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7320A -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7320A
CN114647320A CN202210565749.5A CN202210565749A CN114647320A CN 114647320 A CN114647320 A CN 114647320A CN 202210565749 A CN202210565749 A CN 202210565749A CN 114647320 A CN114647320 A CN 114647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ignals
electroencephalogram
unit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5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7320B (zh
Inventor
唐弢
丁曦
魏依娜
冯琳清
刘金标
王丽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ab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ab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ab
Priority to CN2022105657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7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7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7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51Means for maintaining electrode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61B5/256Wearable electrodes, e.g. having straps or b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91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5Details of analog processing, e.g. isolation amplifier, gain or sensitivity adjustment, filtering, baseline or drift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1Emotion or mood inpu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ensed human body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heart rate or beat, temperature of skin, facial expressions, iris, voice pitch,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Neur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syc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步骤S1: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步骤S2: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共模平均耦合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共模平均单元,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步骤S3: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进行转换,传输至用户电极;步骤S4: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射频生物无线传播技术,实现信号的自动加密、提高传输的安全性,降低线路的复杂性、提高用户舒适度,同时实现低功耗的无线传输,适用于可穿戴脑电采集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脑科学研究一直是生物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近年来,许多研究开始集中在脑电信号分析方法上,以了解大脑活动、恢复大脑的工作机制。随着神经科学、生物材料、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繁荣发展,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代。脑机接口技术为大脑和外部的交流、信息传递和控制建立了一种新型途径。脑机接口技术将大脑和外部设备直接连接,不依赖于肌肉或者其他传输神经,建立了神经组织和实体设备之间的交互桥梁,从而实现脑电信号的控制、监测、编辑、修改等作用。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信号采集、特征提取、特征分类以及外部控制等四个步骤实现其完整具体功能。采集正确且完整的脑电信号是脑机接口技术首要且至关重要的步骤,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以及微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以及成本相对低廉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在脑功能研究和脑电信号监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脑电信号通常十分微弱,幅值一般较低,环境背景中存在的共模干扰使得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很容易被淹没,因此,需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抑制脑电信号中的工频干扰,提高系统的噪声抑制性能。
与此同时,在设计可穿戴生物信号监测设备时,人类生物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现阶段,将具备监测与计算功能的芯片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中,通过软硬件结合以及数据、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给人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变化。通过可穿戴设备以用户的身体作为媒介,为数据传输提供了一个高效且安全的通信接口,通过无线体表传输实现生物数据自动加密,很好地维护了数据安全。
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以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2: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共模平均耦合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共模平均单元,通过共模平均单元将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动态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
步骤S3: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进行转换,编码和传输形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步骤S4: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通过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进行接收,解码和处理形成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斩波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一,固定增益放大单元,斩波解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中的斩波调制单元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斩波调制,以避开放大器低频部分的噪声,输出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
步骤S12:将所述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通过输入电容一和固定增益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13:将所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斩波解调制单元进行信号解调,将信号解调至原始信号频段得到原始的脑电信号;
步骤S14:将原始的脑电信号传输至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通过调节可变的增益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斩波调制单元和所述斩波解调制单元的斩波频率为16k赫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固定增益放大器,两个固定反馈电容和两个固定反馈电阻,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为60dB,带宽为30k赫兹,固定反馈电容为50fF,固定反馈电阻为100G欧姆。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两个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和两个反馈电阻,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反馈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可变增益为0dB、14dB、20dB,带宽为30K赫兹,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分别为5pF、1pF、0.5pF,反馈电阻为100G欧姆。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编码器和射频传输单元,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31: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模数转换器,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幅值、时间连续的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步骤S32:将所述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并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将所述串行的数字信号通过射频传输单元传输至传输电极,并将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进一步地,模数转换器的精度为10Bit。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单元,译码器和后端处理器,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射频接收单元,并将数字信号通过译码器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后端处理器处理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系统,包括:
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斩波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一,固定增益放大单元,斩波解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
所述斩波调制单元用于将脑电信号进行斩波调制,以避开放大器低频部分的噪声,输出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
所述输入电容一和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将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放大处理得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斩波解调制单元用于将信号解调至原始信号频段得到原始的脑电信号;
所述输入电容二和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单元用于调节可变的增益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共模平均单元:用于将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动态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
