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5695A -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5695A
CN114675695A CN202210304010.9A CN202210304010A CN114675695A CN 114675695 A CN114675695 A CN 114675695A CN 202210304010 A CN202210304010 A CN 202210304010A CN 114675695 A CN114675695 A CN 114675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d
dust
view
dust concentration
storage y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40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5695B (zh
Inventor
程鸣升
汪春明
丁国峰
李军君
邰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Wugang Wharf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Wugang Wharf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Wugang Wharf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Wugang Wharf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40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5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5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5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5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5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18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 B65G69/185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 B65G69/188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with spray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30Determination of transform parameters for the alignment of images, i.e. image registration
    • G06T7/33Determination of transform parameters for the alignment of images, i.e. image registration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粉尘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所述粉尘浓度值结合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环境参数对所述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获取堆场内所述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本申请能够改善难以实现以较优的水消耗完成喷雾除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粉尘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石矿企业在原料输送、运转、破碎、筛分过程中极易造成粉尘污染,原料堆场是造成粉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各种工业原料堆或建筑料堆由于堆积和风蚀等作用下造成粉尘,粉尘不但会造成原料的损失,还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目前控制堆场内粉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堆场内合适的位置布置风送式喷雾除尘机,再在堆场的周界每隔一段距离布置雾化喷嘴,每隔一段时间或者每当车辆在堆场内行驶、施工、倾倒等作业过程后,开启风送式喷雾除尘机进行喷雾,再结合周界的雾化喷嘴定时的工作,以此达到堆场抑尘的目的。
在上述堆场的粉尘控制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每隔一段时间或者每当车辆在堆场内行驶、施工、倾倒等作业过程后,就会开启堆场内所有的风送式喷雾除尘机进行喷雾,加上周界的喷嘴长时间工作,难以实现以较优的水消耗完成喷雾除尘,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难以实现以较优的水消耗完成喷雾除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堆场抑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
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
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所述粉尘浓度值结合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环境参数对所述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
获取堆场内所述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将堆场网格化从而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随后结合粉尘浓度值生成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并参考环境参数的影响对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内的区域进行标记,最后控制喷洒装置对标记区域进行喷雾除尘的操作;构建三维网格化视图和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能够将粉尘浓度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在堆场内的具体位置,再结合环境参数的影响,对堆场内浓度较高以及有可能被影响的区域进行喷雾除尘,能够实现堆场粉尘污染精准控制,提高抑尘效率并有效减少水消耗,在有效除尘的同时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并采集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之后还包括:
利用全变分法对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基于变分法的思想确定所述多视角图像的能量函数,对所述能量函数最小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视角图像进行降噪处理,能够尽可能去除图像在获取与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噪声干扰,有效改善图像质量,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所需求的图像内容。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包括:
通过ORB算法对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并计算每个特征点的特征向量;
通过BFMatcher算法对相似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通过图像配准实现图像信息融合并进行图像融合边界处理;
使用MATLAB将拼接后的图像模型化并进行网格划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使用ORB算法对各个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相较于其他提取特征点的算法,例如SURF算法或者FAST算法,ORB算法的特征提取更加迅速。随后计算每个特征点的特征向量,再通过BFMatcher算法对相似的特征点进行匹配,BFMatcher算法相较于其他匹配算法能够尽可能地尝试所有可能的匹配,从而找到最佳匹配。通过构建三维网格化视图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各个区域在堆场内的具体位置,从而便于实现精准喷雾除尘的操作,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粉尘浓度值结合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包括:
