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9348A -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9348A
CN114679348A CN202011556651.0A CN202011556651A CN114679348A CN 114679348 A CN114679348 A CN 114679348A CN 202011556651 A CN202011556651 A CN 202011556651A CN 114679348 A CN114679348 A CN 114679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vlan
fault
interfa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66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9348B (zh
Inventor
朱亮
胡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66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93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737 priority patent/WO20221347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9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9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9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9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及时指示第二网元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信令消耗少。

Description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链路丢失传递(linkloss forward,LLF)可理解为将上行链路丢失状态传递到对应业务域的下行接口。也就是说,当网络中的某个上行链路中断时,强制阻塞该上行链路对应业务域的下行接口,即关闭(shutdown)对应业务域的下行接口;当该上行链路的状态恢复正常时,恢复该上行链路对应业务域的下行接口,即撤销关闭(undo shutdown)对应业务域的下行接口。
在环网场景中,当前采用以太网(ethernet,ETH)连通性故障管理(connectivityfault management,CFM)协议实现跨网元的LLF。采用CFM协议实现跨网元的LLF的举例如下:在环网出口的光链路终端(opticalline termination,OLT)的上行接口配置一个维护端点(maintenance entity group end point,MEP),在环网其他OLT的下行接口各配置一个MEP;当环网出口的OLT的上行链路中断时,环网出口的OLT通过ETH-连续监测报文(continuity check message,CCM)消息告知其他OLT上行链路中断,其他OLT强制阻塞相应的下行接口;当环网出口的OLT的上行接口状态恢复正常,通过ETH-CCM消息告知其他OLT上行链路恢复正常,其他OLT恢复相应的下行接口。但是这种方案,存在配置工作量大和信令开销大的缺陷。因此,需要研究新的适用于环网场景中的链路丢失传递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能够实现环网场景中的传递,信令开销少。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可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所述第一网元可以是OLT,也可以是交换机,还可以是环网场景中的其他网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太网环保护(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ERPS)环网场景以及其他类型的环网场景,例如交换机的环网场景。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可以是: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down)。所述第一网元可实时或周期性检测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便于及时发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包括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的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所述第一VL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VLAN。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可以是所述第一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也就是说,第一上行接口为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的接口。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是配置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即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的用户接口。举例来说,第一VALN包括多个VLAN,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为配置有该多个VLAN中至少一个VLAN的用户接口。由于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因此当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时,该第一上行接口不能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也不再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因此,若要实现LLF,当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时,需要关闭(shutdowm)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其相邻网元(对应于第三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其中,环网中每个网元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透传给其邻居网元。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环网中所有网元关闭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而不是专门用于指示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通常仅发送一次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就能指示第二网元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信令消耗少。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能够及时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信令消耗少。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可以是: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从故障状态变为非故障状态(即up)。非故障状态可称为正常状态。所述第一网元可实时或周期性检测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便于及时发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从故障状态变为非故障状态,即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恢复正常。举例来说,第一网元在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非故障状态之后,可确定在本次检测(即检测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之前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为故障状态;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若否,表明上一次检测时第一上行接口也处于非故障状态。第二网元撤销关闭(undo shutdown)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可以是:开启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也就是说,撤销关闭接口的操作为开启接口的操作。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及时指示该第二网元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在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举例来说,当第一上行接口发送故障之后,第一网元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大概经过第一时长(例如10ms),预设时间阈值可以是第二时长(例如15ms),该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可理解为第一网元预留的保护倒换时长,即在第一上行接口发送故障之后预留充足的时间将通过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应理解,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则表明第一网元未成功将通过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备用接口处于非故障状态,则表明第一网元已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该第一网元不需要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见,在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第一网元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以便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从而避免该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该第一网元成功将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在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避免该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该第一网元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通过第三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若两个网元(即网络节点)之间具备通信链路,则这两个网元互为邻居网元。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每个网元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透传给其邻居网元。当第三网元为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时,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当第三网元不为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时,第三网元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最终第二网元从该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该实现方式中,每个网元仅需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就能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通过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通过第六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六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当第六网元为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六网元通过与该第二网元之间的通信链路向该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当该第六网元不为该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六网元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最终该第二网元从该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接收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在该实现方式中,每个网元仅需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就能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通过第六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利用ERPS协议报文传输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配置其他协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利用ERPS协议报文传输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配置其他协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环网中的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根据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可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转发其位于该环网的邻居网元。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中包含的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被限定在该环网中传输,而不会在其他环网中传输。