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6524A -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6524A
CN114606524A CN202210285968.8A CN202210285968A CN114606524A CN 114606524 A CN114606524 A CN 114606524A CN 202210285968 A CN202210285968 A CN 202210285968A CN 114606524 A CN114606524 A CN 114606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liquid
liquid outlet
liquid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59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Le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Le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Le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Le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59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6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6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70Assembli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8Supplying or removing reactants or electrolytes; Regeneration of electroly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17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 C25B9/19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with diaphrag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将进液通道和/或出液通道设计分别设计成两条通道,一条主要起到输送电解液的作用,另一条主要起到与电解室实现电解液分配的作用。通过以上改进,实现了电解液从低压端流到高压端,再通过回转通道流到低压端的实际流动,再进一步分配到电解室内,出液同理。从而得到电解液流经每个电解室流出电解槽,压力降相近,电解液分配均匀,模拟计算误差在10%,实现电解槽高效经济运行。并且不会导致部分电解室温度升高而出现飞温现象,确保了系统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氢能产业链火热发展,由此也带动了制氢环节的快速成长;而双碳目标的提出使“绿氢”成为减碳脱碳的重要途径。其中,电解水制氢是重要的制取绿氢的方法,电解水制氢规模的提升,也使电解槽市场迅速增长。
绿氢在制造成本上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电价和电解水制氢系统,电解槽作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的关键装备,在制氢系统总成本中的占比近50%。因此,以电解槽为代表的氢能设备,对于制氢成本的降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电解水制氢,是指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其原理是,在阴极水分子被分解为H+和OH-,H+得到电子生成氢原子,并进一步生成氢分子(H2);OH-则在阴、阳极之间的电场力作用下穿过多孔的横隔膜,到达阳极,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一个水分子和氧分子,整个过程可实现零排放。
目前的电解槽两端电压一个高电位,一个低电位(接地,认为零电位),由于电解液、电解液管路都是导体,所以电解液进口和电解液出口都必须在电解槽的低电位(零电势),否则整个系统带高压电,或者进口和出口分别接高压和低压侧,会导致形成回路。当电解液进口和出口在电解槽低压端,由于电解室数量众多,导致电解液在不同电解室流通时遇到阻力靠近零电位小,靠近高电位大,使得电解液分配不均匀,电解过程中由于气相在电解液中组成不同,电解液电阻不同,但串联的电解室产生气体相等,电解液不同,导致电解槽不同电解室效率不同,不同的电解室之间的效率误差甚至能够达到40%,效率低和电解液流量少的会导致温度升高,出现飞温现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通过对电解槽进行结构优化,使其流入各个电解室的电解液流量更加均匀合理,满足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该电解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端板、以及两侧的端板之间设置的若干个电极板,相邻的两个电极板之间设置有交换膜,每个电极板的侧面与相邻的交换膜之间具有封闭的电解室;
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槽设置有若干组电解液进出通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包括位于左侧的端板下端设置的1-2条进液管和上端设置的1-2条出液管、每条进液管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和交换膜的进液通道、以及每条出液管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和交换膜的出液通道,其中,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至少一者的数量为两条;所述进液通道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和交换膜上的进液口组成,所述出液通道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和交换膜上的出液口组成;位于每个电极板上的电解室和进液口之间开设有进液连通口,位于每个电极板上的电解室和出液口之间开设有出液连通口;
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还包括位于右侧的端板下端设置的1-2个回转通道,每个所述回转通道于右侧的端板位置处连通两条进液通道或两条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为两条时,其中一条为进液输送通道,另一条为进液分配通道,所述进液输送通道的起始端电解液进液流量大于进液分配通道的起始端电解液进液流量,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大于与所述进液输送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所述出液通道为两条时,其中一条为出液输送通道,另一条为出液分配通道,所述出液输送通道的末端电解液出液流量大于出液分配通道的末端电解液出液流量,与所述出液分配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大于与所述出液输送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液输送通道与进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大于等于进液口直径,所述进液分配通道与进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为进液口直径的0.01-20%。
更进一步的,与所述进液输送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直径为进液口直径的0.01-10%,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直径为进液口直径的20-100%。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液输送通道与出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大于等于出液口直径,所述出液分配通道与出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为出液口直径的0.01-20%。