通过滤膜质量浓度法对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值进行测量,粉尘浓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1000(M2-M1)/Qt
其中,C为采样点粉尘浓度值,M1、M2分别为采样前以及采样后的滤膜质量,Q为采样流量,t为采样时间;
随后将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检测值插入到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中相对应的位置中从而形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膜质量浓度法测量粉尘浓度值相较于使用浓度测量仪直接测量,浓度测量仪显示的是实时数据,滤膜质量浓度法为多组数据的平均数,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湿度参数以及风速参数;
所述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环境参数对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包括:
获取堆场内的湿度参数,基于所述湿度参数设定粉尘浓度阈值,粉尘浓度阈值的设定公式如下:
C1=C0(1-RH%)
其中,C0 是粉尘浓度标准值,C1是粉尘浓度阈值,RH%为当前堆场内的相对湿度;根据预设的粉尘浓度阈值判断粉尘浓度分布视图中各个网格内的浓度是否超标,若是超标则对该网格进行标记;
获取堆场内的风速参数,基于所述风速参数得出粉尘因受风速影响的浮动距离,浮动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L=vt/k
其中,v是风速测量仪单位时间内测量的平均风速值,k是网格与实际堆场区域的比值,t为测量时间,L是粉尘在网格上的浮动距离;
以根据粉尘浓度阈值标记的区域所对应的每一个网格的中心为圆心,L为半径构建球型模型,标记所有球型模型所涉及到的网格,所有球型模型所涉及到的网格的集合即为标记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尘浓度值在不同的湿度下扩散速率有所不同,结合堆场实际的湿度对粉尘浓度阈值进行设定,能够使得粉尘浓度阈值的设定值更加合理。且通过加设风速对粉尘的影响,能够实现对除尘区域的预判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获取堆场内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还包括:
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对所述实时气象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雨或雪天气时,终止发出喷洒指令;当所述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非雨或雪天气时,发出喷洒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实时气象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控制喷洒装置进行喷雾除尘,有效解决了雨或雪天时进行喷雾除尘的不必要性,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获取堆场内所述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标记区域内是否有工作人员走动,若是检测结果为有,则向所述喷洒装置发出中断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到标记区域内存在工作人员,则停止喷洒装置的工作,尽可能防止喷洒装置对工作人员造成不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
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
粉尘浓度分布视图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所述粉尘浓度值结合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区域标记模块,用于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环境参数对所述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
智能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堆场内所述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将堆场网格化从而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随后结合粉尘浓度值生成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并参考环境参数的影响对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内的区域进行标记,最后控制喷洒装置对标记区域进行喷雾除尘的操作;构建三维网格化视图和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能够将粉尘浓度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在堆场内的具体位置,再结合环境参数的影响,对堆场内浓度较高以及有可能被影响的区域进行喷雾除尘,能够实现堆场粉尘污染精准控制,提高抑尘效率并有效减少水消耗,在有效除尘的同时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设备,所述堆场抑尘的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场抑尘的控制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相关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从而实现堆场粉尘污染精准控制,提高抑尘效率并有效减少水消耗,在有效除尘的同时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从而实现堆场粉尘污染精准控制,提高抑尘效率并有效减少水消耗,在有效除尘的同时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将堆场网格化从而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随后结合粉尘浓度值生成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并参考环境参数的影响对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内的区域进行标记,最后控制喷洒装置对标记区域进行喷雾除尘的操作;构建三维网格化视图和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能够将粉尘浓度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在堆场内的具体位置,再结合环境参数的影响,对堆场内浓度较高以及有可能被影响的区域进行喷雾除尘,能够实现堆场粉尘污染精准控制,提高抑尘效率并有效减少水消耗,在有效除尘的同时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2.通过设置环境参数能够有效对因湿度以及风速而影响的区域进行预判,并进行喷雾除尘的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堆场的抑尘效率;
3.通过添加实时气象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控制喷洒装置进行喷雾除尘,有效解决了雨或雪天时进行喷雾除尘的不必要性,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堆场抑尘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数据采集模块;200、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模块;300、粉尘浓度分布视图生成模块;400、区域标记模块;500、智能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参照图1,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
在实施中,首先通过设置在堆场内各个位置的视频监控装置以及扫描仪获取堆场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其中,扫描仪设置在堆场内较高位置,例如通过一根竖直的安装柱将扫描仪架高,如此有利于全方位地对堆场进行扫描。在一个可实施的方式中,由于堆场内含有大量噪音,所以在获取到多视角图像后,还会通过全变分法对多视角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将堆场的轮廓参数和降噪处理后的多视角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其中,全变分方法是基于变分法的思想,确定图像的能量函数,再通过对图像能量函数最小化从而达到平滑去噪的目的。对多视角图像进行降噪处理,能够尽可能去除图像在获取与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噪声干扰,有效改善图像质量,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所需求的图像内容。
