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9888A -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9888A
CN114629888A CN202210270312.9A CN202210270312A CN114629888A CN 114629888 A CN114629888 A CN 114629888A CN 202210270312 A CN202210270312 A CN 202210270312A CN 114629888 A CN114629888 A CN 114629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tested
domain name
request
serv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03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02703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98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9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9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06F11/3433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load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3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a hash applied to IP addresses or co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根据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无负载均衡服务器或负载均衡服务器短缺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器负载测试,并且能够做到对测试需求不同的待测服务器发送不同数量的请求,以实现不同的负载测试。由于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能够实现对待测服务器不同负载压力的测试,从而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通常服务器具备承担响应服务请求、承担服务、保障服务等能力,在网络中为其他客户机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等。通常需要对服务器进行负载测试。
目前通常通过负载均衡的方式对服务器进行负载测试。然而,如果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承载能力不足以满足待测服务器的需求,导致在对服务器进行的负载测试中,待测服务器难以发挥最大的负载承受能力。利用上述方式进行测试可能会缺少待测服务器发挥最大的负载承受能力下的测试数据,因此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用以提高服务器负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
根据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包括:
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在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IP,以及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载测试结果包括: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TPS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HTTP请求;
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响应HTTP响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域名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
结果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域名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IP,以及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载测试结果包括: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TPS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HTTP请求;
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响应HTTP响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代码,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执行上述任一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任一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台服务器负载测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通常通过负载均衡的方式对服务器进行负载测试。然而,如果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承载能力不足以满足待测服务器的需求,导致在对服务器进行的负载测试中,待测服务器难以发挥最大的负载承受能力。利用上述方式进行测试可能会缺少待测服务器发挥最大的负载承受能力下的测试数据,因此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此,在申请人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中,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无负载均衡服务器或负载均衡服务器短缺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器负载测试,并且能够做到对测试需求不同的待测服务器发送不同数量的请求,以实现不同的负载测试。由于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能够实现对待测服务器不同负载压力的测试,从而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测试结果。
负载均衡服务器(load-balancing server)是进行负载分配的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服务器,将服务请求均衡分配到实际执行的服务中,从而调整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等指标。
负载测试指的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根据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得到服务器的运行情况的测试。压力测试通常指的是将服务器的负载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的测试,例如用于测试服务器在较大负载压力下的运行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也适用于服务器压力测试,实现原理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过多的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进行说明。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贡献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目的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包括S101-S103。
S101、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域名:Domain Name,又称网域。域名通常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互联网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对计算机的定位标识(有时也指地理位置)。
待测服务器通常有多台,为每台待测服务器配置域名。
每台待测服务器配置域名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发送至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越多,该待测服务器承受的压力越大。
S102、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
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的请求的数目和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是对应的。
由于设置待测需求相同的多台服务器(某一组服务器)的域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某一线程执行测试脚本,对这一组的多台服务器发送请求,实现对这一组的多台服务器发送满足测试需求的请求。
S103、根据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无负载均衡服务器或负载均衡服务器短缺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器负载测试,并且能够做到对测试需求不同的待测服务器发送不同数量的请求,以实现不同的负载测试。由于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能够实现对待测服务器不同负载压力的测试,从而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假设我们有100台web服务器,在负载测试过程中负载均衡服务器只有一台。在较高的负载压力下,负载均衡服务器中央处理器CPU一直处于100%的负载,而web服务器的CPU只有20%-30%。此时,若想要得到服务器系统的承载能力,或服务器系统的最高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Transactions Per Second,TPS),通常需要增加负载均衡服务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需要增加负载均衡服务器时,实现对待测服务器不同负载压力的测试。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包括S201-S20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nGrinder软件编写测试脚本及相关测试工具,实现服务器负载测试。
