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8255A -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8255A
CN114668255A CN202210173499.0A CN202210173499A CN114668255A CN 114668255 A CN114668255 A CN 114668255A CN 202210173499 A CN202210173499 A CN 202210173499A CN 114668255 A CN114668255 A CN 114668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itting posture
base
posture correcto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34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民
王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34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82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8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8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39/00School forms; Benches or forms combined with desks
    • A47B39/10Devices for holding pupils upright, i.e. body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6/00Stand-alone rests or supports for feet, legs, arms, back or head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该机构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内套设有能上下高度调节的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矫正部,所述的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且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位于矫正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上均设置有能调节二者之间间距的调节结构;所述的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主体转轴,所述的主体转轴与底座之间可转动连接、并能使得所述的主体翻转。本申请的上述结构具有能够翻转、在休息睡眠时起到支撑作用,既可以实现胸托功能又能实现下巴托功能的优点。

Description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坐姿矫正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背景技术
随着学习的繁重,孩子的作业时间不断的延长,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也愈发重视,如果长期坐姿不良,会引起脊柱弯曲、背部不对称地隆起、含胸驼背、近视等多种问题;所以坐姿矫正器已经逐渐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能够有效纠正坐姿或者缓解上述症状。
坐姿矫正器一般包括上部的矫正部和下方的底座,矫正部用于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限制和矫正,底座用于与桌面等进行夹持固定;传统的坐姿矫正器其中的矫正部要不是胸托作用或者要不是下巴托作用,很难实现多功能的应用;而且矫正部一般都是具有固定尺寸的结构,也很难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体型需要进行间距的调整或者适配;此外,目前的坐姿矫正器一般矫正部都是固定一个方向(如胸托就是朝着使用者胸部位置,与胸部贴合实现支撑、限位作用;下巴托就是朝上设置,用于与使用者的下巴对应),不能进行旋转,这样当不需要矫正部与身体之间的接触限位时,就需要拆卸掉坐姿矫正器,无疑增加了操作工序。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翻转、在休息睡眠时起到支撑作用,既可以实现胸托功能又能实现下巴托功能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该机构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内套设有能上下高度调节的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矫正部,所述的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且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位于矫正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上均设置有能调节二者之间间距的调节结构;所述的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主体转轴,所述的主体转轴与底座之间可转动连接、并能使得所述的主体翻转。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在主体转轴与底座之间设置了能够驱动所述的主体翻转的连接方式,从而可以实现矫正部既能满足胸托功能、翻转之后也能实现下巴托功能,因此实现了一件矫正器同时能够具备两种功能的技术效果;此外,本申请在矫正部的下方还设置了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并且设定了能调节二者之间间距的调节结构,当矫正部随着主体翻转之后,此时的矫正部、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就可以作为使用者休息睡眠时候的支撑件(如午睡的时候),将使用者的脸部依靠在上述结构上就可以实现休息;本申请同时设定了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之间间距能够调节,因此根据使用者不同体型的需要,灵活方便的调整两个支撑结构的间距实现与体型的有效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撑或者第二支撑均包括与主体连接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连接有后支撑板,所述的后支撑板上连接有前支撑板,所述的前支撑板与所述的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间距。