更进一步的,与所述出液输送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直径为出液口直径的0.01-10%,与所述出液分配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直径为出液口直径的20-100%。
更进一步的,该电解槽设置有1-5组电解液进出通道。电解液进出通道的组数通常根据电解槽的规模来确定,规模越大,开设的组数尽量越多,一是能够避免局部堵塞造成的影响,二是使得整个电解槽的电解液分配更加高效顺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解液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文所述的电解槽对其流经各个电解室的电解液进行优化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1)电解液进液: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进液管数量为一条时,电解液流经进液通道所连通的进液连通口从而进入电解室;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进液管数量为两条时,电解液主要从进液输送通道进入并经回转通道流经进液分配通道,并且主要从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进入电解室;
(2)电解液在电解室内发生电解制氢;
(3)电解液出液: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出液管数量为一条时,电解室内的电解液经出液连通口进入出液通道流出出液管;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出液管数量为两条时,电解室内的电解液主要从与出液分配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进入出液分配通道,再流经回转通道,最后主要从出液输送通道流出出液管。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与进液输送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和与出液输送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其直径微小,尽可能少的参与电解液分配,主要用于实现和电解室离子导电,完成高压到低压端的电势降低。在高压端(即右侧的端板)做一个回转通道,实现输送和分配的连通。进液分配通道和出液分配通道在低压端(即左侧的端板)开一个微小口,尽可能少的参与电解液循环流动,主要实现电解槽和电解液外管路的离子导电。而进液输送通道和出液输送通道在低压端为正常直径的通道,主要用于承担电解液外管路与电解槽之间的电解液循环流动;与进液分配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和与出液分配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为正常直径的通道,主要用于实现电解液向电解室的分配。
通过以上改进,实现了电解液从低压端流到高压端,再通过回转通道流到低压端的实际流动,再进一步分配到电解室内,出液同理。从而得到电解液流经每个电解室流出电解槽,压力降相近,电解液分配均匀,模拟计算误差在10%,实现电解槽高效经济运行。并且不会导致部分电解室温度升高而出现飞温现象,确保了系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位于左侧的端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任意一个电极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位于左侧的端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任意一个电极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端板 2、电极板 3、交换膜 4、电解室 5、进液管 6、出液管 7、回转通道8、进液口 9、出液口 10、进液通道 11、出液通道 12、进液连通口 13、出液连通口 14、进液输送通道 15、进液分配通道 16、出液输送通道 17、出液分配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左”、“右”等方位名词是基于附图的描绘所确定的,并非对上述方位进行限定,仅仅只用于方便理解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该电解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端板1、以及两侧的端板1之间设置的若干个电极板2,相邻的两个电极板2之间设置有交换膜3,每个电极板2的侧面与相邻的交换膜3之间具有封闭的电解室4。
该电解槽设置有两组电解液进出通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包括位于左侧的端板1下端设置的两条进液管5和上端设置的一条出液管6、每条进液管5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2和交换膜3的进液通道、以及每条出液管6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2和交换膜3的出液通道11。
所述进液通道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2和交换膜3上的进液口8组成,所述出液通道11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2和交换膜3上的出液口9组成。
位于每个电极板2上的电解室4和进液口8之间开设有进液连通口12,位于每个电极板2上的电解室4和出液口9之间开设有出液连通口13。
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还包括位于右侧的端板1下端设置的一个回转通道7,所述回转通道7于右侧的端板1位置处连通两条进液通道。
所述进液通道的其中一条为进液输送通道14,另一条为进液分配通道15,所述进液输送通道14的起始端电解液进液流量大于进液分配通道15的起始端电解液进液流量,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15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的电解液流量大于与所述进液输送通道14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的电解液流量。
具体为,所述进液输送通道14与进液管5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1开孔直径等于进液口8直径,所述进液分配通道15与进液管5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1开孔直径为进液口8直径的0.05%。
与所述进液输送通道14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的直径为进液口8直径的0.05%,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15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的直径为进液口8直径的3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解液分配方法,采用上文所述的电解槽对其流经各个电解室4的电解液进行优化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1)电解液进液:电解液主要从进液输送通道14进入并经回转通道7流经进液分配通道15,并且主要从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15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进入电解室4;
(2)电解液在电解室4内发生电解制氢;
