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6315B -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6315B
CN114696315B CN202111443195.3A CN202111443195A CN114696315B CN 114696315 B CN114696315 B CN 114696315B CN 202111443195 A CN202111443195 A CN 202111443195A CN 114696315 B CN114696315 B CN 114696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output
plant
power
power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31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6315A (zh
Inventor
梁志宏
季明彬
伍权
肖创英
是建新
崔青汝
董玉亮
房方
袁家海
李庚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31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6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6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6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6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6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3Load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load dema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属于电厂运行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厂级负荷指令,获取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若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获取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对应辅机的运行状态;将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机组,作为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将所述厂级负荷指令运用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确定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本申请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使电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厂运行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并网机组多数仍采用单机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自动发电控制)方式,接受电网调度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的远程控制指令。这种单台机组AGC直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a)不能在发电厂内部实现各机组负荷的经济分配;b)不能实现各机组辅机运行方式的优化调节;c)经常由于单台机组主、辅机运行工况和状态影响AGC调节品质,使全厂受到AGC考核;d)容易引起机组频繁变负荷和辅机的频繁启停,缩短机组寿命。
为此一些电厂将原有的单机AGC改造为厂级AGC。现有的厂级AGC控制系统,各台机组实际下发目标负荷一般都是通过软件系统事先确定的供电煤耗特性曲线以及等微增准则分配策略自动计算得出,不能根据机组的实际出力能力、实时煤耗以及备用辅机启停临界点等因素实现燃煤电厂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主要解决了电厂的高效灵活调控问题以及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使电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厂级负荷指令,获取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若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获取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对应辅机的运行状态;
将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机组,作为负荷变化承担机组;
将所述厂级负荷指令运用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确定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进行安全性校核;
若全厂安全性校核通过,则将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发送至相应的机组DCS系统。
可选的,所述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包括:
获取电厂内每台机组的用煤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
根据每台机组的原烟气污染物参数、用煤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确定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
接收到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的条件下,将接收到的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和所述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以及所述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确定并调整每台运行机组中辅机的运行数量和每台运行机组的用煤参数;
根据调整后的每台运行机组的用煤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确定得到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并将之作为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可选的,所述每台机组的用煤参数包括实时煤量和煤质参数;每台机组的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包括硫氧化物原烟气浓度;每台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包括主机运行状态、辅机运行状态和机组额定功率;
根据每台机组的额定功率与实时煤量比值、主机运行状态、辅机运行状态和硫氧化物原烟气浓度确定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包括:
根据每台机组的额定功率与实时煤量比值、主机运行状态、辅机运行状态和硫氧化物原烟气浓度修正机组出力上限功率值;
根据每台机组的煤质参数修正机组出力下限功率值。
可选的,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大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且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小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厂级负荷指令,获取根据机组用煤参数、主机辅机运行状态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得到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出力下限功率值,以及得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若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出力下限功率值发送至相应的机组DCS系统。
可选的,所述辅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投入状态,所述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和该机组中辅机的投入状态,判断电厂运行中机组是否存在辅机处于临界启停点;
