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4428A -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4428A
CN114614428A CN202210321608.9A CN202210321608A CN114614428A CN 114614428 A CN114614428 A CN 114614428A CN 202210321608 A CN202210321608 A CN 202210321608A CN 114614428 A CN114614428 A CN 114614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body
channel
rod
sleeve body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16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凯
陈发广
程龙
李翔
郑超超
王钧瑶
王晓慧
崔超超
原佳丰
栗维冰
王稼琦
原康康
牛君玲
郭琳
董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zu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16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4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4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442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14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damping mechanical oscillations of lines, e.g. for reducing production of sound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属于电缆电线减震技术领域,解决了电线因受风力影响会出现折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第一套体,所述第一套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套接输电线的通孔,所述第一套体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通孔松紧的调节槽口,所述调节槽口的外边部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耳,所述支耳上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套体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套体,所述第二套体包括左半体和右半体,所述左半体的上端和所述右半体的上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的下端和右半体的下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与右半体扣合后第二套体呈空腔状。所述右半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电线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的存在,而电力在输送过程中会采用电线,我们的电线基本是架空线架设在野外,在电网系统中,风力对电线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需要非常重视,因为架设在野外的电线受风力影响最严重。电线裸露在两座电塔之间,跨度长度非常大,它们受重力的影响很大,中间会下垂,遇到风时的就会摇摆的很厉害,风力冲击了电线之后,电线会产生强烈的晃动。若风大时,风力甚至会把电线吹翻,此时,电线和电塔接触的这些地方,也会出现摇晃,这里的摇晃会使电线出现金属疲劳的情况,时间一长,电线就会从这些地方被折断。而到了冬天,大雪天气电线所承受的重量更大了,大风一吹电线就会变得更加不堪一击,电线摇晃变更加厉害。现有技术中的电线防震防摆动一般是在电线上设置防震锤,通过防震锤降低电线的摇晃摆动幅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震锤防震效果并不好,一般需要在电线上设置多个防震锤,但是防震锤设置过多以后,又增加了电线的重量,效果依然不佳,很难把控一个具体的防震锤数量使电线的摇晃摆动幅度为最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解决了电线因受风力影响会出现折断的技术问题,增加了电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包括第一套体,所述第一套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套接输电线的通孔,所述第一套体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通孔松紧的调节槽口,所述调节槽口的外边部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耳,所述支耳上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套体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套体,所述第二套体包括左半体和右半体,所述左半体的上端和所述右半体的上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的下端和右半体的下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与右半体扣合后第二套体呈空腔状;所述右半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左半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上上凹槽和下凹槽,且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内部均设有所述第一减震组件;所述右半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左半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且滑动通道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减震组件;所述滑动通道连通有竖直通道,所述竖直通道连通有横向通道,且所述横向通道与所述滑动通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横向通道的内部设有第三减震组件,且所述第三减震组件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凹槽或所述下凹槽内部底面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箍,所述环箍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球状转子,所述环箍的周侧壁上沿环箍的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圆孔,所述球状转子与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通道内部底面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沿滑动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环箍,所述环箍的内部设有所述球状转子,所述球状转子与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通道的内部设有竖直杆,且所述竖直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竖直通道的内径,所述竖直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杆包括第一节和第二节,所述第一节的下端与第二节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第一节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下端与第二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通道内部的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一端与横向通道的内底面转动连接,横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套体的外部,且横向杆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环绕横向杆倾斜延伸的内槽;所述竖直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槽的内部,且竖直杆的第二节的下端与内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杆的位于所述第二套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