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0923B -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0923B
CN114640923B CN202210559258.XA CN202210559258A CN114640923B CN 114640923 B CN114640923 B CN 114640923B CN 202210559258 A CN202210559258 A CN 202210559258A CN 114640923 B CN114640923 B CN 114640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gas switch
microphone
time period
ear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92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0923A (zh
Inventor
刘寿君
程黎辉
关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592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0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0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0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0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0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1/0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for inducing sleep or relaxation, e.g. by direct nerve stimulation, hypnosis, analgesi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耳机技术,该方法包括: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若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本申请的方法,通过按压操作使得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进而耳塞可以通过充气结构与耳道紧密接触,使得耳塞更加的密闭隔音,解决了用户的睡眠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睡眠质量,用户可以佩戴耳塞入睡。
现有技术中,用户佩戴耳塞入睡时,需要将耳塞塞入耳道中入睡。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将耳塞塞入耳道中入睡,时间长了,耳道会胀痛,从而引起用户不适,进而影响用户睡眠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解决用户的睡眠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耳塞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耳塞中的处理器,所述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位于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气囊之间,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所述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所述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所述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所述按压时间段内,所述气囊内的气体由所述气体通道输送至所述充气结构内;
若确定所述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所述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
进一步地,响应于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所述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所述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存在触摸点;其中,所述触摸点表征按压操作;
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并播放预设的音频。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麦克风、与所述麦克风对应的匹配电路、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麦克风包括位于充气结构侧的第一麦克风、以及位于气囊侧的第二麦克风;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包括: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实时监测耳道周围的第一声波波形,并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实时监测气囊周围环境的第二声波波形;
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获取到的第一声波波形和第二声波波形进行计算处理,实时生成与第一声波波形的幅度相同且与第一声波波形的相位相反的目标声波;
通过所述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输出所述目标声波;其中,所述目标声波用于抵消耳道内的第一声波波形。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睡眠监测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睡眠监测处理,包括: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惯性测量单元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并通过预设算法、PPG及配套电路,监测用户的心率值;
若确定所述运动状态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且所述心率值的下降比率达到设定值,则确定所述用户为初步睡眠状态;
根据用户的初步睡眠状态,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降低主动降噪处理的降噪强度至预设强度,并降低音频的播放音量至预设音量;
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结束所述主动降噪处理,关闭播放的音频,并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均为软胶。
进一步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的默认状态为开启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耳塞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耳塞中的处理器,所述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位于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气囊之间,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所述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所述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所述按压时间段内,所述气囊内的气体由所述气体通道输送至所述充气结构内;
关闭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所述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所述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存在触摸点;其中,所述触摸点表征按压操作;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降噪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
播放单元,用于播放预设的音频。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麦克风、与所述麦克风对应的匹配电路、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麦克风包括位于充气结构侧的第一麦克风、以及位于气囊侧的第二麦克风;所述降噪单元,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实时监测耳道周围的第一声波波形,并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实时监测气囊周围环境的第二声波波形;
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获取到的第一声波波形和第二声波波形进行计算处理,实时生成与第一声波波形的幅度相同且与第一声波波形的相位相反的目标声波;
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输出所述目标声波;其中,所述目标声波用于抵消耳道内的第一声波波形。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睡眠监测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睡眠监测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所述睡眠监测单元,包括: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惯性测量单元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并通过预设算法、PPG及配套电路,监测用户的心率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运动状态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且所述心率值的下降比率达到设定值,则确定所述用户为初步睡眠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初步睡眠状态,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降低主动降噪处理的降噪强度至预设强度,并降低音频的播放音量至预设音量;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结束所述主动降噪处理,关闭播放的音频,并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均为软胶。
