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7342A - 智能穿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穿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7342A
CN114617342A CN202210116281.1A CN202210116281A CN114617342A CN 114617342 A CN114617342 A CN 114617342A CN 202210116281 A CN202210116281 A CN 202210116281A CN 114617342 A CN114617342 A CN 114617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interface
connection portion
wearable device
gea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62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一恒
许京铭
张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62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7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7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7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装置。智能穿戴装置包括表体,所述表体上设有电子接口,所述电子接口设置为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接口收纳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电子接口伸出至所述表体的外部,且所述电子接口与所述表体电连接,所述电子接口用于电连接外部设备。根据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装置,至少部分电子接口可以伸出至表体的外部,此时电子接口与表体呈电连接的关系,将电子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从而使表体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的关系,外部设备的电能通过电子接口输送到表体,从而实现对智能穿戴装置的充电。

Description

智能穿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的普及,智能手环类产品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广阔。智能手环的基础功能包括运动、心率等,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现有的智能手环添加血氧、体脂、睡眠等健康检测功能和NFC移动支付等便捷生活功能。智能手环增加部分功能,使智能手环的芯片耗电量剧增,导致智能手环的待机时间缩短。现有的智能手环大多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充电设备,用户需要随身携带USB数据线,以便即使为智能手环充电,增加了智能手环的整体体积,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充电不够便捷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穿戴装置,所述智能穿戴装置包括表体,所述表体上设有电子接口,所述电子接口设置为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接口收纳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电子接口伸出至所述表体的外部,且所述电子接口与所述表体电连接,所述电子接口用于电连接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电子接口能够收容在表体的内部,部分电子接口也可以伸出至表体的外部,当表体需要电子接口连接外部设备(如手机)时,使部分电子接口移动至表体外部,此时电子接口与表体呈电连接的关系,再将电子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从而使表体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的关系。外部设备可以通过电子接口获取到表体储存的信息,快速导出智能穿戴装置内的数据信息,提高获取数据的便捷性。外部设备也可以通过电子接口为表体进行充电,外部设备内的电能通过电子接口输送到表体内部,从而实现对智能穿戴装置的充电,无需使用USB数据即可完成充电过程,减小的智能穿戴装置的体积,提高了智能穿戴装置充电的便捷性,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表体不需要连接外部设备时,将电子接口移动至表体的内部,从而保证电子接口不会影响表体的正常佩戴,同时,避免污染物尘土等进入到电子接口内。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体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电子接口以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接口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体包括线性运动组件,所述线性运动组件设于所述表体,所述线性运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用于连接所述电子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运动组件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以相对所述齿轮可移动的方式且相对所述齿轮可转动的方式沿所述齿轮的轴向穿设于所述齿轮,所述操作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齿轮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卡合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体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表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一侧,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部呈分离状态时,所述操作件设置为相对所述齿轮转动,所述感应件感应所述卡接部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运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设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导向件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电子接口的宽度方向连接其