机的DLNA投放请求,不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也就是说,同一个手机只要进行一次安全确认即可。比如,智能音箱接收到手机的DLNA投放请求后,如果确认不存在保存的该手机的通信地址(比如,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地址),则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并保存该手机的通信地址;如果确认存在保存的该手机的通信地址,则不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智能音箱上保存第一白名单,第一白名单包括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控制设备的通信地址(比如MAC地址)。智能音箱接收到手机的DLNA投放请求,将该手机的通信地址(比如MAC地址)加入第一白名单。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音箱首次接收到一个手机的DLNA投放请求后,确认存在保存的该手机的通信地址,比如,该手机使用智能音箱的控制APP控制过智能音箱,智能音箱保存了该手机的通信地址;则不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智能音箱将该手机的通信地址(比如MAC地址)加入第一白名单。这样,只要连接过智能音箱的设备(未向智能音箱进行过DLNA投放),就可以不用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为用户带来方便。
S406、智能音箱播放DLNA投放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向智能音箱发送媒体资源播放列表(比如,DLNA投放请求中包括媒体资源播放列表),智能音箱根据媒体资源播放列表从提供媒体资源的服务器获取媒体资源,并播放获取到的媒体资源。
S407、智能音箱将手机的通信地址和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发送给路由器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智能音箱向路由器一上报DLNA投放安全确认事件,其中包括手机的通信地址(比如MAC地址)和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比如MAC地址)。
可以理解的,智能音箱可以先执行S406后执行S407,或者先执行S407后执行S406,或者同时执行S406和S407;执行S406和S407的先后顺序并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执行S406和S407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音箱也可以不播放DLNA投放内容;比如,智能音箱获取播放资源失败,则不进行播放。
S408、路由器一保存手机的通信地址和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路由器上保存第二白名单;第二白名单包括局域网中控制设备或播放设备的通信地址(比如MAC地址)。对于第二白名单中通信地址发送的组播消息,支持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之间进行组播转发。对于不在第二白名单中通信地址发送的组播消息,不能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之间进行组播转发。也就是说,路由器开放第二白名单中通信地址的SSDP组播。
路由器一接收到智能音箱发送的手机的通信地址和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将该手机的通信地址和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加入第二白名单。
S409、路由器一将手机的通信地址和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同步到局域网中其他路由器。
局域网中任意一个路由器上保存的第二白名单发生变化,则通知局域网中其他路由器根据新的第二白名单进行更新。
示例性的,图4中家庭局域网由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智能组网。路由器一接收到手机100的MAC地址和智能音箱200的MAC地址,将手机100的MAC地址和智能音箱200的MAC地址加入路由器一上的第二白名单;并通知路由器二同步路由器一上的第二白名单,路由器二上的第二白名单中也加入手机100的MAC地址和智能音箱200的MAC地址。这样,由手机100或智能音箱200发送的组播消息可以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之间进行转发。当手机100与智能音箱200不在同一网段内时,也可以监听到对方发送的组播消息,从而互相发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智能音箱播放DLNA投放内容的时候,携带手机离开当前区域(客厅),断开与路由器一的连接。用户携带手机进入卧室1,接入路由器二提供的无线网络,路由器二的Wi-Fi网段为网段2。结合图4,如图5A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501、手机接入路由器二提供的无线网络。
手机断开与路由器一的无线连接,与路由器二建立无线连接。
S502、手机通过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与智能音箱互相发现。
在一些示例中,手机接入路由器二后,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发现消息。示例性的,手机使用M-SEARCH方法发送“ssdp:discover”消息。路由器二确定第二白名单中包括手机的通信地址,将手机发送的“ssdp:discover”消息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比如,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间进行组播转发。这样,路由器一网段内的设备也可以监听到手机发送的“ssdp:discover”消息。智能音箱监听到指定的组播地址上由手机发送的“ssdp:discover”消息,则通过单播的方式向手机发送响应消息。具体的,智能音箱发送的响应消息经路由器一转发至路由器二,并由路由器二转发至手机。手机接收到智能音箱的响应消息,则发现智能音箱。可选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路由器一接收到路由器二转发的“ssdp:discover”消息,确定第二白名单中包括手机的通信地址,将“ssdp:discover”消息在固定的多播地址上进行组播。
在另一些示例中,智能音箱周期性的(比如周期为4s)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心跳消息。示例性的,智能音箱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ssdp:alive”消息。由于第二白名单中包括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路由器一将智能音箱发送的“ssdp:alive”消息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间组播转发,将“ssdp:alive”消息组播转发至路由器二。路由器二网段内的设备可以监听到智能音箱发送的“ssdp:alive”消息。这样,手机监听到该“ssdp:alive”消息,则发现智能音箱。可选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路由器二接收到路由器一转发的“ssdp:alive”消息,确定第二白名单中包括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将“ssdp:alive”消息消息在固定的多播地址上进行组播。
