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5397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5397A
CN114645397A CN202111529632.3A CN202111529632A CN114645397A CN 114645397 A CN114645397 A CN 114645397A CN 202111529632 A CN202111529632 A CN 202111529632A CN 114645397 A CN114645397 A CN 114645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shoe
rotating body
protrusion
washing t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96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角胜
公文由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45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9/00Brushing-type wash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洗衣机包括:洗涤槽,其用于放入被洗涤物;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洗涤槽的底部;以及底面突出部,从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具有沿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棱线。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昭62-41634号公报所记载的洗鞋机中,通过在贮存有洗涤剂和水的洗涤槽内使刷轴旋转,从而用刷清洗配置在刷轴周围的鞋。接着,洗鞋机进行将洗涤槽排水并使其高速旋转的脱水动作。洗鞋机暂停脱水动作,通过刷轴的反转使刷与鞋摩擦,由此改变鞋的朝向。之后,洗鞋机再次进行脱水动作。由此,抑制由于鞋底接触洗涤槽的槽壁面而引起的鞋的脱水不足。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特开昭62-41634号公报所记载的洗鞋机中,在刷轴反转时鞋底与槽壁面接触的情况下,由于鞋底与槽壁面的摩擦较大,因此存在即使刷与鞋摩擦,鞋的朝向也不会改变的情况。
在使用毛长较长的刷子的情况下,能够均匀地清洗鞋,另一方面,由于刷子的刚性小,因此,即使刷子与鞋摩擦,鞋的朝向也不会改变的可能性高。另一方面,如果缩短刷子的毛长而提高刷子的刚性,则有可能损伤与刷子摩擦的鞋,或者刷子无法到达与槽壁面接触的鞋而空转。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其能够抑制损伤被洗涤物,并能改变沿着洗涤槽的内周面移动的被洗涤物的朝向。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所涉及洗衣机包括:洗涤槽,其用于放入被洗涤物;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洗涤槽的底部;以及底面突出部,从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具有沿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洗衣机的立体图。
图2是洗涤槽及驱动机构的立体截面图。
图3是洗涤槽的俯视图。
图4是旋转体、轴部、刷子以及侧面突出部的立体图。
图5是在洗涤运转时从轴部侧观察的侧面突出部的主视图。
图6是在洗涤运转时以穿过轴线以及侧面突出部的顶部的垂直面剖切图4所示的构成的纵剖视图。
图7A是洗涤运转时的侧面突出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7B是洗涤运转时的侧面突出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旋转体的立体图。
图9是旋转体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A-A线的向视方向截面图。
图11是图6中旋转体旋转180度后的旋转体、轴部、刷子以及侧面突出部的立体图。
图12A是滚动动作时的侧面突出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2B是滚动动作时的侧面突出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3A是滚动动作时的底面突出部周边的放大主视图。
图13B是滚动动作时的底面突出部周边的放大主视图。
图14是滚动动作时的底面突出部周边的纵剖视图。
图15A是滚动动作时的外侧突出部周边的纵剖视图。
图15B是滚动动作时的外侧突出部周边的纵剖视图。
图16A是变形例的侧面突出部及底面突出部的放大主视图。
图16B是变形例中的侧面突出部及底面突出部的放大主视图。
图17是在图6中设置了变形例的侧面突出部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对于附图,对相同或等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洗衣机1的概略构成]