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接口包括内接部和外接部,所述内接部与所述外接部连接,所述内接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当所述外接部移动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时,所述内接部与所述表体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电子接口的一侧设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内接部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电连接部,当所述外接部移动至所述表体的外部时,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装置包括表带,所述表带以相对所述表体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表体,所述表体与所述表带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开口端,所述电子接口位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时,所述表带设置为覆盖所述开口端,部分所述电子接口通过所述开口端伸出至所述表体的外部时,所述表带设置为避开所述开口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装置包括连接组件,至少一个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表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轴和转动件,所述固定轴设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所述固定轴沿所述表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转动件以相对所述固定轴可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转动件穿设于表体,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表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电子接口处于第二状态);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电子接口处于第一状态);
图3为图1所示智能穿戴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电子接口处于第二状态);
图4为图1所示智能穿戴装置的表体和电子接口的拆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智能穿戴装置的表体和电子接口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表体和电子接口的结构主视图 (电子接口处于第二状态);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表体和电子接口的结构主视图 (电子接口处于第一状态);
图8为图1所示智能穿戴装置的部分线性运动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智能穿戴装置的部分线性运动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A部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3所示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0:智能穿戴装置;
10:表体、11:壳体、111:上壳、112:下壳、1121:弧形槽体、12:电路板、121:第一电连接部、13:线性运动组件、131:操作件、1311:卡接部、132:齿轮、1321:卡合部、1322:安装部、133:齿条、134:支撑件、135:巴管、136:密封圈、137:弹簧、138:第一导向件、1381:滑块、13811:连接槽、1382:第一滑槽、139:第二导向件、14:感应件;
20:电子接口、21:内接部、211:第二电连接部、22:外接部;
30:表带;
40:连接组件、41:固定轴、42:转动件、421:转动部、422:连接部、 423:固定部、43:生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结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结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结构件;区域;层和/或结构段,但是,这些元件;结构件;区域;层和/或结构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结构件;区域;层或结构段与第二区域;层或结构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结构件;区域;层或结构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结构件;区域;或结构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第二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结构”;“外结构”;“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响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穿戴装置100,智能穿戴装置100包括表体10,表体10上设有电子接口20,电子接口20设置为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电子接口20处于第一状态时,电子接口20设于表体10的内部,电子接口20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电子接口20伸出至表体10的外部,且电子接口20与表体10电连接,电子接口20用于电连接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100,电子接口20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电子接口20处于第一状态(如图2所示)时,电子接口 20收容在表体10的内部,当电子接口20处于第二状态(如图1、图3所示) 时,至少部分电子接口20伸出至表体10的外部,即可以是部分电子接口20伸出至表体10的外部,也可以是全部的电子接口20伸出至表体10的外部,当至少部分电子接口20伸出至表体10的外部时,电子接口20与表体10呈电连接的关系,再将电子接口20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从而使表体10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的关系。外部设备可以通过电子接口20获取到表体10储存的信息,快速导出智能穿戴装置100内的数据信息,提高获取数据的便捷性。