若电厂运行中机组中的辅机没有处于临界启停点,确定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厂级负荷指令运用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确定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包括:
确定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为全厂煤耗或发电收益函数;
确定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的实时出力边界、备用容量、负荷变化率和负荷率偏差,以及和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的负荷调节方向;
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求解所述经济负荷分配模型,得到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
可选的,所述启发式搜索算法包括以下算法中的一种:进化计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
可选的,所述安全性校核包括机组和全厂安全运行校验,以及电网负荷分配结果校验。
可选的,所述机组和全厂安全运行校验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机组反向延时校验、控制信号死区校验、机组响应控制命令校验、最大调节量校验、机组禁止运行区域校验和增(减)出力闭锁校验;
所述电网负荷分配结果校验包括稳定断面重载校验和/或越线校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上述的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厂级AGC系统控制策略得到负荷调节机组的决策,利用建立的厂级负荷优化调度模型可实现整个燃煤电厂的负荷经济分配。以下将通过多个实施例进行展开说明和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如图1所示,响应于接收到的厂级负荷指令,获取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若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也即是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大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且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小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时,全厂满足参与符合调节的条件,获取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对应辅机的运行状态;
将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机组,作为负荷变化承担机组;
将所述厂级负荷指令运用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确定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进行安全性校核;
若全厂安全性校核通过,则将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发送至相应的机组DCS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选的,一种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厂级负荷指令,获取根据机组用煤参数、主机辅机运行状态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得到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出力下限功率值,以及得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若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即是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小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或者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大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时,则将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出力下限功率值发送至相应的机组DCS系统。
具体的,所述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包括:
获取电厂内每台机组的用煤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根据每台机组的原烟气污染物参数、用煤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确定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接收到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的条件下,完成机组辅机投运数量及煤质调整判断:将接收到的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和所述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以及所述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确定并调整每台运行机组中辅机的运行数量和每台运行机组的用煤参数;
根据调整后的每台运行机组的用煤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确定得到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并将之作为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确定并调整每台运行机组中辅机的运行数量和每台运行机组的用煤参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S221、如果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接近或大于全厂机组出力上限,可以调整机组的燃煤为煤质较好的煤种;
S222、如果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接近或小于全厂机组出力下限(参与深度调峰),可以调整参与深度调峰机组的燃煤为煤质较好的煤种;
S223、如果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大于全厂实际功率,且有些机组备用辅机处在临界启动点附近,且其他机组没有足够调节裕量,则启动这些机组某些处于临界启动点的辅机。
S224、除S221、S222、S223、情况外,不用考虑调整煤质和启动处于临界启动点附近的辅机。
可选的,所述每台机组的用煤参数包括实时煤量和煤质参数;每台机组的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包括硫氧化物原烟气浓度;每台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包括主机运行状态、辅机运行状态和机组额定功率;
根据每台机组的原烟气污染物参数、用煤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确定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的具体方法如下:
机组出力上限功率值为PiUB
PiUB=Pirated-max{ΔPiaux,ΔPicoal} (1)
其中,Pirated——机组i额定功率,MW;
ΔPiaux——机组i辅机故障引起的最大出力下降量,MW;
ΔPicoal——机组i煤质变差引起的出力下降量,MW;
Bireal-time——机组i实时煤量,t/h;
Pireal-time——机组i实时功率,MW。
机组出力下限功率值为PiLB
PiLB=PiLL+ΔP′icaol (3)
其中,PiLL——机组i正常煤质下机组功率下限,MW;
ΔP′icoal——机组i煤质变差引起机组深调能力下降对应功率,MW。
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为PUB;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PLB
