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4087B -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4087B
CN114674087B CN202210595816.8A CN202210595816A CN114674087B CN 114674087 B CN114674087 B CN 114674087B CN 202210595816 A CN202210595816 A CN 202210595816A CN 114674087 B CN114674087 B CN 114674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ice
pipeline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58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4087A (zh
Inventor
贺宝峰
鲁威
葛长伟
王得春
张向燕
滕振学
刘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Bingl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Bingl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Bingl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Bingl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58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4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4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4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4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4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3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24F2005/0032Systems storing energy during the n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组件、蒸发器组件、气液分离器、压缩泵和油分离器,其中压缩泵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油分离器的输入端,油分离器的冷媒输出端连接冷凝器组件中的冷凝器的输入端,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铜管连接蒸发器组件中的蒸发器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混合输入口,其中气液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口通过铜管连接压缩泵的输入端,而气液分离器的液态冷媒输出端口通过带单向阀的管道连接到蒸发器输入端;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以及蒸发器外密封包裹的降温水箱。本发明用于在用电低峰期进行蓄冷,并在用电高峰期进行放冷,以合理的分配电力使用情况,以节约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具体是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展,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难题,如何合理的利用能源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根据调查发现,大型公共建筑一半以上电耗用于中央空调。这些公共建筑的空调多集中于白天用电高峰期使用,加剧了城市电网的峰谷差矛盾,无论对发电行业还是电网公司都存在极大的资源浪费。由于电能的供给与需求在数量和时间上不能很好的匹配和协调,造成电力系统峰谷差加大,高峰电力严重不足,致使电网经常拉闸限电,影响日常的生产和工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空调蓄能技术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有效做到合理用电,缓解电力负荷的峰谷差现象。其优点是,第一,用户安装冰蓄冷空调装置后,空调供冷的制冷机装机容量可以得到减少,可以相应减少变配电设备的配置,同时,利用峰谷电价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二,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提高末端设备热负荷的跟随性,实现末端用冷的无级调节;第三,空调冰蓄冷系统以谷补峰,减少地区的电力装机容量,可以做到少建电厂,提高燃煤发电机组夜间低谷运行时段的发电效率,因而,实现燃煤发电环节的节能减排;第四,采用大型冰蓄冷装置,提供大温差冷水资源,可以促进实现大型区域供冷能源项目的发展。
目前的蓄冷空调种类较多,而目前蓄冷空调的常见问题主要是冰块容易堵塞管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组件、蒸发器组件、气液分离器、压缩泵和油分离器,其中压缩泵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油分离器的输入端,油分离器的冷媒输出端连接冷凝器组件中的冷凝器的输入端,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铜管连接蒸发器组件中的蒸发器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混合输入口,其中气液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口通过铜管连接压缩泵的输入端,而气液分离器的液态冷媒输出端口通过带单向阀的管道连接到蒸发器输入端;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以及蒸发器外密封包裹的降温水箱,降温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水泵A连接蓄水箱的出水口,而蓄水箱的一个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微晶处理器的出水口,而蓄水箱的一个