说明洗衣机1的概略构成。图1是洗衣机1的立体图。图2是洗涤槽12及驱动机构50的立体截面图。图3是洗衣机12的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图1的上下方向是洗衣机1的上下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例示对作为被洗涤物的鞋9(参照图5等)进行洗涤和脱水的洗涤脱水机。
如图1~图3所示,洗衣机1包括外箱10、上面部件20、上盖30、基座部件40、驱动机构50等。外箱10的外形为上下开口的方筒状。在外箱10的上侧设置有上面部件20,在外箱10的下侧设置有基座部件40。上盖30能够开闭开口部21,开口部21在上下方向贯通上面部件20。水槽11配置在外箱10内,且是向上方开口的有底大致圆筒状。水槽11的上端开口与开口部21连接。在水槽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水槽11内的水的排水部。
在水槽11内设有供作为被洗涤物的鞋9进入的洗涤槽12。洗涤槽12与水槽11同样也是向上方开口且有底的大致圆筒状,洗涤槽12能够相对于水槽11旋转。通过洗涤槽12的旋转中心的轴线O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洗涤槽12的底部形成有排水部,且在洗涤槽12的周壁形成有多个排水孔。在洗涤槽12的上端边缘设有平衡环14。沿上下方向贯穿平衡环14的开口是用于使鞋9从上方进出洗涤槽12内的内侧开口22。
洗衣机1包括配置在洗涤槽12的底部的旋转体13。例如,旋转体13是用于搅拌洗涤槽12内的水的圆盘状的波轮。旋转体13能够相对于洗涤槽12旋转。通过旋转体13的旋转中心的轴线与洗涤槽12的轴线O大致一致。在洗涤槽12的下方设有旋转驱动洗涤槽12和旋转体13的驱动机构50。在驱动机构50与洗涤槽12及旋转体13之间设有离合器51。通过离合器51切换驱动机构50的动力向洗涤槽12及旋转体13传递的状态和驱动机构50的动力仅向旋转体13传递的状态。
洗衣机1包括从洗涤槽12的底部向上方延伸的轴部60和从轴部60向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侧延伸的刷子61。在本例中,轴部60为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中央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能够与旋转体13一起旋转。刷子61是由从轴部60的外周面向内周面12A侧延伸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毛束构成的纵长刷子。
刷子61的上端配置于内侧开口22的下方。刷子61的下端相对于旋转体13的上表面隔开间隔地从上侧相向。刷子61的毛尖与内周面12A隔开间隔地相对。在本例中,两个刷子61在轴部60上以180度间隔设置,彼此向相反方向延伸。刷子61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说明洗衣机1的动作概要。洗衣机1具备用于控制洗衣机1的动作的控制部90。控制部90是包括CPU、RAM、ROM等的控制器,但也可以是MCU、MPU等。控制部90控制驱动机构50,从而在洗衣机1中执行以下的运转动作。
首先,在洗涤运转中,在积存有洗涤剂和水的洗涤槽12内洗涤鞋9。具体的,驱动机构50通过离合器51在洗涤槽12和旋转体13中与旋转体13连接。驱动机构50的动力被传递到旋转体13,旋转体13以轴线O为中心被旋转驱动,并且轴部60也与旋转体13—体旋转。设置于轴部60的两个刷子61也以轴线O为中心旋转。
以轴线O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与洗涤槽12的周向C大致平行。沿周向C旋转的刷子61的前端描绘的旋转轨迹T是以轴线O为中心的圆形,且比旋转体13的外周P的直径小(参照图3)。在旋转轨迹T内旋转的刷子61与位于轴部60的外周侧的鞋9接触,由此对鞋9进行洗涤。其后,洗涤剂和水从洗涤槽12的排水部和排水孔排出。
在上述的洗涤运转后,进行以下的脱水运转。具体而言,首先在排出洗涤剂和水的洗涤槽12中,与洗涤运转同样地执行使旋转体13和刷子61旋转的滚动动作。在本例的滚动作中,旋转体13和刷子61交替正转和反转规定时间或规定次数。由此,鞋9被从洗涤槽12剥下而分散,详情后述。
接着,执行使洗涤剂和水排出的洗涤槽12旋转的槽旋转动作。槽旋转动作中,驱动机构50通过离合器51在洗涤槽12和旋转体13中与洗涤槽12连接。驱动机构50的动力被传递到洗涤槽12,洗涤槽12以轴线O为中心被旋转驱动。离心力作用于洗涤槽12内的鞋9,使鞋9脱水。另外,在槽旋转动作中,驱动机构50也可以与洗涤槽12及旋转体13连接,洗涤槽12及旋转体13都被旋转驱动。
[侧面突出部100]
详细说明侧面突出部100。图4是旋转体13、轴部60、刷子61及侧面突出部100的立体图。图5是从轴部60侧观察的侧面突出部100的主视图。图6是以穿过轴线O以及侧面突出部100的顶部101A的垂直面剖切图4所示的构成的纵剖视图。图7A和图7B是洗涤运转时的侧面突出部100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轴线O侧观察侧面突出部100的状态作为侧面突出部100的正面观察。
Figure BDA0003410284020000051
所示,侧面突出部100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向洗涤槽12的中心侧突出。洗涤槽12的中心侧与轴线O侧同义。例如,侧面突出部100是固定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的、从正面观察时横向稍长的板状部件。侧面突出部100中的露出于洗涤槽12内的表面在上述洗涤运转时以及脱水运转时能够与鞋9接触。
