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2606B - 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52606B CN114652606B CN202210275822.5A CN202210275822A CN114652606B CN 114652606 B CN114652606 B CN 114652606B CN 202210275822 A CN202210275822 A CN 202210275822A CN 114652606 B CN114652606 B CN 1146526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chinese medicine
- traditional chinese
- rotating wheel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H39/086—Acupuncture nee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包括自动换针组件;自动换针组件包括转轮,转轮的中间设置有控制杆,且转轮的四周环绕设置有装针槽;伸缩驱动装置,其与转轮上装针槽的位置相对应;若干个恒温针组件,其环绕设置于转轮上,并与转轮的装针槽可分离的卡接;恒温针组件包括外筒,外筒的中间设置有内管,内管的中间滑动设置有针体,针体连接有推杆,本发明的恒温针组件能够装载于自动换针组件的转轮上,在针灸过程中,操作者只需要操作控制杆让转轮旋转,便能够让恒温针组件自动的切出,实现取针,从而无需从传统的针袋内一一手动取针,更加方便,且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现有技术中具有如下问题:
(1)针灸过程完全由医者手动操作,对于手法熟练的医者来说自然没问题,但是对于手法生疏的医者来说,在操作过程中难以把握针体插入的深度,过深或过浅,会导致患者不适,或者针灸效果不足。
(2)针灸过程中需要从针袋内一一取出针体,操作麻烦,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包括自动换针组件;
自动换针组件包括转轮,转轮的中间设置有控制杆,且转轮的四周环绕设置有装针槽;
伸缩驱动装置,其与转轮上装针槽的位置相对应;
若干个恒温针组件,其环绕设置于转轮上,并与转轮的装针槽可分离的卡接;
恒温针组件包括外筒,外筒的中间设置有内管,内管的中间滑动设置有针体,针体连接有推杆,推杆滑动穿设于外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的顶部设置有顶壳,顶壳的下侧设置有固定筒,控制杆滑动穿设于固定筒的中间,且转轮与固定筒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控制杆的外壁上竖向开设有条形槽,该条形槽与所述凸起的结构相匹配;
所述转轮的中间设有圆孔,该圆孔的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凸轮槽,凸轮槽为上侧壁的波峰和下侧壁的波峰错开分布的波形结构,所述控制杆穿设于所述圆孔内,且控制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与凸轮槽滑动配合;
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设置有复位顶推弹簧,复位顶推弹簧的下端连接有底壳。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中间设置有出针孔,该出针孔的位置与转轮上装针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该出针孔的一侧设置有封盖
封盖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与底壳的中部转动连接,且传动轴的上端穿设于控制杆下端的圆槽内,该圆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斜槽,该斜槽与第二凸块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与顶壳之间设置有保温筒,保温筒套设于自动换针组件外;
所述保温筒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且该双层中空结构内设置有保温片。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筒与底壳与顶壳均为可拆卸的卡接;
所述顶壳的底部设置有凸环,凸环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保温筒上端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弧形槽,该弧形槽的结构与所述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
所述底壳的四周和保温筒的下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凸齿;
所述凸环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保温筒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上的装针槽为“U”形结构,且该装针槽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夹板,夹板远离装针槽中心的一侧通过弹簧片与转轮连接;
