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6286A -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6286A
CN114666286A CN202011528653.9A CN202011528653A CN114666286A CN 114666286 A CN114666286 A CN 114666286A CN 202011528653 A CN202011528653 A CN 202011528653A CN 114666286 A CN114666286 A CN 114666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ard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
chip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86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振江
周建光
马士龙
王林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5286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62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7496 priority patent/WO20221352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6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9Integrated on microchip, e.g. switch-on-c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第一基站包括第一集中单元CU和第一分布单元DU,所述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向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之间的协同数据传输无需CU的CPU参与,能够缩短协同数据传输时延,提高协同业务的服务稳定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基站和新空口(New Radio,NR)基站开展小区之间的协同业务时,协同小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协同数据交互。目前3GPP协议中,LTE基站和NR基站之间的交互是通过X2/Xn方式完成,但是这种方式,数据流需要经过基站的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的CPU处理,导致交互过程时延值较大,当时延值一旦大于阈值,则导致协同小区不能及时协作,从而开展协同业务失败。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站之间的协同数据传输无需CU的CPU参与,能够有效的缩短协同数据传输时延,提高了协同业务的服务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第一集中单元CU和第一分布单元DU,所述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
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向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其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第二集中单元CU和第二分布单元DU,所述第二CU包括第二主控板,所述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二DU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带板,所述第二基带板包括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所述协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CU中;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将所述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基站和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第二基站。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所述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以使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集中单元CU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的第一集中单元CU中,所述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的第二集中单元CU中,所述第二CU包括第二主控板,所述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一基站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所述协同报文,以使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将所述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CU中,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中。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中,所述第二DU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带板,所述第二基带板包括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将所述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其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集中单元CU中。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上第四方面或者第五方面或者第六方面或者第七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如上第四方面或者第五方面或者第六方面或者第七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第一基站包括第一集中单元CU和第一分布单元DU,所述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向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其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之间的协同数据传输无需CU的CPU参与,能够有效的缩短协同数据传输时延,提高了协同业务的服务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相关技术中基站eNB和基站gNB之间的协同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同数据地址空间划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第二,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LTE网络的基站eNB和NR网络的基站gNB开展小区之间的协同业务时,协同小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协同数据交互,例如协同小区配置信息、UE配置信息、基带协同信息等。目前3GPP协议中,eNB和gNB的小区之间的交互是通过X2/Xn方式完成,但是这种方式,数据流需要经过eNB和gNB的CU的CPU处理,导致交互过程时延值较大,当时延值一旦大于阈值,则导致协同小区不能及时协作,从而开展协同业务失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站之间的协同数据传输无需CU的CPU参与,能够有效的缩短协同数据传输时延,提高了协同业务的服务稳定性。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为不同代际网络的基站,例如,第一基站为4G LTE网络的基站eNB,第二基站为5G NR网络的基站gNB。当然,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也可以为同代际网络的基站,例如,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为5G NR网络的基站gNB,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基站包括第一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第一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第一DU包括第一基带板,其中,第一DU中的第一基带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协同报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其中,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站的各个小区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基带板,当第一基站的小区需要与外部基站的小区进行协同数据交互时,小区所属的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获取协同数据对应的地址标识信息,将该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组装成协同报文,将协同报文发送至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以由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将协同报文转发至外部基站的小区。
示例性的,地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源子系统标识、源小区标识、源基站标识、目的基站标识、目的小区标识和目的子系统标识。当然,这里只是对地址标识信息所包含的信息进行示意性的描述,具体应用时,地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基站即为源基站;源小区为第一基站下的小区,源小区对应于一个第一基带板;源子系统为第一基站下存储有协同数据的子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带板向第一主控板发送协同报文,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规则和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根据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协同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多小区协同,可以在网络设备管理服务器上配置基站间/小区间的协同关系,并根据协同关系构建协同信息路由表。协同信息路由表可以包括参与协同的小区标识、基站标识、子系统标识,以及基站标识对应的IP地址等等。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过网络设备管理服务器将协同信息路由表以及ACL规则下发至参与协同的基站的CU的CPU中,由CU的CPU将协同信息路由表和ACL规则配置到所在基站的主控板交换芯片、基带板交换芯片中。
在第一基带板侧具有待向外部基站发送的协同报文时,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从协同报文获取地址标识信息,将地址标识信息包含的标识作为关键字段,在协同信息路由表中进行关键字段匹配,当所有关键字段全部匹配时,可确认当前的协同关系是唯一的,并根据与关键字段相匹配的ACL规则,调用底层硬件接口以获取与该源基站标识匹配的Mac地址,这里的Mac地址具体为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示例性的,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在确定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之后,可以将该Mac地址写入协同报文中,进而根据协同报文中的Mac地址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该协同报文。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预先配置的ACL规则和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向协同报文写入该第二基站的IP地址。应理解的是,这里的第二基站即为目的基站。
示例性的,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可以从地址标识信息中提取出目的基站标识,根据目的基站标识,从本地存储的ACL规则中查找与该目的基站标识匹配的IP地址,进而将该目的基站的IP地址写进协同报文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协同报文之后,根据预先配置的ACL规则和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以根据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示例性的,当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协同报文之后,可以从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中提取出目的基站标识,根据该目的基站标识,根据本地存储的ACL规则调用底层硬件接口以获取查找与该目的基站标识匹配的Mac地址,这里的Mac地址具体为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示例性的,当协同报文中包含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时,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在确定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之后,可以将协同报文中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更新为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进而在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向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该协同报文时,可以根据协同报文中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执行发送操作。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基站包括第二CU和第二DU,第二CU包括第二主控板,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第二DU包括第二基带板,其中,第二DU中的第二基带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协同报文,其中,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一基站的第一CU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协同报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将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到第一基站的协同报文之后,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和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以根据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协同报文。