在本例中,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相比,侧面突出部100的表面的摩擦系数形成为更大。具体而言,侧面突出部100的表面被粗糙加工,以使摩擦系数比内周面12A大。取而代之,侧面突出部100的表面或者整体也可以由摩擦系数比内周面12A高的材料、例如橡胶等弹性体形成。
如图4及图5所示,本例的侧面突出部100从轴部60侧观察为左右对称。换言之,侧面突出部100呈现与洗涤槽12的周向C对称的形状。侧面突出部100的表面包括朝向轴部60侧的正面101和朝向上侧的上表面102。
如图4和图7A所示,侧面突出部100包括右部111和左部112,该右部111和左部112是沿着洗涤槽12的周向C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向轴部60侧突出幅度大的部分。在本例中,俯视观察下,侧面突出部100的厚度随着从周向C的两端朝向中心侧,越向轴部60侧连续地隆起。正面101以周向C的中心位置为边界,包括右部111和左部112。周向C在俯视下包含顺时针方向C1(图5的向右)及逆时针方向C2(图5的向左)。右部111沿逆时针位置C2从内周面12A向轴部60侧的突出幅度大。左部112沿着顺时针方向C1,从内周面12A向轴部60侧的突出幅度大。
如图4和图6所示,侧面突出部100包括下部113,下部113是上侧比下侧更靠近洗涤槽12的中心侧的部分。在本例中,在侧视观察下,侧面突出部100的厚度从上下方向的两端越朝向中心侧越向轴部60侧连续地隆起。正面101以比上下方向中心稍微靠上侧为边界包括下部113以及上部114。下部113以其表面朝下的方式倾斜,因此其上侧比下侧靠更靠近洗涤槽12的中心侧。另外,上部114以其表面朝上的方式倾斜,因此其下侧比上侧更靠近洗涤槽12的中心侧。
如图4和图5所示,侧面突出部100包括右上表面121和左上表面122,右上表面121和左上表面122是从上端102A沿着洗涤槽12的周向C向下侧倾斜的部分。在本例中,上表面102中的周向C(图5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是侧面突出部100的上端102A。上表面102从周向C的两端朝向上端102A向上侧倾斜。上表面102从正面观察呈向上的圆弧状,但也可以是例如向上的三角形状。上表面102包括以上端102A为边界的右上表面121和左上表面122。右上表面121沿顺时针方向C1向下侧倾斜。左上表面122沿逆时针方向C2向下侧倾斜。
如图4及图6所示,侧面突出部10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刷子61的上端以下侧且设置在刷子61的下端以上侧。即,侧面突出部100的上下方向范围和刷子61的上下方向范围相互重叠。在本例中,侧面突出部100的上端102A低于刷子6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侧面突出部100的下端位于与刷子61的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旋转的刷子61的前端在横切侧面突出部100的正面侧时与正面101的大致整体隔开间隔地相对。
侧面突出部100的上端102A位于比洗涤时旋转的洗涤槽12的储存水位低的位置。在本例中,在洗涤运转时,向洗涤槽12供水到比刷子6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高的储存水位。因而,在洗涤运转时,上端102A比洗涤槽12的储存水位低。在侧面突出部100整体配置于水面下的状态下洗涤鞋9。
如图3和图6所示,侧面突出部100相比旋转体13的外周P向洗涤槽12的中心侧突出。在本例中,侧面突出部100的顶部101A是构成右部111及左部112的边界的棱线与构成下部113及上部114的边界的棱线交叉的位置。顶部101A是侧面突出部100中从内周面12A向轴部60侧的突出幅度最大的部分,换言之,是最靠近洗涤槽12的中心侧的部分。在侧面突出部100中,至少顶部101A相比外周P向洗涤槽12的中心侧突出。但是,顶部101A位于旋转轨迹T的外侧,因此旋转的刷子61不与侧面突出部100接触。
如图4及图6所示,旋转体13具有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底面突出部200。侧面突出部100的上端102A与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处于相互不同的高度。在本例中,侧面突出部100的上端102A位于比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高的位置。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位于相比侧面突出部100的顶部101A稍靠下侧的位置。底面突出部200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底面突出部200]
对底面突出部20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8是旋转体13的立体图。图9为旋转体13的俯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A-A线处的向视方向剖面图。
如图4、图8、图9所示,旋转体13的上表面包括作为从旋转体13的外周P侧朝向洗涤槽12的中心侧向下侧倾斜的斜面即第二基准面13B。在本例中,固定有轴部60的俯视圆形的凹部130设于旋转体13的上表面中央。旋转体13的上表面包括位于凹部130的外周侧的第一基准面13A和第二基准面13B。