(3)电解液出液:电解室4内的电解液经出液连通口13进入出液通道11流出出液管6。
本实施例中,与进液输送通道14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其直径微小(图3可以看出),主要用于实现和电解室4离子导电,完成高压到低压端的电势降低。在高压端(即右侧的端板1)做一个回转通道7,实现进液输送通道14和进液分配通道15的连通,进液分配通道15在低压端(即左侧的端板1)开一个微小口(图2中可以观察出),主要实现电解槽和电解液外管路的离子导电。而进液输送通道14和出液通道11在低压端为正常直径的通道,主要用于承担电解液外管路与电解槽之间的电解液循环流动;与进液分配通道15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为正常直径的通道,主要用于实现电解液向电解室的分配。
通过以上改进,实现了电解液从低压端流到高压端,再通过回转通道7流到低压端的实际流动,再进一步分配到电解室4内。从而得到电解液流经每个电解室4流出电解槽,压力降相近,电解液分配均匀,模拟计算误差在10%,实现电解槽高效经济运行。
实施例2:
如图6-图10所示,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该电解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端板1、以及两侧的端板1之间设置的若干个电极板2,相邻的两个电极板2之间设置有交换膜3,每个电极板2的侧面与相邻的交换膜3之间具有封闭的电解室4。
该电解槽设置有两组电解液进出通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包括位于左侧的端板1下端设置的一条进液管5和上端设置的两条出液管6、每条进液管5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2和交换膜3的进液通道10、以及每条出液管6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2和交换膜3的出液通道。
所述进液通道10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2和交换膜3上的进液口8组成,所述出液通道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2和交换膜3上的出液口9组成。
位于每个电极板2上的电解室4和进液口8之间开设有进液连通口12,位于每个电极板2上的电解室4和出液口9之间开设有出液连通口13。
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还包括位于右侧的端板1下端设置的一个回转通道7,所述回转通道7于右侧的端板1位置处连通两条出液通道。
所述出液通道的其中一条为出液输送通道16,另一条为出液分配通道17,所述出液输送通道16的末端电解液出液流量大于出液分配通道17的末端电解液出液流量,与所述出液分配通道17连通的出液连通口13的电解液流量大于与所述出液输送通道16连通的出液连通口13的电解液流量。
具体为,所述出液输送通道16与出液管6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1开孔直径等于出液口9直径,所述出液分配通道17与出液管6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1开孔直径为出液口9直径的0.05%。
与所述出液输送通道16连通的出液连通口13的直径为出液口9直径的0.05%,与所述出液分配通道17连通的出液连通口13的直径为出液口9直径的3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解液分配方法,采用上文所述的电解槽对其流经各个电解室4的电解液进行优化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1)电解液进液:电解液流经进液通道10所连通的进液连通口12从而进入电解室4;
(2)电解液在电解室4内发生电解制氢;
(3)电解液出液:电解室4内的电解液主要从与出液分配通道17连通的出液连通口13进入出液分配通道17,再流经回转通道7,最后主要从出液输送通道16流出出液管6。
本实施例中,与出液输送通道16连通的出液连通口13其直径微小(图7可以观察出),主要用于实现和电解室4离子导电,完成高压到低压端的电势降低。在高压端(即右侧的端板7)做一个回转通道7,实现出液输送通道16和出液分配通道17连通,出液分配通道17在低压端(即左侧的端板1)开一个微小口(图6可以观察出),主要实现电解槽和电解液外管路的离子导电。而出液输送通道16在低压端为正常直径的通道,主要用于承担电解液外管路与电解槽之间的电解液循环流动;与出液分配通道17连通的出液连通口13为正常直径的通道,主要用于实现电解液向电解室4的分配。
通过以上改进,实现了电解液流出时从低压端流到高压端,再通过回转通道7流到低压端的实际流动。从而得到电解液流经每个电解室4流出电解槽,压力降相近,电解液分配均匀,模拟计算误差在10%,实现电解槽高效经济运行。
以上是本发明的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该电解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端板、以及两侧的端板之间设置的若干个电极板,相邻的两个电极板之间设置有交换膜,每个电极板的侧面与相邻的交换膜之间具有封闭的电解室;
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槽设置有若干组电解液进出通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包括位于左侧的端板下端设置的1-2条进液管和上端设置的1-2条出液管、每条进液管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和交换膜的进液通道、以及每条出液管连通有一贯穿电极板和交换膜的出液通道,其中,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至少一者的数量为两条;所述进液通道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和交换膜上的进液口组成,所述出液通道由若干个分别开设在电极板和交换膜上的出液口组成;位于每个电极板上的电解室和进液口之间开设有进液连通口,位于每个电极板上的电解室和出液口之间开设有出液连通口;
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还包括位于右侧的端板下端设置的1-2个回转通道,每个所述回转通道于右侧的端板位置处连通两条进液通道或两条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为两条时,其中一条为进液输送通道,另一条为进液分配通道,所述进液输送通道的起始端电解液进液流量大于进液分配通道的起始端电解液进液流量,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大于与所述进液输送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所述出液通道为两条时,其中一条为出液输送通道,另一条为出液分配通道,所述出液输送通道的末端电解液出液流量大于出液分配通道的末端电解液出液流量,与所述出液分配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大于与所述出液输送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电解液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输送通道与进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大于等于进液口直径,所述进液分配通道与进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为进液口直径的0.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进液输送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直径为进液口直径的0.01-10%,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的直径为进液口直径的2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输送通道与出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大于等于出液口直径,所述出液分配通道与出液管连通位置处的左侧端板开孔直径为出液口直径的0.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出液输送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直径为出液口直径的0.01-10%,与所述出液分配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的直径为出液口直径的2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槽设置有1-5组电解液进出通道。
