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2391B -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2391B
CN114662391B CN202210295348.2A CN202210295348A CN114662391B CN 114662391 B CN114662391 B CN 114662391B CN 202210295348 A CN202210295348 A CN 202210295348A CN 114662391 B CN114662391 B CN 114662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pipeline
performance
data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53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2391A (zh
Inventor
陈翰林
苏琼婵
何昭菊
麦健峰
江焰畴
徐佳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shui Water Resources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53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2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2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2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2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4Ageing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against age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对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获得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将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对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拓展,市政工程作为一项基础项目,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使得城市给水排水的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用户提供足够数量并符合一定水质标准的水;同时,把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使用后的污水汇集并输送到适当地点进行净化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或重复使用、或灌溉农田、或排入水体。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时,无法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使得实际施工过程无法对潜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除,造成管道壁的错位、断裂等,进而使得给水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时,无法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使得实际施工过程无法对潜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除,造成管道壁的错位、断裂等,进而使得给水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根据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基于搭建好的所述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对所述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基于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第一采集单元,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目标性能检索特征;第一上传单元,所述第一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第一搭建单元,所述第一搭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第一评估单元,所述第一评估单元用于基于搭建好的所述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对所述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第一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
第三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
该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对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序进行采集,同时获得需要进行预测的管道防渗漏特征,通过对各施工工序对应的历史施工数据和管道防渗漏特征进行模型训练,使得训练出涉及管道防渗漏特征的相关节点工序,进而基于此搭建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将预施工数据输入到性能评价模型进行评估训练,使得获得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进而基于此对目标给排水管道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专项预测调整,达到了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对不合理施工参数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中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中获得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获得单元11,第一采集单元12,第二获得单元13,第一上传单元14,第一搭建单元15,第三获得单元16,第一评估单元17,第一调整单元18,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时,无法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使得实际施工过程无法对潜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除,造成管道壁的错位、断裂等,进而使得给水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序进行采集,同时获得需要进行预测的管道防渗漏特征,通过对各施工工序对应的历史施工数据和管道防渗漏特征进行模型训练,使得训练出涉及管道防渗漏特征的相关节点工序,进而基于此搭建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将预施工数据输入到性能评价模型进行评估训练,使得获得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进而基于此对目标给排水管道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专项预测调整,达到了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对不合理施工参数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在介绍了本发明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
步骤S200:根据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
步骤S300: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目标性能检索特征;
具体而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拓展,市政工程作为一项基础项目,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使得城市给水排水的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用户提供足够数量并符合一定水质标准的水;同时,把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使用后的污水汇集并输送到适当地点进行净化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或重复使用、或灌溉农田、或排入水体。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时,无法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使得实际施工过程无法对潜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除,造成管道壁的错位、断裂等,进而使得给水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通过对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序进行采集,同时获得需要进行预测的管道防渗漏特征,通过对各施工工序对应的历史施工数据和管道防渗漏特征进行模型训练,使得训练出涉及管道防渗漏特征的相关节点工序,进而基于此搭建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将预施工数据输入到性能评价模型进行评估训练,使得获得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进而基于此对目标给排水管道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专项预测调整,达到了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对不合理施工参数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包括开槽施工→不开槽施工→管道安装→附属设施→功能性实验→维护维修等一系列工序,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即为对上述各工序节点的施工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得到的结果,示例性的,以管道安装为例进行说明,安装管道时,需要给水管道采用PE管热熔或电熔连接,排水管道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承插式连接等数据信息。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即为需要进行管道防渗漏性能预测的特征,防渗漏性能对管道起着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
