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2781A -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2781A
CN114642781A CN202210175245.2A CN202210175245A CN114642781A CN 114642781 A CN114642781 A CN 114642781A CN 202210175245 A CN202210175245 A CN 202210175245A CN 114642781 A CN114642781 A CN 114642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plate
clamping plate
fixedly arranged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52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静
屈燕艳
宋军娜
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en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1752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2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2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27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4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涉及血液穿剌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且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顶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机构,且温控机构顶部安装有辅助装置;所述温控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且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有双头螺杆,实现了使两组滑动块带动两组夹持板A同时反方向移动的效果,达到了根据患者肢体具体长度,对夹持板A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有利于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解决了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患者的肢体对其进行有效的限位固定;并且不能保证穿刺处的温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穿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一种最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病人透析时,由于要建立体外血液循环,血液温度易受室温所影响,尤其在冬天,病人更需要保暖,加上透析治疗时间一般也较长,需要4-5个小时,所以病人在这段时间一般都会进入睡眠状态,然而病人在透析过程中无意识的肢体活动或在盖被褥时,都可能因手臂移动或者被褥滑落触碰到穿刺针或者针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意外的风险。
然而,就目前传统护理装置而言,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患者的肢体对其进行有效的限位固定,导致在血液穿刺时穿刺针或者针管受到外界触碰,出现针管或针头移位的现象,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并且不能保证穿刺处的温度,导致患者肢体过凉,加深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了护理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具有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以及防护机构,能够使护理装置简单快捷的根据不同患者对其肢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患者在血液穿刺时,穿刺针管或针头出现移位的现象,并且能够简便的保证穿刺处温度,保证了患者的血液流通速度,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增强了护理装置的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具体包括:装置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基板,基板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限位架,限位架固定设置于基板顶部,且限位架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限位架内部两侧开设有两组T形滑槽;双头螺杆,双头螺杆安装于限位架内部;滑动块,滑动块两侧固定设置有T形滑块,且T形滑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架内部T形滑槽内侧;滑动块数量设置为两组,且滑动块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双头螺杆;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且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顶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机构,且温控机构顶部安装有辅助装置;所述温控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且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基板底部;螺纹杆A,螺纹杆A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固定架内部,且螺纹杆A数量设置为两组;螺纹杆A外侧固定设置有同步轮,且螺纹杆A外侧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夹板,夹板安装于螺纹杆A顶部,且夹板位于两组螺纹杆A之间。
可选地,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温控板,温控板固定设置于基板顶部两侧,且温控板数量设置为两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安装于温控板外侧;温控探头,温控探头安装于温控板内侧,且温控探头与控制模块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架,防护架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温控板顶部;固定环,固定环固定设置于防护架外侧,且固定环内侧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轮齿结构;防护轴,防护轴安装于防护架顶侧内部。