7.一种电解液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对其流经各个电解室的电解液进行优化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1)电解液进液: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进液管数量为一条时,电解液流经进液通道所连通的进液连通口从而进入电解室;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进液管数量为两条时,电解液主要从进液输送通道进入并经回转通道流经进液分配通道,并且主要从与所述进液分配通道连通的进液连通口进入电解室;
(2)电解液在电解室内发生电解制氢;
(3)电解液出液: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出液管数量为一条时,电解室内的电解液经出液连通口进入出液通道流出出液管;当每组电解液进出通道中的出液管数量为两条时,电解室内的电解液主要从与出液分配通道连通的出液连通口进入出液分配通道,再流经回转通道,最后主要从出液输送通道流出出液管。
CN202210285968.8A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Pending CN114606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5968.8A CN114606524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5968.8A CN114606524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6524A true CN114606524A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6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5968.8A Pending CN114606524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652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686A (ja) * 1986-06-30 1988-01-19 Chlorine Eng Corp Ltd フイルタ−プレス型電解槽
KR20190025435A (ko) * 2017-09-01 2019-03-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해조
CN111139496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于中部进液的电解室及其电解槽
CN111139492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于底部、中部进液的电解室及其电解槽
CN111850589A (zh) * 2020-07-21 2020-10-30 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 氘气发生器电解槽等流量分配电极框架
CN212404304U (zh) * 2020-05-21 2021-01-26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解槽电解液分配、汇流结构
CN214361733U (zh) * 2021-01-29 2021-10-08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电解制氢设备的双极板
CN216039848U (zh) * 2021-07-19 2022-03-15 无锡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槽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686A (ja) * 1986-06-30 1988-01-19 Chlorine Eng Corp Ltd フイルタ−プレス型電解槽
KR20190025435A (ko) * 2017-09-01 2019-03-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해조
CN111139496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于中部进液的电解室及其电解槽
CN111139492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于底部、中部进液的电解室及其电解槽
CN212404304U (zh) * 2020-05-21 2021-01-26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解槽电解液分配、汇流结构
CN111850589A (zh) * 2020-07-21 2020-10-30 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 氘气发生器电解槽等流量分配电极框架
CN214361733U (zh) * 2021-01-29 2021-10-08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电解制氢设备的双极板
CN216039848U (zh) * 2021-07-19 2022-03-15 无锡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6014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装置
US4197169A (en) Shunt current elimination and device
CN213804006U (zh) 一种具有新型通道布置方式的水电解槽
EP3017089B1 (en) Hydroge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5908210B (zh) 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槽
CN111733428B (zh) 一种用于电解水制气的电解单元、电解水制气装置及其应用与电解水制气工艺
CN114606524A (zh) 一种可优化电解液分配的制氢电解槽及分配方法
CN209798117U (zh) 一种具有串联结构的制氢装置
CN217788456U (zh) 一种圆形双极板流道结构及电解池
KR102411386B1 (ko) 션트전류 해소를 위한 전해 셀프레임
CN113755859A (zh) 一种内部设有多通道框架结构的电解槽
CN111826671A (zh) 电解水制气装置和方法
CN219280053U (zh) 一种电解硫酸氢铵生产双氧水及氢气的复极式电解装置
CN221028701U (zh) 气体制备系统
JP4838879B2 (ja) 水電解装置
CN219653143U (zh) 电解槽、制氢装置和新能源制氢系统
CN116770336B (zh) 一种双极板及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CN219547111U (zh) 一种带有改性阳离子交换膜的过氧化氢发生装置
CN220867526U (zh) 一种金属连接体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堆
CN218812124U (zh) 可高电流密度运行的次氯酸钠电解生产装置
CN215481325U (zh) 一种电极装置及使用其的氢氧机
JP5095714B2 (ja) 水電解装置
CN116815246A (zh) 一种电解液流量均匀分配电解槽
KR20050025489A (ko) 연료전지의 공기 공급 장치
CN117468028A (zh) 一种组合式高效大功率电解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