条,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支撑杆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条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包括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配重块呈宝葫芦状,且配重块横向设置,配重块的大直径端与支撑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体上设有多个散热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为螺栓;所述左半体与所述右半体通过螺栓可拆式式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套体、第二套体、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的设置,若风力使电线发生上下摆动时,风力将力传递到第一套体,第一套体将力传递给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的第一弹簧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弹力,以抵消电线上所受到的风力,弹力和风力的相互抵消使电线的摆动幅度变小。若风力使电线发生左右摆动时,风力将力传递到第一套体,第一套体将力传递给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的第二弹簧受到风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弹力,对左右方向的风力进行抵消,以使电线的摆动幅度变小。同时,第二减震组件连接有第三减震组件,风力使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运动时,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同时对风力产生阻碍作用,削弱风力,风力被削弱,进一步保持电线的平稳,使电线不晃动不摆动。通过多个减震组件层层对电线的摇晃摆动进行阻拦,有效削弱减小了电线的摇晃摆动幅度,使电线不发生摆动震动,电线不易损坏,减少材料损失,增加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减震组件与第三减震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横向杆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横向杆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第三减震组件右视图。
图中:1、第一套体 2、通孔 3、调节槽口 4、支耳 5、左半体 6、右半体 7、上凹槽8、下凹槽 9、第一减震组件 10、滑动通道 11、竖直通道 12、横向通道 13、第一弹簧 14、环箍 15、球状转子 16、圆孔 17、第二弹簧 18、滑动杆 19、第一节 20、第二节 21、第三弹簧22、横向杆 23、内槽 24、支撑杆 25、支撑条 26、配重块 27、散热通道 2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是以图1为参考图做出的方位词,且所有方位词均不对本发明做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列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包括第一套体1,第一套体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套接输电线的通孔2,第一套体1上设有用于调节通孔2松紧的调节槽口3,调节槽口3的外边部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耳4,支耳4上连接有调节装置。第一套体1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套体,第二套体包括左半体5和右半体6,左半体5的上端和右半体6的上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5的下端和右半体6的下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5与右半体6扣合后第二套体呈空腔状。右半体6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且上凹槽7和下凹槽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9。左半体5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且上凹槽7和下凹槽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9。右半体6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10,滑动通道10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震组件。左半体5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10,且滑动通道10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滑动通道10连通有竖直通道11,竖直通道11连通有横向通道12,且横向通道12与滑动通道10相互平行设置,横向通道12的内部设有第三减震组件,且第三减震组件与第二减震组件相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套体1、第二套体、第一减震组件9、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的设置,若风力使电线发生上下摆动时,风力将力传递到第一套体1,第一套体1将力传递给第一减震组件9,第一减震组件9的第一弹簧13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弹力,以抵消电线上所受到的风力,弹力和风力的相互抵消使电线的受力减小,电线的摆动幅度变小。若风力使电线发生左右摆动时,风力将力传递到第一套体1,第一套体1将力传递给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的第二弹簧17受到风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弹力,对左右方向的风力进行抵消,以使电线的受力减小,电线的摆动幅度变小。同时,第二减震组件连接有第三减震组件,风力的作用使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同时运动时,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同时对风力产生阻碍作用,削弱风力,风力被削弱,进一步保持电线的平稳,使电线不晃动不摆动。多个减震组件层层对电线的摇晃摆动进行阻拦,有效减小了电线的摇晃摆动幅度,使电线不发生摆动震动,使电线不易损坏,减少材料损失,增加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本实施列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包括第一套体1,第一套体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套接输电线的通孔2,第一套体1上设有用于调节通孔2松紧的调节槽口3,调节槽口3的外边部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耳4,支耳4上连接有调节装置。第一套体1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套体,第二套体包括左半体5和右半体6,左半体5的上端和右半体6的上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5的下端和右半体6的下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5与右半体6扣合后第二套体呈空腔状。右半体6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且上凹槽7和下凹槽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9。左半体5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且上凹槽7和下凹槽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9。右半体6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10,滑动通道10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震组件。左半体5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10,且滑动通道10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滑动通道10连通有竖直通道11,竖直通道11连通有横向通道12,且横向通道12与滑动通道10相互平行设置,横向通道12的内部设有第三减震组件,且第三减震组件与第二减震组件相连接。