S201、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根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测试需求,配置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
待测服务器的测试需求指的是需要向该待测服务器发送的请求的数量。
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根据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称IP。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可以为HTTP请求(HTTP Request)。HTTP协议是在TCP协议基础上的应用层协议,全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请求-响应式协议。HTTPRequest即是客户端向Web服务端发送的请求。
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可以为HTTP响应(HTTP Response)。HTTP Response为Web服务端向客户端返回的响应。
以待测服务器的数量100为例,也即对100台服务器进行负载测试。
配置100台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域名可以是自定义的。
具体地,在nGrinder软件的代码配置页面添加hosts。
hosts指的是一个没有扩展名的系统文件,其作用是将域名和IP地址建立关联。
nGrinder是一个基于Grinder开发的一个非常易于管理和使用的性能测试系统。
Grinder是一个开源的Java负载测试框架,是一个分布式压力测试工具。
nGrinder是一个用于在多台机器上运行用jython(类python)或groovy(类java)编写的测试脚本的应用程序。nGrinder由一个controller和连接它的多个agent组成,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管理和控制测试,以及查看报告,controller会吧测试分发到一个或多个agent上面去执行。nGrinder支持主流开发语言进行测试脚本开发,controller将脚本及所需资源分发至agent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HTTP Request,根据目标服务器返回的HTTP Response,收集目标服务器运行情况、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Transactions Per Second,TPS)、响应时间等指标。
例如,域名为ngrinder-test.com,在nGrinder软件的代码配置页面进行的配置如下:
ip1 ngrinder-test.com
ip2 ngrinder-test.com
ip3 ngrinder-test.com
……
ip99 ngrinder-test.com
ip100 ngrinder-test.com
其中,ip1 ngrinder-test.com,指的是第一台服务器的IP地址为ip1,域名为ngrinder-test.com。
每个待测服务器具有各自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依据多个待测服务器的测试需求,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
在某些场景中,需要对不同的服务器施加不同的负载。例如,100台服务器中30台(第一组服务器)需要给到所有请求数量的30%,50台服务器(第二组服务器)需要给到所有请求数量的20%,20台服务器(第三组服务器)需要给到所有请求数量的50%。
多台待测服务器可以分为多组,每一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分别对应于同一域名,不同组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对应不同的域名。
例如,第一组服务器对应的域名为ngrinder-test1.com,第二组服务器对应的域名为ngrinder-test2.com,第三组服务器对应的域名为ngrinder-test3.com。
此时,在nGrinder软件的代码配置页面进行的配置如下:
ip1 ngrinder-test1.com
ip2 ngrinder-test1.com
ip3 ngrinder-test1.com
……
ip29 ngrinder-test1.com
ip30 ngrinder-test1.com
ip31 ngrinder-test2.com
ip32 ngrinder-test2.com
……
ip79 ngrinder-test2.com
ip80 ngrinder-test2.com
ip81 ngrinder-test3.com
ip82 ngrinder-test3.com
……
ip99 ngrinder-test3.com
ip100 ngrinder-test3.com
其中,第一组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至第三十服务器,ip1-ip30分别对应第一服务器至第三十服务器的IP地址,第一服务器至第三十服务器的域名为ngrinder-test1.com;
第二组服务器包括第三十一服务器至第八十服务器,ip31-ip80分别对应第三十一服务器至第八十服务器的IP地址,第三十一服务器至第八十服务器的域名为ngrinder-test2.com;
第三组服务器包括第八十一服务器至第一百服务器,ip81-ip100分别对应第八十一服务器至第一百服务器的IP地址,第八十一服务器至第一百服务器的域名为ngrinder-test3.com。
在测试脚本中配置待测服务器对应的域名即可,每个线程分配待测服务器对应的请求数量。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台服务器负载测试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线程1执行测试脚本1,向域名为ngrinder-test1.com的待测服务器(第一服务器至第三十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的数量为所有请求数量的30%;线程2执行测试脚本2,向域名为ngrinder-test2.com的待测服务器(第三十一服务器至第八十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的数量为所有请求数量的20%;线程3执行测试脚本3,向域名为ngrinder-test3.com的待测服务器(第八十一服务器至第一百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的数量为所有请求数量的50%。待测服务器可以为web服务器。
S202、根据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以及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
S203、分别向多台待测服务器中的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其中,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的请求的数目和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是对应的。
由于设置待测需求相同的多台服务器(某一组服务器)的域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某一线程执行测试脚本,对这一组的多台服务器发送请求,实现对这一组的多台服务器发送满足测试需求的请求。
S204、根据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
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可以包括:响应时间、响应速度、TPS等性能指标。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用nGrinder软件得到测试脚本及相关测试工具,实现通过hosts的方式在无负载均衡服务器或负载均衡服务器短缺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器负载测试,并且能够做到对测试需求不同的待测服务器发送不同数量的请求,以实现不同的负载测试,从而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多线程的方式和hosts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待测服务器分批不同负载压力的测试。
当待测服务器数量较多时,通过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确定待测服务器,并向各服务器发送请求,实现较为复杂。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多个测试需求相同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设置成相同的,不需要额外的资源,而且配置简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装置。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装置300包括:域名配置单元301、请求发送单元302和结果确定单元303。
域名配置单元301,用于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请求发送单元302,用于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
结果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其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域名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各待测服务器的IP,以及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确定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载测试结果包括: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TPS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至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HTTP请求;
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响应HTTP响应。
