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0141A -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0141A
CN114610141A CN202011402868.6A CN202011402868A CN114610141A CN 114610141 A CN114610141 A CN 114610141A CN 202011402868 A CN202011402868 A CN 202011402868A CN 114610141 A CN114610141 A CN 114610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circuit
corneal
person
display device
photograp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2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士挺
黄昭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4028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0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0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此显示设备包括三维显示模块、相机以及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耦接至三维显示模块与相机。相机被配置为拍摄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输出图像串流给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处理电路识别该相片以获知在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处理电路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决定是否对图像串流启用前庭‑动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补偿模式。

Description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3D显示技术中,与实际观看对象的体验感受不同,显示画面不会随着观看者的视点变化而互动地产生相应地动态缩放变化。因此,在3D显示技术中支持对象随着人脸靠近屏幕或远离屏幕而动态实现3D物体的放大缩小,同时让人眼在固定注视位置时,随着头部转动,可以看到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画面,将可以达到更贴近观看实际对象的互动感受。
利用人眼的前庭动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机制,类似手机拍照时镜头有提供防手震功能,确保手机拍摄时,在某程度下,可确保图像拍摄是不抖动的。人眼的前庭动眼反射是人们体内最迅速、最活跃的反射之一。在内耳探测到头部运动后,前庭动眼反射会控制眼球产生补偿性运动,使之匹配头部的动向(但眼球运动与头部方向相反)。所以不管头部转动得多么厉害,这种下意识的持续型眼部姿态调节都可以让人眼保持稳定注视的状态。
然而,现有的3D显示技术在观看者头部转动时,3D画面会有异常抖动的情况,且左右眼画面跟人眼对于实际物体感受有存在落差,目前3D画面产生,仅针对2D人脸的标志信息(face landmark)进行平行与前后移动做图像检测,没有支持头部上下左右转动,更没有去检测实际眼球注视(Gaze)的位置,所以存在左右眼图像有错位与实际感受落差,造成使用者头晕不适感,使用者体验会大打折扣。
须注意的是,“背景技术”段落的内容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可能不是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可以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决定显示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三维显示模块、相机以及处理电路。相机被配置为拍摄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处理电路耦接至三维显示模块与相机。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输出图像串流给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处理电路可以识别相片,以获知在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处理电路可以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决定是否对图像串流启用前庭-动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补偿模式。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由显示设备的相机拍摄显示设备的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由显示设备的处理电路输出图像串流给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由处理电路识别相片,以获知在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以及由处理电路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决定是否对图像串流启用VOR补偿模式。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三维显示模块、相机以及处理电路。相机被配置为拍摄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处理电路耦接至三维显示模块与相机。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输出图像串流给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处理电路可以识别相片以获知在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处理电路可以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判断人的视野范围。处理电路可以对被视野范围覆盖的画面启用三维渲染(3Drendering)模式,以及处理电路可对没有被视野范围覆盖的画面启用二维渲染(2Drendering)模式。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由显示设备的相机拍摄显示设备的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由显示设备的处理电路输出图像串流给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由处理电路识别相片,以获知在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由处理电路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判断人的视野范围;由处理电路对被视野范围覆盖的画面启用三维渲染模式;以及由处理电路对没有被视野范围覆盖的画面启用二维渲染模式。
基于上述,本发明诸实施例通过识别相片获知在观赏场域中观看者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可以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决定是否对图像串流启用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可以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判断观看者的视野范围,进而对视野范围覆盖的画面启用三维渲染模式,以及对没有被视野范围覆盖的画面启用二维渲染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眼部图像的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眼部图像的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人的视野范围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人的视野范围的侧视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设备
20:人
100:三维显示模块
110:观赏场域
112:画面
200:相机
210:相片
212:眼部图像
213:角膜径长
214:角膜左距
215:角膜右距
216:眼睛纵长
217:眼皮纵长
240:视野范围
300:处理电路
310:图像串流
S210~S240、S310~S360、S410~S46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在本案说明书全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一词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手段。举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或连接)于第二装置,则应该被解释成该第一装置可以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该第一装置可以通过其他装置或某种连接手段而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本案说明书全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是用以命名组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组件数量的上限或下限,亦非用来限制组件的次序。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组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不同实施例中使用相同标号或使用相同用语的组件/构件/步骤可以相互参照相关说明。