第一基准面13A是沿着凹部130的外周延伸的水平面。第一基准面13A是旋转体13的上表面中的最低的面,且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旋转轨迹T的内侧。第二基准面13B是从旋转体13的外周P侧向下侧倾斜延伸至第一基准面13A的外周的斜面。例如,第二基准面13B是越朝向旋转体13的外周P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越大的弯曲面。第二基准面13B在俯视观察下从旋转轨迹T的内侧延伸至外侧。
如图4、
Figure BDA0003410284020000081
所示,底面突出部200具有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沿旋转体13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棱线R。在本例中,底面突出部200从第一基准面13A和第二基准面13B向上方突出。底面突出部200在以轴线O为中心大致180度的范围内以圆弧状在凹部130的外周侧延伸。换言之,底面突出部200在旋转体13的上表面在俯视下从两个刷子61中的一个朝向另一个延伸大致180度。棱线R是连结底面突出部200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且在底面突出部200的表面沿着最高的部分延伸的假想线。
沿着旋转体13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棱线R并不限定于与旋转体13的旋转方向平行的棱线R,只要是在俯视时与旋转体13的半径线L(参照图10)交叉的棱线R即可。例如,棱线R只要俯视时与半径线L交叉,则既可以是直线状,也可以是与旋转体13的旋转方向不同曲率的曲线,也可以是曲折的形状。
棱线R包括从棱线R的上端分别朝向棱线R的两端的两条部分棱线R1、R2。两条部分棱线R1、R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在本例中,棱线R的上端与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同义。棱线R包括从上端200A在顺时针方向C1上延伸的部分棱线R1和从上端200A在逆时针方向C2上延伸的部分棱线R2。
底面突出部200包括具有部分棱线R1的第一突出部201和具有部分棱线R2的第二突出部202。第一突出部201是以轴线O为中心在角度θ1的范围内从上端200A向顺时针方向C1延伸的圆弧状。部分棱线R1随着向顺时针方向C1从上端200A到旋转体13的上表面,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幅度越小,且越远离轴线O。
第二突出部202是以轴线O为中心在角度θ2的范围内沿着逆时针方向C2从上端200A延伸到旋转体13的上表面的圆弧状。部分棱线R2随着从上端200A朝向逆时针方向C2,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幅度越小,且越接近轴线O。
在本例中,第一突出部201的角度θ1为大致120度,第二突出部202的角度θ2为大致60度。因此,第一突出部201的部分棱线R1比第二突出部202的部分棱线R2长。部分棱线R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比部分棱线R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
底面突出部200设置在棱线R的至少一部分与刷子61的旋转轨迹T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本例中,棱线R整体与旋转轨迹T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参照图3)。
底面突出部200包括从棱线R朝向洗涤槽12的中心侧向下侧倾斜的内侧斜面211、从棱线R朝向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侧向下侧倾斜的外侧斜面212。在本例中,内侧斜面211从棱线R延伸到旋转体13的上表面的长度大于外侧斜面212从棱线R延伸到旋转体13的上表面的长度。因此,内侧斜面2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比外侧斜面2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
在旋转体13上设置有外侧突出部220。外侧突出部220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且设置在相比刷子61的旋转轨迹T靠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侧。在本例中,隔着轴线O而对称的两个外侧突出部220设置于旋转体13。各外侧突出部220是从第二基准面13B的外周端连续地向上方突出且沿着旋转体13的外周P延伸的圆弧状。各外侧突出部220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旋转轨迹T的外侧。
如上所述,由于轴部60与旋转体13—体地旋转驱动,因此两个刷子61相对于旋转体13的位置固定。例如,两个外侧突出部220与两个刷子61分别对应地设置。在俯视观察时,各外侧突出部220从与各刷子61隔开间隔地相对的位置向周向C的两侧延伸。另外,代替沿着旋转体13的外周P设置多个外侧突出部220,也可以沿着外周P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设置一个外侧突出部220。