外部设备也可以通过电子接口20为表体10进行充电,外部设备内的电能通过电子接口20输送到表体10内部,从而实现对智能穿戴装置100的充电,无需使用USB数据即可完成充电过程,减小的智能穿戴装置100的体积,提高了智能穿戴装置100充电的便捷性,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表体10不需要连接外部设备时,将电子接口20移动至表体10的内部,从而保证电子接口20不会影响表带30的正常佩戴,同时,避免污染物尘土等进入到电子接口20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表体10包括:壳体11和电路板12,电路板12 设于表体10的壳体11的内部,电子接口20以相对壳体11可移动的方式设于壳体11,当电子接口2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电子接口20与电路板12电连接。当电子接口20全部移动至壳体11的内部时,电子接口20与电路板12可以电连接,也可以呈非电连接的关系。具体地,壳体11包括上壳111和下壳 112,上壳111与下壳112之间形成容纳电路板12的容纳腔,电路板12设于下壳1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装置100还包括线性运动组件13,线性运动组件13设于表体10的壳体11,线性运动组件13用于连接电子接口20,以控制电子接口20移动至壳体11的外部。通过人工或电动控制线性运动组件 13,使线性运动组件13控制至少部分电子接口20由壳体11的内部伸出至壳体 11的外部,进而实现电子接口20与其他充电接口或者电子接口20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转动驱动组件,通过人工或电动控制转动驱动组件,使转动驱动组件控制电子接口20转动至壳体11的外部,进而实现电子接口20与其他充电接口或电子接口20的连接。但转动驱动组件控制电子接口20发生转动时,电子接口20占据壳体11内部较大的空间,从而影响壳体11内部部件的布置,因此,本实施例选择线性运动组件13驱动电子接口20,以节约壳体11的内部空间。
如图4至图7所示,线性运动组件13包括齿轮132和齿条133,齿轮132 和齿条133均设于表体10的壳体11,齿轮132与齿条133啮合连接,齿条133 用于连接电子接口20。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齿条133的啮合齿朝向壳体11的侧壁底部的方向延伸,齿轮132的轴向平行壳体11的底面,也就是齿轮132垂直于壳体11的底面布置,齿条133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内部,部分齿轮132设置位于壳体11的外部,具体地,部分齿轮132可以位于壳体11 的底部或者位于壳体11的顶部,其余部分齿轮132位于壳体11的内部并且壳体11内部的齿条133连接,通过手动控制位于壳体11外部的部分齿轮132转动,使齿轮132带动齿条133移动,进而控制电子接口20的移动,以使电子接口2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齿条133的啮合齿朝向壳体11的侧壁的方向延伸,齿轮132的轴向垂直于壳体11的厚度方向,也就是齿轮132平行于壳体的底面布置,齿条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内部,部分齿轮 132设置位于壳体11的外部,具体地,部分齿轮132可以位于壳体11的侧壁,其余部分齿轮132位于壳体11的内部并且壳体11内部的齿条133连接,通过手动控制位于壳体11外部的部分齿轮132转动,使齿轮132带动齿条133移动,进而控制电子接口20的移动。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图5、图8、图9所示,线性运动组件13还包括操作件131,操作件131的一端设有卡接部1311,齿轮132上形成有卡合孔,卡接部1311与卡合部1321配合,以实现操作件131与齿轮132的连接,齿轮132与齿条133啮合连接,齿条133用于连接电子接口20。通过操作件131控制与其连接的齿轮132转动,齿轮132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133 移动,从而控制电子接口20移动至壳体11的外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31 为旋钮,通过旋转旋钮使与其配合的齿轮132发生转动,进而控制齿条133的移动。
操作件131、齿轮132和齿条133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外部,连接齿条 133与电子接口20的连接部422件穿设于壳体11,本实施例对操作、齿轮132、齿条133的具体位置不做具体限制,但为了防止灰尘或脏污进入直线移动组件内,保证直线移动组件的正常运行,本实施例以将操作件131穿设于壳体11且移动件设置在壳体11内部为优选方案。
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131可以是滑块1381,滑块1381 滑动连接在壳体11的外侧,滑块1381的移动方向与壳体11的长度方向平行,滑块1381与壳体11内部的移动件连接,移动件与电子接口20连接,通过人工或电动控制滑块1381沿着壳体11的长度方向朝向壳体11的边缘移动,从而使电子接口20移动至壳体11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壳体11的结构以旋钮结构的表冠作为操作件131,从而减轻智能穿设装置的重量,便于壳体11内外各零部件的布置。
在上述优选方案的基础上,操作件131以相对齿轮132可移动的方式且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沿齿轮132的轴向穿设于齿轮132,具体地,卡合孔沿齿轮132 的轴向布置,表冠以相对齿轮132可移动的方式穿设于卡合孔,卡接部1311和卡合孔设置为在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当表冠朝向远离壳体11的方向移动至卡合孔与卡接部1311配合时,表冠与齿轮132连接,表冠可以带动齿轮 132一同转动。当表冠朝向壳体11的方向移动至卡接部1311与卡合孔脱离连接时,即断开时,表冠与齿轮132脱离连接关系,表冠可以相对齿轮132发生转动。
具体地,卡合孔沿其轴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卡接部1311与卡合孔的结构相适配,卡接部1311与卡合孔配合时,三角形的卡合孔能够限制卡接部1311与卡合孔发生相对转动。卡合孔沿其轴向的截面也开始是矩形、菱形、椭圆形或者其他非圆形的结构,只要是能够限制卡接部1311和卡合孔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即可。
另外,卡合孔为阶梯孔,阶梯孔沿表冠由壳体11内部至壳体11外部的方向逐渐减小,相应地,卡接部1311为与阶梯孔相适配的台阶结构。通过阶梯孔或台阶结构对表冠的轴向进行限位。具体地,阶梯孔包括两级台阶,本实施例对阶梯孔的阶数不做具体限制。
为了保证齿轮132正常转动,齿轮132远离卡接部1311的一端设有环形的安装部1322,壳体11内部设有齿轮132支撑件134,安装部1322设置在齿轮 132支撑件134的弧形卡槽内,弧形卡槽与安装部1322的结构相适配,以对齿轮132进行支撑。
为了提高壳体11的密封性,壳体11与表冠之间设置有巴管135,巴管135 与壳体11螺纹连接,表冠与巴管135之间设有密封圈136,以避免壳体11外部的灰尘或脏污进入到壳体11内部。具体地,表冠包括旋转部和与旋转部连接的连接部422,旋转部位于壳体11的外部,连接部422穿设于壳体11、巴管 135、齿轮132,连接部422远离旋转部的一端设有卡接部1311。连接部422与巴管135之间设有密封圈136,密封圈136沿连接部422的周向设置在连接部422的O型槽内。连接部422上还形成有台阶部,台阶部与齿轮132及齿轮132 安装部1322相适配。