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的网元根据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将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限定在环网内传输,可以避免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其他环网内传输,减少信令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的网元根据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将第二故障处理消息限定在环网内传输,可以避免将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在其他环网内传输,减少信令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指示其他网元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指示其他网元撤销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元针对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为减少信令开销,所述第一网元可最多重发3次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例如,第一网元在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的预设时长(例如50ms、100ms等)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元针对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针对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已按照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未接收到第二网元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减少该第二网元未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所述第二网元可以是OLT,也可以是交换机,还可以是环网场景中的其他网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ERPS环网场景以及其他类型的环网场景,例如交换机的环网场景。所述第一VL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VLAN。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可以是所述第一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也就是说,第一上行接口为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的接口。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是配置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即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的用户接口。举例来说,第一VALN包括多个VLAN,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为配置有该多个VLAN中至少一个VLAN的用户接口。由于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因此当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时,该第一上行接口不能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不再需要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因此,若要实现LLF,当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时,需要关闭(shutdowm)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第二网元根据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及时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元在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及时关闭不需要处于开启状态的用户接口,减少不必要的消息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在接收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可以及时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元接收第四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当第四网元为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四网元通过与该第一网元之间的通信链路接收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并转发给第二网元;当该第四网元不为该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四网元通过其邻居网元接收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并转发给第二网元。在该实现方式中,每个网元仅需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就能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应理解,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环网中所有网元关闭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而不是专门用于指示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每个网元仅需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就能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五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五网元关闭所述第五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各网元均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各网元均接收到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元接收第七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七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接收第七网元转发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ERPS协议报文传输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配置其他协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利用ERPS协议报文传输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配置其他协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的网元根据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将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限定在环网内传输,可以避免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其他环网内传输,减少信令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的网元根据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将第二故障处理消息限定在环网内传输,可以避免将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在其他环网内传输,减少信令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指示其他网元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指示其他网元撤销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针对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
针对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已按照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可以及时通知第一网元其已按照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能够及时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信令消耗少。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在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之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三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六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六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元针对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关于第三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现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处理模块,用于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元在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及时关闭不需要处于开启状态的用户接口,减少不必要的消息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四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五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五网元关闭所述第五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七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七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针对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
关于第四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二方面或相应的实现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第一网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所述第一网元,还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所述第二网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能够及时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信令消耗少。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所述第二网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及时指示该第二网元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所述第一网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在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避免该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该第一网元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具体用于通过第三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通过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具体用于通过第六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六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通过第六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具体用于接收第四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每个网元仅需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就能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还用于向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五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五网元关闭所述第五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各网元均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各网元均接收到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还用于接收第七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七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接收第七网元转发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利用ERPS协议报文传输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配置其他协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利用ERPS协议报文传输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配置其他协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的网元根据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将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限定在环网内传输,可以避免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其他环网内传输,减少信令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的网元根据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将第二故障处理消息限定在环网内传输,可以避免将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在其他环网内传输,减少信令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指示其他网元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指示其他网元撤销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上述方法的过程中,上述方法中有关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以下统称为信息)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基于处理器的指令进行输出信息的过程。在输出信息时,处理器将该信息输出给收发器,以便由收发器进行发射。该信息在由处理器输出之后,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的处理,然后到达收发器。类似的,处理器接收输入的信息时,收发器接收该信息,并将其输入处理器。更进一步的,在收发器收到该信息之后,该信息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的处理,然后才输入处理器。
