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7125A -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7125A
CN114697125A CN202210378312.0A CN202210378312A CN114697125A CN 114697125 A CN114697125 A CN 114697125A CN 202210378312 A CN202210378312 A CN 202210378312A CN 114697125 A CN114697125 A CN 114697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ccount
user
state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83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7125B (zh
Inventor
胡昌玮
张元冰
袁世强
贾庆超
赵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83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7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7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7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的技术问题,第一运营服务器获取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后,在与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存在时获取原始号码,在验证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为真后,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结合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信息,以使不可获得原始号码的用户通过关联的有效号码仍可获得登陆账户的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后登录账户并获得账户资产以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序的账号的登录方式逐渐被手机号短信验证所取代,即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服务器通过向运营服务器申请发送验证信息来获得验证码,与应用程序的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终端也获得验证码,持有终端的用户将获得的验证码输入终端以使终端发送验证码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对两个渠道获取的验证码进行比对,以验证用户对该账户的持有性,在验证通过后,持有该终端的用户可查看并使用该账号关联的资产。
但是,当用户丢失或注销该账户绑定的手机号时,用户持有的终端无法获得该手机号对应的验证码,因此,该用户无法在其终端内安装的应用程序中登录账号,亦无法获得及使用该账号关联的资产,导致资产的丢失。
因此,如何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一运营服务器,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
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在与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存在时,获取原始号码;账户信息映射表表示账户标识和账户信息间的映射关系,账户信息包括原始号码;
验证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在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表示号码和用户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账户标识获得已不可获得的原始号码,在验证该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间的关联关系后,获得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用户正在使用的有效号码,通过该有效号码验证用户和账户之间的关系,以使不再持有原始号码的用户仍能通过有效号码对账户进行登陆及对账户资产的获取,提高了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此外,对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回复信息使其及终端掌握对有效号码的查询状态及对应验证信息的获取状态,提高了账户登录的效率。
可选地,验证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原始号码和号码信息映射表,获取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
根据账户信息映射表和账户标识,获得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
若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处于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内,确定关联关系为真;
若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未处于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内,确定关联关系为假。
可选地,在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在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中查询原始号码,获取与原始号码的关联的用户标识;
根据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和用户标识,确定在第一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
根据第一存在状态,获得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其中,第一存在状态包括已存在状态和未存在状态。
可选地,若第一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根据第一存在状态,获得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
可选地,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和用户标识,确定在第一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用户标识关联的至少一个有效号码;
生成验证信息,在向各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验证信息后,获得各终端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
根据应用服务器标识、有效号码及其对应的接收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可选地,若第一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根据第一存在状态,获得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有效号码查询指令;
将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有效号码查询指令用于控制各第二运营服务器确定在第二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第二存在状态,在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时获得有效号码并向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生成的验证信息后,获得终端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根据账户标识、有效号码、验证信息及其对应的接收状态、第二存在状态生成并发送原始回复信息至第一运营服务器;
接收各第二运营服务器发送的原始回复信息,并从各原始回复信息中获得第二存在状态;
根据各第二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
可选地,根据各第二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若所有第二存在状态均为未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
若至少一个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
可选地,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具体包括:
若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根据应用服务器标识和存在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若存在状态为存在状态,从原始回复信息中获得有效号码及其对应的接收状态,结合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在与账户标识关联的邮箱号码存在时,生成验证信息,并将验证信息发送至邮箱号码对应的邮箱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获得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依次在本地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中查找关联的有效号码,并向该有效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后,根据有效号码在本地及各第二运营服务器中的存在状态、验证信息、有效号码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后,应用服务器根据验证信息对终端发送的验证信息进行账户身份信息的验证,以使用户通过有效号码的验证登陆账户并获得账户资产,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此外,第一运营服务器将有效号码的查询状态和各有效号码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发送至终端,以使持有该终端的用户掌握验证信息发送的状态,提高用户登录账户的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处理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第一运营服务器获取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后,在与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存在时,获取原始号码,在验证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后,在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以使不可获得原始号码的用户通过关联的有效号码仍可获得登陆账户的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过后登录账户并获得账户资产,提高了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运营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序的账号的登录方式逐渐被手机号短信验证所取代,即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服务器通过向运营服务器申请发送验证信息来获得验证码,与应用程序的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终端也获得验证码,持有终端的用户将获得的验证码输入终端以使终端发送验证码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对两个渠道获取的验证码进行比对,以验证用户对该账户的持有性,在验证通过后,持有该终端的用户可查看并使用该账号关联的资产。
但是,当用户丢失或注销该账户绑定的手机号时,用户持有的终端无法获得该手机号对应的验证码,因此,该用户无法在其终端内安装的应用程序中登录账号,亦无法获得及使用该账号关联的资产,导致资产的丢失。
因此,如何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构思是:在原始号码不可获得时,用户可通过在各运营服务器中查找到的、关联的有效号码获得登陆账户的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过后登录账户并获得账户资产,提高了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运营服务器10、第二运营服务器11、应用服务器12、邮箱服务器13和终端14。其中,第一运营服务器10分别与第二运营服务器11、应用服务器12、终端14和邮箱服务器13连接,第二运营服务器11还与终端14连接,应用服务器12还与终端14连接,邮箱服务器13还与终端14连接。
当持有终端14的用户通过终端14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登录账户时,需要通过该账户关联的手机号或邮箱接收待登录的账户的验证码来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从而实现账户的登录及获取该账户对应的资产。此时,用户通过终端14填写账户信息,终端14生成终端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应用服务器12,其中,该终端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包括账户信息。应用服务器12从上述终端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获取账户信息,结合该应用服务器12的相关信息,生成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至第一运营服务器10。第一运营服务器10在本地查询后获得与该账户关联的邮箱号码和/或电话号码,若第一运营服务器10仅获得邮箱号码,则生成验证信息,并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邮箱服务器13,并在该邮箱服务器13对该验证信息接收成功之后,第一运营服务器10生成并向应用服务器12发送回复信息,以使应用服务器12根据该回复信息向终端14反馈验证信息的回复状态,并利用该回复信息中的验证信息验证用户通过终端14发送的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若第一运营服务器10获得电话号码,则根据该电话号码获得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根据该用户信息获得该用户正在使用的、第一运营服务器10对应的运营商服务的有效号码,若该有效号码存在,则第一运营服务器10向该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14发送验证信息,并在验证信息发送成功后生成回复信息,并将该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12,以使应用服务器12根据该回复信息向终端14反馈验证信息的回复状态,并利用回复信息中的验证信息验证用户通过终端14发送的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在本实施例中,接收验证信息的终端14和用户进行登录操作的终端14为同一终端。若该有效号码不存在,第一运营服务器10根据上述用户信息生成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至第二运营服务器11,以使该第二运营服务器11根据接收的指令获得用户信息,并在本地查询该用户正在使用的、第二运营服务器11对应的运营商服务的有效号码,若有效号码存在,则其向该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14发送验证信息,并在终端14接收上述验证信息成功后,生成原始回复信息,并将该原始回复信息发送至第一运营服务器10。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运营服务器11的个数为至少一个,即当第一运营服务器10未找到与其对应的运营商服务的有效号码时,可向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11分别发送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并获取所有第二运营服务器11发送的其根据对有效号码查询的原始回复信息,统计所有原始回复信息生成回复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12,以使应用服务器12根据该回复信息向终端14反馈验证信息的回复状态,若上述中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11获得有效号码时,应用服务器12还利用该回复信息中的验证信息验证用户通过终端14发送的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终端14获取到验证信息之后,通过将该验证信息输入应用程序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12,以使应用服务器12对该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该账户登陆成功,终端14对应的用户可获得并使用该账户关联的资产,从而保障了用户在持有账户的多种情况下均能获得该账户的验证信息,以使其获得与用户和该账户关联的资产,提高了该资产的可持有性。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第一运营服务器10包括控制单元101、获取单元102、短信发送单元103、用户信息认证单元104、业务支撑单元105和网关通信单元106。其中,控制单元101分别与获取单元102、短信发送单元103、用户信息认证单元104、业务支撑单元105和网关通信单元106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业务支撑单元105为业务支撑系统(Bussiess Support System,简称:BSS)。
当应用服务器12向第一运营服务器12发送验证信息获取指令时,获取单元102用于获取该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至控制单元101,控制单元101从该指令中获得账户信息和该应用服务器12的相关信息,其中,该账户信息为用户通过终端14登录应用服务器12对应的应用程序时,终端14向应用服务器12发送的终端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包含的账户信息。更具体地,账户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应用服务器12的相关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标识。