S200、基于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
具体的,首先使用ORB算法对各个多视角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相较于其他提取特征点的算法,例如SURF算法或者FAST算法,ORB算法的特征提取更加迅速。随后计算提取出来的每个特征点的特征向量,再通过BFMatcher算法根据计算得出的特征向量对相似的特征点进行匹配。最后进行图像配准,通过空间变换将一幅图像映射到另一幅图像,使得两图中对应于空间同一位置的特征点一一对应起来,实现图像信息融合,将图像拷贝到另一幅图像的特定位置并进行图像融合边界处理,从而完成对多视角图像的拼接。对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后,通过MATLAB将拼接后的图像模型化从而形成三维图,随后对三维图进行网格划分,形成三维网格化视图。构建三维网格化视图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各个区域在堆场内的具体位置,从而便于实现精准喷雾除尘的操作,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S300、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粉尘浓度值结合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在实施中,通过滤膜质量浓度法对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值进行测量,测量原理为: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电动抽气机使得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事先已经测出质量的滤膜,粉尘会被阻留在滤膜上,然后通过测量采气量和计算阻留在滤膜上粉尘的质量,利用公式计算出含尘空气的粉尘浓度值。具体的,按照滤膜质量浓度法测定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均经过多次测定后取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测出的粉尘浓度值。粉尘浓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1000(M2-M1)/Qt
其中,C为采样点粉尘浓度值,M1、M2分别为采样前以及采样后的滤膜质量,Q为采样流量,t为采样时间。
粉尘浓度值测量完成后,将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检测值插入到三维网格化视图中相对应的位置中从而形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通过滤膜质量浓度法测量粉尘浓度值相较于使用浓度测量仪直接测量,浓度测量仪显示的是实时数据,滤膜质量浓度法为多组数据的平均数,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
S400、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环境参数对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
环境参数包括堆场内的湿度和风速,在实施中,首先根据堆场内的湿度设定粉尘浓度阈值,然后将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值均与粉尘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粉尘浓度值大于等于粉尘浓度阈值,则在粉尘浓度分布视图上对相应的网格进行标记,此时被标记的网格即为标记区域。根据粉尘浓度阈值对相应的网格进行标记后,针对于未根据粉尘浓度阈值标记的区域内的网格,再根据风速判断可能因风速而影响粉尘浓度值的网格并标记,此时根据风速标记的网格的集合也为标记区域。
其中,在设定粉尘浓度阈值之前,通过设置在堆场内的湿度检测仪对堆场实时的湿度进行测量,由于粉尘浓度值在不同的湿度下扩散速率有所不同,结合堆场实际的湿度对粉尘浓度阈值进行设定,能够使得粉尘浓度阈值的设定值更加合理。粉尘浓度阈值的设定公式如下:
C1=C0(1-RH%)
其中,C0 是粉尘浓度标准值,C1是粉尘浓度阈值,RH%为当前堆场内的相对湿度。
在实施中,通过设置在堆场内的风速测量仪测量堆场内实时的风速,通过距离如下的计算公式得出粉尘因受风速影响的浮动距离。
L=vt/k
其中,v是风速测量仪单位时间内测量的平均风速值,k是网格与实际堆场区域的比值,t为测量时间,L是粉尘在网格上的浮动距离。得出结果后,以根据粉尘浓度阈值标记的区域所对应的每一个网格的中心为圆心,L为半径构建球型模型,标记所有球型模型所涉及到的网格,所有球型模型所涉及到的网格的集合即为根据风速标记的标记区域。
S500、获取堆场内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
具体的,首先通过设置在堆场内的各个区域的GPS能够对各个区域进行定位,确定标记区域后,通过GPS获取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随后通过设置在堆场内的气象参数仪对堆场此时的气象进行检测,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对实时气象数据进行判断,当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雨或雪天气时,终止发出喷洒指令;当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非雨或雪天气时,发出喷洒指令。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控制喷洒装置进行喷雾除尘,有效减少了雨或雪天时进行喷雾除尘的不必要操作,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在实施中,堆场内各个区域均设置有警报装置,在对喷洒装置发出指令进行喷雾除尘之前,控制标记区域内的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从而起到警示堆场内工作人员的作用。最后通过控制喷洒装置对堆场内进行喷淋降尘,喷洒装置包括均匀分布在堆场内的多个喷淋头,能够实现堆场内全区域的喷淋降尘。喷淋头工作时,堆场内各个区域均设有人体监测装置,当人体监测装置检测到标记区域内存在工作人员,则发出中断指令停止喷洒装置的工作,尽可能防止喷洒装置对工作人员造成不便。
本申请通过构建三维网格化视图和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能够将粉尘浓度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在堆场内的具体位置,再结合风速以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堆场内浓度较高以及有可能被影响的区域进行喷雾除尘,能够实现堆场粉尘污染精准控制,提高抑尘效率并有效减少水消耗,在有效除尘的同时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系统,参照图2,堆场抑尘的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00,用于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
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模块200,用于基于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
粉尘浓度分布视图生成模块300,用于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粉尘浓度值结合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区域标记模块400,用于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环境参数对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
智能控制模块500,用于获取堆场内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
可选的,数据采集模块100之后还包括:
降噪处理模块,用于利用全变分法对多视角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基于变分法的思想确定多视角图像的能量函数,对能量函数最小化;
可选的,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模块200包括:
特征提取子模块:用于通过ORB算法对多视角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并计算每个特征点的特征向量;
特征匹配子模块:用于通过BFMatcher算法对相似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图像融合子模块:用于通过图像配准实现图像信息融合并进行图像融合边界处理;
模型构建子模块:用于使用MATLAB将拼接后的图像模型化并进行网格划分。
可选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生成模块300包括:
粉尘浓度测量子模块:用于通过滤膜质量浓度法对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值进行测量,粉尘浓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1000(M2-M1)/Qt