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减震组件9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凹槽7或下凹槽8内部底面上的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箍14,环箍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球状转子15,环箍14的周侧壁上沿环箍14的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圆孔16,球状转子15与第一套体1的外壁相接触。球状转子15受到第一套体1的挤压会在环箍14的内部发生转动,球状转子15与环箍14之间因转动而摩擦生热,通过圆孔16的设置,可快速将热量散发,避免球状转子15或环箍14因热量过高而发生损坏。同时,球状转子15与环箍1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会抵消一部分第一套体1上受到的风力,使第一套体1上的风力减小,进而减小电线的受力,进而减小电线的摆动幅度。
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设在滑动通道10内部的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沿滑动通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弹簧17的一端与滑动通道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8,滑动杆18与滑动通道10滑动配合,滑动杆18靠近第一套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箍14,环箍14的内部设有球状转子15,球状转子15与第一套体1的外壁相接触。第一套体1将风力传递到滑动杆18上,滑动杆18受到力的作用在滑动通道10的内部发生运动,滑动杆18挤压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被压缩,第二弹簧17被压缩后产生一个与风力相反的反弹力,反弹力会抵消一部分风力,使风力减小,进而减小电线的摇晃幅度。
为了更好的效果,竖直通道11的内部设有竖直杆,且竖直杆的直径小于竖直通道11的内径,竖直杆可在竖直通道11的内部自由左右方向移动。竖直杆的上端与滑动杆18的侧壁固定连接。竖直杆包括第一节19和第二节20,第一节19的下端与第二节20的上端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三弹簧21,第三弹簧21的上端与第一节19固定连接,第三弹簧21的下端与第二节20固定连接。竖直杆用于将第二减震组件与第三减震组件连接,便于进一步减弱风力。
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三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通道12内部的横向杆22,横向杆22的一端与横向通道12的内底面转动连接,横向杆2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套体的外部,且横向杆22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环绕横向杆22倾斜延伸的闭合式内槽23,闭合式内槽23为首尾相通的开设在横向杆22周侧壁上的槽,竖直杆的下端延伸至内槽23的内部,且竖直杆的第二节20的下端与内槽23滑动配合。竖直杆在第二减震组件的作用下会发生左右方向的移动,由于内槽23是倾斜的,竖直杆发生向左或右运动的过程中,第三弹簧21会被进一步压缩,在竖直杆的作用下,横向杆22会发生转动,通过内槽23与竖直杆下端的摩擦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削弱风力。
为了更好的效果,横向杆22位于第二套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远离第二套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条25,且支撑条25与支撑杆24相互垂直;支撑条25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配重块26。通过配重块26的设置,在横向杆22转动的过程中,横向杆22会带动支撑杆24转动,支撑杆24会带动支撑条25转动,支撑条25会带动配重块26转动,由于配重块26自身重力的作用,支撑条25转动会受到阻力,此阻力与风力的方向相反,会抵消一部分风力使风力进一步被减小。
为了更好的效果,配重块26包括底端和顶端,且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配重块26呈宝葫芦状,且配重块26横向设置,配重块26的底端与支撑条25固定连接。
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二套体上设有多个散热通道27,散热通道27贯穿第二套体,其一端与第二套体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套体的内腔连通。散热通道27在右半体6上设置两个,散热通道27在左半体5上设置两个,且右半体6的两个散热通道27与左半体5的两个散热通道27相互对称设置;散热通道27用于将球状转子15因转动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第二套体的外部,避免第二套体内部的温度过高导致零部件损坏。每个散热通道27均设置在相邻的环箍14之间,保证了第二套体内部的散热均匀。
为了更好的效果,调节装置为螺栓和螺母;左半体5与右半体6通过螺栓螺母配合连接。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拆卸安装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套体1、第二套体、第一减震组件9、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的设置,若风力使电线发生上下摆动时,风力将力传递到第一套体1,第一套体1将力传递给第一减震组件9,第一减震组件9的第一弹簧13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弹力,以抵消电线上所受到的风力,弹力和风力的相互抵消使电线的摆动幅度变小。若风力使电线发生左右摆动时,风力将力传递到第一套体1,第一套体1将力传递给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的第二弹簧17受到风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弹力,对左右方向的风力进行抵消,以使电线的摆动幅度变小。同时,第二减震组件连接有第三减震组件,风力的作用使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运动时,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同时对风力产生阻碍作用,削弱风力,风力被削弱,进一步保持电线的平稳,使电线不晃动不摆动。多个减震组件层层对电线的摇晃摆动进行阻拦,对电线所受的风力层层减小削弱,有效减小了电线的摇晃摆动幅度,使电线不发生摆动震动,使电线不易损坏,减少材料损失,增加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

Claims (10)

1.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套接输电线的通孔(2),所述第一套体(1)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通孔(2)松紧的调节槽口(3),所述调节槽口(3)的外边部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耳(4),所述支耳(4)上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套体(1)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套体,所述第二套体包括左半体(5)和右半体(6),所述左半体(5)的上端和所述右半体(6)的上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5)的下端和右半体(6)的下端可拆卸式连接,左半体(5)与右半体(6)扣合后第二套体呈空腔状;所述右半体(6)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且所述上凹槽(7)和所述下凹槽(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减震组件(9);所述左半体(5)的内壁上开设有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且上凹槽(7)和下凹槽(8)的内部均设有所述第一减震组件(9);所述右半体(6)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10),所述滑动通道(10)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左半体(5)的内壁上开设有左右延伸的滑动通道(10),且滑动通道(10)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减震组件;所述滑动通道(10)连通有竖直通道(11),所述竖直通道(11)连通有横向通道(12),且所述横向通道(12)与所述滑动通道(1