步骤S400: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进一步的,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10: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的模型前端嵌入有数据预处理模型;
步骤S420: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作为输入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对所述输入信息进行遍历检索,获得各分布数据对应的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步骤S430: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上传至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对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计算,获得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步骤S440:对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进行降序排列,获得预设序列位置处对应的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步骤S450:对所述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进行反向检索,获得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具体而言,在获得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之后,可将其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使得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其中,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可根据确定的管道防渗漏性能特征,对输入的各节点工序的相关施工数据进行遍历训练,直到训练出与管道防渗漏性能特征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节点工序施工数据集合,即为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具体的,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的模型前端嵌入有数据预处理模型,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可对输入进工序节点适配模型的数据进行提前预处理,进一步的,可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作为输入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对所述输入信息进行遍历检索,获得各分布数据对应的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举例如,管道安装位置的测量数据,可直接影响管道铺设的精度特征,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管材及其接口施工数据,可直接影响管道渗漏性特征,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会导致管道渗漏水,因此,基于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可对各输入数据对应的管道性能特征进行预先提取,便于后续的数据训练过程。
进一步的,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上传至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对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计算,示例性的,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包括管道的基础坚挺特征、抗腐蚀性特征、抗高压特征、耐高温特征等特征集合,通过一一计算上述各管道特征与防渗漏特征之间的关联度值,可获得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即为各关联度值的集合,进而对其进行降序排列,可获得预设序列位置处对应的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其中,所述预设序列位置即为降序排列后生成的新序列中排名靠前的一定数量的序列位置,所述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即为上述的一定数量的序列位置所对应的管道性能特征集合,示例性的,可基于管道的基础坚挺特征为例进行说明,如果管道的基础不均匀、不坚挺,等到投入时间久了,会造成管体的局部下沉,进而使得管道发生倾斜、断裂等现象,造成渗水、漏水等问题,通过对适配得到的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进行反向检索,可获得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示例性的,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可对应于管道的基础坚挺特征对应的施工节点工序,包括管道基础地质数据测量、地基地质改良、管道质量逐节检查等施工节点。
步骤S500: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10:根据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获得第一节点工序;
步骤S520:对所述第一节点工序进行深层解析,获得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参与要素集合;
步骤S530:对所述参与要素集合中的各参与要素进行逐一剖析,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在第一时间点时,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一封密度;
步骤S540:以所述第一时间点为参考基准,获得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点时,所述各参与要素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二封密度,直至第n-1时间间隔之后的第N封密度;
步骤S550:根据所述第一封密度、所述第二封密度直至所述第N封密度,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步骤S550包括:
步骤S551:对所述第一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
步骤S552:对所述第二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以此类推,获得所述第N封密度下,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N参与贡献值分布;
步骤S553:对所述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所述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直至所述第N参与贡献值分布进行数理统计的图形转换,获得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
步骤S554:对所述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进行定向筛选,获得目标参与要素集合;
步骤S555:基于所述目标参与要素集合,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
具体而言,在获得所述目标节点工序之后,可基于此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级模型集合,可以其中的一个节点工序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所述第一节点工序以上述的管道基础地质数据测量、地基地质改良、管道质量逐节检查等施工节点为例进行说明,进而对其进行深层解析,可获得它们的施工参与要素集合,所述参与要素集合,即包括用于支撑管道稳定性的地质层,包括软土层、杂砂石以及地下水等,也包括管道内部的管材质量把控等,进而可对各参与要素进行逐一剖析,获得在第一时间点时,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一封密度,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可理解为管道施工结束,第一次投入使用的时间点,所述第一封密度即为管道初次投入使用的封密度,一般的,管道初次施工结束时,由于初次投入使用,对管道内壁的破坏较小,久而久之,随着管道内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的不断排放,液体中的某些物质会对管道内壁造成侵蚀,使得管道壁厚度有所降低,进而对管道的封密度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日积月累,铺设管道的地质土层的不断变化,随着地下水的不断浸泡,土质松软时,会造成地质土层的局部凹陷,使得管道局部断裂,进而也影响了管道的封密度。
久而久之,以最开始管道的投入使用时间为基点,获得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点时,所述各参与要素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二封密度,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而定,在此以一个季度为例进行说明,若投入使用的时间为当年1月份,则所述第二时间点即为当年4月份,所述第二封密度即为经过一个季度之后的管道的封闭度值,同样可通过管道内流通液体和管道的铺设地质土层等变化进行检测,最终随着时间发展,每隔一个季度进行同样的参数检测,直至获得第n-1时间间隔之后的第N封密度,所述第N封密度即为在第n-1时间间隔之后的管道投入使用的封密度,且n和N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最终根据所述第一封密度、所述第二封密度直至所述第N封密度,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用于评估管道在地质数据测量、地基地质改良、管道质量逐节检查等施工节点上的封闭度。