其中,C为采样点粉尘浓度值,M1、M2分别为采样前以及采样后的滤膜质量,Q为采样流量,t为采样时间;
浓度插值子模块:用于将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检测值插入到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中相对应的位置中从而形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可选的,区域标记模块400包括:
浓度阈值设定子模块:用于获取堆场内的湿度参数,基于所述湿度参数设定粉尘浓度阈值,粉尘浓度阈值的设定公式如下:
C1=C0(1-RH%)
其中,C0 是粉尘浓度标准值,C1是粉尘浓度阈值,RH%为当前堆场内的相对湿度;根据预设的粉尘浓度阈值判断粉尘浓度分布视图中各个网格内的浓度是否超标,若是超标则对该网格进行标记;
风速测距子模块:用于获取堆场内的风速参数,基于所述风速参数得出粉尘因受风速影响的浮动距离,浮动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L=vt/k
其中,v是风速测量仪单位时间内测量的平均风速值,k是网格与实际堆场区域的比值,t为测量时间,L是粉尘在网格上的浮动距离;
以浓度超标已标记的网格为圆心,L为半径构建球型模型,标记所有球型模型所涉及到的网格,最后所有标记的网格形成标记区域。
可选的,智能控制模块500还包括:
气象判断子模块,用于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对实时气象数据进行判断,当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雨或雪天气时,终止发出喷洒指令;当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非雨或雪天气时,发出喷洒指令。
可选的,智能控制模块500之后还包括:
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标记区域内是否有工作人员走动,若是检测结果为有,则发出中断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一种堆场抑尘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化,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
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
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所述粉尘浓度值结合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环境参数对所述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
获取堆场内所述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并采集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之后还包括:
利用全变分法对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基于变分法的思想确定所述多视角图像的能量函数,对所述能量函数最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包括:
通过ORB算法对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并计算每个特征点的特征向量;
通过BFMatcher算法对相似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通过图像配准实现图像信息融合并进行图像融合边界处理;
使用MATLAB将拼接后的图像模型化并进行网格划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粉尘浓度值结合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包括:
通过滤膜质量浓度法对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值进行测量,粉尘浓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1000(M2-M1)/Qt
其中,C为采样点粉尘浓度值,M1、M2分别为采样前以及采样后的滤膜质量,Q为采样流量,t为采样时间;
随后将堆场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检测值插入到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中相对应的位置中从而形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湿度参数以及风速参数;
所述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环境参数对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包括:
获取堆场内的湿度参数,基于所述湿度参数设定粉尘浓度阈值,粉尘浓度阈值的设定公式如下:
C1=C0(1-RH%)
其中,C0 是粉尘浓度标准值,C1是粉尘浓度阈值,RH%为当前堆场内的相对湿度;根据预设的粉尘浓度阈值判断粉尘浓度分布视图中各个网格内的浓度是否超标,若是超标则对该网格进行标记;
获取堆场内的风速参数,基于所述风速参数得出粉尘因受风速影响的浮动距离,浮动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L=vt/k
其中,v是风速测量仪单位时间内测量的平均风速值,k是网格与实际堆场区域的比值,t为测量时间,L是粉尘在网格上的浮动距离;
以根据粉尘浓度阈值标记的区域所对应的每一个网格的中心为圆心,L为半径构建球型模型,标记所有球型模型所涉及到的网格,所有球型模型所涉及到的网格的集合即为标记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堆场内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还包括:
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对所述实时气象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雨或雪天气时,终止发出喷洒指令;当所述实时气象数据显示为非雨或雪天气时,发出喷洒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堆场内所述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标记区域内是否有工作人员走动,若是检测结果为有,则向所述喷洒装置发出中断指令。
8.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00),用于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多视角图像以及堆场的轮廓参数作为图像数据;
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模块(200),用于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堆场内各个位置的所述多视角图像进行拼接并将堆场网格化,生成三维网格化视图;
粉尘浓度分布视图生成模块(300),用于获取堆场内各个位置的粉尘浓度值,基于所述粉尘浓度值结合所述三维网格化视图生成堆场的粉尘浓度分布视图;
区域标记模块(400),用于获取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环境参数对所述粉尘浓度分布视图进行标记,生成标记区域;
智能控制模块(500),用于获取堆场内所述标记区域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向喷洒装置发出喷洒指令。
9.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场抑尘的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
CN202210304010.9A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75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010.9A CN114675695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010.9A CN114675695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5695A true CN114675695A (zh) 2022-06-28
CN114675695B CN114675695B (zh) 2023-04-18

Family

ID=8207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4010.9A Active CN114675695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56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7959A (zh) * 2022-11-16 2022-12-20 山东济矿鲁能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阳城煤矿 一种用于煤矿钻进钻机喷雾智能调控方法