S503、手机通过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控制智能音箱。
手机发现智能音箱后,可以向智能音箱发送控制消息。控制消息经过路由器二转发至路由器一,并由路由器一发送至智能音箱。手机还可以重新订阅智能音箱状态变化事件。智能音箱状态变化事件经过路由器一转发至路由器二,并由路由器二发送至手机。这样,在用户使用智能音箱播放DLNA投放内容的时候,用户携带手机离开当前区域(客厅),进入卧室1,使得手机和智能音箱位于不同的网段内。手机可以跨网段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并重新订阅智能音箱的事件;不影响智能音箱播放DLNA投放内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结束在当前区域(客厅)使用智能音箱播放DLNA投放内容。之后,用户携带手机进入卧室1,接入路由器二提供的无线网络,路由器二的Wi-Fi网段为网段2。结合图4,如图5B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501、手机接入路由器二提供的无线网络。
手机断开与路由器一的无线连接,与路由器二建立无线连接。
S502、手机通过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与智能音箱互相发现。
S504、手机通过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向智能音箱进行第二DLNA投放请求。
示例性的,手机向智能音箱进行DLNA投放请求。DLNA投放请求经过路由器二和路由器一转发给智能音箱,智能音箱收到DLNA投放请求。可选的,智能音箱向手机发送DLNA投放响应。DLNA投放响应经过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转发给手机。这样可以实现通过手机控制智能音箱播放、暂停、调整音量、控制进度条等功能。
示例性的,如图2B所示,用户打开手机100上的音乐APP,手机100显示音乐APP的播放界面110,播放界面110包括“投放”图标111。手机100接收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响应于用户点击“投放”图标111的操作,手机100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请求消息(discover)。路由器二将请求消息(discover)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间进行组播转发。智能音箱200监听到请求消息,通过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这样,手机100和智能音箱200互相发现。手机100显示“投放”页面120。“投放”页面120包括提示信息121,用于提示用户选择投放的目标设备。“投放”页面120包括“客厅的音箱”选项122。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点击“客厅的音箱”选项122的操作,确定投放的目标设备为智能音箱。
S505、智能音箱播放第二DLNA投放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向智能音箱发送媒体资源播放列表(比如,DLNA投放请求中包括媒体资源播放列表),智能音箱根据媒体资源播放列表从提供媒体资源的服务器获取媒体资源,并播放获取到的媒体资源。
如果手机订阅了智能音箱状态变化事件,当智能音箱状态发生变化(比如,在智能音箱侧按键静音、按键调整音量等)时,智能音箱经过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转发状态变化通知给手机,手机根据状态变化通知执行相应的动作(比如智能音箱按键静音时,手机由播放状态切换至暂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网段发现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手机与智能音箱位于同一网段时,手机向智能音箱进行至少一次DLNA投放,并在首次DLNA投放时进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路由器开放进行过安全确认的电子设备的组播转发。后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在局域网中其他网段下发现和使用智能音箱,避免在某些区域不能使用智能音箱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音箱恢复出厂设置(比如,智能音箱复位),智能音箱向路由器一上报通信地址删除事件,其中包括该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路由器一根据通信地址删除事件更新其保存的第二白名单,删除其保存的第二白名单中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并向局域网内各个路由器同步更新后的第二白名单。可选的,通信地址删除事件中还包括该智能音箱保存的第一白名单。路由器一接收到通信地址删除事件,根据通信地址删除事件中第一白名单更新路由器一保存的第二白名单;并向局域网内各个路由器同步更新后的第二白名单。示例性的,路由器一接收到智能音箱发送的第一白名单,获取局域网各个网段内与智能音箱属于同一组播组的其他设备保存的第一白名单。将智能音箱发送的第一白名单中,不属于其他设备第一白名单的通信地址从路由器一保存的第二白名单中删除。这样,智能音箱恢复出厂设置后,路由器不再组播转发该智能音箱的消息以及对应的在该智能音箱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控制设备的消息。
一般的,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安装智能音箱的App,通过App控制智能音箱,设置智能音箱的参数等。以手机为例,用户可以在手机的App内设置智能音箱的“隐藏”功能。
在一些示例性中,智能音箱的“隐藏”功能默认关闭。当“隐藏”功能关闭时,控制设备可以正常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比如,控制设备按照图4、图5A或图5B所示的流程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当智能音箱的“隐藏”功能打开时,允许在该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包括与智能音箱连接在同一路由器或连接在不同路由器下的设备)发现该智能音箱。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手机的桌面包括“音箱”图标601。手机接收用户对“音箱”图标601的点击操作,响应于用户对“音箱”图标601的点击操作,手机显示“我的音箱”界面610。“我的音箱”界面610包括“客厅的音箱”页面620和“主卧的音箱”页面630等。“客厅的音箱”页面620用于设置位于客厅的智能音箱1,“主卧的音箱”页面630用于设置位于卧室1的智能音箱2。“客厅的音箱”页面620包括“隐藏”选项621。手机可以接收用户对“隐藏”选项621的点击操作,响应于用户对“隐藏”选项621的点击操作,手机显示“隐藏”页面640。“隐藏”页面640包括“隐藏”选择按钮641。“隐藏”选择按钮641用于开启或关闭“隐藏”功能。可选的,“隐藏”页面640还包括提示信息“打开后,音箱仅能被安全投放确认过的控制设备发现”,用于说明开启“隐藏”功能的作用。示例性的,“隐藏”选择按钮641默认为关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隐藏”选择按钮641选择开启或关闭“隐藏”功能。可选的,开启“隐藏”功能后,手机还可以显示“可见设备”页面642。“可见设备”页面642用于显示在该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即显示在开启“隐藏”功能后,智能音箱允许对其发现和控制的设备。这样,可以提示用户在智能音箱开启“隐藏”功能后,仍然可以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的设备。