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微晶处理器的出水口,所述微晶处理器的底部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泵B的输出端,水泵B的输入端通过三通阀B连接蓄冰槽一侧的排水口A和排水口B,排水口A和排水口B上下排布,所述微晶处理器顶部的冰排放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蓄冰槽的顶部;所述蓄冰槽另一侧靠近顶部位置的絮状冰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促晶器的输出端,促晶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所在降温水箱的过冷水输出端口;所述蓄冰槽内还设置有放冷用盘管,放冷用盘管的两个接口焊接在蓄冰槽表面开设的通孔位置,并且放冷用盘管可以用于连接外部风管机的冷水循环管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B和微晶处理器之间的管道还通过三通阀A连接蓄冰槽内的喷头,即通过控制三通阀A使得水泵B进行蓄冰槽内剩余液体水的循环,即通过喷头造浪的形式促进内部絮状冰快速分布均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冰槽的内部设置滤网A,滤网A的边缘固定在金属框架上,且金属框架通过支架连接到蓄冰槽的顶部内壁,滤网A的一端位于絮状冰输入口的下方,滤网A自絮状冰输入口所在的一侧向另一侧倾斜设置,滤网A的另一端与蓄冰槽另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中部开设镂空并在镂空位置固定连接滤网B,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部支架上,底部支架的表面铺设一层滤网C,底部支架与蓄冰槽的内底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板的朝向絮状冰输入口的一侧设置喷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口A和排水口B分别位于滤网C的上下两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晶处理器包括输入接口法兰、出水口接口、罐体、内筒体、筒形滤网、通槽和冰排放口接口法兰,罐体的顶部开口并密封连接盖子,罐体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筒体,内筒体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罐体底部和盖子上开设的圆孔处,同时罐体的底面和盖子的外表面的圆孔位置通过螺栓密封连接输入接口法兰和冰排放口接口法兰,即通过法兰配合橡胶圈实现密封和对内筒体的定位。所述内筒体的表面开设若干个通槽,同时内筒体的外表面还套有筒形滤网,筒形滤网覆盖住所有的通槽,同时筒形滤网的两端通过卡箍被固定在内筒体表面,当底部进入带有细碎冰渣的液态水的时候,液体水通过滤网被滤出内筒体,而冰渣会集中在内筒体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冰槽与促晶器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水浴加热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浴加热系统包括水浴箱进水接口、水浴箱、水浴箱出水接口、导杆、阀体、弹簧、阀板、电加热器和内置管道,水浴箱出水接口竖直的面中相对的两个面开设同轴的通孔并焊接其内穿过的内置管道,内置管道的两端与外部的管道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底面的进出水口分别连接水浴箱进水接口的一端和阀体的一端,其中阀体为圆筒状,阀体的上端焊接中间开孔的盖子,阀体内设置阀板,阀板直径大于盖子上孔的内径,阀板的下表面垂直连接导杆的一端,导杆的另一端穿过阀体下端盖端面开设的通孔且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阀板和其下端盖之间设置弹簧,弹簧将阀板压紧在顶部端盖上,阀体的表面开口并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的一端,当水浴箱进水接口处进水并在水泵的作用下使得水浴箱内压力增加即可将阀板下压出水;所述水浴箱进水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A的输出端,循环泵A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加热水箱的排水口,加热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的另一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浴箱内还安装有电加热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开口处放置盖子,盖子中部开口并且开口与冷凝器组件的冷凝器支架焊接,冷凝器组件的冷凝器一半设置在加热水箱中,加热水箱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扇支架且两者焊接,散热风扇支架的顶部安装若干个散热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在用电低峰期进行蓄冷,并在用电高峰期进行放冷,以合理的分配电力使用情况,以节约使用成本。
其采用的过冷水的处理方式得到的冰为絮状冰,流动性较好,不易发生阻塞。就设备本身而言,本发明通过设置微晶处理器可以减少冰晶流出造成阻塞的可能。同时合理的利用冷凝器组件的热量输出端进行热水,以在需要的时候对管道内过冷解除不彻底的水进行加热,避免冰块长大,即避免阻塞。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中蓄冰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中微晶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中水浴加热系统位于管道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中水浴加热系统位于管位于冷凝器位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蓄冰槽1、循环泵A2、冷凝器组件3、水泵A4、促晶器5、蓄水箱6、水浴加热系统7、微晶处理器8、三通阀A9、排水口A10、三通阀B11、水泵B12、排水口B13、输入接口法兰14、出水口接口15、罐体16、内筒体17、筒形滤网18、通槽19、冰排放口接口法兰20、水浴箱21、水浴箱出水接口22、导杆23、阀体24、弹簧25、阀板26、电加热器27、内置管道28、加热水箱29、冷凝器30