基于上述原理,示例性的,例如,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理解为基于处理器的指示输出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对于处理器所涉及的发送和/或接收等操作,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如果未与其在相关描述中的实际作用或者内在逻辑相抵触,则可以一般性的理解为基于处理器的指令输出。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专门用于执行这些方法的处理器,也可以是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来执行这些方法的处理器,例如通用处理器等。例如,处理器还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位于所述述通信装置之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位于所述通信装置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能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能被集成于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报文或发送报文等,例如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关于处理器的具体说明可参考上述第六方面的描述,这里不再详述。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专门用于执行这些方法的处理器,也可以是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来执行这些方法的处理器,例如通用处理器等。例如,处理器还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位于所述通信装置之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位于所述通信装置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能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能被集成于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报文或发送报文,例如接收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获取数据或输出数据;处理电路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相应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获取数据或输出数据;处理电路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相应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RPS环网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环网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抽象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LV字段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的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系统发现环网内OLT的组网拓扑的方法流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20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30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14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
以下将先介绍本申请涉及的网络架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ERPS环网场景以及其他类型的环网场景,例如交换机的环网场景。下面以ERPS环网场景为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RPS环网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ERPS环网场景包括一个环网,该环网包括OLT-1、OLT-2、OLT-3、OLT-4共4个OLT,OLT-3为该环网的出口网元,OLT-3的上行接口(例如与企业专网通信的接口)属于该环网的上行出口,OLT-1、OLT-2、OLT-4不属于该环网的出口网元。图1中,OLT-3的邻居网元包括OLT-2和OLT-4,OLT-2的邻居网元包括OLT-1和OLT-3,OLT-1的邻居网元包括OLT-2和OLT-4,OLT-4的邻居网元包括OLT-1和OLT-3。图1中,OLT-3和企业专网之间的链路可视为监控链路组中的上行链路,OLT-1与企业用户-1之间的链路以及OLT-4与企业用户-2之间的链路可视为该监控链路组中的下行链路,OLT-3和企业专网之间的链路上的X表示OLT-3和企业专网之间的链路中断,OLT-1与企业用户-1之间的链路上的X表示OLT-1与企业用户-1之间的链路,OLT-4与企业用户-2之间的链路上的X表示OLT-4与企业用户-2之间的链路,OLT-3和企业专网之间的链路上的X至OLT-1与企业用户-1之间的链路上的X的虚线箭头表示OLT-3和企业专网之间的链路的故障传递至OLT-1与企业用户-1之间的链路,OLT-3和企业专网之间的链路上的X至OLT-4与企业用户-2之间的链路上的X的虚线箭头表示OLT-3和企业专网之间的链路的故障传递至OLT-4与企业用户-3之间的链路。
以图1中的ERPS环网场景为例,一种实现ERPS环网场景中的LLF的方案如下:在环网的出口网元(即OLT-3)的上行接口配置一个MEP-3,在环网中的其他OLT,例如OLT-4和OLT-1的下行接口各配置一个MEP-4和MEP-1,当OLT-3的上行链路中断时,OLT-3通过ETH-CCM消息告知OLT-1和OLT-4上行链路(OLT-3的上行链路)中断,OLT-1和OLT-4强制阻塞相应的下行接口。当OLT-3的上行接口状态恢复正常时,OLT-3通过ETH-CCM消息告知OLT-1和OLT-4上行链路(OLT-3的上行链路)恢复正常,OLT-1和OLT-4恢复相应的下行接口。在该方案中,每个OLT通过发送检测报文来探测链路的连通性,当链路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网络管理员。
上述方案在现网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环网中所有网元(例如OLT)启用ETH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功能,通过OLT之间定时交互OAM协议数据单元来报告链路状态(即实现故障侦测),信令开销大。
2)、协议和业务强耦合,用户需要了解和配置ETH OAM协议,增加了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sy stem,OSS)的开发工作。
3)、多网元场景下配置管理复杂,环网中每个网元节点都需要单独配置MEP,为了启用该功能,运营商的业务发放系统需要针对环网所有网元节点逐个配置。
为解决上述方案信令开销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故障处理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故障处理方法中,环网的出口网元在确定到其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之后,发送故障处理消息以指示其他网元关闭相应的下行接口,该出口网元不需要通过定时交互OAM协议数据单元来报告链路状态,信令开销少。另外,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故障处理方法只需要配置一个监控链路组(monitor link group)即可,不引入ETH-OAM等具体协议相关的配置,降低了OSS的开发工作;环网场景中多网元的配置抽象为单逻辑网元配置,运营商的OSS不用针对每个网元节点逐一配置,把整个环网当做一台大的逻辑OLT进行类似监控链路组的配置即可,配置管理简单。
本申请提供的故障处理方法的主要原理如下:环网的出口网元(对应于第一网元)检测其上行接口(对应于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通过故障处理消息通知环内其他网元,环内其他网元根据故障处理消息关闭(shutdown)和撤销关闭(undo shutdown)相应的用户接口。下面结合附图来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故障处理方法。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
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该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VLAN,即该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该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可以是;该第一网元检测到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该第一网元可实时或周期性的检测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便及时确定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该第一上行接口可以为该第一网元的任一上行接口。本申请中,环网可以是由均配置有相同VLAN(例如第一VLAN)的网元组成的逻辑环网。一个包括多个网元的物理环网可以对应多个逻辑环网。举例来说,一个物理环网由第一网元、第三网元以及第二网元组成,该第一网元配置第一VLAN的接口、该第三网元配置第一VLAN的接口以及该第二网元配置第一VLAN的接口组成一个逻辑环网,该第一网元配置第三VLAN的接口、该第三网元配置第三VLAN的接口以及该第二网元配置第三VLAN的接口组成另一个逻辑环网。
202、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该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本申请中,用户接口可理解为下行接口,即与用户侧设备进行业务报文传输的接口;上行接口可理解为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业务传输的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是:该第一网元在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该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该第二网元发送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该第一网元在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可预留充足的时间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该预设时间阈值可理解为第一网元预留的保护倒换时长。应理解,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该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则表明第一网元未成功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备用接口处于非故障状态,则表明第一网元已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该第一网元不需要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见,在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第一网元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以便将通过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从而避免该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该第一网元成功将该第一上行接口传输的业务报文倒换至备用接口传输。举例来说,第一网元在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之后,记录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并监控备用接口的状态;若在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间阈值之前,检测到该备用接口的状态为非故障状态,则不需要发送故障处理消息;若在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间阈值之后,检测到该备用接口的状态仍为故障状态,则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第二网元可以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例如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第二网元为图1中的OLT-2或OLT-4。当该第二网元是该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步骤202的实现方式可以是:该第一网元通过与该第二网元之间的通信链路向该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举例来说,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OLT-3向图1中的OLT-2和OLT-4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该举例中,OLT-3(对应于第一网元)向图1中的OLT-2(对应于第二网元)或OLT-4(对应于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一个示例。应理解,当该第二网元是该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第一网元直接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通过其他网元(例如图2中的第三网元)转发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第二网元也可以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例如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第二网元为OLT-1。当第二网元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步骤202的实现方式可以是:该第一网元通过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该第三网元为该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举例来说,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OLT-3通过OLT-2向OLT-1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该举例中,OLT-3(对应于第一网元)通过OLT-2(对应于第三网元)向OLT-1(对应于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第一网元通过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一个示例。应理解,当第二网元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一网元向第三网元(即该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每个网元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透传给其邻居网元,最终该第二网元从该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元可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每个网元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透传给其邻居网元,这样该环网中每个网元最终都能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应理解,当第二网元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一网元通过其他网元(例如图2中的第三网元)将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转发给第二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该环网的信息。
