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0592B -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0592B
CN114640592B CN202011490379.0A CN202011490379A CN114640592B CN 114640592 B CN114640592 B CN 114640592B CN 202011490379 A CN202011490379 A CN 202011490379A CN 114640592 B CN114640592 B CN 114640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k clipping
area
preset
cdn nod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03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0592A (zh
Inventor
张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03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0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0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0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0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0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32Metric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通过该种方式,以最小的成本完成CDN节点带宽规划,避免带宽浪费和成本过高增长。

Description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商从电信运营商或代理商那里采购的节点一般都有各种计费方式、如95计费、包端口、流量点等,由于包端口、流量点的付费带宽一般都可以较好的控制,所以本专利的策略主要是针对95计费类型的CDN节点。
95计费,是以自然月为单位,取出所有带宽值,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后,去掉值最高的5%,剩下的最大带宽就是计费带宽作为DN服务商向运营商或者代理商的付费带宽。一般的CDN服务商都希望严格控制5%的付费带宽值,即在CDN节点上5%以内的时间点上的带宽尽可能使用的高,5%以外的带宽尽可能的低,如图1所示。图1中示出了一种5%以内的时间点上的带宽非常高,超过5%时间点的带宽则直线降低的示意图。付费带宽为超过时间点5%以后,最高带宽值。
目前而言,由于各种波动因素,如网民量级等,使得CDN服务商均不能很好的对5%免费时间点内的带宽进行规划。进而导致月底最容易造成成本突增,又或者因为规划不当,导致带宽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终止条件包括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是否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包括:
获取预设周期内已使用的削峰面积,以及已使用时长;
根据已使用的削峰面积和已使用时长,确定历史单位时间内使用的削峰面积平均值;
根据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
当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时,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否则,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不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具体包括:
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第k个CDN节点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根据第k个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确定预设区域对应的第k+1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k+1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第k+1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第k+1时长;
当第k+1时长大于或者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将第k+1时长替换掉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作为当前基准时长,其中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为依据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的使用的时长;
当所有CDN节点均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确定最终获取的基准时长所对应的CDN节点为当前最优CDN节点,其中,k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总数的正整数,k初始取值为1,依次递进取值。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包括: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以及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原始带宽规划值、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具体包括:
对每一个CDN节点进行新的一次调整时,对应的带宽规划值自增预设数值。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有CDN节点均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所获取的使用时长均小于或等于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时,方法还包括:
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整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便后续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应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ND节点中,确定新的当前最优CDN节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之前,方法还包括:
筛除当前带宽规划值已经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的CDN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处理单元,用于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终止条件包括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该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CDN节点带宽规划值确定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介绍的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介绍的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采用“贪心”算法,给每个CDN节点提升带宽规划值,并从中获取最优CDN节点,基于该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也即是确定如果仅提升最优CDN节点的带宽规划值,所获取的预设区域内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是否可以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如果可以,则仅提升该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即可。如果本次获取的最优CDN节点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则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至获取的某一个最优CDN节点能够满足上述要求。通过该种方式,以最小的成本完成CDN节点带宽规划,避免带宽浪费和成本过高增长。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时,即,终止条件中所包括的所有CDN节点最终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均超过带宽规划值上限(超过规划值上限,对带宽质量和CDN节点的状态有影响),那么任何规划都不存在意义,也需要终止带宽规划。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95计费带宽规划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具体的,剩余削峰面积,实际上就是每一个CDN节点在一个周期内所对应的子剩余削峰面积的总和。
以95计费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按每5分钟统计一次,取5分钟带宽的平均值作为一个点。这样一个周期内会得到很多流量峰值点。然后把流量峰值点中最高的5%的点去掉,按照剩下(100-5)%来计算费用。削峰面积,可以理解为带宽规划值与预设带宽规划值上限之间高度,乘以预设周期内的所有点数,再乘以5%所得到的面积。具体参见图1中的黑色区域,可以理解为一个CDN节点对应的整体削峰面积。剩余削峰面积,就是除去已经使用的,所剩下的削峰面积。那么一个预设区域内的剩余削峰面积,就是所有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累加和。
假设预设周期为30天,那么,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可以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
30×24×60÷5×0.05=432 (公式1)
即,总点数为432个。
在使用网络流量时,可以事先设定带宽规划值为plan,超过plan的点数作为已使用的点数,定义为used_pot;将预设带宽规划上限值记为max_bandwidth,例如CDN节点从物理角度而言,90%(即预设带宽规划值上限)是跑的最高的带宽(超过这个值对带宽质量和CDN节点的状态有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预设带宽规划值上限定义为90%。
CDN节点对应的子剩余削峰面积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remaining_area[k]=(max_bandwidth-plan)×(432-used_pot) (公式2)
CDN节点已使用的子削峰面积为:
used_area[k]=(max_bandwidth-plan)×used_pot (公式3)
那么,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剩余削峰面积,就为通过公式2计算得出的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子剩余削峰面积的总和。
具体可以采用公式4表示:
其中,k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N为CDN节点总数。
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即是最初设定的带宽规划值。
步骤220,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具体的,终止条件为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的计算方式参见步骤210中所介绍的步骤,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可选的,如果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不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而且,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也没有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如下步骤,具体参见图3所示:
步骤2201,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
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和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等均符合终止条件,则不再本实施例考虑的范围内,因此不再过多说明。
可选的,在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是否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获取预设周期内已使用的削峰面积,以及已使用时长;
根据已使用的削峰面积和已使用时长,确定历史单位时间内使用的削峰面积平均值;
根据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
