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5286A -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5286A
CN114615286A CN202210254426.4A CN202210254426A CN114615286A CN 114615286 A CN114615286 A CN 114615286A CN 202210254426 A CN202210254426 A CN 202210254426A CN 114615286 A CN114615286 A CN 114615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arbon
chain
relay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44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5286B (zh
Inventor
侯东圣
郝玉琨
杜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nxiang Blockchai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nxiang Blockchai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nxiang Blockchain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nxiang Blockchain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2544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5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5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5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6Special purpose or proprietary protocols o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46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e.g. millionaire problem
    • H04L2209/463Electronic vo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步骤S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步骤S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步骤S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步骤S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步骤S6:中继链区块生成模块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Description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正在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交易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化解决方案。我国已存在针对发电、建材、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针对风电、光伏、森林碳汇等行业的自愿减排市场,以及针对公众生活和微小企业的碳普惠市场。碳普惠市场通过碳资产激励,培养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规模化地持续地积累碳减排量,是对总量控制碳交易体系的有效补充。目前,我国碳普惠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实践以区域性、小范围试点为主。现有的碳普惠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平台与用户之间存在数据壁垒,平台无法快速地获得真实有效的用户的低碳生活数据。(2)碳普惠平台的多参与方对于不同场景应用存在差异化需求,碳普惠平台系统架构可扩展性不足。(3)碳普惠业务涉及用户规模大、业务场景广,碳普惠平台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大规模信息处理业务。
专利文献CN112232955A(申请号:202011104282.1)公开了一种基于碳交易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低碳用户行为信息采集子系统,碳币转化子系统,碳交易平台;本发明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对低碳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加密确保了用户行为不被盗取,通过激励碳币转化交易提倡和促进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等低碳行为,还涉及了基于APP搭建碳普惠制平台的碳交易平台,开发“碳普惠制”及“碳账户”等功能模块,包括碳普惠制宣传,低碳行为数据接入,碳账户累计,公共服务兑换,商业资源鼓励方式,形成累计-兑换-消费的碳普惠生态圈,通过激励使得碳普惠生态圈概念深入普通用户日常生活。该专利能够为公众提供参与碳普惠生态的综合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但是该专利未考虑碳普惠场景运营机构差异化需求,碳普惠系统吞吐量大、可扩展性要求高,碳普惠中心机构运营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
步骤S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步骤S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步骤S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步骤S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步骤S6:中继链区块生成模块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优选地,所述步骤S1采用:为中继链网路中的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分发管理权限。
优选地,所述步骤S3采用:场景运营方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步采集并汇总一定时期内的低碳行为数据,并调用中继链方法学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优选地,中继链同步模块通过分片技术将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实现原始数据的可获取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S5采用:
步骤S5.1:场景运营方节点按照中继链网络的预设数据格式要求生成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并在中继链网络上广播;
步骤S5.2:中继链网络基于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对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进行核证。
优选地,所述步骤S5.2采用:
步骤S5.2.1:中继链网络中随机选择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并通过核证机构节点检查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格式规范,进而将核查信息向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广播;
步骤S5.2.2:核证机构节点集合超过一定比例的核证机构节点同意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有效,中继链网络构造候选区块接收证明,然后发送至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
所述候选区块接收证明包括核证机构节点集合信息、投票证明候选区块有效的核证机构节点签名以及中继链签名。
优选地,不同的场景运营方节点基于XCMP协议通过分别与中继链网络通信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系统,包括:
模块M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
模块M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模块M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模块M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模块M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模块M6: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优选地,所述模块M1采用:为中继链网路中的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分发管理权限;