进一步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的默认状态为开启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位于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气囊之间,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所述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若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本方案中,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当用户针对气囊做按压操作时,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然后将按压时间段与第一预设时间段进行比较,如果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即切断了气体通道,此时充气结构内气体的压强大于气囊内气体的压强,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进而耳塞可以通过充气结构与耳道紧密接触,使得耳塞更加的密闭隔音,解决了用户的睡眠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的功能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一个示例中,为了提高睡眠质量,用户可以佩戴耳塞入睡。现有技术中,用户佩戴耳塞入睡时,需要将耳塞塞入耳道中入睡。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将耳塞塞入耳道中入睡,时间长了,耳道会胀痛,从而引起用户不适,进而影响用户睡眠质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耳塞中的处理器,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位于充气结构与气囊之间,主体结构包括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充气结构和气囊;该方法包括:
101、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耳塞中的处理器。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包括图2(a)及图2(b),其中,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经按压操作后关闭气体开关的耳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经按压操作后打开气体开关的耳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耳塞包括充气结构1、气囊3以及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2位于充气结构1与气囊3之间,主体结构2包括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充气结构1和气囊3,气体开关系统包括气体开关,气体开关用于控制气体通道的开启或关闭,并且气体开关的默认状态为开启状态;充气结构1和气囊3均为软胶;充气结构1位于朝向耳道内的方向,即充气结构1与耳道紧密接触,气囊3位于远离耳道的方向。如图2(a)所示,经按压操作并关闭气体开关后,气囊3中的气体挤压至充气结构1内,充气结构1内气体的压强大于气囊3内气体的压强,充气结构1为充气状态、体积增大。如图2(b)所示,开启气体开关后,气囊3中的气体与充气结构1互通,此时二者的气体压强相同,充气结构1为正常状态、体积变小。
当用户将耳塞放入耳道内,处理器可以通过入耳结构以及触控检测电路,检测到耳塞位于耳道内,当用户对气囊3做按压操作时,响应于针对气囊3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在按压时间段内,由于针对气囊3的按压操作,气囊3内的气体会由气体通道挤压至充气结构内。
102、若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时间段是在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时间段,例如,第一预设时间段为2秒等。处理器将按压时间段与第一预设时间段进行比较,如果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即切断了气体通道,此时充气结构内气体的压强大于气囊内气体的压强,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进而耳塞可以通过充气结构与耳道紧密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若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本方案中,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当用户针对气囊做按压操作时,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然后将按压时间段与第一预设时间段进行比较,如果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即切断了气体通道,此时充气结构内气体的压强大于气囊内气体的压强,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进而耳塞可以通过充气结构与耳道紧密接触,使得耳塞更加的密闭隔音。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耳塞中的处理器,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位于充气结构与气囊之间,主体结构包括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充气结构和气囊;该方法包括:
201、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存在触摸点;其中,触摸点表征按压操作。
一个示例中,充气结构和气囊均为软胶。
一个示例中,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的默认状态为开启状态。
示例性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耳塞包括:20--处理器;21--麦克风及匹配电路;22--喇叭及驱动电路;23--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24--PPG及配套电路;25--无线连接功能电路;26--气体开关系统;27--入耳结构和触控监测电路;28--供电系统;29--壳体。
其中,处理器20包含主处理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主处理器内部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无线连接功能电路25,包括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连接设置的无线电路和相应的天线,主要功能是可以让用户对本申请中的耳塞进行功能、参数、舒缓的音频、降噪深度的等级以及初步入睡状态的定时等进行设置,也可以进行软件、算法等的升级。气体开关系统26,包括微型电机及其驱动电路和开关。入耳结构和触控监测电路27是检测电路,可以检测耳塞(即睡眠辅助耳塞)是否插入耳道,并可以检测是否有手指触控到该电路。由于当用户按压气囊时,手指会触控到该电路,因此入耳结构和触控监测电路27可以识别到用户按压气囊的动作。供电系统28包括电池及其充电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等。壳体29包括耳塞的外部和内部壳体,其中包括连接气囊3与充气结构1的气体连接通道。
所以,当用户按压气囊3时,入耳结构和触控监测电路27可以检测到手指的触摸点,当按压气囊3保持一定的时间(比如2s)后,处理器20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微型电机,关闭气体开关,此时连接气囊3与充气结构1的气体连接通道关闭,充气结构1内的气压保持不变,充气耳塞保持与用户外耳道的密闭接触。
202、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
示例性地,处理器可以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
203、若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时间段是在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时间段,例如,第一预设时间段为2秒等。处理器可以将按压时间段与第一预设时间段进行比较,如果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即切断了气体通道,此时充气结构内气体的压强大于气囊内气体的压强,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进而耳塞可以与耳道紧密接触。
204、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并播放预设的音频。