所述保温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推条,挡推条与夹板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的尾端设置有针柄,针柄外固定套设有活塞套,活塞套的外壁与内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活塞套的顶部连接有推杆,推杆滑动穿设于外筒顶部;
所述内管的中部设置有横隔档,横隔档位于活塞套的下方,且针体滑动穿设于横隔档的中间,所述内管的一侧高于横隔档的位置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穿出外筒的外壁;
所述内管的上端与外筒的上端之间设有间距,且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筒的内径,并且内管与外筒之间通过支块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热膜,电热膜环绕针体分布,且外筒的一侧设置有微型温度传感器和纽扣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下端设置有吸盘;
所述外筒的一侧设有小孔,该小孔内设置有气压限制阀,气压限制阀由两个相互挤压贴合的橡胶片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驱动装置设置于顶壳上,且伸缩驱动装置输出端的结构与推杆的结构相匹配;
所述顶壳的一侧设置有把柄。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针组件预先装载至自动换针组件中;
S2:手握把柄,使底壳的出针孔对准待针灸的穴位;
S3:按压控制杆,而后伸缩驱动装置将恒温针组件的针体自动推出,插入预先对准的穴位中;
S4:将装置整体向上提起,使插入穴位的恒温针组件与装置整体分离,而后松开控制杆;
S5:打开恒温针组件的通电开关,用于维持针体的温度。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发明中,恒温针组件能够装载于自动换针组件的转轮上,在针灸过程中,操作者只需要操作控制杆让转轮旋转,便能够让恒温针组件自动的切出,实现取针,从而无需从传统的针袋内一一手动取针,更加方便,且提高了效率;
其二:本发明中,伸缩驱动装置的伸长能够推动恒温针组件的针体伸出,使得插针能够自动的插入皮肤,伸缩驱动装置是机械驱动,相较于人工插入的方式,机械驱动的伸出长度是可控的,进而使得手法不够熟练的医者也能够稳定的进行针灸工作,降低了针灸工作的门槛,能够增加更多的针灸工作人员;
其三:本发明中,当控制杆被按压下移时,控制杆外壁上的第一凸块能够对凸轮槽挤压,进而使转轮旋转,当操作者松开控制杆后,复位顶推弹簧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将控制杆向上顶推滑移,恢复原位,使得转轮能够被再次挤压旋转控制杆的上下滑动效果相加,使转轮旋转一定角度,让其上的恒温针组件能够正好旋转至出针孔位置,实现恒温针组件的自动切换取出;
其四:本发明中,当控制杆下移时,还能够通过第二凸块对斜槽挤压,使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封盖自动的转动移开出针孔位置,实现自动出针的同时,自动的打开封盖;
其五:本发明中,当夹板转动至挡推条位置时,能够被挡推条被动的推动而远离被夹持的恒温针组件,使得恒温针组件失去被夹持效果,让恒温针组件能够自动的从转轮取下,而随着转轮继续转动,夹板的转动限制,使得夹板的端部与挡推条逐渐远离,让夹板与挡推条能够自动的分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转轮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转轮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杆和固定筒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底壳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传动轴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凸块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恒温针组件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图8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保温筒与顶壳和底壳分开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凸环和保温筒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恒温针组件;11、推杆;12、支块;13、活塞套;14、针柄;15、针体;16、微型温度传感器;17、纽扣电池;18、电热膜;19、内管;110、外筒;111、排气管;112、横隔档;113、吸盘;114、气压限制阀;2、自动换针组件;21、控制杆;211、第一凸块;212、第二凸块;22、转轮;221、夹板;222、弹簧片;223、凸轮槽;23、复位顶推弹簧;3、顶壳;31、固定筒;32、凸环;4、保温筒;41、保温片;42、挡推条;5、底壳;51、封盖;52、传动轴;521、斜槽;6、伸缩驱动装置;7、把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如图1-图11所示,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包括自动换针组件2;
自动换针组件2包括转轮22,转轮22的中间设置有控制杆21,且转轮22的四周环绕设置有装针槽;
伸缩驱动装置6,其与转轮22上装针槽的位置相对应,伸缩驱动装置6可以是电缸;
若干个恒温针组件1,其环绕设置于转轮22上,并与转轮22的装针槽可分离的卡接;