在一种示例中,请参考图7,手机接收到用户开启智能音箱“隐藏”功能的操作,通知智能音箱开启“隐藏”功能。智能音箱接收到开启“隐藏”功能的通知,向其连接的路由器(路由器一)上报冻结事件。在一种示例性中,冻结事件中包括冻结设备标识;比如,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路由器一接收到智能音箱发送的冻结事件后,保存冻结事件信息;冻结事件信息包括冻结设备标识(比如智能音箱的通信地址)。路由器一向局域网中其他路由器组播发送冻结事件。局域网中各个路由器接收到冻结事件,同步自身保存的冻结事件信息。
智能音箱向第一白名单中包括的通信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的消息,路由器支持进行SSDP组播转发;智能音箱向第一白名单中不包括的通信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的消息,路由器不进行转发。对于属于智能音箱的第一白名单中包括的通信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的消息,路由器进行SSDP组播转发;对于不属于智能音箱的第一白名单中包括的通信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的消息,路由器不进行SSDP组播转发。这样,智能音箱开启“隐藏”功能后,对于与智能音箱位于不同网段的设备,如果该设备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则可以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如果该设备在智能音箱上未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则不能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
在智能音箱的“隐藏”功能开启时,智能音箱可以处理监听到的组播消息,以及智能音箱保存的第一白名单中包括的通信地址对应的设备(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发送的消息;不处理不属于智能音箱保存的第一白名单中包括的通信地址对应的设备(未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发送的消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智能音箱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单播消息(比如,手机发送的控制消息)后,判断保存的第一白名单中是否包括该电子设备的通信地址。如果确定保存的第一白名单中包括该电子设备的通信地址,根据接收到的单播消息执行相应的动作(比如,播放、暂停等);如果确定保存的第一白名单中不包括该电子设备的通信地址,忽略接收到的单播消息。这样,实现不允许同一网段中未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控制智能音箱。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手机(该第一手机未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与智能音箱位于同一区域(该第一手机与智能音箱连接至同一路由器)。第一手机通过SSDP协议发现智能音箱。用户使用第一手机对智能音箱进行DLNA投放,第一手机向智能音箱发送DLNA投放请求。智能音箱检测到“隐藏”功能已开启,确定该第一手机的通信地址不属于第一白名单,不处理该DLNA投放请求,即不进行DLNA投放。示例性的,智能音箱静默提示用户智能音箱已打开“隐藏”功能(比如,智能音箱闪烁特定灯效),不支持进行DLNA投放。这样,对于未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当其与智能音箱位于同一网段时,可以发现智能音箱但不能对智能音箱进行DLNA投放。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二手机(该第二手机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与智能音箱位于同一区域(该第二手机与智能音箱连接至同一路由器)。第二手机通过SSDP协议发现智能音箱。用户使用第二手机对智能音箱进行DLNA投放,第二手机向智能音箱发送DLNA投放请求。智能音箱检测到“隐藏”功能已开启,确定该第二手机的通信地址属于第一白名单,根据DLNA投放请求执行相应动作,并发送响应消息给手机。这样,对于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当其与智能音箱位于同一网段时,可以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一手机(该第一手机未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与智能音箱位于不同区域。比如,第一手机连接至路由器二的无线网络,智能音箱连接至路由器一的无线网络。第一手机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发现消息,路由器二确定第一手机的通信地址不属于第二白名单,不转发该发现消息。第一手机和智能音箱不能互相发现。这样,对于未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当其与智能音箱位于不同网段时,不能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二手机(该第二手机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与智能音箱位于不同区域。比如,第二手机连接至路由器二的无线网络,智能音箱连接至路由器一的无线网络。第二手机向指定的组播地址的SSDP端口发送发现消息,路由器二确定第二手机的通信地址属于第二白名单,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比如,路由器一和路由器二)间组播转发发现消息。这样,第二手机和智能音箱互相发现。对于在智能音箱上进行过DLNA投放安全确认的设备,当其与智能音箱位于不同网段时,可以发现和控制智能音箱。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LNA投放方法。示例性的,如图8A,用户的房屋包括区域一(客厅)和区域二(卧室1)。客厅和卧室1内分别配置了一个路由器,两个路由器智能组网,提供房屋内的无线网络。客厅内的路由器为路由器一,提供客厅内的无线网络,Wi-Fi网段为网段1;卧室1内的路由器为路由器二,提供卧室1内的无线网络,Wi-Fi网段为网段2。客厅内放置了智能音箱1,接入路由器一;卧室1内放置了智能音箱2,接入路由器二。
请参考图8B,用户携带手机进入客厅,手机与路由器一建立Wi-Fi连接。手机通过SSDP协议发现智能音箱1,向智能音箱1进行DLNA投放。比如,手机向智能音箱1投放本地音乐。在智能音箱1播放音乐过程中,用户携带手机离开客厅,进入卧室1。手机断开与路由器一的Wi-Fi连接,与路由器二建立Wi-Fi连接。手机通过SSDP协议发现智能音箱2。手机检测到其连接的路由器由路由器一更换为路由器二,则向智能音箱1发送停止播放请求,向智能音箱2发送播放请求。比如,手机经过路由器二和路由器一的转发,将停止播放请求发送至智能音箱1,智能音箱1接收到停止播放请求,则停止播放音乐。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手机向智能音箱2发送的播放请求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音乐播放的起始位置(比如,从音乐的第10秒开始播放)。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户携带手机在房屋内移动时,进入一个房间,则该房间内的智能音箱播放音乐;在一些示例中,各个智能音箱切换播放音乐,播放的音乐是连续的;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提高用户感受。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各个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种示例中,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播放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播放设备800包括:处理单元810,存储单元820,播放单元830和通信单元840。