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接下来将会配合附图来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所引用的组件符号,当不同附图出现相同的组件符号将视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这些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并未揭示所有本发明的可实施方式。更确切的说,这些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的装置与系统的范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10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10包括三维显示模块100、相机200以及处理电路300。处理电路300耦接至三维显示模块100与相机200。处理电路300可以输出图像串流310给三维显示模块100以显示画面。在观赏场域110中的人20可以观看三维显示模块100的显示画面。依照不同的设计需求,上述三维显示模块100以及(或是)处理电路300的实现方式可以是硬件(hardware)、固件(firmware)、软件(software,即程序)或是前述三者中的多者的组合形式。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在步骤S210中,相机200可以拍摄三维显示模块100的观赏场域110而产生相片210。
在步骤S220中,显示设备10的处理电路300输出图像串流310给三维显示模块100以显示画面。依照设计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串流310可以是以三维渲染显示的对象影格或是以二维显示的对象影格。例如,图像串流310可以是支持前庭-动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补偿模式的显示影格。须注意的是,步骤S210与步骤S220二者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在一些实施情境中,步骤S210与步骤S220可能同时进行。在另一些实施情境中,步骤S220的进行可能早于(或晚于)步骤S210的进行。
在步骤S230中,处理电路300可以识别相片210,以获知在观赏场域110中的人20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脸方向可以包含左右(yaw)、上下(pitch)或是倾斜(roll)方向的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通过脸部标志(face landmark)技术计算而得的特征点来判断用户头部转动的方向(脸方向)。举例来说,处理电路300可以利用脸部特征点计算鼻子中线、眼睛平均中线以及下巴和额头所形成的椭圆,以及检测椭圆形状的变化来视为头部转动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基于脸部标志(face landmark)信息的特征点,更进一步地计算邻近眼睛区域的特征点而得到视线方向(眼球方向)。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可能是同方向或是不同方向。
在步骤S240中,处理电路300可以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去决定是否对图像串流310启用VOR补偿模式。依照设计需求,所述VOR补偿模式可以进行现有的VOR补偿操作或是其他VOR补偿操作。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脸方向与视线方向不同,就启用VOR补偿模式。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识别相片210中的眼部图像212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与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获取在相片210中的人20的眼部图像212。处理电路300可以识别相片210中的眼部图像212,以获得角膜径长213、角膜左距214与角膜右距215。处理电路300可以在步骤S230中至少使用角膜径长213、角膜左距214与角膜右距215去获知人20的视线方向。举例来说,通过比较角膜左距214与角膜右距215的大小来判断(获知)视线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角膜左距214小于角膜右距215时,处理电路300可以判断视线方向为向右旋转。亦即,人20的脸方向朝向相机200(三维显示模块100)但是视线方向(眼球方向)却向右转。反之,当角膜左距214大于角膜右距215时,处理电路300可以判断视线方向为向左旋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分别计算眼睛的角膜径长213与角膜左距214、角膜右距215的比值,并且可以通过比较所计算得到的比值的大小来判断视线方向。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角膜径长213除以角膜左距214的比值大于角膜径长213除以角膜右距215的比值时,处理电路300判断视线方向为向右旋转。当角膜径长213除以角膜左距214的值小于角膜径长213除以角膜右距215的值时,处理电路300判断视线方向为向左旋转。当角膜径长213除以角膜左距214的值等于角膜径长213除以角膜右距215的值时,处理电路300判断视线方向为直视相机200(三维显示模块100)。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眼部图像212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与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获取在相片210中人20的眼部图像212,以及识别眼部图像212以获得眼睛纵长216与眼皮纵长217。在一些实施例中,眼皮纵长217可以是眼皮边缘至眉毛的距离。处理电路300可以至少使用眼睛纵长216与眼皮纵长217去获知人20的视线方向。举例来说,处理电路300可以通过眼睛纵长216与眼皮纵长217的值的大小变化来决定视线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眼睛纵长216变大且同时眼皮纵长217变小,则处理电路300可以判断视线方向为向上转动。反之,若眼睛纵长216变小且同时眼皮纵长217变大,则处理电路300可以判断视线方向为向下转动。
图5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所示步骤S310-S330可参照图2所示步骤S210-S230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请参照图1与图5,在决定了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后,处理电路300可以在步骤S340中进一步根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判断视野范围(例如图6与图7所示视野范围240)。具体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以脸方向为基准,根据人因工程学(ergonomics)的对于头部转动与视线转动的经验规律,眼球转动最大幅度约为正负30度角。一般而言,以人眼视觉舒适度考虑下,当眼睛转15度后还是看不到时,头部就会自然的跟着转动。藉此,图6与图7所示视野范围240可以由视线转动最大范围正负15度角的内决定。
处理电路300可以在图5的步骤S350中对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启用三维渲染(3D rendering)模式,以及在步骤S360中对没有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启用二维渲染(2D rendering)模式。须注意的是,步骤S350与步骤S360二者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在一些实施情境中,步骤S350与步骤S360可能同时进行。在另一些实施情境中,步骤S360的进行可能早于(或晚于)步骤S210的进行。