环网中的任意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根据指示该环网的信息可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转发给其在该环网中的邻居网元。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网中的网元根据指示该环网的信息将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限定在环网内传输,可以避免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其他环网内传输,减少信令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该第一VLAN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指示其他网元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利用ERPS协议报文传输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配置其他协议。
203、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
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可以是:该第一网元确定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从故障状态变为非故障状态(即up)。该第一网元可实时或周期性检测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便于及时发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从故障状态变为非故障状态,即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恢复正常。举例来说,第一网元在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非故障状态之后,可确定在本次检测(即检测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之前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为故障状态;若是,则确定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若否,表明上一次检测时该第一上行接口也处于非故障状态。
204、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该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元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第二网元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是:开启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方式可与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图2中的方法交互流程中的一些步骤是可选的,而非必要的。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可能不会恢复正常,第一网元可不执行步骤203和步骤204。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可不执行步骤201和步骤202。应理解,第一网元可针对其任意上行接口(一个或多个上行接口)执行类似于图2中的方法流程,而不是说第一网元仅根据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发送相应的故障处理消息。举例来说,第一网元检测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和第二上行接口的状态;在确定该第二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三故障处理消息,其中,该第三故障处理消息指示该第二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该第二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二VLAN,该第三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二VLAN的用户接口;在确定该第二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之后,向该第二网元发送第四故障处理消息;其中,该第四故障处理消息指示该第二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该第二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二VLAN,该第四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元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二VLAN的用户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通过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发送相应的故障处理消息,来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或撤销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信令消耗少。
图2中的方法交互流程主要描述了环网中的出口网元(即第一网元)执行的操作,下面来描述环网中的其他网元(例如第二网元)执行的操作。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该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该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该第二网元可以是该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例如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第二网元为图1中的OLT-2或OLT-4。当第二网元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步骤301的实现方式可以是:该第二网元通过与该第一网元之间的通信链路接收该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举例来说,第二网元为图1中的OLT-2(或OLT-4),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OLT-2(或OLT-4)接收OLT-3发送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该举例中,OLT-2(对应于第二网元)接收OLT-3(对应于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一个示例。应理解,当第二网元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第二网元直接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不需要通过其他网元(例如图3中的第三网元)转发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第二网元也可以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例如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第二网元为OLT-1。当第二网元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步骤301的实现方式可以是:该第二网元接收第四网元转发的来自该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该第四网元为该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举例来说,第一网元为图1中的OLT-3,第二网元为图1中的OLT-1,OLT-1通过OLT-2接收来自OLT-1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该举例中,OLT-1(对应于第二网元)通过OLT-2(对应于第四网元)接收来自OLT-3(对应于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第二网元通过第四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一个示例。应理解,当第二网元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一网元向第三网元(即该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每个网元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透传给其邻居网元,最终该第二网元从该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即第四网元)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元可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每个网元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将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透传给其邻居网元,这样该环网中每个网元最终都能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应理解,当第二网元不是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时,该第二网元通过其他网元(例如图3中的第四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302、第二网元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是配置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即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的用户接口。举例来说,第一VALN包括多个VLAN,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为配置有该多个VLAN中至少一个VLAN的用户接口。由于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因此当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时,该第一上行接口不能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环网中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也不再传输该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步骤30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第二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解析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以得到第一VLAN,并关闭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303、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该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元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方式可与该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304、第二网元撤销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第二网元撤销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是:该第二网元开启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以使得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由故障状态(down)转换为非故障状态(up),这样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可以在环网中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及时关闭不需要处于开启状态的用户接口,减少不必要的消息传输;该第二网元在接收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撤销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及时开启该第二网元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进而及时恢复传输第一VLAN的业务报文。