其中,处理单元810,用于对播放设备8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执行DLNA投放安全确认,控制播放设备800与控制设备互相发现,控制进行DLNA投放等步骤。存储单元820用于保存播放设备8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例如,保存第一白名单。播放单元830用于播放DLNA投放内容。通信单元840用于播放设备800与其他装置的通信。例如,可以用于播放设备800与路由设备建立连接,用于播放设备800与控制设备互相发现等。
当然,上述播放设备800中的单元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处理单元810,存储单元820,播放单元830和通信单元840。例如,播放设备800中还可以包括电源单元等。电源单元用于对播放设备800供电。
其中,处理单元81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存储单元820可以是存储器。播放单元830可以包括音频单元(扬声器)、显示单元(显示屏)等。通信单元84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等。
例如,处理单元810为处理器(如图3所示的处理器210),存储单元820可以为存储器(如图3所示的内部存储器221),播放单元830可以包括音频模块(如图3所示的音频模块260)、扬声器(如图3所示的扬声器260A)或显示屏(如图3所示的显示屏270),通信单元840可以称为通信接口,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模块250)。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播放设备800可以为图3所示的播放设备200。其中,上述处理器、存储器、扬声器、显示屏、通信接口等可以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总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时,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放设备80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使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使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路由设备、第二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位于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字家庭网络联盟DLNA投放请求消息;所述DLNA投放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个URL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
在接收到所述DLNA投放请求消息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或播放所述URL对应的内容;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区域移动至所述第二区域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的连接,并接入所述第二路由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一个固定的组播地址;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转发;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在所述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依次经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DLNA投放请求消息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或播放所述URL对应的内容;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DLNA投放请求消息后,且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用户操作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或播放所述URL对应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LNA投放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用户操作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记录消息;所述第一记录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记录消息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存储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还向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记录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记录消息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存储在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转发;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后,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转发。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在所述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后,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在所述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9.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与第二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路由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后,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在所述第一组播地址范围内,以组播的方式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一个固定的组播地址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10.