、散热风扇支架31、散热风扇32、隔板33、喷头34、滤网B35、滤网C36、絮状冰输入口37、放冷用盘管38、滤网A39、蒸发器组件40、气液分离器41、压缩泵42、油分离器43、水浴箱进水接口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组件3、蒸发器组件40、气液分离器41、压缩泵42和油分离器43,其中压缩泵42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油分离器43的输入端,油分离器43的冷媒输出端连接冷凝器组件中的冷凝器30的输入端,冷凝器30的输出端通过铜管连接蒸发器组件40中的蒸发器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气液分离器41的气液混合输入口,其中气液分离器41的气体输出端口通过铜管连接压缩泵42的输入端,而气液分离器41的液态冷媒输出端口通过带单向阀的管道连接到蒸发器输入端;即通过压缩泵42的工作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在冷凝器处散热后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在蒸发器内气化吸收热量并重新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实现在蒸发器处制冷的效果。
其中油分离器43的润滑油输出端口通过带单向阀门的管道连接压缩泵42的供油接口。
其中蒸发器组件40包括蒸发器,以及蒸发器外密封包裹的降温水箱。
冷凝器组件3包括加热水箱29、冷凝器30、散热风扇支架31和散热风扇32。
降温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水泵A4连接蓄水箱6的出水口,而蓄水箱6的一个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微晶处理器8的出水口,蓄水箱6的顶部还设置有带密封盖的补水口,用于补充流失的纯净水。
所述微晶处理器8的底部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泵B12的输出端,水泵B12的输入端通过三通阀B11连接蓄冰槽1一侧的排水口A10和排水口B13,排水口A10和排水口B13上下排布,即通过三通阀B11调节高位和低位的液态水回收,在蓄冰槽1未满之前通过高位的排水口A10排水以使得底部存储一定量的水用于内部流动,进而使得絮状冰能够随着水流晃动变得均匀。所述水泵B12和微晶处理器8之间的管道还通过三通阀A9连接蓄冰槽1内的喷头34,即通过控制三通阀A9使得水泵B12进行蓄冰槽1内剩余液体水的循环,即通过喷头造浪的形式促进内部絮状冰快速分布均匀。
所述微晶处理器8顶部的冰排放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蓄冰槽1的顶部。
所述蓄冰槽1另一侧靠近顶部位置的絮状冰输入口37通过管道连接促晶器5的输出端,促晶器5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所在降温水箱的过冷水输出端口,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水泵A4将蓄水箱6中的水缓慢的输送到降温水箱中使得该部分水流被降温到零下,即形成过冷水;过冷水被输送到促晶器5,通过促晶器5底部安装的超声波发生器使得内部的过冷水形成絮状冰和水混合的冰浆,且冰浆被不断进入的过冷水挤压并排放到蓄冰槽1内。
其中蓄冰槽1、促晶器5、蓄水箱6以及蒸发器组件40等部件形成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该机组用于辅助蓄冷,即在用电低谷的时候,通过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泵42工作进行蓄冷,而在用电高峰期的时候因为蓄冷槽中的冷量足够,此时的压缩泵42可以相对低功率的进行工作,以节约使用费用。
所述蓄冰槽1内还设置有放冷用盘管38,放冷用盘管38的两个接口焊接在蓄冰槽1表面开设的通孔位置,并且放冷用盘管38可以用于连接外部风管机的冷水循环管道,通过风管机实现冷风输出,最终被用户使用,而蓄冰槽1的设置能够进行蓄冷,有利于合理的调节设备的工作周期,如在用电高峰期可以降低压缩泵42的工作效率,可以实现低峰时段蓄冷、高峰时段放冷的效果。
所述蓄冰槽1的内部设置滤网A39,滤网A39的边缘固定在金属框架上,且金属框架通过支架连接到蓄冰槽1的顶部内壁,滤网A39的一端位于絮状冰输入口37的下方,滤网A39自絮状冰输入口37所在的一侧向另一侧倾斜设置,滤网A39的另一端与蓄冰槽1另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隔板33,隔板33中部开设镂空并在镂空位置固定连接滤网B35,隔板3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部支架上,底部支架的表面铺设一层滤网C36,底部支架与蓄冰槽1的内底面之间留有空隙,增大滤水的效果。所述隔板33的朝向絮状冰输入口37的一侧设置喷头34。所述排水口A10和排水口B13分别位于滤网C36的上下两侧。
蓄冰槽1顶部内壁上避开滤网A39及其金属框架的位置安装距离传感器,即用于检测冰层的蓄积高度,距离传感器与控制计算机通信连接,当冰层厚度累计达到要求后,控制计算机控制与其通信的各个水泵以及压缩泵42停止工作。
所述微晶处理器8包括输入接口法兰14、出水口接口15、罐体16、内筒体17、筒形滤网18、通槽19和冰排放口接口法兰20,罐体16的顶部开口并密封连接盖子,罐体16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筒体17,内筒体17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罐体16底部和盖子上开设的圆孔处,同时罐体16的底面和盖子的外表面的圆孔位置通过螺栓密封连接输入接口法兰14和冰排放口接口法兰20,即通过法兰配合橡胶圈实现密封和对内筒体17的定位。所述内筒体17的表面开设若干个通槽19,同时内筒体17的外表面还套有筒形滤网18,筒形滤网18覆盖住所有的通槽19,同时筒形滤网18的两端通过卡箍被固定在内筒体17表面,当底部进入带有细碎冰渣的液态水的时候,液体水通过滤网被滤出内筒体17,而冰渣会集中在内筒体17的顶部,当冰渣积累到一定程度,打开管道上的阀门(也可以是定时的开启管道上的阀门)以便冰渣和一部分液态水被重新排入到蓄冰槽1内。