可选的,根据每台机组的原烟气污染物参数、用煤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确定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包括:
上述的根据每台机组的额定功率与实时煤量比值、辅机运行状态修正机组出力上限功率值,包括:
步骤1:根据机组的额定功率与实时煤量比值计算煤质变差引起的出力下降量ΔPicoal
步骤2:根据辅机运行状态确定辅机故障引起的最大出力下降量ΔPiaux
步骤3:运用公式(1)计算修正后的机组出力上限。
上述的根据每台机组的煤质参数修正机组出力下限功率值,包括:
步骤1:根据煤质参数计算煤质变差引起机组深调能力下降对应功率ΔP′icoal
步骤2:根据公式(3)计算修正后的机组出力下限。
可选的,所述辅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投入状态,所述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和该机组中辅机的投入状态,判断电厂运行中机组是否存在辅机处于临界启停点;(比较机组实际出力与当前运行辅机台数对应最大机组出力关系,如果机组实际出力小于且接近辅机运行台数对应的最大机组出力,则判断为存在辅机处于临界启停点,否则判断为无临界启停点);
若电厂运行中机组中的辅机没有处于临界启停点;确定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厂级负荷指令运用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确定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包括:
确定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的实时出力边界、备用容量、负荷变化率和负荷率偏差,以及和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的负荷调节方向;
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求解所述经济负荷分配模型,得到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
具体的,确定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为全厂煤耗;目标函数为:
式中,Bit为机组i在t时刻的煤耗量,t;
Pit为机组i在t时刻的供电功率,MW;
ai,bi,ci分别为机组i标准煤耗量函数系数;
N为全厂参与调度机组数;T为优化时间尺度。
然后在上述约束条件内,通过不断调整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使得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最小时,将此时的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作为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进行实际的调节分配。
可选的,所述启发式搜索算法包括以下算法中的一种:进化计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
可选的,所述安全性校核包括机组和全厂安全运行校验,以及电网负荷分配结果校验。
可选的,所述机组和全厂安全运行校验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机组反向延时校验、控制信号死区校验、机组响应控制命令校验、最大调节量校验、机组禁止运行区域校验和增(减)出力闭锁校验;
所述电网负荷分配结果校验包括稳定断面重载校验和/或越线校验。
综上,电网调度策略由单机AGC变为厂级AGC为含多台机组的燃煤电厂提供了较大的厂级优化运行和节能减排的空间。然而,现有火电厂厂级AGC系统中,多数没有很好考虑机组的实际出力能力、实时煤耗以及备用辅机启停临界点等问题。因此,本申请含多台机组的燃煤电厂提出一种应用于燃煤电厂的厂级AGC系统控制策略。可以根据机组的煤质、主机和辅机的运行状态确定机组和全厂的出力上、下限;可以根据机组各辅机实际运行工况与启停临界点的距离、全厂负荷指令增/减量,进行参与负荷调节机组的决策;可以根据机组运行历史数据确定机组煤耗特性,并可利用机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修正;利用建立的厂级负荷优化调度模型可实现整个燃煤电厂的负荷经济分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上述的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方式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厂级负荷指令,获取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若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获取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对应辅机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大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且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小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
将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机组,作为负荷变化承担机组;
将所述厂级负荷指令运用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确定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
其中,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包括:
获取电厂内每台机组的用煤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其中,所述每台机组的用煤参数包括实时煤量和煤质参数;每台机组的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包括硫氧化物原烟气浓度;每台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包括主机运行状态、辅机运行状态和机组额定功率;
利用公式(1),对每台机组的额定功率、每台机组的额定煤量、每台机组的实时功率和每台机组的实时煤量进行计算,得到每台机组煤质变差引起的出力下降量;
其中,ΔPicoal表示每台机组煤质变差引起的出力下降量;Pirated表示每台机组的额定功率;Birated表示每台机组的额定煤量;Pireal-time表示每台机组的实时功率;Bireal-time表示每台机组的实时煤量;
利用公式(2),对每台机组的额定功率、每台机组煤质变差引起的出力下降量和每台机组的辅机故障引起的最大出力下降量进行计算,得到每台机组的输出上限功率;
ΔiUB=Pirated-max{ΔPiaux,ΔPicoal}(2);其中,ΔiUB表示每台机组的输出上限功率;ΔPicoal表示每台机组煤质变差引起的出力下降量;ΔPiaux表示每台机组的辅机故障引起的最大出力下降量;
根据每台机组的煤质参数计算每台机组煤质变差引起机组深调能力下降对应功率;
利用公式(3),对每台机组煤质变差引起机组深调能力下降对应功率和预设每台机组正常煤质下机组功率下限进行计算,得到每台机组的输出下限功率;
PiLB=PiLL+ΔP'icoa l(3);其中,PiLB表示每台机组的输出下限功率;PiLL表示预设每台机组正常煤质下机组功率下限;ΔP'icoal表示每台机组煤质变差引起机组深调能力下降对应功率;
对每台机组的输出上限功率和输出下限功率分别进行求和,得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接收到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的条件下,根据接收到的厂级负荷实时预测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以及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确定并调整每台运行机组中辅机的运行数量和每台运行机组的用煤参数;
根据调整后的每台运行机组的用煤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确定得到电厂的总输出上限功率和电厂的总输出下限功率,并将之作为根据厂内机组出力上下限计算值得到的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所述辅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投入状态,所述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和该机组中辅机的投入状态,判断电厂运行中机组是否存在辅机处于临界启停点;
若电厂运行中机组中的辅机没有处于临界启停点;确定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和与该机组中辅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进行安全性校核;