恒温针组件1包括外筒110,外筒110的中间设置有内管19,内管19的中间滑动设置有针体15,针体15连接有推杆11,推杆11滑动穿设于外筒110上。
恒温针组件1能够装载于自动换针组件2的转轮22上,在针灸过程中,操作者只需要操作控制杆21让转轮22旋转,便能够让恒温针组件1自动的切换取出,实现取针,从而无需从传统的针袋内一一手动取针,更加方便,且提高了效率;
伸缩驱动装置6的伸长能够推动恒温针组件1的针体15伸出,使得插针能够自动的插入皮肤,伸缩驱动装置6是机械驱动,相较于人工插入的方式,机械驱动的伸出长度是可控的,进而使得手法不够熟练的医者也能够稳定的进行针灸工作,降低了针灸工作的门槛,能够增加更多的针灸工作人员;
转轮22的顶部设置有顶壳3,顶壳3的下侧设置有固定筒31,控制杆21滑动穿设于固定筒31的中间,且转轮22与固定筒31转动连接;
固定筒31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控制杆21的外壁上竖向开设有条形槽,该条形槽与凸起的结构相匹配;通过凸起对条形槽的限制和导向,让控制杆21能够稳定的上下滑动;
转轮22的中间设有圆孔,该圆孔的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凸轮槽223,凸轮槽223为上侧壁的波峰和下侧壁的波峰错开分布的波形结构,控制杆21穿设于圆孔内,且控制杆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块211,第一凸块211与凸轮槽223滑动配合;凸轮槽223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当控制杆21被按压下移时,控制杆21外壁上的第一凸块211能够对凸轮槽223挤压,进而使转轮22旋转;
控制杆21的下端设置有复位顶推弹簧23,复位顶推弹簧23的下端连接有底壳5;当操作者松开控制杆21后,复位顶推弹簧23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将控制杆21向上顶推滑移,恢复原位,使得转轮22能够被再次挤压旋转。
底壳5的中间设置有出针孔,该出针孔的位置与转轮22上装针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该出针孔的一侧设置有封盖51;控制杆21的上下滑动效果相加,使转轮22旋转一定角度,让其上的恒温针组件1能够正好旋转至出针孔位置,实现恒温针组件1的自动切换取出;
封盖51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轴52,传动轴52与底壳5的中部转动连接,且传动轴52的上端穿设于控制杆21下端的圆槽内,该圆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块212,传动轴52的外壁上设置有斜槽,该斜槽与第二凸块212滑动配合;当控制杆21下移时,还能够通过第二凸块212对斜槽挤压,使传动轴52旋转,进而带动封盖51自动的转动移开出针孔位置,实现自动出针的同时,自动的打开封盖51。
底壳5与顶壳3之间设置有保温筒4,保温筒4套设于自动换针组件2外;保温筒4与底壳5与顶壳3相配合,能够使自动换针组件2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增强对自动换针组件2的保温效果,让自动换针组件2在准备状态下保持温度;
保温筒4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且该双层中空结构内设置有保温片41;保温片41可以是聚氨酯材质。
保温筒4与底壳5与顶壳3均为可拆卸的卡接;保温筒4拆卸后,自动换针组件2完全露出,便于预先装载恒温针组件1;
顶壳3的底部设置有凸环32,凸环32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凸起,保温筒4上端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弧形槽,该弧形槽的结构与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
底壳5的四周和保温筒4的下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凸齿;
凸环32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块,保温筒4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卡槽;限位凸块与限位卡槽的连接,使得保温筒4与底壳5和顶壳3的组装位置是固定的。
转轮22上的装针槽为“U”形结构,且该装针槽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夹板221,夹板221远离装针槽中心的一侧通过弹簧片222与转轮22连接;夹板221能够在弹簧片222的弹力作用下与装针槽的另一边侧壁相配合,对恒温针组件1进行弹性夹持,让恒温针组件1能够暂时固定在转轮22上;
保温筒4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推条42,挡推条42与夹板221的位置相对应;当夹板221转动至挡推条42位置时,能够被挡推条42被动的推动而远离被夹持的恒温针组件1,使得恒温针组件1失去被夹持效果,让恒温针组件1能够自动的从转轮22取下,而随着转轮22继续转动,夹板221的转动限制,使得夹板221的端部与挡推条42逐渐远离,让夹板221与挡推条42能够自动的分开。
针体15的尾端设置有针柄14,针柄14外固定套设有活塞套13,活塞套13的外壁与内管19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活塞套13的顶部连接有推杆11,推杆11滑动穿设于外筒110顶部;针体15和针柄14能够随着活塞套13在内管19中上下滑动;