所述模块M3采用:场景运营方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步采集并汇总一定时期内的低碳行为数据,并调用中继链方法学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中继链同步模块通过分片技术将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实现原始数据的可获取性。
优选地,所述模块M5采用:
模块M5.1:场景运营方节点按照中继链网络的预设数据格式要求生成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并在中继链网络上广播;
模块M5.2:中继链网络基于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对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进行核证;
所述模块M5.2采用:
模块M5.2.1:中继链网络中随机选择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并通过核证机构节点检查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格式规范,进而将核查信息向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广播;
模块M5.2.2:核证机构节点集合超过一定比例的核证机构节点同意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有效,中继链网络构造候选区块接收证明,然后发送至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
所述候选区块接收证明包括核证机构节点集合信息、投票证明候选区块有效的核证机构节点签名以及中继链签名;
不同的场景运营方节点基于XCMP协议通过分别与中继链网络通信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区块链技术,碳普惠中心、用户、场景运营方、核证机构、监管机构在分布式系统上分别执行平台维护及方法学指导、低碳行为数据原生、原始数据采集和报告、数据核查、数据流转监查等节点任务,实现碳普惠业务的分布式管理和自动运行,解决了中心化平台运营难度大的问题;
2、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在所有碳普惠业务参与方之间建立全域共识机制,同时允许不同场景运营方建立各自的第二层区块链,在保证系统整体可信、安全、有序的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场景运营方根据实际需求搭建差异化区块链的需求,基于XCMP协议实现场景运营方之间进行跨链通信和互操作的功能,解决了碳普惠系统灵活性不足、场景高度同质化的问题;
3、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避免单一区块确认的时耗问题,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和运行效率;
4、采用分片技术,中继链网络分割成节点数量不等的子网,中继链区块的原始数据分割成不同子集存储在不同子网中,避免了由于全节点存储全量数据,碳普惠系统负荷过大或计算资源要求过高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系统可扩展性不足、碳普惠业务规模难扩大的难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基于跨链技术的的碳普惠系统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全域共识机制的场景运营方与中继链的通信方法
图3为基于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的碳减排量存储方法
图4为基于XCMP的碳减排量跨链通信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碳普惠中心、用户、场景运营方、核证机构、监管机构之间搭建分布式管理平台,设置数据全生命周期自动流转机制,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在所有参与方之间建立全域共识机制,并允许不同场景运营方建立各自的第二层区块链,基于XCMP协议实现跨链信息传输,基于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不同场景运营方在中继链的多区块确认,采用分片技术将中继链区块的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如图1至4所示,包括:
步骤S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其中,为中继链网路中的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分发管理权限。
所述碳普惠中心节点,提供碳普惠理论指导,并负责搭建和维护碳普惠系统。数据层面,基于温室气体减排贡献率和数据可获得性、可量化性两方面因素,提供低碳行为清单、碳减排量方法学和数据报告格式。
所述用户节点,在吃穿住行、学医养服等场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生成低碳行为原始数据。
所述场景运营方节点,提供碳普惠场景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步采集用户低碳行为数据,定期汇总后提交系统。
所述核证机构节点,对不同场景碳减排量进行核证,达成共识后完成上链存储。
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对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监视,并对不当操作进行惩罚。
步骤S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步骤S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具体地,所述步骤S3采用:场景运营方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步采集并汇总一定时期内的低碳行为数据,并调用中继链方法学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步骤S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步骤S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具体地,步骤S5.1:场景运营方节点按照中继链网络的预设数据格式要求生成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并在中继链网络上广播;
步骤S5.2:中继链网络基于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对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进行核证。
其中,所述步骤S5.2采用:
步骤S5.2.1:中继链网络中随机选择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并通过核证机构节点检查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格式规范,进而将核查信息向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广播;所述格式规范包括但不限于Merkle树的形式。
步骤S5.2.2:核证机构节点集合超过一定比例的核证机构节点同意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有效,中继链网络构造候选区块接收证明,然后发送至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
所述候选区块接收证明包括核证机构节点集合信息、投票证明候选区块有效的核证机构节点签名以及中继链签名。
步骤S6:中继链区块生成模块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最大公约指的是,很多节点提出区块链方案,找到他们公共的部分,超过一定比例时,即可确认最大公约区块链。因为此方法一次性可以确定几个区块,比起传统逐一确定区块的方法,此方法提高了运行效率。
具体地,所述步骤S6采用:
步骤S6.1:中继链区块确认模块随机指定一组核证机构作为投票集合。
步骤S6.2:所述投票集合中的核证机构评估中继链上此时刻已存在的区块链,以及所述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中的最新区块,在集合内广播。
所述最新区块可能是来自一个运营场景方的一个区块,也可能是来自不同运营场景方的多个区块。
步骤S6.3:所述投票集合中的核证机构对所述最新区块投票,在集合内广播。
步骤S6.4:所述投票集合中的核证机构接收不同投票对应的所述区块链的候选项,找到所有候选项的最大公约部分,在集合内广播。
步骤S6.5:超过一定比例的投票集合节点认同某一最大公约部分,则所述最新区块被最终确认,添加在所述区块链之后。
具体地,中继链同步模块通过分片技术将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实现原始数据的可获取性。