在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时,具体的,可对所述第一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简而言之,若将所述第一封密度定义为1,则构成它的各参与要素的贡献值小于1,示例性的,可将管道的自身质量定义为0.7,流通液体的物质性质定义为0.1,管道铺设的地质土层定义为0.2等,所述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即为:自身质量0.7、物质性质0.1、地质土层0.2,以此类推,对所述第二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其中,所述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可以是:自身质量0.68、物质性质0.1、地质土层0.18,则所述第二封密度降至0.96,相比第一封密度有所降低,以此类推,获得所述第N封密度下,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N参与贡献值分布,通过对各参与贡献值分布进行数理统计的图形转换,即先对各分布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在基于统计结果进行图形转换,所述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即随着时间的正向变化,各参与要素的贡献值变化趋势,一般的,管道投入使用的时间越久,管道内壁的封密度贡献值越小,地质土层视具体的地质形态而定,若统计图显示,地质土层变化对管道封密度贡献值逐渐降低,说明该地质土层不适用于铺设管道,需要对地质土层进行换土改良处治等手段,以确保地质土层变化对管道封密度贡献值保持动态稳定。
通过对所述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进行定向筛选,所谓定向筛选,即筛选出变化趋势最大的若干要素,说明对管道封密度的贡献值逐渐降低,所述目标参与要素集合即为需要进行评价的要素集合,最终可基于此,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应注意,此处仅以第一节点工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除此之外的其他节点工序均可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逐层解析,直至搭建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使得搭建的性能评价模型可以精确完整的对后续的管道防渗漏性能进行检测和动态优化,进而提高管道的防渗漏性能。
步骤S600: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
步骤S700:基于搭建好的所述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对所述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
步骤S800:基于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
具体而言,在搭建好各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之后,可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即为本次需要进行防渗漏性能检测的管道,所述预施工数据包括基于管道的用途确定管道内壁的材质、管道的铺设地质土层环境、管道间的焊接以及管道的铺设角度、坡度等数据,通过将预施工数据输入搭建好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使得各模型对各节点工序的预施工数据进行分别训练评估,可获得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反映了在预施工数据下的目标管道的预期防渗漏性能,进而基于期望状态下的管道防渗漏性能,对预期防渗漏性能进行专项预测调整,可确保对目标管道的施工数据达到最优值,进而提高管道的防渗漏性能。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步骤S430包括:
步骤S431:构建数据的空间分布坐标系;
步骤S432: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任意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的任一目标点,且将所述任一目标点作为中心点;
步骤S433:将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数据一一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之中,且对任一数据的分布位置进行标记,获得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
步骤S434:分别对所述中心点的目标位置坐标与所述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中的分布位置坐标进行两两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获得两两空间距离集合;
步骤S435:基于预设空间距离,对所述两两空间距离集合进行筛选,获得对应的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具体而言,在对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计算时,具体的,可构建数据的空间分布坐标系,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反映了数据的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任意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的任一目标点,可将该目标点作为中心点,以此为中心,将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数据一一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之中,其中,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数据离散且均匀的分布于空间分布坐标系之中,通过对中心点的目标位置坐标与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中的分布位置坐标进行两两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即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计算,反映了两两数据的关联度大小,一般的,空间距离越小,说明数据之间的关联度越大,所述两两空间距离集合即为计算得到的距离结果。
进而,可根据预设空间距离,对所述两两空间距离集合进行筛选,获得对应的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其中,所述预设空间距离视实际的需求特征而定,若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要求较为严格,可适当的将所述预设空间距离值定义为较小值,使得计算出来的结果波动值较小,进而确保了数据的稳定性,实现了对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进行计算机算法的精准计算。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包括步骤S900:
步骤S910:基于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报修日志记录;
步骤S920:根据所述历史报修日志记录,获得第一报修日志记录对应的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报修后节点数据和第一日志记录时间;
步骤S930:获得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初始施工节点数据;
步骤S940:基于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对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和所述报修后节点数据进行衰减指数评估。
进一步的,步骤S940包括:
步骤S941:根据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在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管体支持力度进行预判,获得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
步骤S942:判断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
步骤S943:若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未达到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内的液体流通环境;
步骤S944:基于所述液体流通环境,对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进行衰减指数评估。
具体而言,为了提高目标管道的防渗漏性能,具体的,还可基于其他给排水管道的历史报修日志进行参考。其中,所述历史报修日志记录包括已服役管道在工作过程中的故障日志记录,包括故障时间、故障管道节点、故障维修过程、故障保修结果等数据,基于此,可进一步获得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报修后节点数据和第一日志记录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可解释为管道的铺设节点工序,所述报修后节点数据可理解为管道铺设节点中的管道间焊接数据,即对出现问题的管道节点之间进行重新焊接等,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可解释为该报修节点时间距离刚开始投入使用时间的记录时间,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可解释为,出现问题的管道节点之间最开始的焊接数据,即具体的用什么材料进行焊接的,焊接口上是否完全焊接等,进而基于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对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和所述报修后节点数据进行衰减指数评估,换言之,在刚开始对管道节点间焊接完毕时,可有效评估已经焊接的完整的管道间的可支撑时间,进而通过历史报修日志的记录时间,可有效评估实际的管道间可支撑时间,判断是否满足评估的可支撑时间,举例如,若评估已经焊接的完整的管道间的可支撑时间可坚持支撑一年之久,而在第七月的时候,焊接点已经出现开裂,说明实际的不满足评估时间,因此,可对出现问题的管道节点进行衰减指数评估。