上述服务器负载测试的装置300所包括的单元,能够达到和以上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其中,存储器402存储有代码,处理器401用于调用存储器402中存储的代码执行上述任一的方法。
上述电子设备400所包括的单元,能够达到和以上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根据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所述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
根据所述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包括:
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在所述根据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所述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IP,以及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测试结果包括: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TPS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HTTP请求;
所述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响应HTTP响应。
5.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域名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其中,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向所述各待测服务器发送请求;
结果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确定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负载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多台待测服务器中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和发送至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所述域名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IP,以及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域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测试结果包括: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TPS中的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所述各待测服务器的请求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HTTP请求;
所述各待测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响应HTTP响应。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70312.9A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46298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0312.9A CN114629888A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0312.9A CN114629888A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9888A true CN114629888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0312.9A Pending CN114629888A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988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4604A (zh) * 2017-03-07 2018-09-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525679A (zh) * 2019-01-08 2019-03-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web文件服务器测试方法
CN109800137A (zh) * 2018-12-06 2019-05-24 珠海西山居互动娱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0311837A (zh) * 2019-07-12 2019-10-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业务可用性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20210250408A1 (en) * 2018-08-28 2021-08-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er n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282511A (zh) * 2021-06-24 2021-08-2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4604A (zh) * 2017-03-07 2018-09-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和装置
US20210250408A1 (en) * 2018-08-28 2021-08-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er n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800137A (zh) * 2018-12-06 2019-05-24 珠海西山居互动娱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525679A (zh) * 2019-01-08 2019-03-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web文件服务器测试方法
CN110311837A (zh) * 2019-07-12 2019-10-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业务可用性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82511A (zh) * 2021-06-24 2021-08-2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89515A1 (en) Dynamic application migration between cloud providers
CN115269184B (zh) 函数即服务(faas)执行分配器
JP4083233B2 (ja) 多数のプロセスを制御するウェブ要求ブローカ
CN106899680A (zh) 多区块链的分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70907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application workloads on an e-business application server
US201101618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multiple page versions across multiple applications
CN107302604A (zh) 基于Kubernetes的PaaS平台域名配置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06881B (zh) 模拟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72468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256208A (ja) ミラー・サーバ間でロード・バランスを取る方法
CN109450976B (zh) 一种业务系统的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10330B (zh) 接口管理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020043B (zh) 页面爬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US11849003B2 (en) Persisting an HTTP connection between application components
US7721278B2 (en) Modular server architecture for multi-environment HTTP request processing
JP2015503158A (ja) データ・センターにおけるロール・インスタンス到達可能性
CN111966556A (zh) 性能压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u et al. Jump‐start cloud: efficient deployment framework for large‐scale cloud applications
CN109426544A (zh) 虚拟机部署方法和装置
US11347561B1 (en) Core to resource mapping and resource to core mapping
CN107395663B (zh)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494870A (zh) 基于cdn的动态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
CN112187924A (zh) 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29888A (zh) 一种服务器负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US10481963B1 (en) Load-balancing for achieving transaction fault toler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