一个示例中,主体结构还包括麦克风、与麦克风对应的匹配电路、喇叭、以及与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麦克风包括位于充气结构侧的第一麦克风、以及位于气囊侧的第二麦克风;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包括: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第一麦克风、以及与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实时监测耳道周围的第一声波波形,并通过第二麦克风、以及与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实时监测到达气囊周围环境的第二声波波形;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获取到的第一声波波形和第二声波波形进行计算处理,实时生成与第一声波波形的幅度相同且与第一声波波形的相位相反的目标声波;通过喇叭、以及与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输出目标声波;其中,目标声波用于抵消耳道内的第一声波波形。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DSP是本发明产品的核心计算单元,它可以对来自外部的声音进行实时处理,并及时合成等幅度、反相位的声波,对外部声波进行抵消,实现主动降噪的功能。麦克风及匹配电路21至少有两套,第一套为第一麦克风、与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套为第二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其中,第一麦克风装配在靠近充气结构1的位置,用于监测实际到达用户外耳道的声音,第二麦克风装配在靠近气囊3的外置,用于监测外部声音。喇叭及驱动电路22包括喇叭、以及与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喇叭及驱动电路22的主要功效是将DSP合成的反相位声波驱动输出,用于抵消来自外部的声波,从而实现主动降噪的功效。
所以,如果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处理器可以通过第一麦克风、以及与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实时监测耳道周围的第一声波波形,并通过第二麦克风、以及与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监测到达气囊周围环境的第二声波波形。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结合获取到的第一声波波形和第二声波波形,快速计算,实时生成与第一声波波形的幅度相同且与第一声波波形的相位相反的目标声波。最后通过喇叭、以及与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输出目标声波,进而处理器通过目标声波抵消到达耳道内的第一声波波形,进而实现主动降噪功能。
205、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睡眠监测处理。
一个示例中,主体结构还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步骤205包括: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惯性测量单元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并通过预设算法、PPG及配套电路,监测用户的心率值;若确定运动状态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且心率值的下降比率达到设定值,则确定用户为初步睡眠状态;根据用户的初步睡眠状态,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开启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降低主动降噪处理的降噪强度至预设强度,并降低音频的播放音量至预设音量;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结束主动降噪处理,关闭播放的音频,并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开启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惯性测量单元23用于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例如,运动状态可以包括是否翻身等,惯性测量单元23与PPG及配套电路24一起,结合算法,可以实现睡眠监测的功能。PPG及配套电路24中的PPG为光电容积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及配套电路24包括PPG前端模块芯片、光电二极管、LED和对应的驱动电路等组成。通过PPG及配套电路24,结合预设算法,处理器可以检测用户的心率值,进而可以根据PPG及配套电路24、惯性测量单元23,结合预设算法,可以实现睡眠监测的功能。
所以,如果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处理器可以通过惯性测量单元23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并通过预设算法、PPG及配套电路,监测用户的心率值。然后判断运动状态是否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将心率值与一般情况下的心率值进行比较,如果确定运动状态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且心率值的下降比率达到设定值,则确定用户为初步睡眠状态;根据用户的初步睡眠状态,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开启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通常为毫秒级,例如第二预设时间段为50ms,使得充气结构内的部分气体输送至气囊内,进而降低充气结构内气体的气压,降低主动降噪处理的降噪强度至预设强度,并降低音频的播放音量至预设音量,进而降低该初步睡眠状态下睡眠辅助功能对用户实际睡眠的影响。最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段通常为分钟级,例如第三预设时间段为10分钟,直接结束主动降噪处理,关闭播放的音频,并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开启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使得充气耳塞内的气体流向气囊,直至充气耳塞的充气状态与气囊的充气状态相同,充气结构与用户外耳道处于宽松状态,进而减少佩戴耳塞对用户睡眠质量的影响。
举例来说,当处理器检测到用户已经进入初步睡眠状态,并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处理器20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微型电机,开启气体开关,此时连接气囊3与充气结构1的气体连接通道开启,充气结构1内的气体流向气囊3,二者的气压达到平衡,充气结构1内的气压下降,充气结构1不再与用户外耳道密闭接触,从而使用户更加舒适,有利于用户保持睡眠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存在触摸点;其中,触摸点表征按压操作。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若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并播放预设的音频。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睡眠监测处理。本方案中,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当用户针对气囊做按压操作时,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如果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即切断了气体通道,此时充气结构内气体的压强大于气囊内气体的压强,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进而耳塞可以通过充气结构与耳道紧密接触,使得耳塞更加的密闭隔音,解决了用户的睡眠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并且,本申请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主动降噪功能,还可以通过惯性测量单元、PPG及配套电路进行睡眠监测处理,进而可以在用户入睡后,打开气体开关,使得充气结构内的气压下降,充气结构不再与用户外耳道密闭接触,使得耳塞从耳中脱落,从而使用户更加舒适,避免用户因侧卧等睡眠姿势挤压到耳朵,有利于用户保持睡眠状态。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装置应用于耳塞中的处理器,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位于充气结构与气囊之间,主体结构包括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充气结构和气囊;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31,用于若确定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按压时间段内,气囊内的气体由气体通道输送至充气结构内。
关闭单元32,用于若确定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确定单元31,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11,用于响应于针对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确定入耳结构和触控检测电路存在触摸点;其中,触摸点表征按压操作。
第二确定模块312,用于确定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
一个示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降噪单元41,用于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
播放单元42,用于播放预设的音频。
一个示例中,主体结构还包括麦克风、与麦克风对应的匹配电路、喇叭、以及与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麦克风包括位于充气结构侧的第一麦克风、以及位于气囊侧的第二麦克风;降噪单元41,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411,用于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第一麦克风、以及与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实时监测耳道周围的第一声波波形,并通过第二麦克风、以及与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实时监测到达气囊周围环境的第二声波波形。
生成模块412,用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获取到的第一声波波形和第二声波波形进行计算处理,实时生成与第一声波波形的幅度相同且与第一声波波形的相位相反的目标声波。