CN116087220A (zh) * 2022-11-05 2023-05-09 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车间的除尘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812A (zh) * 2010-09-17 2011-01-19 淮南润成科技有限公司 矿用直读式测尘仪
CN203798704U (zh) * 2014-04-28 2014-08-27 徐州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 新型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检定校准装置
CN105043954A (zh) * 2015-08-27 2015-11-11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数字粉尘仪的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CN107270968A (zh) * 2017-06-23 2017-10-20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室内无尘环境监测的一体机系统
CN108693083A (zh) * 2017-04-12 2018-10-23 宁夏水木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湿度粉尘浓度修正因子的粉尘浓度测试方法
US20190122423A1 (en) * 2016-04-21 2019-04-25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Presentation of Surveillance Video
CN111754638A (zh) * 2020-07-08 2020-10-09 湖南九九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堆场内的自动抑尘降尘系统及堆场内抑尘降尘方法
CN111781113A (zh) * 2020-07-08 2020-10-16 湖南九九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网格化定位方法及粉尘网格化监测方法
WO2021051278A1 (zh) * 2019-09-17 2021-03-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表特征识别方法、设备、无人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812A (zh) * 2010-09-17 2011-01-19 淮南润成科技有限公司 矿用直读式测尘仪
CN203798704U (zh) * 2014-04-28 2014-08-27 徐州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 新型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检定校准装置
CN105043954A (zh) * 2015-08-27 2015-11-11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数字粉尘仪的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US20190122423A1 (en) * 2016-04-21 2019-04-25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Presentation of Surveillance Video
CN108693083A (zh) * 2017-04-12 2018-10-23 宁夏水木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湿度粉尘浓度修正因子的粉尘浓度测试方法
CN107270968A (zh) * 2017-06-23 2017-10-20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室内无尘环境监测的一体机系统
WO2021051278A1 (zh) * 2019-09-17 2021-03-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表特征识别方法、设备、无人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4638A (zh) * 2020-07-08 2020-10-09 湖南九九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堆场内的自动抑尘降尘系统及堆场内抑尘降尘方法
CN111781113A (zh) * 2020-07-08 2020-10-16 湖南九九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网格化定位方法及粉尘网格化监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7220A (zh) * 2022-11-05 2023-05-09 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车间的除尘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5487959A (zh) * 2022-11-16 2022-12-20 山东济矿鲁能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阳城煤矿 一种用于煤矿钻进钻机喷雾智能调控方法
CN115487959B (zh) * 2022-11-16 2023-02-17 山东济矿鲁能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阳城煤矿 一种用于煤矿钻进钻机喷雾智能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5695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75695B (zh) 一种堆场抑尘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5453B (zh) 一种海上无人机巡检飞行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无人机
CN103279949B (zh) 基于自定位机器人的多相机参数自动标定系统运行方法
CN111754638B (zh) 一种堆场内的自动抑尘降尘系统及堆场内抑尘降尘方法
CN109443360B (zh) 一种基于多边形的车辆行驶轨迹生成及拼接方法
CN105627981A (zh) 一种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系统
CN111476091A (zh) 一种输电线路通道树障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807571A (zh) 基于3d激光传感与BIM结合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系统
CN113433971A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79363A (zh) 一种基于降雨量的积水预测方法
CN103018255A (zh) 一种地铁隧道病害数据自动化采集方法
CN113655175A (zh) 一种网格化空气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85429B (zh) 一种无人机作业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065339A (zh) 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模型的高塔建设选址方法
CN114594490A (zh) 一种电力线路激光防外破方法和装置
CN115760779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道路施工监管系统
CN11359319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
CN115731560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槽线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063638A (zh) 基于倾斜摄影预测废弃物产生量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830234A (zh) 一种输电线路建模用点云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15979985A (zh) 基于双光谱的煤堆温度智能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35982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电厂智能巡检方法
CN114943858A (zh) 数据中心巡检系统、电池异常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30411B (zh) 基于融合感知的矿用电铲物料面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41725A (zh) 一种基于gis的电网工程气象监测预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