为了防止表冠沿其轴向任意移动,表冠与巴管135之间还设有弹簧137。具体地,旋转部内形成有容纳槽,连接部422与旋转部的容纳槽底部连接,位于壳体11外部的部分巴管135可以容纳在旋转部的容纳槽内,巴管135与容纳槽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137,弹簧137套设于连接部422。
如图5所示,智能穿戴装置100还包括感应件14,感应件14设于壳体11 的内部且位于卡接部1311的一侧,感应件14用于感应卡接部1311的位置信息,操作件131以相对齿轮132可移动的方式沿齿轮132的轴向穿设于齿轮132,当卡接部1311与卡合孔处于断开状态时,也就是卡接部1311位于卡合孔的外部时,控制表冠转动以使表冠的不同位置与感应件14感应,进而控制智能穿戴装置100切换不同的功能。当卡接部1311与卡合孔处于连接状态时,卡接部 1311移动卡合孔的内部,感应件14感应不到卡接部1311的位置转动,即表冠带动齿轮132转动时,不会使感应件14感应到卡接部1311,进而不会使智能穿戴装置100的功能切换。
如图4、图5所示,线性运动组件13还包括第一导向件138和第二导向件 139,第一导向件138与第二导向件139均设于表体10的壳体11的内部,齿条 133与第一导向件138连接,第一导向件138与第二导向件139沿电子接口20 的宽度方向连接其两侧。第一导向件138与第二导向件139沿电子接口的宽度方向共同支撑在电子接口20的两侧,以防止电子接口20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倾斜,保证电子接口20能够准确从开口端出入壳体11。
第一导向件138包括滑块1381和第一滑槽1382,滑块138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382,齿条133的侧部连接于滑块1381的远离电子接口20的第一侧,齿条133的啮合齿设于朝向壳体11的底部设置,第一滑槽1382设置在电路板 12上,滑块1381靠近电子接口20的第一侧设有连接槽13811,电子接口20的一侧与连接槽13811固定连接。齿轮132驱动齿条133移动,齿条133带动滑块1381沿着第一滑槽1382移动,滑块1381带动电子接口20移动。第一滑槽 1382的横截面为凸字形,滑块1381与第一滑槽1382配合的部分的横截面呈工字形,以限制滑块1381沿其高度方向相对第一滑槽1382移动。
第二导向件139包括第二滑槽,电子接口20的第二侧与第二滑槽配合,以实现为电子接口20导向的作用。也可以在电子接口20的第二侧设置与第二滑块1381配合的滑块1381。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38、第二导向件139也可以均是导向柱和导向套的结构形式,或者第一导向件138、第二导向件139中一个导向件为滑块1381与滑槽的结构,另一个导向件为导向柱和导向套的结构。
如图4、图5所示,电子接口20包括内接部21和外接部22,内接部21与外接部22连接,内接部21位于壳体11的内部,当外接部22移动至壳体11的外部时,内接部21与表体10电连接。内接部21沿壳体11宽度的方向的尺寸大于开口端沿壳体11宽度方向的尺寸,外接部22沿壳体11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开口端沿壳体11宽度方向的尺寸,以保证外接部22能够在开口端移动,同时,内接部21作为电子接口的限位端能够防止电子接口在开口端移动时完全从壳开口端脱出。
内接部21与线性运动组件13的输出端连接,线性运动组件13驱动内接部 21朝向表带3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电子接口20由表体10的壳体11内部朝向壳体11的外部移动。具体地,内接部21沿电子接口20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与第一导向件138的滑块1381上连接槽13811固定连接,内接部21沿电子接口 20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与第二导向件139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2朝向电子接口20的一侧设有第一电连接部121,内接部21朝向电路板12的一侧设有第二电连接部211。当外接部 22移动至表体10的外部时,第一电连接部121与第二电连接部211电连接;当外接部22移动至壳体11的内部时,第一电连接部121与第二电连接部211 断开。
具体地,第一电连接部121包括多个金属弹片,多个金属弹片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在电路板12上,每一金属弹片呈V字形结构,V字形的金属弹片的第一金属臂连接在电路板12的顶部,V字形的金属弹片的第二金属臂由电路板12的顶面逐渐朝向远离电路板12的方向延伸,也就是V字形的金属弹片的开口朝向表带30的方向设置。第二电连接部211包括多个PIN针,多个 PIN针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在内接部2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部121可以包括多个间隔布置在电路板12上的PIN针,第二电连接部211可以包括多个间隔布置在内接部21上的金属弹片。
当电子接口20由壳体11的内部朝向表带30的方向移动时,内接部21带动第二电连接部211逐渐向金属弹片靠近,随着电子接口20的移动,第二电连接部211首先与V字形金属弹片的第二金属臂接触,再逐渐向V字形金属弹片的开口端移动,金属弹片逐渐成压缩状态,金属片与第二电连接部211相互抵接,以保证金属弹片与第二电连接部211始终处于连接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装置100包括表带30,表带30以相对表体10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表体10,具体地,表带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表带30中至少有一个表带30转动连接于表体10的壳体11。表体10的壳体11 与表带30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可容部分电子接口20通过的开口端,当电子接口 20收纳于表体10的壳体11内部时(如图2所示),表带30能够转动至开口端的位置并覆盖开口端,以防止外部的污染物通过开口端进入到电子接口20内,同时,电子接口20可以全部收纳在表体10的壳体11内部,保证了表带30的正常使用;当至少部分电子接口20位于表体10的壳体11的外部时(如图1、图3所示),表带30转动到壳体11的下方或上方,即表带30位于开口端的上侧或下侧,以保证部分电子接口20顺利从壳体11的开口端伸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装置100包括连接组件40,至少一个表带30通过连接组件40与表体10连接,具体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两个电子接口20,且两个电子接口20分别设置在表体10与表带30连接的两个端部时,即壳体11与表带30连接的两端均设有开口端,连接组件40的数量是两组,两个表带30分别通过两组连接组件40与表体10连接;当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一个电子接口20时,即壳体11上设有一个开口端时,连接组件40的数量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两组,壳体11设有开口端的一端与表带30通过连接组件40连接,壳体11另一端可以通过连接组件40与表带30连接,壳体11另一端也可以通过固定的连接件与表带30连接。