控制单元101根据该账户标识获得与该标识对应的原始号码,该原始号码为用户在注册上述账户时关联的号码,用户在持有该账户的过程中,可通过该原始号码获得验证码,从而登录该账户,若该用户将该原始号码注销或丢失导致用户对该号码不可获得时,需要查找到与该用户关联的、正在使用的有效号码,并把验证码发送至该有效号码。
更具体地,第一运营服务器10中的控制单元101根据账户标识获得与该标识相关的原始号码后,通过用户信息认证单元104验证账户标识和原始号码间关联关系的真实性,其中,账户标识及原始号码均按照存储顺序储存在该第一运营服务器硬件支撑的区块链中,因其信息的不可篡改性保障信息的真实性,更具体地,利用区块链存储和获取信息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关联信息的真实性验证通过后,控制单元101在业务支撑单元105中查询与上述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包括身份证号码及用户名中至少一个。控制单元105根据获得的用户标识再次在业务支撑单元105中查询,获得与该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该有效号码为在第一运营服务器10中建立的、用户当前仍在使用的电话号码。若存在该有效号码,控制单元101根据获取单元102获得的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验证信息,并控制短信发送单元103向该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14发送上述验证信息。在发送完成后,利用获取单元102接收终端14发送的信息接收状态信息,该信息包含终端14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控制单元101根据该接收状态、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及对有效号码发送的验证信息生成回复信息,并将该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12,以使应用服务器12根据该回复信息对终端14发送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还用于根据有效号码的查询状态及各有效号码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生成终端回复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终端14,以使持有终端14的用户了解验证信息发送情况。
若不存在有效号码,控制单元10生成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并将该指令通过网关通信单元106发送至第二运营服务器11,以控制第二运营服务器11按照第一运营服务器10的执行流程进行有效号码的查找、对存在的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验证信息、获得接受验证信息的终端的回复状态信息及生成原始回复信息。第二运营服务器11向第一运营服务器10发送上述原始回复信息,控制单元10根据网关通信单元106接收该原始回复信息。并根据该原始回复信息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对各有效号码发送的验证信息及终端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控制单元101根据上述信息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12,应用服务器12针对回复信息的处理过程与接收第一运营服务器10中存在有效号码时发送的回复信息后的处理结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运营服务器中的控制单元根据获得的账户信息确定关联的原始号码后,首先通过用户信息认证单元验证两者关联性的操作保证了控制单元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在确定准确性后,获得用户标识,并通过在本地的业务支撑单元和通过网关通信单元在第二运用服务器中查找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确定该用户能接收登陆账号的验证信息的有效途径,保障用户顺利登陆账户并获得关联的资产,提高了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
图3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201、第一运营服务器获取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
应用服务器是与用户持有的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该服务器的具体解释已在上述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验证信息获取请求是终端利用账号标识通过应用服务器进行登陆的过程中,应用服务器向第一运营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向该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持有的其他有效号码发送的验证信息,其中,该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
S202、第一运营服务器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在与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存在时,获取原始号码。
其中,账户标识是从步骤S201获得的。
账户信息映射表表示账户标识和账户信息间的映射关系,账户信息表示用户在持有该账户时,与该账户绑定的所有信息,该账户信息包括原始号码,原始号码表示申请该账户时进行初次身份验证的号码或者在账户申请成功后,用户在补充身份信息时绑定的号码。
S203、第一运营服务器验证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在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
其中,原始号码是从步骤S202中获得的,账户标识是从步骤S201获得的。
第一运营服务器对原始号码和账户标识的验证用户确认账户标识的申请建立时间是该用户持有该原始号码时持有时申请的,用于确认账户信息的真实性,以保障验证信息能够发送至用户当前真实持有的终端中,也禁止了未持有该账户的用户对账户信息篡改以盗取该账户对应的资产。
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表示号码和用户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用户标识为表示用户身份信息的、唯一的标识。在一实施例中,用户标识为身份证号码。
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表示所有运营服务器中储存的、与该用户关联且该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的号码。
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表示用户对所有有效号码的可使用状态。
S204、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其中,存在状态是从步骤S203中获得的,应用服务器标识是从步骤S201中获得的。
回复信息是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及根据不同的有效号码的状态信息采取不同的措施而生成的信息。
该回复信息用于使应用服务器掌握该用户关联的所有有效号码的状态及与有效号码关联的验证信息,以使应用服务器在不同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下进行信息验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账户标识获得已不可获得的原始号码,在验证该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间的关联关系后,获得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用户正在使用的有效号码,通过该有效号码验证用户和账户之间的关系,以使不再持有原始号码的用户仍能通过有效号码对账户进行登陆及对账户资产的获取,提高了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此外,对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回复信息使其及终端掌握对有效号码的查询状态及对应验证信息的获取状态,提高了账户登录的效率。
图4为本申请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运营服务器。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301、获取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
更具体地,本步骤已在步骤S201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S302、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判断与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是否存在。