当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时,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否则,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不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
具体的,对于预设周期内已使用的削峰面积,即为如公式3所获取的每一个CDN节点已使用的子削峰面积总和。具体可以采用公式5表示:
已使用的时长则是在预设周期内,已经经过的单位时间总数。例如,以t1表示已使用的时长,T表示预设周期。
根据P和t1可以获取历史单位时间内使用的削峰面积平均值,参见公
式6:
其中,A为削峰面积平均值。
而根据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时,参见公式7所示:
其中,t2为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
当t2小于T-t1时,则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不能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否则,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
通过上述方式就可以根据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确定预设区域是否满足终止条件。
在另一种情况中,还需要确定当前CDN节点所对应的带宽规划值是否都已经超过了预设规划值上限,如果超过了,同样符合终止条件。即,只有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同时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才会执行如下操作:
首先,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可选的,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对每一个CDN节点进行新的一次调整时,对应的带宽规划值自增预设数值。
例如,newplan[i]=plan[i]+add;add可以是任何数值,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来说,add的值越小越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add首先设置为1。
然后,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
可选的,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当第k个CDN节点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根据第k个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确定预设区域对应的第k+1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k+1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第k+1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第k+1时长;
当第k+1时长大于或者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将第k+1时长替换掉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作为当前基准时长,其中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为依据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的使用的时长;
当所有CDN节点均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确定最终获取的基准时长所对应的CDN节点为当前最优CDN节点,其中,k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总数的正整数,k初始取值为1,依次递进取值。
为了和其他节点调整带宽规划值后所计算得到的预设区域内的剩余削峰面积进行区别,同时,也为了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进行区别,因此这里定义,调整第k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所得到的预设区域内当前的剩余削峰面积为第k+1剩余削峰面积。即,如果k等于1,则获取到的是第二剩余削峰面积。
可选的,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包括: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以及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原始带宽规划值、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具体的,计算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和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的过程,实际已在上文中做了原理性描述,具体参见上文。仅仅是根据实际计算对象替换公式2或公式3中的参数即可。因此,这里不再过多描述。
而关于确定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例如第k+1剩余削峰面积,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
第k+1剩余削峰面积=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k)
+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k)(公式8)
通过公式8,可以获取每一个CDN节点调整带宽规划值后,预设区域对应的剩余削峰面积,即第k+1剩余削峰面积。
然后根据第k+1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第k+1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第k+1时长。
当第k+1时长大于或者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将第k+1时长替换掉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作为当前基准时长。
其中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为依据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的剩余使用时长,即上文所提及的T-t1。
例如,当k=1时,计算第二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t21,如果t21大于或者等于T-t1时,将t21作为基准时长。当k=2时,计算第三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t22,如果t22大于或者等于t21,则将t22作为基准时长,否则,依然将t21作为基准时长。依次类推,当所有CDN节点均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确定最终获取的基准时长所对应的CDN节点为当前最优CDN节点。
可选的,在另一种情况中,还可能存在执行上述操作后,不能获取到最优CDN节点的情况。即所有CDN节点均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所获取的使用时长均小于或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那么,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整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便后续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应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ND节点中,确定新的最优CDN节点。
即,add=add+h,例如h为1。
add增加后,new plan[i]=plan[i]+add。然后,重新执行与上述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相同或类似操作,来确定一个新的最优CDN节点。
步骤2202,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具体的,如上文所介绍的,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可以包括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当前最优CDN节点已经使用的点数,以及当前最优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
而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确定)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的过程同上文类似,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220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筛除当前带宽规划值已经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的CDN节点。具体原因在于,已经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的CDN节点将没有调整规划值的余地。即超过预设规划值,对带宽质量和CDN节点的状态有影响。因此,需要剔除掉这些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采用“贪心”算法,给每个CDN节点提升带宽规划值,并从中获取最优CDN节点,基于该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也即是确定如果仅提升最优CDN节点的带宽规划值,是否可以保证预设区域内的剩余削峰面积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如果可以,则仅提升该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即可。如果本次获取的最优CDN节点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则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至获取的某一个最优CDN节点能够满足上述要求。通过该种方式,以最小的成本完成CDN节点带宽规划,避免带宽浪费和成本过高增长。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时,即,终止条件中所包括的所有CDN节点最终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均超过带宽规划值上限(超过规划值上限,对带宽质量和CDN节点的状态有影响),那么任何规划都不存在意义,也需要终止带宽规划。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401和处理单元402。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处理单元402,用于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终止条件包括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可选的,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获取预设周期内已使用的削峰面积,以及已使用时长;
根据已使用的削峰面积和已使用时长,确定历史单位时间内使用的削峰面积平均值;
根据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
当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时,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否则,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不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
可选的,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第k个CDN节点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根据第k个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确定预设区域对应的第k+1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k+1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第k+1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第k+1时长;
当第k+1时长大于或者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将第k+1时长替换掉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作为当前基准时长,其中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为依据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的使用的时长;
当所有CDN节点均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确定最终获取的基准时长所对应的CDN节点为当前最优CDN节点,其中,k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总数的正整数,k初始取值为1,依次递进取值。