如图10、图11所示,每一组连接组件40包括:固定轴41和转动件42,固定轴41设于表体10的壳体11的内部,固定轴41沿表体10的壳体11的宽度方向布置,即固定轴41的轴线与壳体11的宽度方向平行,转动件42以相对固定轴41可转动的方式套设于固定轴41,壳体11上形成有弧形槽体1121,弧形槽体1121有壳体11的开口端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1的底部,转动件42通过弧形槽体1121穿设于下壳112,转动件42通过表耳43连接于表带30。通过转动件42相对固定轴41转动使表带30相对表体10的壳体11发生转动。
每一组连接组件40中固定轴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当固定轴41 的数量为一个时,固定轴41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当固定轴4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固定轴41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分别布置在壳体 11的两侧,两个固定轴41关于智能穿戴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以保证表体10和表带30受力平衡。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固定轴41影响电子接口20的移动,每一组连接组件40包括两个固定轴41,固定轴41的一端与壳体11的一侧连接,固定轴4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部,以防止转动件42从固定轴41上脱出。
转动件42包括转动部421、连接部422和固定部423,连接部422的两端分别连接转动部421和固定部423,转动部421位于壳体11的内部,且转动部 421以相对固定轴41可转动的套设于固定轴41,连接部422通过弧形槽体1121 穿设于壳体11,固定部423连接于表带30的侧面。为了防止固定部423卡设于弧形槽体1121,固定部423沿弧形槽体112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弧形槽体1121的宽度尺寸。
本实施例中,表体10的形状为长方体,且表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表带30,因此,齿条133、第一导向件138、第二导向件139的长度方向均与表体10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表体10也可以是圆柱体或者其他常规的表体、腕带等的形状,表体为其他形状时,齿条133、第一导向件138、第二导向件139的长度方向均与智能穿戴设备的长度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接口20为USB C(USB Type-C)接口,主要用于连接手机的USB接口,以便于通过手机为表体10进行充电,表体10也将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数据进行传输。电子接口20也可以是USB A接口、USB B接口、 Micro-USB B型等,只要是能够满足手机、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为表体10进行充电,同时满足手机、电脑或电子设备与表体1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装置包括表体,所述表体上设有电子接口,所述电子接口设置为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接口收纳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电子接口伸出至所述表体的外部,且所述电子接口与所述表体电连接,所述电子接口用于电连接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电子接口以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电子接口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接口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包括线性运动组件,所述线性运动组件设于所述表体,所述线性运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用于连接所述电子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运动组件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以相对所述齿轮可移动的方式沿所述齿轮的轴向穿设于所述齿轮,所述操作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齿轮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卡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表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一侧,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部呈分离状态时,所述操作件设置为相对所述齿轮转动,所述感应件感应所述卡接部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运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设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导向件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电子接口的宽度方向连接其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接口包括内接部和外接部,所述内接部与所述外接部连接,所述内接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当所述外接部移动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时,所述内接部与所述表体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电子接口的一侧设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内接部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电连接部,当所述外接部移动至所述表体的外部时,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装置包括表带,所述表带以相对所述表体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表体,所述表体与所述表带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开口端,所述电子接口位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时,所述表带设置为覆盖所述开口端,部分所述电子接口通过所述开口端伸出至所述表体的外部时,所述表带设置为避开所述开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装置包括连接组件,至少一个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表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轴和转动件,所述固定轴设于所述表体的内部,所述固定轴沿所述表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转动件以相对所述固定轴可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转动件穿设于表体,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表带。