其中,账户信息映射表表示账户标识和账户信息间的映射关系,账户信息包括原始号码、邮箱号码中至少一个。
原始号码已在步骤S202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原始号码的存在状态包括已存在状态和未存在状态,若原始号码的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时,进入步骤S303;若原始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则进入步骤S305。
S303、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判断与账户标识关联的邮箱号码是否存在。
账户信息映射表与步骤S302中的账户信息映射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与账户标识关联的邮箱号码表示用户在通过邮箱申请上述账户标识对应的账户时,首次进行身份验证的邮箱号码。
若邮箱号码存在时,进入步骤S304,否则,该账户存在信息缺失,根据该信息确实的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以控制该应用服务器通过与该服务器对应的应用程序在用户持有的终端上显示与信息缺失相关的信息。
S304、生成验证信息,并将验证信息发送至邮箱号码对应的邮箱服务器。
其中,验证信息为验证账户标识和邮箱号码间关联状态的信息。
用户通过网页或者客户端登录邮箱,建立与邮箱服务器的连接,并从邮箱服务器获得验证信息。在一实施例中,验证信息为验证码。用户将验证码输入进终端中安装的、与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应用程序中,以使终端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此外,第一运营服务器还根据该验证信息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从该回复信息中获得验证信息,并于终端发送的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当两个验证信息相同时,验证通过。用户登录当前账号的,并获得及使用当前账号关联的资产,流程结束。
S305、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账户信息映射表和账户标识,获取原始号码。
其中,本步骤中的账户信息映射表与S302中的映射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账户标识是从步骤S301中获得的。原始号码已在步骤S202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S306、根据原始号码和号码信息映射表,获取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
原始号码是从步骤S305获得的,号码信息映射表表示原始号码与该原始号码的关联信息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原始号码的关联信息包括该用户对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该持有时间范围包括开始持有时间点和结束持有时间点。
S307、根据账户信息映射表和账户标识,获得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
账户信息映射表表示账户标识和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是用户在申请新账户时应用服务器确认账户建立的时间,账户标识是从步骤S301获得的。
S308、判断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是否处于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内。
其中,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是从步骤S307获得的,原始号码的持有范围从步骤S306获得的。
若该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处于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内时,即账户表示的申请时间大于原始号码的开始持有时间点且小于结束持有时间点,表示该账户标识和原始号码间的关联关系为真,进入步骤S310,否则,进入步骤S309。
S309、确定关联关系为假,生成回复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回复信息是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账户标识和原始号码间的关联关系存在问题时生成的信息,该信息用于控制应用服务器生成表示账户标识和原始号码间的关联关系存在问题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终端,以使持有终端的用户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确认。
S310、确定关联关系为真。
S311、在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中查询原始号码,获取与原始号码的关联的用户标识。
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表示在第一运营服务器中储存的原始号码和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已在步骤S203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S312、根据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和用户标识,确定在第一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
其中,本步骤中的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与步骤S311中的映射表相同。
用户标识是从步骤S311获得的。
有效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表示在第一运营服务器中建立的、当前仍在接受该服务器对应的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且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仍在持有及使用的号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运营服务器可通过其当前对各关联号码提供服务的状态确定对应号码的使用状态,从而确定该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
第一存在状态包括已存在状态和未存在状态,即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仍持有并使用第一运营服务器提供服务的手机号码时,该第一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否则,为未存在状态。
当有效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时,进入步骤S313,否则,进入步骤S317。
S313、根据第一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
其中,处于有效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是从步骤S312获得的。
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确定为已存在状态的第一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其中,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表示用户在多个运营服务器中持有的所有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即在多个运营服务器中至少存在一个有效号码,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确定为已存在状态,否则,确定为未存在状态。
S314、根据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和用户标识,确定在第一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有效号码。
其中,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与步骤S311中的映射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用户标识是从步骤S311获得的。
在第一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用户标识关联的至少一个有效号码表示用户持有并使用的、接收第一运营服务器提供服务的手机号码,该号码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
S315、生成验证信息,在向各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验证信息后,获得各终端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