具体的,在对所述报修后节点数据进行衰减指数评估时,可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在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管体支持力度进行预判,获得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其中,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可以是上述的一年之期,通过判断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及是否满足一年之久,如果不满足,即未达到一年之久,可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内的液体流通环境,所述液体流通环境即管道内流动的液体种类,若管道用于排出工业废水,则流动的工业废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会对管道间的焊接口产生锈蚀,进而加快管道间焊接点的破裂,因此,可根据所述液体流通环境,对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进行衰减指数评估,即随着时间的向后发展,该管道间的新的焊接点会坚持支撑的时间,可通过具体的流通液体的物质浓度等进行评估,从而在焊接点的下次破裂之前,对管道间的焊接点进行预防预焊。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对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序进行采集,同时获得需要进行预测的管道防渗漏特征,通过对各施工工序对应的历史施工数据和管道防渗漏特征进行模型训练,使得训练出涉及管道防渗漏特征的相关节点工序,进而基于此搭建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将预施工数据输入到性能评价模型进行评估训练,使得获得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进而基于此对目标给排水管道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专项预测调整,达到了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对不合理施工参数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2、通过在搭建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时,可对第一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各参与要素的参与贡献值分布,进而对各参与贡献值分布进行数理统计的图形转换,筛选出变化趋势最大的若干要素,说明对管道封密度的贡献值逐渐降低,搭建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使得搭建的性能评价模型可以精确完整的对后续的管道防渗漏性能进行检测和动态优化,进而提高管道的防渗漏性能。
3、通过液体流通环境,对第一报修节点工序进行衰减指数评估,即随着时间的向后发展,该管道间的新的焊接点会坚持支撑的时间,可通过具体的流通液体的物质浓度等进行评估,使得对出现问题的管道节点进行衰减指数评估,从而在焊接点的下次破裂之前,对管道间的焊接点进行预防预焊。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系统,请参阅附图5,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
第一采集单元12,所述第一采集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
第二获得单元13,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3用于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目标性能检索特征;
第一上传单元14,所述第一上传单元14用于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第一搭建单元15,所述第一搭建单元15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
第三获得单元16,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6用于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
第一评估单元17,所述第一评估单元17用于基于搭建好的所述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对所述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18,所述第一调整单元18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嵌入单元,所述第一嵌入单元用于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的模型前端嵌入有数据预处理模型;
第二上传单元,所述第二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作为输入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对所述输入信息进行遍历检索,获得各分布数据对应的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第三上传单元,所述第三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上传至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对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计算,获得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第一排列单元,所述第一排列单元用于对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进行降序排列,获得预设序列位置处对应的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第一检索单元,所述第一检索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进行反向检索,获得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数据的空间分布坐标系;
第一分布单元,所述第一分布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任意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的任一目标点,且将所述任一目标点作为中心点;
第二分布单元,所述第二分布单元用于将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数据一一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之中,且对任一数据的分布位置进行标记,获得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
第一计算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中心点的目标位置坐标与所述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中的分布位置坐标进行两两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获得两两空间距离集合;
第一筛选单元,所述第一筛选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空间距离,对所述两两空间距离集合进行筛选,获得对应的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获得第一节点工序;
第一解析单元,所述第一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工序进行深层解析,获得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参与要素集合;
第一剖析单元,所述第一剖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参与要素集合中的各参与要素进行逐一剖析,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在第一时间点时,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一封密度;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一时间点为参考基准,获得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点时,所述各参与要素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二封密度,直至第n-1时间间隔之后的第N封密度;
第二搭建单元,所述第二搭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封密度、所述第二封密度直至所述第N封密度,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拆分单元,所述第一拆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
第二拆分单元,所述第二拆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以此类推,获得所述第N封密度下,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N参与贡献值分布;
第一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所述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直至所述第N参与贡献值分布进行数理统计的图形转换,获得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
第二筛选单元,所述第二筛选单元用于对所述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进行定向筛选,获得目标参与要素集合;
第三搭建单元,所述第三搭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参与要素集合,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报修日志记录;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报修日志记录,获得第一报修日志记录对应的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报修后节点数据和第一日志记录时间;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初始施工节点数据;
第一评估单元,所述第一评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对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和所述报修后节点数据进行衰减指数评估。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预判单元,所述第一预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在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管体支持力度进行预判,获得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未达到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内的液体流通环境;