外侧突出部220设在比底面突出部200的棱线R靠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侧的位置。外侧突出部220的上端位于比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低的位置。在本例中,从轴线O到外侧突出部220的距离大于从轴线O到棱线R的距离。因此,外侧突出部220与棱线R相比接近内周面12A。
作为一例,旋转体13的半径长度为210mm左右。底面突出部200的高度为85mm左右,底面突出部200的高度为从第一基准面13A到上端200A的距离。这样,在本例中,底面突出部200的高度被设计成旋转体13的半径长度的1/3以上,但底面突出部200的高度不限于此。
如图6所示,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位于比刷子61的下端高的位置。相对于此,外侧突出部220的上端位于与刷子61的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外侧突出部220的上端比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低。
另外,在旋转体13的上表面,在隔着凹部130与底面突出部200的相反侧设有两个搅拌叶片140。各个搅拌叶片140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向上方稍微突出,从凹部130的外周向旋转体13的外周P侧直线状延伸。各搅拌叶片140的上端位于比外侧突出部220低的位置。各搅拌叶片140在洗涤运转时对洗涤槽12内的水进行搅拌。
[洗涤运转的一方式]
以下说明洗衣机1的洗涤运转的一方式。如上所述,在洗涤运转中,在洗涤槽12内储存有水和洗涤剂,旋转体13和刷子61沿周向C反复进行正转和反转(参照图3,图6)。旋转体13和刷子61相对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相对地旋转。旋转的刷子61擦拭投入洗涤槽12内的鞋9的污垢。
在本例中,刷子61和搅拌叶片140在洗涤槽12内生成沿其旋转方向的水流。投入到洗涤槽12内的鞋9被该水流施力以绕轴部60移动,且因洗涤运转的离心力向轴线O的径向外侧被施力。因而,鞋9沿着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移动。而且,搅拌叶片140在与周向C交叉的径向上延伸,因此周向C的旋转时洗涤槽12内与水的接触压力相对较大。搅拌叶片140生成沿其旋转方向旋转的水涡流,即从轴线O侧观察呈环形的水涡流。
另一方面,由于底面突出部200沿着周向C延伸,因此周向C的旋转时与洗涤槽12内的水的接触压力相对较小。底面突出部200在内侧斜面211以及外侧斜面212的两侧生成与其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式旋转的水涡流,即从周向C观察时呈环状的水涡流。通过这样的水流和水涡流,鞋9在洗涤槽12内向各个方向滚动,因此刷子61能够均匀地与鞋9的表面整体接触而进行清洗。
Figure BDA0003410284020000121
所示,在洗涤运转时,沿着内周面12A移动的鞋9与侧面突出部100接触。此时,例如根据鞋9在侧面突出部100上的接触位置、与侧面突出部100接触的鞋9的姿势、作用于鞋9的水流等,鞋9的行为不同。
图5和图6例示沿着内周面12A移动的鞋9与从周向C的两端向上侧倾斜的上表面102接触的情况。详细而言,示出了向顺时针方向C1移动的鞋9与沿逆时针方向C2向下侧倾斜的左上表面122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沿顺时针方向C1移动的鞋9沿左上表面122被引导至上端102A的附近的上侧。
在本例的洗涤运转时,在比侧面突出部100高的位置具有储存水位,因此鞋9由于水中的浮力的作用而容易沿着左上表面122向上侧移动。进而,侧面突出部100能够将鞋9沿着左上表面122向上侧弹起。此时,仅鞋9中的靠近内周面12A的部分被左上表面122从下侧施力。因此,鞋9以向与内周面12A相反的一侧的轴线O侧移动的方式从侧面突出部100向斜上方弹起。
例如,在同时洗涤多只鞋9的情况下,多只鞋9相互干涉,朝向难以变化,设想鞋9容易卡入旋转体13等。在本例中,通过使与侧面突出部100接触的鞋9向上侧逃逸,使得鞋9离开旋转体13,并且在洗涤多只鞋9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相互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鞋9卡入旋转体13等。进而,能够在水中分散多只鞋9,并且使各只鞋9的朝向大幅变化,提高鞋9的清洗力。
本例的侧面突出部100的摩擦系数大于内周面12A的摩擦系数,因此鞋9容易与上表面102接触以向上侧移动。另外,图5和图6例示了旋转体13和刷子61沿顺时针方向C1旋转的情况,但在旋转体13和刷子61沿逆时针方向C2旋转的情况下,通过鞋9沿着侧面突出部100的右上表面121移动,也起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
在此,为了发挥刷子61的清洗力,优选鞋9配置在旋转轨迹T内的上下方向中央侧。在本例中,侧面突出部100的上端102A低于刷子6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由此,从侧面突出部100弹起的鞋9能够容易地移动到旋转轨迹T内的上下方向中央。