示例性的,地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源子系统标识、源小区标识、源基站标识、目的基站标识、目的小区标识和目的子系统标识。当然,这里只是对地址标识信息所包含的信息进行示意性的描述,具体应用时,地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到来自第一基站的协同报文之后,可以从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中提取出目的小区标识,根据该目的小区标识,根据本地存储的ACL规则中调用底层硬件接口以获取与该目的小区标识匹配的Mac地址,这里的Mac地址具体为目的小区所在的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某些实施例中,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到的协同报文中携带有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当协同报文中携带有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在确定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之后,可以将协同报文中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更新为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进而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在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该协同报文时,可以根据协同报文中的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执行发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从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协同报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将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从存储空间读取协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从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到协同报文之后,根据地址标识信息和预先配置的哈希表(Hash table),通过哈希匹配确定存储地址,将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上预先配有哈希表。哈希表是包含多个哈希条目的具有内存映射关系信息的数据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字段,通过哈希匹配,确定协同数据所对应的存储空间。
如图3所示,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使存储协同数据的内存空间根据目的子系统、目的小区,源小区、子帧号、源子系统、子消息进行逐层划分。设图3中目的小区的空间个数为LocMax个且大小相同,源小区的空间个数为NbrMax且大小相同,子帧号为SfMax个空间大小相同,源子系统每个空间大小不同,子消息对于的每个空间大小不同。目的子系统对应一个基地址BaseAddr,每个子帧对应的空间大小为SubFrmSize,源子系统标识和子消息编号相加能得到对应一个该空间内的偏移量为Offset。如此,根据目的小区标识Local BufID、源小区标识NbrBufID、子帧号SFN、以及源子系统标识和子消息编号相加的偏移量Offset,可以得到协同数据的存储地址为:
BaseAddr+(LocalBuflID*NbrMax*SfMax+NbrBufID*SfMax+SFN)*SubFrmSize+Offset
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通过哈希匹配得到协同数据的存储地址之后,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可以将Mac地址头、IP地址头、地址标识信息头从协同报文剥离,进而将余下的协同数据存放到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具体应用中,第二基带板的CPU可以采用轮询的方式从存储空间中读取协同数据,完成协同数据的接收。
以下结合图2,通过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进行示例性的描述。
如图2所示,图2所示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中,第一基站包括第一CU和第一DU,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第二基站包括第二CU和第二DU,第二CU包括第二主控板,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第二DU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带板,第二基带板包括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
示例性的,第一基站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可以通过光纤与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连接,实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数据交互。
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一基带板CPU发送的协同数据后,获取协同数据对应的地址标识信息,其中,该地址标识信息包括源子系统标识、源小区标识、源基站标识、目的基站标识、目的小区标识和目的子系统标识。
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预先配置有ACL规则,从先前确获取的地址标识信息提取源基站标识,通过ACL匹配得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还根据先前确定的地址标识信息提取目的基站标识,通过ACL匹配得到第二基站的IP地址。
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基于前面得到的第一主控板CPU的Mac地址、第二基站的IP地址、地址标识信息和原始的协同数据进行数据组装,生成协同报文。协同报文的报文结构可以参见图4所示,包括:Mac地址头、IP地址头、地址标识信息头和协同数据。
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Mac地址,将该协同报文发送给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
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预先配置有ACL规则,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协同报文之后,从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中提取出目的基站标识,根据该目的基站标识,从本地存储的ACL规则中查找与该目的基站标识匹配的Mac地址,这里的Mac地址具体为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在确定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之后,将协同报文中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更新为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Mac地址,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以使第二基站根据地址标识信息存储协同数据,并对协同数据进行读取。
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来自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预先配置有ACL规则,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从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中提取出目的小区标识,根据该目的小区标识,从本地存储的ACL规则中查找与该目的小区标识匹配的Mac地址,这里的Mac地址具体为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在确定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之后,将协同报文中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更新为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Mac地址,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
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接收到来自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协同报文后,根据地址标识信息和预先配置的哈希表,通过哈希匹配确定存储地址。
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确定存储地址之后,将Mac地址头、IP地址头、地址标识信息头从协同报文剥离,进而将余下的协同数据存放到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
第二基带板CPU以轮询的方式读取存储空间中的协同数据,完成协同数据的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源小区所在的基带板交换芯片将地址标识信息写入协同数据中,使得各个传输节点可以根据地址标识信息,通过ACL匹配得到下一跳节点的Mac地址,进而根据下一跳节点的Mac地址进行协同报文的转发,实现最终将协同数据转发至目的小区所在的基带板。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个协同报文传输过程无需CU的CPU参与,能够有效的缩短协同数据传输时延,提高了协同业务的服务稳定性。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10,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以使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其中,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一基站的第一集中单元CU中,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示例性的,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可以包括:
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和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协同报文。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ACL规则和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向协同报文写入第二基站的IP地址。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基站的第一集中单元CU中,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210,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S220,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其中,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一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中,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示例性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包括:
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预先配置的ACL规则和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将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基站的第二集中单元CU中,第二CU包括第二主控板,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310,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一基站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S320,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协同报文,以使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将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其中,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一基站的第一CU中,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二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中。
示例性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协同报文,包括:
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和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协同报文。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中,第二DU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带板,第二基带板包括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410,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S420,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
S430,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将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其中,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第二基站的第二集中单元CU中。