下面结合一个环网的示例来介绍如何针对整个环网进行LLF的配置以及环网中的出口网元(对应于第一网元)以及其他网元(例如第二网元)在实现LLF的过程中执行的操作。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环网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环网包括OLT-5(对应于第一网元)、OLT-6以及OLT-7(对应于第二网元),OLT-5为该环网的出口网元,OLT-5的上行接口(对应于第一上行接口)与企业专网之间具有上行链路,OLT-7的用户接口与企业用户之间具有下行链路。图4中的环网配置有一个监控链路组,该监控链路组包含OLT-5的上行接口(配置第一VLAN)与企业专网之间的上行链路以及该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多个下行链路,例如OLT-7与企业用户之间的下行链路。当监控链路组中的上行链路出现故障时,该监控链路组中的多个下行链路被强制阻塞,即关闭该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当监控链路组中的上行链路恢复正常时,恢复该监控链路组中的多个下行链路,即开启该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在图4的网络架构中,管理系统可发现环网内OLT的组网拓扑,并对业务发放系统屏蔽针对该组网拓扑中具体OLT的LLF配置,业务发放系统可针对整个环网(例如ERPS环网)进行LLF的配置。也就是说,管理系统可对整个环网的LLF配置进行抽象,业务发送系统仅针对环网的出口网元(即OLT-5)进行LLF配置即可。换句话说,管理系统可将业务发放系统针对环网中多个网元的LLF配置抽象为针对单逻辑网元的LLF配置,运营商的OSS不用针对环网中每个网元逐一配置,而是把整个环网当做一台大的逻辑OLT进行LLF配置即可。图4中的环网可以为ERPS环网,环网的标识可以为ERPS环(Ring)身份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D),即ERPSRingID。本申请中,管理系统对应的实体可以是运行有该管理系统的网络设备,例如服务器;业务发放系统对应的实体可以是运行该业务发放系统的网络设备,例如服务器。管理系统对应的实体与业务发放系统对应的实体可以同一实体,也可以是不同的实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发送系统可通过管理系统为环网的出口网元(例如OLT-5)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接口配置业务VLAN(例如第一VLAN),管理系统为该环网中的非出口网元的接口配置该业务VLAN。也就是说,业务发送系统仅需配置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的VLAN,管理系统为环网中其他网元配置VLAN。
下面先结合图4中的网络架构对应的配置抽象示意图来描述针对整个环网进行LLF配置的过程。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抽象示意图。如图5所示,业务发放系统针对整网(即整个环网)进行LLF配置,即仅针对环网的出口网元进行LLF配置,具体表现可以是仅提供ERPSRing ID和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uplinkport)的参数;管理系统可实现配置抽象映射,具体表现可以是:对下(即环网)可以看到环网内所有的网元,对上(即业务发送系统)将业务发放系统对环网中各网元的LLF配置简化为对整网的LLF配置,使得业务发放系统不用关注环网内具体的网元;环网内的网元可启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LLDP),由管理系统根据ERPSRing ID逐个网元查询整个环网的拓扑。为简化业务发放系统执行LLF配置的操作,保持和单网元监控链路组类似的配置界面和体验,管理系统对整个环网的LLF配置进行抽象。也就是说,管理系统负责实现LLF配置的抽象映射,业务发放系统不用管理环网内每个网元的信息。业务发放系统可直接针对整个环网进行LLF配置和查询。
一个可能的针对整个环网进行LLF配置的流程如下:业务发放系统向管理系统提供ERPSRingID、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对应于第一上行接口);管理系统下发配置信息至该环网的出口网元。例如配置信息包括ERPSRingID、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对应于第一上行接口)以及拖延(hold off)间隔(对应于预设时间间隔)。环网的出口网元根据该配置信息进行LLF配置,即确定环网的标识以及待监控的上行接口。
管理系统查询环网中的LLF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管理系统发现环网的组网拓扑,根据该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配置的业务VLAN(对应于第一VLAN)逐个查询环网内所有配置该业务VLAN的OLT的接口状态,并打包反馈给业务发放系统。应理解,业务发放系统可通过管理系统获取环网内所有OLT的接口的状态。管理系统发现环网的组网拓扑的具体表现可以是:管理系统根据业务发放系统提供的ERPS Ring ID和环网出口的IP地址,参考OLT的LLDP邻居信息,主动轮询环网所有OLT节点,自动发现环网拓扑。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图6展示的是图4中的管理系统以及OLT-5、OLT-6以及OLT-7在OLT-5的上行接口发生故障的场景中,实现LLF所执行的操作。图6中的OLT-5可视为第一网元的示例,OLT-7可视为第二网元的示例,OLT-6可视为第三网元或第四网元的示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601、管理系统向OLT-5下发配置信息。
配置信息(可称为配置命令)可包含ERPS Ring ID(即环网的标识)和OLT-5(对应于第一网元)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接口的标识。该配置信息还可包含hold off间隔。管理系统负责配置环网的LLF,只需要配置到环网的出口OLT,配置简单、消耗信令少。OLT-5在接收到配置信息之后,可利用该配置信息进行LLF配置,具体表现可以是:将该配置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接口(包含第一上行接口)配置为待检测的上行接口,并将该配置信息指示的环网配置为待进行LLF的环网。管理系统向OLT-5下发配置信息可以是:运行该管理系统的实体向OLT-5下发配置信息。应理解,图6中的管理系统是指运行该管理系统的实体,例如运行该管理系统的服务器。
602、OLT-5周期性检测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
配置信息可包含第一上行接口的标识,该第一上行接口可理解为该配置信息指示OLT-5监控的上行接口。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包含OLT-5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接口的标识,OLT-5分别周期性检测该一个或多个上行接口(包含第一上行接口)中每个上行接口的状态。
603、OLT-5在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向OLT-6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VLAN,OLT-5的第一上行接口属于配置信息指示的环网的上行出口。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VLAN可理解为该第一VLAN为该第一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该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环网中的网元关闭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OLT-5向OLT-6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理解为OLT-5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如下内容:指示环网的信息、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down)的信息以及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中指示环网的信息可以是ERPS Ring ID。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中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可以是一个位图(bitmap),例如该位图映射4K VLAN,每个比特指示一个VLAN,bit 1表示已配置该VLAN,bit 0表示未配置该VLAN。
本申请中,采用的故障处理消息(例如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和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是在环自动保护切换(ring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R-APS)消息中扩展一个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字段。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LV字段的示意图。图7展示的TLV字段为在R-APS消息中扩展的TLV字段。图7中,从第二行至最后一行是在R-APS中扩展的TLV字段,类型(Type)表示该TVL字段的类型,长度(Length)表示该TLV字段占用的比特位,ERPS Ring ID为环网的标识,上行接口状态(Uplink Port Status)表示上行接口的状态,预留字段(Reserved)为预留的字段,第三行至最后一行为上行接口的VLAN位图。图7中,每一行对应4个字节,即32比特位;上行接口的VLAN位图占用TLV字段的第3行至第130行,即占用4K(128*32)个比特位,每个比特位对应一个VLAN。若上行接口的VLAN位图中的某个比特位为1,则表示该上行接口配置有该比特位对应的VLAN;否则,则表示该上行接口未配置有该比特位对应的VLAN。或者,若上行接口的VLAN位图中的某个比特位为1,则表示该上行接口未配置有该比特位对应的VLAN;否则,则表示该上行接口配置有该比特位对应的VLAN。任意网元(例如第二网元)根据图7中的TLV字段中的VLAN位图,可确定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故障处理消息(例如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上行接口状态、ERPS Ring ID以及VLAN位图。图7仅为一种TLV字段的示例;其中,类型、长度、预留字段是可选的,而非必要的,TLV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字段。
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OLT-5向OLT-6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是:OLT-5在该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该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OLT-6发送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604、OLT-6向OLT-7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步骤60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OLT-6检测是否包含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若否,则向OLT-7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若是,则关闭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并向OLT-7发送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OLT-6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是OLT-6的用户接口中配置有至少一个包含于第一VLAN的VLAN的用户接口。举例来说,若OLT-6的各用户接口配置的VLAN均不包含于第一VLAN,则OLT-6向OLT-7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若OLT-6的某个用户接口配置有至少一个包含于第一VLAN的VLAN,则OLT-6关闭该用户接口,并向OLT-7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605、OLT-6向OLT-5发送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第一回应消息。
第一回应消息用于指示OLT-6已按照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OLT-6可先执行步骤604再执行步骤605,也可先步骤605再执行步骤604,还可同时执行步骤604和步骤605。
606、OLT-7根据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关闭OLT-7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步骤60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OLT-7在检测到其包含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之后,关闭其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607、OLT-7向OLT-5发送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第二回应消息。
该第二回应消息用于指示OLT-7已按照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608、OLT-7向OLT-5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从图6可以看出,环网中除出口网元(即OLT-5)之外的网元均执行类似的操作,具体操作可以是:检测其是否包含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若是,关闭其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并向其下一个网元(属于邻居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若否,向其下一个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除出口网元(即OLT-5)之外的网元还向出口网元(即OLT-5)发送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环网中不为出口网元的邻居网元的网元可通过其他网元向该出口网元发送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以图4中的环网为例,若OLT-6接收到OLT-5发送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则对于OLT-6来说其下一网元为OLT-7;若OLT-7接收到OLT-6发送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则对于OLT-7来说其下一网元为OLT-5;对应出口网元OLT-5来说其下一网元为OLT-6和OLT-7。应理解,环网中的每个网元仅需向其下一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就能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每个网元在接收到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步骤604或者步骤606和步骤607),并向出口网元发送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OLT-7可先执行步骤607再执行步骤608,也可先步骤608再执行步骤607,还可同时执行步骤607和步骤608。
609、OLT-5在未接收到OLT-6或者OLT-7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步骤609可替换为:OLT-5在未接收到任一非出口网元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第一故障处理消息。非出口网元是指环网中除出口网元之外的网元,例如图4中的OLT-6和OLT-7。应理解,如果环网中的出口网元未接收到该环网中的某个或者某些网元针对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那么表明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未传递给该环网中的全部网元,因此需要再发送一次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减少信令开销,OLT-5可最多重发K次第一故障处理消息,K为大于0的整数,例如2、3等。例如,OLT-5在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的预设时长(例如50ms、100ms等)内未接收到OLT-6针对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口网元(即OLT-5)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非出口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的非出口网元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并向其下一网元发送该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可以快速实现LLF,信令消耗少。