一种跨网段发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路由设备;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位于第二区域;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被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后,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存储在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上的一个电子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转发;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一个固定的组播地址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11.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跨网段发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路由设备、第二路由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位于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提供不同的网段;所述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34247.0A 2020-12-31 2020-12-31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4697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4247.0A CN114697880B (zh) 2020-12-31 2020-12-31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EP21914076.1A EP4250661A4 (en) 2020-12-31 2021-12-22 CROSS-NETWORK SEGMENT DETECTION METHOD, ROUTING DEVICE AND SYSTEM
PCT/CN2021/140461 WO2022143339A1 (zh) 2020-12-31 2021-12-22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4247.0A CN114697880B (zh) 2020-12-31 2020-12-31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880A true CN114697880A (zh) 2022-07-01
CN114697880B CN114697880B (zh) 2023-05-12

Family

ID=8213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4247.0A Active CN114697880B (zh) 2020-12-31 2020-12-31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50661A4 (zh)
CN (1) CN114697880B (zh)
WO (1) WO20221433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4216A (zh) * 2022-12-09 2023-09-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5999A (zh) * 2006-03-30 2009-04-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连接支援服务器及通信设备
KR20120069342A (ko) * 2010-12-20 2012-06-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Dlna를 지원하는 멀티미디어 단말을 이용한 홈기기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638382A (zh) * 2011-02-14 2012-08-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dlna的方法及dlna代理设备
JP2013123126A (ja) * 2011-12-09 2013-06-20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lna対応機器およびその探索方法
CN103825890A (zh) * 2014-02-19 2014-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基于dlna实现云端流媒体文件分享的方法
US20150089025A1 (en) * 2012-08-15 2015-03-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DLNA Device
CN104753851A (zh) * 2013-12-25 2015-07-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27397A (zh) * 2015-09-02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发现方法、主设备、从设备及相应系统
CN106254407A (zh) * 2015-06-15 2016-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服务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88711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厦门脉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段设备搜索及通讯方法
US20190320219A1 (en) * 2018-04-13 2019-10-17 Koji Yoden Services o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high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608A1 (en) * 2001-10-03 2003-04-03 Moonen Jan Renier Multicast discovery protocol uses tunneling of unicast message
JP5668435B2 (ja) * 2010-11-26 2015-0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機器検出装置及び機器検出プログラム
CN103095749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跨网段设备发现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49927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电视间分享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10298989B2 (en) * 2017-05-29 2019-05-21 EVA Automation, Inc. Environment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multiple proximate hubs