若全厂安全性校核通过,则将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发送至相应的机组DCS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大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且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小于等于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厂级负荷指令,获取根据厂内机组用煤参数、主机辅机运行状态参数、原烟气污染物参数得到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出力下限功率值,以及得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
若所述厂级负荷指令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所述全电厂的出力下限功率值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当前电厂运行中每一机组的出力上限功率值和出力下限功率值发送至相应的机组DCS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厂级负荷指令运用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确定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包括:
确定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为全厂煤耗或发电收益函数;
确定经济负荷分配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的实时出力边界、备用容量、负荷变化率和负荷率偏差,以及和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的负荷调节方向;
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求解所述经济负荷分配模型,得到电厂运行中每一负荷变化承担机组对应的负荷变化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发式搜索算法包括以下算法中的一种:进化计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性校核包括机组和全厂安全运行校验,以及电网负荷分配结果校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和全厂安全运行校验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机组反向延时校验、控制信号死区校验、机组响应控制命令校验、最大调节量校验、机组禁止运行区域校验和增减出力闭锁校验;
所述电网负荷分配结果校验包括稳定断面重载校验和/或越线校验。
9.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CN202111443195.3A 2021-11-30 2021-11-30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696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195.3A CN114696315B (zh) 2021-11-30 2021-11-30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195.3A CN114696315B (zh) 2021-11-30 2021-11-30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6315A CN114696315A (zh) 2022-07-01
CN114696315B true CN114696315B (zh) 2024-03-01

Family

ID=8213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3195.3A Active CN114696315B (zh) 2021-11-30 2021-11-30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631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0739A (zh) * 2014-05-27 2014-09-03 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厂智能发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10703A (zh) * 2020-11-26 2021-03-16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考虑煤耗曲线修正的多能源接入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0739A (zh) * 2014-05-27 2014-09-03 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厂智能发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10703A (zh) * 2020-11-26 2021-03-16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考虑煤耗曲线修正的多能源接入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实测煤耗的AGC电厂负荷优化分配;向德军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第第37卷卷(第第17期期);第125-129页 *
基于等微增率算法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技术研究;谢芝东等;《内蒙古电力技术》;第第35卷卷(第第1期期);第34-3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6315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80435A1 (en) Generator efficiency with an ancillary services network
CN105135415B (zh) 一种超临界机组干湿态自动转换控制方法
CN110829408B (zh) 基于发电成本约束的计及储能电力系统的多域调度方法
CN114696315B (zh) 燃煤电厂厂级agc系统控制方法
CN112072678A (zh) 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
CN115759421A (zh) 全功率变频抽蓄与风电联合供电优化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15498704A (zh) 一种流域梯级电厂低谷开机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752203B (zh) 变负荷空气分级动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134291B (zh) 一种大型风电场的无功调压控制方法
CN114498775A (zh) 一种水电厂有功功率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465244A (zh) 一种考虑调压裕度的大型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55675B (zh) 基于预测信息与运行状态的风电场群功率优化调度方法
CN118008688A (zh) 风电场限功率停机方法及系统
CN109854438B (zh) 一种发电机组临界振动区的持续运行时间控制方法
CN110649296A (zh) 一种ht-pem甲醇水燃料电池功率自适应调整方法
CN114552604B (zh) 一种风电一次调频方法及系统
CN117039872B (zh) 考虑自适应不确定集的多时间尺度弱鲁棒电源调度方法
CN113746115B (zh) 一种抽水蓄能机组参与电力调频市场的控制方法
CN112821467B (zh) 一种聚合厂用电参与源网荷储协调的优化调控方法
CN112186778B (zh) 一种一次调频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258730A (zh) 一种电网协调调度下的弃风供暖系统及方法
CN109209767B (zh) 在风力发电园中多个风力发电设备中的功率降低
CN112130452A (zh) 防止双水内冷调相机转子冷却水温度过量调节的控制方法
CN112731796A (zh) 抑制启停冷却风机对调相机定子冷却水温影响的控制方法
CN116613772A (zh) 一种储能电站有功频率支撑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