验证信息为验证账户标识和有效号码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即验证账户标识和有效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亦即验证账户标识和持有该账户的用户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验证信息为包含验证码的短信。
第一运营服务器向至少一个有效号码对应得终端发送上述验证信息时,将会获得对应数量的包含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的回复信息,第一运营服务器从上述回复信息中获得对应数量的接收状态,该接收状态包括接收成功状态和接受失败状态。
S316、根据应用服务器标识、有效号码及其对应的接收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其中,应用服务器标识是从步骤S301获得的。在一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的标识为该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名称。
有效号码是从步骤S34获得的,有效号码对应的接收状态是从步骤S315获得的。
回复信息表示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统计的各有效号码的接收状态生成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的所有有效号码、有效号码的接收状态为接收成功状态对应的验证信息。
更具体地,应用服务器根据获得的回复信息获得有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及各有效号码的接收状态生成终端回复信息,并将该终端回复信息发送至账户标识对应的终端,并在该终端中以应用程序的推送信息的方式进行显示,以使该终端对应的用户确认有效号码的查询状态及对应的验证信息的发送状态。
应用服务器还根据获得的回复信息获得各有效号码对应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在终端通过应用程序的端口输入验证信息后,应用服务器比较终端发送的验证信息和第一运营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以确认终端对应的用户与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查找到的有效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再确认成功后,确认该终端登录账户标识对应账户,查看、使用并修改该账户对应的资产和信息。
本步骤完成后,结束当前流程。
S317、根据用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有效号码查询指令。
若第一运营服务器中不存在用户当前使用的有效号码,第一运营服务器将通过短信互通网关与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建立联系,并在各第二运营服务器中查询与该用户标识关联的、正在使用的有效号码。
有效号码查询指令是控制第二运营服务器查询与用户关联的有效号码的指令。
S318、将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
其中,有效号码查询指令是从步骤S317获得的。
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包括从步骤S311中获得的用户标识,该有效号码查询指令用于控制各第二运营服务器确定在第二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第二存在状态,其确认第二存在状态的过程与步骤S312中第一运营服务器确定有效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有效号码查询指令还用于控制第二运营服务器在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时获得有效号码并向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生成的验证信息后,获得终端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其中,第二运营服务器向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的有效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获得终端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的过程与步骤S314至S315中第一运营服务器向第一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的有效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获得终端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有效号码查询指令还用于根据账户标识、有效号码、验证信息及其对应的接收状态、第二存在状态生成并发送原始回复信息至第一运营服务器。其处理过程与步骤S316中的第一运营服务器的处理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319、接收各第二运营服务器发送的原始回复信息,并从各原始回复信息中获得第二存在状态。
其中,各第二运营服务器发送的原始回复信息是从步骤S318获得的。
第二存在状态表示在各第二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用户标识关联的、当前仍在使用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若第二运营服务器中至少查询到一个有效号码,则该第二运营服务器的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否则,为未存在状态。
S320、根据各第二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
其中,第二存在状态是从步骤S319获得的。
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第一运营商服务器根据所有的第二运营服务器中有效号码的第二存在状态确定的存在状态。
若所有第二存在状态均为未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
若至少一个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确定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
S321、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其中,存在状态是从步骤S320获得的,应用服务器标识是从步骤S301获得的。
其生成并发送回复信息的过程及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回复信息生成终端回复信息并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的过程与步骤S316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获得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依次在本地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中查找关联的有效号码,并向该有效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后,根据有效号码在本地及各第二运营服务器中的存在状态、验证信息、有效号码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后,应用服务器根据验证信息对终端发送的验证信息进行账户身份信息的验证,以使用户通过有效号码的验证登陆账户并获得账户资产,提高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此外,第一运营服务器将有效号码的查询状态和各有效号码对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发送至终端,以使持有该终端的用户掌握验证信息发送的状态,提高用户登录账户的效率。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该方法为终端、应用服务器、第一运营服务器和第二运营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如图5所示,方法包括:
S401、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原始验证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原始验证信息获取请求是用户通过终端以账户标识登录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时,在终端接收到输入的账户标识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请求获得对应的验证信息的请求。
S402、应用服务器向第一运营服务器发送验证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验证信息请求是应用服务器根据获得的终端验证信息获取请求获得的账户标识,结合该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信息,生成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
S403、第一运营服务器从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获得应用服务器信息和账号标识。