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用于将放大的脑电信号进行转换,编码和传输形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所述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编码器和射频传输单元;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幅值、时间连续的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所述编码器用于将所述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并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
所述射频传输单元用于将串行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传输电极:用于传输串行的数字信号;
用户电极:用于将串行的数字信号传输;
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用于对串行的数字信号进行接收,解码和处理形成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单元,译码器和后端处理器;
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串行的数字信号,并传输至译码器;
所述译码器用于对串行的数字信号解码并传输至后端处理器;
所述后端处理器用于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处理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先通过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传递至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通过信号放大模块的两级闭环可编程放大器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然后,将放大后的脑电信号传递至模数转换器,将转换后得到的数字信号编码后传入射频传输单元TX,经过体表传输电极AE1将该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体表传输至集成在可穿戴设备内的用户电极AE2;之后,用户电极AE2将脑电信号传入射频接收单元RX,经译码器处理后,最终将脑电信号传入后端处理器,同时,通过共模平均耦合通路中的共模平均单元,快速有效地抑制了环境中的共模干扰信号。本发明应用于脑机接口芯片中的实现同步采集与无线体表传输技术,该电路通过射频生物无线传播技术,实现了信号的自动加密、提高了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线路的复杂性、提高了用户舒适度,同时,由于体表无线传输所需的载波频率较低,实现了低功耗的无线传输,适用于可穿戴脑电采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见图1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斩波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一,固定增益放大单元,斩波解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所述斩波调制单元和所述斩波解调制单元的斩波频率为16k赫兹,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固定增益放大器,两个固定反馈电容和两个固定反馈电阻,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阻,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为60dB,带宽为30k赫兹,固定反馈电容为50fF,固定反馈电阻为100G欧姆,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两个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和两个反馈电阻,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反馈电阻。
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可变增益为0dB、14dB、20dB,带宽为30K赫兹,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分别为5pF、1pF、0.5pF,反馈电阻为100G欧姆。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中的斩波调制单元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斩波调制,以避开放大器低频部分的噪声,输出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
步骤S12:将所述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通过输入电容一和固定增益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13:将所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斩波解调制单元进行信号解调,将信号解调至原始信号频段得到原始的脑电信号;
步骤S14:将原始的脑电信号传输至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通过调节可变的增益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2: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共模平均耦合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共模平均单元,通过共模平均单元将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动态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
步骤S3: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进行转换,编码和传输形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所述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编码器和射频传输单元,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31: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模数转换器,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幅值、时间连续的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模数转换器的精度为10Bit。
步骤S32:将所述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并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将所述串行的数字信号通过射频传输单元传输至传输电极,并将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步骤S4: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通过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进行接收,解码和处理形成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单元,译码器和后端处理器,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射频接收单元,并将数字信号通过译码器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后端处理器处理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见图2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
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斩波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一,固定增益放大单元,斩波解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
所述斩波调制单元用于将脑电信号进行斩波调制,以避开放大器低频部分的噪声,输出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
所述输入电容一和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将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放大处理得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斩波解调制单元用于将信号解调至原始信号频段得到原始的脑电信号;
所述输入电容二和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单元用于调节可变的增益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共模平均单元:用于将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动态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
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用于将放大的脑电信号进行转换,编码和传输形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所述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编码器和射频传输单元;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幅值、时间连续的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所述编码器用于将所述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并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
所述射频传输单元用于将串行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传输电极:用于传输串行的数字信号;
用户电极:用于将串行的数字信号传输;
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用于对串行的数字信号进行接收,解码和处理形成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单元,译码器和后端处理器;
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串行的数字信号,并传输至译码器;
所述译码器用于对串行的数字信号解码并传输至后端处理器;
所述后端处理器用于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处理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实施例1
见图3,步骤S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Vin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斩波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一Cin1、Cin2,输入电容一Cin1、Cin2为5pF固定增益放大单元,斩波解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二Cin3、Cin4,输入电容二Cin3、Cin4为5pF,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所述斩波调制单元和所述斩波解调制单元的斩波频率为16k赫兹,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固定增益放大器A1,两个固定反馈电容Cfb1、Cfb2和两个固定反馈电阻Rfb1、Rfb2,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A1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Cfb1、Cfb2,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Cfb1、Cfb2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阻Rfb1、Rfb2,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A1的增益为60dB,带宽为30k赫兹,固定反馈电容Cfb1、Cfb2为50fF,固定反馈电阻Cfb1、Cfb2为100G欧姆,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A2,两个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C1、C2、C3和两个反馈电阻Rfb3、Rfb4,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A2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C1、C2、C3,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C1、C2、C3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反馈电阻Rfb3、Rfb4。根据采集信号的种类(脑电信号、脑皮层电信号、动作电位、场电位等)来适当调节可变的增益。