示例性的,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包括: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协同报文中的地址标识信息和预先配置的哈希表,通过哈希匹配确定存储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确定存储地址之后,可以将Mac地址头、IP地址头、地址标识信息头从协同报文剥离,进而将余下的协同数据存放到存储地址指示的存储空间中,以使第二基带板CPU以轮询的方式读取存储空间中的协同数据,完成协同数据的接收。
需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请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执行图5至图8任一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例如,被上述电子设备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5至图8任一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包括第一集中单元CU和第一分布单元DU,所述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
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向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其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具体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和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根据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所述协同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ACL规则和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向所述协同报文写入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ACL规则和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5.一种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包括第二集中单元CU和第二分布单元DU,所述第二CU包括第二主控板,所述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第二DU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带板,所述第二基带板包括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所述协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CU中;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将所述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和所述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和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根据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所述协同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所述协同报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和预先配置的哈希表,通过哈希匹配确定所述存储地址,将所述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8.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第一基站和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第二基站。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所述第一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以使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集中单元CU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向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和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所述协同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ACL规则和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向所述协同报文写入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的第一集中单元CU中,所述第一CU包括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基带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分布单元DU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CU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第二基站的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包括: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预先配置的ACL规则和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将所述协同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
1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的第二集中单元CU中,所述第二CU包括第二主控板,所述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一基站的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所述协同报文,以使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将所述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CU中,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向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转发所述协同报文,包括: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预先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和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
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的Mac地址向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发送所述协同报文。
1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的第二分布单元DU中,所述第二DU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带板,所述第二基带板包括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接收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发送的携带地址标识信息和协同数据的协同报文;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将所述协同报文中的协同数据存储至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其中,所述第二主控板交换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集中单元CU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确定存储地址,包括:
所述第二基带板交换芯片根据所述协同报文中的所述地址标识信息和预先配置的哈希表,通过哈希匹配确定所述存储地址。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28653.9A 2020-12-22 2020-12-22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Pending CN114666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8653.9A CN114666286A (zh) 2020-12-22 2020-12-22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PCT/CN2021/137496 WO2022135212A1 (zh) 2020-12-22 2021-12-13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8653.9A CN114666286A (zh) 2020-12-22 2020-12-22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286A true CN114666286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2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8653.9A Pending CN114666286A (zh) 2020-12-22 2020-12-22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6286A (zh)
WO (1) WO20221352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4974B2 (en) * 2017-05-04 2020-05-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asurements and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9448B (zh) * 2014-12-18 2018-10-16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a系统中基站转发方法和系统
CA3066912C (en) * 2017-06-12 2023-10-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grated access syste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band unit
CN110972170B (zh) * 2018-09-28 2023-10-3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的配置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35212A1 (zh)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5124B (zh) 卫星终端端对端通信链路的建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US10397102B2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stinct network domains
JP6651633B2 (ja) 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556565B (zh) 一种寻呼方法和寻呼设备
CN102802227B (zh) 基于基站直通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73641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multicast packet
US8774130B2 (en) Access point, L2 switch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multicast handover using the access point and L2 switch
CN101764751A (zh) 无线用户终端跨vlan漫游报文转发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6302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1422A1 (en) Path Setup in a Mesh Network
CN106900174B (zh) 无线局域网网状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317271A1 (en) Method and node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in content network based o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US201901996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i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
CN113179215B (zh) 组网通信方法、系统、节点设备、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666286A (zh)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系统
CN102984813B (zh)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505002B (zh) 自动生成路由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卫星终端设备
CN111682968A (zh) 一种通信设备入网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566897A (zh) 一种寻址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819684B (zh) 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88738A (zh) 请求发送方法和系统、初始节点、中间节点和目的节点
US881134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same sequence number to multiple GTP messages
US9686641B2 (en) Notification method,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scenery are abased on ad hoc network
CN113840016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451420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an ad hoc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radio communication st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