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两块分离的前后支撑板构成一个支撑,并且二者之间设置间距,为后续使用者体型的适配提供形变空间;此外,二者这种结构拆卸方便,适应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通过伸缩结构相互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结合二者之间的间距,当处于使用状态下,使用者会对前支撑板有压合力,在压合力的作用下伸缩结构被压缩并调整与使用者之间的适配角度,实现更好的适配效果;而且这种伸缩结构还可以形成支撑板与使用者之间的缓冲效果,避免支撑件与使用者之间形成硬接触而造成不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内侧面上的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用于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的第一卡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弹性件用于实现所述的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伸缩;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伸缩动作,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合理的适配效果,并且提高接触的舒适度,而卡扣结构还能保证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不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后支撑板内侧壁的卡结柱,所述的卡结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的前支撑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一卡扣,所述的第一卡扣扣合于所述的第一卡槽内,并能沿着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的卡结柱内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卡结柱的底壁抵靠、另一端与第一卡扣的端面抵靠;采用上述结构,将第一弹性件装入卡结柱内,将卡扣卡结于卡槽内,此时第一弹性件对第一卡扣具有弹性顶推力,可以将此时的第一卡扣顶起与第一卡槽的前端沿抵靠、前后支撑板之间被第一弹性件顶推、二者之间形成间距;当使用者对支撑板有作用力的时候,此时第一卡扣沿着第一卡槽向着后支撑板方向靠近,第一弹性件收缩,实现支撑板与使用者之间的适配调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卡结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卡结柱分设于后支撑板内侧壁的三个方向;采用该结构,可以实现与支撑板之间更加均衡的连接和支撑作用力,并且也更加稳固的实现对使用者的支撑作用,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的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二卡扣,所述的第二卡扣内轴向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的第二弹性件的前端抵靠有小球;所述的后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扣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二卡槽的底壁上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小球对应凹槽,所述的第二卡扣与所述的第二卡槽能相互扣合,所述的第二弹性件推顶所述的小球适配于所述的凹槽内;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卡扣的设置实现底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同时结合第二弹性件和小球以及多个横向设置的凹槽实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二者间距的相互调节,小球与不同位置的凹槽对应适配就可以实现一种距离的设定,因此上述结构可以根据使用者体型的不同进行不同间距的调节,提高本申请该结构与使用者之间的适应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卡槽内凹于所述的后支撑板内,且第二卡槽的深度小于第二弹性件自然伸长长度;采用上述结构,保证第二弹性件与小球结合后始终对凹槽有一个顶推力,从而对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之间的间接有一个固定定位效果,也防止小球发生位移;而当需要调整距离时,在第二弹性件的形变行程内也更加方便的调节小球与凹槽的对应位置;此外,这种顶推力度的存在还可以保证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之间的有效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转轴包括沿底座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的主体包括与主体转轴配合的端部挡板和中间挡板;所述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套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的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轴端面抵靠、另一端与中间挡板抵靠;所述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转轴锁止面,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与转轴锁止面对应的底座锁止面;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实现对转轴的顶推力,以保证转轴在无其他人为外力的作用下也能始终保持与主体和底座之间的配合,并通过锁止面实现位置的锁定,防止其周向旋转;而当需要将矫正部进行翻转的时候,向内压合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使得锁止面相互脱离即可实现矫正部的翻转,松开转轴锁止面再次配合锁定,实现当下位置的定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包括与底座套合的轴体部,所述的轴体部上设置有径向凸台,所述的径向凸台外侧端面上设置所述的转轴锁止面、所述的转轴锁止面用于与对应的底座锁止面配合、所述的径向凸台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的第三弹性件抵靠;采用上述结构,径向凸台的设置既能与底座锁止抵靠,并且还能够与第三弹性件抵靠,使得第三弹性件对其有推顶力,从而保证锁止的稳定,当不需要转轴转动的时候通过锁止面锁紧;需要转动的时候通过挤压第三弹性件使得锁止面互相脱离,轴体部的设置可以保证转轴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动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径向凸台上还设置有径向凸块,所述的径向凸块与端部挡板上的凹槽口相配合;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径向凸块与主体端部挡板上的凹槽口相配合,可以实现对转轴的定位,保证其在使用状态下不会发生转动或者打滑。