可选地,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防护板,防护板固定设置于防护轴外侧,且防护板主体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加热板,加热板固定设置于防护板内侧,且加热板与控制模块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连接孔,连接孔开设于防护板底侧内部。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架,驱动架固定设置于温控板外侧;驱动轴,驱动轴安装于驱动架内部;缺齿轮,缺齿轮固定设置于驱动轴前端,且缺齿轮缺齿角度设置为180°;缺齿轮与固定环内侧顶部与底部轮齿结构相啮合;大锥形齿轮,大锥形齿轮固定设置于驱动轴后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驱动架外侧,且第一电机与控制模块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小锥形齿轮,小锥形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一电机轴端,且小锥形齿轮与大锥形齿轮相啮合。
可选地,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板,辅助板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另一组温控板顶部;辅助杆,辅助杆固定设置于辅助板顶部;自锁杆,自锁杆滑动设置于辅助杆内部,且自锁杆后端与辅助杆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自锁杆前端顶部设置为斜边结构,且自锁杆滑动设置于连接孔内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板A,夹持板A固定设置于滑动块顶部,且夹持板A主体设置为圆弧形结构;橡胶条,橡胶条固定设置于夹持板A内侧,且橡胶条呈环形阵列设置;螺纹杆B,螺纹杆 B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夹持板A内部,且螺纹杆B顶部安装有同步轮,并且螺纹杆B数量设置为四组;横板,横板安装于两组螺纹杆B底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夹持板B,夹持板B安装于螺纹杆B外侧,且夹持板B位于两组螺纹杆B之间;夹持板B与夹持板A之间呈对称设置,且夹持板B内侧安装有橡胶条;竖轴,竖轴安装于夹持板B内部,且竖轴外侧固定设置有同步轮,并且竖轴外侧同步轮与螺纹杆B顶部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导向杆,导向杆固定设置于夹持板B底部,且导向杆滑动设置于夹持板A内部,并且导向杆底端与夹持板A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与传统护理装置相比,其装置能够简单快捷的根据不同患者对其肢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患者在血液穿刺时,穿刺针管或针头出现移位的现象,并且能够简便的保证穿刺处温度,保证了患者的血液流通速度,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增强了护理装置的实用性。
此外,通过设置有双头螺杆,实现了使两组滑动块带动两组夹持板A同时反方向移动的效果,达到了根据患者肢体具体长度,对夹持板A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有利于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利用竖轴外侧同步轮配合螺纹杆B顶部同步轮以及同步带,实现了使两组螺纹杆 B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轻松便捷将患者肢体固定于夹持板A与夹持板B之间的目的。
此外,通过设置有螺纹杆A外侧同步轮和同步带,实现了使两组螺纹杆A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螺纹杆A带动夹板上下移动的目的,起到了简单快捷将装置固定于病状边缘的作用,能够更简便的实现防止在血液穿刺时,因患者肢体移动导致穿刺针头或针管出现移位现象的效果,有利于避免因穿刺针头或针管出现移位现象对患者造成伤害。
此外,通过设置有自锁杆前端斜边结构和弹簧件以及连接孔,实现了轻松便捷对防护板进行固定的效果,实现了使患者穿刺处处于半封闭状态的效果,起到了防止外界因素造成穿刺针头或针管出现移位现象的作用。
此外,通过设置有加热板和温控探头以及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患者穿刺处进行控温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速度,防止患者穿刺处血液因温度较低导致流动速度过慢的现象发生,降低了患者因血液流通速度变化造成的疼痛感。
此外,通过设置有缺齿轮和固定环内侧顶部与底部轮齿结构,实现了使固定环带动防护架以及防护板往复滑动的效果,起到了使患者穿刺处受热更加均匀的作用;利用阵列式橡胶条,实现了增大夹持板 A和夹持板B与肢体之间缝隙的效果,起到了防止患者因肢体长时间限位,导致肢体不适的作用;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温控机构与防护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装置主体与第二固定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局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装置主体;101、基板;102、限位架;103、双头螺杆;104、滑动块;
2、第一固定装置;201、固定架;202、螺纹杆A;203、夹板;
3、温控机构;301、温控板;302、控制模块;303、温控探头;
4、防护机构;401、防护架;402、固定环;403、防护轴;404、防护板;405、加热板;406、连接孔;
5、驱动装置;501、驱动架;502、驱动轴;503、缺齿轮;504、大锥形齿轮;505、第一电机;506、小锥形齿轮;
6、辅助装置;601、辅助板;602、辅助杆;603、自锁杆;
7、第二固定装置;701、夹持板A;702、橡胶条;703、螺纹杆 B;704、横板;705、夹持板B;706、竖轴;70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10: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