CN110166820B (zh) * 2019-05-10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音视频的播放方法、终端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5999A (zh) * 2006-03-30 2009-04-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连接支援服务器及通信设备
KR20120069342A (ko) * 2010-12-20 2012-06-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Dlna를 지원하는 멀티미디어 단말을 이용한 홈기기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638382A (zh) * 2011-02-14 2012-08-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dlna的方法及dlna代理设备
JP2013123126A (ja) * 2011-12-09 2013-06-20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lna対応機器およびその探索方法
US20150089025A1 (en) * 2012-08-15 2015-03-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DLNA Device
CN104753851A (zh) * 2013-12-25 2015-07-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25890A (zh) * 2014-02-19 2014-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基于dlna实现云端流媒体文件分享的方法
WO2015123934A1 (zh) * 2014-02-19 2015-08-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基于dlna实现云端流媒体文件分享的方法
CN106254407A (zh) * 2015-06-15 2016-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服务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27397A (zh) * 2015-09-02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发现方法、主设备、从设备及相应系统
CN107888711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厦门脉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段设备搜索及通讯方法
US20190320219A1 (en) * 2018-04-13 2019-10-17 Koji Yoden Services o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high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晓等: "服务发现机制的研究", 《计算机工程》 *
魏运锋等: "基于云框架多屏互动应用的探究", 《邮电设计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4216A (zh) * 2022-12-09 2023-09-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3339A1 (zh) 2022-07-07
CN114697880B (zh) 2023-05-12
EP4250661A1 (en) 2023-09-27
EP4250661A4 (en)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4953B2 (en) Maintaining grouping information for audio speakers devices
WO2020253695A1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JP6242496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させ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9270931B2 (en) Intercom system utilizing Wi-Fi
EP3169086B1 (en) Connection method for multimedia playing device, master device, control terminal, and system
WO2020132818A1 (zh) 无线短距离音频共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73375A1 (zh) 一种多智能设备联动控制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US1030607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urther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98652B2 (en) Intermediary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services
US2016029973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streaming us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US20140269651A1 (en) Media device configuration and ecosystem setup
WO2021104114A1 (zh) 一种提供无线保真WiFi网络接入服务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11759B (zh) 语音通话转移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143339A1 (zh) 跨网段发现的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CN101937226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音箱
CN104427641A (zh) 一种云音箱
WO2024041189A1 (zh) 一种无线音频/视频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21027639A1 (zh) 一种设备发现方法及p2p设备
WO2023071993A1 (zh) 蓝牙配对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4426914A (zh) 一种音频或图像无线分享方法
TWI687902B (zh) 結合藍芽傳訊之直流風扇控制系統
CN118118283A (zh) IoT设备配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1837880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音箱
WO2022252796A1 (zh) 一种基于心跳包的在线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4427642A (zh) 一种音乐或图像的共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