具体地,不同的场景运营方节点基于XCMP协议通过分别与中继链网络通信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更为具体地,源场景运营方调用中继链跨链传输模块,将跨链信息发送至所述源场景运营方的输出信息队列。所述跨链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原生信息、目标场景运营方和时间戳。中继链跨链传输模块,将跨链信息全网广播。所述目标场景运营方此时刻被指定的一个核证机构接收到跨链信息之后,在核证机构集合内广播,并传输至目标场景运营方的输入信息队列。所述目标场景运营方的核证机构集合对候选机构进行真实性核查。所述真实性核查,包括但不限于:中继链父区块中是否包含所述源场景运营方的平行链传递信息。所述平行链传递信息,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根哈希值。所述目标场景运营方在本地平行链上执行智能合约,并生成跨链候选区块。所述跨链候选区块,其信息包括但不限:跨链信息引起的平行链状态改变证明,源场景运营方的中继链父区块,源场景运营方跨链信息发送证明。中继链跨链传输模块接收跨链候选区块,中继链区块确认模块完成确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系统,包括:
模块M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其中,为中继链网路中的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分发管理权限。
所述碳普惠中心节点,提供碳普惠理论指导,并负责搭建和维护碳普惠系统。数据层面,基于温室气体减排贡献率和数据可获得性、可量化性两方面因素,提供低碳行为清单、碳减排量方法学和数据报告格式。
所述用户节点,在吃穿住行、学医养服等场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生成低碳行为原始数据。
所述场景运营方节点,提供碳普惠场景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步采集用户低碳行为数据,定期汇总后提交系统。
所述核证机构节点,对不同场景碳减排量进行核证,达成共识后完成上链存储。
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对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监视,并对不当操作进行惩罚。
模块M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模块M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具体地,所述模块M3采用:场景运营方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步采集并汇总一定时期内的低碳行为数据,并调用中继链方法学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模块M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模块M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具体地,模块M5.1:场景运营方节点按照中继链网络的预设数据格式要求生成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并在中继链网络上广播;
模块M5.2:中继链网络基于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对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进行核证。
其中,所述模块M5.2采用:
模块M5.2.1:中继链网络中随机选择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并通过核证机构节点检查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格式规范,进而将核查信息向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广播;所述格式规范包括但不限于Merkle树的形式。
模块M5.2.2:核证机构节点集合超过一定比例的核证机构节点同意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有效,中继链网络构造候选区块接收证明,然后发送至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
所述候选区块接收证明包括核证机构节点集合信息、投票证明候选区块有效的核证机构节点签名以及中继链签名。
模块M6:中继链区块生成模块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最大公约指的是,很多节点提出区块链方案,找到他们公共的部分,超过一定比例时,即可确认最大公约区块链。因为此方法一次性可以确定几个区块,比起传统逐一确定区块的方法,此方法提高了运行效率。
具体地,所述模块M6采用:
模块M6.1:中继链区块确认模块随机指定一组核证机构作为投票集合。
模块M6.2:所述投票集合中的核证机构评估中继链上此时刻已确认的区块链,以及所述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中的最新区块,在集合内广播。
所述最新区块可能是来自一个运营场景方的一个区块,也可能是来自不同运营场景方的多个区块。
模块M6.3:所述投票集合中的核证机构对所述最新区块投票,在集合内广播。
模块M6.4:所述投票集合中的核证机构接收不同投票对应的所述区块链的候选项,找到所有候选项的最大公约部分,在集合内广播。
模块M6.5:超过一定比例的投票集合节点认同某一最大公约部分,则所述最新区块被最终确认,添加在所述区块链之后。
具体地,中继链同步模块通过分片技术将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实现原始数据的可获取性。
具体地,不同的场景运营方节点基于XCMP协议通过分别与中继链网络通信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更为具体地,源场景运营方调用中继链跨链传输模块,将跨链信息发送至所述源场景运营方的输出信息队列。所述跨链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原生信息、目标场景运营方和时间戳。中继链跨链传输模块,将跨链信息全网广播。所述目标场景运营方此时刻被指定的一个核证机构接收到跨链信息之后,在核证机构集合内广播,并传输至目标场景运营方的输入信息队列。所述目标场景运营方的核证机构集合对候选机构进行真实性核查。所述真实性核查,包括但不限于:中继链父区块中是否包含所述源场景运营方的平行链传递信息。所述平行链传递信息,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根哈希值。所述目标场景运营方在本地平行链上执行智能合约,并生成跨链候选区块。所述跨链候选区块,其信息包括但不限:跨链信息引起的平行链状态改变证明,源场景运营方的中继链父区块,源场景运营方跨链信息发送证明。中继链跨链传输模块接收跨链候选区块,中继链区块确认模块完成确认。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程序。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程序的模块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模块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程序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
步骤S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步骤S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步骤S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步骤S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步骤S6:中继链区块生成模块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用:为中继链网路中的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分发管理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采用:场景运营方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步采集并汇总一定时期内的低碳行为数据,并调用中继链方法学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继链同步模块通过分片技术将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实现原始数据的可获取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采用:
步骤S5.1:场景运营方节点按照中继链网络的预设数据格式要求生成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并在中继链网络上广播;
步骤S5.2:中继链网络基于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对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进行核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2采用:
步骤S5.2.1:中继链网络中随机选择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并通过核证机构节点检查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格式规范,进而将核查信息向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广播;
步骤S5.2.2:核证机构节点集合超过一定比例的核证机构节点同意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有效,中继链网络构造候选区块接收证明,然后发送至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
所述候选区块接收证明包括核证机构节点集合信息、投票证明候选区块有效的核证机构节点签名以及中继链签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场景运营方节点基于XCMP协议通过分别与中继链网络通信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
8.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
模块M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模块M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模块M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模块M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模块M6: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1采用:为中继链网路中的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分发管理权限;
所述模块M3采用:场景运营方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步采集并汇总一定时期内的低碳行为数据,并调用中继链方法学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中继链同步模块通过分片技术将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实现原始数据的可获取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5采用:
模块M5.1:场景运营方节点按照中继链网络的预设数据格式要求生成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并在中继链网络上广播;
模块M5.2:中继链网络基于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对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进行核证;
所述模块M5.2采用:
模块M5.2.1:中继链网络中随机选择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并通过核证机构节点检查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格式规范,进而将核查信息向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广播;
模块M5.2.2:核证机构节点集合超过一定比例的核证机构节点同意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有效,中继链网络构造候选区块接收证明,然后发送至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
所述候选区块接收证明包括核证机构节点集合信息、投票证明候选区块有效的核证机构节点签名以及中继链签名;
不同的场景运营方节点基于XCMP协议通过分别与中继链网络通信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
CN202210254426.4A 2022-03-15 2022-03-15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615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4426.4A CN114615286B (zh) 2022-03-15 2022-03-15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4426.4A CN114615286B (zh) 2022-03-15 2022-03-15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5286A true CN114615286A (zh) 2022-06-10
CN114615286B CN114615286B (zh) 2024-01-02

Family

ID=81862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4426.4A Active CN114615286B (zh) 2022-03-15 2022-03-15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528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454A (zh) * 2022-09-20 2022-12-20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联盟中继链的农产品数据跨链共享方法
CN116582243A (zh) * 2023-04-20 2023-08-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森林拓扑结构的区块链系统分层跨链共识方法
CN116938985A (zh) * 2023-09-18 2023-10-24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基于数字凭证的数据流转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7172721A (zh) * 2023-10-31 2023-12-05 深圳薪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融资业务的数据流转监管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6582243B (zh) * 2023-04-20 2024-06-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森林拓扑结构的区块链系统分层跨链共识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740A (zh) * 2018-09-27 2019-02-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区块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190340267A1 (en) * 2018-05-01 2019-1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chain implementing cross-chain transactions
WO2020042927A1 (zh) * 2018-08-28 2020-03-05 白杰 区块链公链
CN110866751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傲为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区块链平行链的维护方法及区块链平行链
WO2020133326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北京建极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866380A (zh) * 2021-01-15 2021-05-28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网架构
CN112907262A (zh) * 2021-02-20 2021-06-04 北京邮电大学 农产品溯源下的一种基于中继链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
CN113098694A (zh) * 2021-04-09 2021-07-09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跨链共识方法
US20210326813A1 (en) * 2018-08-30 2021-10-21 Jiangsu Fuzamei Technology Co., Ltd. Parallel Chain Cross-Chain Transa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572825A (zh) * 2021-07-09 2021-10-2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面向中继链跨链架构的接入控制与资源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2027530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性能防篡改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40267A1 (en) * 2018-05-01 2019-1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chain implementing cross-chain transactions