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径向凸台内侧端面与中间挡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弹性件自然伸长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第三弹性件始终对转轴有推顶力,从而在不需要转轴转动的状态时可以使得转轴被抵靠在底座连接的位置,通过锁止面相互锁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轴体部位于径向凸台内侧端面的长度小于第三弹性件的长度;该结构的采用,可以给予第三弹性件以足够的收缩空间,从而在需要转轴转动时,按压转轴能够保证其与底座的锁止面和主体端部挡板之间完全的脱离,实现有效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杆上设置有伸缩杆凹槽,所述的主体上设置有主体弹片,所述的主体上对应主体弹片位置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第一锁扣,所述的第一锁扣用于按压所述的主体弹片以使得伸缩杆与主体之间定位锁紧;采用上述结构,需要调整伸缩杆的伸缩长短的时候,将第一锁扣向下滑动,降低其对主体弹片的按压力,主体弹片与伸缩杆凹槽脱离,即可对伸缩杆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到位后向上推顶第一锁扣、对主体弹片进行挤压将其顶入伸缩杆凹槽实现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的下端连接有下底座,所述的下底座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锁扣和下底座弹片,所述的第二锁扣能相对所述的下底座弹片上下滑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底座齿柱、所述的底座齿柱套设于下底座内、且底座齿柱上设置有底座凹槽,所述的第二锁扣用于按压所述的下底座弹片以使得所述的底座齿柱与下底座之间定位锁紧;采用上述结构,需要调整底座齿柱与下底座之间的伸缩量的时候,将第二锁扣向下滑动,降低其对下底座弹片的按压力,此时下底座弹片与底座凹槽脱离,即可对底座齿柱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到位后向上推顶第二锁扣、对下底座弹片进行挤压将其顶入底座凹槽内实现定位。
进一步的,本申请所述的底板上还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的一端与底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然端;采用上述结构,当主体进行翻转作为午休的支撑件使用时,此时的支撑脚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其倾斜角度、与使用者更加的适配。
进一步的,本申请所述的前支撑板上套设有支撑垫;采用该结构,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接触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坐姿矫正器,该坐姿矫正器含有上述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该坐姿矫正器具有既能当做胸托又能当做下巴托的双重功能来使用,并且还能够作为午休时候的支撑件,还可以根据脸型大小调整左右角度,并结合支撑件内部的弹性结构,适应脸型,达到午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正面可见)。
图2本申请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背面可见)。
图3本申请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侧面可见)。
图4本申请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的第一角度组装图结构示意图。
图6本申请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的第二角度组装图结构示意图。
图7本申请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主体拆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申请后支撑板内部可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申请的底板内部可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申请的后支撑板背面可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申请的前支撑板背面可见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弹性件去除一个)。
图12本申请底座与下底座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主体,101第一支撑,102.第二支撑,103.端部挡板,104.中间挡板,105.凹槽口,106.主体弹片,2.伸缩杆,201.伸缩杆凹槽,3.矫正部,4.主体转轴,401.第一转轴,402.第二转轴,403.轴体部,404.径向凸台,405.径向凸块,5.底座,501.底座锁止面,502.底座齿柱,503.底座凹槽,6.底板,7.后支撑板,8.前支撑板,9.第一卡扣结构,901.第一卡槽,902.卡结柱,903.第一卡扣,10.第一弹性件,11.第二卡扣结构,111.第二卡扣,112.第二卡槽,113.凹槽,12.第二弹性件,13.小球,14.第三弹性件,15.转轴锁止面,16.第一锁扣,17.下底座,171.下底座弹片,18.第二锁扣,19.支撑脚,20.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部件,通过中间部件固定。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部件。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附图1-6所示,为本申请的一种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该机构包括主体1,所述的主体1内套设有能上下高度调节的伸缩杆2,所述的伸缩杆2的上端设置有矫正部3,所述的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101和第二支撑102、且第一支撑101和第二支撑102位于矫正部3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撑101和第二支撑102上均设置有能调节二者之间间距的调节结构;所述的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主体转轴4,所述的主体转轴4与底座5之间可转动连接、并能使得所述的主体1翻转。