图6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人的视野范围的俯视示意图。在图6左侧所示俯视图中,视野范围240覆盖了显示设备10的三维显示模块100所显示的画面112的一部分。图6右侧示出了显示设备10所显示的画面112的正视示意图。在图6所示范例情境中,视野范围240覆盖了画面112左侧的一部分。因此,处理电路300可以在步骤S350中对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图6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3D”的区域)启用三维渲染模式,以及在步骤S360中对没有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图6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2D”的区域)启用二维渲染模式。须注意的是,图6所示应用例是以三维渲染作为说明范例,但本发明的实施范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图6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3D”的区域可以被视为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被启用的区域,而图6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2D”的区域可以被视为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被关闭的区域。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人的视野范围的侧视示意图。在图7左侧所示侧视图中,视野范围240覆盖了显示设备10的三维显示模块100所显示的画面112的一部分。图7右侧示出了显示设备10所显示的画面112的正视示意图。在图7所示范例情境中,视野范围240覆盖了画面112上侧的一部分。因此,处理电路300可以在步骤S350中对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图7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3D”的区域)启用三维渲染模式,而对没有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图7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2D”的区域)启用二维渲染模式。须注意的是,图7所示应用例是以三维渲染作为说明范例,但本发明的实施范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图7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3D”的区域可以被视为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被启用的区域,而图7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2D”的区域可以被视为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被关闭的区域。视野范围240所覆盖的区域可以是人20的视野范围240的上下方向或是左右方向旋转而决定的范围,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图8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步骤S410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输出图像串流310给三维显示模块100以显示画面112(三维显示模式)。在步骤S420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依据脸方向与视线方向决定是否对图像串流310启用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当处理电路300判断关闭该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时(步骤S420的判断结果为“关闭”),处理电路300可以进行步骤S430。在步骤S430之中,三维显示模块100维持一般三维渲染模式的内容显示。
当处理电路300判断启用该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时(步骤S420的判断结果为“启用”),处理电路300可以进行步骤S440。在步骤S440之中,处理电路300会根据视野范围240来进一步判断是否启用动态调整显示。所述动态调整显示可以参照图6与图7的相关说明来类推。当处理电路300判断关闭动态调整显示时(步骤S440的判断结果为“关闭”),处理电路300可以进行步骤S450。在步骤S450之中,三维显示模块100可以进行一般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并且在画面112全屏幕使用三维渲染模式。亦即,三维显示模块100可以对画面112的全部进行VOR补偿模式操作。
当处理电路300判断启用动态调整显示时(步骤S440的判断结果为“启用”),处理电路300可以进行步骤S460。在步骤S460之中,处理电路300可以根据视野范围240去动态调整VOR模式与三维渲染模式的区域。举例来说,处理电路300可以对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112(图6或图7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3D”的区域)启用VOR模式与三维渲染模式,而对没有被视野范围240覆盖的画面112(图6或图7所示画面112中被标示为“2D”的区域)启用二维渲染模式并且关闭VOR模式。
以硬件形式而言,上述三维显示模块100以及(或是)处理电路300的方块可以实现于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上的逻辑电路。上述三维显示模块100以及(或是)处理电路300的相关功能可以利用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s,例如Verilog HDL或VHDL)或其他合适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为硬件。举例来说,上述三维显示模块100以及(或是)处理电路300的相关功能可以被实现于一或多个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场可程序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和/或其他处理单元中的各种逻辑区块、模块和电路。
以软件形式和/或固件形式而言,上述三维显示模块100以及(或是)处理电路300的相关功能可以被实现为编程码(programming codes)。例如,利用一般的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s,例如C、C++或汇编语言)或其他合适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上述三维显示模块100以及(或是)处理电路300。所述编程码可以被记录/存放在记录媒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记录媒体例如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以及(或是)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硬盘(hard diskdrive,HDD)、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是其他存储装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记录媒体可以包括“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举例来说,带(tape)、盘(disk)、卡(card)、半导体内存、可程序设计的逻辑电路等可以被使用来实现所述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可以从所述记录媒体中读取并执行所述编程码,从而实现上述三维显示模块100以及(或是)处理电路300的相关功能。而且,所述编程码也可经由任意传输媒体(通信网络或广播电波等)而提供给所述计算机(或CPU)。所述通信网络例如是因特网(Internet)、有线通信(wired communication)网络、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网络或其它通信介质。
综上所述,上述诸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可以通过识别相片以获知在观赏场域中的一人的一脸方向与一视线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判断是否启用前庭-动眼反射(VOR)补偿模式,而且更可以根据该脸方向与该视线方向决定移视野范围来动态地调整三维渲染模式的显示,在现有单纯的基于脸部标志(face landmark)的检测系统中,加入此前庭-动眼反射(VOR)辅助判断机制,可改善在观看者头部转动与眼睛转动时,三维显示模式因为眼睛检测失准而异常切换显示的抖动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三维显示模块;
相机,被配置为拍摄所述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以及
处理电路,耦接至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与所述相机,被配置为输出图像串流给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相片以获知在所述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以及所述处理电路依据所述脸方向与所述视线方向去决定是否对所述图像串流启用前庭-动眼反射补偿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角膜径长、角膜左距与角膜右距,以及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角膜径长、所述角膜左距与所述角膜右距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眼睛纵长与眼皮纵长,以及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眼睛纵长与所述眼皮纵长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皮纵长为眼皮边缘至眉毛的距离。