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A2的可变增益为0dB、14dB、20dB,带宽为30K赫兹,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C1、C2、C3分别为5pF、1pF、0.5pF,反馈电阻Rfb3、Rfb4为100G欧姆。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中的斩波调制单元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斩波调制,以避开放大器低频部分的噪声,输出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
步骤S12:将所述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通过输入电容一Cin1、Cin2和固定增益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13:将所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斩波解调制单元进行信号解调,将信号解调至原始信号频段得到原始的脑电信号;
步骤S14:将原始的脑电信号传输至输入电容二Cin3、Cin4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通过调节可变的增益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2: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共模平均耦合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共模平均单元,通过共模平均单元将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50赫兹)动态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来自于环境中的工频干扰会产生共模干扰信号(50赫兹),通过共模平均耦合通路中的共模平均单元,可有效抑制该共模干扰信号,例如环境中的工频噪声。由于耦合的共模干扰信号(50赫兹)与环境中的共模干扰信号(50赫兹)幅值相同且相位一致,因此环境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被消除。
步骤S3: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进行转换,编码和传输形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AE1传输至用户电极AE2
所述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ADC,编码器P2S和射频传输单元TX,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31: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模数转换器ADC,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幅值、时间连续的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模数转换器ADC的精度为10Bit。
步骤S32:将所述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器P2S进行编码并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将所述串行的数字信号通过射频传输单元TX传输至传输电极AE1,并将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AE1传输至用户电极AE2
步骤S4:通过所述用户电极AE2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通过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进行接收,解码和处理形成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单元RX,译码器S2P和后端处理器BE,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射频接收单元RX,并将数字信号通过译码器S2P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后端处理器BE处理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2: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共模平均耦合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共模平均单元,通过共模平均单元将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动态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
步骤S3: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进行转换,编码和传输形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步骤S4: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通过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进行接收,解码和处理形成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斩波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一,固定增益放大单元,斩波解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1:穿戴于颅外的搭载有脑电信号采集设备的干性主动电极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通过信号放大通路的输入端传输至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中的斩波调制单元对所述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斩波调制,以避开放大器低频部分的噪声,输出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
步骤S12:将所述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通过输入电容一和固定增益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
步骤S13:将所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斩波解调制单元进行信号解调,将信号解调至原始信号频段得到原始的脑电信号;
步骤S14:将原始的脑电信号传输至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通过调节可变的增益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斩波调制单元和所述斩波解调制单元的斩波频率为16k赫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固定增益放大器,两个固定反馈电容和两个固定反馈电阻,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容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反馈电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为60dB,带宽为30k赫兹,固定反馈电容为50fF,固定反馈电阻为100G欧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单元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两个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和两个反馈电阻,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两个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的外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反馈电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可变增益为0dB、14dB、20dB,带宽为30K赫兹,单刀三掷开关的可变反馈电容分别为5pF、1pF、0.5pF,反馈电阻为100G欧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编码器和射频传输单元,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31:将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传输至模数转换器,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幅值、时间连续的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步骤S32:将所述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并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将所述串行的数字信号通过射频传输单元传输至传输电极,并将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数转换器的精度为10Bit。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单元,译码器和后端处理器,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通过所述用户电极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射频接收单元,并将数字信号通过译码器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后端处理器处理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11.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中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斩波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一,固定增益放大单元,斩波解调制单元,输入电容二和可变增益放大单元;
所述斩波调制单元用于将脑电信号进行斩波调制,以避开放大器低频部分的噪声,输出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
所述输入电容一和所述固定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将斩波调制后的脑电信号放大处理得到初始放大的脑电信号;
所述斩波解调制单元用于将信号解调至原始信号频段得到原始的脑电信号;
所述输入电容二和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单元用于调节可变的增益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脑电信号;
共模平均单元:用于将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动态耦合至接地端和电源端;
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用于将放大的脑电信号进行转换,编码和传输形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所述信号转换及传输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编码器和射频传输单元;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幅值、时间连续的所述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所述编码器用于将所述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并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
所述射频传输单元用于将串行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电极传输至用户电极;
传输电极:用于传输串行的数字信号;
用户电极:用于将串行的数字信号传输;
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用于对串行的数字信号进行接收,解码和处理形成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单元,译码器和后端处理器;