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在主体转轴与底座之间设置了能够驱动所述的主体翻转的连接方式,从而可以实现矫正部既能满足胸托功能、翻转之后也能实现下巴托功能,因此实现了一件矫正器同时能够具备两种功能的技术效果;此外,本申请在矫正部的下方还设置了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并且设定了能调节二者之间间距的调节结构,当矫正部随着主体翻转之后,此时的矫正部、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就可以作为使用者休息睡眠时候的支撑(如午睡的时候),将使用者的脸部依靠在上述结构上就可以实现休息;本申请同时设定了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之间间距能够调节,因此根据使用者不同体型的需要,灵活方便的调整两个支撑结构的间距实现与体型的有效适配。
如附图3-6所示,本申请所述的第一支撑101或者第二支撑102均包括与主体连接的底板6(底板6与主体可以为一体设置,位于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底板6上连接有后支撑板7,所述的后支撑板7上连接有前支撑板8,所述的前支撑板8与所述的后支撑板7之间设置有间距。本申请所述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外形相互匹配,相互连接盖合、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两块分离的前、后支撑板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撑架构,并且二者之间设置间距,为后续使用者体型的适配提供形变空间、即收到外压之后二者相互靠近;此外,二者这种结构拆卸方便,适应性强。
本申请所述的前支撑板8和后支撑板7之间通过伸缩结构相互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结合二者之间的间距,当处于使用状态下,使用者会对前支撑板有压合力,在压合力的作用下伸缩结构被压缩并调整与使用者之间的适配角度,实现更好的适配效果;而且这种伸缩结构还可以形成支撑板与使用者之间的缓冲效果,避免支撑与使用者之间形成硬接触而造成不适。
更具体的,如附图3、5-10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支撑板8与后支撑板7内侧面上的第一卡扣结构9(位于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7内侧面之间),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9用于前支撑板8与后支撑板7之间的连接,所述的第一卡结结构9中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的第一弹性件10用于实现所述的前支撑板8与后支撑板7之间的伸缩;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伸缩动作,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合理的适配效果,并且提高接触的舒适度,而卡扣结构还能保证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不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
作为示例,如附图5-10所示,本申请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9包括设置于后支撑板7内侧壁的卡结柱902,所述的卡结柱90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901;所述的前支撑板8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卡槽901对应的第一卡扣903,所述的第一卡扣903扣合于所述的第一卡槽901内,并能沿着第一卡槽901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的卡结柱902内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的第一弹性件10的一端与卡结柱902的底壁抵靠、另一端与第一卡扣901的端面抵靠;采用上述结构,将第一弹性件装入卡结柱内,将第一卡扣卡结于卡槽内,此时第一弹性件对第一卡扣具有弹性顶推力,可以将此时的第一卡扣顶起与第一卡槽的前端沿抵靠(即卡槽的靠近前支撑板那一侧的槽沿),前后支撑板之间被第一弹性件顶推、二者之间形成间距;当使用者对支撑板有作用力的时候,此时第一卡扣沿着第一卡槽向着后支撑板方向靠近,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相互靠近、实现支撑板与使用者之间的适配调节。
作为示例,如附图5-6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卡结柱902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卡结柱902分设于后支撑板7内侧壁的三个方向(具体,如附图6所示,三个卡结柱分设于靠近后支撑板的边沿位置),对应的如附图5所示,在前支撑板8的内侧壁上设置三个与三个卡结柱相匹配的第一卡扣903;采用该结构,可以实现与支撑板之间更加均衡的连接和支撑作用力,并且也更加稳固的实现对使用者的支撑作用,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如附图5-10所示,本申请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6与后支撑板7之间的第二卡扣结构11,所述的第二卡扣结构11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二卡扣111,所述的第二卡扣111内轴向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2,所述的第二弹性件12的前端抵靠有小球13;所述的后支撑板7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扣111对应的第二卡槽112,所述的第二卡槽112的底壁上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小球对应凹槽113,所述的第二卡扣111与所述的第二卡槽112能相互扣合,所述的第二弹性件12用于推顶所述的小球13适配于所述的凹槽113内;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卡扣结构的设置实现底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同时结合第二弹性件和小球以及多个横向设置的凹槽实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二者间距的相互调节,小球与不同位置的凹槽对应适配就可以实现一种距离的设定,因此上述结构可以根据使用者体型的不同进行不同间距的调节,提高本申请该结构与使用者之间的适应度。
