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0294B -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0294B
CN114610294B CN202210498936.6A CN202210498936A CN114610294B CN 114610294 B CN114610294 B CN 114610294B CN 202210498936 A CN202210498936 A CN 202210498936A CN 114610294 B CN114610294 B CN 114610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or
logic
operators
general
index cal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89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0294A (zh
Inventor
季利春
周佐伟
周顺平
罗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ghe Yun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nghe Yun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nghe Yun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nghe Yun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89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0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0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0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0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0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4Graphical or visual programm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6Software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根据上述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中业务类算子、逻辑类算子、通用算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算子并发执行。

Description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验论证评估系统中,对仿真数据进行效能评估计算,通常需要定义效能指标计算模型,模块结构定义良好的指标计算模型由许多细粒度的算子组成。累积下来的算子组成算子库,算子库作为计算资产可以持久化存储和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算子由计算函数构成,存在于系统中的逻辑代码中,无法开放给非代码开发人员使用,也不方便用于计算模型的二次开发(用已有的算子组合形成新的计算模型称为模型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的计算模型由多个算子组成,算子之间存在顺序执行或并发执行的约束关系,同时在仿真评估计算时,涉及多样本多次数并行计算,这样效能指标计算过程就形成了由批量指标并发-指标内算子并发-样本数量并发-次数并发等多层级计算组成的多级并发计算模式,多级并发计算涉及并发逻辑控制、计算结果存储、计算日志收集反馈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所述业务类型算子、所述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均包括逻辑接口;
将所述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所述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中包括多个业务类算子时,分配资源对所选的多个业务类算子对应的效能指标进行批量计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用算子包括:增益类算子和聚合类算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逻辑类算子包括:开始算子、结束算子、合并算子、并发算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所述业务类型算子之间存在并发关系时,所述业务类型的算子的入逻辑接口之间通过并发算子相连,所述业务类型算子的出逻辑接口通过合并算子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每个业务类算子还设置实验样本的数量,通过设置的实验样本的数量控制实现样本层面的并发逻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每个业务类算子的样本运行次数,根据业务类型算子在样本层面下设置的各个样本的运行次数,控制算子在样本运行次数层面的并发逻辑。
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算子设计模块,用于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所述业务类型算子、所述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均包括逻辑接口;
可视化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
指标计算模块,用于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所述业务类型算子、所述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均包括逻辑接口;
将所述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
上述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通过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从而将计算逻辑封装为算子,然后在交互界面展示算子,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从而将整个能效评估时所涉及到的计算模型,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采用本发明的方式,一方面将复杂的能效计算指标的计算通过前期封装后,然后在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针对不同的能效计算时,均可以适应性的编辑对应的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以方便设计不同指标之间的并发关系,另一方面,采用人机交互可拖拽的方式,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仿真并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