输出模块413,用于通过喇叭、以及与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输出目标声波;其中,目标声波用于实时抵消耳道内的第一声波波形。
一个示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睡眠监测单元43,用于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睡眠监测处理。
一个示例中,主体结构还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睡眠监测单元43,包括:
第二监测模块431,用于若确定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惯性测量单元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并通过预设算法、PPG及配套电路,监测用户的心率值。
第三确定模块432,用于若确定运动状态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且心率值的下降比率达到设定值,则确定用户为初步睡眠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433,用于根据用户的初步睡眠状态,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开启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降低主动降噪处理的降噪强度至预设强度,并降低音频的播放音量至预设音量。
第二控制模块434,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结束主动降噪处理,关闭播放的音频,并控制气体开关系统开启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
一个示例中,充气结构和气囊均为软胶。
一个示例中,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的默认状态为开启状态。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塞,耳塞包括充气结构1、气囊3以及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2位于充气结构1与气囊3之间,主体结构2包括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充气结构1和气囊3;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该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2)

1.一种耳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耳塞中的处理器,所述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位于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气囊之间,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所述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所述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检测手指的触摸点;其中,所述触摸点表征按压操作;
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所述按压时间段内,所述气囊内的气体由所述气体通道输送至所述充气结构内;
若确定所述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所述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
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无线连接功能电路;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惯性测量单元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并通过预设算法、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监测用户的心率值;
若确定所述运动状态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且所述心率值的下降比率达到设定值,则确定所述用户为初步睡眠状态;
根据用户的初步睡眠状态,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降低主动降噪处理的降噪强度至预设强度,并降低音频的播放音量至预设音量;
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结束所述主动降噪处理,关闭播放的音频,并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
所述无线连接功能电路,包括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连接设置的无线电路和相应的天线,以使用户对所述耳塞进行功能、参数、舒缓的音频、降噪深度的等级以及初步入睡状态的定时进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并播放预设的音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麦克风、与所述麦克风对应的匹配电路、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麦克风包括位于充气结构侧的第一麦克风、以及位于气囊侧的第二麦克风;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包括:
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实时监测耳道周围的第一声波波形,并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实时监测到达气囊周围环境的第二声波波形;
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获取到的第一声波波形和第二声波波形进行计算处理,实时生成与第一声波波形的幅度相同且与第一声波波形的相位相反的目标声波;
通过所述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输出所述目标声波;其中,所述目标声波用于抵消耳道内的第一声波波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均为软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的默认状态为开启状态。
6.一种耳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耳塞中的处理器,所述耳塞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位于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气囊之间,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所述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耳塞位于用户的耳道内,响应于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所述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其中,在所述按压时间段内,所述气囊内的气体由所述气体通道输送至所述充气结构内;
关闭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按压时间段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则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关闭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以使所述充气结构保持充气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气囊的按压操作,通过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确定所述入耳结构和所述触控检测电路存在触摸点;其中,所述触摸点表征按压操作;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时间段;
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
所述装置还包括睡眠监测单元;
所述睡眠监测单元,包括: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惯性测量单元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并通过预设算法、光电容积描记法(PPG)及配套电路,监测用户的心率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运动状态位于预设的睡眠姿势集合中且所述心率值的下降比率达到设定值,则确定所述用户为初步睡眠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初步睡眠状态,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降低主动降噪处理的降噪强度至预设强度,并降低音频的播放音量至预设音量;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结束所述主动降噪处理,关闭播放的音频,并控制所述气体开关系统开启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
无线连接功能电路,包括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连接设置的无线电路和相应的天线,以使用户对所述耳塞进行功能、参数、舒缓的音频、降噪深度的等级以及初步入睡状态的定时进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降噪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进行主动降噪处理;
播放单元,用于播放预设的音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麦克风、与所述麦克风对应的匹配电路、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麦克风包括位于充气结构侧的第一麦克风、以及位于气囊侧的第二麦克风;所述降噪单元,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气体开关已关闭,则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对应的第一匹配电路实时监测耳道周围的第一声波波形,并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以及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匹配电路实时监测到达气囊周围环境的第二声波波形;