所述蓄冰槽1与促晶器5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水浴加热系统7,水浴加热系统7包括水浴箱进水接口44、水浴箱21、水浴箱出水接口22、导杆23、阀体24、弹簧25、阀板26、电加热器27和内置管道28,水浴箱出水接口22竖直的面中相对的两个面开设同轴的通孔并焊接其内穿过的内置管道28,内置管道28的两端与外部的管道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22底面的进出水口分别连接水浴箱进水接口44的一端和阀体24的一端,其中阀体24为圆筒状,阀体24的上端焊接中间开孔的盖子,阀体24内设置阀板26,阀板26直径大于盖子上孔的内径,阀板26的下表面垂直连接导杆23的一端,导杆23的另一端穿过阀体24下端盖端面开设的通孔且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阀板26和其下端盖之间设置弹簧25,弹簧25将阀板26压紧在顶部端盖上,阀体24的表面开口并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22的一端,当水浴箱进水接口44处进水并在水泵的作用下使得水浴箱21内压力增加即可将阀板26下压出水,实现循环;所述水浴箱21内还安装有电加热器27,通过连接电源实现温度低时候的辅助加热。
所述水浴箱进水接口44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A2的输出端,循环泵A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加热水箱29的排水口,加热水箱29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22的另一端,加热水箱29的顶部开口处放置盖子,盖子中部开口并且开口与冷凝器组件3的冷凝器支架焊接,冷凝器组件3的冷凝器30一半设置在加热水箱29中,加热水箱29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扇支架31且两者焊接,散热风扇支架31的顶部安装若干个散热风扇32,即通过风冷以及与水的换热进行热量散发,同时热量可以加热循环水,用于辅助对加热因为过冷不完全解除造成的上冻(促晶器输出的固液混合物中的液体水可能存在过冷解除不完全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组件(3)、蒸发器组件(40)、气液分离器(41)、压缩泵(42)和油分离器(43),其中压缩泵(42)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油分离器(43)的输入端,油分离器(43)的冷媒输出端连接冷凝器组件(3)中的冷凝器(30)的输入端,冷凝器(30)的输出端通过铜管连接蒸发器组件(40)中的蒸发器输入端,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气液分离器(41)的气液混合输入口,其中气液分离器(41)的气体输出端口通过铜管连接压缩泵(42)的输入端,而气液分离器(41)的液态冷媒输出端口通过带单向阀的管道连接到蒸发器输入端;蒸发器组件(40)包括蒸发器,以及蒸发器外密封包裹的降温水箱,降温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水泵A(4)连接蓄水箱(6)的出水口,而蓄水箱(6)的一个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微晶处理器(8)的出水口,所述微晶处理器(8)的底部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泵B(12)的输出端,水泵B(12)的输入端通过三通阀B(11)连接蓄冰槽(1)一侧的排水口A(10)和排水口B(13),排水口A(10)和排水口B(13)上下排布,所述微晶处理器(8)顶部的冰排放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蓄冰槽(1)的顶部;所述蓄冰槽(1)另一侧靠近顶部位置的絮状冰输入口(37)通过管道连接促晶器(5)的输出端,促晶器(5)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所在降温水箱的过冷水输出端口;所述蓄冰槽(1)内还设置有放冷用盘管(38),放冷用盘管(38)的两个接口焊接在蓄冰槽(1)表面开设的通孔位置,并且放冷用盘管(38)用于连接外部风管机的冷水循环管道;所述微晶处理器(8)包括输入接口法兰(14)、出水口接口(15)、罐体(16)、内筒体(17)、筒形滤网(18)、通槽(19)和冰排放口接口法兰(20),罐体(16)的顶部开口并密封连接盖子,罐体(16)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筒体(17),内筒体(17)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罐体(16)底部和盖子上开设的圆孔处,同时罐体(16)的底面和盖子的外表面的圆孔位置通过螺栓密封连接输入接口法兰(14)和冰排放口接口法兰(20),所述内筒体(17)的表面开设若干个通槽(19),同时内筒体(17)的外表面还套有筒形滤网(18),筒形滤网(18)覆盖住所有的通槽(19),同时筒形滤网(18)的两端通过卡箍被固定在内筒体(17)表面,所述蓄冰槽(1)与促晶器(5)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水浴加热系统(7),所述水浴加热系统(7)包括水浴箱进水接口(44)、水浴箱(21)、水浴箱出水接口(22)、导杆(23)、阀体(24)、弹簧(25)、阀板(26)、电加热器(27)和内置管道(28),水浴箱出水接口(22)竖直的面中相对的两个面开设同轴的通孔并焊接其内穿过的内置管道(28),内置管道(28)的两端与外部的管道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22)底面的进出水口分别连接水浴箱进水接口(44)的一端和阀体(24)的一端,其中阀体(24)为圆筒状,阀体(24)的上端焊接中间开孔的盖子,阀体(24)内设置阀板(26),阀板(26)直径大于盖子上孔的内径,阀板(26)的下表面垂直连接导杆(23)的一端,导杆(23)的另一端穿过阀体(24)下端盖端面开设的通孔且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阀板(26)和其下端盖之间设置弹簧(25),弹簧(25)将阀板(26)压紧在顶部端盖上,阀体(24)的表面开口并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22)的一端,当水浴箱进水接口(44)处进水并在水泵的作用下使得水浴箱(21)内压力增加即可将阀板(26)下压出水;所述水浴箱进水接口(44)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A(2)的输出端,循环泵A(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加热水箱(29)的排水口,加热水箱(29)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浴箱出水接口(22)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B(12)和微晶处理器(8)之间的管道还通过三通阀A(9)连接蓄冰槽(1)内的喷头(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槽(1)的内部设置滤网A(39),滤网A(39)