所述射频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串行的数字信号,并传输至译码器;
所述译码器用于对串行的数字信号解码并传输至后端处理器;
所述后端处理器用于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处理得到最终的脑电信号。
CN202210565749.5A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647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749.5A CN114647320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749.5A CN114647320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320A true CN114647320A (zh) 2022-06-21
CN114647320B CN114647320B (zh) 2022-09-16

Family

ID=8199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5749.5A Active CN114647320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73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3424A (zh) * 2022-08-03 2022-09-02 之江实验室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芯片的多通道混合斩波方法及系统
CN116942169A (zh) * 2023-09-21 2023-10-27 之江实验室 微型化脑电信号放大器及脑机接口芯片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461A (zh) * 2008-12-04 2009-05-20 上海大学 脑机接口的高性能脑电信号检测电路
CN102500105A (zh) * 2011-11-29 2012-06-20 重庆大学 基于脑机接口的游戏装置及其游戏方法
KR20120076536A (ko) * 2010-11-30 2012-07-09 동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브레인 컴퓨터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무선 제어시스템
CN104571533A (zh) * 2015-02-10 2015-04-2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装置和方法
CN106843509A (zh) * 2017-03-30 2017-06-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脑机接口系统
CN206431576U (zh) * 2017-01-05 2017-08-22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智能防火家居系统
US20180039329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David M. Tumey Brain actuated control utilizing visually evoked potentials
CN108733217A (zh) * 2018-07-24 2018-11-02 高维度(深圳)生物信息智能应用有限公司 眼电信号处理电路及基于眼电的人机交互系统
CN109009887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式导航系统及方法
US20190294243A1 (en) * 2018-03-20 2019-09-26 X Development Llc Fus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machine learning for precogni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for computer control
CN111273578A (zh) * 2020-01-09 2020-06-12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Alpha波和SSVEP信号控制的实时脑控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827249A (zh) * 2021-09-28 2021-12-24 之江实验室 一种消除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多通道增益误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461A (zh) * 2008-12-04 2009-05-20 上海大学 脑机接口的高性能脑电信号检测电路
KR20120076536A (ko) * 2010-11-30 2012-07-09 동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브레인 컴퓨터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무선 제어시스템
CN102500105A (zh) * 2011-11-29 2012-06-20 重庆大学 基于脑机接口的游戏装置及其游戏方法
CN104571533A (zh) * 2015-02-10 2015-04-2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装置和方法
US20180039329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David M. Tumey Brain actuated control utilizing visually evoked potentials
CN206431576U (zh) * 2017-01-05 2017-08-22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智能防火家居系统
CN106843509A (zh) * 2017-03-30 2017-06-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脑机接口系统
US20190294243A1 (en) * 2018-03-20 2019-09-26 X Development Llc Fus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machine learning for precogni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for computer control
CN109009887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式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08733217A (zh) * 2018-07-24 2018-11-02 高维度(深圳)生物信息智能应用有限公司 眼电信号处理电路及基于眼电的人机交互系统
CN111273578A (zh) * 2020-01-09 2020-06-12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Alpha波和SSVEP信号控制的实时脑控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827249A (zh) * 2021-09-28 2021-12-24 之江实验室 一种消除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多通道增益误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N J H: "Micro EEG/ECG signal"s chopper-stabilization amplifying chip for novel dry-contact electrod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
张三锋: "低功耗生物信号采集前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王琼颖等: "基于STM32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集成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3424A (zh) * 2022-08-03 2022-09-02 之江实验室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芯片的多通道混合斩波方法及系统
CN114983424B (zh) * 2022-08-03 2022-11-15 之江实验室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芯片的多通道混合斩波方法及系统
CN116942169A (zh) * 2023-09-21 2023-10-27 之江实验室 微型化脑电信号放大器及脑机接口芯片系统
CN116942169B (zh) * 2023-09-21 2024-02-02 之江实验室 微型化脑电信号放大器及脑机接口芯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320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47320B (zh) 一种应用于脑机接口的同步采集与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US20080287061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U2014414404B2 (en) An active electrode having a closed-loop unit-gain amplifier with chopper modulation
Lee et al. A 0.8-V 82.9-$\mu $ W In-Ear BCI Controller IC With 8.8 PEF EEG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and Wireless BAN Transceiver
Yazicioglu et al. Ultra-low-power wearable biopotential sensor nodes
CN109481164B (zh)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电动轮椅控制系统
Malekzadeh-Arasteh et al. An energy-efficient CMOS dual-mode array architecture for high-density ECoG-based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Tang et al. An active concentric electrode for concurrent EEG recording and body-coupled communication (BCC) data transmission
CN110897612A (zh) 一种基于正交斩波调制的多通道人体生理信号采集前端
EP4206834A1 (en)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method
Ozols et al. EEG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asynchronous sigma-delta modulator
CN116942169B (zh) 微型化脑电信号放大器及脑机接口芯片系统
Minglong et al. Design of a high-performance EEG acquisition system for unshielded environment
CN113208606A (zh) 一种用于eeg信号采集的模拟前端afe电路
Jung et al. Dynamic-range-enhancement techniques for artifact-tolerant biopotential-acquisition ics
CN209826722U (zh) 一种表面肌电信号采集装置
Guerrero et al. Biopotential acquisition systems
Khan et al. Design of low cost and portable EMG circuitry for use in active prosthesis applications
CN110897632A (zh) 一种全无线分布式人体生理信号采集有源电极系统
CN113180723A (zh) 一种高保真无线电子听诊设备
CN115337021B (zh) 一种应用于心电采集的去除基线漂移的方法及系统
LU505148B1 (en) Subcuta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interventional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CN210749203U (zh) 一种基于采集电极的脑电波信号分析仪
CN210170047U (zh) 一种脑电波检测装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
CN215739008U (zh) 一种eeg信号通道采集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