图7A和图7B示出了沿着内周面12A移动的鞋9与从周向C的两端向轴线O侧倾斜的正面101接触的情况。详细而言,图7的例子表示沿逆时针方向C2移动的鞋9钩挂于从内周面12A连续地延伸的右部111,鞋9的移动暂时停止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旋转的刷子61以将鞋9向内周面12A侧按压的方式移动。假设鞋9追随刷子61的旋转而移动时,在刷子61和鞋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小,鞋9的清洗力下降。在本例中,在旋转的刷子61和停止的鞋9之间产生相对较大的摩擦力,能够提高鞋9的清洗力。
图7B的例子表示向逆时针方向C2上移动的鞋9沿着从内周面12A连续地延伸的右部111骑上在侧面突出部100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与骑上侧面突出部100相对应地,鞋9相比内周面12A偏向轴线O侧。旋转的刷子61以与侧面突出部100之间夹着鞋9的方式移动。此时,由于鞋9在比内周面12A靠近轴线O的位置与刷61接触,因此在刷61与鞋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大,能够提高鞋9的清洗力。
本例的侧面突出部100的摩擦系数大于内周面12A的摩擦系数,因此鞋9容易钩挂或者骑上正面101。另外,图7A和图7B例示了旋转体13和刷子61在逆时针方向C2上旋转的情况,但在旋转体13和刷子61顺时针方向C1上旋转的情况下,鞋9钩挂或者骑上侧面突出部100的左部112,由此起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非突出部230设置于旋转体13的上表面中、隔着轴部60与底面突出部200相反的一侧(参照图4,图9)。非突出部230是在两个外侧突出部220之间从第二基准面13B的外周端水平地向外周P侧延伸的部位,其高度比外侧突出部220低。
如图11所示,由于洗涤运转时作用的离心力,存在鞋9在非突出部230的上侧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非突出部230随着旋转体13的旋转而接近侧面突出部100时,鞋9骑上侧面突出部100。此时,若鞋9因水中的浮力上浮,则鞋9沿着朝向上方向轴线O侧倾斜的下部113被引导至轴线O侧。由此,鞋9的朝向改变,并且使鞋9向旋转轨迹T侧移动,能够提高鞋9的清洗力。
在本例中,侧面突出部100相比旋转体13的外周P向洗涤槽12的中心侧突出。因此,沿着下部113被引导至轴线O侧的鞋9比外周P更容易向轴线O侧移动。由此,能够抑制鞋9被夹入洗涤槽12与旋转体13之间。
在洗涤运转时,存在鞋9在洗涤槽12内因自重而下沉的情况。若鞋9在洗涤槽12内下沉,则与底面突出部200的旋转体13—起旋转的底面突出部200接触,并向上方弹起。在本例中,底面突出部200的棱线R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与刷子61的旋转轨迹T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因而,底面突出部200向上方弹起,以使下沉的鞋9返回到旋转轨迹T内。由此,能够使鞋9可靠地与刷子61接触,提高鞋9的清洗力。
[脱水运转的一方式]说明洗衣机1的脱水运转的一方式。图12A和图12B是滚动动作时的侧面突出部100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3A和图13B是滚动动作时的底面突出部200周边的放大主视图。图14是滚动动作时的底面突出部200周边的纵剖视图。图15A和图15B是滚动动作时的外侧突出部220周边的纵剖视图。
如上所述,在脱水运转中,洗涤槽12排水后,执行滚动动作。此时,即使在例如被洗涤湿润的鞋底贴附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的状态那样鞋9与洗涤槽12的摩擦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像以下那样将鞋9从洗涤槽12剥离并分散。
在滚动动作时,如图12A和图12B所示,旋转体13上的鞋9随着旋转体13的旋转或者被旋转的刷子61按压,沿着内周面12A向周向C移动。在移动的鞋9与侧面突出部100接触时,与洗涤运转时同样地,鞋9的动作根据接触摩擦等而不同。
图12A和图12B例示旋转体13和刷子61在逆时针方向C2上旋转的情况。图12A的例子表示沿着内周面12A移动的鞋9碰撞到侧面突出部100的右部111的状态。在滚动动作时,与洗涤运转时不同,没有水压的影响,因而鞋9因与右部111碰撞的冲击,容易从内周面12A剥离而向轴线O侧滚动。
图12B的例子表示沿着内周面12A移动的鞋9沿着与内周面12A连续延伸的右部111而骑上侧面突出部100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在转动动作时,鞋9也不会受水压的影响,因此,鞋9随着侧面突出部100上升而改变姿势,从而容易从内周面12A剥离而向轴线O侧滚动。
这样,通过鞋9与侧面突出部100接触,能够将鞋9从洗涤槽12剥离,并且将多只鞋9以不会重叠的方式分散。另外,本例的侧面突出部100的摩擦系数比内周面12A的摩擦系数大,因此鞋9容易碰撞或骑上侧面突出部100。另外,在旋转体13和刷子61沿顺时针方向C1旋转的情况下,通过鞋9与侧面突出部100的左部112碰撞或从左部112骑上侧面突出部100,从而起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
在滚动动作时,如图13A和图13B所示,随着旋转体13的旋转,底面突出部200也向周向C移动。另外,在图13A和图13B中,为了便于理解,用棱线R示意性地表示从轴线O侧观察的底面突出部200(后述的图16、图16B也同样)。例如在鞋底强有力地贴附于洗涤槽12的内周面12A的情况下,即使旋转体13和刷子61旋转,有时鞋9也不会相对于内周面12A移动。