装置主体1包括:基板101、限位架102、双头螺杆103与滑动块104,基板101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限位架102固定设置于基板101顶部,且限位架102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限位架102内部两侧开设有两组T 形滑槽;双头螺杆103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限位架102内部;滑动块104两侧固定设置有T形滑块,且T形滑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架102内部T形滑槽内侧;滑动块104数量设置为两组,且滑动块104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双头螺杆103;滑动块104顶部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且滑动块104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双头螺杆103,实现了使两组滑动块104带动两组夹持板A701 同时反方向移动的效果,达到了根据患者肢体具体长度,对夹持板 A701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有利于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装置主体1 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2,且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温控机构3;第一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架201、螺纹杆A202与夹板203,固定架201 固定设置于基板101底部,且固定架201主体设置为L形结构;螺纹杆 A20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固定架201内部,且螺纹杆A202数量设置为两组;螺纹杆A202外侧固定设置有同步轮,且螺纹杆A202外侧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夹板203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螺纹杆A202顶部;夹板203位于两组螺纹杆A202之间;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螺纹杆A202外侧同步轮和同步带,实现了使两组螺纹杆A202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两组螺纹杆A202带动夹板203上下移动的目的,起到了简单快捷将装置固定于病状边缘的作用,能够更简便的实现防止在血液穿刺时,因患者肢体移动导致穿刺针头或针管出现移位现象的效果;温控机构3顶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机构4,且温控机构3顶部安装有辅助装置6;温控机构3外侧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5,且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7;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架501、驱动轴502、缺齿轮503、大锥形齿轮504、第一电机505与小锥形齿轮 506,驱动架501固定设置于温控板301外侧,且驱动架501主题设置为 L形结构;驱动轴5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驱动架 501内部;缺齿轮503固定设置于驱动轴502前端,且缺齿轮503缺齿角度设置为180°;缺齿轮503与固定环402内侧顶部与底部轮齿结构相啮合;大锥形齿轮504固定设置于驱动轴502后端;第一电机505固定设置于驱动架501外侧,且第一电机505与控制模块302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小锥形齿轮506固定设置于第一电机505轴端,且小锥形齿轮 506与大锥形齿轮504相啮合;小锥形齿轮506与大锥形齿轮504之间的传动比设置为2:1;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缺齿轮503和固定环 402内侧顶部与底部轮齿结构,实现了使固定环402带动防护架401以及防护板404往复滑动的效果,起到了使患者穿刺处受热更加均匀的作用。
如图1、图3所示,温控机构3包括:温控板301、控制模块302与温控探头303,温控板301固定设置于基板101顶部两侧,且温控板301 数量设置为两组;控制模块302安装于温控板301外侧;温控探头303 安装于温控板301内侧,且温控探头303与控制模块302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加热板405和温控探头303以及控制模块302,实现了对患者穿刺处进行控温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速度,防止患者穿刺处血液因温度较低导致流动速度过慢的现象发生,降低了患者因血液流通速度变化造成的疼痛感。
如图2、图5所示,防护机构4包括:防护架401、固定环402、防护轴403、防护板404、加热板405与连接孔406,防护架401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温控板301顶部;固定环402固定设置于防护架401外侧,且固定环402内侧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轮齿结构;防护轴403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防护架401顶侧内部;防护板404固定设置于防护轴403外侧,且防护板404主体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加热板 405固定设置于防护板404内侧,且加热板405与控制模块302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连接孔406开设于防护板404底侧内部,且连接孔406数量设置为两组;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自锁杆603前端斜边结构和弹簧件以及连接孔406,实现了轻松便捷对防护板404进行固定的效果,实现了使患者穿刺处处于半封闭状态的效果,起到了防止外界因素造成穿刺针头或针管出现移位现象的作用;通过设置有缺齿轮503 和固定环402内侧顶部与底部轮齿结构,实现了使固定环402带动防护架401以及防护板404往复滑动的效果,起到了使患者穿刺处受热更加均匀的作用。
如图5、图8所示,辅助装置6包括:辅助板601、辅助杆602与自锁杆603,辅助板601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另一组温控板301顶部;辅助杆602固定设置于辅助板601顶部;自锁杆603滑动设置于辅助杆 602内部,且自锁杆603后端与辅助杆602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并且自锁杆603主体设置为L形结构;自锁杆603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自锁杆603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自锁杆603前端顶部设置为斜边结构,且自锁杆603滑动设置于连接孔406内侧;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自锁杆603前端斜边结构和弹簧件以及连接孔406,实现了轻松便捷对防护板404进行固定的效果,实现了使患者穿刺处处于半封闭状态的效果,起到了防止外界因素造成穿刺针头或针管出现移位现象的作用。