内管19的中部设置有横隔档112,横隔档112位于活塞套13的下方,且针体15滑动穿设于横隔档112的中间,内管19的一侧高于横隔档112的位置连接有排气管111,排气管111的一端穿出外筒110的外壁;
内管19的上端与外筒110的上端之间设有间距,且内管19的外径小于外筒110的内径,并且内管19与外筒110之间通过支块12固定连接;当针体15和针柄14随着活塞套13在内管19中下移时,内管19中气体能够从排气管111排出,不会进入内管19和外筒110的空腔内,同时外筒110的下端顶在皮肤上时,外界气体无法自由进入内管19和外筒110,那么,随着活塞套13的下移,内管19和外筒110的内腔空间增大,气体不增加,则内管19和外筒110的内腔会形成负压状态,让外筒110的下端由顶在皮肤上变为吸附在皮肤上,使得恒温针组件1更加稳定,不易倾倒,而且还能够形成一定的拔罐的效果;
内管19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热膜18,电热膜18可以是PET电热膜,电热膜18环绕针体15分布,且外筒110的一侧设置有微型温度传感器16和纽扣电池17;微型温度传感器16可以是微型的PT1000温度传感器,其还需要与单片机或控制器配合使用,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如高于45°,控制器控制纽扣电池17与电热膜18断电,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如40°,控制器控制纽扣电池17与电热膜18通电,实现恒温控制。
外筒110的下端设置有吸盘113;吸盘113有助于外筒110吸附于皮肤上;
外筒110的一侧设有小孔,该小孔内设置有气压限制阀114,气压限制阀114由两个相互挤压贴合的橡胶片组成;当进气压力大于两个橡胶片之间挤压的阻挡力时,则外界气体能够进入外筒110的内腔,达到防止外筒110的内腔负压过大的情况。
伸缩驱动装置6设置于顶壳3上,且伸缩驱动装置6输出端的结构与推杆11的结构相匹配;伸缩驱动装置6的伸长能够推动推杆11,使推杆11将针体15自动推出;
顶壳3的一侧设置有把柄7。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针组件1预先装载至自动换针组件2中;
S2:手握把柄7,使底壳5的出针孔对准待针灸的穴位;
S3:按压控制杆21,而后伸缩驱动装置6将恒温针组件1的针体15自动推出,插入预先对准的穴位中;
S4:将装置整体向上提起,使插入穴位的恒温针组件1与装置整体分离,而后松开控制杆21;
S5:打开恒温针组件1的通电开关,用于维持针体15的温度。
工作原理:通过拔抽从底壳5与顶壳3上取下保温筒4,让自动换针组件2露出,自动换针组件2的转轮22四周设置有“U”形结构的装针槽,将恒温针组件1预先卡入装载至装针槽内,装针槽内的夹板221能够在弹簧片222的弹力作用下与装针槽的另一边侧壁相配合,对恒温针组件1进行弹性夹持,让恒温针组件1暂时固定在转轮22上;
而后手握把柄7,使底壳5的出针孔对准待针灸的穴位;
再按压控制杆21,控制杆21被按压下移时,控制杆21外壁上的第一凸块211能够对凸轮槽223挤压,进而使转轮22旋转,当操作者松开控制杆21后,复位顶推弹簧23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将控制杆21向上顶推滑移,恢复原位,使得转轮22能够被再次挤压旋转,控制杆21的上下滑动效果相加,使转轮22旋转一定角度,让其上的恒温针组件1能够正好旋转至出针孔位置;
当夹板221转动至挡推条42位置时,能够被挡推条42被动的推动而远离被夹持的恒温针组件1,使得恒温针组件1失去被夹持效果,让恒温针组件1能够自动的从转轮22取下;
同时,当控制杆21下移时,还能够通过第二凸块212对斜槽挤压,使传动轴52旋转,进而带动封盖51自动的转动移开出针孔位置,自动的打开封盖51,让恒温针组件1能够从出针孔移出,实现恒温针组件1的自动切换取出,让恒温针组件1的外筒110的下端顶在皮肤上;
伸缩驱动装置6的开关可以设置于控制杆21上,当操作者按压控制杆21时,伸缩驱动装置6启动运行,当操作者松开控制杆21时,伸缩驱动装置6缩回,伸缩驱动装置6伸长后对恒温针组件1的推杆11推动,使针体15自动被推出,插入预先对准的穴位中;
当针体15和针柄14随着活塞套13在内管19中下移时,内管19中气体能够从排气管111排出,不会进入内管19和外筒110的空腔内,同时外筒110的下端顶在皮肤上时,外界气体无法自由进入内管19和外筒110,那么,随着活塞套13的下移,内管19和外筒110的内腔空间增大,气体不增加,则内管19和外筒110的内腔会形成负压状态,让外筒110的下端由顶在皮肤上变为吸附在皮肤上,使得恒温针组件1更加稳定,不易倾倒,而且还能够形成一定的拔罐的效果;
将装置整体向上提起,使插入穴位的恒温针组件1与装置整体分离,而后松开控制杆21;
打开恒温针组件1的通电开关,电热膜18通过后对针体15加热,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纽扣电池17与电热膜18断电,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纽扣电池17与电热膜18通电,实现恒温控制,用于维持针体15的温度。
Claims (8)
1.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换针组件(2);
自动换针组件(2)包括转轮(22),转轮(22)的中间设置有控制杆(21),且转轮(22)的四周环绕设置有装针槽;
伸缩驱动装置(6),其与转轮(22)上装针槽的位置相对应;
若干个恒温针组件(1),其环绕设置于转轮(22)上,并与转轮(22)的装针槽可分离的卡接;
恒温针组件(1)包括外筒(110),外筒(110)的中间设置有内管(19),内管(19)的中间滑动设置有针体(15),针体(15)连接有推杆(11),推杆(11)滑动穿设于外筒(110)上;