的边缘固定在金属框架上,且金属框架通过支架连接到蓄冰槽(1)的顶部内壁,滤网A(39)的一端位于絮状冰输入口(37)的下方,滤网A(39)自絮状冰输入口(37)所在的一侧向另一侧倾斜设置,滤网A(39)的另一端与蓄冰槽(1)另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隔板(33),隔板(33)中部开设镂空并在镂空位置固定连接滤网B(35),隔板(3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部支架上,底部支架的表面铺设一层滤网C(36),底部支架与蓄冰槽(1)的内底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板(33)的朝向絮状冰输入口(37)的一侧设置喷头(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A(10)和排水口B(13)分别位于滤网C(36)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箱(21)内还安装有电加热器(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29)的顶部开口处放置盖子,盖子中部开口并且开口与冷凝器组件(3)的冷凝器支架焊接,冷凝器组件(3)的冷凝器(30)一半设置在加热水箱(29)中,加热水箱(29)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扇支架(31)且两者焊接,散热风扇支架(31)的顶部安装若干个散热风扇(32)。
CN202210595816.8A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Active CN114674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816.8A CN114674087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816.8A CN114674087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4087A CN114674087A (zh) 2022-06-28
CN114674087B true CN114674087B (zh) 2022-08-23

Family

ID=82079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5816.8A Active CN114674087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40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7832A (en) * 1992-06-11 1993-08-24 Alston Gerald A Combined marine 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rmal storage
US9605887B2 (en) * 2011-07-29 2017-03-28 Hdt Expeditionary Systems, Inc. Transportable packaged ice supply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CN102679654B (zh) * 2012-05-16 2014-07-09 广州鑫誉蓄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高压水射流方式的过冷解除装置
CN105042972B (zh) * 2015-06-24 2017-04-12 广州高菱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热冷量回收机构的过冷水式动态制冰系统
CN106288571A (zh) * 2016-10-12 2017-01-04 广州高菱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冷水动态冰浆制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4087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4115C (zh) 热管蓄冷空调装置
CN1235007C (zh)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空调及热水系统
CN100458293C (zh) 自循环式蓄冷空调系统
CN2881440Y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2410665B (zh) 一种煤矿空气压缩机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2944713B (zh) 一种换热塔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2393097A (zh) 一种太阳能喷射商用/民用中央空调系统
CN201396872Y (zh) 节能型全自动冷、热水中央空调系统
CN114674087B (zh) 一种具有相分离连续零度絮状冰生成机组的制冷系统
CN202393083U (zh) 一种太阳能喷射商用/民用中央空调系统
CN204555112U (zh) 一种中央空调水泵节能节水系统
CN201221820Y (zh) 中央空调-热水锅炉两用一体机系统
CN206724390U (zh) 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
CN202813880U (zh) 多冷凝器组合式太阳能喷射空调机组
CN101986043B (zh) 利用生活用水作为低温热源的家庭供热系统
CN201497261U (zh) 利用热泵加热海水后进行供水的装置
CN212132593U (zh) 一种冷热两用一体式热泵冷暖机
CN113710076A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
CN201909383U (zh) 节水节能的供热源与热水装置
CN202361689U (zh) 一种煤矿空气压缩机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1706768U (zh) 一种螺杆式风冷冷水机组
CN201497125U (zh) 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空调器制冷系统
CN200961970Y (zh) 供应热水的水源热泵
CN2527898Y (zh) 多能源互补加热的中央空调产供蓄热水模块
CN204084983U (zh) 三合一气液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