可选的,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包括: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
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以及当前最优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原始带宽规划值、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可选的,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对每一个CDN节点进行新的一次调整时,对应的带宽规划值自增预设数值。
可选的,处理单元402还用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整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便后续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应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ND节点中,确定新的最优CDN节点。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筛除单元403,用于筛除当前带宽规划值已经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的CDN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带宽规划装置中各功能部件所执行的功能均已在图2和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装置,采用“贪心”算法,给每个CDN节点提升带宽规划值,并从中获取最优CDN节点,基于该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也即是确定如果仅提升最优CDN节点的带宽规划值,是否可以保证预设区域内的剩余削峰面积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如果可以,则仅提升该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即可。如果本次获取的最优CDN节点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则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至获取的某一个最优CDN节点能够满足上述要求。通过该种方式,以最小的成本完成CDN节点带宽规划,避免带宽浪费和成本过高增长。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时,即,终止条件中所包括的所有CDN节点最终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均超过带宽规划值上限(超过规划值上限,对带宽质量和CDN节点的状态有影响),那么任何规划都不存在意义,也需要终止带宽规划。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其他用户接口503。CDN节点带宽规划值确定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
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5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5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终止条件包括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可选的,获取预设周期内已使用的削峰面积,以及已使用时长;
根据已使用的削峰面积和已使用时长,确定历史单位时间内使用的削峰面积平均值;
根据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
当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时,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否则,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不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
可选的,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第k个CDN节点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根据第k个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确定预设区域对应的第k+1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k+1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第k+1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第k+1时长;
当第k+1时长大于或者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将第k+1时长替换掉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作为当前基准时长,其中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为依据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的使用的时长;
当所有CDN节点均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确定最终获取的基准时长所对应的CDN节点为当前最优CDN节点,其中,k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总数的正整数,k初始取值为1,依次递进取值。
可选的,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包括: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以及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原始带宽规划值、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可选的,对每一个CDN节点进行新的一次调整时,对应的带宽规划值自增预设数值。
可选的,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整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便后续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应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ND节点中,确定新的最优CDN节点。
可选的,筛除当前带宽规划值已经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的CDN节点。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可以是如图5中所示的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可执行如图2和图3中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2和图3所示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2和图3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侧执行的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CDN节点带宽规划值确定程序,以实现以下在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侧执行的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的步骤:
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终止条件包括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可选的,获取预设周期内已使用的削峰面积,以及已使用时长;
根据已使用的削峰面积和已使用时长,确定历史单位时间内使用的削峰面积平均值;
根据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
当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时,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否则,确定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不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
可选的,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第k个CDN节点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根据第k个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确定预设区域对应的第k+1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k+1剩余削峰面积,以及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第k+1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第k+1时长;
当第k+1时长大于或者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将第k+1时长替换掉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作为当前基准时长,其中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为依据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的使用的时长;
当所有CDN节点均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确定最终获取的基准时长所对应的CDN节点为当前最优CDN节点,其中,k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总数的正整数,k初始取值为1,依次递进取值。
可选的,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包括: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以及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原始带宽规划值、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可选的,对每一个CDN节点进行新的一次调整时,对应的带宽规划值自增预设数值。
可选的,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整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便后续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应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ND节点中,确定新的最优CDN节点。
可选的,筛除当前带宽规划值已经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的CDN节点。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所述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为所述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子剩余削峰面积的总和,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子剩余削峰面积依据预设带宽规划值上限、设定带宽规划值、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使用的点数计算得到;
当根据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所述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所述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其中,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根据所述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所述终止条件包括所述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所述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是否能够支撑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已使用的削峰面积,以及已使用时长;
根据所述已使用的削峰面积和已使用时长,确定历史单位时间内使用的削峰面积平均值;
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所述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
当所述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否则,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不能够支撑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具体包括:
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
当第k个CDN节点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根据第k个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第k+1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所述第k+1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所述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所述第k+1剩余削峰面积所能使用的第k+1时长;
当所述第k+1时长大于或者等于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时,将所述第k+1时长替换掉之前已获取的基准时长,作为当前基准时长,其中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为依据所述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与所述削峰面积平均值,确定的使用的时长;
当所有CDN节点均按照所述第一预设规则,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确定最终获取的基准时长所对应的CDN节点为当前所述最优CDN节点,其中,k为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总数的正整数,k初始取值为1,依次递进取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包括:预设规划值上限、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所述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
根据所述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规划值上限、所述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已经使用的点数,以及所述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所述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所述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原始带宽规划值、所述预设规划值上限、所述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经使用的点数,确定所述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
根据所述第一子剩余削峰面积、所述第二子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所述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具体包括:
对每一个CDN节点进行新的一次调整时,对应的带宽规划值自增预设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有CDN节点均调整与之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后,所获取的使用时长均小于或等于首次获取的基准时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整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以便后续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应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ND节点中,确定新的最优CDN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调整每一个CDN节点对应的带宽规划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筛除当前带宽规划值已经超过所述预设规划值上限的CDN节点。
8.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以及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所述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为所述预设区域内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子剩余削峰面积的总和,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子剩余削峰面积依据预设带宽规划值上限、设定带宽规划值、预设周期内免费使用带宽对应的总点数以及已使用的点数计算得到;
处理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所述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直至当根据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和/或与所述预设区域中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确定所述预设区域满足终止条件时结束;
其中,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整所有CDN节点当前对应的带宽规划值,并从所有经过调整带宽规划值后的CDN节点中,确定当前最优CDN节点;根据所述当前最优CDN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以及第一剩余削峰面积,更新所述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所述终止条件包括所述预设区域当前剩余削峰面积能够支撑预设周期内的剩余时长,和/或每一个CDN节点当前对应的规划值均超过预设规划值上限;所述第一剩余削峰面积为在CDN节点带宽规划周期内首次获取CDN节点的剩余削峰面积时,所有CDN节点对应的当前剩余削峰面积。
9.一种CDN节点带宽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CDN节点带宽规划值确定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
CN202011490379.0A 2020-12-16 2020-12-16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40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379.0A CN114640592B (zh) 2020-12-16 2020-12-16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379.0A CN114640592B (zh) 2020-12-16 2020-12-16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0592A CN114640592A (zh) 2022-06-17
CN114640592B true CN114640592B (zh) 2024-04-19

Family

ID=8194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0379.0A Active CN114640592B (zh) 2020-12-16 2020-12-16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05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375A (zh) * 2017-03-27 2017-09-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dn网络带宽资源的错峰调度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CN11008672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046A (zh) * 2018-02-27 2019-11-22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n网络中节点服务器带宽资源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0493047A (zh) * 2018-02-27 2019-11-22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cdn网络中节点服务器带宽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375A (zh) * 2017-03-27 2017-09-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dn网络带宽资源的错峰调度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CN11008672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046A (zh) * 2018-02-27 2019-11-22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n网络中节点服务器带宽资源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0493047A (zh) * 2018-02-27 2019-11-22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cdn网络中节点服务器带宽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RU关键技术及创新;王永贵等;中兴通讯技术;2018071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0592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3320B (zh) 基于云网关的api灰度发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0096318B (zh)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任务卸载方法及装置
US8600850B2 (en) Feedback loop for dynamic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US20130031279A1 (en) Deferred transfer of content to optimize bandwidth usage
US8693499B2 (en) Dynamic adjustment of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an in-progress media session
US8681725B2 (en) System imposed throttled transmission
US11689669B2 (en) Quota allocation to subscribers based on consumption speed, location, allowance, or combinations of the same
CN114490566B (zh) 集群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5732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402851B (zh) 一种数据恢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666793B2 (en) Distributing reauthorization time in the event of tariff time change
WO201516136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quota determination for shared resources
CN114006821B (zh) 一种业务范围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271288A1 (en) Controlling the pre-delivery of content to a mobile device
CN114640592B (zh)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85618B (zh) 一种网络性能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654879A (zh) 业务推送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6698B (zh) 一种小文件数据重构恢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915559B (zh) Cdn节点带宽规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76570B (zh) 一种厚置备卷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20208B (zh) 数据垃圾回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502696B (zh) 一种升级安装包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90058798A1 (en)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subscription integration system
CN108075944B (zh) 一种网络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6720172B (zh) 系统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