5.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由所述显示设备的相机拍摄所述显示设备的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
由所述显示设备的处理电路输出图像串流给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
由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相片,以获知在所述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以及
由所述处理电路依据所述脸方向与所述视线方向去决定是否对所述图像串流启用前庭-动眼反射补偿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
由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角膜径长、角膜左距与角膜右距;以及
由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角膜径长、所述角膜左距与所述角膜右距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
由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眼睛纵长与眼皮纵长;以及
由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眼睛纵长与所述眼皮纵长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8.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三维显示模块;
相机,被配置为拍摄所述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以及
处理电路,耦接至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与所述相机,被配置为输出图像串流给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相片以获知在所述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所述处理电路依据所述脸方向与所述视线方向去判断所述人的视野范围,所述处理电路对被所述视野范围覆盖的所述画面启用三维渲染模式,以及所述处理电路对没有被所述视野范围覆盖的所述画面启用二维渲染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角膜径长、角膜左距与角膜右距,以及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角膜径长、所述角膜左距与所述角膜右距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眼睛纵长与眼皮纵长,以及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眼睛纵长与所述眼皮纵长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皮纵长为眼皮边缘至眉毛的距离。
12.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由所述显示设备的相机拍摄所述显示设备的三维显示模块的观赏场域以产生相片;
由显示设备的处理电路输出图像串流给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以显示画面;
由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相片,以获知在所述观赏场域中的人的脸方向与视线方向;
由所述处理电路依据所述脸方向与所述视线方向去判断所述人的视野范围;
由所述处理电路对被所述视野范围覆盖的所述画面启用三维渲染模式;以及
由所述处理电路对没有被所述视野范围覆盖的所述画面启用二维渲染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
由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角膜径长、角膜左距与角膜右距;以及
由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角膜径长、所述角膜左距与所述角膜右距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处理电路获取在所述相片中所述人的眼部图像;
由所述处理电路识别所述眼部图像以获得眼睛纵长与眼皮纵长;以及
由所述处理电路至少使用所述眼睛纵长与所述眼皮纵长去获知所述人的所述视线方向。
CN202011402868.6A 2020-12-04 2020-12-04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46101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2868.6A CN114610141A (zh) 2020-12-04 2020-12-04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2868.6A CN114610141A (zh) 2020-12-04 2020-12-04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0141A true CN114610141A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5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2868.6A Pending CN114610141A (zh) 2020-12-04 2020-12-04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01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5947B (zh) 具有影像擷取及分析模組之顯示裝置
AU2015348151B2 (en) Real-time visual feedback for user positioning with respect to a camera and a display
US10127706B2 (en) Language element vision augment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US9509916B2 (en) Image pres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EP2515526A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mage capture and analysis module
US20190004600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age display
US20130057553A1 (en) Smart Display with Dynamic Font Management
US11480804B2 (en) Distributed foveated rendering based on user gaze
WO2015024327A1 (zh) 视力保护成像装置及视力保护成像方法
WO2018137264A1 (zh) 终端的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终端
JP2013077013A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
WO2014208052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6096654B2 (ja) 画像の記録方法、電子機器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70372679A1 (en) Mobile Terminal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Text Size and a Method Thereof
JP5904246B2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表示方法
Ho et al. Eyeprotector: Encouraging a healthy viewing distance when using smartphones
CN111213375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14610141A (zh) 利用视线方向调整显示模式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TWI746184B (zh) 利用視線方向調整顯示模式的顯示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KR101720607B1 (ko)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2433607B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40478B2 (en)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8150711A1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WO2015064144A1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181215A1 (en) Virtual reality devices and display picture generation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