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均包括逻辑接口。算子,是执行特定功能的模型,以业务类型算子为例,业务类型算子可以包括机动类型算子,在进行二次开发时,只需要根据机动的具体类型,例如代步汽车,给予计算类型算子对应的模型参数,就可以实现代步汽车的算子,按照业务类型分类的是基于相同类型的业务,其计算原理相同或相近,只是计算参数上的不同。同理,可以设置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
步骤104,将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
可视化指的是将后台运行的数据或者过程,通过用户可以直接看到的图形或者界面进行展示的过程,以业务类型算子为例,可视化指的是在可视化界面设计业务类型算子对应的图形,图形可以是静态设计或者动态设计,通过操作图形或者改变图形的逻辑连接关系,可以控制业务类型算子的运行或者停止,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均可以设计动态可视化,以业务类型算子为例,动态展示的过程为业务类型算子的计算进程。
步骤106,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
逻辑类算子可以包括并发逻辑,并发逻辑指的是两个业务类型算子同时进行,除了并发关系,还有两个算子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即串联关系,在处理并发逻辑时,是通过逻辑类算子触发,即数据流到达存在并发关系的逻辑类算子时,开始并发处理,在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确定的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可以搭建指标计算模型,具体是在人机交互界面展示所需要的算子,只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将逻辑类算子拖拽至对应的位置,以及设置对应的通用算子。
上述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中,通过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从而将计算逻辑封装为算子,然后在交互界面展示算子,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从而将整个能效评估时所涉及到的计算模型,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采用本发明的方式,一方面将复杂的能效计算指标的计算通过前期封装后,然后在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针对不同的能效计算时,均可以适应性的编辑对应的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以方便设计不同指标之间的并发关系,另一方面,采用人机交互可拖拽的方式,操作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中包括多个业务类算子时,分配资源对所选的多个业务类算子对应的效能指标进行批量计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用算子包括:增益类算子和聚合类算子。本实施例中,增益类算子可以设置在某一条逻辑支路上,表示对该支路进行一定增益,聚合类算子是配合并发算子使用的,聚合类算子的逻辑是在每一条并发支路均计算完成后,才开始后续计算,聚合类算子的逻辑是接收数据并等待所有支路计算完成,然后进行并发同步。因此可以知道,本申请的并发逻辑是通过设置的各个算子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逻辑类算子包括:开始算子、结束算子、合并算子、并发算子。
具体地,在对上述算子进行可视化时,实现可视化编辑,是实现仿真过程的必要手段,即,在选择某一个算子时,可以对算子进行参数上的编辑。
接收仿真方案包并构建对应的通过拖拽的方式构建算子运算流程图,该流程图至少包含三个节点,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以及至少一个算子节点。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分别对应开始算子和结束算子,算子节点对应于业务类型算子,其中,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是必须的,算子节点至少一个,根据计算模型定义可以配置其他算子,算子之间可以是串联关系,也可以是并发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类型算子之间存在并发关系时,业务类型的算子的入逻辑接口之间通过并发算子相连,业务类型算子的出逻辑接口通过合并算子相连。
即,算子节点之间如果产生并发关系,则需要在入口通过并发算子相连,出口通过合并算子相连,从而确定算子并发控制的第二层并发控制。指标开始计算时,从“开始算子”开始流转,遇到第一个并发算子,并发算子出发的两条线会并发执行,各自流转到合并算子,该合并算子有并发同步功能,只有当所有入口进程都执行到该算子时,流程才会继续运转,只要有一个入口进程没有执行到该合并算子,该合并算子会一直等待,其他已经完成的进程会挂起。
以上设计,实现了通过界面流程图来控制算子并发逻辑。需要并发的算子在计算模型中,以并发算子为入口,以合并算子为出口,达到并发以及同步的逻辑控制。
另外,该可视化流程编辑实现方案会同时解决多层并发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浏览器的代码逻辑控制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并发,分担了后台服务器资源消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业务类算子还设置实验样本的数量,通过设置的实验样本的数量控制实现样本层面的并发逻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算子的计算数据源参数进行设置,可以控制后台样本并发-次数并发的并发逻辑,即第三层样本数量并发,存在多个样本以及各个样本下多次运行的情况下,可自定义选择一个或多个样本,以及样本下的一次或任意多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每个业务类算子的样本运行次数,根据业务类型算子在样本层面下设置的各个样本的运行次数,控制算子在样本运行次数层面的并发逻辑。
具体地,算子的计算参数(计算数据源)设计方案中,所有选中的样本下的次数总的数量为指标计算时第四层级的并发数量。结合计算流程图中的并发算子控制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并发以及后台逻辑控制的样本并发-次数并发,该设计方案可以进行四层的并发调度控制,实现第四层运行次数并发。
为满足计算模型可视化构建设计方案中并发调度控制,需要后台逻辑对接支撑,对应的后台逻辑通过线程池并发保护机制,防止太多的计算线程并发爆炸,导致后台计算资源耗尽,服务卡死的情况。同时通过线程池并发保护机制,让每一个计算线程运行完成后的计算结果能够写入到数据库,计算过程日志能够正确有效返回到前端页面。
通过前后端的实时数据交互设计,对每一个前端并发线程设置线程编号,后台服务运行完成后能够通过线程编号对接到前端页面,实现计算日志的实时输出并反馈到用户。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装置,包括:算子设计模块202、可视化模块204和指标计算模块206,其中:
算子设计模块202,用于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均包括逻辑接口。
可视化模块204,将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