CN202210116281.1A 2022-02-07 2022-02-07 智能穿戴装置 Pending CN114617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6281.1A CN114617342A (zh) 2022-02-07 2022-02-07 智能穿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6281.1A CN114617342A (zh) 2022-02-07 2022-02-07 智能穿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7342A true CN114617342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6281.1A Pending CN114617342A (zh) 2022-02-07 2022-02-07 智能穿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7342A (zh)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42176A1 (en) * 2015-05-22 2016-11-24 Lg Electronics Inc. Wearable smart device
CN106200342A (zh) * 2015-05-04 2016-12-0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型电子装置
CN206175396U (zh) * 2016-10-08 2017-05-17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7637927A (zh) * 2017-10-31 2018-01-3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内置充电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8783776A (zh) * 2018-05-14 2018-11-13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
CN110122988A (zh) * 2019-05-30 2019-08-16 深圳市晨宇发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存储手环
US20200042037A1 (en) * 2019-06-29 2020-02-06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CN210539306U (zh) * 2019-09-29 2020-05-1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
CN210954652U (zh) * 2020-01-07 2020-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11092179U (zh) * 2019-10-30 2020-07-28 上海泰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
CN111752138A (zh) * 2019-04-19 2020-10-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表冠的智能主机、智能手表及控制方法
CN211657531U (zh) * 2019-12-16 2020-10-13 深圳市百迪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芯结构的智能石英表
CN111867311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2185451U (zh) * 2020-03-27 2020-12-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
CN112213940A (zh) * 2020-09-30 2021-01-12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212515386U (zh) * 2020-07-08 2021-02-0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一种适用于非常规地形地震勘探的多功能仪表
CN213042828U (zh) * 2020-11-06 2021-04-2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电磁式旋转按压按键
CN213457674U (zh) * 2020-11-03 2021-06-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拍摄取景器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14069919U (zh) * 2020-11-03 2021-08-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屏幕伸缩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3679153A (zh) * 2020-05-19 2021-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3745026A (zh) * 2021-08-30 2021-12-03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按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3777907A (zh) * 2021-09-26 2021-12-10 深圳市明哲泰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显示的智能穿戴手表
CN215264398U (zh) * 2021-06-18 2021-12-21 西安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215416289U (zh) * 2021-06-09 2022-01-04 深圳市执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横屏竖屏自动旋转的儿童手表
WO2022006970A1 (zh) * 2020-07-06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0342A (zh) * 2015-05-04 2016-12-0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型电子装置