如图6、图9所示,第二固定装置7包括:夹持板A701、橡胶条 702、螺纹杆B703、横板704、夹持板B705、竖轴706与导向杆707,夹持板A701固定设置于滑动块104顶部,且夹持板A701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夹持板A701主体设置为圆弧形结构;橡胶条702固定设置于夹持板A701内侧,且橡胶条702呈环形阵列设置;螺纹杆B703 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夹持板A701内部,且螺纹杆B703顶部安装有同步轮,并且螺纹杆B703数量设置为四组;横板704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螺纹杆B703底部;夹持板B705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螺纹杆B703外侧;夹持板B705位于两组螺纹杆B703之间,且夹持板B705与夹持板A701之间呈对称设置,并且夹持板B705内侧安装有橡胶条702;竖轴706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夹持板B705内部;竖轴706外侧固定设置有同步轮,且竖轴706外侧同步轮与螺纹杆B703顶部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竖轴706顶部安装有手轮;导向杆707固定设置于夹持板B705底部,且导向杆707滑动设置于夹持板A701内部,并且导向杆707底端与夹持板A701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其具体作用为:利用竖轴706外侧同步轮配合螺纹杆B703顶部同步轮以及同步带,实现了使两组螺纹杆B703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轻松便捷将患者肢体固定于夹持板A701与夹持板B705之间的目的;利用阵列式橡胶条702,实现了增大夹持板A701和夹持板B705与肢体之间缝隙的效果,起到了防止患者因肢体长时间限位,导致肢体不适的作用;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性。
本发明提到的温控探头303(型号为B3950),可通过私人定制或者市场购买获得。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中,使用时将基板101 放置于病床边缘,转动一组螺纹杆A202带动其外侧同步轮转动,两组螺纹杆A202通过其外侧同步轮配合同步带同时转动,使得两组螺纹杆A202带动夹板203向上移动,使夹板203顶部与病床底部相贴合,从而使基板101固定于病床边缘;将患者肢体放置于夹持板A701 顶部内侧,转动双头螺杆103,双头螺杆103带动两组滑动块104同时反方向滑动,使得两组夹持板A701同时反方向移动,使得两组夹持板A701位置得到调节;转动竖轴706,竖轴706通过其外侧同步轮配合螺纹杆B703顶部同步轮以及同步带带动两组螺纹杆B703同时转动;使夹持板B705向下移动,使橡胶条702外侧与患者肢体外侧相贴合,从而使患者肢体限位固定;转动防护板404,使防护板404 对自锁杆603进行挤压,自锁杆603通过其前端斜边结构向辅助杆 602内部滑动,当防护板404底部与辅助板601顶部相贴合时,弹簧件带动自锁杆603滑入连接孔406,使得防护板404固定;实现了使患者穿刺处处于半封闭状态的效果,起到了防止外界因素造成穿刺针头或针管出现移位现象的作用;当患者穿刺处温度较低时,温控探头 303将信号传送到控制模块302,控制模块302控制加热板405以及第一电机505工作;通过设置有加热板405和温控探头303以及控制模块302,实现了对患者穿刺处进行控温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速度,防止患者穿刺处血液因温度较低导致流动速度过慢的现象发生,降低了患者因血液流通速度变化造成的疼痛感;第一电机 505带动小锥形齿轮506转动,小锥形齿轮506通过大锥形齿轮504 带动驱动轴502转动,驱动轴502带动缺齿轮503转动,缺齿轮503通过固定环402内侧顶部与底部轮齿结构带动固定环402往复移动,从而使防护架401带动防护板404以及加热板405往复滑动;起到了使患者穿刺处受热更加均匀的作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 /其他成对的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
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基板(101),基板(101)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限位架(102),限位架(102)固定设置于基板(101)顶部,且限位架(102)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限位架(102)内部两侧开设有两组T形滑槽;双头螺杆(103),双头螺杆(103)安装于限位架(102)内部;滑动块(104),滑动块(104)两侧固定设置有T形滑块,且T形滑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架(102)内部T形滑槽内侧;滑动块(104)数量设置为两组,且滑动块(104)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双头螺杆(103);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2),且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温控机构(3);所述温控机构(3)顶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机构(4),且温控机构(3)顶部安装有辅助装置(6);所述温控机构(3)外侧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5),且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架(201),固定架(201)固定设置于基板(101)底部;螺纹杆A(202),螺纹杆A(20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固定架(201)内部,且螺纹杆A(202)数量设置为两组;螺纹杆A(202)外侧固定设置有同步轮,且螺纹杆A(202)外侧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夹板(203),夹板(203)安装于螺纹杆A(202)顶部,且夹板(203)位于两组螺纹杆A(20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构(3)包括:温控板(301),温控板(301)固定设置于基板(101)顶部两侧,且温控板(301)数量设置为两组;控制模块(302),控制模块(302)安装于温控板(301)外侧;温控探头(303),温控探头(303)安装于温控板(301)内侧,且温控探头(303)与控制模块(302)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防护架(401),防护架(401)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温控板(301)顶部;固定环(402),固定环(402)固定设置于防护架(401)外侧,且固定环(402)内侧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轮齿结构;防护轴(403),防护轴(403)安装于防护架(401)顶侧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还包括:防护板(404),防护板(404)固定设置于防护轴(403)外侧,且防护板(404)主体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加热板(405),加热板(405)固定设置于防护板(404)内侧,且加热板(405)与控制模块(302)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连接孔(406),连接孔(406)开设于防护板(404)底侧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