WO2020042927A1 (zh) * 2018-08-28 2020-03-05 白杰 区块链公链
CN110866751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傲为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区块链平行链的维护方法及区块链平行链
CN110868438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傲为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网络系统
US20210326813A1 (en) * 2018-08-30 2021-10-21 Jiangsu Fuzamei Technology Co., Ltd. Parallel Chain Cross-Chain Transa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361740A (zh) * 2018-09-27 2019-02-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区块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20133326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北京建极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2027530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性能防篡改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CN112866380A (zh) * 2021-01-15 2021-05-28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网架构
CN112907262A (zh) * 2021-02-20 2021-06-04 北京邮电大学 农产品溯源下的一种基于中继链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
CN113098694A (zh) * 2021-04-09 2021-07-09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跨链共识方法
CN113572825A (zh) * 2021-07-09 2021-10-2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面向中继链跨链架构的接入控制与资源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少杰;汪小益;徐才巢;孙建伶;: "BitXHub:基于侧链中继的异构区块链互操作平台", 计算机科学, no. 06 *
王胜寒;郭创新;冯斌;张浩;杜振东;: "区块链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与思路", 电力系统自动化, no. 11 *
邓安贤;范奉和;李小平;: "区块链赋能电梯业新一轮创新", 中国电梯, no. 10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454A (zh) * 2022-09-20 2022-12-20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联盟中继链的农产品数据跨链共享方法
CN115499454B (zh) * 2022-09-20 2024-03-22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联盟中继链的农产品数据跨链共享方法
CN116582243A (zh) * 2023-04-20 2023-08-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森林拓扑结构的区块链系统分层跨链共识方法
CN116582243B (zh) * 2023-04-20 2024-06-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森林拓扑结构的区块链系统分层跨链共识方法
CN116938985A (zh) * 2023-09-18 2023-10-24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基于数字凭证的数据流转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6938985B (zh) * 2023-09-18 2023-12-19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基于数字凭证的数据流转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7172721A (zh) * 2023-10-31 2023-12-05 深圳薪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融资业务的数据流转监管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7172721B (zh) * 2023-10-31 2024-02-20 深圳薪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融资业务的数据流转监管预警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5286B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15286A (zh) 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
CN109151013B (zh)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物流业信息平台
CN111314067B (zh) 区块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0073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物流系统
CN111899002A (zh) 一种区块链中高效进行跨链信息交易交互的方法
CN11131101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交易方法
CN110298657A (zh) 一种区块链共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1475821A (zh) 基于文件存储证明的区块链共识机制方法
CN114003584A (zh) 一种基于演化博弈的拜占庭容错共识方法
CN11446262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开展可信联邦学习的方法
CN114049096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个性化定制系统和方法
Nayak et al. Blockchain-Based Cloud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Privacy Preservation
CN113420195A (zh) 智能电表故障类型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1161061A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集中交易系统和方法
CN103929313A (zh) 智能用电网络频道分配与双层授权的方法
CN116527412B (zh) 面向调度数据链的跨区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6707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城市水果质量溯源方法
CN116916191A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车网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1953546B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和智能家居系统
CN11135370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信息产品的生产方法及系统
Wang Application of IOT in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Whol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N112950063B (zh) 区域能源互补方法和装置
CN116957110B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可信联邦学习方法及系统
CN111680996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生活缴费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02111B (zh) 一种基于群组树架构的区块链共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