如附图5-8、10所示,本申请所述的第二卡槽112内凹于所述的后支撑板7内,且第二卡槽112的深度小于第二弹性件12的自然伸长长度(即第二弹性件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热伸展的长度),即本申请第二弹性件对小球始终具有推顶力以使得小球能保持与相应的凹槽进行适配;采用上述结构,保证第二弹性件与小球结合后始终对凹槽有一个顶推力,从而对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之间的间接有一个固定定位效果,也防止小球发生位移;而当需要调整距离时,在第二弹性件的形变行程内也更加方便的调节小球与凹槽的对应位置;此外,这种顶推力度的存在还可以保证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之间的有效扣合。
如附图5-6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主体转轴4包括沿底座5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所述的主体1包括与主体转轴4配合的端部挡板103和中间挡板104(端部挡板103和中间挡板104均设置有两个,与相应端的第一转轴或者第二转轴相匹配);所述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上均套设有第三弹性件13,所述的第三弹性件13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轴(第一转轴或者第二转轴)端面抵靠、另一端与中间挡板104(中间挡板设置有两块,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分别于对应侧的第三弹性件抵靠)抵靠;所述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上均设置有转轴锁止面15,所述的底座5上设置有与转轴锁止面15对应的底座锁止面501;通过转轴锁止面与底座锁止面相互锁定配合实现对转轴的锁定,具体锁定状态可以参考附图10所示;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实现对转轴的顶推力,以保证转轴在无其他人为外力的作用下也能始终保持与主体和底座之间的配合,并通过锁止面实现位置的锁定,防止其周向旋转;而当需要将矫正部进行翻转的时候,向内压合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轴向向内压合),使得锁止面相互脱离即可实现矫正部的翻转,松开后、转轴锁止面在第三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再次配合锁定,实现当下位置的定位。
如附图5-6,9-11所示,本申请所述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均包括与底座5套合的轴体部403,所述的轴体部上设置有径向凸台404,所述的径向凸台404外侧端面设置有转轴锁止面15用于与对应的底座锁止面501配合、所述的径向凸台404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的第三弹性件14抵靠;更进一步的,本申请所述的径向凸台404上还设置有径向凸块405,所述的径向凸块405与端部挡板103上的凹槽口105相配合(此处设置四个径向凸块,沿着径向凸台的周向均匀分布);采用上述结构,轴体部的设置可以保证转轴的转动,径向凸台的设置既能与底座锁止面抵靠,并且还能够与第三弹性件抵靠,使得第三弹性件对其有推顶力,从而保证锁止的稳定性;此外,设置的与主体端部挡板上的凹槽口相配合的径向凸块,可以实现对转轴的定位,保证其在使用状态下不会发生转动或者打滑。
如附图7、9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径向凸台404的内侧端面与中间挡板10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弹性件14自然伸长的长度(即第三弹性件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自然伸展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第三弹性件始终对转轴有推顶力,从而在不需要转轴转动的状态时可以使得转轴被抵靠在底座连接的位置,通过锁止面相互锁定。
如附图5-7、9所示,本申请所述的轴体部403位于径向凸台404内侧端面的长度小于第三弹性件14自然伸长的长度(即第三弹性件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自然伸展的长度);该结构的采用,可以给予第三弹性件以足够的收缩空间,从而在需要转轴转动时,按压转轴能够保证其与底座的锁止面和主体端部挡板之间完全的脱离,从而实现有效的转动。
如附图2、5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伸缩杆2上设置有伸缩杆凹槽201,所述的主体1上设置有主体弹片106,所述的主体1上对应主体弹片106位置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第一锁扣16,所述的第一锁扣16用于按压所述的主体弹片106以使得伸缩杆2与主体1之间定位锁紧;具体的,本申请所述的主体弹片下端可以与主体一体连接,上端悬空,并且上端头向外侧即向着第一锁扣方向凸出、当第一锁扣向上运行至此处可以将上端头向内压合,上端头的内侧设置有与伸缩杆凹槽配合对应的凸起、此时被压合进入该凹槽实现定位;采用上述结构,需要调整伸缩杆的伸缩长短的时候,将第一锁扣向下滑动,降低其对主体弹片的按压力,主体弹片与伸缩杆凹槽脱离,即可对伸缩杆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到位后向上推顶第一锁扣、对主体弹片进行挤压将其顶入伸缩杆凹槽实现定位。
如附图5-6、12所示,所述的底座5的下端连接有下底座17,所述的下底座17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锁扣18和下底座弹片171,所述的第二锁扣18能相对所述的下底座弹片171上下滑动(与第一锁扣和主体弹片作用方式相类似);所述的下底座17内还套设有底座齿柱502(底座齿柱位于底座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底座齿柱502上设置有底座凹槽503,所述的第二锁扣18用于按压所述的下底座弹片171以使得所述的底座齿柱502与下底座17之间定位锁紧;本申请的底座齿柱可以与底座一体设置,在下底座上设置工底座齿柱穿设的通孔;采用上述结构,需要调整底座齿柱与下底座之间的伸缩量的时候,将第二锁扣向下滑动,降低其对下底座弹片的按压力,此时下底座弹片与底座凹槽脱离,即可对底座齿柱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到位后向上推顶第二锁扣、对下底座弹片进行挤压将其顶入底座凹槽内实现定位。
如附图2-6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底板6上还设置有支撑脚19,所述的支撑脚19的一端与底板6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然端;采用上述结构,当主体进行翻转作为午休的支撑件使用时,此时的支撑脚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其倾斜角度、与使用者更加的适配。