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获取到的第一声波波形和第二声波波形进行计算处理,实时生成与第一声波波形的幅度相同且与第一声波波形的相位相反的目标声波;
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喇叭、以及与所述喇叭对应的驱动电路输出所述目标声波;其中,所述目标声波用于抵消耳道内的第一声波波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均为软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通道对应的气体开关的默认状态为开启状态。
11.一种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结构、气囊以及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位于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气囊之间,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所述处理器、入耳结构、触控检测电路、气体开关系统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充气结构和所述气囊;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59258.XA 2022-05-23 2022-05-23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4640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9258.XA CN114640923B (zh) 2022-05-23 2022-05-23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9258.XA CN114640923B (zh) 2022-05-23 2022-05-23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0923A CN114640923A (zh) 2022-06-17
CN114640923B true CN114640923B (zh) 2022-09-06

Family

ID=8195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9258.XA Active CN114640923B (zh) 2022-05-23 2022-05-23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092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2451U (zh) * 2014-12-12 2015-06-11 Zi-Guo Ding 充氣式耳塞
CN106375892A (zh) * 2015-07-21 2017-02-01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贴合使用者的耳道的耳塞套
CN208940193U (zh) * 2018-11-25 2019-06-04 惠州市成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机耳机接口携带的充电蓝牙耳机
CN110825235A (zh) * 2019-11-15 2020-02-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睡眠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11509275U (zh) * 2020-04-22 2020-09-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12022122A (zh) * 2020-09-29 2020-12-0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睡眠监测耳机
CN112741594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睡眠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3990967U (zh) * 2020-10-30 2021-08-17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撑可调式充气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6635B2 (en) * 2007-12-25 2012-12-04 Personics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ssage alert and delivery using an earpiece
EP3954281A1 (en) * 2014-07-30 2022-02-16 Valencell, Inc.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devices with adjustable stability
CN105979427A (zh) * 2016-07-19 2016-09-28 华峰君 一种节能式智能耳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2451U (zh) * 2014-12-12 2015-06-11 Zi-Guo Ding 充氣式耳塞
CN106375892A (zh) * 2015-07-21 2017-02-01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贴合使用者的耳道的耳塞套
CN208940193U (zh) * 2018-11-25 2019-06-04 惠州市成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机耳机接口携带的充电蓝牙耳机
CN112741594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睡眠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0825235A (zh) * 2019-11-15 2020-02-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睡眠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11509275U (zh) * 2020-04-22 2020-09-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12022122A (zh) * 2020-09-29 2020-12-0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睡眠监测耳机
CN213990967U (zh) * 2020-10-30 2021-08-17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撑可调式充气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0923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9931B (zh) 听力保护耳机及其听力保护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37579B (zh) 入耳式有源降噪耳机
US20220335924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occlusion effect of earphone,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8605189A (zh) 双耳助听操作
KR101129882B1 (ko) 골 전도 기반 이어폰, 헤드폰 및 이를 이용한 미디어 기기 조작 방법
JP6360633B2 (ja) イヤーカナルマイクを内蔵するブルートゥースイヤーセットとその制御方法
CN113826157B (zh) 用于耳戴式播放设备的音频系统和信号处理方法
US20100232612A1 (en) On-Site, Custom Fitted Hearing Equalizer
US20190028789A1 (en) Earphones for Measuring and Entraining Respiration
CN211509275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WO2017143712A1 (zh) 自动调整音量的耳机及耳机自动调整音量的方法
WO2021103260A1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耳机
US20220417635A1 (en) Voice controlled venting for insert headphones
WO2021255415A1 (en) Wear detection
CN114640923B (zh) 耳塞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JP3890767B2 (ja) 補聴器等の耳装着用外来音処理装置
CN109511036B (zh) 一种耳机自动静音方法及可自动静音的耳机
WO2017143713A1 (zh) 自动调整音量的耳机及耳机自动调整音量的方法
CN113873382A (zh) 耳机控制方法、耳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55935A (zh) 一种睡眠降噪耳机及其自动调节降噪级别的方法
US11882405B2 (en) Acoustic earwax detection
US20230283967A1 (en) Bone conduction and air conduction hearing aid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1141067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inging
CN114630223B (zh) 一种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方法及听戴式设备
WO2023093412A1 (zh) 主动降噪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