指标计算模块206,用于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中业务类算子、逻辑类算子、通用算子以及各算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用于当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中包括多个业务类算子时,分配资源对所选的多个业务类算子对应的效能指标进行批量计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用算子包括:增益类算子和聚合类算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逻辑类算子包括:开始算子、结束算子、合并算子、并发算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用于当业务类型算子之间存在并发关系时,业务类型的算子的入逻辑接口之间通过并发算子相连,业务类型算子的出逻辑接口通过合并算子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用于每个业务类算子还设置实验样本的数量,通过设置的实验样本的数量控制实现样本层面的并发逻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用于设置每个业务类算子的样本运行次数,根据业务类型算子在样本层面下设置的各个样本的运行次数,控制算子在样本运行次数层面的并发逻辑。
关于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仿真并发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所述业务类型算子、所述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均包括逻辑接口;所述逻辑类算子包括:开始算子、结束算子、合并算子、并发算子;
将所述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业务类型算子之间存在并发关系时,所述业务类型的算子的入逻辑接口之间通过并发算子相连,所述业务类型算子的出逻辑接口通过合并算子相连;
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个业务类算子还设置实验样本的数量,通过设置的实验样本的数量控制实现样本层面的并发逻辑;
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每个业务类算子的样本运行次数,根据业务类型算子在样本层面下设置的各个样本的运行次数,控制算子在样本运行次数层面的并发逻辑;
通过线程池并发保护机制,让每一个计算线程运行完成后的计算结果写入到数据库,计算过程日志正确有效返回到前端页面;前后端的实时数据交互设计,对每一个前端并发线程设置线程编号,后台服务运行完成后通过线程编号对接到前端页面,实现计算日志的实时输出并反馈到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效能指标计算模型中包括多个业务类算子时,分配资源对所选的多个业务类算子对应的效能指标进行批量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算子包括:增益类算子和聚合类算子。
4.一种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算子设计模块,用于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封装,得到业务类型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封装为逻辑类算子,将效能评估过程中的通用设计封装为通用算子;所述业务类型算子、所述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均包括逻辑接口;所述逻辑类算子包括:开始算子、结束算子、合并算子、并发算子;
可视化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所述通用算子进行可视化展示在交互界面;
指标计算模块,用于仿真实验效能指标计算时,根据效能计算指标确定效能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选择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以及确认各指标计算模型算子之间的并发关系,根据并发关系,确定效能评估时逻辑类算子和通用算子的位置,在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编辑交互界面,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指标计算模型算子对应的业务类型算子、逻辑类算子以及通用算子采用逻辑接口连接的方式连接;
当所述业务类型算子之间存在并发关系时,所述业务类型的算子的入逻辑接口之间通过并发算子相连,所述业务类型算子的出逻辑接口通过合并算子相连;
每个业务类算子还设置实验样本的数量,通过设置的实验样本的数量控制实现样本层面的并发逻辑;
设置每个业务类算子的样本运行次数,根据业务类型算子在样本层面下设置的各个样本的运行次数,控制算子在样本运行次数层面的并发逻辑;
通过线程池并发保护机制,让每一个计算线程运行完成后的计算结果写入到数据库,计算过程日志正确有效返回到前端页面;前后端的实时数据交互设计,对每一个前端并发线程设置线程编号,后台服务运行完成后通过线程编号对接到前端页面,实现计算日志的实时输出并反馈到用户。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98936.6A 2022-05-09 2022-05-09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4610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8936.6A CN114610294B (zh) 2022-05-09 2022-05-09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8936.6A CN114610294B (zh) 2022-05-09 2022-05-09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0294A CN114610294A (zh) 2022-06-10
CN114610294B true CN114610294B (zh) 2022-08-09

Family

ID=8186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8936.6A Active CN114610294B (zh) 2022-05-09 2022-05-09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0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5401B (zh) * 2022-08-26 2023-07-11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自动化中心(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基于可视化指标模型配置的城市体检评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16521026B (zh) * 2023-06-30 2023-10-03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工厂评价的可视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6777297B (zh) * 2023-07-10 2024-03-05 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idc设备监测数据的机房评价指标配置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8345B1 (en) * 1998-04-15 2001-03-2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Visual data integ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959A (zh) * 2008-12-18 2009-05-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后台管控架构的并行仿真任务分发与调度方法