US20160342176A1 (en) * 2015-05-22 2016-11-24 Lg Electronics Inc. Wearable smart device
CN206175396U (zh) * 2016-10-08 2017-05-17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7637927A (zh) * 2017-10-31 2018-01-3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内置充电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8783776A (zh) * 2018-05-14 2018-11-13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
CN111752138A (zh) * 2019-04-19 2020-10-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表冠的智能主机、智能手表及控制方法
CN110122988A (zh) * 2019-05-30 2019-08-16 深圳市晨宇发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存储手环
US20200042037A1 (en) * 2019-06-29 2020-02-06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CN210539306U (zh) * 2019-09-29 2020-05-1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
CN211092179U (zh) * 2019-10-30 2020-07-28 上海泰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
CN211657531U (zh) * 2019-12-16 2020-10-13 深圳市百迪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芯结构的智能石英表
CN210954652U (zh) * 2020-01-07 2020-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185451U (zh) * 2020-03-27 2020-12-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
CN113679153A (zh) * 2020-05-19 2021-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WO2022006970A1 (zh) * 2020-07-06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212515386U (zh) * 2020-07-08 2021-02-0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一种适用于非常规地形地震勘探的多功能仪表
CN111867311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213940A (zh) * 2020-09-30 2021-01-12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213457674U (zh) * 2020-11-03 2021-06-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拍摄取景器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14069919U (zh) * 2020-11-03 2021-08-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屏幕伸缩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13042828U (zh) * 2020-11-06 2021-04-2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电磁式旋转按压按键
CN215416289U (zh) * 2021-06-09 2022-01-04 深圳市执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横屏竖屏自动旋转的儿童手表
CN215264398U (zh) * 2021-06-18 2021-12-21 西安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113745026A (zh) * 2021-08-30 2021-12-03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按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3777907A (zh) * 2021-09-26 2021-12-10 深圳市明哲泰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显示的智能穿戴手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5396U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08766391U (zh) 连接结构和智能眼镜
CN208796045U (zh) 一种具有双天线结构的智能手表
CN114617342A (zh) 智能穿戴装置
CN208283736U (zh) 一种具有外接电源的智能手表
CN219742691U (zh) 表带和心率监测手表
CN113055569B (zh) 电子设备
CN105847478B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手机
CN214504383U (zh) 鼠标
CN213937514U (zh) 表带、表体、充电装置及手表
CN211239385U (zh) 翻盖式充电宝出入机构以及具有该机构的共享充电宝设备
CN205390666U (zh) 一种触控式保护套
CN108334250A (zh) 一种云笔记智能笔记本
CN204349535U (zh) 一种手表移动充电装置
CN212814799U (zh) 一种双温度检测的通话手环
CN207150201U (zh) 便捷式手环充电宝
CN211718707U (zh) 智能腕戴设备
CN112244443A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03277537U (zh) 具有外置电池的戴在手腕上的电子装置
CN208624751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心率智能手环
CN215341017U (zh) 一种多功能鼠标
CN220210003U (zh) 一种带磁吸功能的充电宝
CN220694561U (zh) 智能佩戴设备
CN220898125U (zh) 一种智能戒指
CN219576669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无线充移动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