图13的例子示出在鞋9贴附于内周面12A而不移动的状态下,旋转体13向顺时针方向C1旋转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向顺时针方向C1移动的底面突出部200的第一突出部201与贴附于内周面12A的鞋9接触。此时,鞋9沿着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以小的坡度向上方倾斜的部分棱线R1骑上第一突出部201,由此鞋9的朝向容易向斜上方变化。通过该鞋9的方向的变化,鞋底与内周面12A的贴附被消除,鞋9从内周面12A被剥离,容易因自重而向轴线O侧滚动。
图13B的例子表示在鞋9贴附于内周面12A而不移动的状态下,旋转体13在逆时针方向C2上旋转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向逆时针方向C2移动的底面突出部200的第二突出部202与贴附于内周面12A的鞋9接触。此时,钩挂于从旋转体13的上表面以大的坡度向上方倾斜的部分棱线R2,容易相对于内周面12A在逆时针方向C2上移动,以使得鞋9被第二突出部202按压。通过该鞋9的移动,鞋底与内周面12A的贴附被消除,鞋9从内周面12A被剥离,容易因自重而向轴线O侧滚动。
这样,通过鞋9与底面突出部200接触,能够将鞋9从洗涤槽12剥离,并且将多个鞋9以不重叠的方式分散。在进一步进行滚动动作时,如图14所示,在洗涤槽12内滚动的鞋9会骑上底面突出部200。此时,鞋9容易沿着从棱线R向轴线O侧向下方倾斜的内侧斜面211滚动,或者容易沿着从棱线R向内周面12A侧向下方倾斜的外侧斜面212滚动。这样,底面突出部200通过使鞋9向洗涤槽12的内侧和外侧滚动,从而能够改变鞋9的朝向,并且分散多个鞋9。
在本例中,外侧突出部220设在比棱线R靠内周面12A侧的位置,外侧突出部220的上端比底面突出部200的上端200A低。由此,能够抑制鞋9沿着外侧斜面212向内周面12A侧滚动被外侧突出部220妨碍。
另外,在滚动动作时,如图15A所示,位于第一基准面13A的鞋9容易因离心力G而沿着朝向内周面12A向上侧弯曲的第二基准面13B向外周P侧滚动。若鞋9越过第二基准面13B向外周P侧移动,则鞋9容易骑上外侧突出部220而成为不稳定的姿势。因此,如图15B所示,例如在滚动动作中进行正转和反转的切换时,如果旋转体13的旋转被暂时停止,则鞋9从外侧突出部220落下,进而容易沿着第二基准面13B向轴线O侧滚动。这样,通过第二基准面13B和外侧突出部220都使鞋9在洗涤槽12的内侧和外侧滚动,从而改变鞋9的朝向,且能够分散多只鞋9。
如上所述,在分散有从洗涤槽12剥离的鞋9的状态下,执行使洗涤槽12旋转的槽旋转动作,因此能够有效地对鞋9进行脱水。因此,即使不缩短刷子61的毛长,也能够抑制鞋底接触洗涤槽12所导致的鞋9的脱水不足。另外,滚动动作并不限定于在槽旋转动作前执行,也可以在槽旋转动作的中途至少执行一次。
在槽旋转动作中,与洗涤槽12—起旋转的鞋9相对于停止的刷61及旋转体13相对地移动。每当槽旋转动作重复正转和反转时,与滚动动作时同样,鞋9通过第二基准面13B和外侧突出部220向洗涤槽12的内侧和外侧滚动。由此,如果朝向改变则鞋9被分散,能够更有效地执行鞋9的脱水。
[备注]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且,能够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法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例示了洗涤脱水机,但也可以进行洗涤以及脱水中的至少一种。被洗涤物并不限定于鞋9,只要是立体形状的有形物即可。洗衣机1也可以不具备侧面突出部100以及底面突出部200中的至少一者。洗衣机1也可以不具备外侧突出部220。侧面突出部100的表面也可以是与内周面12A相同的摩擦系数。
侧面突出部100、底面突出部200的数量、尺寸、形状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图16A和图16B是变形例中的侧面突出部100和底面突出部200的放大主视图。图17是在图6中设置有变形例的侧面突出部100的纵剖视图。在
Figure BDA0003410284020000181
所示的变形例中,侧面突出部100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变形例的侧面突出部100与上述实施方式(参照图4)是同样的结构,但在主视观察时是纵长的板状构件这一点上不同。另外,侧面突出部100的正面101是从侧面突出部100的下端延伸至上表面102,且朝上侧向轴线O侧倾斜的斜面。侧面突出部100的上端102A位于比刷子61的上下方向中央高,且比洗涤时旋转的洗涤槽12的储存水位高的位置。在侧面突出部100的一部分配置于水面下的状态下洗涤鞋9。
在洗涤运转时,与上述实施方式(参照图7A和图7B)同样地,旋转体13上的鞋9沿着内周面12A沿周向C移动。在本例中,当旋转体13和刷子61沿顺时针方向C1旋转时,存在鞋9采取以下的举动的情况。在图16A所示的例子中,与图7A同样地,鞋9钩挂在从内周面12A连续延伸的左部112,进行旋转的刷子61以将鞋9向内周面12A侧按压的方式移动。
接着,在图16B的例子中,在顺时针方向C1上旋转的底面突出部200接近钩挂于侧面突出部100的鞋9。此时,与图13A同样地,鞋9骑上第一突出部201,并沿着部分棱线R1向上方被引导。如图17所示,鞋9骑上侧面突出部100的同时沿着正面101向上侧被引导。鞋9被向上侧引导且向轴线O侧倾斜,从侧面突出部100向轴线O侧滚动。由此,鞋9的朝向改变,且鞋9以接近刷61的上下方向中心的方式向旋转轨迹T侧移动,能够提高鞋9的清洗力。