架(501),驱动架(501)固定设置于温控板(301)外侧;驱动轴(502),驱动轴(502)安装于驱动架(501)内部;缺齿轮(503),缺齿轮(503)固定设置于驱动轴(502)前端,且缺齿轮(503)缺齿角度设置为180°;缺齿轮(503)与固定环(402)内侧顶部与底部轮齿结构相啮合;大锥形齿轮(504),大锥形齿轮(504)固定设置于驱动轴(502)后端;第一电机(505),第一电机(505)固定设置于驱动架(501)外侧,且第一电机(505)与控制模块(302)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小锥形齿轮(506),小锥形齿轮(506)固定设置于第一电机(505)轴端,且小锥形齿轮(506)与大锥形齿轮(504)相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6)包括:辅助板(601),辅助板(601)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另一组温控板(301)顶部;辅助杆(602),辅助杆(602)固定设置于辅助板(601)顶部;自锁杆(603),自锁杆(603)滑动设置于辅助杆(602)内部,且自锁杆(603)后端与辅助杆(602)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自锁杆(603)前端顶部设置为斜边结构,且自锁杆(603)滑动设置于连接孔(406)内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包括:夹持板A(701),夹持板A(701)固定设置于滑动块(104)顶部,且夹持板A(701)主体设置为圆弧形结构;橡胶条(702),橡胶条(702)固定设置于夹持板A(701)内侧,且橡胶条(702)呈环形阵列设置;螺纹杆B(703),螺纹杆B(703)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夹持板A(701)内部,且螺纹杆B(703)顶部安装有同步轮,并且螺纹杆B(703)数量设置为四组;横板(704),横板(704)安装于两组螺纹杆B(703)底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还包括:夹持板B(705),夹持板B(705)安装于螺纹杆B(703)外侧,且夹持板B(705)位于两组螺纹杆B(703)之间;夹持板B(705)与夹持板A(701)之间呈对称设置,且夹持板B(705)内侧安装有橡胶条(702);竖轴(706),竖轴(706)安装于夹持板B(705)内部,且竖轴(706)外侧固定设置有同步轮,并且竖轴(706)外侧同步轮与螺纹杆B(703)顶部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导向杆(707),导向杆(707)固定设置于夹持板B(705)底部,且导向杆(707)滑动设置于夹持板A(701)内部,并且导向杆(707)底端与夹持板A(701)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CN202210175245.2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Withdrawn CN114642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5245.2A CN114642781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5245.2A CN114642781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2781A true CN114642781A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5245.2A Withdrawn CN114642781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27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3494A (zh) * 2022-08-01 2022-09-02 射阳金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力供应管道的温度测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3494A (zh) * 2022-08-01 2022-09-02 射阳金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力供应管道的温度测量装置
CN114993494B (zh) * 2022-08-01 2022-10-21 射阳金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力供应管道的温度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42781A (zh) 一种基于血液穿剌用新型护理装置
CN115779280A (zh) 一种用于风湿免疫科的红外治疗设备
CN109259944A (zh) 一种医疗用病患搬运床
CN108904195B (zh) 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整型检查床
CN205322582U (zh) 多功能组合式肢体固定器
CN108938262B (zh) 一种内科用的便于调整型病床
CN215607038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CN109172308A (zh) 一种背部护理按摩器
CN212789037U (zh) 一种内分泌科糖尿病人护理治疗盒
WO2019113867A1 (zh)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导丝、导管操控装置
CN114469580A (zh) 一种重症患者用防压疮的多功能俯卧位垫
McDonald Jr An automatic peritoneal dialysis machine: preliminary report
CN212913648U (zh) 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CN215023466U (zh) 一种血液透析穿刺用新型护理装置
CN221045159U (zh) 一种剖宫产手术辅助体位架
CN21378848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架
CN218979549U (zh) 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
CN213347127U (zh) 一种血液护理净化理疗架
CN112704779B (zh) 一种妇产科多功能输液装置
CN215689556U (zh) 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
CN215081287U (zh) 一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支架
CN219783045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手臂支具
CN218045783U (zh) 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
CN210228766U (zh) 一种肾内科透析患者护理设备
CN213465063U (zh) 高透磁的碳纤维医疗床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