图6描述了OLT-5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环网中的网元实现LLF的过程。下面结合附图描述OLT-5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时,环网中的网元恢复相应的业务传输的过程。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交互流程图。图8展示的是图4中的管理系统以及OLT-5、OLT-6以及OLT-7在OLT-5的上行接口的故障恢复场景中,执行的操作。图8中的OLT-5可视为第一网元的示例,OLT-7可视为第二网元的示例,OLT-6可视为第三网元或第四网元的示例。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801、管理系统向OLT-5下发配置信息。
步骤801的实现方式可与步骤601的实现方式相同。图8中的管理系统是指运行该管理系统的实体,例如运行该管理系统的服务器。
802、OLT-5周期性检测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
步骤802的实现方式可与以步骤602的实现方式相同。
803、OLT-5在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时,向OLT-6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OLT-5检测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可以是:OLT-5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从故障状态变为非故障状态(即up)。OLT-5可实时或周期性检测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便于及时发现该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从故障状态变为非故障状态,即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是否恢复正常。
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VLAN,OLT-5的第一上行接口属于配置信息指示的环网的上行出口。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该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VLAN;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环网中的网元撤销关闭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OLT-5向OLT-6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理解为OLT-5向其邻居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如下内容:指示环网的信息、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up)的信息以及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中指示环网的信息可以是ERPS Ring ID。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中指示第一VLAN的信息可以是一个位图(bitmap),例如该位图映射4K VLAN,每个比特指示一个VLAN,bit 1表示已配置该VLAN,bit 0表示未配置该VLAN。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图8中的方法流程还可包括图6中的步骤603至步骤609,例如先后依次执行步骤801、步骤802、步骤603至步骤609、步骤803至步骤809。
804、OLT-6向OLT-7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步骤80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OLT-6检测是否包含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若否,则向OLT-7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若是,则撤销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并向OLT-7发送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OLT-6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是OLT-6的用户接口中配置有至少一个包含于第一VLAN的VLAN的用户接口。举例来说,若OLT-6的各用户接口配置的VLAN均不包含于第一VLAN,则OLT-6向OLT-7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若OLT-6的某个用户接口配置有至少一个包含于第一VLAN的VLAN,则OLT-6撤销关闭该用户接口,并向OLT-7发送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805、OLT-6向OLT-5发送针对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第三回应消息。
该第三回应消息用于指示OLT-6已按照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806、OLT-7根据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撤销关闭OLT-7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步骤80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OLT-7在检测到其包含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之后,撤销关闭其对应于该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807、OLT-7向OLT-5发送针对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第四回应消息。
该第四回应消息用于指示OLT-7已按照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808、OLT-7向OLT-5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从图8可以看出,环网中除出口网元(即OLT-5)之外的网元均执行类似的操作,具体操作可以是:检测其是否包含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若是,撤销关闭其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并向其下一个网元(对应于邻居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若否,向其下一个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除出口网元(即OLT-5)之外的网元还向出口网元(即OLT-5)发送针对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应理解,环网中的每个网元仅需向其下一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就能使得环网中每个网元均接收到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每个网元在接收到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之后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步骤804或者步骤806和步骤807),并向出口网元发送针对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
809、OLT-5在未接收到OLT-6或者OLT-7针对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步骤809可替换为:OLT-5在未接收到任一非出口网元针对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减少信令开销,OLT-5可最多重发K次第二故障处理消息,K为大于0的整数,例如2、3等。例如,OLT-5在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之后的预设时长(例如50ms、100ms等)内未接收到OLT-6针对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OLT-5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之后,向非出口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环网中的非出口网元撤销关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并向其下一网元发送该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可以及时恢复业务报文的传输,信令消耗少。
前述实施例描述了管理系统通过向出口网元发送配置信息来实现LLF配置的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管理系统不仅可向出口网元发送配置信息,还可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例如查询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以及查询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该第一上行接口也对应于该第一VLAN。应理解,一个用户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表明该用户接口的下行链路中断,一个用户接口的状态为非故障状态表明该用户接口的下行链路未中断,一个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表明该上行接口的上行链路中断,一个上行接口的状态为非故障状态表明该上行接口的上行链路未中断。也就是说,一个接口的状态可反映该接口的链路状态。因此,管理系统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可以是:管理系统查询出口OLT的上行接口的状态,以及根据环网的出口OLT的上行接口的业务VLAN(例如第一VLAN)逐个查询环网内所有OLT的用户接口的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管理系统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的方法交互流程。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的方法交互流程图。图9展示的是查询图4中的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的方法流程。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901、业务发放系统向管理系统发送业务查询请求。
业务查询请求用于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查询一个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可以是指:查询该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的状态,以及对应于该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的各用户接口的状态。业务查询请求可包含一个环网的标识(即ERPS Ring ID)和该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的标识。应理解,业务发放系统通过向管理系统发送业务查询请求可查询任意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
902、管理系统向OLT-5发送第一查询请求。
该第一查询请求用于查询OLT-5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及该第一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应理解,图9中的管理系统是指运行该管理系统的实体,例如运行该管理系统的服务器。
903、OLT-5向管理系统发送第一查询回应消息。
该第一查询回应消息可包含指示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的信息以及指示该第一上行接口配置的第一VLAN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第一查询回应消息可获得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及该第一上行接口配置的第一VLAN。
904、管理系统向OLT-6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该第二查询请求用于查询OLT-6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该第二查询请求可携带有指示该第一VLAN的信息。
905、OLT-6向管理系统发送第二查询回应消息。
该第二查询回应消息可包含第一指示字段,该第一指示字段指示OLT-6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管理系统可根据第二查询回应消息获得OLT-6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
906、管理系统向OLT-7发送第三查询请求。
该第三查询请求用于查询OLT-7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该第三查询请求可携带有指示该第一VLAN的信息。
907、OLT-7向管理系统发送第三查询回应消息。
该第二查询回应消息可包含第二指示字段,该第二指示字段指示OLT-7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管理系统可根据第三查询回应消息获得OLT-7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
应理解,图9中的交互流程为管理系统查询环网中监控链路组的状态的示例。管理系统可通过向环网中任意网元(例如OLT)发送查询请求来查询该任意网元对应于任意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系统还可将查询到的用户接口的状态信息(例如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以及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发送给业务发放系统。
908、管理系统向业务发放系统发送业务查询结果。
业务查询结果可包含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的状态,以及该环网中对应于该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的各用户接口的状态。举例来说,业务查询请求包含OLT-5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OLT-6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以及OLT-7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在该举例中,第一VLAN为第一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系统在向业务发放系统发送业务查询结果之前,可查询环网的出口网元的上行接口的状态(例如步骤902和步骤903),以及查询该环网中对应于该上行接口配置的VLAN的各用户接口的状态例如步骤904至步骤907)。然后,管理系统可将查询到的各接口的状态进行打包以得到业务查询结果。