所述转轮(22)的顶部设置有顶壳(3),顶壳(3)的下侧设置有固定筒(31),控制杆(21)滑动穿设于固定筒(31)的中间,且转轮(22)与固定筒(31)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筒(31)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控制杆(21)的外壁上竖向开设有条形槽,该条形槽与所述凸起的结构相匹配;
所述转轮(22)的中间设有圆孔,该圆孔的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凸轮槽(223),凸轮槽(223)为上侧壁的波峰和下侧壁的波峰错开分布的波形结构,所述控制杆(21)穿设于所述圆孔内,且控制杆(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块(211),第一凸块(211)与凸轮槽(223)滑动配合;
所述控制杆(21)的下端设置有复位顶推弹簧(23),复位顶推弹簧(23)的下端连接有底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的中间设置有出针孔,该出针孔的位置与转轮(22)上装针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该出针孔的一侧设置有封盖(51);
封盖(51)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轴(52),传动轴(52)与底壳(5)的中部转动连接,且传动轴(52)的上端穿设于控制杆(21)下端的圆槽内,该圆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块(212),所述传动轴(52)的外壁上设置有斜槽,该斜槽与第二凸块(212)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与顶壳(3)之间设置有保温筒(4),保温筒(4)套设于自动换针组件(2)外;
所述保温筒(4)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且该双层中空结构内设置有保温片(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4)与底壳(5)与顶壳(3)均为可拆卸的卡接;
所述顶壳(3)的底部设置有凸环(32),凸环(32)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保温筒(4)上端内壁上环绕设置有弧形槽,该弧形槽的结构与所述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
所述底壳(5)的四周和保温筒(4)的下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凸齿;
所述凸环(32)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保温筒(4)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22)上的装针槽为“U”形结构,且该装针槽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夹板(221),夹板(221)远离装针槽中心的一侧通过弹簧片(222)与转轮(22)连接;
所述保温筒(4)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推条(42),挡推条(42)与夹板(221)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5)的尾端设置有针柄(14),针柄(14)外固定套设有活塞套(13),活塞套(13)的外壁与内管(19)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活塞套(13)的顶部连接有推杆(11),推杆(11)滑动穿设于外筒(110)顶部;
所述内管(19)的中部设置有横隔档(112),横隔档(112)位于活塞套(13)的下方,且针体(15)滑动穿设于横隔档(112)的中间,所述内管(19)的一侧高于横隔档(112)的位置连接有排气管(111),排气管(111)的一端穿出外筒(110)的外壁;
所述内管(19)的上端与外筒(110)的上端之间设有间距,且内管(19)的外径小于外筒(110)的内径,并且内管(19)与外筒(110)之间通过支块(12)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19)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热膜(18),电热膜(18)环绕针体(15)分布,且外筒(110)的一侧设置有微型温度传感器(16)和纽扣电池(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10)的下端设置有吸盘(113);
所述外筒(110)的一侧设有小孔,该小孔内设置有气压限制阀(114),气压限制阀(114)由两个相互挤压贴合的橡胶片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6)设置于顶壳(3)上,且伸缩驱动装置(6)输出端的结构与推杆(11)的结构相匹配;
所述顶壳(3)的一侧设置有把柄(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5822.5A CN114652606B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5822.5A CN114652606B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52606A CN114652606A (zh) | 2022-06-24 |
CN114652606B true CN114652606B (zh) | 2022-12-16 |