第二评估单元,所述第二评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液体流通环境,对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进行衰减指数评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系统,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5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根据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基于搭建好的所述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对所述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基于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时,无法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使得实际施工过程无法对潜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除,造成管道壁的错位、断裂等,进而使得给水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对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序进行采集,同时获得需要进行预测的管道防渗漏特征,通过对各施工工序对应的历史施工数据和管道防渗漏特征进行模型训练,使得训练出涉及管道防渗漏特征的相关节点工序,进而基于此搭建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将预施工数据输入到性能评价模型进行评估训练,使得获得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进而基于此对目标给排水管道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专项预测调整,达到了对管道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精准预测,对不合理施工参数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
该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软件实施例、完全硬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实施例的形式。此外,本发明为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而所述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盘存储器、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简称CD-ROM)、光学存储器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是参照本发明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系统。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系统的制造品,该指令系统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
根据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
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目标性能检索特征;
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
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
基于搭建好的所述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对所述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
所述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包括:
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的模型前端嵌入有数据预处理模型;
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作为输入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对所述输入信息进行遍历检索,获得各分布数据对应的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上传至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对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计算,获得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对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进行降序排列,获得预设序列位置处对应的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对所述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进行反向检索,获得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所述对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计算,包括:
构建数据的空间分布坐标系;
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任意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的任一目标点,且将所述任一目标点作为中心点;
将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数据一一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之中,且对任一数据的分布位置进行标记,获得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
分别对所述中心点的目标位置坐标与所述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中的分布位置坐标进行两两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获得两两空间距离集合;
基于预设空间距离,对所述两两空间距离集合进行筛选,获得对应的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获得第一节点工序;
对所述第一节点工序进行深层解析,获得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参与要素集合;
对所述参与要素集合中的各参与要素进行逐一剖析,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在第一时间点时,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一封密度;
以所述第一时间点为参考基准,获得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点时,所述各参与要素赋予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第二封密度,直至第n-1时间间隔之后的第N封密度;
根据所述第一封密度、所述第二封密度直至所述第N封密度,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第一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
对所述第二封密度进行遍历拆分,获得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以此类推,获得所述第N封密度下,所述各参与要素的第N参与贡献值分布;
对所述第一参与贡献值分布、所述第二参与贡献值分布直至所述第N参与贡献值分布进行数理统计的图形转换,获得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
对所述正向时间-各参与要素贡献值变化趋势统计图进行定向筛选,获得目标参与要素集合;
基于所述目标参与要素集合,搭建所述第一节点工序对应的第一节点性能评价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报修日志记录;
根据所述历史报修日志记录,获得第一报修日志记录对应的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报修后节点数据和第一日志记录时间;
获得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初始施工节点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对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和所述报修后节点数据进行衰减指数评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施工节点数据,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在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的管体支持力度进行预判,获得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
判断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
若所述第一日志记录时间未达到所述预设管体支持寿命期限,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内的液体流通环境;
基于所述液体流通环境,对所述第一报修节点工序进行衰减指数评估。
6.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给水排水管道的标准工序集合;
第一采集单元,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准工序集合,对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历史工序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历史工序数据集合;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给水排水管道的目标性能检索特征;
第一上传单元,所述第一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上传至工序节点适配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第一搭建单元,所述第一搭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搭建各目标节点工序对应的性能评价模型集合;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目标给水排水管道的预施工数据;
第一评估单元,所述第一评估单元用于基于搭建好的所述性能评价模型集合,对所述预施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能评估,获得所述各目标节点工序的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施工性能评估结果,对所述目标给水排水管道进行专项预测调整;