US10078575B2 (en) * 2013-03-13 2018-09-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agnostics of state transitions
CN104133724B (zh) * 2014-04-03 2015-08-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并发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866374B (zh) * 2015-05-22 2018-07-06 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任务的离散事件并行仿真及时间同步方法
US10871989B2 (en) * 2018-10-18 2020-12-2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lecting threads for concurrent processing of data
CN110909039A (zh) * 2019-10-25 2020-03-24 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拖拽式流程的大数据挖掘工具及方法
CN112801439A (zh) * 2019-11-14 2021-05-14 深圳百迈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00337B (zh) * 2020-02-28 2023-06-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一种面向大数据分析的交互式建模算子组件及执行方法
CN113449859A (zh) * 2020-03-27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1782371B (zh) * 2020-06-30 2024-05-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ag交互的流式计算方法与装置
CN112130933A (zh) * 2020-08-04 2020-12-25 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算子集构建及调用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8345B1 (en) * 1998-04-15 2001-03-2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Visual data integ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应用于实时控制系统的线程池调度策略设计;刘毅等;《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1111(第3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0294A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10294B (zh) 仿真实验效能指标并发计算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Hudson Incremental attribute evaluation: A flexible algorithm for lazy update
JP5520219B2 (ja) エラーハンドリングをもつ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のグラフ型計算
US9881114B2 (en) Virtual hierarchical layer propagation
US2006020686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veloping data flow programs
Blouin et al. Kompren: modeling and generating model slicers
KR101597780B1 (ko) 소프트웨어 코드의 시각적 구현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08120367A1 (ja) 並列化プログラム生成方法、並列化プログラム生成装置、及び並列化プログラム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8139898B (zh) 数据处理图编译
Syriani et al. Modeling a model transformation language
KR102569415B1 (ko) 워크플로우 생성을 위한 서비스 플랫폼 시스템 및 워크플로우 생성 방법
CN101051364A (zh) 一种在办公自动化中基于规则约束的自适应流程方法
JP2021077378A (ja) 予めメモリ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装置、電子回路、電子機器並びに記憶媒体
Muller et al. Competitive parallelism: Getting your priorities right
Tribastone et al. Automatic translation of UML sequence diagrams into PEPA models
CN111045707A (zh) 小程序的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577521A (zh) 一种虚拟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50212799A1 (en) Migration between model elements of different types in a modeling environment
WO2008041442A1 (fr) Procédé de création de programme par parallélisation, dispositif de création de programme par parallélisation, et programme de création de programme par parallélisation
Hossain et al. Autogeneration of simulation network of the design process
CN113535129A (zh) 一种过程式节点编程方法和系统
Jakobsson Automatic cost analysis for imperative bsp programs
US20240104016A1 (en)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iling Computation Graphs
CN116185425B (zh) 基于节点组合的事件流程编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968412B (zh) 一种任务执行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