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6038A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6038A
CN114626038A CN202210094257.2A CN202210094257A CN114626038A CN 114626038 A CN114626038 A CN 114626038A CN 202210094257 A CN202210094257 A CN 202210094257A CN 114626038 A CN114626038 A CN 114626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finger vein
authentication
fingerprint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42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居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ight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ight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ight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ight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42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60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6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60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其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其具体包括: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识别指静脉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一匹配值;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发起指纹验证请求;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本发明利用两种生物识别技术配合使用,相辅相成,保证了在指静脉识别出现异常时依旧能够通过指纹识别验证,提高了身份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验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识别的新手段,已被融入众多自动识别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中。
指纹识别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很多公司上下班的“刷卡”工具就用指纹识别来完成,正是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所以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避免代打卡的情况发生。生活中较常见的指纹识别应用还有指纹锁、指纹验证身份证、指纹识别笔记本、指纹网上银行等等;指纹由于其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方便性和应用广泛,已几乎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但是指纹特征的稳定性较差,脱皮、表皮茧子,干湿状态都会影响指纹的应用;
指静脉识别也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该技术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各具特征的手指静脉的图像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登录者的身份,但是,由于现有指静脉识别不够成熟,通常会导致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的匹配值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无法正确识别。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利用两种生物识别技术配合使用,相辅相成,保证了在指静脉识别出现异常时依旧能够通过指纹识别验证,提高了身份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
所述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具体包括:
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
识别指静脉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一匹配值;
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发起指纹验证请求;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优选地,所述发起指纹验证请求之后,还包括:
识别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二匹配值;若所述第二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具体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确定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身份验证级别;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级别发起对应的身份验证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级别包括第一身份验证等级、第二身份验证等级和第三身份验证等级;所述身份验证请求包括与身份验证级别对应的第一身份验证请求,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和第三身份验证请求;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静脉和指纹验证请求;所述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静脉验证请求;所述第三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纹验证请求。
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一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
响应于验证结果,对身份验证级别信息进行动态维护。
优选地,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二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其具体包括:
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
识别指静脉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三匹配值;
若所述第三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三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三身份验证请求,其具体包括:
发起指纹验证请求;
识别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第四匹配值;
若所述第四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账户注册请求,发送注册验证提醒至对应权限管理员账户;
接收权限管理员账户反馈的验证信息,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和指静脉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指静脉信息和指纹信息绑定生成关联的用户账户。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指静脉/指纹验证请求;
匹配模块,用于识别指静脉/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匹配值;
反馈模块,用于反馈身份验证成功/失败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指静脉验证的账户权限管理装置,包括:
指纹识别装置,用于采集指纹信息;
指静脉识别装置,用于采集指静脉信息;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中,使用指静脉生物识别和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杜绝了密码遗失被窃的风险,减轻了员工的记忆密码负担;同时两种生物识别技术配合使用,相辅相成,保证了在指静脉识别出现异常时依旧能够通过指纹识别验证,提高了身份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身份验证等级从而确定不同的身份验证方式,不同的验证方式对识别匹配值设置相应的阈值范围,可以针对不同安全等级操作实现不同等级的安全验证,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
所述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具体包括:
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时,可以是语音提示用户进行验证,通过指静脉识别装置提取用户的指静脉信息。
识别指静脉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一匹配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与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和指纹信息可以是账户在注册时绑定的指静脉,具体的,响应于用户账户注册请求,发送注册验证提醒至对应权限管理员账户;接收权限管理员账户反馈的验证信息,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和指静脉信息;根据所述用户指静脉信息和指纹信息绑定生成关联的用户账户。
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发起指纹验证请求;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可基于操作权限的安全级别以及静脉识别装置的识别精确度等因素共同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起指纹验证请求之后,还包括:
识别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二匹配值;若所述第二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预设阈值可基于操作权限的安全级别以及指纹识别装置的识别精确度等因素共同确定。
上述实施例提出了指纹识别配合静脉识别达到相辅相成的结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有效解决了识别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基于不同操作指令的不同安全等级设置不同的身份验证方式,针对较低安全风险的操作指令可以仅设置指纹验证,针对较高安全风险的操作指令可以仅设置指纹验证。
具体地,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确定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身份验证级别;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级别发起对应的身份验证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级别包括第一身份验证等级、第二身份验证等级和第三身份验证等级;所述身份验证请求包括与身份验证级别对应的第一身份验证请求,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和第三身份验证请求;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静脉和指纹验证请求;所述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静脉验证请求;所述第三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纹验证请求。
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一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并响应于验证结果,对身份验证级别信息进行动态维护,具体过程如上述实施例。
通过对身份验证级别进行分级,以及根据每次验证结果对身份验证级别进行动态维护,从而使得在身份验证过程中即保障安全性,又不会产生验证过度。
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二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其具体包括:
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
识别指静脉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三匹配值;
若所述第三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三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三身份验证请求,其具体包括:
发起指纹验证请求;
识别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第四匹配值;
若所述第四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指静脉/指纹验证请求;
匹配模块,用于识别指静脉/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匹配值;
反馈模块,用于反馈身份验证成功/失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指静脉验证的账户权限管理装置,包括:
指纹识别装置,用于采集指纹信息;
指静脉识别装置,用于采集指静脉信息;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指纹识别装置和指静脉识别装置可以是分别不同的两个装置也可以是集成为一个装置具有两种识别功能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指静脉生物识别和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杜绝了密码遗失被窃的风险,减轻了员工的记忆密码负担;同时两种生物识别技术配合使用,相辅相成,保证了在指静脉识别出现异常时依旧能够通过指纹识别验证,提高了身份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身份验证等级从而确定不同的身份验证方式,不同的验证方式对识别匹配值设置相应的阈值范围,可以针对不同安全等级操作实现不同等级的安全验证,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合理性。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Kit,SDK)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
所述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具体包括:
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
识别指静脉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一匹配值;
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发起指纹验证请求;若所述第一匹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指纹验证请求之后,还包括:
识别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二匹配值;若所述第二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具体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确定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身份验证级别;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级别发起对应的身份验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验证级别包括第一身份验证等级、第二身份验证等级和第三身份验证等级;所述身份验证请求包括与身份验证级别对应的第一身份验证请求,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和第三身份验证请求;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静脉和指纹验证请求;所述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静脉验证请求;所述第三身份验证请求包括指纹验证请求;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一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一身份验证请求;
响应于验证结果,对身份验证级别信息进行动态维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二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二身份验证请求,其具体包括:
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
识别指静脉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信息,确定两者的第三匹配值;
若所述第三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身份验证级别为第三身份验证等级时,发起第三身份验证请求,其具体包括:
发起指纹验证请求;
识别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第四匹配值;
若所述第四匹配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则反馈身份验证成功信息,反之则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指静脉验证请求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账户注册请求,发送注册验证提醒至对应权限管理员账户;
接收权限管理员账户反馈的验证信息,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和指静脉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指静脉信息和指纹信息绑定生成关联的用户账户。
7.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发起指静脉/指纹验证请求;
匹配模块,用于识别指静脉/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静脉/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绑定的指静脉/指纹信息,确定两者的匹配值;
反馈模块,用于反馈身份验证成功/失败信息。
8.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识别装置,用于采集指纹信息;
指静脉识别装置,用于采集指静脉信息;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94257.2A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146260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4257.2A CN114626038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4257.2A CN114626038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6038A true CN114626038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8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4257.2A Pending CN114626038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603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3565A (zh) * 2014-07-30 2014-10-29 中山艺展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态识别的身份证认证与持有人同一性认证方法
CN106599661A (zh) * 2016-12-09 2017-04-26 广东三源智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07451446A (zh) * 2017-07-18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33779A (zh) * 2018-06-29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认证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61800A (zh) * 2019-09-25 2020-01-07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支持保证级别的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3565A (zh) * 2014-07-30 2014-10-29 中山艺展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态识别的身份证认证与持有人同一性认证方法
CN106599661A (zh) * 2016-12-09 2017-04-26 广东三源智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07451446A (zh) * 2017-07-18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33779A (zh) * 2018-06-29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认证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61800A (zh) * 2019-09-25 2020-01-07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支持保证级别的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6643B2 (en) Anonymizing biometric data for use in a security system
US10305891B2 (en)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access to secured information systems using multi-device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
CN110851809B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及触摸屏终端
US2020022833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vacy preserv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WO2019101239A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quiring and recording tracking information on blockchain
CN108429619A (zh) 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US20200134165A1 (en) Risk based brute-force attack prevention
WO2020181809A1 (zh) 基于接口校验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US10440018B2 (en) Authentication workflow management
CN111343162B (zh) 系统安全登录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098069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终端设备
AU2013205126A1 (en) Facial recognition streamlined login
CN113707157B (zh) 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220311776A1 (en) Injecting risk assessment in user authentication
US2020026713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rt contract-based detection of authentication attacks
CN112258317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线上信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4626038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2200461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interaction between at least one user and a human operator and between at least one user and at least one automated agent
US20220394042A1 (en) Protecting physical locations with continuous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systems
CN112232443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00069668A (ko) 등록 장치, 인증 장치, 등록 방법 및 인증 방법
CN111476575A (zh) 一种基于音频指纹的支付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CN111859320A (zh) 跨系统免登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37977A (zh) 一种基于指静脉验证的账户权限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186209B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