Family
ID=82030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75822.5A Active CN114652606B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526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44400B (zh) * | 2023-12-22 | 2024-02-27 | 法琛堂(昆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针灸针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0726A (zh) * | 2018-04-11 | 2018-08-21 | 深圳市中医院 | 针灸自动出针装置 |
CN111346006A (zh) * | 2020-03-19 | 2020-06-30 | 王扉 | 一种中医内科医疗用针灸辅助装置 |
WO2020138701A1 (ko) * | 2018-12-28 | 2020-07-02 | 주식회사 동제메디칼 | 스마트 전자식 뜸치료 시스템 |
CN112315793A (zh) * | 2020-10-12 | 2021-02-05 | 健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扎针系统、针灸套装和针灸方法 |
CN113693934A (zh) * | 2021-09-03 | 2021-11-26 | 彭家河 |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
-
2022
- 2022-03-21 CN CN202210275822.5A patent/CN1146526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0726A (zh) * | 2018-04-11 | 2018-08-21 | 深圳市中医院 | 针灸自动出针装置 |
WO2020138701A1 (ko) * | 2018-12-28 | 2020-07-02 | 주식회사 동제메디칼 | 스마트 전자식 뜸치료 시스템 |
CN111346006A (zh) * | 2020-03-19 | 2020-06-30 | 王扉 | 一种中医内科医疗用针灸辅助装置 |
CN112315793A (zh) * | 2020-10-12 | 2021-02-05 | 健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扎针系统、针灸套装和针灸方法 |
CN113693934A (zh) * | 2021-09-03 | 2021-11-26 | 彭家河 |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浅述"一种可控进针深度的针灸针";杨玉赫 等;《针灸临床杂志》;20151120;第31卷(第11期);第68-6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52606A (zh) | 2022-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652606B (zh) | 一种中医针灸科用自动插入皮肤的恒温中医针灸针 | |
CN201070445Y (zh) | 多功能拔罐 | |
TW200902109A (en) | A miniaturized injection device for medical use | |
CN106691834B (zh) | 一种艾灸时持续负压状态同步一体式留针拔罐装置和方法 | |
CN113693934A (zh) |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 |
CN205163617U (zh) | 艾灸盒 | |
CN110613610A (zh) | 一种中医内科用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装置 | |
CN209519156U (zh) | 一种中医理疗用新型拔罐器 | |
CN209004829U (zh) | 一种分体式拔罐器 | |
CN209108011U (zh) | 一种自动热磁灸罐 | |
CN112716784A (zh) | 一种悬灸装置及设备 | |
CN219783164U (zh) | 一种回旋灸艾灸盒 | |
CN219148735U (zh) | 一种拔罐器 | |
CN219230732U (zh) | 一种手握式针灸器 | |
CN214968972U (zh) | 一种便携式简易艾灸筒 | |
CN219375455U (zh) | 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 | |
CN211561072U (zh) | 一种便携式手持温灸棒 | |
CN211096024U (zh) | 一种新型穴位艾灸器 | |
CN213884235U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 | |
CN210009350U (zh) | 一种新型的拔罐艾灸器 | |
CN209827551U (zh) | 一种新型温灸装置 | |
CN213759472U (zh) |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 | |
CN217510790U (zh) | 一种手持式艾灸及刮痧装置 | |
CN213642101U (zh) | 一种智能控温的艾灸盒 | |
CN219461911U (zh) | 一种可加热手握式针灸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