如附图5-6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前支撑板8上套设有支撑垫20;支撑垫可以为橡胶等软质材料制备的支撑垫,轮廓与前支撑板相互匹配;采用该结构,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接触面。
本申请所述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可以采用直弹簧结构;本申请的底座与下底座上均设置延伸的凸台,两个凸台形成待夹持件的上下夹持键夹结构,通过调节底座齿柱的长短、并通过第二锁扣的锁定来进行夹持动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坐姿矫正器,该坐姿矫正器含有上述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该坐姿矫正器具有既能当做胸托又能当做下巴托的双重功能,并且还能够作为午休时候的支撑件,还可以根据脸型大小调整左右角度,并结合支撑件内部的弹性结构,适应脸型,达到午睡效果。
本申请的锁止面为沿着所在载体的周向分布的类似于锯齿状的锁止面,通过齿槽和齿彼此相互锁止配合。
本申请上述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的具体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首先第二锁扣下推,将底座齿柱调整适合的高度以使得底座与下底座之间形成固定桌板的合适间距,然后向上推动第二锁扣将该机构固定于桌板上,此时矫正部为竖向树立于桌板上方,矫正部的矫正面竖向、形成胸托用于与使用者胸部匹配进行矫正工作,可以通过第一锁扣来调节伸缩杆的高度以适用不同身高体型使用者的需要,图1-3为胸托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当需要当做托下巴托的时候,向内按压主体转轴直至主体转轴与锁止面和凹槽脱离,此时将矫正部沿着主体转轴旋转90度弯折、矫正部的矫正面朝上形成下巴托的结构,松开主体转轴再次锁紧;当不需要使用下巴托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调节结构调节此时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支架的间接以适应不同体型使用者的需要,并打开支撑脚,根据脸型大小调整左右角度,并结合支撑件内部的伸缩结构,适应脸型,使用者的脸部支撑于两个支撑上、达到午睡效果,两个支撑之间有间距还可以方便使用者顺畅的呼吸。
因此,本申请的上述结构具有如下的优点:1、设置了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二者之间还可以左右移动,且每个支撑也可以前后伸缩,从而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体型进行调整,结合伸缩结构自动适配不同脸型;2、本申请在主体与底座之间增加旋转结构,可将矫正部放倒既能实现胸托功能还能实现下巴托功能,还可以实现午睡功能。

Claims (18)

1.一种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主体(1),所述的主体(1)内套设有能上下高度调节的伸缩杆(2),所述的伸缩杆(2)的上端设置有矫正部(3);所述的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101)和第二支撑(102)、且第一支撑(101)和第二支撑(102)位于矫正部(3)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撑(101)和第二支撑(102)上均设置有能调节二者之间间距的调节结构;所述的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主体转轴(4),所述的主体转轴(4)与底座(5)之间可转动连接、并能使得所述的主体(1)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101)或者第二支撑(102)均包括与主体(1)连接的底板(6),所述的底板(6)上连接有后支撑板(7),所述的后支撑板(7)上连接有前支撑板(8),所述的前支撑板(8)与所述的后支撑板(7)之间设置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板(8)和后支撑板(7)之间通过伸缩结构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支撑板(8)与后支撑板(7)内侧面上的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9)用于前支撑板(8)与后支撑板(7)之间的连接,所述的第一卡结结构中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的第一弹性件(10)用于实现所述的前支撑板(8)与后支撑板(7)之间的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扣结构(9)包括设置于后支撑板(7)内侧壁的卡结柱(902),所述的卡结柱(90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901);所述的前支撑板(8)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卡槽(901)对应的第一卡扣(903),所述的第一卡扣(903)扣合于所述的第一卡槽(901)内,并能沿着第一卡槽(901)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的卡结柱(902)内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的第一弹性件(10)的一端与卡结柱(902)的底壁抵靠、另一端与第一卡扣(903)的端面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结柱(902)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卡结柱(902)分设于后支撑板(7)内侧壁的三个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6)与后支撑板(7)之间的第二卡扣结构(11),所述的第二卡扣结构(11)包括设置于底板(6)上的第二卡扣(111),所述的第二卡扣(111)内轴向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2),所述的第二弹性件(12)的前端抵靠有小球(13);所述的后支撑板(7)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扣(111)对应的第二卡槽(112),所述的第二卡槽(112)的底壁上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小球对应凹槽(113),所述的第二卡扣(111)与所述的第二卡槽(112)能相互扣合,所述的第二弹性件(12)推顶所述的小球(13)适配于所述的凹槽(1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卡槽(112)内凹于所述的后支撑板(7)内,且第二卡槽(112)的深度小于第二弹性件(12)自然伸长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