从图9可以看出,业务发放系统通过向业务发放系统发送业务查询请求就可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而不需要分别查询环网中每个网元的用户接口的状态。也就是说,业务发放系统可针对整个环网进行监控链路组的状态的查询。步骤901至步骤908可理解为业务发放系统通过管理系统查询环网的监控链路组的状态的流程。应理解,管理系统可针对业务发放系统封装环网的接口,从而简化业务发放系统针对整个环网的查询工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发放系统还可向管理系统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称为配置命令)可包含ERPS Ring ID(即环网的标识)和OLT-5(对应于第一网元)的一个或多个上行接口的标识。该配置信息还可包含hold off间隔。然后,管理系统向OLT-5下发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可负责配置环网的LLF,只需要配置到环网的出口OLT,例如OLT-5。也就是说,业务发放系统可针对整个环网进行LLF配置。应理解,管理系统可针对业务发放系统封装环网的接口,简化业务发放系统针对整个环网的LLF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通过查询环网中出口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以及该环网中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的状态,来查询环网中LLF。
前述实施例未详述管理系统发现环网内OLT的组网拓扑的具体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理系统发现环网内OLT的组网拓扑的方法流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系统发现环网内OLT的组网拓扑的方法流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1001、管理系统判断接收到拓扑发现指令还是接口信息查询指令。
管理系统判断接收到拓扑发现指令可以是:该管理系统判断接收到发现目标环网的指令(即拓扑发现指令),该指令可包含对应于该目标环网的控制VLAN(CONTROL_VLAN)、VLAN实例(VLAN_INSTANCE)、标识(例如ERPSID)中的任一项。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拓扑发现指令携带有对应于目标环网的控制VLAN、VLAN实例、环网的标识中的任一项,该拓扑发现指令指示管理系统发现该目标环网的组网拓扑。目标环网为任意逻辑环网,本申请不作限定。由于控制VLAN、VLAN实例以及环网的标识均可唯一的确定一个环网,因此管理系统根据对应于目标环网的控制VLAN、VLAN实例以及标识中的任一个均能确定该目标环网。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口信息查询指令包括一个接口ID(port ID),该接口信息查询指令用于查询该接口的LLDP邻居信息,该接口可以为任意接口。若管理系统判断接收到拓扑发现指令,则执行步骤1002;若管理系统判断接收到接口信息查询指令,则执行步骤1010。
1002、管理系统查询当前网元的系统名称。
步骤1002为可选的,而非必要的。当前网元可以是目标环网中的任意网元。
1003、管理系统查询当前网元在目标环网中的接口信息。
步骤100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管理系统查询当前网元配置有目标VLAN的接口的信息(即当前网元在目标环网中的接口信息),该目标VLAN为目标环网中的各网元均配置有的VLAN。接口信息可包括接口的标识、接口的状态、接口配置的VLAN中的一项或多项。
1004、管理系统根据当前网元的接口查询LLDP邻居信息。
1005、管理系统判断LLDP邻居信息是否有效。
若管理系统查询到当前网元记录有LLDP邻居信息,则管理系统判断LLDP邻居信息有效,并执行步骤1006;若管理系统查询到当前网元未记录有LLDP邻居信息,则管理系统判断LLDP邻居信息无效,并执行步骤1009。
1006、管理系统判断目标环网是否闭环。
步骤100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管理系统查询当前网元在目标环网中的下一网元是否为已在该目标环网发现的网元;若是,则判断该目标环网闭环;若否,则判断该目标环网未闭环。若管理系统判断目标环网闭环,则执行步骤1009;若管理系统判断目标环网未闭环,则执行步骤1007。
1007、管理网元判断发现的目标环网中的网元的数量是否大于K。
K为8、9、10等。若管理网元判断发现的目标环网中的网元的数量大于K,则执行步骤1009;若管理网元判断发现的目标环网中的网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K,则执行步骤1008。在实际应用中,K可根据实际场景来设置。举例来说,考虑到ERPS环网中的网元的个数通常不超过10,K可设置为10。通过设置合理的K,可减少查询工作量。
1008、管理系统查询当前网元的下一网元的信息。
1009、管理系统结束发现环网内的组网拓扑的流程。
1010、管理系统根据当前网元的接口查询LLDP邻居信息。
步骤10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是:管理系统利用在步骤1001得到的当前网元的接口ID(port ID)查询LLDP邻居信息。
1011、管理系统判断LLDP邻居信息是否有效。
若管理系统查询到当前网元记录有LLDP邻居信息,则管理系统判断LLDP邻居信息有效,并执行步骤1012;若管理系统查询到当前网元未记录有LLDP邻居信息,则管理系统判断LLDP邻居信息无效,并执行步骤1009。
1012、管理系统查询当前网元的下一网元的信息。
从图10可以看出,步骤1002至步骤1009为管理系统发现目标环网内的组网拓扑的方法流程,步骤1010至步骤1012为管理系统查询任意接口的LLDP邻居信息的方法流程。步骤1001可以为接收发现目标环网的指令的步骤,也可以为接收查询任意接口的LLDP邻居信息的步骤。应理解,管理系统可通过执行步骤1002至步骤1009来发现目标环网内的组网拓扑。举例来说,管理系统接收到发现目标环网的指令之后,通过执行步骤1002至步骤1009来发现该目标环网内的组网拓扑。管理系统可通过执行步骤1010至步骤1012来查询任意接口的LLDP邻居信息的方法流程。举例来说,管理系统接收到任意接口ID之后,可通过执行步骤1010至步骤1012来查询该任意接口的LLDP邻居信息。也就是说,管理系统可提供发现任意环网的组网拓扑的功能,也能提供查询任意接口的LLDP邻居信息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发现环网内的组网拓扑的方法流程,该方法流程包括图10中的步骤1001至步骤1009,未包括步骤1010至步骤1012。图10仅为管理系统发现环网内的组网拓扑的举例,管理系统可采用任意方式来发现环网内的组网拓扑,本申请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主动轮询环网所有网元,可以快速发现环网内的组网拓扑。
前面描述了环网中的出口网元(对应于第一网元)在实现LLF过程中执行的方法流程以及环网中的非出口网元(例如第二网元、第三网元)在实现LLF过程中执行的方法流程。下面结合环网中的出口网元对应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以及环网中的非出口网元对应的通信装置的结构。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1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环网中的出口网元,例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如图11所示,该通信装置110包括:
处理模块1101,用于确定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上述第一网元的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
收发模块1102,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上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上述第一VLAN;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网元关闭上述第二网元对应于上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在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之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能够及时指示该第二网元关闭该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信令消耗少。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确定上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
收发模块1102,还用于向上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上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上述第一VLAN;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上述第二网元对应于上述第一VLAN的上述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收发模块1102,具体用于在上述处理模块确定上述第一网元在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上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之后,向上述第二网元发送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2,具体用于通过第三网元向上述第二网元发送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三网元为上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2,具体用于通过第六网元向上述第二网元发送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六网元为上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应理解,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也可以是其他协议报文,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2,还用于在上述处理模块确定上述第一网元在未接收到上述第二网元针对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的情况下,重发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20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环网中的非出口网元,例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网元、第三网元或者第四网元。如图12所示,该通信装置120包括:
收发模块12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上述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网元关闭上述第二网元对应于上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处理模块1202,用于关闭上述第二网元对应于上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元在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关闭第二网元对应于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可以及时关闭不需要处于开启状态的用户接口,减少不必要的消息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201,还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上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上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上述第一VLAN;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上述第二网元对应于上述第一VLAN的上述用户接口;
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撤销关闭上述第二网元对应于上述第一VLAN的上述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201,具体用于接收第四网元转发的来自上述第一网元的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四网元为上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201,还用于向第五网元发送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五网元为上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还用于指示上述第五网元关闭上述第五网元对应于上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201,还用于向上述第五网元发送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201,还用于接收第七网元转发的来自上述第一网元的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上述第七网元为上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环网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上述第一VLAN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201,还用于向上述第一网元发送针对上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的回应消息。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3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130例如为通信装置110。通信装置130可以用于执行图2、图3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第一网元执行的步骤以及图6、图8、图9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OLT-5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示例性地,通信装置1300例如为通信装置120。通信装置130可以用于执行图2、图3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执行的步骤以及图6、图8、图9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OLT-6或OLT-7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如图13所示。该通信装置130包括收发器1310和至少一个处理器1320。收发器1310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他设备/装置进行通信。处理器1320利用收发器1310收发数据和/或信令,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处理器1320可实现处理模块1101的功能或者处理模块1202的功能,收发器1310可实现收发模块1102的功能或者收发模块1201的功能。收发器1310可理解为输入输出接口或者通信接口。