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预处理模型嵌入单元,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嵌入单元用于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的模型前端嵌入有数据预处理模型;
遍历检索单元,所述遍历检索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工序数据集合作为输入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型,对所述输入信息进行遍历检索,获得各分布数据对应的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关联度计算单元,所述关联度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上传至所述工序节点适配模型,对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和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任一管道性能特征进行两两之间的关联度计算,获得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降序排列单元,所述降序排列单元用于对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进行降序排列,获得预设序列位置处对应的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
反向检索单元,所述反向检索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管道性能特征集合进行反向检索,获得所述目标节点工序集合;
所述系统还包括:
空间分布坐标系构建单元,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数据的空间分布坐标系;
任意分布单元,所述任意分布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性能检索特征任意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的任一目标点,且将所述任一目标点作为中心点;
位置标记单元,所述位置标记单元用于将所述管道性能特征集合中的数据一一分布于所述空间分布坐标系之中,且对任一数据的分布位置进行标记,获得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
空间距离计算单元,所述空间距离计算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中心点的目标位置坐标与所述各数据分布位置集合中的分布位置坐标进行两两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获得两两空间距离集合;
集合筛选单元,所述集合筛选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空间距离,对所述两两空间距离集合进行筛选,获得对应的所述两两之间关联度计算结果。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95348.2A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662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5348.2A CN114662391B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5348.2A CN114662391B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2391A CN114662391A (zh) 2022-06-24
CN114662391B true CN114662391B (zh) 2024-06-18

Family

ID=82030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5348.2A Active CN114662391B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239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474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危险液体管道泄漏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83828B1 (ko) * 2012-04-04 2013-07-15 한국수자원공사 상수관망 진단 시스템
KR20190018195A (ko) * 2017-08-14 2019-02-22 주식회사 스타일큐 이미지컨셉 확정시스템 및 확정방법
CN110807540A (zh) * 2018-08-06 2020-0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管道内腐蚀速率的预测方法
ES2938909T3 (es) * 2018-12-20 2023-04-17 Suez Int Un procedimiento mejorado para evaluar el estado de la tubería
CN111666684B (zh) * 2020-06-05 2023-08-29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输送管道的环焊缝风险预估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474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危险液体管道泄漏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输油管道泄漏测算及风险评价研究;聂四明;《硕士电子期刊》;20210228;第1-7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2391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eidegger et al. Network condition simulator for benchmarking sewer deterioration models
Karpf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infiltration and surface water inflows in urban sewer networks based on a multiple model approach
CN102235575B (zh) 用于检查管道泄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Vojinovic et al. Multi-objective rehabilitation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s under uncertainties
Savic et al. Modelling sewer failure by evolutionary computing
Nguyen et al. Modelling of sewer exfiltration to groundwater in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 A critical review
Fenner et al. A decision support model for the rehablitation of “non-critical” sewers
CN111501953A (zh) 排水管网的异常分析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Barton et al. Using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pipe failure in clean water networks
CN112084608B (zh) 一种采用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模型识别风险管道和节点的方法
Amiri-Ardakani et al. Pipe break rate assessment while considering physical and operational factors: a methodology based o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data-driven techniques
DeSilva et al.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leakage from wastewater pipelines
CN110909485A (zh)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swmm模型参数自率定方法
Mohammadi et al. Condition prediction of sanitary sewer pipes
Tran et al. 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deterioration models for stormwater drainage pipes
Kowalska et al. Division of district metered areas (DMAs) in a part of water supply network using WaterGEMS (Bentley) software: a case study
CN114662391B (zh) 一种提高给水排水管道防渗漏性能方法和系统
Yi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ollution sources in rivers using a hydrodynamic diffusion wave model and improved Bayesian-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algorithm
Chisala et al. Distribution of sewer exfiltration to urban groundwater
Friedl et al. Failure propagation for large-diameter transmission water mains using dynamic failure risk index
Kaddoura et al. Erosion void condition prediction models for buried linear assets
CN112097125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校核的供水管网爆管侦测及定位方法
Winter et al. Estimating sanitary sewer pipeline infrastructure from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ervice zone
Gromov et al. Use of genetic algorithms for calibration of hydraulic models of water supply systems
Sebo et al. Influence of Sewershed Characteristics on Rainfall‐Derived Inflow and Infilt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