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横向通道(12)的内部设有第三减震组件,且所述第三减震组件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9)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凹槽(7)或所述下凹槽(8)内部底面上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箍(14),所述环箍(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球状转子(15),所述环箍(14)的周侧壁上沿环箍(14)的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圆孔(16),所述球状转子(15)与所述第一套体(1)的外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滑动通道(10)内部的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沿滑动通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弹簧(17)的一端与滑动通道(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8),所述滑动杆(18)与滑动通道(10)滑动配合,滑动杆(18)靠近所述第一套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环箍(14),所述环箍(14)的内部设有所述球状转子(15),所述球状转子(15)与所述第一套体(1)的外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通道(11)的内部设有竖直杆,且所述竖直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竖直通道(11)的内径,所述竖直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动杆(18)的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包括第一节(19)和第二节(20),所述第一节(19)的下端与第二节(20)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21),所述第三弹簧(21)的上端与第一节(19)固定连接,第三弹簧(21)的下端与第二节(2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通道(12)内部的横向杆(22),所述横向杆(22)的一端与横向通道(12)的内底面转动连接,横向杆(2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套体的外部,且横向杆(22)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环绕横向杆(22)倾斜延伸的闭合式内槽(23);所述竖直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槽(23)的内部,且竖直杆的第二节(20)的下端与内槽(23)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22)位于所述第二套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远离第二套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条(25),且所述支撑条(25)与所述支撑杆(24)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条(25)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配重块(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6)包括底端和顶端,且所述底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顶端的直径,配重块(26)呈宝葫芦状,且配重块(26)横向设置,配重块(26)的底端与支撑条(2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上设有多个散热通道(27),所述散热通道(27)贯穿第二套体,其一端与第二套体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套体的内腔连通;散热通道(27)在所述右半体(6)上设置两个,散热通道(27)在所述左半体(5)上设置两个,且右半体(6)上的两个散热通道(27)与左半体(5)上的两个散热通道(27)相互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散热通道(27)均设置在相邻的环箍(1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为螺栓和螺母;所述左半体(5)与所述右半体(6)通过螺栓螺母配合连接。
CN202210321608.9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Withdrawn CN114614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1608.9A CN114614428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1608.9A CN114614428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4428A true CN114614428A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6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1608.9A Withdrawn CN114614428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44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7947A (zh) * 2022-08-25 2022-11-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通信光缆故障定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7947A (zh) * 2022-08-25 2022-11-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通信光缆故障定位装置
CN115347947B (zh) * 2022-08-25 2023-12-1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通信光缆故障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14428A (zh) 一种输电线路防窜动减震装置
CN107795946B (zh) 一种一体式智能控制太阳能路灯
CN113374649A (zh) 一种单桩式海上浮式风机减振控制结构
JP2008035672A (ja) 電線把持ユニット、電線架線構造および電線用スペーサ
EP1768221A1 (en) Improved wire dancing damper for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CN111896037A (zh) 一种抗震防掉落的传感器装置
CN108660926A (zh) 一种空间拉索防撞隔振型万向连接装置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CN109378570B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站天线安装支架
CN115065019B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
CN115036875A (zh) 一种防舞阻尼间隔棒
CN114017253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震装置
CN209497208U (zh) 一种抗强风减震电缆支架
CN201682246U (zh) 一种单摆锤阻尼防舞器
CN2123432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
CN112072589B (zh) 一种供电线紧凑型悬垂线夹
CN210440161U (zh) 调质阻尼风电塔架
CN117424163A (zh) 一种预铰式输电线路防振锤
CN215760813U (zh) 一种抗风型电力铁塔
CN218958039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上输电线路工程架线用线夹
CN112879544A (zh) 一种履带式行走组件的减速机构散热装置
CN109921351B (zh) 一种抗强风减震电缆支架及其工作方法
CN215646080U (zh) 一种架空线路用线缆减震陶瓷棒
CN213072067U (zh) 一种抗震型垂直排列双线夹型悬垂线夹
CN221054202U (zh) 一种基于tmd和电磁组合阻尼的架空线路振动抑制装置
CN115549011A (zh) 一种电力线路用高稳定性防震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