可选的,通信装置13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320可能和存储器1330协同操作。处理器1320可能执行存储器13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收发器1310、处理器1320以及存储器13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3中以存储器1330、处理器1320以及收发器1310之间通过总线1340连接,总线在图13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1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图14所示的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1401和接口1402。图11和图12中的处理模块可以用逻辑电路1401实现,图11和图12中的收发模块可以用接口1402实现。其中,该逻辑电路1401可以为芯片、处理电路、集成电路或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芯片等,接口1402可以为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等。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电路和接口还可以相互耦合。对于逻辑电路和接口的具体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实施例中的认证鉴权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一网元和上述第二网元。该通信系统还可包括上述第三网元或者上述第四网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元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
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在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通过第三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7.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接收第四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五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五网元关闭所述第五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
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在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之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三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的邻居网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为以太网环保护ERPS协议报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环网的信息。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处理模块,用于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四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五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五网元为所述第二网元的邻居网元,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五网元关闭所述第五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
所述第一网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所述第一网元的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属于环网的上行出口;
所述第一网元,还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为故障状态,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所述第二网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用户接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之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的状态恢复正常,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VLAN;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所述第二网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消息之后,撤销关闭所述第二网元对应于所述第一VLAN的所述用户接口。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具有备用接口时,所述第一网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且所述备用接口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消息。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011556651.0A 2020-12-24 2020-12-24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Active CN114679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6651.0A CN114679348B (zh) 2020-12-24 2020-12-24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PCT/CN2021/124737 WO2022134784A1 (zh) 2020-12-24 2021-10-19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6651.0A CN114679348B (zh) 2020-12-24 2020-12-24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9348A true CN114679348A (zh) 2022-06-28
CN114679348B CN114679348B (zh) 2022-12-27

Family

ID=8207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6651.0A Active CN114679348B (zh) 2020-12-24 2020-12-24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9348B (zh)
WO (1) WO2022134784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3027B1 (en) * 2002-07-23 2006-08-15 Atrica Israel Ltd. Fast connection protection in a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based stack environment
US20070237085A1 (en) * 2006-04-05 2007-10-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fast link failover based on remote upstream failures
CN101075934A (zh) * 2007-03-06 200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障以太环网在传输节点故障时可靠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315946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Cisco Technology,Inc. Failure protection for access ring topology
WO2012146097A1 (zh) * 2011-04-29 2012-1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Vpls网络和以太环网的倒换方法及装置
CN103607293A (zh) * 2013-10-30 2014-02-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保护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9427C (zh) * 2007-02-14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自动保护方法
WO2008120931A1 (en) * 2007-03-30 2008-10-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ethernet ring network
US8526443B2 (en) * 2009-10-07 2013-09-03 Calix, Inc. Automated VLAN assignment to domain in ring network
CN104539505A (zh) * 2015-01-15 2015-04-2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Eaps通过统计错误报文实现自动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3027B1 (en) * 2002-07-23 2006-08-15 Atrica Israel Ltd. Fast connection protection in a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based stack environment
US20070237085A1 (en) * 2006-04-05 2007-10-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fast link failover based on remote upstream failures
CN101075934A (zh) * 2007-03-06 200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障以太环网在传输节点故障时可靠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315946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Cisco Technology,Inc. Failure protection for access ring topology
WO2012146097A1 (zh) * 2011-04-29 2012-1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Vpls网络和以太环网的倒换方法及装置
CN103607293A (zh) * 2013-10-30 2014-02-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保护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34784A1 (zh) 2022-06-30
CN114679348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184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node, and program for node
EP19824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JP4459018B2 (ja) ノード装置
KR101706007B1 (ko) 분산된 리질리언트 네트워크 상호 접속 〔drni〕 링크 애그리게이션 그룹에 있어서 이웃과 동기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7826400B2 (en) Packet ring network system and packet transport method
US7957267B2 (en) Fault detection device
EP23522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link aggregation group of ethernet ring
US20150003232A1 (en) Scaling OAM for Point-to-Point Trunking
US2010022637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Node,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40254347A1 (en) 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Node, and System
CN116208525A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628324B2 (en) Openflow switch and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in openflow network
US938594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860492A (zh) 快速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56628A (zh) 对计算机网络使用以太网环保护交换
CN103595626A (zh) 一种环形网络中实现动态路径规划的方法
US20110075584A1 (en) Switch device and loop detection method in a ring network system
CN109218232B (zh) 一种实现Mux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790988B (zh) 操作维护管理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8279752B1 (en) Activating tunnels using control packets
CN109150709B (zh) 一种实现Mux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238067A (zh) 一种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环上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4679348B (zh) 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
JP2011223172A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障害検出方法
JP2007243288A (ja) 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通信方法、およびノード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