其中,验证信息获取请求是接收的从步骤S40中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请求。该请求中获得应用服务器信息和账号标识。在一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标识。
S404、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账号标识,获得账号注册时间和与账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
账号标识是从步骤S403中获得的。
第一运营服务器将该账号标识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获得与账号标识对应的账户信息,该账户信息包括账号注册时间。
第一运营服务器还将该账号标识在号码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获得原始号码,其获取过程已在步骤S305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S405、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原始号码和账号注册时间,确定账号与原始号码间关联关系的真实性。
原始号码和账号注册时间均是从步骤S404获得的。
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原始号码和号码信息映射表,确定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并根据该持有时间范围和账号注册时间确定账号与原始号码间关联关系的真实性。其真实性包括真和假两种状态。更具体地,确认真实性的过程已在步骤S306至S308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在赘述。当关联关系为真时,进入步骤S406。
S406、在关联信息为真时,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得用户标识,并在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中查询是否存在该用户正在使用的有效号码。
其中,原始号码是从步骤S404获得的,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表示在第一运营服务器中储存的原始号码和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间的映射关系。其中,用户标识已在步骤S203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包括已存在状态和未存在状态,当存在状态为易存在状态时,进入步骤S407,否则,进入S408。
S407、若存在有效号码,第一运营服务器向该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验证短信息。
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使用用户标识在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中查询,获得有效号码。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获得的应用服务器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短信息,并将第一验证短信息向该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
在第一运营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第一验证短信息之后,进入步骤S409。
S408、若不存在有效号码,则第一运营服务器向第二运营服务器发送有效号码查询指令。
有效号码不存在表示在第一运营服务器中不存在已建立、且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的手机号码。
第一运营商服务器生成有效号码查询指令,以控制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在其本地中查询用户正在使用的有效号码。
在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发送后,进入步骤S413。
S409、终端向第一运营服务器发送第一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信息。
在终端接收到第一运营服务器在步骤S407中发送的第一验证短信息之后,该终端向第一运营服务器反馈接收的状态,即接收成功状态。
S410、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第一验证短信接收状态,生成回复信息。
其中,第一验证短信接收状态包括步骤S409中确定的接收成功状态。
若第一运营服务器在发送第一验证短信息后的预设时间段后未收到终端回复的信息,则确定该终端对第一验证短信息的接收状态为接受失败状态。
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第一验证短信接收状态,生成回复信息的过程已在步骤S316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S411、从第一运营服务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信息。
其中,该回复信息是步骤S410生成的回复信息。
应用服务器从该回复信息中获得账户标识、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及各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对第一运营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验证短信息回复第一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信息,生成终端回复信息。
S412、从应用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终端回复信息。
其中,终端回复信息是从步骤S411获得的。
终端根据获得的回复信息了解第一验证信短息的发送状态。
此外,持有终端的用户还根据第一运营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验证短信息通过终端的输入单元输入验证信息,终端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比较获得的终端发送的验证信息和步骤S411中获得的回复信息中获得的验证信息,以确认用户的身份,并在确认通过后,允许终端登录账户标识对应的账户。
S413、第二运营服务器根据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在本地查询有效号码。
其中,有效号码查询指令是从步骤S408获得的。
该有效号码查询指令用于控制第二运营服务器在其本地查询在第二运营服务器建立的、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的有效号码。
根据有效号码的查询结果,可将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确定为已存在状态或者未存在状态。若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时,进入步骤S414。
S414、若存在有效号码,第二运营服务器向该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二验证短信息。
若第二运营服务器在本地能够查询到在其建立,且用户正在使用的手机号码,将改手机号吗确定为有效号码,该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
第二运营服务器根据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验证短信息,并根据该验证短信息的接收状态生成第二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信息。
S415、终端向第二运营服务器发送第二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信息。
其中,第二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信息是从步骤S414获得的,该信息中的接收状态为接收成功状态。
S416、根据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和有效号码存在状态,第二运营服务器生成原始回复信息。
其中,验证短信息的接收状态是从步骤S415中获得的第二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信息获得的,该信息中的接收状态为接收成功状态。
此外,第二运营服务器还在其向终端发送第二验证短消息起预设时间段后未收到该终端回复的包含接收状态的信息,则将该有效号码的第二验证短信息接收状态确定为接受失败状态。
有效号码存在状态是从步骤S413获得的。
原始回复信息是第二运营服务器生成的,该原始回复信息与步骤S318中的原始回复信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417、第二运营服务器向第一运营服务器发送原始回复信息。
其中,原始回复信息是从步骤S416获得的。
S418、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原始回复信息,生成回复信息。
第一运营服务器获得的原始回复信息的个数与第二运营服务器的个数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运营服务器的个数为1个,原始回复信息也为1个。
第一运营服务器根据获得的原始回复信息生成回复信息的过程已在步骤S319至S321,此处不再赘述。