Claims (7)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涤槽,其用于放入被洗涤物;
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洗涤槽的底部;以及
底面突出部,从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具有沿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棱线包含从所述棱线的上端分别朝向所述棱线的两端的两条部分棱线,
所述两条部分棱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突出部包括从所述棱线朝向所述洗涤槽的中心侧向下侧倾斜的内侧斜面、从所述棱线朝向所述洗涤槽的内周面侧向下侧倾斜的外侧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轴部,设置于所述旋转体,并从所述洗涤槽的底部向上方延伸;
刷子,从所述轴部向所述洗涤槽的内周面侧延伸;
外侧突出部,从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设置在比所述刷子的旋转轨迹更靠所述洗涤槽的内周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突出部设在比所述底面突出部的所述棱线更靠所述洗涤槽的内周侧,
所述外侧突出部的上端位于比所述底面突出部的上端更低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突出部设置在所述棱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刷子的旋转轨迹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包括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侧朝向所述洗涤槽的中心侧向下侧倾斜的斜面。
CN202111529632.3A 2020-12-21 2021-12-14 洗衣机 Pending CN1146453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0952A JP2022097796A (ja) 2020-12-21 2020-12-21 洗濯機
JP2020-210952 2020-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397A true CN114645397A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9632.3A Pending CN114645397A (zh) 2020-12-21 2021-12-14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97796A (zh)
CN (1) CN11464539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97796A (ja)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10540B2 (ja) 洗濯機
JPH0718397Y2 (ja) 洗濯機の撹拌機
KR101555899B1 (ko) 세탁기용 펄세이터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세탁기
CA1227650A (en) Washing machine
TWI592537B (zh) washing machine
US20040118168A1 (en) Lift of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and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using the same
JPH04259489A (ja) ローラー型攪拌機方式洗濯機
CN114645397A (zh) 洗衣机
CN114645398A (zh) 洗衣机
JP3178967B2 (ja) 脱水兼用洗濯機
KR100465689B1 (ko) 드럼 세탁기의 리프터
KR100478875B1 (ko) 마찰롤러를 갖는 세탁기
US4545220A (en) Washing machine
JP7304323B2 (ja)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機用の回転翼盤
US6865912B2 (en) Washing machine
JP7003311B1 (ja) 洗濯機
JP2023042063A (ja) 洗濯機
WO2022034706A1 (ja)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機用の回転翼盤
KR100640878B1 (ko) 드럼세탁기의 리프터
KR920010395B1 (ko) 로울러형 교반기 방식 세탁기.
JP2023125215A (ja) 洗濯機
KR100640879B1 (ko) 드럼세탁기의 리프터
KR20040058726A (ko) 세탁기
JPS6316396Y2 (zh)
KR0126678Y1 (ko) 세탁기의 회전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