转轴(4)包括沿底座(5)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所述的主体(1)包括与主体转轴(4)配合的端部挡板(103)和中间挡板(104);所述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上(402)均套设有第三弹性件(14),所述的第三弹性件(14)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轴端面抵靠、另一端与中间挡板(104)抵靠;所述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上均设置有转轴锁止面(15),所述的底座(5)上设置有与转轴锁止面(15)对应的底座锁止面(5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均包括与底座(5)套合的轴体部(403),所述的轴体部(403)上设置有径向凸台(404),所述的径向凸台(404)外侧端面设置有转轴锁止面(15)用于与对应的底座锁止面配合(501)、所述的径向凸台(404)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的第三弹性件(14)抵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凸台(404)上还设置有径向凸块(405),所述的径向凸块(405)与端部挡板(103)上的凹槽口(105)相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凸台(404)内侧端面与中间挡板(10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弹性件(14)自然伸长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部(10)位于径向凸台(404)内侧端面的长度小于第三弹性件(14)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2)上设置有伸缩杆凹槽(201),所述的主体(1)上设置有主体弹片(106),所述的主体(1)上对应主体弹片(106)位置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第一锁扣(16),所述的第一锁扣(16)用于按压所述的主体弹片(106)以使得伸缩杆(2)与主体(1)之间定位锁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5)的下端连接有下底座(17),所述的下底座(17)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锁扣(18)和下底座弹片(171),所述的第二锁扣(18)能相对所述的下底座弹片(171)上下滑动;所述的底座(5)上设置有底座齿柱(502)、所述的底座齿柱(502)套设于下底座(17)内、且底座齿柱(502)上设置有底座凹槽(503),所述的第二锁扣(18)用于按压所述的下底座弹片(171)以使得所述的底座齿柱(502)与下底座(17)之间定位锁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6)上还设置有支撑脚(19),所述的支撑脚(19)的一端与底板(6)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然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板(7)上套设有支撑垫(20)。
18.一种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该坐姿矫正器含有权利要求1-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
CN202210173499.0A 2022-02-24 2022-02-24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Pending CN114668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3499.0A CN114668255A (zh) 2022-02-24 2022-02-24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3499.0A CN114668255A (zh) 2022-02-24 2022-02-24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8255A true CN114668255A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7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3499.0A Pending CN114668255A (zh) 2022-02-24 2022-02-24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82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0839B1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n armrest of an office chair
US5395154A (en) Foldable baby chair
CN209171705U (zh) 一种可调式的课桌椅组合
CN201958277U (zh) 一种多段式椅背框架
CN217695696U (zh)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CN114668255A (zh) 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用机构及含有其的坐姿矫正器
CN209268918U (zh) 一种桌板可调的课桌
CN204561595U (zh) 一种儿童秋千
CN212995579U (zh) 一种可调靠背头枕角度的沙发
CN213429200U (zh) 一种坐站椅
CN210919507U (zh) 一种手持式风扇
CN208573280U (zh) 坐垫大小调节机构及座椅
CN206714496U (zh) 一种可升降椅背的座椅
CN209719591U (zh) 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
CN214510375U (zh) 一种带有矫正坐姿功能的儿童金属椅
CN213941994U (zh) 可调整阻力位置的健身车
CN210748339U (zh) 一种用于儿童椅子的矫姿双靠背机构
CN111297120A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学步车
CN218898945U (zh) 腰靠锁定机构及座椅
KR200275534Y1 (ko) 발 받침대를 갖는 의자
CN204181262U (zh) 一种办公椅
CN218419049U (zh) 一种带扶手便于收纳的折叠实木椅
CN219249693U (zh) 一种座椅扶手组件
CN204862237U (zh) 多角度高脚椅
CN210353962U (zh) 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