S419、第一运营服务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信息。
其中,回复信息是从步骤S418获得的。
S420、应用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终端回复信息。
该终端回复信息是应用服务器根据回复信息生成的,其生成终端回复信息及对终端接收的验证短信息进行验证的过程已在步骤S321中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运营服务器在用户登陆账户时根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查找与账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通过该有效号码建立丢失了与账户标识绑定的原始号码的用户和该账户间的关系,以使不可获得验证信息的用户通过关联的有效号码仍可获得登陆账户的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过后登录账户并获得账户资产,提高了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
如图6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和处理模块502,其中,获取模块501与处理模块502连接。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
处理模块502,用于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在与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存在时,获取原始号码,账户信息映射表表示账户标识和账户信息间的映射关系,账户信息包括原始号码。
处理模块502还用于验证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在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表示号码和用户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处理模块502还用于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信息处理装置根据获取得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账户标识后,在与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存在时,获取原始号码,在验证原始号码与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后,在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根据存在状态和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以使不可获得原始号码的用户通过关联的有效号码仍可获得登陆账户的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过后登录账户并获得账户资产,提高了账户资产的可持有性。
如图7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运营服务器600,第一运营服务器600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
其中,存储器601用于存储处理器602可执行的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602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以处理服务器为执行主体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上述存储器601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602集成在一起。当存储器601独立设置时,该第一运营服务器600还包括总线,用于连接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运营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获取请求,所述验证信息获取请求中包含账户标识和应用服务器标识;
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所述账户标识,在与所述账户标识关联的原始号码存在时,获取所述原始号码;所述账户信息映射表表示所述账户标识和账户信息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账户信息包括所述原始号码;
验证所述原始号码与所述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在所述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所述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所述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所述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所述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表示号码和所述用户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存在状态和所述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所述原始号码与所述账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号码和号码信息映射表,获取所述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
根据所述账户信息映射表和所述账户标识,获得所述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
若所述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处于所述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内,确定所述关联关系为真;
若所述账户标识的申请时间未处于所述原始号码的持有时间范围内,确定所述关联关系为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关系为真时根据所述原始号码和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获取与所述原始号码关联的用户标识及与所述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在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中查询所述原始号码,获取与所述原始号码的关联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在所述第一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第一存在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存在状态,获得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存在状态包括已存在状态和未存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根据所述第一存在状态,获得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存在状态,确定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存在状态和所述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号码映射表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在所述第一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关联的至少一个有效号码;
生成验证信息,在向各所述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验证信息后,获得各所述终端对所述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标识、所述有效号码及其对应的所述接收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根据所述第一存在状态,获得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有效号码查询指令;
将所述有效号码查询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运营服务器;所述有效号码查询指令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二运营服务器确定在所述第二运营服务器内建立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关联的有效号码的第二存在状态,在所述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时获得有效号码并向所述有效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生成的验证信息后,获得所述终端对所述验证信息的接收状态,根据所述账户标识、所述有效号码、验证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接收状态、所述第二存在状态生成并发送原始回复信息至所述第一运营服务器;
接收各所述第二运营服务器发送的原始回复信息,并从各所述原始回复信息中获得所述第二存在状态;
根据各所述第二存在状态,确定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第二存在状态,确定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具体包括:
若所有所述第二存在状态均为未存在状态,确定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
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确定所述有效号码的存在状态为已存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存在状态和所述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具体包括:
若所述存在状态为未存在状态,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标识和所述存在状态生成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若所述存在状态为存在状态,从所述原始回复信息中获得所述有效号码及其对应的所述接收状态,结合所述应用服务器标识生成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账户信息映射表中查询所述账户标识,在与所述账户标识关联的邮箱号码存在时,生成验证信息,并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邮箱号码对应的邮箱服务器。
10.一种第一运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210378312.0A 2022-04-12 2022-04-12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97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312.0A CN114697125B (zh) 2022-04-12 2022-04-12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312.0A CN114697125B (zh) 2022-04-12 2022-04-12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125A true CN114697125A (zh) 2022-07-01
CN114697125B CN114697125B (zh) 2023-07-04

Family

ID=8214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8312.0A Active CN114697125B (zh) 2022-04-12 2022-04-12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712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297A (zh) * 2016-05-24 2016-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账户与手机号码解绑提醒方法和系统
US9954867B1 (en) * 2015-12-15 2018-04-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 reset
CN110880973A (zh) * 2019-11-27 2020-03-13 王恩惠 一种保护账号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CN111132128A (zh) * 2019-12-30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账户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201867B1 (en) * 2020-09-28 2021-12-14 Alipay Labs (singapore) Pte. Ltd. Binding server accounts
CN114268462A (zh) * 2021-11-26 2022-04-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资产信息变更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4867B1 (en) * 2015-12-15 2018-04-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 reset
CN105847297A (zh) * 2016-05-24 2016-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账户与手机号码解绑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10880973A (zh) * 2019-11-27 2020-03-13 王恩惠 一种保护账号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CN111132128A (zh) * 2019-12-30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账户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201867B1 (en) * 2020-09-28 2021-12-14 Alipay Labs (singapore) Pte. Ltd. Binding server accounts
CN114268462A (zh) * 2021-11-26 2022-04-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资产信息变更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125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0130B2 (en) Call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ishing prevention
US8769262B2 (en) VPN connection system and VPN connection method
CN109688163B (zh) 基于联盟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0812A (zh) 令牌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07086979B (zh) 一种用户终端验证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1242404A (zh) 一种基于异质网络的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3765906B (zh) 终端应用程序的一键登录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139204A (zh) 一种进行安全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14268462B (zh) 资产信息变更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12439B (zh)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GB2609165A (en) Rich one-time password message
CN113282310A (zh) 应用管理方法及系统、车载设备、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5681B (zh) 银行卡签约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3190724B (zh) 用户银行信息的查询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1259356A (zh) 授权方法、辅助授权组件、管理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600888B (zh) 用于登录验证的方法、装置和登录验证系统
CN114697125B (zh) 信息处理方法、运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91260B (zh) 通信号码当前运营商的鉴别方法和鉴别设备
CN103108316A (zh) 空中写卡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338132B (zh) 免密登录方法、客户端应用、运营商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CN115018612A (zh) 一种基于银行柜面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GB2520938A (en) Mobile device location
CN110298654B (zh) 基于5g网络的手机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12822172A (zh) 登录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991566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